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读博士有多苦? 第1页

  

user avatar   nemo-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博士苦的地方在于:你知道终点在哪里,但站在起点,前路茫茫,不知道如何才能到达终点。

高中大学的时候一切都有答案,你知道要看哪些书,做哪些题目,只要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进步是可以预见的。

但读博士并没有标准答案,你根本不知道路在哪里。虽然知道要读paper,但读paper的时候发现所有的公式都看不懂;所有想到的idea十年前就被人做过了;厚厚的书无论看那一本都觉得没有进展,而且怀疑自己看的到底有没有用;每天工作到12点却觉得每一天都在原地打转;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却一篇文章都没有发表…

这些迷茫和不确定性极大的让人怀疑自己,这才是读博士最苦的地方。

我博士毕业的时候曾经问我的导师,博士期间什么最重要。他回答:自信。他说他每次经历自己培养的博士生从刚入门的迷茫状态到最后毕业时候变得自信的过程,都有极大的成就感。我当时没有特别体验到这句话的意思。

后来,当我的第一个博士生毕业,看到她博士论文目录里列举的她博士期间发表的七篇文章,像悟空搜集到的七颗龙珠,这让我第一次体验到了这种成就感。她从一个对自己极度怀疑的状态到最后无比自信的状态转变,让我深深体验到了我当年导师的心情。

我知道读博士很苦,前路茫茫,但我希望在我的帮助下,每一位我的学生都能不用怀疑自己的能力。

帮他们找到通往终点的路,这才是我作为老师的价值。


user avatar   jiehou19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读博的过程是及其孤独的,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课题。所以当你真的卡在某个问题上不得其解时,你就像是《火星救援》中的马特呆萌,而你的导师就像是地球上的NASA,有心指导却往往鞭长莫及。

另外,读博不是马拉松,而是走迷宫。你永远不知道究竟要走多少弯路才能看到终点的曙光。目标的不明确也是痛苦的一大来源,因为你无法知道自己当前的努力是否会带来收获。

总而言之,身体上的苦不算苦。社会上996的的岗位也不算少,但是心理上的迷茫与无助才是痛苦的来源。


user avatar   gao-fei-54-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读博之前以为读博苦在搬砖,干不完的活,读博之后发现远不是这样。

当你有了明确的方案,知道这个做出来大概会是什么样的,做出来可以发什么样的paper,剩下的实现的工作其实就是时间问题,做的踏实又放心,每天解决一个个小问题,或者优化一点点,天天都有成就感,看着paper在一点点逼近,哪里苦了?

然而问题就是对于绝大多数phd来说,这种时候是少数,大部分时间都在构思idea,绞尽脑汁推公式,设计算法,读文献,然后就是试错,尝试哪条路是通的,关键在于极少有人告诉你你现在这条路对不对。

读博早晚是要跳出自己导师的知识范围的,如果一直在其内打转,我也不认为这是合格的博士的表现。这也就意味着,一旦你的研究深入了,真的就没人来指导你了。每天都在河边对着自己的倒影练剑,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我觉得这才是读博真的苦的地方:注定孤独地探索前进的路,并且你必须适应没人陪你一起的这个现实。


user avatar   xiao-xiao-hui-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刚读博那会,某次做一个涉密的实验的数值仿真计算,由于时间紧,那段时间每天早出晚归去保密实验室建模做计算写报告。做完后去找导师汇报,他指出了报告中存在的一些需要更正的地方。聊着聊着突然就哭了起来,导师对我的反应有些措手不及,连说小问题而已又没骂你别哭了别哭了。他以为我是被批评才哭,其实是因为他是那一周第一个跟我面对面讲话的人。


不过现在好多了,现在一个月没人跟我讲话我都不会哭了。


user avatar   you5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博士已经毕业5年了,现在回忆起来,那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之一,因为它帮助我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当时的一些小挫折现在回忆起来都是甜的,讲讲几件小事。

