受很多化妆品公司、整容产业的影响,这些人一直在给大众灌输一个信息:美=脸,颜值高=脸好。
她们试图将颜值高低,美不美,单纯固定在“脸”“五官”上,所以,你会看到市场上大量的三庭五眼之类的美学家。天天发三庭五眼之类的话术,因为她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你,想要变美,只需要买她们的化妆品,把你的脸打扮的漂漂亮亮,你就是不输给明星的美人了。最近还多了一些什么头身比、肩宽比之类的健身教练,都是同一个套路:想要变美,必须要听他的金科玉律。
真相是:在我们的脑子里面的美人、审美、颜值高,说的“美”,不是单纯地看“脸”“身材”,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一个人整体的一切,身材(高矮胖瘦),气质(走路神态、自信的表情),性格(情商),谈吐,皮肤,演过什么角色,做过什么事,都会影响这一个人在大众口中是“美”还是“不美”的印象。
明星不会告诉你,她们每月花多少钱请专业的健身教练保持身材,花多少钱去医美(美白、抗衰老磨皮,不是大的整容),花多少钱按摩放松身体,花多少钱吃健康食品保养自己,花多少钱读书,学礼仪,说话,花多少钱请造型师、化妆师,花多少请摄影师......
这些最终都会反馈到“美”。
以邱淑贞为例子,你百度邱淑贞,或者说,提到邱淑贞,想到的其实是电影里面的邱淑贞,而不单纯是那张脸。
是造型、服装、身材、谈吐的整合体。在你的脑海里面,不是单纯地出现邱淑贞那张脸,是整个电影人物形象。这辈子都很难忘记。
如果邱淑贞没有演过这些电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港姐,你对于邱淑贞的印象可能停留在这样的照片
2000年之后,我们步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对于内容的需求急速增加。以前的女星依托于电视台电影市场,想要出名,只能靠电视电影,为了一个镜头,拍好几天。
例如Angelababy
到底AB的脸怎么样?
这个知乎很多大神早就分析过了。如果你不看她演的电视剧,你对AB的印象是这样的。
往往你只记住了AB那张脸,而不是AB这个人物形象。
看了AB的电视剧电影之后
你会觉得AB不够美,因为你不是单纯因为AB那张脸,而是AB整体给你的观感,抠图、替身、瞪眼、演技差,观众记不住人物角色。
如果再看过网上的生图。
风评直线下滑。
如同提问者用的图片都是电影里面的照片就是这个道理。
“绝色美人”不是单纯指脸长得好看的人,而是整个人的形象(身材、气质、谈吐、性格、角色、一言一行等综合起来)。
为什么?来分析一下,下面这张应该是半藏森林最红的图片。
如果你用知乎网民关于美学的定义,半藏森林这幼儿园的身材还露肉,廉价感十足的牛仔布料,蕾丝边,红白格子两根,配色丑。两腿很明显ps过的,全身上下、造型构图都是违背“美学”的。
然后,评价半藏森林衣品咋地,长得也一般,还是整过的,为什么这么多直男喜欢,都是眼瞎吗?和支持半藏森林的粉丝开始互喷,谁家在嫉妒我家xxx。直男什么都是xxx之类的。
如果你用整体故事性,把这张照片当做一个看图讲故事来看,这是半藏森林最成功的作品。摄影师不仅在拍半藏森林那张脸美不美,同时还在塑造“半藏森林”这个荧幕形象。
每一个细节说一下
1、发型
头发带点凌乱蓬松,营造一种随意感。
2、穿着暴露,露背装,超短裤,但没有露胸。介于色情和纯之间。
3、鸭子坐,双腿分开贴地坐下,这个姿势懂得都懂得。
4、手拿AJ,但很明显不是她的,是谁?
