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老式接口一定要分正反? 第1页

  

user avatar   lu-angus-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防差错设计问题,机械或电子设备防差错设计的三个层次是:纠错、防错、容错。

最糟糕的防差错设计就是不设防。比如一九九四年西北航的空难,事故原因是机务人员把飞行控制设备的插头插颠倒了。这是一架前苏联生产的图一五四客机,本来应该两个黄色接头对接,两个绿色接头对接,但机务人员偏偏黄接绿,还真能插上,导致机上一百六十人全部遇难。

电脑主板上的三个音频插口也是这样,三个插口大小形状完全一样,仅仅使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你要插错了也能插得进去,但可能功能不正常,还好音频孔插错了不会死人。

接下来讲第一个层次的防差错设计,那就是纠错设计。顾名思义,纠错就是没法预防操作者错误操作,而是在发现有错后再及时纠正,以避免或减少负面影响。

还说上面的电脑主板音频接口,比较新款的主板,比如你把麦克风插头插入了耳机孔,电脑屏幕会弹出提示信息,让你确认是否要使用耳机,手持麦克风的你这时可能就发现自己插错孔了,这就起到了一个纠错的效果。

第二个层次也是更高层次的防差错设计,是防错设计。防错设计的特点在于,它把操作出错之路都给堵死了,操作者唯一能顺利做到底的操作,就是正确操作。

题主所提的正反面插头,就是一种很典型的防错设计,你如果反着插,是插不进去的。防错设计通常会比纠错设计更可靠,当然某些特殊情况下不好做防错设计,这时纠错设计仍有用武之地。

例如一九九二年南京空难,是因为飞行员起飞前忘了做配平,又违规不诵读检查单,否则也能自查出未做配平。这架前苏联产雅克四十二客机滑跑到跑道尽头也无法抬起机头,冲出跑道撞在坝堤上解体,机上一百二十六人仅不到二十人幸存。而现在的欧美系民航客机就采用了纠错设计,如果飞行员不做配平就起飞,飞机是会报警并自动收油门的。

你看,中国民航把俄制客机全部淘汰掉不是没有道理的,它们的设计理念太落伍,过度依赖人员的正确操作来保证飞行安全,而只要是活生生的人,必然会有疏忽懈怠的时候,这就导致俄制客机迟早会出空难。现在通过FAA认证的俄国货或许好些吧。

第三个层次也就是最高层次的防差错设计,是容错设计。所谓容错,顾名思义,它能包容你的差错。

典型的容错设计是新款手机的充电接口,正插反插都可以。那么容错设计比防错设计好在哪里呢,好在省时省心,对使用者要求低,否则让一个花眼的老人去鉴别手机插头正反面,也真很不容易呢。

那么容错设计这么好,为什么不全部设计成容错设计,还需要纠错和防错呢?这是因为在模拟电路时代,容错设计并不容易实现,只有在数字技术极其发达的今天,才为容错设计的部分普及提供了可能。另外也并不是任何功能都可以做容错设计。

下面回到题主的问题:为什么老式接口一定要分正反?原因是在老式接口诞生的时代,受当时技术水平所限,防错设计比容错设计的实现成本更低呗。


user avatar   mai-wen-xue-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应该是为了防范 # ID10T 错误。



墨菲定律(Murphy's Law),具体内容是“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就一定会出错”,指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有大於零的机率,就可确定它终有一天会发生。

墨菲定律原句是: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在科学和演算法方面,与英文所谓的“worst-case scenario”(最恶劣的情况)同义,数学上用大O符号来表示。在实验上,证明了最恶劣的情况不会发生,并不代表比它轻微的情形就不可能,除非能够很有信心的推论事件的概率分佈是线型的。在文化方面,它就代表著一种近似反讽的幽默,当作对日常生活中不满的排解。




# ID10T PROOFING,防呆(ポカヨケ poka yoke),是一种预防矫正的行為约束手段,运用防止错误发生的限制方法,让操作者不需要花费注意力、也不需要经验与专业知识,凭借直觉即可准确无误地完成的操作。防呆是一个源自於日本围棋与将棋的术语,后来运用在工业管理上,基本概念应用在日本丰田汽车的生產方式,由新乡重夫提出,之后随著工业品质管理的推展传播至全世界。防呆的日语為「ポカヨケ」,「ポカ」原為「围棋或将棋中,不小心下错的棋子」,引申為一般生活中不小心造成的错误;而「ヨケ」则為预防的意思,英语取其音译為「Poka-yoke」,意译则為「Mistake-proofing」。中文译为防呆、防呆法或愚巧法。






为什么老式接口一定要分正反?


