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装后有。
以前演奏一个大的乐曲在声部配合的时候要找自己进入的部分。在杂乱的音乐间可能根本听不到遥远的弦乐的声音。这时候我们会假装自己能听见,在脑子里虚拟出别人的乐曲,多练几次就真能听到某个声部的声音,挺神奇的。
在乐曲处理上也是这样。
我学琴很晚,但我老师带的孩子起步普遍早,基本上四年级能上9级的曲子,所以看小孩子弹乐曲的很多。绝大多数能达到传递情感,甚至感人泪下的地步。
但事实是,她们未必懂。
演奏里的这个演字,就好像演员重要的不是自己痛,而是让观众痛。从实际上来说,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孩子不能完全体会例如霸王别姬这种生离死别或者春江花月夜这种美景的体验,但是从乐曲处理上是可以引领孩子来表现的。
从技法上,先处理乐曲的呼吸、快慢和强弱。
从表现上,教会肢体表现的方法。例如欢快的乐章整个人弹的时候都跟着屁颠屁颠地晃。悲伤的地方,整个人身体都蜷起来身体肌肉都紧绷起来弹,让人看着就心痛。激烈的地方,不仅弹得有力,人也像坚定地跟着晃头。这一些都不用理解乐曲也能做到。
在理解上,用小孩子可以理解的事物和情感进行类比。例如彝族舞曲开头的地方,描述的是山间美景雾蒙蒙的感觉。在表现上,这个停顿完了需要像喝醉了一样美美的晃头感慨这种美景。教的时候就会说,好像闻了一朵花,然后说“啊!好香啊!”让孩子带着这种感觉去表现。当然有些小孩神经比较大条,也会说,好像闻到一碗刚出锅的红烧肉,“哎呀,香呀!”。
诸如此类的还有,例如有和妈妈离开的难过感觉。还有被别人错怪的委屈。一般老师会问你曾经感觉到的最强的一次经历。在演奏的时候重现回想这种感觉。
做细致处理的乐曲耗时会很长,要精细指导到每个情绪点。一般都要到一定级别的曲子会教。我们那里一般7级开始吧。然后每个人会有一个自己的演奏曲,在处理好情绪后会经常用这个曲子去演出、比赛。
最后,领悟阶段。在多次练习和演奏后,忽然有一次就会对乐曲特别有感觉。或者是某一天忽然有这种情绪上来,感觉真的需要去表达,这时候才会真正上升到动情的阶段。那时候你已经忘了什么动作什么处理,一切一切只是当时即兴的表达,是一种不说不快的压抑。没有取悦,无需观众。有的只是自己由衷的感慨和赞美,有的是自己的撕心裂肺愁肠千断。
我老师曾说过,琴,可以用手去弹,用身体去弹,也可以用心去弹。开始的时候,要学会用手弹,弹正确、弹完整。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用身体去弹,包括练习、演出、比赛,去表现乐曲应有的情感,去感染听众。只有很少很少很少的机会,会用心去弹,而这样的曲子,或许是弹给很亲密的听众,更多时候只是弹给自己的。这样弹下来一首曲子,会非常累,从心里那种累。好像你把曲中的情与境都走了一遭。曲终,然后长久的静默。
此琴中至乐矣
孩子,你的乐曲要有情感。
妈妈,看我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