06年去美帝读博,去了一个三流的学校,虽然我本科学校的机械系在全国能排名前二,本人成绩也在系里排到15%左右,但03-06年算是中国学生美国博士申请的最低谷时期,因为那时侯去美国的读书签证很难拿,由于911和SARS的原因,很多有MIT,哈佛全奖的人都会被拒签,因此美国高校不太愿意招中国人,所以我的申请很保守,都是2,3流的学校,所幸的是申请了17个学校,5个全奖,10个AD, 2个拒绝。

读博2年以后,就开始了08年史上最大的金融危机,我当RA的实验室还是受到影响。简单介绍下我的导师,一个很帅的韩国人,人很聪明情商也很高,以前混工业界的,后来回了学校。我们组的项目全都来自工业界,三星,微软,高通...,08年的金融危机让这些公司的研发收紧,所以实验室的很多项目被砍,直接结果就是导师没钱给学生发工资,虽然学费导师还是给得起,但是生活费却给的少的可怜。那时候也不知道为啥,自己也没和父母说,其实当时父母是完全能支付起我的生活费,一是怕他们担心,二是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男人,看看是否能靠自己的双手活下去。记得那一年我做了很多杂事,考了lifeguard的证,在学校游泳池当起救生员,其实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是学校里靠出卖体力最赚钱的工作,每小时9刀,学校食堂打工才7.25刀,并且每次工作还多给0.5小时的工资作为你换泳裤的时间,而且当救生员也很轻松,每天就坐在岸边看美女游泳。除了lifeguard,我还在Craigslist 找一些帮人搬家的活,幸亏我在的小镇没什么墨西哥人,所以还是能赚点现金。后来开始在学校里面当家教,但因为口语一般,就教过一两次。那段日子过的也很节俭,每天吃饭不会超过3刀,早饭一般用买一送一的coupon 买一个麦当劳的汉堡,中午吃送的那个,晚饭就是0.99刀的泡面。周末最大的享受就是租1刀的DVD回家看,吃点薯片喝点可乐。当时好羡慕实验室的韩国同学,每天都有钱买星巴克的ice coffee, 虽然最小的一杯才2.95刀。即便如此节省,毕业的时候我的信用卡还是欠了6,7000刀。当然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我还要花大量时间泡在实验室里,发paper,准备qualify 考试。

到了10年底,快要毕业了,但是那时美国经济还是非常糟糕,美国的失业率刚好到了最高峰,我开始面临毕业找不到工作的问题。那时候让我触动很大的一件事是隔壁实验室的一个印度人,水平一般,但是找起工作巨疯狂,前后总共投了30000份简历,终于找到了一个现在看起来不太好的工作。投了30000份的简历,看似是一个抽象的数字,试想一下鼠标点30000下,就能明白其实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我也开始把找工作当成一份工作。幸运的是,11年1月在las vegas 玩的时候,接到了苹果的实习生电面,虽然这是我的第一个面试,但由于之前我模拟过各种各样的场景假设,加上专业问题自己都很熟悉,所以拿到了8个月长的实习offer. 这对于打算11年夏天毕业的我非常重要。

但好事永远多磨。就在10年底,实验室刚好接了Corning的一个项目(就是那个生产大猩猩玻璃的公司),导师让我做,因为这个项目对实验室很重要,除了能帮导师赚钱,还影响是否能和Corning 今后的长期合作,我知道导师是不愿意我去苹果做实习的。苹果实习的开始时间是11年5月份,所以我答应导师把corning 一年的项目压缩到4个月完成,至少完成大部分。现在回忆起来那段日子,还是挺激动的。从实验台的搭建,到仿真模拟,每天都是争分夺秒,几乎每晚都是1点回家,现在还记得每天凌晨在回家的高速路上摇下车窗,跟着五月天的倔强大声唱着。终于在5月初给Corning做了报告演讲。导师和对方公司都对报告很满意,报告以后,Corning的大老板问我毕业是否有意去他那儿上班,我只是笑了笑。