许多事情一旦作业量增加,事务变得繁忙,超过一般人可以正常注意并应变的情况下就会发生错误,甚至发生危险造成生命财產的损失。為了预防错误与危险便可将防呆机制应用在相关的任何事情,包括职场的机械操作、一般生活的產品使用,甚至文书处理。让具备专业知识以及充份经验的人,甚至外行人都能轻鬆直觉的操作同时不会出错与步入险境。

有些情形可以透过警告装置提醒操作者作必要的因应处理,即时矫正,避免损失。然而有些情形下危险无法完全避免,如车祸,但仍可设计减少损伤的装置。


# ID10T PROOFING/防呆可以在制造过程中可能出错的任何步骤中实施。

例如,可以对容纳加工件的夹具进行修改,只允许以正确的方向容纳工件,或者数字计数器可以跟踪每个工件的点焊数量,确保工人执行正确的焊接数量。

有三种类型的poka-yoke用于检测和防止大规模生产系统中的错误:

接触法通过测试产品的形状、尺寸、颜色或其他物理属性来识别产品缺陷。固定值(或常数)方法在没有进行一定数量的运动时向操作员发出警报。运动步骤(或序列)方法确定是否遵循了工艺的规定步骤。

当一个错误即将发生时,操作者会被提醒,或者poka-yoke装置实际上防止了错误的发生。在任何制造过程中,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实施适当的poka-yoke,就可以迅速发现错误,防止导致缺陷。通过从源头上消除缺陷,公司内部的错误成本就会降低。



# ID10T PROOFING/防呆的一个典型特征是,

它们不会让一个过程中的错误发生。其他优点包括:


  • 花在培训工人上的时间更少。
  • 消除了许多与质量控制有关的操作。
  • 不让操作人员承担重复性操作的负担。
  • 促进面向工作改进的方法和行动。
  • 减少废品的数量。
  • 出现问题时立即采取行动。
  • 100%的内置质量控制。
  • 防止不良产品到达客户手中。
  • 在错误发生时发现它们。
  • 在缺陷发生之前消除它们。


# ID10T PROOFING/防呆的实例

  • 断根:将发生错误的原因排除。如:折断录音带上方再录孔的塑胶片,即可防止再录音。
  • 保险:共同或依序执行两个以上的动作完成工作,如:共同或按照一定顺序使用2支钥匙开保险箱;冲床需要同时按下两个按钮启动,以避免手扶工件等违规操作。
  • 自动:运用各种物理学(如:光学、电学、力学)、化学与机械结构学原理自动化执行或不执行,比如:水塔的浮球上昇至一定高度自动切断给水。实际的应用除了浮力外还有秤重装置、光线感应、计时器、单向装置、保险丝、温度计、压力计、计数器等等。
  • 电脑记忆体模组的防呆设计──凹洞。
  • 相符:利用形状、数学公式、发音、数量检测,如设计特定形状的连接线接头、检查帐号号码。电脑相关零组件大都有形状相符的防呆设计,像记忆体模组上的凹洞衹有唯一正确的方向安装才能相符插入。
  • 某些用户可能会无视防呆设计,强行反向插入连接器,这可能造成机械或电气上的损害。俗称“防呆不防傻”。
  • 顺序:将流程编号依序执行,如:模型製作的操作说明书以编号表示零件以及组合程序。
  • 隔离:透过区域分隔保护某些区域,避免危险或错误;一些重要的按钮加上保护盖以避免误触。
  • 复製:利用复製来方便核对,如:统一发票的复写列印、刷信用卡的拓印及命令复诵核对。
  • 标示:运用线条粗细形状或顏色区别以方便识别,如用粗线框表示填写位置,虚线表示剪下位置,红色表示紧急,绿色表示通行等。
  • 警告:将不正常情形透过顏色、灯光、声音警告,即时修正错误,如:油表、各种警告灯及声音。
  • 缓和:利用各种方法减免错误发生的伤害,如:缓衝包装隔层、座位安全带、防坠安全带、安全帽。


user avatar   haozhi-yang-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分正反不难做,加个信号协议探测和转换过程就行了,例如说交换机/路由器的网线自适应技术很早就普及开来了。

