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重看动画《千与千寻》,你有什么感受? 第1页

  

user avatar   WanPlusSW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时候我走过这片沙滩,却没有注意到一层沙下都是宝石

差不多十五年前,那时候我也就十岁,当时在CCTV6播了《千与千寻》,当时对这部作品实际上是又爱又怕的,爱是能感受到这里瑰丽无比又充满奇幻色彩的想象力,怕是因为我胆小,害怕哪一天我也会吃了别人的东西变成猪,或者因为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招惹了老婆婆被变成蚊子。

从那以后,我就绝对不会进这种看上去就透着穿越感的房间,或者吃一些无人在的食物,即使到今天都是如此。

十五年以后我重看这部作品,只有一个感想。

日本人这么多年都干了啥

客观地讲,在《千与千寻》里,能拿出来单独做一部电影的信息节点实在是太多,任何一点都可以拿出来作为一部电影的主核心,能衍生出无数的故事。

汤婆婆和钱婆婆的关系、钱婆婆开的让神沐浴的澡堂、河神衍生出的故事(比如那个丸子)、无脸男的发展、锅炉爷爷与小玲、白龙和千寻小时候的相遇。

剧情最后两个钱婆婆相关剧情更是信息量爆炸,钱婆婆送给千寻的头绳代表了回忆和守护,要知道《你的名字。》就是基于一根头绳衍生出的故事,加上那一辆能在神明世界穿梭但一直是有去无回的电车,所能衍生出的故事真的是太多了。

而这些繁杂无比的信息点,交错纵横的典故和日本文化中的显化,被浓缩到了一部125分钟的电影当中。

随便切下来一块,都足够每个人研究很长一段时间。

奢侈到其他作品里能作为主线剧情关键的道具,在《千与千寻》里只不过是收尾的一道小菜

我从这部作品里看到了很多日本动画作品的影子,看到了很多宫崎骏想说,但限于篇幅问题没有讲清楚的话语,我看到了他笔下展出的这一幅美丽画卷当中隐藏的无数信息,看到他无穷无尽的才华被电影这种艺术模式所束缚,却又不得不在一个范围内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经典不受时间束缚,也不用看受众年龄。

二十年过去了,宫崎骏依旧是宫崎骏。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物是人非


user avatar   shi-wei-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曾发生过的事情不可能忘记,只不过是你想不起罢了。”
也许你已经忘记了当年的感动,
时隔18年后,
那个曾经令你眼含泪光的千寻,
回来了。





诞生于2001年的《千与千寻》,是宫崎骏先生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自她诞生以来,赞誉无数。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娓娓道来的叙事,似有若无的隐喻至今都令人难以忘怀。无怪乎在去年《龙猫》国内重映大获成功后,吉卜力选择的第二部作品上映是《千与千寻》。

跟宫崎骏的其他作品一样,千寻是一个关于女孩成长的故事。但它又跟其他作品不同,千寻是一个极具日本本土特色的故事。这在《千与千寻》的日本原版名字中可窥一二:日文版的名字是《千と千尋の神隠し》直译是:千与千寻的神隐。“神隐”就是个颇具日本特色的词汇,意指人或物被神怪隐藏起来。日本传统神话中大量存在关于神隐的说法,其中以浦岛太郎神隐龙宫几日,地上数十年的故事流传最广。也有社会学家把神隐当做一种社会现象:当日本人面临重大变革时选择逃离现实,而隐匿起来的行为。所以,影片的开头,宫崎骏特别交代了故事背景:在搬家的车上,女主荻野千寻对于即将面临的未知未来而显示出彷徨和不安,这为后来的神隐埋下了伏笔。

是的。宫崎骏先生在故事的最开始就隐隐点了题:《千与千寻》是一个十分日本的故事。


十八年前,我们感叹过宫崎骏天马行空的想象;

十八年后,让我们来谈谈宫崎骏敬畏传统的表达。



鸟居 / 道祖神 / 油屋 - 千与千寻里的日本传统建筑文化遗产


故事的开始,正在搬家的千寻一家阴差阳错行驶到一条人烟稀少的小道上。车子无意中跨过了一棵大树,树的下面是一个鸟居及形形色色的石祠。从这开始,为后来千寻一家进入到神怪的世界正式埋下伏笔。因为,鸟居在日本是神域跟世俗的边界。

