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结婚是不是真的该找一个条件好的家庭? 第1页

     

user avatar   liquangao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些人啊。动辄摆老人家的架子。讲什么现实啊,沉没成本啊,历史教训啊等等等等。

实际上呢,这些逻辑只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极端情况下适用了。

这些情况是什么特点呢?就是社会中下层的生活水平非常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所以,你弄不好就是葬送人生了。

在生存尚不稳定的时代,爱情这种自我实现不考虑可以理解。

但是现代社会。尤其是两个大学生。你的绝对生活水准会差到哪里去呢?你开个国产车住在二线城市,生活水平真就比开奔驰住北上广差到悲伤了?你们挨饿受冻吗?没有社会尊严吗?

什么贫贱夫妻百事哀和你们其实没多大关系啊。

所以你优先考虑自我实现,是一个非常理性的选择。相反,唯物质论是非常幼稚不理性的。

唯一的变数在于更好的物质生活,似乎是你选择更福裕的家庭结婚能稳稳得到的。而爱情的道路充满变数。

但是实际上,看看各种婚姻破裂就知道。物质和爱情,很难说哪个更靠得住。

关键是,恋爱是你自己谈的,人家的家业不是你挣的啊。


user avatar   li-xiao-xiong-18-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条件好?

条件1,对象全家对你好。婚前也好。婚后也好。这一点不容易。

条件2,对象全家三观跟你差不多一致。以后做各种决定不用太纠结。不用打着对你好的旗号全家围quan攻shuo你。。这点也不容易。。

条件3,经济条件尚可。符合你的消费观即可。谁都知道有钱好,可是现实不可能都找有钱人。。

剩下的想好再写。。= ̄ω ̄=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感慨,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应该就是嫁给我老公。

他没房没车,省吃俭用,存了一万多块钱。

我们拍婚纱照的时候,花了四千多。

后来回了一趟家拿户口本,花了两千。

剩下的钱全部转给我了,我给他手机留了一千块买菜钱,因为平时下班都是他买菜。就这样登记了。

严格来说没有彩礼。因为彩礼是借的,而且需要我们自己还。 彩礼五万,找他一个亲戚借的,我妈知道情况之后,没有要,把彩礼又原封不动的还给了我,还贴了两万块钱给我,说成家了,小家庭得有点积蓄,虽然不多,也聊胜于无吧。

我们领证之后,他更加卖力的跑外卖,跑晚上,十天半个月就会提现一次,把钱转到我手机。

家务活也是他干得比较多,大件衣服有洗衣机,内衣内裤是他手洗。

他做饭的时候,我就打打下手,两个人一边做饭一边聊天。

性格很好,不斤斤计较,以我为中心,从来不跟女生有暧昧,也不像别的男生一打游戏就打个没完,偶尔刷刷短视频。

很少吵架,因为吵不起来,我一生气,没过多久,他就哄我,我也顺势给个台阶就下了,毕竟要过一辈子的,不是啥原则问题,没有必要气太久,伤了感情。

我婆婆还算开明,对我们小两口干涉不多,只需要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婆婆对我挺满意的,倒不是我做得多好,主要是靠妯娌衬托,所以显得我比较懂事礼貌。

每次闲得无聊刷知乎的时候,刷到情感话题,都是吐槽居多,不是伴侣跟异性暧昧,就是伴侣脾气不好,或者乱花钱,或者钱分得很清楚,要么就是不干家务,要么就是自私,出轨家暴啥的。

不是非要比烂的意思,只是这么一看,我老公除了没啥钱,真的很棒。而且,一个人只要不懒惰,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我打算存两年钱,有些积蓄了再要孩子,家里的计划都是我来,他都听我的。