11年5月开始了苹果的实习。其实那段日子才是自己最难熬的日子。不透露自己的实习内容了。但我要解决的问题确实非常难。也不记得多少个凌晨4,5点了。最后intern的presentation是给部门的svp汇报的,大家都很满意,我也就留了下来。5年了,现在也有了自己的一个小team, 并且做着很有挑战却很有意思的事情。

读博有多苦,就看你看问题的角度了。03-05年出国申请的时候,我遇到了留美的寒冬,04年GRE的考试报名人数只有往年的一半,应该是这十几年的最少,记得在新东方上课的时候,老俞和徐小平都给学生打气,说虽然现在是历史最低点,但是一定要做好准备,当机遇来临之际,一把抓住。08-11年,我遇到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导师的funding不够,在美国吃饭都有问题,毕业的时候连美国人都根本找不到工作,但我还是想起了老俞的那句话,做好准备。

我不去谈科研上面遇到的困难,不是说没有遇到过,只是这些困难和我们人生要遇到的苦难与挫败相比,都不算事儿。如果把读博单单看作知识和专业上的深造,而忽视这其实是我们人生的一次难得的历练,在这次历练中我们要学会坚强,要懂得乐观,并坚持到底,最终才能慢慢成长。生而为人,并不是无视苦难,而是接受并与之共存,拥抱生命带给我们的所有体验是我们必然要经历的。读博的五年我虽没能开拓人类知识的新边疆,但我很满意这次有血有肉的经历。如今这个社会经常能看到对博士这个群体的标签化印象,觉得这些人挺古怪的,甚至觉得很多博士是人生的loser, 但我觉得那只是博士里面很少一部分,只知道怨天忧人的人,这些人读不读博士都是失败者。

最后送上我最喜欢,并且在我最低落的时候一直鼓励自己的一句话,给正在读博或者打算读博的朋友: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 2018/9/13 更新 ———更多体会

很多评论说我运气好,我百分之百承认。不过,我仔细想了想运气好是我在人生关键路口的选择每次都不错。无论是高考报自愿,出国选学校,博士选导师,还是工作选offer, 每一次我都非常迷茫,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每一次选择越来越理智和最优化。我以前一直觉得努力很重要,但是现在发现选择更重要。

当年高考我们是考前填自愿,我成绩一般,北上的名校一个都考不上,本省的学校我也不太愿意去,但自己又想出国留学,所以选择了哈工大,名气大(美国读博的学校给我奖学金,也是因为负责招生的一个台湾老教授知道哈工大的工科很强),实力强,在四川的分数还低。选择了机械一是因为哈工大的计算机分数高,考不上,二是机械算是工科里面的最基础专业,很多领域都需要机械。(其实现在看来,第二个理由不是完全正确,机械的需求量大,但是很多需求都是低端工作。)

大三要申请出国,当时只能用一脸懵逼来形容自己,哈工大没有出国的氛围,不像北清浙科,上交...我们系360人就2,3个准备出国,最牛的都被保研,或者去外企。虽然没有出国氛围,但我还是坚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现在想想当年选择出国读博还是比较正确,前年大学同学会,我的工作状态和收入都还算不错的。出国申请的时候我选择自己准备所有材料,文书,推荐信,现在回过头看来其实当时应该申请一些更好的学校。无论如何,还是拿到了5个全奖,就选择了一个排名稍微靠前的学校。