鸟居(とりい)是类似牌坊的日本神社附属建筑,代表神域的入口。在日本,鸟居是极具神性的建筑符号,常出现在神社里。在日本许多重要文化遗产中皆可见到这种造型简练的门状结构,其中又以1996年被评为世界遗产的严岛神社海上大鸟居最为著名。


如果说鸟居的出现是千寻一家进入神域的第一个物质暗示,那么道祖神的石雕应当是第二个。当千寻一家车停靠在一个废弃门楼前时,道祖神雕塑再次出现,它在日本是守护村庄的存在。


道祖神(ドウソシン)是日本路边常见的神祇雕塑,一般在聚落的中心,或者村外的叉路上以石像样貌竖立的神明。传统上认为其可防止恶魔瘟神进村。在日本,道祖神的雕塑形态种类不一:单体、单体男女二神、球状、自然石、圆石皆有。千寻看到双面道祖神形象可能来自于《日本书纪》中提到的两面宿傩(両面宿儺),那是在仁德天皇时期出现的一种双面妖怪。正是日本象征着地界的道祖神出现第二次暗示了千寻一家即将进入神隐的世界。



故事里千寻一家走过一个漫长的隧道及干枯的河床后,来到一个荒废的游乐园式的园区。在这里发生了那个最著名的故事:父母贪吃神明的食物而变成了猪,千寻被白龙救下。为了生存,千寻被迫在油屋 - 一个专供神明洗浴的澡堂里打工。 油屋是整个故事里最重要的建筑物,其建筑原型来自于日本多处的传统建筑。其中,很多都是当地重要的文化遗产。



油屋的外观原型来自于道后温泉本馆

是的,不是来自于重庆洪崖洞,也不是台湾九份。而是来自日本的地道温泉馆。道后温泉是松山市区东北部一家拥有3000年历史的古老温泉,为日本最古老的三家温泉之一。而建于 1894 年的浴场建筑是道后温泉的象征。其雄伟的三层木结构式建筑,吸引历史上无数名人到访。1994年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也是日本第一个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产的公共浴场。


油屋前日本桥的原型来自于积善馆本馆前的日本桥。

积善馆位于群马县吾妻郡的四万温泉。始建于1691年的积善馆一直以来都以日本最古老的温泉旅馆而闻名。整体建筑为典型的江户时代二层温泉疗养院,是日本境内唯一一家始建于江户时代并仍在使用的温泉旅馆。由于其特殊性,1996年被认定为群马县重要文化财产。宫崎骏曾亲自光临积善馆本馆,也许正是他的到访令馆前的那个红桥启发了后来千寻跟白龙相遇的那个日本桥。


油屋的奢华室内设计原型来自京都二条城与东京目黑雅叙园。

二条城建于公元1603年,是幕府将军在京都的行辕,亦是江户幕府的权力象征。二条城各宫殿建筑的内部装修、装饰和细部构造等精细、奢华。屋檐和封檐板上镶嵌有纯金箔片作为点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东京目黑雅叙园是东京的一个高端酒店,始建于1928年。自建立以来,一直以奢华昂贵而著称。其中目黑雅叙园3号馆的“百级阶梯”作为东京指定的物质文化遗产,是昭和10年(1935)建园以来现存的唯一木造建筑。

油屋的内部装饰原型选择这两个母本意味明显:宫崎骏希望用最日本的方式把油屋里那种纸醉金迷又利欲熏心的社会形态展现出来。


神明洗澡的澡池原型来自长野金具屋。

金具屋位于长野县涉温泉,始建于1758年。原本是作为锻造屋来营业,从1936年开始盖成「斋月楼」与「大广间」并转型成为温泉旅馆。「斋月楼」楼高四层,是名匠三田清助打造的纯木造建筑;而「大广间」以130帖(130块榻榻米)无柱大空间闻名日本。两者均列入日本有形文化财名录。而千寻中神明使用的大型澡盆(风吕)的原型既是来自金具屋的浪漫风吕。



