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林奕含有了丈夫,为什么还要自杀呢? 第1页

     

user avatar   tuna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概是因为“李国华”还活着,还有老婆孩子,还是“名师”吧。


偶然看到陈可辛的访谈,才知道他和曾志伟是挚友。

不仅如此,曾志伟还对陈可辛有知遇之恩。陈可辛只是区区一个导演助理时,曾志伟慧眼识珠,是所有人中第一个断言他可以做导演的人。而且从此多方帮忙,在他的导演之路上提供了很多助力。

用陈可辛自己的话说,在香港娱乐圈里面,他只认一个大哥,那就是曾志伟。

陈可辛的导演处女作《双城故事》,原型就是曾志伟、谭咏麟的友情。所以当时定位明明是喜剧明星的曾志伟,会出现在这部带点文艺的片子里。他是给陈可辛助阵,也是公私兼顾,和自己的铁哥们——谭咏麟,一起通过拍电影见证友情。

而陈可辛也成就了曾志伟。时逢香港回归的多事之秋,《甜蜜蜜》横空出世,横扫金马、金像共计十一项重量级大奖。影片准确捕捉到动荡年代里人与人之间特有的情感和迷惘,登顶一代经典。曾志伟凭此片拿到金像奖最佳男配,从此喜剧扮丑的标签一撕两半,戏路天宽地阔。各种类型包括黑帮大佬的角色纷纷上门,才有了后来《无间道》的琛哥,又留下一个影史经典人物。

除此之外,仔细搜索的话,还能找到许许多多体现曾志伟和圈内知名人物深厚交情的轶事,列出来恐怕几个屏幕都划不完。

这些发现让我非常惊异,乃至迷惑。

因为在2018年初,娱乐圈爆出惊天猛料:蓝洁瑛无消音版录像流出,直言当年强奸自己的人是曾志伟和邓光荣。

众皆哗然。

难怪这么多年无法曝光,难怪蓝洁瑛当年“靓绝五台山”,居然会被打压沦落至一个领综援过活的“疯婆子”,难怪多少知情人总是欲语还休,总是含糊地以“某大佬”“港圈前辈”代指。

条条都对得上。

一时间,对曾志伟的口诛笔伐如潮水铺天盖地而来。

那时候上任何一个网站,都能看到对此事的讨论,对曾志伟的怒骂和嘲讽。

恰好当年年末,蓝洁瑛被发现在赤柱的公寓逝世,年仅55岁。

红颜薄命上演现实版,舆论谴责的怒涛被再次推到一个高潮,矛头直指曾志伟(邓光荣已去世)。

曾志伟方面,除了在微博上发了个声明说是谣言,也没有下一步动作。

从那以后,“曾志伟”这个人物就在我心里打上了“无耻强奸犯”的烙印。

我当然看过他出演的作品(包括《甜蜜蜜》《无间道》),也约略知道他在娱乐圈是号人物,而且好像是大人物。

但是蓝洁瑛事件曝光出来之后,这些全都成了无关痛痒的小事。

嘁,大人物怎么样呢?又一个表面光鲜内里肮脏的伪君子,臭狗屎!

盖棺定论:卑鄙无耻、恶心下流、仗势欺人的人渣一个,其他的不用再多说。

——所以,当了解到我很尊敬、很喜爱的陈可辛导演,拍出过那么多好片、佳片的业界大拿,居然和这坨“臭狗屎”有这么亲厚的关系;黄金时代的巅峰歌手,是他的铁哥们,我觉得非常错愕。

我忽然意识到,“曾志伟是娱乐圈的大人物”,不只是一个空洞的名号、抽象的概念,更包含着非常具体的、现实的、丰富的内容和细节。

这内容就是他实实在在地在娱乐圈工作多年,实实在在制作和出演过大量的作品,有些作品甚至真的非常出色;

这内容就是他在工作过程中和各种各样的人合作过,他真的帮助过不少人,真的结交过不少人;

这些好朋友、铁哥们里面,甚至不乏真正德艺双馨,或者至少是作品过硬的有名人物;

这内容就是,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人”;

他有着真实的、有温度的、和强奸犯这个罪名无关的人生。

而且是很精彩的人生。

这已经超越一般可以用“道貌岸然”笼统概括的范畴,变成令人难以理解的一种魔幻现实。

他那么样的伤害过蓝洁瑛,他难道不应该是一个十恶不赦、怙恶不悛、除了邪恶除了可恶不需要再多说其他任何的,人形的垃圾吗?

他怎么会还真的无私帮助过很多人呢?

蓝洁瑛在街边找剩饭盒子掸烟灰的时候,他怎么会居然正在拍摄一部部确实质量上乘的佳片呢?

蓝洁瑛困窘得连下一餐的饭钱都没有着落的时候,曾志伟怎么会在认真工作、真的塑造着深入人心的经典角色呢?

他几乎把蓝洁瑛的一辈子都毁掉了,怎么会同时还是真真切切的好兄弟、好朋友呢?

而和他一起厮混的,难道不都应该是一丘之貉的狐朋狗友吗?

为什么竟然会有值得人敬重、喜爱的导演和歌手是他的铁哥们,甚至把他视作真心信服的大哥呢?

他并不是可以用“有权有势”“一手遮天”“人脉广”这些公式化的语言简单抽象,然后打包到一个“恶人”模版上的纯种坏胚,或某种基因突变的怪物。

他是个活生生的人,他的人生里有活生生的情感和经历,甚至不乏确实是动人的情感,确实值得骄傲的光辉经历。

这些东西,怎能和他作的恶统一起来?

这实在让人觉得很困惑。



《帝国的毁灭》公映时,因为同样的原因引发过巨大争议。

这部影片首次将希特勒人性化的一面加以展示:他会严格吃素,疲累时双手微微发抖,女秘书打字慢,他会温和地给予体谅。

这些细节让许多影评人怀疑主创团队有同情纳粹的嫌疑,甚至有杂志评论道:我们难道能把一个怪物,按照人的形象展示吗?

这当然是很铿锵的反法西斯言论。

但是剥除所有的譬喻和修辞,希特勒——不论他做过什么——当然是个人,一个肉体凡胎的“人”。在影视化的表达中,他会以人的形象展示,会有符合人性的言行举止,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

这是个不言自明,却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

这么个偏狭、极端、丧心病狂、发动战争、侵略他国、搞种族灭绝、建立集中营、用宣传机器包装罪行……做出了所有所有这些罄竹难书的可怕恶行的“东西”,居然不是某种哲学讨论里抽象的“极恶”的化身,不是传奇故事里魔鬼现形,不是远离尘寰的撒旦施展的法术分身。

他居然和你我他一样,是爹生妈养、两只眼睛一张嘴的“人”?!