所有这些细节,反映在照片里面,就是半藏森林无意识被偷拍的瞬间,仿佛身临其境,传说中的男友视角。照片释放出强烈的信号(所谓的人设):半藏森林是一个爱笑的小女生,就像是我女友一样,手里拿着男朋友的AJ,可以接近。
大家脑子里面记住的其实不是半藏森林那张脸,而是半藏森林通过照片、视频、文字等呈现出来关于半藏森林的形象。
总结就是摄影师、造型师、化妆师、整容医生等为了各自的利益,夸大了自身对于”美“的作用。美是一个整体,不单单是脸和身材,发型、穿着、动作、道具、画面、构图、灯光、摄影技巧、谈吐、气质、学识、故事性等等的综合体。
第一个维度:美学家强调的身材、脸、皮肤,只要符合所谓的美学标准,三庭五眼、骨相脸型、身材姣好、皮肤白哲就是美。这一类人的观点就是:好看就是好看,作品是作品,这是两回事,他们会自动区分作品和人。
第二个维度:造型、灯光、摄影、画面、构图、故事性。作品、人设综合呈现一个人物形象一个人物故事,而不是单纯的一张脸、身材。这一类人的观点是:我只记住你综合的形象。你这次电影电视剧丑,在我脑子里面,关于“美”的综合评分就会下降。
第三个维度:相由心生。现实生活中,真人干过什么事情?正在做什么事情?都会影响大众对于一个人“美”的判断,情人眼里出西施。例如,你知道一个人是小三,是gd,是两面派,你自然相由心生,内心有一根刺。
第四个维度:印象流。以前消息闭塞,人们没那么多渠道获取到信息。互联网时代除了电影电视出现的照片和视频,还有路人饭拍的照片和视频。哪一个部分才是真正的“她”?这就是整个经纪人团队对于大众舆论的控制,网上的丑图,给我删删删。很多明星都是买热搜,撤热搜,公众号发的照片都是精心挑选的。
第五个维度:粉丝滤镜。有的粉丝自带滤镜,例如:真的有AB的粉丝就是喜欢AB那个人,她在电视剧里面演技差,造型不好看,今天状态不好,她们会天然脑补:“这不是真正的AB,都怪造型师,都怪导演,都怪编剧,都怪摄影师,我家AB天生丽质,无与伦比。”
生活中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明星美不美,评价的出发点不同,维度自然不同。没有高低对错之分。只是那一部分人的数量多,声音足够大,那一部分人的观点就是所谓的主流观点。从结果论来看,第二个维度的人最多。因为大家更多是通过电影、电视剧、MV、综艺这类娱乐作品去了解认识一个明星的。毕竟我们大多数人不是追星狗,更不会自带滤镜。更多的人只看了一个电视剧,你在电视剧里面丑,我在脑子里面的综合评分就会降低。
80-90年代的港星,因为年代久远,流传下来的电影作品都是经典,同时黑粉早就退圈了,做过什么坏事(小三出轨之类的)无人问津,自然更多人从第二个维度去看那些港星,评价自然高。再过30年,8090年代的港片没有人看了,自然这一批女星也退出历史舞台了。同时当今的电视剧总会有经典流传到下一个30年。到时,就会吹捧当今的女明星。
因为人老了就会怀旧,是不是想起那天夕阳下的奔跑?
同质化严重!
现在的很多女星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我十来年前玩的一个游戏
叫做
韩国美女连连看
难度绝对是地狱级
不是绝色美人没以前多了,而是现在的剧本不行,美人的演技不行,而且导演不会拍。
美人是有氛围和角色加成的,所谓美人在骨不在皮。骨不仅指骨相,更指风骨,7分颜色加3分韵味便是10分。
比如王祖贤。
严格来说她嘴凸牙龅不是完美长相,但是在电影里,她是这样的。
这样的姿态神韵,幽森又吸引,媚眼如丝,有谁还会在乎她长得不完美呢?
比如张曼玉
张曼玉脸上的硬伤就更多了。高颧骨、短下巴、法令纹重,放在现在甚至都不能算大美女,但她在电影里是这样的。
如此风韵魅惑,风流自在眼角眉梢,这时候谁还在乎她高颧骨没下巴呢?