锅炉房的原型来自武居三省堂。

武居三省堂位于东京都小金井市,为一家明治时代初期的文具店,距今约150年历史。三省堂独特的收纳设计独具巧思,两侧墙面与天花板皆悬吊书架,地下也有大量储藏室空间如同机关屋一般。由于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被收录在小金井市的江户东京建筑园内。而这个特殊的收纳空间也被宫崎骏搬到了油屋底层的锅炉房里。



由此不难看出,油屋是宫崎骏期望表达日本传统洗浴文化的物质承载。他用日本各地最为出名的几个温泉旅馆为原型构建出一个供神明洗浴净化的场所。并借由这种物质片段拼接出的幻境完成了日本传统温泉洗浴文化的出色传达。

当然,除了以上介绍的鸟居,祖道神及油屋外,宫崎骏在神明世界中的诸多建筑元素均进行过严格的考证跟借鉴。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前面提到的江户东京建筑园。它建于1993年,在当地保存有困难的、文化价值相当高的历史性建筑物都被迁移至此,在园内将其复原后,再进行保存和展出,是一座以展示保存江户及东京的历史建筑物为目的露天博物馆。千寻闯入的异世界中有大量建筑原型参考与此。

从以上的介绍中,我们可以轻易看出宫崎骏对于日本建筑文化遗产的严谨态度。不仅如此,当我们去深究人物设定及剧情构架时,也会发现在这个看似童真而现代的故事下是日本传统文化遗产的深厚积淀。

饶速水琥珀主 / 山姥 / 八百万神明 - 千与千寻里的日本传统神怪


除了建筑是日本传统的,千寻故事中的角色也是传统的。


白龙

白龙是故事中的男主,是一条被城市掩盖的河流主,由于忘记了真名而被汤婆婆派遣。白龙的形象是穿着日本传统服饰「袴」的青年男子,不难看出宫崎骏有意识地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日本传统的缩影。不仅仅是服饰上是传统的,他的语言方式跟千寻比较起来也是正式而传统的,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延续千年至今仍被要求讲着古语的日本皇室。白龙的真名也是颇具传统意味:饶速水 琥珀主(一译 赈早见 琥珀主 日文名:ニギハヤミ コハクヌシ)来自于日本现存最古老书籍《古事记》中记载的天照大神嫡系古神饶速日命(日文名:ニギハヤヒ),暗示着白龙作为日本传统神明的纯正血统。






汤婆婆与钱婆婆

汤婆婆是故事中最为重要的反派,她是油屋的主人。其形象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妪,拥有非凡的魔力可以操控男女主。钱婆婆是汤婆婆的孪生姊妹,性格良善。她们的形象来源自日本著名妖怪:山姥。山姥在日本传说中是一种栖居在山顶上形如老妇人的妖怪,这与汤婆婆居住在油屋顶楼,钱婆婆住在沼泽高处的设定暗合。山姥在日本传说中大部分形象是负面的,但是也有部分传说中山姥帮助了旅人。


在日本传说中,山姥还是著名民俗人物金太郎的母亲,她极其溺爱幼儿。在某些版本的故事中山姥把金太郎当做自己生命中唯一的乐趣。而这样的传说故事直接被宫崎骏引用成为汤婆婆溺爱幼子坊宝宝



八百万神明

日本神道教是一种信仰多神的本土宗教。由于多神的原始信仰,所以有了八百万神明的说法。所谓八百万神明既是说万物皆有灵,无论是山川大地还是森林鸟兽。这样特殊的信仰背景就形成了《千与千寻》世界里光怪陆离的角色。从配角的锅炉爷爷(参考原型土蜘蛛),无脸男(参考原型诅咒的能剧面具)到配景的春日神,大根神等等,日本传说中大量存在的神明形象在故事中皆有出现。让观者在感叹神怪世界的光怪陆离之时也不得不感叹日本怪志文化的兴盛。




等等等等


从影片中大量存在的日本传统神怪中不难看出,作为神道教的文化信仰,万物皆有灵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宫崎骏的创作。他在某次采访中曾说道:“在我爷爷的时代,神明被认为是无处不在的。树,河,虫,井都有神。但是到了我们这一代就不再相信这些了,即便如此我还是很喜欢原来那种因为神明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应当对任何事物都报以尊敬的态度。” 跟大部分人以猎奇的视角看待怪志文化不同,宫崎骏的视角更为积极而现代:人类应当敬畏万物自然。也正是这种既保有传统文化精华的内核,又兼备现代文化的普世价值的思想意识奠定了宫崎骏独有的个人特色。