他居然也用嘴吃饭,还是素食主义者;也长皱纹,上年纪后,字太小了要戴眼镜看,坐久了会背痛;工作的时候,还会体谅下属!

——既然他是人,他怎会做出那些非人的事情的?

——他既然做出了那些非人的恶事,他还算是人吗?

这是足以让人质疑人生、质疑世界的可怕困惑。

如果能够把他打入另册,变成“怪物”“魔鬼”一类的,当然是最好不过,那是释疑最简便的办法: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但他是怪物,所以他这样做了。

推理完毕,无懈可击。

可惜的是,他毕竟不是怪物。他居然确实是个人。

这就带来了无尽的困惑和不安:

人竟能到这个地步吗?

人是怎么到这个地步的?

以后还会有人这么做吗?

我也是人,他也是人;他的人性里有像我一样吃饭、睡觉、体谅同事的部分,我的灵魂里,难道也有像他一样种族灭绝的暴虐部分?

一旦承认希特勒也是人,就不得不面对这些难缠的问题,这些蕴含着巨大破坏力的问号,让人脑袋也要想得打结,心里也要慌得打颤。

所以会有杂志说,这电影拍得不对,怎么能展现他作为人的形象呢?

如果是怪物不就方便很多吗?

可怕的问号悬浮着。


万幸的是,德国战败了,希特勒死了。

他死了,不管这是人是怪物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他已经死了!多么好!

不但在肉体上死了,他的精神也被反复鞭挞,他的思想和行为给自己和德国人带来深深的耻辱。这耻辱是如此强悍,甚至足以压弯一国首脑的膝盖。

德国总理走到华沙,对着纪念碑,须得下跪;直到今天,在一个德国人面前提起二战、提起犹太人,他会知道不好意思。

而且《安妮日记》出版了,《辛德勒的名单》上映了,还有《美丽人生》、《钢琴师》、《穿条纹衣服的男孩》《浪潮》……无数优秀而深刻的文艺作品对希特勒和纳粹的暴行不断展开全面而深入的揭露、批判、分析、思考。

更遑论无数政治、历史、人文社科类的学者,至今孜孜不倦地探讨经验、总结教训,防止极端思潮回魂。

那些足以撼动世界观的难缠问题,我们动用全世界的力量来寻求解答。

当犹太人回顾历史,他们有痛苦、有遗憾,但是没有迷惘,没有自我怀疑。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受害者,希特勒是当仁不让的加害者。他威风过,但他最终失败了,死了,而且被牢牢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反法西斯阵营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没有人再给他歌功颂德。他的肉体陨灭,精神遭到唾弃。思想中可能留存下来的遗毒和疑难之处,有学者和知识分子认真研讨,有人民大众反复的批判和持续的警惕。

——但,如果,今天希特勒还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笃悠悠吃着他的素食料理,与秘书和蔼地谈话,甚至还有子孙绕膝,传承久远。人们谈起他的名字,依然是赞颂、崇拜、肯定。

你觉得犹太人会不会发疯?

会不会质疑人生?



所以蓝洁瑛疯了。

加害她的人风光无限,她却求告无门。

即便是被消去声音的录音,都是距离事发十几二十年才见天日;无消音的版本,几乎差一点赶不上在她生前公诸于世。

这份迟来的控诉,往大了说,甚至是仰赖大陆经济腾飞,陆、港文艺圈话语权强弱对比转换时机成熟,才有卓伟够胆放出猛料。

不然,小岛上的媒体一向以善掘猛料著称,这件事怎么这么多年都捅不出来?

大话西游的春三十娘广为人知之后,港媒几乎年年都要去赤柱骚扰蓝洁瑛,无数今昔对比的报道拿着她落魄白发的照片说个没完,“美人不善经营近日沦落至此”“盘点经典港风美人谁过得最好谁最衰”的耸动标题屡屡见诸报端——就是从来不说明白到底是怎么沦落的,衰的关键到底为何。

别说媒体了,即便港圈知名人物也一样缄口不言。刘德华又如何?拿着话筒去问,天王也只摆着手“这事儿不好说”地退却了。

也不苛求谁,毕竟华仔还在训练班籍籍无名时,是给曾志伟理发的角色;因为态度恭谨,剪完了得到几句教诲和嘉奖。

这辈分,这交谊,这地位,不是随便能摆脱开的。

简简单单的发声这一件事,就曲折、艰难到了这个地步。

她受到了侮辱,受到了损害。可不要说让元凶收到惩罚,单单是发出指控的声音,都千难万难。

与此同时,所有的不理解、谴责、羞辱、嘲骂却都对准了她。情商低,不会处世,怎么别人都挺好就你事多?活该没有工作机会。

有美貌、有演技却混到领综援,还不是怪你自己。

好像错的是她。

如今总算把声音放出来了,但是太晚了,晚到荒谬。

时过境迁,斯人已逝。证据十有八九早已灭失,审理、定罪、伸张正义,已经无从说起。

甚至纯以客观的事实验证的眼光来看,必须承认这发声不具备任何证据效力。毕竟只是一面之词嘛,质疑其真实性、准确性不费吹灰之力。

何况死无对证,她永远不能再开口了。

她也不想再开口了——她看透了。

很奇妙地,加害者在这件事里的绝对强势,反而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保护了她:她知道求告无门绝不是错在自己的认知,是加害她的势力太强了。

这就好比一个犹太人受到希特勒的迫害:行,希特勒,你能耐,我弄不过你。我力气小反抗不了你,但是我知道你是错的,你是邪恶的!我被送入毒气室,是我没本事、干不赢你,不是因为我真的天生低贱;我死了,也不能说明雅利安人天生高贵!只是弱肉强食罢了!你等着,正义总能战胜邪恶,你最后还是会失败的!

肉体遭到损害,但是精神依旧昂扬,甚至对迫害自己的人生出一种蔑视:你不过就是这么个玩意儿!

我现在是斗不过你,但我看你威风到几时!