穷不可怕,都是暂时的,人好不好才是关键。

————

更新一下子,评论区有个网友,说话真的过分了,每个人追求不同,就算不祝福,也起码要尊重别人的选择吧,ta一直在评论区跟别人对线好几天了,是刷存在感吗?本来看她一直来来回回的,也挺热闹,但那句话真的没法忍,你说我老公不正常,我感觉你才不正常。你全家都不正常。麻烦别再评论了。


user avatar   a-jin-3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

我已婚,身边人年龄都三十往上了。该把日子过好也已经过好了,该离婚也已经离婚了。

夫妻那么多,肯定有嫁得好,嫁得不好的。但是,正在离婚准备不离婚的三对夫妻,都是嫁得好,但是,父母过于溺爱,男性没有责任心的。

而嫁得穷的两对,没有一对离婚。

人们往往会放大别人最明显最易于辨别的条件,而忽视人的本质。

例如嫁了一个穷人,离婚了,就会归结于穷。可实际上,穷不可怕,穷还懒惰,自私,没有上进心,才可怕。穷,父母一身病不能劳务,需要照顾,而男的又大男子主义分不清小家大家,这样的人,才属于不能嫁的范畴。

首先,嫁穷人的,就是我了。我结婚的时候,公婆生意失败,欠款。老公生意刚起步,艰难。能嫁吗?可以的。这一家子,都很勤奋,而且三观特别正。人只要勤奋,这个社会上,是不会饿死的,一家人只要齐心,日子肯定会一天比一天好的。如今我们还了债,买了房。收入又不错,公婆对我也放心,收入都归我们管。

其次,我朋友,嫁得也是穷,山区,父母身体差。能嫁吗?能。为什么,因为朋友老公自己三观正。父母要养,但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养,不拖累妻子孩子,父母不惯着,不由着他们无理取闹。而且男的高校毕业,工作勤奋认真,工资一直涨,如今夫妻俩三十多岁,包邮区二线城市二套房刚入手(户口已迁)。

男方父母重男轻女,但是他们夫妻只有一个女儿。朋友老公听老婆的,只要一个孩子足矣。

你说我们苦过吗?苦过的,奋斗的路总是辛苦的。但是后悔吗?不后悔的。

因为我们吃过的苦,是物质的苦,不是精神的苦。精神的穷苦和贫瘠,才是真的苦。

所以,题主。你男朋友穷,不是问题,穷还不上进,懒惰,才是最大的问题。不是他穷你不能嫁,而是明知道自己穷,明知道女朋友家条件更好,却没有奋斗,更努力工作,让自己的条件更配得上女朋友。这才是最大的问题。(不知道你们毕业几年,如果刚毕业两三年,他真的很努力工作,就不在我说的范围。如果他的存款是被你花了,也不在我讨论范围)

父母漠不关心也不是问题。我身边就有朋友马上结婚了(年龄30+有一定经济基础)。男方父母漠不关心(生父继母组合),无所谓。男的自己有本事啊,单买首饰的钱,给了女方15万,总之所有的一切,都按我朋友要的来。男方父母就参加婚礼的时候出现一下就行了。

我朋友在乎男方父母吗?不在乎。她想要的东西,这个未来老公全给了。

所以……各位,嫁人,要看清楚重点啊。


回答一下子火了,好多留言。是哪位大佬点了一个赞。

我并没有说嫁人条件不重要。只是想说比条件更重要的是人品,是你嫁的那一整个家庭的人品,这才是首要考察的。

然后是你们的三观。

在这之后,才是家庭条件。


user avatar   yu-ben-guo-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有条件的话,结婚当然要找个“条件”好的家庭了!

但是,个人觉得,“条件”这个词可能不单单只是“经济条件”。另外,自己是不是有“条件”去选择也是很重要的!

先说个身边的事情,之前公司的同事,女的,长的很不错,她们家条件不错,她的父亲据说是我们这边电视台的领导,母亲家里也不一般,她是当时我们那个公司副总级的人物,她自己有车有房,收入也相当可观,我到公司的时候,她已经离婚了很多年了,当时听公司同事说起她的事情的时候,都挺惋惜的,她和他前夫是双方父母介绍的,可以说是门当户对(具体的就不细说了),总之,她和他前夫谈了一年就结婚了,因为双方家里条件都不错,在房子车子,彩礼这些问题上根本就没有发生什么争执,顺利的结婚了。

但是,就是这样“门当户对”的婚姻,一年左右的时间就离婚了.......原因是“婆媳矛盾”!