神隐 / 神幸 / 言灵 - 千寻世界里日本的传统神话语境



前面提到过《千与千寻》是个关于神隐的故事,是个日本传统怪谈中的概念。神隐的人除了本人的记忆外,外界没有任何一个线索可以证实另一个世界是否存在。到底是梦还是现实?神隐之人无法确证,但过程中精神上的进步却是神隐之人确实获得的。宫崎骏就借由这样一个神话母题构建出了故事核心:荻野千寻的成长是通过神隐的体验来完成。


彼岸与神幸 - 神从河的另一面来

千寻一家进入到神明世界时经过了偏僻的小径,神秘的隧道,干枯的河床。这些空间意向在日本传说语境里是“另一个世界”的标配。它们在日本怪志中常常传达出另一端 - 彼岸的意向。电影里众神乘船从河对岸过来的画面及配合的庆典音乐在日本神道教语境里是神幸 (シンコウ) 的场景。

据日本信仰,神灵并非经常住在村里,他们主要是在祭祀时应人们的邀请才出现,他们从天上穿过山岭、树林或从遥远的大海彼岸驾临而来。




神明的食物 - 食物与居留

千寻与父母进入神明世界后,父母受到食物的诱惑进而被诅咒成为了猪。而后千寻又因为没有吃神的食物而面临消失的危险,直到白龙给她吃了异界的食物。这种食物与神明世界居留权相互关联的故事设定来自于日本家喻户晓的创世神话- 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的故事。

根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伊邪那美在生火神的时候被严重烧伤后去世。伊邪纳岐来到黄泉之国,见到了妻子伊邪那美。伊邪纳岐希望和妻子一起返回阳间,但伊邪那美说她已经吃了黄泉之国的食物(一旦吃了黄泉之国的食物就无法回到阳间),因此拒绝了伊邪纳岐。

正是由于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让日本人对于吃了神明的食物就必须待在神明世界有了基本认识。


逢魔时 - 黄昏与百鬼夜行

千寻第一次见到白龙是在油屋的日本桥上,当时正好黄昏之时。白龙还专门施法拖住时间,为什么要这样设定?因为在日本传说语境里,黄昏被认为是「逢魔时」,日本阴阳道称为鬼神最容易出没的时候。



黄昏在日本还有个代称「タソガレ」(那是谁?),因为黄昏被认为是灵异的时间,迎面走来的可能是人也可能不是人,是「百鬼夜行」开始的时间。去年新海诚的动画《你的名字》也借用了黄昏时间时空错位这个概念作为故事发展重要的契机。


言灵 - 为什么要找名字

故事里千寻找汤婆婆签下劳动契约,汤婆婆把荻野千寻的名字抽出三字改成“千”。类似地,白龙也是因为忘记了名字而受汤婆婆差遣。这种通过掌握他人的“真名” 对他人行为进行控制的设定来自日本神道教里的言灵(ことだま),这个概念最早出自日文。在《古事记》中所出现一言主神。“吾、虽恶事一言,虽善事一言,皆以言断之神。”


日本人认为在言语中,有着一股不可轻视的力量。而真名是定义一个对象最重要的坐标,万物都有自己真正的名字,只要掌握了一个物品的真言,即是掌握了它的灵。在日本著名小说《阴阳师》中安倍晴明即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控制诸多式神。


神明的浴场 - 神明的污染及净化

在电影中最重要的设定就是专门提供神明光临的浴场。这个灵感源自于日本远山乡霜月祭。每年会有一个夜里是人跟神相会的日子,人们把煮开的“神々之汤”泼来净身神明,祈祷春天播种的种子丰收。这种独特的祭祀活动被列入日本重要无形民俗文化遗产。