所以蓝洁瑛后来恢复了,而且淡然处之。骨子里,她还是有那份港女的烈和飒。

要拍我花白头发穿休闲衬衫的样子出街是吗,拍吧;想采访我挖点猛料是吗,行啊,我接受采访啊,保证有一说一,看你够不够胆放咯。

我不会精神失常反过来觉得是自己做错了,错的肯定是对方;但我也不会声泪俱下血泪控诉,因为世事如此,我扳不过。曾经瞎激动,现在不会了。你问我,我就说,情况就是如此。

消音与否,断章取义与否,随便你。

九十年代香港歌坛谭张争霸,不知道蓝洁瑛静下来一个人,喜欢听的是谭咏麟还是张国荣呢?

哈,谭咏麟的话,是那个人的铁哥们呢;张国荣?逝世之后,也是曾志伟出面力排众议,顶着压力让那一届金像奖如期举行。

颁奖时发表了一席振奋人心的讲话,把大家感动得,掌声泪光连成一片。

戕害自己的人,竟是强到这样的一个存在,夫复何言呢。

也就无需多言了。

我就是我,我试过抗争,无奈对方太强。

行,我认了,不是认错,是认识到世事的不公。

我没能斗过你,但是我依旧看不起你。

你红火你的去吧,我自顾自在我的小房间里粗茶淡饭,淡泊度日。有闲钱就买包烟抽,晚上看看电视解闷,到点就休息了。

走好。



既是怪物又是人的矛盾,在希特勒身上以肉体毁灭、全人类共同声讨作为解决;

在曾志伟身上,以强弱对比过于悬殊,反正无可奈何,自己看淡作为解决——是种不是解决的解决,也要经过疯狂和落魄,才渐渐找到平静。

但“李国华”算是个什么东西呢?

他能比得上全世界?

他能强得过谁?

撑死了,强过隔壁补习班的老师吧。

可就是这么个东西,毁掉了房思琪/林奕含的全部世界。

正因为他谁也不是,他所携带的困惑和矛盾,反而具有毁天灭地的力量。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讲到多个受到李国华侵害的女孩,其中一个在痛苦中上网发帖倾诉,得到的回复却是嘲辱和质疑:是你自己用性换包包吧?是不是隔壁补习班的恶性竞争手段?

李国华要真是什么大人物也就罢了,说不得碰不得,容易惹来质疑。虽然一样令人痛苦、忿怨,但多少符合世情常理。

可他什么都不是,就是个补习老师。

是的,长相俊秀些,说话儒雅些,教学水平高些。

但说到底,不还是个普通人吗?

却一样地说不得碰不得。

所以……

也许……

真的是我的问题?

是我不该说,不该碰?

错的是我?

怀疑自我的决口一开,心智崩溃的终极毁灭只是迟早的事。


她还偏偏是钻牛角尖的文学女孩,我几乎能想象到她日夜心中掂掇。大脑和心灵,不知道哪一个灼烧得更厉害。

他是怪物吗?

不,不是,他明明有文采,有才华,有水平。衣冠楚楚地站在那里授课,家里有老婆孩子。

你看他教过的班级,升学率就是比别人高,他点评指导的作文,就是提升得更快。这不是谁能作假的。

横看竖看,都是个人,甚至是好人,有能力的人。

但,他是人吗?

他对我作出这样的事,还算是人吗?

我这么痛苦,痛苦得几乎要死去了。我的身体,我的尊严,我的心智,被他损毁到这个地步,到底算什么呢?

这不是人可以做出的事,这不该是人可以做出的事,尤其不该是他这样的才子、名师该做出的事。

但他偏偏做了。

所以,可能错的是我?

可能是我不该痛苦?

可能他真的是爱我?

可能我们真是情人?

那我是什么呢?

勾引老师的风骚女人?

破坏师母家庭的小三?

表里不一的双面资优生?

不,不是这样,绝不是这样,我感受到的不是这样。

那我的感受到底是什么?

真实又是什么?

文学、爱情、美、人性,到底都是些什么?

没有解。

没有解而硬求,只有心智失常,所以房思琪疯了。

强逼自己清醒,继续不断寻求,林奕含只有死了。

林奕含对记者说,她罹患精神疾病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以精神而言)你是经历过核爆的人。

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是否夸张了?

但现在发现,也许还说得轻了。

肉体的折磨并不可怕,精神和心灵的摧残,才能从根基上毁灭一个人。

当精神世界在蘑菇云下化为一片死地,一张结婚证书又能挽回些什么呢。


“李国华”有一个女儿,曾志伟也有一个女儿。

曾宝仪圆圆肉肉的可爱脸蛋,在不同的舞台和荧幕上都很有活力地闪现过。她是歌手、主持人、演员,谈恋爱也轰轰烈烈,从小S手里抢男朋友。上《奇葩说》被蔡康永寻隙暗戳旧事,双手搭在康永哥肩上撒娇求饶,又真诚可爱又有综艺喜感,眼睛笑得弯弯的。

在此申明,提这些,绝没有任何指责曾宝仪的意思,她和父辈做的事也没任何关系。

这只是指出一种令人错愕的现实:一个强奸过别人女儿的人,自己会有一个女儿,这女儿可爱、活泼、健康地生活着,年年月月。渐渐地,长得比他当年侵犯时的女孩岁数还要大了。

当那个被侵犯的女孩去世之后,他自己的女儿还是安然、快乐地生活着——再次声明,并不是诅咒说她就不该快乐地活着。只是这样的对比,让人觉得本能的迷惑和愕然:难道世事竟然可以是这样的吗?

可以的,而且不必纠结。

足够强大的话,就上去揍他娘的;力气弱小,只好勉强自己看淡,心中冷冷地啐口唾沫就罢了——如同蓝洁瑛一样。

苦思冥想,试图从思维迷宫里正面突围,只有死路一条。

可惜房思琪直到后来的后来才意识到这一点。

晞晞才小她们两岁,相较之下却像文盲,又要强,念图文书念得粗声大气,……思琪正要跟她解释一个字,她马上抛下书,大喊:「爸爸是白痴!」而李国华只看见大开本故事书啪地夹起来的时候,夹出了风,掀开了思琪的刘海。他知道小女生的刘海比裙子还不能掀。那一瞬间,思琪的刘海望上飞蒸,就好像她从高处掉下来。长脖颈托住蛋型脸,整个的脸露出来,额头光饱饱地像一个小婴儿的奶嗝。李国华觉得这一幕就好像故事书里的小精灵理解他,帮他出这一口气。她们带着惊愕看向晞晞的背影,再转向他。而他只希望自己此刻看起来不要比老更老。思琪她们很久之后才会明白,李老师是故意任晞晞笨的,因为他最清楚,识字多的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事。