然而要做到这点,必须要加芯片进行处理。而在早期,各种芯片价格还比较高的年代,这是很高成本的。尤其像 usb 这种要广泛适配众多外设的接口,硬性规定加入某功能的芯片,在推广时,会有很大的阻力——尤其是鼠标键盘这类东西,利润真的很薄,几分几毛都要省着花的。


举个例子:集线器(HUB)这种东西,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毕竟他的功能能被交换机完美顶替,而且还没有各种广播风暴的影响。然而在当年,HUB 可是相当流行的,为什么?因为 HUB 本质上就是几股网线扭在一起,所以不用芯片,所以便宜咯。而现在,交换芯片便宜得很,价格差不了多少,谁再买 HUB,不是被忽悠的,就是脑子进水的。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什么难点就是没必要而已……


这些接口本来就没有设计为天天插拔。直到手机采用USB接口充电后才让USB整天需要插来拔去。


经常需要插拔的接口像耳机口只要洞对准了怎么插都行……

很多需要经常插拔的电源口也是不分正反的。


====================================================

简单说就是任何东西都是有成本的,要搞成正反可插没有任何难度,唯一的问题是有没有这个必要去增加成本来满足这种设计。它带来的好处是否足够多。

USB接口本来设计上就不是让你们插来插去的,一开始它是设计用来代替串口和并口的,考虑的重点是即插即用,设备发现和一根总线多个设备,是不是方便盲插压根儿不是考虑的范畴。

手机是因为电池不能拆加上欧盟一纸标准大家都用micro usb才搞成现在这样。micro usb本来就不是给你手机充电设计的啊,这是赶鸭子上架的结果。


所以这和老式接口新式接口一毛钱关系没有。

HDMI不新吗?DDR4不新吗?DisplayPort更新,那又怎样?他们不会经常插拔,所以没有必要设计成双面插的,没有动力改成那样。反倒是耳机孔这种东西不知道老到哪里去了,360°随便插。


user avatar   mikewolfwo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充一下 @木头龙 的回答,并从原理上解释一下USB Type C插头可以正反插的原因和为什么有这种设计,对技术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直接看结论。首先USB 3.0一般接口也是不能正反插的:

只有Type C的接口可以正反随便插。

另外,Type C的设计十分有趣,它的关键在于翻转180度(注意不是左右对称)后,外形不变:

TX1/TX2,RX1/RX2刚好对调过来

设计的十分巧妙,不得不佩服。注意这里并不是庸余,TX1/TX2,RX1/RX2还可以用。在USB 3.1中,其中一对传输,一对充电;USB 3.2 都可以传输,十分简单高效。

还有个小细节,其中代表USB 2.0/1.0的D+,D-线实际上是重复了:

最后要解决的问题是既然随便翻转,谁是TX1/RX1,谁是TX2/RX2还是要确定一下。这个由host端把某个黄色的CC连在Vconn上来判断出来。

为了看的更清楚,我把wikipedia[1]的图搬过来。母头(插座),也就是设备端是这样:

出自wikipedia, 参考资料1

180度旋转对称的,24根pin。公头(插头),也就是线缆端是这样:

出自wikipedia, 参考资料1

注意它并不需要旋转对称,因为插座已经对称了,它就需要标明谁朝上,注意其中的一个CC变成了Vconn,通过这种办法来确定方向。于此同时D+/D-也只有一对就够了。只有22个pin。

结论

通过这番讲解,大家应该明白,Type C并不是方向无关,而是正反插都可以工作,这还是有区别的通过180度旋转对称的结构,巧妙的设计让它能够这么灵活方便的满足我们的需求。另外过去我们讲究防呆设计,尽量简化接口,让用户插不反就行了,所以设计出USB 2.0等接口,在用的时候也没有觉得有什么设计问题,就是很不方便。Apple的iPhone接口第一次让大家体会到正反插都可以,从此再也回不去那种需要仔细辨别方向的日子了。需求提高了的用户开始觉得USB不方便了,从而推动了Type C正反都可以插的设计出现,不得不说,Apple的大胆创新,推动科技进步!

欢迎大家关注本专栏和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微信公众号"UEFIBlog",在那里有最新的文章。同时欢迎大家给本专栏和公众号投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加入UEFIBlog公众号

参考

  1. ^Wikipedia USB Type C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SB-C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要是改成为什么接口都要分公母,估计会有更多好的专业回答。


user avatar   pansz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请交警开定责书,如果对方不肯开,那你就说:交警都不认可是我的责任,我凭什么赔钱?

