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海清、姚晨、梁静发表的女性感言,呼吁导演给中生代女演员机会? 第1页

  

user avatar   hu2ge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都没答到点子上。

问题的根源是:40+的女演员只适合演30+的角色,而国产电影中,30+的女性角色太少,20+的多。

所以并不是导演、制片人不给她们机会,而是中国整个电影产业中的女性角色以20+居多,30+的数量太少,不够她们演。这是两码事。总不能强行要求导演把20+的角色让她们演吧?不合适啊。

所以她们应该呼吁多给电影设置30+的女性角色才能解决问题。

但国产电影不怎么设置30+的女性角色也是有原因的,原因就是适合设置30+女性角色的电影类型受到了很大的政策限制。

哪些电影类型适合设置30+的女性角色?

动作、科幻、涉案、冒险、恐怖、惊悚……反正偏偏不会是喜剧和爱情这两大国产电影的主力类型。


这些类型片,设置30+的角色很合适,因为它要求女主角成熟、坚毅、果敢,反而不要青春靓丽的类型。但这些类型片国产的太少,形不成规模,所以中国的中生代女演员就没有发挥的地方。


我随便拿一个美国的中生代女演员作例子进行说明:


她在年轻的时候演过不少喜剧、爱情片,但是到了中年之后就逐渐不怎么演这两种类型了,因为美国的喜剧、爱情片也一样不会设置中年的女性角色,也就不会找中年女演员来演。

到了 40 岁之后,她参演的电影就再也没有喜剧和爱情了(好像今年会有一部她年轻时主演过的爱情歌舞片的续集,相当令人惊奇啊),至今一共 8 部(平均一年一部),包括 2 部低成本剧情片,2 部DC宇宙的动作科幻片,1 部惊悚科幻,2 部悬疑惊悚,1 部历史传记。

除了那 2 部剧情片以外,其余的 6 部,如果换成中国的电影公司来拍,改成中国的故事,那几乎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政策限制(具体会有什么限制我懒得解释了),导致中国的大多数电影公司连剧本都不愿写(只有少数公司敢做)。换句话说,如果她是中国人,她在年轻的时候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到了 40 岁之后,电影产量会急剧减少。

所以,真的不是导演、制片人不给机会……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并非导演不给机会,而是任何有深度的话题都是极难拍摄的,以至于事实上无法进行拍摄,因而也自然不需要演员进行有深度的演出。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演员的表演基础分为声、台、形、表,每一项都非常重要,特别是对女演员来说,颜值对事业的发展尤其重要。只因爱美之心甚至无分男女性别,本就是人之为人的天性。

别看总有无数网友喜欢吐槽,时下当红的85后、90后“小花”演技有多烂,呼唤着实力派演员去取而代之,然而只要看看那些颜值稍稍欠佳的女主角,被更多的观众骂得有多狠,多少演技相对并不差的女星走上了微调、“拔牙”、填充、“医美”的不归路,就知道本质只是“叶公好龙”罢了。

因此,时下被热炒的所谓「中年女演员危机」,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在1080p高清视频的年代,中年女星已经不再可能如拍摄《武则天》电视剧时的刘晓庆那样,靠顶级化妆师的巧夺天工,43岁能化妆出25岁的神奇效果。

作为观众,原本从来就并不在乎女演员的真实年龄,看的原本就是她们的表面皮相。虽然化妆术、打光技术和“医美技术”确实在日新月异,但高清镜头和大屏幕特写,同样足以让那些过度“医学美容”的迟暮美人们无从遁形,甚至到了到了最好的柔光、妆容和后面修图都遮掩不了的地步。

所以,观众们又凭什么非要委屈自己,去看那些一脸玻尿酸,神情僵硬至做出不细微表情,只能靠各种精修图吹嘘“过气美貌”的脸蛋,而不是真正青春靓丽的美少女呢?

那些整天在综艺节目报怨,接不到好剧本、没有好角色的中年女演员,那些在网络热炒「市场不给中年女演员机会」「观众对中年女演员太苛刻」的中年女星,难道不是因为她们本身的心态就不够平和,不肯接受“年华老去车马稀”的事实呢?

