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美国警察迅速击毙准备掏枪的嫌疑犯? 第1页

  

user avatar   wei-chen-79-99-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警枪械技术很高,说秒杀中国多数警察一点也不夸张。当然,这也是因为两国形势不同的原因,所以并不能说明哪个好哪个坏。

简单说一下。

这名警察在几秒内完成了以下动作。

推嫌疑人拔枪(应该是快速枪套)

上膛(也可能是之前上好膛了)

开爆闪模式枪灯(目测是格洛克,不需要开保险)

最后开枪,八枪,还有几枪是女警补的。

以上动作里,其实最难的最重要的是开枪灯(我一直坚信强光手电是仅次于枪的存在,可以说比警棍都管用),可以说这个警察确实训练有素,战术水平很高。

如果是在中国,可能盘查的民警别说拔枪了,嘴巴里一句话都说不出也来不及说。如果大家觉得这事儿遥远,那把嫌疑人拿枪换成拿刀呢?我觉得一点都不远,我有个师兄就是出警被捅死了。基本上来说,如果是视频里这么短的距离,嫌疑人如果突然拔刀,在世界范围内,能做到视频里警察这种反应的估计绝不是多数,更别说长期以来并没有一个科学的系统的长效训练机制的中国警察了。

还有点忘了说,基层民警都还在用64,上哪儿弄枪灯。即便是92,如果你们领导不像我们领导一样是战术控,装枪灯也是天方夜谭,连市支队都没装。92没有导轨,加装很麻烦,装了枪灯还得再配大腿枪套。

再说说法律层面的事儿。

以前上学的时候,执法战斗法律法规和世界警察制度的教授都提到了中美警察的区别,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美国警察执法,人家是带着执法手册的,你做什么事,他可以怎么应对都是有规定的。基本上概括来说,只要美警判断你有这个行为意图,只要他的逻辑正确(更别说视频里这种有执法记录仪的情况了),他的应对举动就受法律保护。而我国呢?别说这几年舆论压力,就是以前,我国警察执法实务的规则也是对方必须做出了相应的动作才可以处理。

打个比方,美警看到一个人掏匕首了,他就可以开枪了。而中国掏出匕首是不够的,必须得朝你捅过来。这倒是让我想起了两国对强奸认定的区别,即触摸说与插入说,和这个执法规则真是相得益彰。

切入正题。

可以预见的是,美警不会受到任何处罚,即使那把枪最后被证实是BB枪。这是不仅仅由于美国开放枪支的背景,更是和上面说过的执法规则有关。至于连开八枪,这个其实很正常,我现在开枪的话也肯定不会只有一枪,这个是有训练理念的原因。对方是持枪,以指向性射击(世界大趋势)为基础的训练很少有打头部的,基本都是心肺区域,所以即使中了一枪,对方也仍然有反击的能力。如果对方已经倒在地上,可以清晰的判断没有反击能力,这时候警察已经开了几枪,停下来观察发现了这个情况后再补枪,那就有问题了,所以关键在于连贯性。

那如果是中国警察呢?

忽略能不能做到这么迅速这个因素来看,最后结果也是不乐观。

首先中国警察没有一个明确的开枪理念,像本案这种情况就是开枪即击倒,没有任何余地,对方拿把刀是如此,对方拿枪更是这样,挨了几枪还能跑着砍人的案子相信不少同僚都看过。尽量打双连击甚至四连击就很重要,毕竟是紧急情况。

其次,民众对于警察开枪这件事很敏感,这就让媒体有了作用。缺乏以事实为依据的报道就容易砸盘子,加上我们有的地方政治宣传部门与媒体交流的意识低下,甚至还有点高高在上的意思,在事情发生之后,满脑子都是怎么压下去,根本不知道还有媒体通气会这玩意儿。这个时候,那些做的很好的省市就很值得学习了。

最后,我们说忽略民警现状,最终还是不能忽略的。

基本上这种事发生在中国,我们就又可以开追悼会了。

中国拿枪的少,拿刀的多,近距离,刀比枪凶狠多了。

大家的别怪我们民警警务素质低下,因为种种因素,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抗力原因,这方面训练很少,理念很落后。这显然已经脱离民警个人所能控制的范围了,而最终受伤害的却还是民警。

说白了,中国警察是个很特殊的群体,可以说承担的东西未必很沉,但很杂。你的目标杂了,你为之应对的技能也只能追求平均水平了。并且,短期内,这会是个不可改变的现状。




  

相关话题

  一女子故意向电梯按键吐口水,重庆警方通报:已刑拘,请问会触犯什么罪名呢? 
  如何看待武汉一黑人男子当街殴打警察,一中国女性在旁为他按摩安慰? 
  如何看待女大学生踢踹民警,笑称「最多拘留 15 天」? 
  如何看待上海一女子脚后跟被踩拨打 110 和 120 ,坚持父亲来才上救护车,最终无任何伤情自行离开? 
  如何看待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一名黑人男子遭警察暴力执法死亡? 
  国内有没有重大著名的女性犯罪的案件? 
  如何看待河北河间巡逻队带走村民一只羊做核酸,过后没有归还羊而是直接付款的行为? 
  警察跟保安有什么区别? 
  在地级市做警察还是调回县级市的家里做警察? 
  如何看待维他奶集团在采购部员工「恐怖袭击」警方并自杀后,发布的两面派声明?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这个国策?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中办、国办发文严格注射剂审评审批,口服剂能满足临床需求的,不批准注射制剂上市?会有哪些影响?





© 2024-06-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