如果开定责书,你就跟交警说对方不同意赔偿条款,让对方打官司吧。如果对方肯打,那么交警把该给的材料给对方,你就直接等着保险公司帮你处理上庭的事务了。这种简易案件判得也很快的,判多少保险赔就是了。


user avatar   mu-tou-l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战后龙妈坐上铁王座开始算账,先判小恶魔死刑,囧恩说情后把小恶魔关进地牢。

波隆把小恶魔从地牢里救出来,和洋葱骑士一起逼囧恩黄袍加身,囧恩坚决不从,于是洋葱骑士拿出三傻信件说北境只认囧恩,其他几个王国也是,没有人认龙妈,但是囧恩还是只认龙妈一个Queen。

于是夜里发生叛乱,灰虫子掩护龙妈牺牲,龙妈一个人骑龙带着残部返回龙石岛,发誓要效仿征服者再征服一次维斯特洛。

囧恩和小恶魔压下叛乱维持君临秩序,长谈之后,小恶魔决定还是让囧恩再去一趟龙石岛最后尝试和平解决。

然而,在囧恩到来之前,二丫夜里乔装潜入龙妈身边,给龙妈下最后通牒,说七国上下没人认你,离开维斯特洛回海那边去对大家都好,反正坐在王位上的还是你们家的人,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如果囧恩上了铁王座,那么如果怀上他的孩子,那孩子就是两片大陆的共主了。

于是当囧恩来找龙妈的时候,龙妈示意憋说话……

睡到中夜,囧恩迷迷糊糊道:“丹妮,你冷吗?”要伸手把她搂在怀里,那知一搂却搂了个空。囧恩吃了一惊,睁开眼来,身边空空,龙妈已不知到了何处。他急路而起,转身四望,冷月当空,银光遍地,空山寂寂,花影重重,那里有龙妈在?囧恩急奔上飞龙塔,大声呼道:“丹妮,丹妮!”

囧恩又爬上海龙塔,他在塔顶大叫:“丹妮,丹妮!”四下里潮水鸣响,传回来“丹妮,丹妮!”的呼声,但龙妈始终没有回答。囧恩一回头,猛见墙壁上用剑尖刻着两行字,一行大的写道:“十六年后,在此相会,夫妻情深,勿失信约。”另一行较小的字写道……


user avatar   gnadil 网友的相关建议: 
      

忙着卡对方脖子呢……


user avatar   luv_lett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ZV-1 的最大缺点是只有 1 寸底, 加上开了 EIS 之后焦段实在是不好看, 就算能加手柄, 等效 26 左右的焦距的画面拍 vlog 就很难看了.

ZV-10 的刀法思路和 ZV-1 没有本质的不同, 都是刀 EVF/IBIS, 但是 a6400 这样的机器虽然有 IBIS, 就算能和 OSS 镜头防抖同时启用, 但是那玩意对视频来说效果太差, 所以 ZV 和 Alpha 系列在非全幅产品上是有区别对待的.

当然 ZV-10 的问题还是很明显的, 1650 的等效最广端还是 24, EIS 开启之后变成 26, 那和 ZV-1 的差别也就是屏幕翻转方向、1.5x 传感器面积带来的更好的高感.

镜头方面, 腾龙的 11-20mm f/2.8, 开启 EIS 等效约 18-33mm 大概是比较适合 vlog 题材类的选择.

但总归残幅的镜头选择真不如全幅, 你能选到 20G(24GM 类似设计), 三洋 20mm 这样的优秀 vlog 镜头, 而且 A7C 这样的机身仍然保留 IBIS/EVF, 也有视频对焦的升级.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 2019 年 10 月 15 日发布的一加 7T 系列手机,有哪些亮点和槽点? 
  如何评价任正非称,欧拉操作系统定位是瞄准国家数字基础设施的生态底座?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3 名航天员在太空看奥运,太空中看电视有哪些技术含量?是怎么实现的? 
  如果有一天人类被AI取代,他们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娱乐,工作? 
  有哪些可行技术或方法可以提高人类科技的迭代速度? 
  如果你是第一个登陆火星的宇航员,你第一句开场白会说什么? 
  为什么索尼和诺基亚用户的信仰这么强? 
  细胞疗法的应用前景如何?目前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你经历过的最难修的电脑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有没有超越时代的人? 

前一个讨论
那美克星人可以造出完爆弗利萨军团的宇宙船,为什么还是农耕文明?
下一个讨论
日本动画先审后播已经落实一个月了,目前来看造成了哪些影响?





© 2024-06-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