常年被更多人怀念的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众多“女神”,排除张曼玉这个奖项bug,林青霞(1金马影后)和梅艳芳(1金像影后+1金马影后)两位“真·巨星天后”,其余如李嘉欣、张敏、周慧敏、邱淑贞、王祖贤、李若彤、朱茵、黎姿、关之琳、温碧霞、翁虹……

她们都不曾有影后头衔加身,生平获得影后提名次数同样大多寥寥,如果论演技水准本身,同样也带着极大的“童年记忆光环”,

然而,正因为这些港片“女神”们,都将最美好的影像留在了华语影坛,在35岁,甚至30岁以前,就早早退圈,淡出大众视野,而不是顶着一脸玻尿酸强扮少女,辣人眼睛,因此,也就成为了几代观众永久的美好回忆。

而和她们同时代,那些在冷门文艺片里拿了影后的实力派演员,可能演技更加出色,就因为颜值方面欠佳,得不到好的角色,也就没有足够的大众知名度,反倒是早早被绝大部分人漠视和遗忘了。

记得2018年《我就是演员》节目,经历了多位小有名气的中年女演员的一次次哭诉和“卖惨”后,节目组请来香港资深影后惠英红女士,担任特别助演嘉宾和飞行导师。惠英红对选手们说了一句话,让笔者至今影响深刻:「作为配角,别想那么多,相信整个剧本,把心情豁出去,当一个完美的配角去帮助主角,最后出来的效果会更好」。

惠英红在早年第一届金像奖封后,又如她所言“当了十年最红的女打星”后,同样遭遇了“中年女星危机”,陷入事业低谷期,甚至一度因此抑郁。可她终究还是放平心态,走了出来,大约有将近二十年时间,我们更多都是因为《太极宗师》《倚天屠龙记(2001版)》《新倩女幽魂》等许多部影视剧中配角的演绎,才熟悉了她。

那时又有多少人能想到,她会在50岁时凭《心魔》拿下金马女配和第二个金像影后,54岁时拿到金像奖女配,57岁时又凭《幸运是我》和《血观音》在同一年内,连续金像奖和金马奖封后;59岁再获金像奖女配,从一个事业蹉跎多年的中老年“过气女星”,硬生生凭自己被岁月磨砺的超神演技,凭借(三届金像影后、一届金马影后、一届金马女配、二届金像女配),走上了华语电影顶级女星的殿堂。

而这些年来,五次提名金马女配,五次提名金像女配的经历,也让她的经验之谈变得极有说服力,可说是真挚的切身体会。确实,当颜值和年龄都已经不再适合做女主角时,凭什么就不能演配角?

还有在2018年连夺百花和华表双料影后的陈瑾老师,影视双栖奖项等身,(两届华表影后,百花影后,金鸡女配,两届飞天视后,白玉兰视后),演技之炉火纯青,并不亚于惠英红,然而同样常年出演各种影视剧的长辈配角,此后在热播剧《知否》中饰演“小公爷齐衡”的母亲“平宁郡主”,热播剧《都挺好》中饰演女主角“苏明玉”的母亲。

陈瑾老师对此类角色可谓驾轻就熟,将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都塑造得栩栩如生,这难道就不是对广大观众的贡献么?又何必非要去强演“盛明兰”或是“苏明玉”?如果按那些整天卖惨哭诉的中年女星的逻辑,不论比演技比资历还是比业绩,陈瑾老师岂不是更有资格抱怨?

事实上,那些喜欢“卖惨”和“哭诉”的中年女星们,其实大都有一定业务能力,确实强于年轻的当红小花,也曾经出演过一些影视剧重要角色,之后事业发展不顺利,接不到戏,或接不到心仪的好戏,是以自觉怀才不遇,对她们希望被更多业内编导制片认可,被广大公众熟识的心情,完全能够理解。

然而归根结底,不就是这些中年女演员,功成名就以后,上去了,下不来,“不甘心”去给后辈年轻人搭人梯、演配角。让她们和惠英红或陈瑾那样演长辈配角,难道就当真丢人了么?和潘虹或斯琴高娃那样演婆婆妈妈,难道就丢人了么?