梅艳芳就更不用说了。
硬伤太多,下半张脸和侧脸都不好看,嘴凸脸歪嘴唇厚,但是在剧里,她是这样的。
时而美艳,时而孤傲,时而霸气,让人不自觉就被深深吸引。
现在很多女星,长得很美,却跟塑料花瓶一样没有内容,更不要说韵味,更何谈风骨。
花瓶用完自然被人遗忘,只有古画可以被人细细鉴赏,虽然上面可能有破损瑕疵,还是令人爱不释手,越看越有味道。
要说锥子脸的话现在的女明星也不全是啊,圆脸的也是很多人,比如以下几位。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她们的作品没把自己支持起来。
谭松韵
徐璐
李沁
佟丽娅
袁姗姗
梁缘
王鸥
倪妮
卢杉
邢菲
赵丽颖
万茜
就问你这些是锥子脸吗?硬要说的话还是现在缺作品,缺发现这些女演员的美的导演。
再说锥子脸比如范冰冰你能说她不是吗?但是她确实是好看啊。
很多回答里说巩俐…………
巩俐的骨相面相都偏硬朗,出身沈阳的巩俐是典型的东北舅妈脸,看着就朴实无华任劳任怨的那种,你要真说不好看那没有,好看肯定好看的,但有多好看,真没有,东北美女比她好看的多了去了,我妈年轻的时候就比她好看
反正我从小时候到现在我都不觉得巩俐算美女,这可能和我被《唐伯虎点秋香》加深了这个印象有关系,巩俐咧着嘴笑,周星驰直接来了句——这个很普通嘛
而章子怡和陈红我也不觉得算最漂亮的女星,原因类同,但章子怡脸小一点,陈红用鲁迅的话来说,面相的问题和巩俐类似,就是——一脸横肉,也就是颊肌的横向轮廓太明显了,那个时候真的就流行这种带有“劳动人民子弟气息”的横肉大脸盘子,巩俐、陈红、何赛飞属于脸总算还长一点儿但也是颧骨和横肉都明显的类型,所以我小时候经常觉得会在电视上看见我舅妈…………
总的来说还是看审美吧,香港那边,林青霞也是英气,男同胞可能很少觉得她漂亮到如何
王祖贤也是方脸直眉,但面部会丰润很多
张敏面相清癯,也没有“胶原蛋白脸”有一股英气,但不会是“男相”,眉目还是十分美艳的
而邱淑贞和蔡少芬周慧敏是典型的岭南脸中好看的,我一直觉得港星中好看的就是这样的
其实韩国人的整容范本更能代表亚洲的普遍审美,但却因为太范本,太普遍,反而变成了连连看找不同的机械化面庞,反而没特点了
普遍来说我更喜欢日本人喜欢的那种面相,从酒井法子时代,到后来的佐佐木希,到现在各种老婆,水平一直没什么问题
中途岛战役……
其实老蓬这已经是很明确了:中国学生别过来,还要回来的话,我可不能保证会发生什么。
理智的人应该想办法离开美国,而不是现在还心存幻想地考虑怎么过去。
诚然中美只要不打世界大战,最终还是会有和好的一天,也许就在大选后,也许三五年,也许等到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但这个过程必然需要付出很多的代价。
如今还试图往美国跑的学生,就有可能成为这个“代价”。
写了篇感想:
感谢你的阅读和支持,喜欢可以关注公众号“三叔看世界”,并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哦
犹记得早在3月份那会儿,当我发现欧美国家居然没有办法搞定疫情、进而开始甩锅给中国之后,脑海当中立刻写满了“第三帝国”四个字。
从那之后,我又写了不少文章警告还在美国的中国人,如果有条件就请尽量回来,最起码不要继续留在美国,否则犹太人曾经的遭遇可能就是他们未来的命运。
从那之后到今天,差不多也过去将近半年时间了。我看到很多原本计划在美国多留一阵子的人已经踏上了回国的飞机,甚至连14天隔离期都结束了。
各位,未来你们一定会对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
历史上,第三帝国对犹太人下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某篇文章里,我就相对具体地分析过希特勒上台之后,为何那些犹太人总是心存侥幸不愿意第一时间逃离,直到后来想走也走不掉的原因。