李老师软音软语对她们说,不然,我有诺贝尔文学奖全集?这一幕晞晞正好。诺贝尔也正好。扮演好一个期待女儿的爱的父亲角色。一个偶尔泄漏出灵魂的教书匠,一个流浪到人生的中年还等不到理解的国文老师角色。一整面墙的原典标榜他的学问,一面课本标榜孤独,一面小说等于灵魂。

如果房思琪多一些飒烈的江湖气,多一些不管不顾混不吝的倔劲儿,所有的诡计和心灵的操控都会无效。

不可以摸,不可以碰,更不可以塞进奇怪的身体器官,不行就是不行,没有道理。

敢动就是一个耳光,是泼妇式不管不顾的嚎叫,是没有任何体面的抓挠撕咬,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抄起沾有体液的内衣和毛巾直奔警察局,是瞪起两只眼厉声的控诉。

那么,李国华从一开始就不会惹上房思琪。

但他看准了,他算得透了。

女孩的顺从、怕羞、不敢张扬、无奈、负罪感、迷惘、困惑、无法理解、精神失常、难以承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全都在他精明的掌握中。

读书吧,苦思吧,敏感吧,纠结吧,纤弱吧,自疑吧,陷进语言编织的迷宫吧,落入思维引诱的蛛网吧,和我老朽但永远无法挣脱的肢体缠绕在一起吧。

至于我自己的女儿,笨笨的,骄横的,任性的就好,只需懂得爪子伸向自己时不由分说用尖利的指甲挠开就好。

我的女儿比你小两岁,笨很多,漂亮更加差很多。但是她将带着野性的热力活下去,快乐地活下去。

而你要打开自己,让我钻进去,深入进去。为了我淫猥的欲念,无助地接纳一切,任由一种最肮脏的欲望从下面伸入你身体的最深处,侵入灵魂的最内面,把你年轻的希望,对世界和未来的期盼,希冀,对文学和至美的向往、渴慕,全部一把捏住,捏牢,捏爆,捏成屑沫。

一个接一个,被我挑中的美丽女孩,无不如此。

迷惘?困惑?失去丈量世界最基本的法度和分寸?不知该如何自处?正中下怀。

绝望?痛苦?煎熬在莫名地自感肮脏又不知怎样申诉的复杂心理中?与我何干。

双眼失去了神采不要紧,还记得张开双腿前后摇动就好。

如果竟为我而死?那真是多承赞美。

……英文老师不会明白李国华第一次听说有女生自杀时那歌舞升平的感觉。心里头清平调的海啸。
对一个男人最高的恭维就是为他自杀

离开那个小公寓,我将继续站在三尺讲台上授课,目光相触时给你一个会意的微笑——如果我还没有腻烦你,还没找到下一个猎物的话。

底下多少学生,都像溺水的人看到救生圈一样,热切地注视着我。我只挑最漂亮的。

下课回家,妻子给我准备好的晚饭热气腾腾。女儿大口吃着,大声叫闹。

这就是我的女儿,被我故意惯得愚笨、却足够蛮横的女儿。她将茁壮成长。

我事业进步,家庭美满。

而且永远如此。




user avatar   wu-tuo-bang-64-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过她在婚礼上说的那段话吗?她结婚的时候都在重复她被诱奸的事,她从来就没走出来过,这种伤害让她的人生断层了,她也知道她一辈子都走不出来了,所以选择了自缢。正是因为她有了丈夫,感受到了真正的爱,她才会更痛苦,因为她彻底明白了陈国星根本没把她当人看,只把她当性资源,这对一个出生在良好家庭的女孩子来说是一种屠杀。

她本来拥有很好的人生,却在她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被人毁了。

这件事还存在后续,陈国星后来有去福建任教过,在网上被爆出来然后遭到了抵制。他的女儿是模特,因为他的事,他女儿邮箱里经常收到一些不好的邮件,他女儿因此自杀过。讽刺的是,陈国星说有什么事冲他来,别伤害他女儿。这世上就是没有报应的,林奕含白死了,陈国星还活的好好的。匹夫怒见不平事,磨损胸中万千刀。说再多都没用了,斯人已逝,何堪回首。

她的演讲如下:

嗨,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新娘,我叫林奕含。

今天是个喜气的日子,所以我理应说些喜气洋洋的话,但是很不幸的,我这个人本身就没有什么喜气,所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台湾的婚礼开始有个习惯,就是新人常常要准备一些表演来自娱娱人,但是很不幸的,我没有那样的才艺。我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不会拉小提琴,不会吹长笛……事实上,我这个人什么都不会。但我会写两个字,所以今天来说几句话。

哦!然后我要告诉大家,虽然我们两个好像很早结婚,但是我没有怀孕,我只是比较胖而已。

好,接下来讲的内容可能会比较严肃。
我今年二十五岁……欸,差几天就满二十五岁了。我从高中二年级,大概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得了重度忧郁症,准确点来说是我从高中二年级开始了我与重度忧郁症共生的人生。后来遇到一些事情就在这上面加上了 PTSD,所谓的创伤后压力症候群。重郁症这件事情,他很像是失去一条腿或者是失去一双眼睛。

人人都告诉你说,“你要去听音乐啊”“你要去爬山啊”“去散心啊”“你跟朋友聊聊天啊”


我知道不是那样的。

我失去了快乐这个能力,就像有人失去他的眼睛,然后再也拿不回来一样。但与其说是快乐,说的更准确一点,是热情。我失去了吃东西的热情,我失去了与人交际的热情,以至于到最后我失去了对生命的热情。有些症状是或许你们比较可以想象的。我常常会哭泣,然后脾气变得非常暴躁,然后我会自残。

另外一些是你们或许没有办法想象的。我会幻觉,我会幻听,我会解离,然后我自杀很多次,进过加护病房或是精神病房。因为是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开始生病的,我每个礼拜二要上台北做深度心理治疗,每个礼拜五要到门诊拿药。这就有点接近我今天要谈的精神病污名化的核心——我是台南人,我在台南生病,但是为什么每一个人都告诉我,我要到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去治疗我的疾病?我为什么要上台北?当然后来也因为这个原因,我缺课太多,差一点没有办法从高中毕业。

前几年我的身体状况好点,我就重考。这几年一直处于没有工作也没有学业的状况,前几年身体好了一点,我就去重考,然后考上了政大中文系。在中文系念到第三年的时候,很不幸的,突然开始病情发作,所以我又再度休学。在我休学前那一阵子我常常发作解离。