在神道教的认知里,沐浴泡汤不仅为了身体清洁,更为了净化心灵。神明跟人一样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变得污秽,因此需要完成自身的净化。因此故事里被污染的河神会光临油屋。而无脸男是一个空虚的能剧面具神明形象,在纸醉金迷的油屋中会受到污染而变邪恶;吃了河神的丸子后吐出了污秽,内心得到净化。这些设定都跟神道教中对神明的认知密切相关。



弃暗投明 - 白龙真名隐藏了的典故

故事里,白龙一面臣服于汤婆婆一面帮助千寻。故事后半段选择站在钱婆婆一方倒戈汤婆婆的设定来自于白龙原型人物饶速日命背叛旧主而帮助日本第一任天皇的典故。

“远古,长随彦与神武天皇各自为政,双方斗得死去活来。交战之初,神武天皇连战却无法取胜,可战到一半突然天色大变,随之于神武天皇弓上停著一金鸟。由于金鸟的光芒刺眼,长随彦军无法张眼迎战敌人,于是神武天皇军大胜。最后逼得长随彦与神武天皇会面,并说出不投降的真相:原来其妹婿饶速日命也是天之孙,而天孙不该有两个,故其怀疑神武天皇的神性。天皇和饶速日命见面之后,透过信物的交换,两人皆彼此认定对方为天神之孙。再后来饶速日命觉得长随彦之凶残不改,将其杀死,并追随神武天皇。至此,神武天皇正式定居于大和。”




神人合一 - 千寻跟白龙是人跟自然的隐喻

故事最后的一个高潮来自于白龙想起自己的名字,跟千寻相认。这是影射日本神道教中神人合一(しんじんごういつ),指的是神明与人的精神合为一体,相互关联。神道教认为只有当一个人的心足够纯净的时候才有可能发生这样的现象。

因此,当千寻跟白龙互相帮助对方记忆起名字,也指明神明跟人之间需要相互帮助跟沟通的神道教思想。而这,也是宫崎骏一直提倡的:人跟自然应该相互帮助而不是相互敌对。


一个好故事


当我们去讲一个故事的时候,人物-地点-事件总是最基本的元素,这也是本文分析对比的基础。我们从千寻事件发生的场所开始,聊到千寻中出现的人物以及事件,不难发现整个故事里随处都体现着日本传统文化。而如此巨量的信息宫崎骏表达得却温柔而克制。他没有一味填鸭式的信息输出,反而以充满童真的视角去营造故事本身。

在讲好故事为核心的前提下,配以足够丰满的文化细节使整个故事更为厚重且耐人寻味。这样的方式毫无疑问是成功的。从诞生至今,《千与千寻》创下了多项难以抹灭的记录:史上日本最高的票房,唯一同时获得金熊及奥斯卡的动画电影等等。纵使十八年来它从来没在中国公映过,它也牢牢占据豆瓣排名第一的动画影片位置,其价值及影响力可见一斑。




宫崎骏先生的年代是日本战后重建高速发展的时期,一方面是战前悠远恢弘的历史文化遗产,一方面是战后现代化高速增长的新文化。在这两股强大的力量的对峙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新文化而逐渐忘记了传统。这样一个时期,以宫崎骏为代表的一批日本文化创作者选择以普世的历史发展视角宣扬更平和的价值观:反战,友善,正视历史。在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输出文化进而形成日本近现代强大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常云知史明智,他人为鉴。在《千与千寻》在国内重新上映之际,

十八年后的我们是否能从中重新看到什么?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识遗,欢迎关注~~~~


user avatar   liu-yan-14-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动画《FLCL》? 
  想给男朋友送个高达做生日礼物,麻烦问一下各位大神该怎么选择。? 
  对你来说最重要的十部漫画/动画作品是什么? 
  如果日本动画在中国禁播会有什么后果? 
  《啥是佩奇》里的钢铁佩奇是什么东西? 
  如何评价A站AcFun拿下人气作品《租借女友》的独播权? 
  为什么国产2D动画始终难以发展起来? 
  日本动漫作品中常见的「大胸部、露内裤」女生形象是如何形成的? 
  来自深渊里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如何评价 10 月新番动画《国王排名》第八集? 

前一个讨论
6 名高考生被困酒店电梯错过英语考试 父母要求每人赔偿 20 万,该要求合理吗?
下一个讨论
哪一个动漫女性角色是你的最爱/真爱呢?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