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有多爱东北? 第1页

     

user avatar   ai-meng-bu-shi-ch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从没去过东北,但是我贼喜欢东北。

小时候看东北一家人长大的,听到大碴子味的东北话觉得贼亲切。

长大后,认识的东北汉子都…长的贼符合我找对象的要求。


user avatar   tian-rui-20-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月初坐车回黑龙江,硬卧,上车发现床铺被占了,那一个隔间几个大叔穿着背心,啃着黄瓜蘸着酱,抓着花生,喝啤酒,胳膊上后背上竟是纹身,我怀疑我遇到了硬卧霸铺男,还没等我开口,一个大叔和善的说,老弟换个位置呗,我们在一块聊天方便,我一个人无所谓,就答应了,这大叔热情劲一下子就上来了

一个大叔边给塞黄瓜一边说,自己家种的黄瓜,好吃,老弟到哪啊

我说,谢谢我不吃,我到牡丹江

大叔说,我们也到牡丹江

我说,我就倒个车

大叔说,我们也倒个车,早上请你吃个早饭吧

我....不用不用就换个床位

其实东北那些大金链子,满背纹身的男人,热情洋溢,温柔似水,而且都。。怕老婆怕的不行

哈哈哈哈哈


user avatar   kun-wu-xiong-kevin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这么说吧,我在匹兹堡读书。

来这边的第一天晚上,饿了找了一家东北菜馆子去吃。

老板家的帅哥一看我们点的菜都很正宗,口音也亲切,就问我们是哪里的。

我们说我们是沈阳的大连的长春的。

帅哥很惊喜: 呀,老乡啊,我抚顺的,我家菜正宗吧,齐齐哈尔的专业厨师,来我们这就是回家里了。

后来有在费城和宾州州立的朋友(我的幼儿园和小学同学们)过来玩,又带他们去吃这家馆子,还是那个帅哥,直接送了我们一道凉菜,味道亲切的把他们两个吃的差点哭出来。

嗯,就是自己家楼下总去的菜馆的味道,老鼻子舒服了。


为什么这么爱东北啊?这里三省一区的人民,尽管相隔千里,说着不尽相同的口音,却有着相同的记忆和温暖,可以互道一声老乡。可以二话不说的为你仗义叉腰,却一句谢谢都不要。

在佛罗里达一个加油站偶然认识的两个大庆的阿姨,跟我一个沈阳人可以互道老乡。她们开车发生剐蹭后打电话过来救助(她们是游客,我们更懂这些条条框框,并且口语更好),我可以二话不说放下本天行程一百多公里开过去帮忙处理。

这里流淌的是工业革命的钢水,种满的是全世界最好吃的大米,哺育着最亲切的人。

为什么爱东北啊?

因为这就是最棒的家



19年9月26号更新:

酸菜白肉血肠

另外我幼儿园就在我的小学和初中(9年制学校)边上,所以说是幼儿园或者小学同学,其实都一起待了12年或者9年 本来我们学校人就少,皇姑的主校区每届也就二百多人哈哈,每个人都认识。

我是一个很喜欢漂泊感和感受不同文化的人,初中毕业之后就离家自己生活了,在美国,非洲和澳洲都生活过,有过几段时间身边一个说中文的也没有。之前一直也没什么感觉,直到近一年才发现,这一口饭菜和一嘴口音对我意味着什么,也在考虑什么塑造了我。这时候才渐渐发现东北人的身份意味着什么,家意味着什么,一个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在匹大哲学课上多了的后遗症)哦,还有,发现雪棉豆沙是我的命hhhhhh