所谓的解离呢,以前的人会叫他精神分裂,现在有一个比较优雅的名字叫做思觉失调。但我更喜欢用柏拉图的一句话来叙述他,就是灵肉对立。因为我肉体受到的创痛太大了,以至于我的灵魂要离开我的身体,我才能活下去。

我第一次解离是在我十九岁的时候。我永远都记得我站在离我的住所不远的大马路上,好像突然醒了过来,那时候正下着滂沱大雨,我好像被大雨给淋醒了一样。我低头看看自己,我的衣着很整齐,甚至仿佛打扮过,但是我根本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出的门,去了哪里,又做了些什么。对我来说,解离的经验是比吃 100 颗止痛药,然后被推去加护病房里面洗胃还要痛苦的一个经验。

从中文系休学前几个月,我常常解离,还有另外一个症状是没有办法识字。我知道这听起来很荒谬,对,但就是我打开书我没有一个字看得懂。身为一个从小就如此爱慕、崇拜文字的人来说,是很挫折的一件事。

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没有办法参加期末考,然后那时候正值期末考。我的那时候中文系的系主任就把我叫过去讲话。我请我的医生开了一张诊断证明,然后我就影印了很多份,寄给各个教授,跟他们解释说我为什么没有办法参加期末考。

这时候系主任与助教就坐在那个办公室里面,助教在那边看着我,然后他说:“精神病的学生我看多了,自残啊,自杀啊,我看你这样蛮好、蛮正常的。”然后这时候我的系主任对我说了九个字,这九个字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拎起我的诊断书,问我说:“你从哪里拿到这个的?”你-从-哪-里-拿-到-这-个-的。”

当下的我,我觉得我很懦弱。我就回答他说:“我从医院。”但我现在想我很后悔我没有跟他说:“主任,我没有笨到在一个,活在一个对精神病普遍存在扁平想象的社会里,用一张精神病的诊断书去逃避区区一个期末考试。然后你问我从哪里拿到的。从我'的屁眼啦!干!”我很想这样说,但我没有。

所以我要问的是,他是用什么东西来诊断我?是用我的坐姿,我的洋装,我的唇膏,或是我的口齿来诊断我吗?这个社会对精神疾患者的想象是什么?或我们说的难听一点,这个社会对精神疾患者的期待是什么?是不是我今天衣衫褴褛、口齿不清,然后六十天没有洗澡去找他,他就会相信我真的有精神病?又或者他觉得精神病根本不是病呢?

请试想一下今天你有一个晚辈,他得了白血病。

你绝对不会跟他说,“我早就跟你讲,你不要跟有得白血病的人来往,不然你自己也会得白血病。”不会这样说吧。

你也不会跟他说,“我跟你讲,都是你的意志力不够,你的抗压性太低,所以你才会得白血病。”

你也不会跟他说,“你为什么要一直去注意你的白血球呢?你看你的手指甲不是长得好好的吗?为什么要一直去想白血球呢?”你也绝对不会这样说。

你也更不会对他说,“为什么大家的白血球都可以乖乖的,你的白血球就是不乖呢?让白血球乖乖的很难吗?”

这些话听起来多么地荒谬,可是这些就是我这么多年来听到最多的一些话。

很多人问我说,为什么要休学,为什么可以不用工作,为什么休学一次休学两次,然后 bla bla bla 然后没有人知道我比任何人都还要不甘心。就是这个疾病,他剥削了我曾经引以为傲的一切。比如说我曾经没有任何缝隙的与我父母之间的关系,或者是我原本可能一帆风顺的恋爱,或是随着生病的时间越来越长,朋友一个一个地离去。甚至是我没有办法念书。天知道我多么地想要一张大学文凭。

还有,有吃过神经类或精神科药物的人都知道,吃了药以后你反应会变得很迟钝、会很嗜睡。我以前三位数的平方心算只要半秒就可以出来,我现在去小吃店连找个零钱都找不出来。还有吃其中一种药,我在两个月以内胖了二十公斤,甚至还有人问我说,“诶,你为什么不少吃一点。”所以有时候,你知道某一种无知他真的是很残酷的。

所以我从来没有做出任何选择。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写文章,其实我从头到尾都只有讲一句话,就是:不是我不为,我是真的不能。

在中文系的时候,班上有遇到一些同学,他们是所谓的文青。他们简直恨不得能得忧郁症。他们觉得忧郁症是一件很诗情画意的事情。我站在我的疾病里,我看出去的苍白与荒芜。我只想告诉他们,这种愿望有多么地可耻。

我也认识很多所谓身处上流的人,他们生了病却没有办法去看病,因为面子或无论你叫他什么。我也知道有的人他生了病想要看病却没有钱去看病。比如说我一个月药费和心理咨商的费用就要超过一万台币。

今天是我们的订婚宴。想到婚礼这件事,我整天思考一些事情就是:今天我和B 站在这里不是因为我歌颂这个天纵英明的异性恋一夫一妻制度。我支持多元成家,也支持通奸除罪化。

我穿着白纱,白纱象征的是纯洁。可是从什么时候,所谓的纯洁从一种精神状态变成一种身体的状态,变成一片处女膜?或者比如说,人人都会说,“啊,这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刻。”这句话是多么的父权。他说这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刻,不是说你美。意思是说,从今以后无论你里或外的美都要开始走下坡。意思是,从今以后你要自动自发地把性吸引力收到潘多拉的盒子里。所以我觉得这句话很可笑。

跟B在一起这几年,教我最大的一件事情其实只有两个字,就是平等。我从来都是谁谁谁的女儿,谁谁谁的学生,谁谁谁的病人,但我从来不是我自己。我所拥有的只有我和我的病而已。然后跟B在一起的时候,我是他女朋友,但不是他“的”女朋友。我是他未婚妻,但是不是他“的”未婚妻。我愿意成为他老婆,但我不是他“的”老婆。我坐享他的爱,但是我不会把他视为理所当然。

今天在这个场合,如果要说什么B是全世界最体贴我的人啦,全世界最了解我的人啦,全世界对我最好的人啦,然后我要用尽心力去爱他,经营我们的感情啦……我觉得这些都是废话,因为不然我们也不会站在这里。

关于新人这个词,今天我和B是新人。然后这个词让我想到我最喜欢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他说的新人。他常常在书里引用这个概念,就是他的书写不是写给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大人们的,甚至也不是写给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小孩,而是写给那些比最新的人还要新,给尚未出世的孩子们写的。