据说,她婆婆是长江流域某大城市的人(不想地域黑,大致说一下),据同事说,她婆婆想让她辞职在家当家庭主妇,但是,她属于“女强人型”,想要独立,而且,她当时已经是副总的位置了,放弃很可惜,因此,婆媳之间有了矛盾,关键是她前夫站在他母亲那边.......于是........

所以,通过这件事情,个人觉得,找个“条件好”的家庭,不单单是要“经济条件好”,家庭成员等等其他方面的“条件”也是需要考虑的。

另外,即使有“条件好”的家庭,自己是不是“有条件”去选择。这也是一个大问题!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总结一下,在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当然可以选择“条件更好”的家庭。这没问题,只是,“条件”需要多方面考量,同时,也要考虑“自身条件”,才有可能选择一个“真正合适的结婚对象”!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user avatar   wan-zi-dan-chao-f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厉害了。

我一直说“一切都是生意”,做生意是正解。

大佬们更智慧,直接来个彻底的协议,好好做贸易。

服了。


user avatar   mandy-70-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强烈建议合肥中科院研究所开设少年班,让这些小朋友作为后备力量培养,无缝衔接入职合肥中科院研究所,然后再离职,输送到社会,形成生态化反!


user avatar   yu-gang-li-de-yu-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下内容包含一些负面、阴暗面的描述,其目的是为了描述”不好的管理者做什么事“或者”优秀管理者应该避免什么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本文主要涉及大企业的中层管理者的行为。

如果对此话题感兴趣,欢迎移步我的专栏抄手的创业工坊 - 知乎 (zhihu.com)

或者点此链接,阅读同类话题文章中层管理都在做什么?(创业企业) - 知乎 (zhihu.com)

大企业的中层最主要做什么?

  1. KPI KPI KPI

每个业务类型都有自己的KPI:开发有完成度;销售和运营有量化指标;实施有项目进度;业务线或者事业部一般会是按利润中心(profit center)设置,KPI以利润为主,多重KPI组合。

中层对KPI的3个动作

:要为上级分担,上级也有他的“大KPI“,要帮上级去扛;

:你的KPI终归要靠全体团队去完成,对于上级过分的KPI要求,要能”抗“,不然兄弟们会离心;

:把团队的KPI分下去,KPI直接关联到每个人的收入,也是团队管理的最大工具之一。


过程控制,与被过程控制

团队管理

大企业里面,”铁打的团队,流水的中层“的现象非常普遍,中层会在不同的部门流转,但是基层团队人员的内部流转没有那么频繁。


大企业中层的痛点与累点

上升通道——一步一步远离业务的不归路

就像前面所说的,中层会在不同的部门流转,而且大部分的大企业都不会”原地提拔“,直接在本部门上升的情况都是少数。

管理人员的内部上升通道一定是跨部门的,比如从大业务线的基层到小业务线的中层,某种程度上算是”升半格“,甚至于还经常要离开家庭到其他的城市甚至国家,才能获得晋升的机会。

这条路最大的风险就是:企业的金字塔结构+大企业相对稳定的总体规模,决定了每一级的晋升都只有5:1乃至10:1的比例,所以你为了上升而离开家庭,但是有可能接下来5年甚至10年都停留在”半山腰“,且迟迟找不到回到家庭身边的位置,这就是一条不归路。

例2:N哥是华中分公司的一个业务骨干,有机会升职为部门经理,但是职位所在地在东北分公司。他纠结再三,中间和我电话长聊过不下四次,最终决定走出去。

之后的10年间,N哥先后在东北分公司、华北分公司的几个平级职位上流动,后来他倦鸟思归,想要回去了,但是华中分公司一直没有空出来同级职位。

最终,N哥接受了降级回归。但是,经过中间这些年的辗转,他已经逐渐远离了一线业务,回归之后的状态大不如当初,甚至成为华中分公司领导眼里的”不好管的老同志“。

下级和上级的隔级沟通

你的上级喜欢和你的下级建立直接沟通吗?