这个回答只是随手写的,吃饭的时候被味道感动到了,没想到这么受欢迎哈哈哈。小弟是在匹兹堡大学学城市设计的,学成之后最后还是要回国,把家安到东北。大家也要为了我们家乡更好的明天加油哦,重现往日的辉煌


user avatar   nuan-nuan-75-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贵州人,之前看到东北人都怕怕的,人高马大,直到我弟交了女朋友,东北的,后来弟媳生孩子,她爸爸妈妈来了,妈妈很瘦身材很好,爸很壮的汉子,说话直爽干脆,相处下来发现,哇,东北人真好,很向往东北,很想有机会去东北玩,真的,那种感觉很妙,明明一个大闷汉子,有时候说话很萌,他们家一直是爸爸煮饭,妈妈不会,很细心,看得出来把老婆女儿照顾的无微不至的,我很讨厌我们贵州人那套女人不会做饭很丢脸,还嘲笑东北大叔一个大男人给老婆做饭洗碗啥的,到了我们家抢着和我爸妈分担家务,搞得我爸爸妈妈很不好意思。我们那儿卖菜的很喜欢搞小动作,明明你说只要一斤的,她非要多抓几把给你搞个两斤的那种,每个小贩都如此,好像形成默契买菜的也不计较了,有次全家和大叔一起上街,大叔说买李子,自己都选好了给他称,说这些就够了,那个小贩就老手法的哗哗的多抓好几把丢进去,大叔生气了,把袋子里的李子也全倒回去了,一边说你这人咋回事儿,我全都不要了,那人看大叔人高马大的也不敢多说啥,憋的脸红,啊啊啊啊啊,我看得好爽,我特么也讨厌小贩们的这种操作方式


user avatar   xinyuw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么说吧 我在东北没听过叫招娣的 叫胜男的一大堆


user avatar   zheng-jiu-yi-zhong-ren-de-mei-shao-n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最东边的土著,我觉得最伤心的是:

明明自己很爱家乡,很想回自己的家乡,但是因为经济不好,找不到工作。

想回回不去。

东北四季分明,景色优美,尤其是秋天,我总会想起毛主席的诗:

看万山红遍
层林浸染
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2018年回家考试的时候拍的,那时候意识到,我七八年没有见过黑龙江的秋天了



2019.11拍摄

辽阔的大地,才能育出仗义爽朗的人。

东北的菜,量足地道,绝不坑人。


哪里的大米都不如东北的好吃。

我还记得上高中地理课的时候,那个像熊一样可爱的地理老师提过:

全世界三块黑土地:
黑龙江、乌克兰、美国。
黑土地生长的大米,闻着香,吃着好吃,还有营养。

我还记得他讲全国煤炭资源的时候提过:

黑龙江的城市最好记了:
都是动物
鸡西、鹤岗、双鸭山。

那是印在骨子里的知识了。

当提到东北(尤其是黑龙江)总能听到:

“雪乡宰人”、“冰城宰人”、“东北人xxx”

孰不知,只有我们知道,那些不过因为经济形势不好,大家为了生存的无奈之举。

当听到朋友受不了帝都种种,回家的时候,知道我有多羡慕?

作为无背景、无金钱的普通人,回到东北,进不了体制内,还能做什么呢?

鹤岗的房价消息仿佛还在眼前,谁不知道是因为没人呢?

看到家乡沦落至此,心中酸楚异常。

为什么到了我们这一代,有家回不去了?

我真的,很爱东北啊。


user avatar   fan-jia-ni-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大家的评论,有这么多老乡好开心啊哈哈哈哈。其实我从19年11月到现在,已经连着回家三次了。齐齐哈尔冬天真的好冷,每次从深圳回家都要折腾一天才能到。我还一直在反复感冒,不过不是野味肺炎啦。去年11月很累,周末回了一趟家,也想了很多。分享一下做作日记

不知道各位前辈们都怎么处理的呢?其实不只是温度,这次过年回家的飞机上....一些东北老乡的做法和话语让我都有点接受不了。一边暗自腹诽一边自嘲自己怕不是个白眼狼。

最后谢谢大家啦,唯一一个用心的知乎回答,谢谢喜爱和理解:

——————————————————————

嘎嘎嘎嘎我来更新好消息!