“新人”这个词出自《新约圣经》。使徒保罗叫耶稣基督为 new man。所以我在想,如果今天我是新人,如果我可以是新人,如果我可以成为新人,如果我可以成为一个新的人,那么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今天婚礼我就想到,我想成为一个对他人的痛苦有更多的想象力的人,我想成为可以告诉那些恨不得得精神病的孩子们这种愿望是不对的那种人,我想要成为可以让无论有钱或没有钱的人都毫无顾忌地去看病的那一种人,我想要成为可以实质上帮助精神病去污名化的那一种人。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我知道哥哥你很爱我,我知道你最爱我,但是你不会把他说出来。我很谢谢你每天对我的关心,对我来说是我的精神粮食。

然后很谢谢爸爸妈妈,虽然我没有长成那个你们从小所培育所期待,然后花很多心思所栽植的样子。没有长成那个样子,让你们失望了,我很抱歉。今天我要结婚了,但你们不是失去一个女儿,而是多出一个儿子。

同样的,我也要感谢卢爸爸、卢妈妈,就是谢谢你们生养出一个如此完美的大男孩。谢谢你们放心把他交给我,我一定会努力地好好照顾他,把他养胖。同样的,对卢爸爸、卢妈妈来说,我希望你们不要觉得失去一个儿子,而是多了一个女儿。
然后希望QX,如果,如果我没有办法,因为我没有什么姐姐的样子,你可以把我当成朋友,我会很开心。

最后的最后,我要谢谢各位叔叔阿姨,就是在我跟B在台北有了一个新的小小的家的时候,都是各位在场的叔叔阿姨陪伴,帮我陪伴,我的爸妈。然后我最最深爱的,我的爸爸,跟我的妈妈,都是你们,虽然我爸就是当导游很罗嗦,我妈又不太能走。但真的很感谢你们,陪他们到处玩啊,吃美食啊,讲一些垃圾话啊,真的很谢谢你们。每次看到我妈传那种一群阿姨们倒在一起笑得很开心的照片,我就真的打从心底地感谢各位在场的叔叔阿姨。谢谢你们替我照顾我的爸妈。我真的非常感谢。

我今天要讲的就这样,谢谢。

user avatar   arcturusmengsk-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根据台湾法律,林奕含并不无辜,而且她很清楚自己并不无辜。

林奕含给陈国星当小三的时候已经高三年满18岁了,属于「知三当三」,根据台湾法律,她的行径侵犯了陈原配夫人的家庭权,涉嫌台湾《通奸罪》。一旦陈原配夫人起诉,林奕含要和陈国星一起蹲监狱的。

林奕含明显知道她不但有爱有恨,而且还有罪(小三在台湾是违法的),而她之所以有罪,是因为林奕含真实年龄太大了,已经18岁了,已经不是那个无辜的年龄了。

所以她在小说中,把女主角房思琪设定为13岁,设定为一个完全无辜的年龄,是自己美好的幻想,—— 她多么希望自己是无辜的,而违法的人是老师陈国星。

可是根据台湾法律,这桩案子里唯一的受害人是陈国星的原配夫人(法律上林奕含属于加害人,破坏了陈妻的家庭),18岁的林奕含并不无辜,反而错在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她对老师的爱和献身,都是有罪的。而陈国星反而干干净净。

林奕含显然很清楚这一点,而且明显想不开,所以在小说中寄托了自己的美好幻想 —— 孩子是无辜的,违法的是大人


后记:林奕含死后三年,台湾方面终于废除了通奸罪(妨害婚姻与家庭罪)⋯⋯链接:


user avatar   xun-wei-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写这个回答的时候属实没想到会有不少人看,所以就随便写了一下,既然有三百赞了,我想还是认真整理一下。

首先回答里说林奕含不无辜是基于事发时的台湾法律,她的“小三”身份是由法律定义的,这项我个人认为并不合理的破坏婚姻罪正是在林奕含自杀的影响下被废除的。但无论合理与否她生前确实违法,因为她已经成年,且陈有证明她是自愿的证据,所以如果陈的妻子告她的话,她会被定罪甚至判刑,而陈会因为有妻子的谅解书而不受影响。

关于她是否“自愿”这件事也并非妄议,她的闺蜜作证她那时候确实在和陈国星交往,举止亲密就是情侣,并且把陈当做男朋友介绍给朋友们的事应该是真的,这位闺蜜在她的文章里被称为“世世”,确实是关系亲近的朋友。

所以诱奸的事说不清……但有一点我觉得也要考虑:发生关系这种事就算女方真的同意了,男方很粗暴的话也足够痛苦到留下心理阴影的,就像强暴一样。而且这种事有第一次就会被默认为同意然后再有很多次,第一次很痛苦的话以后也不会愿意,每次都是痛苦的强暴。林奕含写过一篇主角名叫小森的文章,我觉得这篇应该是比较接近她的经历还有想法的,其中就写到小森喜欢听老师说话,但不想发生关系,身体上感到很痛苦。情感上陈国星也给她造成了很大伤害,他当时甚至不止一个婚外情人,林奕含知道这一点后发现他对自己并没有爱,只有欺骗。而且他能拿出几百页聊天记录和通话记录显然是刻意保留的,这些证据让被他骗的女孩不敢报警。所以林奕含恨自己无能为力,如果她更无辜更完美一点,比如像房思琪一样只有13岁,就可以把陈送进监狱了。

总之这篇回答的意思是,我认为林奕含自杀的原因是她恨欺骗她的渣男,更恨自己无能为力,也不能接受法律和社会的不公平。但我从不认为“不完美”是她的污点,大多数受害人都是不完美的,如今法律已经不再苛责她的错误,我也希望更多人能接受,并且鼓励她们自己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一面。如果这些都不能被坦然提出,提出就会当做是指责受害人的话,只会有更多不完美受害者不敢求助。

另外评论我都看了,我个人觉得讨论事实的话不要太情绪化,情绪会让人认为受害人全然完美没有“污点”,或者代入某种原配打小三的心情里。如果林奕含没有死,我们先看到的是陈的妻子小作文指控这位美女作家18岁时就插足我的家庭,并且拿出了陈提交给警方的聊天记录作证,舆论风向绝不会是现在这样,因为舆论总是裹挟并引导着情绪的东西,至于林是13岁被侵害的谣言我也不知道哪来的……