将心比心,如果20年前的前辈女星们,也和她们现在一样,强压、强抢着后辈的资源,40岁的“大花”非要去演25岁女人,30岁的“小花”非要去演15岁少女,还有她们的今时今日么?我等观众又何其无辜?

2000年播出的电视剧《大明宫词》,女主角“太平公主”陈红,当时才32岁,这位当时以美貌闻名的成熟大美人,就因为被认为没有“少女感”,才让已经26岁但长得就像16岁的周迅去演小太平,给了她这样一个成名机会。其实这也是一部真正对观众观感负责、对细节精益求精的电视剧的做法。

周迅的少女版太平公主,虽然只有7集戏份,却光彩夺目,一举成名天下知,拿下了金鹰奖最佳女配和金鹰节视后,让此前常年混迹于冷门文艺电影的周迅,步入国内一线女星之列。

可惜到了2018年电视剧《如懿传》,44岁的周迅,因为“不服老”,非要强行挑战15~20岁的少女角色,殊不知其妆容再怎么掩饰,也早已完全不适合自己当前年龄状态了。因此招致群嘲也是必然,即使如笔者这般如何欣赏她演技的人,也实在难以挽尊,只能摇头叹息。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转瞬即逝,惟其如此才显得珍贵。以色成名,安得长久,方是至理名言。用更通俗的话说,什么年纪就该干什么年纪的事。即使是在国际影坛地位显赫、奖项等身、演技超神如于佩尔和梅丽尔 · 斯特里普,如今也肯定并不会去接那些青年女性角色,来辣观众眼睛。

好在经历这次打击后,周迅很快认清了自我,从《你好之华》起,一部部电影,总算都是符合自身年龄段的中年或母亲类女性角色了。

而这种中年女主角色,本身在市场环境下注定稀少,肯定是章子怡、周迅她们这些多个影后头衔加身、演技无可挑剔的顶级女星最具竞争力。而更多的同龄段女星自然就被拉下了,这同样也是市场的规律和观众的需求。

事实上,这些年的影视市场这么火爆,这些三四十岁的知名女演员,只要有基本业务能力保障,绝对不会愁没戏演:演不了主角可以演配角;电视剧上不了星,可以去地面频道或者网播;接不到商业大片,也可以去接小成本文艺片这些年的演员收入如此膨胀,她们谁不是早已获得了百倍、千倍于二十年前之前辈的高额片酬究竟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所以,希望每位中年女演员,都能摆平心态,频繁“卖惨”,其实也过犹不及,徒惹厌烦,更千万勿要过度“医美”,贪得一时皮相光鲜,只会后患无穷,倒不如维护自己肌肤的表现力,尽可能优雅自然地老去,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珍惜每次机会,终究也能有参与经典作品,让广大观众所重新熟知和认可的机遇。

如新科柏林影后咏梅女士,入行几十年都默默无闻、藉藉无名,却能在年近知天命之年,抓住仅有机会一鸣惊人,在电影《地久天长》这样一部本属于王景春老师“大男主电影”的冷门艺术片,凭内敛克制却如轻风化雨的表现,拿下了大花们整整20年都可望不可及的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后。

在电影《地久天长》饰演女配的艾丽娅老师,二十年前就连续获得了华表影后、金鸡影后、上海电影节金爵影后,作为“三料影后”,从业多年演技有口皆碑,她不也一样常年在各类影视剧中饰演配角,处之泰然么?

这部影片里,艾丽娅的演技发挥公认并不下于咏梅,虽未能并列获得影后头衔,但能在一部国际大奖电影中有如此表现,也让她今后的小众文艺片资源同样极被看好,根本无需当众乞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皮相的老去换来岁月的积淀,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从来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而类似《地久天长》这样的电影,在根本不可能保证一定获得国际大奖的前提下,那些卖惨求资源的一线中年女星,她们当真愿意如咏梅,如艾丽娅,以最微薄的片酬、最简单的待遇去接下么?