——————————————————————

很爱很爱。虽然这条会石沉大海,但我还要写下去。

从小都在齐齐哈尔长大,对我来说,这个四线小城市有我的童年。我从小和外公外婆相处的点点滴滴,和爸爸妈妈老姨的所有回忆,都在三个家里。到现在爬楼梯还会想起来,外公领着小小的我,唱着自制的楼梯歌,我们一点一点爬回家,回家了就有外婆和妈妈做的丰盛的家常菜。

说到饭菜,大家可能都知道东北菜。菜码大,便宜好吃。的确是这样。东北肉类奶类也很好,大米啥的种植类更不用说了。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我们普遍长得高的原因吧哈哈哈哈。来深圳两年了,一次正宗的东北菜都没吃到过,真的没有家里的感觉。又贵又少,用的材料也不一样,和家里没法比的。

在东北,社会教我最多的就是:大方,豪迈。说白了就是不斤斤计较,没那么多事儿。但我们又会来事儿,眼力见儿好。来了深圳会有人夸我性格好,我想都是因为东北人整体影响吧。我会对朋友家人很好很好,最容易体现在付钱方面,有点属于“我喜欢你我就愿意给你花钱”的富豪感,即使我也要自己偷偷吃土,但对朋友肯定没得挑。

我知道东北破,没有“前途”,没办法继续发展,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走出东北的原因。但是东北这个词这个地方,我是永远都离不开的。还记得一次GEC的课上,老师讲东北的现状,她分析的太真实了,真实的我觉得很糟糕。明明新中国的时候我们很厉害的,我们拿出了很多矿产资源来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怎么最后就这样了呢?一直又找不到转型的方式。好不容易前两年好像因为综艺,旅游业好了点,可是又被一些见识短浅的人破坏了。真的好难过,有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觉吧。

虽然现在的专业决定了我以后工作一定要留在大城市,但我觉得我肯定会回东北吧。那里的记忆,风味,人情味儿,我在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体会到。我可能会在某一个城市努力奋斗买一个房子,但齐齐哈尔那个小城市里某一个地方,才是我的家。那里的四季变化、风情美食,那里的亲人朋友,才是我一生的归宿。


user avatar   zao-you-zhu-fang-bei-39-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0年之后,南方媒体和ngo组织下,有些地方看东北就跟欧美看中国一样。带着一些东北人自己都贬低东北,何必呢?

东北由于时代的原因,建国初期没把财富留下来进行产业升级。但80,90后的城市东北人应该都是挺幸福的,城镇化早,父母基本都是双职工,重视教育,物质生活基本不愁吃穿,高考也不难,普遍大学都考的不错。东北没有互联网企业,又不是金融中心,重工业设备比人贵,自然人才回来的少。

东北轻工业建国初期还有些保留,后来因为地理位置不便出口,再加上税率比南方中基本走的走破产的破产。吃的用的基本都是长三角和珠三角造的,叠加现在物流这么方便,财富的转移更加明显。

最大的就是人口问题,三四线东北城市人口还不如南方县城人口。没有高端产业留下人才,密集型制造业又没有那么大的人口基数,产业升级错过了最佳时期。国企逐渐衰败,10年之后的四万亿跟东北基本没啥关系,东北的城建08年左右就完成了。

政策没有倾斜情况下,只能自救呗,不求回来工作支援家乡。但有创业需求首先考虑东北,快递优先考虑东北商家,多在本地消费,在外不诋毁家乡。


user avatar   zhu-zui-niu-bi 网友的相关建议: 
      

18世纪,北京话在奉天府(沈阳)、锦州府 取代了原本一直通行到明末的昌黎话(由满文《三国志》对音可证)。

奉天府的北京话,是现代东北话(哈阜片~大碴子味)的正源,当时的沈阳话是大碴子味(饿=ne),跟近代闯关东之后受胶辽官话强烈影响的“曲么菜味”沈阳话不同。

锦州府的北京话,是现代锦州、葫芦岛、秦皇岛几个区县(秦锦片)的正源。秦锦话从锦州府扩张,在卢龙(永平府城)取代昌黎话的时间应该晚于锦州,具体时间不明,可能是19世纪。秦皇岛由于形成市区的时间已经是近代,一开始就是说秦锦话。

18世纪的北京话另有两个分支:顺天府(北京)& 承德府。朝阳、赤峰的建置虽源自承德府,但近代受移民(主要是汴宋官话)影响形成的单元音化“干面子味”跟承德已明显不同。


了解了昌黎话之后,越来越发现,现代东北话虽然音系在17~18世纪被北京话洗掉了,但是词汇却可能有相当大的数量,是从明代辽宁(昌黎话)继承下来了。几个最基本的例子:

A、“没”的两个声调—— mei4来 vs mei2钱;

B、嗯呐,来自上古燕国【诺】(na:k),昌黎话最大特征;

C、唠嗑;;;D、屯里、屯下、老屯、XX屯 等等“屯”相关词汇;;

E、扔=leng,这个词原本以为是胶东话影响,现在看来是明代辽宁继承而来。

F、朝鲜朴氏=piao,这个很可能说明,丹东在明代并不说胶东话。

等等等,还有很多很多。


现在觉得,东北话的历史纵深一下就不一样了,

他全面融合了 幽州(北京)、平州/营州(卢龙/昌黎)、登州(牟平/蓬莱)的文化厚度,

近代在黑土地上,迎来了空前的爆发。


user avatar   szy-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把影逝二度简单理解为类似“可以死两次”
不失为一种解释
但既不深刻,也不切主题

shadow die twice,影逝二度

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什么用来博人眼球或故弄玄虚的噱头,而是与主标题“只狼”一起,揭示了发生在中心人物身上的巨大心理转变,从而揭示作者想弘扬的一种生活态度

目前为止我在只狼有关的问题下面大致都没有看到与我相似的见解。全文比较长,码字不易,老忍者们要是匀的开时间,还是当个乐呵看看

闲话不谈,

要解释的就是这三个词

影是什么?逝又指代的是什么事件?类似的事件又如何发生了两次(二度)?

shadow

这是一个除了标题之外,在游戏的背景,剧情,人物介绍等所有文本中都没有明显出现的词。

很明显,影是一个深藏的喻体,理解了影,就理解了大半

影 可以是一个人,一个身份

影 也可以指一种精神状态,生存方式

影 是其“主人”体态行为的投射,是空无自我意识,逆来顺受,被他人意志侵占操纵的傀儡

影 是受物理“戒律”所缚,越不得光所划的边界半步,是被光监禁的困兽

分析过后,答案就很明显了,

影 就是 狼

影 就是 狼心中对主人无条件的服从,对戒律无原则的固守

是放弃了思考,舍弃了自我的自暴自弃,是唯教条(戒律)主义,全无自身意志的奴性

当他是狼时,

他是神子的保镖,狗腿子,奴才,是神子意志的代行,束缚他的是主仆间的服从关系

他是义父接近神子的跳板(把狼作为忍者献给神子),是义父接近不死的棋子(三年前欺骗并背刺狼来引神子发动龙胤,三年后打感情牌和戒律牌让你背叛),是义父征服苇名,名扬天下的武器(让你干掉永真和一心),束缚他的是戒律

狼就像影子一样,画地为牢,只是在被他人不停的利用的工具,只是盛放他人意志的空壳。纵使他的武技再登峰造极,也改变不了他精神上的软弱

die 逝
twice 二度

除了选结局之外,游戏中你需要做两次抉择

玩过的都知道,第一个抉择是一个假抉择,你只能选遵从戒律,守护皇子,如果你选前一个,狼会心说戒律绝对不能违反,然后你就只能选后一个,很多朋友都对此有些不解,既然两个都一样,你让我选什么选?

事实上,这个抉择很重要,两人的对话中,神子认为狼已经尽到了他的职责,从弦一郎手里解放了自己,接下来的断绝不死就自己来,命令狼趁早滚蛋

而狼在

认同神子断绝不死的做法

和戒律所缚这两个原因共同影响下,违抗了神子的命令,选择留下继续帮忙

这就意味这神子与狼间的服从命令关系不复存在,是表面上主仆关系的终结,

转而变成了类似志同道合

和狼自己心中由戒律所生的依附感

共同影响下的 盟友 混杂 依附 的关系

但狼确实是在这一个抉择面前按自我意志,背弃了主仆间的命令关系,第一次向外界的枷锁发起了反叛,是对过去逆来顺受生存状态的第一次改变的尝试。

这是影逝一度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抉择这么重要,你就算是假选也得选

这是第二个抉择

我们先不讨论be选项,因为这不是老贼想让你玩的

在这里,你选择违背戒律,不舍弃神子

面对抚育你,训练你,教导你的义父,你选择了背叛,面对束缚你,操纵你,利用你的戒律,你选择了违背

在天守阁顶与父亲刀剑相向的狼,终于完全挣脱了外界对自己人性与意志的束缚,甩开长久压在头顶的两座大山—主仆和戒律,转而为真正为自我意志所选择的正义而战。至此,狼身上的影完全褪(逝)去,他不再只是一个有两下子的无名之辈,转而成为了坚守自己的武道,能自由地为选择的正义挥剑的英雄