还有就是,我对林奕含的兴趣并非源自她的经历,而是她说“文学是否只是巧言令色”这句话,我觉得这句话很有洞察力,她不只是在说诱奸犯用“文学”欺骗别人,也是在说文学本身,文学总是讲究技巧的,就像我小学语文课上学议论文,学的是这篇文章通过“打比方”、“列数字”等等方法增强说服力,有力论证了核心论点。我们讨论的永远是通过写作技巧证明论点,而非论点是否正确本身。这些技巧是很有力的,歪理在足够的文学技巧包装下都可以看起来十分合理,读者或许感觉不对但一时找不到不对在什么地方。我想这种巧言令色是会同时欺骗作者的,作者也会被自己的文字说服,所以如果你觉得我的想法不对都可以评论,我不一定会改变想法,但你或许可以提醒到其他人呢。


——————原回答——————

因为她并不无辜,而且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无辜。

她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一个女孩爱上诱奸犯的故事,这其中是有爱的,她与房思琪一样是爱着诱奸犯的,我不敢说这么多年后她有了丈夫能不能摆脱掉这份“爱”,但这一定是她曾经最刻骨铭心的感情。

按照目前的调查信息来看,她与陈国星认识的时候已经成年(又查了一下,存疑,应该是至少17岁),也已经患了抑郁症。高中毕业后的暑假和陈交往时已经成年(有聊天和通话记录为证)。陈国星婚内出轨,利用了“教师”天然拥有的仰慕和信任诱惑她爱上自己。

于是18岁的林奕含和一个有妇之夫交往并发生关系,这其中诚然有许多诱奸,师生身份,她的抑郁症等等心理因素,但心理因素都是主观的,客观来说,这是一个她明知陈国星有家室的情况下当了小三的故事。

所以险些被判刑不是诱奸犯,是她自己,并且有人会用这一点来指责她,她自己也知道,所以房思琪只有十三岁,比她更纯洁无辜,是一个比她完美的无可指摘的受害者。房思琪的老师也是更加明确的性侵未成年人的罪犯。

只能说,成年人需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但十八岁到底还是很年轻,不是所有人都能明辨是非,何况林奕含本身就有心理问题,她是一个不完美的受害者,但偏偏对自己的不完美过于苛责。

——————

应评论要求放出警方新闻稿


完整版链接在这里,需要梯子



———————————

更:

今天看到了另一个回答下有人写了很长的回复,挺有道理所以再说一点,我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感受是林奕含对于房思琪和李国华之间的感情描写是中性的,她只是在极力描述房思琪的心理感受,而不是批判对方对她的伤害。

所以我的理解是,林奕含写这本书并不是为了控诉强奸犯的罪名,而是描写她经历过的病态畸形的爱情,希望有人能理解她那段错误的感情。我相信她描写的感情经历是真的,因为没有经历过的人真的很难想象一个受害人是如何爱上诱奸犯并且一步步走向精神疾病,更别说描写的如此细致。

但即使如此,也没有多少读者能真正共情房思琪,因为这种“爱”本来就是大部分人都不会也根本不该有的感情,我看到许多读者对这本书的感受都是对强奸犯感到愤怒,对受害者感到同情等等(还有急她为什么不反抗的hhh),而这恰恰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


user avatar   xi-xi-91-54-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了丈夫她经历的事情就消失了吗?

我们一直都太高估“感情”这个词了。亲情、友情、爱情,不管是哪种都很脆弱,每个人其实都是独立于世的。

就算有了丈夫,她经历的还是她独自承受,她精神上的伤害也不是身边多了一个人就可以弥补的。

可能,她也觉得结了婚她会变好的,但是,也许婚后她才发现什么都没有改变,世界也依旧不美好。


user avatar   fa-ke-90-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也许她曾经也以为有了丈夫就不会自杀


user avatar   fdcxm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写小说写死的。不开玩笑。

大部分网文作者,写出来的小说别说会给父母孩子看,自己都不看的。写完了就写完了。不信,你哪天可以随机抽一个日更四千字以上的作者问问,你问他能不能背下自己写的内容片段,别说让他背诵自己写的文章了,他要还大致记得行文情节就算很好了。所以这么个模式,作者不知道自己写了什么,读者也不知道自己看了什么,互相糊弄,作者骗点钱花花,读者打发一下时间。

林奕含可不是普通网文作者。她写的那种小说,跟张爱玲很像,故事讲述需要在脑子里反复推敲,字句精雕细琢,自己不满意,绝对秘不示人。所以她在写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时候,势必一遍又一遍的浮现不堪回首的往事。而这,就是让她后来精神崩溃的最大原因。不去写小说的话,很大程度会被日常琐事淡化掉,然后成为一个普通人,苟且偷生。但她选择了燃烧自我,成就一部作品。

不单单是林奕含,李贺,梵高,张国荣等等,文艺工作者很多都有这种精神状态的问题,就是进去了以后出不来,困死在现实世界和虚幻想象之间。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有一个同学,她初恋是大一,爱上的人是网上认识的理发师。

说是理发师,更准确的描述是不知名理发店的学徒,19岁,初中毕业。

她问我,那个男生想来北京,想得到她,她应不应该给。

我给她的回答当然是不要,我讲了很多理由,一点一点把我知道的事情讲给她听。

她听完的反应是,你怎么这么世俗呀。

是啊,我怎么世俗,把那些她觉得不会存在的事情讲出来给她听。

结果当然是给了,原因是那个男生在北京租了个房子说要找工作然后陪她读书。

她觉得这是爱,我不觉得。

我的话验证了。

后来她分手了,是男生提的。男生又爱上了一个酒吧里花天酒地的女孩。

分手的原因是那个酒吧小女孩会给他花钱,好像是个小富二代。

那个男生就仗着还不错的皮囊,再加上偷来的温柔把她耍得团团转。

为什么说是偷来的温柔,因为那个男孩本质上是不温柔的,温柔对她,只是想恋爱然后上床,而不是因为,爱她。

之前有个学长讲过,城市里长大的乖乖女孩,更容易被骗。

他加过一个约p群,(本质上是约p群)从外表看像一个文青女孩的聚集地。

那些蜜罐里长大的女孩,读过很多书,没有经过苦难,感情细腻,不会考虑那些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她们活在语言或者说文学的世界里面,会因为一段话难过,也更容易相信花言巧语。

我看过群聊的聊天记录,很容易很容易被洗脑。

群里的几个人一直散播着所谓性自由的言论,鼓励她们去尝试解放自己,最后和他们约p。

我不歧视也不反对约p,性是自由的,但是,性行为不是仪式,不是有过一场性爱就怎么样伟大,自己从此就自由,不是的。

群里约p的一个人私下说,那些女生好蠢啊哈哈哈哈哈哈。

其实不是蠢,是天真,她们过去得到的爱,读过的文学,给了她们世界美的错觉。

因为天真,偏离正常越来越远。

我那个朋友,最后分手很久才相信,这个世界,真不是一片光明的,甚至都不是非黑即白。

她心里觉得,这是爱情,她不相信也不愿意相信,对方怎么可能是为了我的肉体才爱我的呢?