读博第一年就面临了选导师方向,那个时候我真的非常焦虑,拖到系里最后一个选定导师。所有导师的课题自己都不懂,系里也没有什么中国师兄可以咨询。我知道选导师就跟女生选老公一样关键,几乎是二次投胎。当时我做出了一个人生最正确明智的事:在北美华人最常上的mitbbs论坛的机械版发帖求助,现在还记得当时我用的标题“师兄师姐您们好,您们的意见可以决定别人的一生”,我把系里几个老师的方向和实验室的情况尽可能详细的写在帖子里,没想到收到很多热心的回复,几乎都让我选择我现在的韩国导师。我2012年重新在我06年底发的求助帖上更新了我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很多人都戏称这是mitbbs上最励志的故事。前年,我读了《解忧杂货店》,看后我突然发现自己何尝不是现实世界里的收信人,所以这也是我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给大家,也许我不经意的一个举动,看似很小,就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但是泛起的涟漪扩散到别人那里可能会是影响终生。到现在我还是依然感激那十几个未曾谋面给我建议的网友。

后来在苹果开始实习,实习时间有8个多月,但是实习到一半的时候,我拿到了globalfoundries的全职的offer ,工资还行,10.5万刀,拿这个offer跟我苹果的经理谈,但是他们还是坚持要等我实习结束的时候才能决定是否给我转正。当时我也纠结了一会,那个时候能找到工作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最后还是谢据了gf的offer, 我坚信自己一定能留下来,而且做硬件了不去苹果,就像吃火锅不去四川一样,同时我感觉经济的寒冬已经过了。也就上个月, globalfoundries由于放弃7nm业务,开始大规模裁员。我也刚刚在年底的业务评审,从一级经理也升职到了二级经理,手下的队伍今年也扩了50%,看来这次选择又对了。

选择有时比努力更重要!

————2021/3/30———— 更新

最近重新再读《解忧杂货店》,其中有句话让我非常感动,“我的答案之所以发挥了作用,原因不是别的,是因为他们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积极认真的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样的回答都没用”!


user avatar   hong1214-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想搞笑,低俗是最快速的手段。

日本的志村健在三俗的路上走了快40多年了,

现在依然还是依靠这个维持人气的。

可是,一直依靠低俗笑料

迟早会遇到玻璃天花板的。

日本有个叫 快乐亭黑的混血,是说单口相声的,

说的全部都是下三滥的笑料,不是一点,而是全部。

结果就是没人敢找他上电视,广播,或者剧场演出。

翻过来说,保持一点三俗笑料不用,纯靠幽默和擦边球的相声演员,

依然不多。

而且要一直维持这种作品的风格是极其困难的。

侯老,马老就是典范。

(马老后期说的很多小段,其实就是外国笑话,当然是自己加工过的)

反过来说

七口人这个死杠死口 的内容

说了有一百年了吧?

不用解说大家不还是听的懂?


user avatar   windskymagic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要是问我神舟坑毕业生的行径对不对,那肯定是不对。但你要问我为什么这种公司还能活下来,不涉及道德评判的说,就pc这种夕阳产业,越是黑心,越是不把员工当人的公司,才越有可能活下来不是吗。现在战神系列算是站稳了脚跟,神舟也算是个1.5线游戏本厂商了,再顺带压榨员工开源节流,有什么理由活不下去?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淄博一中学被曝要求高一学完高中全部课程,劝成绩好的学生「学习艺术,冲击清华美术学院」? 
  “文化研究”专业主要做什么?和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有什么异同? 
  电视剧《安家》中提到的「霸占上海老洋房」事件,在现实中是怎样的? 
  如何评价「知乎人均985」这种说法? 
  如何看待学习不好的都去当辅警,护士,或者幼师。? 这样的人群适合这种岗位吗? 
  本科二本,研究生985,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过司考,毕业了有可能进大学当老师吗? 
  如何看待部分硕士在回答毕业院校校名时只回答硕士校名? 
  那种宣传一整个寝室全体保研/考研的文章到底宣传点在哪里? 
  大学里什么样的人让人看不爽? 
  如何看待上海女大学生发起「卫生巾互助盒」行动,引发各大高校纷纷响应?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虚拟主播阿梓和小孩梓、菠萝赛东之间的冲突?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蜀汉之后没有人打着汉后裔的旗号再兴汉室?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