《地久天长》毕竟还是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屡有斩获的王小帅导演的作品,如果换了是在场那些刚刚出道、藉藉无名的年轻导演,一部影片全部总开支只有50万、80万(比如《大象席地而坐》),他们的剧本真能递到那些当众卖惨的一线中年女星手中?实在很令人怀疑。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辈给后辈为人梯,本该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如果15年前,20年前的上一辈女星,也因为有奖项、有资源、有人脉,演技更好,便一心希望能永远做舞台中心的主角,而不是安心给后辈为人梯,今天当众卖惨的这些人,又哪有出头之日,走红之时?

明明一直吃着年龄红利,走红那么多年,现在自己年纪大了,就来卖惨“市场不给中年女星机会了”,还想继续一直演主角,好处全让自己占了,就问三个字:【凭?什?么?

看看日益没落的香港tvb电视台,一群40岁、45岁过气女星至今把持女主角不放,后辈熬到30~35岁都难以担主,这种“本地师奶剧”在整个华语影视圈,还有丝毫分量和影响力可言么?再不复往日辉煌,也是必然了。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吐故纳新,川流不息,一代代青春靓丽的年轻人成为市场主角,中老年人退居二线用丰富经验来帮扶后辈,这就是市场和观众的正常需求,这就是健康发展的华语影视圈,本身就可喜可贺。


user avatar   sou-hu-xin-wen-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海清的发言未必说得完美无缺。

毕竟早在4年前的奥斯卡颁奖礼舞台上,好莱坞女演员们已经创造了历史性的一刻——倡议“男女同工同酬”,而不是“比胡歌便宜”

但海清这一席话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她说了什么,而在于她为什么这么说。

原因很简单——在中国影视作品里,根本没有中年女性的位置。

或者说,女演员只是陪衬。

站在台上的几位,都是处在中生代女星金字塔顶尖的演员,却依旧还要面临戏路越走越窄、无戏可拍的尴尬现状。

年龄增长,似乎就代表着“价值流逝”。

16岁的女演员,青春懵懂,可以是“最好的我们”;

25岁大红大“紫”,去年的“伦”,今年的“现”,杨紫不变,让人“伦现”。

30岁是一个分界线。围绕着她们最多的话题开始变成“剩女”;过了35岁,基本就逃不掉演妈的命运。四十岁的女人已成“黄脸婆”,整日担心男人出轨。

大家习惯于认为,年轻女孩漂亮潇洒,情感丰富,人生有无限的可能。到了中年女性这,世人只赋予了两个角色:

母亲 妻子

无论欧美的《欲望都市》《绝望主妇》《傲骨贤妻》,还是日韩的《迷雾》《密会》《天空之城》,都是中年女性承担主要角色并大获好评的真实案例。

感谢海清,扯下了中国影视圈性别歧视的遮羞布。

这些凭实力说话的中年女演员,奈何生不逢时,处在了一个只看脸不看心粗浅时代

这个粗浅的时代不仅将恶意传达给中年女演员:我们没有透视人性的剧本,没有让你发挥的空间,还是回家带娃吧。

还告诉几乎各行各业的女性:

女性年龄的增长 = 职业生涯的死亡

被挑剔的,岂止是台前的女演员。性别不平等,跨越年龄、跨越行业、跨越地域、跨越阶层,贯穿着6.8亿中国女性的一生。

《法制日报》的一项职业歧视调查,曾毫不留情地拆穿“企业招人潜规则”:

未婚女性不招 ——以后既要请婚假还要请产假

已婚未育女性不招 ——随时可能请产假

生育一孩女性不招 ——随时可能生二胎

生育二孩女性不招 ——你还哪儿“有精力工作”?