至此,狼背弃了戒律,不再依附任何人,是志同道合的神子的盟友,是鬼迷心窍的义父的敌人

这是影逝二度


有心的朋友先倒回去看看第一个抉择里你选的是什么

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就教过我,前后巨大的矛盾中一定暗藏着主旨

两次抉择,从遵从戒律到违背戒律,主人公如此大的情感逆折,这其中必然直指主题,主题也被标题所暗示

我想这就是副标题“影逝二度”最合理的解释

其实关于提问“为什么叫影逝二度”,我已经回答完了

接下来我想聊聊主题

在此之前,我想向大家提一个问题:

为什么主标题叫“只狼”(sekiro )而不是“狼”(欧嘎咪)?(塑料日语嘿嘿)

毕竟“狼”才是主角公认的名字(代号)呀

全游戏仅有一个人管狼叫着sekiro

他是

苇名一心

为什么仅一个角色口中对主角的“昵称”却可以作为游戏的总标题呢?

如果你品一品两个名词的内涵

“狼”更像是“麻子”(让子弹飞),“柒”(刺客五六七),“澜”(王者)这样的“代号”,是为完成任务的名称低调化处理

而当你击败鬼刑部,老年苇名一心在剑阁中为你取的浑名“sekiro”,则更像是一个专指的“名字”,是一个“特指名词”。顺带一提,当时一心是并不认识只狼的(根据是:直到你打败弦一郎,到一心寝室时,他才会意识到你是枭之子)。所以这里的“sekiro”,完全是一心对一个陌生忍者的第一印象的反映,是下意识所取的昵称

sekiro是一个英文化的日语词,其中“ki”这个音节有“独”的含义,代指了狼的独臂,且一心仅凭第一印象就看出了独臂忍者身上类似于狼(这里是指动物)的特质。两个元素混杂,于是有了sekiro这个专属的名字

事实上,我们的苇名之旅,正是独臂忍者从被代号指代的工具人,蜕变为拥有自己名字的真正的人,的一场寻索真我的苦修

从代号到名字

是从“”迈向“只狼”的一次翻越

旅程的最后,在月色如炼洗,烽火漫苍天的芦苇荡,在整个故事的高潮,与你展开巅峰对决的剑圣一心,在对战中居然三次叫出你的名字(1开场cg我要斩了你,只狼!2二阶段 热血沸腾起来了,要上了,只狼!被打败后 做得好,只狼)不可谓不强调你寻我之路的成果。

事实上,将剑圣一心本身作为关底boss本身就是对“回归人性,求索真我”主题的压扣(因为一心是唯一自始至终把狼当成独立个体的人,除了起名,还包括让狼不要堕入修罗,将最后的苇名无心流传授给狼)

在游戏其他角色的经历中,亦有对主题的渗透,同时对于结局的选择,我也有跟大家不很一致的答案

下次再更哈




     

相关话题

  一般讲东北人和山东人谁更强壮? 
  《乡村爱情》系列里,打架最厉害的是谁?其他人怎么排名? 
  东北那么冷,为什么雪糕行业挺繁荣的? 
  我很想到东北上大学(文科),真的不好吗? 
  为什么南方人喜欢说他那里东北人很多,而实际上却很少? 
  为什么男尊女卑观念在我国东北地区比较淡漠? 
  如何看待辽宁接管雷神山医院? 
  为什么在东北很少有「闹伴娘」的? 
  有个东北室友,在成都上大学,3月份了还要开空调,东北人到底有多怕冷? 
  为什么东北的三轮车是倒着骑的? 

前一个讨论
在一线城市买了房,欠几百万的贷款,并且每个月还房贷的人,内心真实感受是什么样的?
下一个讨论
27岁女助理烧炭自尽:留下14张信用卡,欠款87万元,你怎么看?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