对于犹太人的种种束缚,总是乍一看好像没有特别严重,受害范围也不算大,但不知不觉之间,舆论已经形成了一种“必须消灭犹太人”的意识,犹太人注意到自己在德国成为社会另类,哪怕是街头小娃都会怒斥杀死犹太人。
历史上发生过的这些事情,如今都在美国一步步上演。
如果说之前中美之间打贸易战,还可以被理解为国家竞争的一种形式,那么从特朗普开始喊出“CHINA VIRUS”之后,就已经在强化一种中国人和美国乃至其他“自由国家”的人不是一个物种,中国就是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意识。
大家不要觉得懂王看起来像是个小丑,但是当他利用自己强大的舆论工具来推广这个词之后,受众们就会逐渐接受这个设定,下意识地认定中国要对疫情负全责。
所以,特朗普顺理成章地将“中国负责论”写进了下一个任期的章程,毕竟铺垫完毕了嘛。
之后就是对“中国群体”的一种妖魔化宣传,方式大概可以有:
1.中国破坏美国安全(tiktok跟华为);
2.中国正在阴谋颠覆美国政权(拜登亲中论);
3.很多中国人都是来美国窃取情报的。
当网内网络上有不少人还在自满“哎呀,原来我们厉害到能够左右美国啦”的时候,站在普通美国人的立场上,会如何看待我们呢?
恶魔,一个似乎无处不在、无恶不作、无所不能的恶魔。
恰似从中世纪就被称之为撒旦伙伴,千百年来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的犹太人。
可想而知,这些美国人走在街头,看见实实在在的“中国人”(可能只是亚洲人)时,心中将产生怎样的恐惧。
所以,当美国高层开始一步步将“中国人”从正常秩序中剔除时,遭遇到的阻力就会非常非常小,最终有了蓬佩奥的这段发言:
也有了美国部分高校赤裸裸驱逐中国公派留学生的现象:
你瞧,这两招乍一看温情脉脉,仅仅只是“考虑限制入境”,亦或者是仅仅只针对“公派留学生”,大多数在美中国人的利益似乎没什么影响。
巧合的是,历史上希特勒也曾经这么干过:
1933年,纳粹政府颁布法律恢复了对公职人员资格的限制。该法律试图将纳粹的反对者排除在外,这些反对者包括犹太人和政治反对派。公职人员必须提供关于其父辈和祖父辈宗教信仰的文件,证明他们属于“雅利安”血统。如果不能证明,就会被开除。
很多犹太人想了想,好像也只是公职人员才受到限制,他们做生意或者当个公司职员啥的又不受影响,怕个球?
等怕了,也晚了。
当前,疫情、经济萧条、大选等多重因素,导致了中美关系短期内不可能稳定。
甚至不排除在某些意外的状况下,发生擦枪走火,毕竟光看最近湾湾跟南海的局势,明天打起来都不奇怪。
乐观主义者可以认为,只要熬过今年困难期,明年一切就要恢复正常了。
但谁又能给未来一个明确的保障呢?
只要两国紧张关系骤然升级,普通人在大国对抗面前,必然是脆弱无力的。
今天也许还能想办法买到去中国的机票,明天所有持中国护照的人就有可能失去自由。
以中国当前实力,保障大陆范围(甚至第一岛链内)国人的安全,问题不会很大。
但距离能够将航母开到珍珠港甚至洛杉矶港的那一天,估计还有很长很长时间。
只是真有这一天,也就不存在中美关系紧张了。
可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需要我们做出很多努力,甚至于很多的牺牲与代价。
而目前依然在美国的每个中国人,都有可能成为“代价”。
所以,哪怕是今天刚下飞机的人,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幸运儿,都可以为自己的选择而庆幸。
就算未来中美摩擦进一步升级,我们还是可以坐在空调房间里敲键盘,当个吃瓜群众。
当然了,那些想要继续留在美国的群体,也纯属个人自由。
毕竟1美元的炸鸡特别好吃,美国政府不管对自己做什么,“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嘛。
其他的随口答: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