敢问贵单位是想招谁?不如直接说——

当然没有人会如此直白,“男性优先”、“限男性”就是歧视女性最惯用的遮羞布。

@就业性别歧视监察大队 统计:

2017年31个省份省级公务员招考中,约25%的岗位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其中21%的岗位要求“男性”,4%的岗位要求“女性”。

意味着什么?女性遭遇的性别歧视是男性的5倍以上。

一部分年轻女性选择“逃避”:就业这么严峻,不如读个博士。

而《2017年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却告诉我们:女性学历越高,感受到的就业性别歧视越明显:

在拥有硕士学历的女性群体中,超9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一般甚至严重的性别歧视”。

那么坚持熬下去,忍到“金子发光”,是不是一切都会变好?

2018年女性职场现状调查则指出,女性高管也难逃职场歧视——女性整体收入低于男性22%,管理层女性仍然缺失严重。

你说商场太功利,让我们看看“理应更明事理”的学术界:

以科学家为例,与同等条件的男性科学家相比,有伴侣和孩子的女性科学家谋求终身教职的几率低了35%;而对于那些的确试图获得终身教职的已育女性科学家来说,她们获得offer的几率比已育男性科学家低27%。

建筑艺术界:

《建筑师杂志》调查超过90%的英国女建筑师认为生育阻碍了她们的职业发展;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经历过性别歧视。

而另一项调查发现,在世界领先建筑公司中,高层职位的女性仅占的10%。建筑界要实现性别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无论教育背景、社会地位、名气声望,“性别不平等”终将叩响女性的人生大门。

最近一年,湖南一医院招聘护士时,明确要求“两年内不准怀孕”;江苏一幼儿园老师因为未遵守学校规定的怀孕顺序“插队怀孕”而被辞退……性别歧视至此,相关诉讼却凤毛麟角。朋友们,我们是有《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的大家知道吗?

中国就业性别歧视第一案

2012年,就业促进法颁行4年后,才出现了第一起就业性别歧视案例,被称为“中国就业性别歧视第一案”。山西籍女大学毕业生曹菊在求职过程中,巨人环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只招男性”为由拒绝了她,随后曹菊以“维护女性合法权益”为由向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提起诉讼。最后双方达成和解,巨人环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向曹菊赔礼道歉,并承诺支付3万元给她作为“关爱女性平等就业反性别歧视专项资金”。

首例就业性别歧视胜诉案

2014年,就业促进法颁行6年后,出现了“首例就业性别歧视胜诉案”。应届毕业生郭晶在赶集网投递简历,应聘杭州市西湖区东方烹饪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文案人员的职位,该校以“限男性”为由拒绝郭晶的求职。郭晶起诉后,法官认为“被告不对原告是否符合其招聘条件进行审查,而直接以原告为女性、其需招录男性为由拒绝原告应聘,其行为侵犯了原告平等就业的权利,对原告实施了就业歧视”,判令学校赔偿郭晶精神损失费2000元。

《就业促进法》自2008年施行以来,鲜有遭遇就业性别歧视的当事人提起诉讼,从媒体的公开报道来看,十年间就业性别歧视诉讼不超过十件

据世界劳工组织,在劳力总量分布上,中国女性与男性接近于1:1。对于今天的中国女性来说,事业家庭双肩挑才是常态,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男主外,女主内”早就变成“男主外,女主内外”。

之前海清还有另一段受到质疑的讲话,回答几乎每一个职场女性都会被提出的问题“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

经合组织数据显示,除工作之余,2016年中国女性每天平均家务劳动时间2.6小时,而男性仅为48分钟。中国女性每天照料家庭时间约是男性的3倍。除了照料家庭,调查人群中教育孩子上“妈妈为主”的比例为40.3%,“爸爸为主”的为11.6%,“隐形爸爸”在中国家庭简直太普遍。

有人总结了贯穿中国女性黄金年龄的连续悲剧:

当妈式择偶 保姆式妻子 丧偶式育儿 守寡式婚姻

据世界经济论坛报告预计,完全消除全球性别差距需108年,而实现职场性别平等则需202年

纽约时报最近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女性面对“男士优先”的职场歧视和婚姻困局,将不生孩子、不结婚作为反击的方式。