如果否,说明你的上级多少有一些官僚作风,有可能是个空降兵、混资历的,无法为你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如果是,那么恭喜你,你抽中了80%的”有为上级“,他希望对你和你的部门有360度的掌握。说到底,上级就是上级,老大就是老大,你的心态要放平稳,难道你真的想”自立山头“吗?

更进一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下属,经常主动去找你的上级”单聊“,感受如何?是不是有些意难平?那么,你能怎么做呢?去找下属谈话,让他不要”越级上报“吗?开什么玩笑!

和上级的上级的隔级沟通

换个身份,你会主动寻求机会和上级的上级直接沟通吗?让更大的老大有机会多了解你?傻子才不愿意吧?但是直接上级一定早晚会知道的,你真的不担心他会介意么?

例3:曾经有2年的时间,我的直接上级在上海,而我上级的上级和我一样在北京,办公室只有20米的距离。知道我的直接上级如何处理他的焦虑么?我和他日常有各种电话沟通,他会时不时的在电话里多问我两句:”老大最近状态怎么样?对咱们这块的工作有没有什么评论?“

嘿嘿,话里的味道品得出来不?你觉得他这个处理方法如何?作为下级,你会如何回答呢?

编织内部网络

内部网络是中层管理者非常重要的资源,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下属搞不定的跨部门协调,你一个电话、几句玩笑就让别人买你的面子,下属自然会敬服你这个老大;当然,人情要有来有往,你也要随时准备好买别人的面子。网络就是这么一点点编织起来的。

更不要说,那些组织结构调整的八卦、上级领导的动向。我赶上过两次比较大的公司层面的组织结构调整,旧板块拆分重组、新板块建立,很多位置消失,更多的新位置诞生,调整方案没出来之前的几个月,下班时间手机基本上处于热线状态,即便我自己当时正好无欲无求,也会有各位兄弟来打探消息、交换情报、寻求建议。

公司的管理层年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内部社交大趴,精力充沛的人甚至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白天开会,晚上和这个喝几杯酒、和那个泡一壶茶、再和几个平时难得见的同事出去吃个夜宵,也有更加不健康的活动,就不赘述了。

年度大趴只是最低限度的必要,更重要的网络编织活动都在平时。

曾经有一位销售骨干,有机会成为所在的省分公司经理,这是很难得的原地升职机会,但是他放弃了。他给我的解释是:近距离观察了这么久,我判定自己不想过那样的生活,每个星期至少有6天晚饭都不是在家吃的,要是和客户也就罢了,偏偏里面有七成以上的都是内部应酬,有个chuizi的意义!

但是,像他这样想的终归是少数,一代一代的中层们还是努力经营着自己的网络,希望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更加如鱼得水,同时也扮演着别人的环境。


中层的蜕变

中层的蜕变是组织退化的标志

下列都是典型迹象

KPI变成数字游戏

KPI总是尽可能的量化,量化的指标背后总有其计算方法和数据基础,一个游戏的参与者一旦掌握了规则的漏洞、或者规则背后的影响环节,他就成为了”聪明人“。聪明人会把KPI的实干逐渐变成数字游戏。那一年,我发现自己已经基本掌握了这个数字游戏之后,”内心涌起深深的虚无感“,从此再也没有真正恢复在公司打拼的热情,直到选择离开。

惧怕下属

有能力、又表现出热情的下属,有些不好的管理者会开始害怕。

下属可能会觉得委屈:”我并没有什么取而代之的想法“,又或者”我离威胁到他还差得远“。

错了。

  • 下属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不代表不好的管理者内心不担心,所谓”防患于未然“的心态,会导致缺乏自信的人采取过度防守的动作
  • 此外,不好的管理者在意的,远远不止于对位置的“实”的威胁,更多的是对所谓“影响力”的威胁。

例4:某部门经理,自己喜欢唱歌,每次团建的时候总要拉着大家去唱歌,下面有一位资深leader,对唱歌没有兴趣,每次都是组局打牌,一来二去,越来越多不喜欢唱歌的人都去参与打牌了。该经理对该leader就产生了很大的敌意。