就像几年后这部分女生也不相信,对方怎么可能是为了我家的财产和城市户口而爱我的呢?

虽然不能说全部,但有一部分男生真的是,为了她们的户口和财产才爱上或者说才选择她的。(好了,又要有一堆女生来喷我怎么这么俗)

没有见过坏的人,是真的不太可能相信坏的。

林奕含读过的书,给了她骄傲。让博览群书的她,在思想上高于众人,凡事都比众人更臻于完美主义。

她觉得,文学就是美的,李这么爱文学的人,怎么可能肮脏。

就像我朋友她觉得,这么好的男生,怎么可能只是为了上床,甚至还为了钱离开她。

那些女生也是,非黑即白,容易被蛊惑,只要把一件事冠以美好的词句,无论好坏,她们都觉得是好,被美迷惑了。

林奕含是相信美的,她心中的美,就是文学。

文学梦的破碎,在于她过去的无忧无虑,与文学作伴,与挚友作伴,直到性侵。

她觉得,美,就是美,文学是美的,爱文学的人就是好的,老师这样爱文学的人,怎么能是坏人,怎么能是。

文学是真的美,但美与丑的转换,才更痛苦。

她以为喜欢文学的人,都有追求并且美好善良,怎么能龌龊和肮脏,文学是信仰,她带着自己畸形的噩梦经历,强迫自己去爱她的信仰,还有拿着信仰玩弄她的老师。

她通过思琪讲出了自己的话,宁愿无知,也不想看世界的背面。

后来她慢慢长大,慢慢发现自己是被强奸的事实,但她不愿意承认,希望凭借着自己对文学的爱,把这份畸形的经历美化成爱情。她爱文学,李老师善用文学,这是爱情,不是强奸。

最残酷的是,随着认知的增长和思考能力的提高,心里越来越有一种声音提醒她,这是强奸,不是爱情。

吃了很多甜的女孩,相信并且热爱这个世界的美好,最后被这个世界残忍的毁灭。

我有一个朋友,她自杀了。

为什么自杀,因为她被性侵之后,她觉得这个世界变了。

怎么过去对她好的人,为什么对她不好了呢。

一直被爱的人,可能可以接受恶意,但接受不了来自自己曾经爱的人给予的恶意。

林奕含爱文学,她可以接受黑暗,但不能接受,这份黑暗,是文学给予的。

李在她心目中,是文学的象征,应该纯洁无暇,怎么能龌龊肮脏。

她接受不了这份矛盾。

就像我,一直接受不了,对我好的人,怎么会伤害我。

一个人最痛苦的事情,是被摧毁认知。

一直矛盾,一直纠结,一直痛苦。

她不能假装这个世界只有马卡龙和进口玩具,她做不到。

我也,做不到。


user avatar   shampi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9.12 更新

来来来,新的小白鼠又上线了。自9.12起,葡萄牙取消室外口罩令。

葡萄牙、中国全民疫苗接种情况分别是:

葡萄牙:一剂(86.85%)、完全接种率(81.1%)【截止9.13,均位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一剂(?)、完全接种率(78%)【截止9.22】

所以,从完全接种率上来看,中国已经达到70%的红线,但delta比较凶残,有研究数据表明,针对delta可能需要88%以上的全民接种率才可以实现群体免疫。

而现在葡萄牙的一剂接种率(86.85%)已经接近于88%了,最多再过28天,葡萄牙的完全接种率也将会接近88%。

新冠肆虐了一年多,葡萄牙从今天起,开始试水群体免疫,真的是拿命在试啊~

葡萄牙会成功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9.13 更新

我不在知道大家为什么都喜欢拿以色列来举例证明群体免疫是失败的。以色列的实际完全接种率到现在连70%都没有(63.02%),这个国家连讨论群体免疫的资格都没达到。

就这个接种率,也就无怪乎日增10000+。


9.16 更新

9.16葡萄牙TSF更新葡卫生部会议报告:4/5的住院治疗患者和14/15的ICU患者没有完全接种疫苗。(说明接种疫苗还是有用哒!!!!)

“葡萄牙人民投票,投票的方式就是接种疫苗。”--葡萄牙总统 马塞洛

Infarmed 会议:大于5岁的儿童,疫苗的接种(计划)可以推进。 葡萄牙已有 81.5% 的人口完全接种疫苗,预计将会出现新的变种。

同一天,葡萄牙卫生部在官网称:我们已经在大流行的末期[1]


一些胡思乱想

晚上和同学谈到葡萄牙取消室外强制口罩令这一行为,突然莫名的觉得这个国家很勇是肿么回事。

近一个月,葡萄牙的每日新增确诊人数仍居高不下,但是葡萄牙政府还是做出了这么大胆的决策,当然比起之前的英国、以色列……葡萄牙的是建立在超高疫苗接种率之上的。假如这一次成功了,全世界应该就会慢慢解封吧。



在《葡萄牙史》的序言部分,作者戴维·伯明翰说:“葡萄牙是世界上最擅长生存之道的国家之一。……在欧洲的许多历史进程当中,它还是一位先驱者。”

今时今日,留在葡萄牙人民血液里的大航海开辟者的基因,或许并没有消散,还在以某些方式传承着。

参考

  1. ^ https://covid19.min-saude.pt/encontramo-nos-no-fim-de-uma-fase-pandemica/#

user avatar   zhu-jing-zhu-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就是这么教,这么练的啊。




     

相关话题

  请问男孩子看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什么感受? 
  林奕含有了丈夫,为什么还要自杀呢? 
  如果一个非常快乐的人穿越到房思琪或者林奕含身上,她会依旧快乐嘛? 
  林奕含有了丈夫,为什么还要自杀呢? 
  为什么《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我反而感觉房思琪很矫情? 
  林奕含有了丈夫,为什么还要自杀呢? 
  台湾女作家林奕含自杀后,诱奸她的老师怎么样了? 
  如果一个非常快乐的人穿越到房思琪或者林奕含身上,她会依旧快乐嘛? 
  为什么《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我反而感觉房思琪很矫情? 
  从现有证据而不是小说来看,林奕含到底有没有被强奸? 

前一个讨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对德的高额索赔是不是也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飞机的座位那么挤,最初是谁设计的?





© 2024-05-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