抱歉,她们等不起200年,她的人生只拥有短暂数十年而已。


欢迎关注 搜狐新闻(ID: News_Sohu) 公众号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圈内人,利益相关,匿了。

我觉得说的现象是实打实的事实,这点没问题,中年女演员挑大梁的戏实在是太少了。

问题是在first这个场合说,让人觉得有些膈应,感觉这话不是说给青年导演听的,而是想借着社会舆论影响更大腕儿的导演。

更直白说就是,青年导演没有这笔钱请她们来演。如果有这笔预算,有比她们更便宜,更好合作,甚至演技更好的中年女演员可以选择。

要搞清楚的是,被cue的几个女演员,根本不缺电视剧的邀约,比如姚晨很长一段时间都自我定位为电影咖,《都挺好》是她时隔数年再回到电视剧的一部作品,也实打实的火了。你说她现在接不到电视剧角色,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是一个青年导演,我的处女作只有500-1000万的预算,有一个颇重要的中年女演员角色,首先跳进我脑袋的可能是惠英红、金燕玲、谭卓,如果预算多一点可以考虑蒋雯丽、许晴甚至张艾嘉,如果我想走国际影展我会考虑郝蕾、梅婷,毕竟脸熟。

海清、姚晨和马伊琍确实对于青年导演来说比较尴尬,选你既没有票房效应,拿到国际上又不够知名,问题是钱花的还不少,差旅规格也不可能太低,就算零片酬出演、这几个演员机+酒就花去好几十万的预算,哪个青年导演顶得住啊?

我为什么会提到金燕玲,因为她在《一念无明》的时候为了帮忙节省开支,一天的时间里高强度演完了13场戏,作为拿过三座最佳女配角的顶级女演员,她的敬业和对青年导演的扶持在业内就是有口皆碑啊,所以根本不愁接不到戏。

first那么多创投项目,那么多新导演渴望被著名演员青睐,我不相信这几位演员如果愿意低片酬出演,会有哪个新导演拒绝。说白了还是想要保证现在的地位和高片酬,问题是商业电影选角就是由市场决定的,你要拿那么高的片酬,就要有能力拉到相应的票房,资方没有义务赔本赚吆喝。什么都想要,一点都不想牺牲,那是不可能的。

最后我再说一个膈应的点,就是一年一度的青年导演盛会,硬生生又被几个女演员占据了娱乐头版位置,我为今年参展得奖的导演感到不值。

以上


user avatar   jiang-cheng-94-43-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显然是因为欺骗行为有点过了。

这年头你美图美颜已经不能叫欺骗了,大家都有一定承受能力。但你这样还要人家刷十万礼物啥的,你这不就是骗钱么。

反差到一定程度是可以量变到质变的


user avatar   li-ling-bo-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深圳房价的天花板不是一个价格,而是一种状态。

什么时候,中国的发展基本到位不动了,深圳城市到极限了,大家不愿意来深圳了……那个时候,自然房子就到头了……否则,全中国的财富、人才、资源向着一个小地方集中,就是房子都是空的,也不可能便宜下来……


user avatar   zan-shi-gao-b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女王:求求题主放过我,我可不敢有什么政绩。。。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演员孙俪的长相? 
  如何看待金盾影视中心主任《人民的名义》总出品人,制片人李学政对于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警示名单的质疑? 
  为什么说杨颖只适合上综艺? 
  你见过哪些明星的出圈的治愈系笑容,感受如何? 
  为什么我无论看多少美图都get不到刘亦菲的颜值? 
  你们认为霍尊陈露事件的真相是什么? 
  大家觉得范冰冰迪丽热巴谁更好看? 
  真诚发问,娱乐圈有哪些旺妻的男明星吗? 
  如何评价王珞丹? 
  有哪些明星刚出道很好看,但颜值越来越崩? 

前一个讨论
中国古代引进新作物多长时间能全国普遍种植?
下一个讨论
国内医院是否普遍的暴利运营?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