是不是有点幼稚?幼稚的背后是深深的不自信,和缺乏安全感。

懒惰——给钻营者机会

管理者的懒惰是从细枝末节开始的,

第一步:那谁谁帮我去楼下星巴克买一杯拿铁

第二步:那谁谁帮我把车开去洗一下

第三步:今天有个新员工入职,要做入职谈话,那谁谁你去谈一下吧,他来了之后反正是要先跟着你的项目

第四步:周会那谁谁代我主持一下

第五步:明天要交月度报表了,那谁谁帮我填一下

正直的员工会执行你的“活儿”,对于买咖啡、洗车之类的会反感,会腹诽;但是钻营者巴不得有这样的机会,巴不得围在你身边,把你养得越来越懒,闭你目,塞你听,进而操控你签字的手。《出师表》有云“亲贤臣,远小人”,想要远小人,首先不要犯懒,时刻记住幼儿园老师的要求:“自己的事自己做”。

从良性朋友圈变成恶性结党

前面讲过的,大企业内部的人际网络对于管理者非常有帮助,宽广、良好的人脉会帮助你的跨部门工作更顺畅,也会打开眼界,学到更多东西,发现更多机会。每个人都有亲疏,这几个事业部总经理喜欢在一起打球,那几个则经常相约去徒步。女生宿舍6个人7个群的事情在企业管理层也许更常见,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就像毛爷爷说的”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但是,由小群体到党争,带了”争“字,性质就不一样了。党争是人类强劲的群体基因,拆台、倾轧、攻讦,小团体的利益迅速取代了公司的利益,结局逃不脱乱纷纷一地鸡毛。

相比起前述”不好的管理者“的个体行为,党争对组织的危害度要大得多,基本上都会发展到尾大不掉,高层纵有心治理,也会投鼠忌器。


user avatar   wen-ding-29-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暴乱游行,让内地人看不起香港,但是废青不怕,他们自认为有西方后台。

没想到中央反手一个国安法。

国安法是针对废青去的吗?是,也不是。

废青不过是工具人,被忽悠的废物罢了,关键是他们背后的资本势力和官僚体系。

国安法等于直接废掉了香港对英美的利用价值,釜底抽薪,目的是斩断西方黑手。

没有价值的香港,西方会弃之如敝履,现在取消特殊地位就是个开始。

香港人在西方人面前也不是人了,因为没用了。

所以香港现在是里外不是人,空作了这一场乱局,赔上了名声,也赔上了特权,最终一无所获。

依靠西方海权起家的香港被西方放弃,其结果也可想而知了,但是这种结果完全是香港人自找的,是废青暴乱出来的,中央政府没有任何责任。

我觉得香港最好还是成为一个爱国的二三线城市,福利待遇不错,声誉也可以慢慢恢复。本身香港的崇高地位作为冷战和改革开放的特殊产物就是不可持续,香港朋友不要奢求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只会让你们把可能保有的利益都全部丢掉。


user avatar   jiang-shen-71-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比如对学业啦 导师啦 入党啦 兼职实习啦等等等 。有什么你走过的弯路 吃过的教训,可否分享?


     

相关话题

  老公从订婚之后一直到现在结婚都想要回彩礼怎么办? 
  因为疫情办不了婚礼怎么办? 
  我经常有结婚嫁亏了的感觉怎么办? 
  86年,男,现在还没有结婚,这个年纪还没有结婚的是不是要准备单身一辈子了? 
  喜得爱女,却被18.8万的彩礼搞得夜不能寐,进退两难的我该怎么办? 
  我老婆当初结婚没要彩礼,现在我的弟弟结婚女方要38万,我老婆生气了觉得不公平要求补彩礼,怎么办? 
  嫁了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是什么感觉? 
  家里有八套房子了,为什么女友还一定要我再买套房子才肯结婚? 
  为什么结婚后女人比男人多付出了生育成本却还是要出陪嫁? 
  那些宣称没买房不结婚的女孩,后来怎么样了? 

前一个讨论
你见过什么好笑的明星代言?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大多数四川妹子在外地很受欢迎?





© 2024-06-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