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在中国搞不出 Spark 和 Hadoop 这种东西? 第1页

  

user avatar   yao-dong-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周去深圳参加了ECUG的十周年盛会,工程师的盛会是没有红毯没有香槟的,只有纯净水和小面包,然后就是几百人坐下来听技术大牛们做分享。

ECUG是个民间组织,关注的是云计算前沿技术的经验分享和分布式开发、运维的最佳实践。

Home - 实效云计算用户组(ECUG)

每年会选在一个地方举行,今年是在深圳举办,赞助方还是七牛云存储。会议内容就是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做技术分享。

两天的时间里我听了十多个演讲,其中有两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个是 刘奇老师的TiDB,一个是Luke Han老师的Apache Kylin。

TiDB是分布式数据库,Kylin是分布式分析引擎,都是属于大数据云计算领域的基础设施项目。

这两个项目有很多共同点:

他们都是中国人主导的项目,由中国人发起,设计,运营,并且贡献了大多数代码,

他们都是开源的全球化项目,代码都是开放的,有中英文文档,项目的用户和参与者来自世界各个国家。

他们都是由商业化的公司在运作的项目

TiDB是

PingCAP

Kylin是

Kyligence Home - Kyligence Inc.

,同时它还是Apache基金会的项目

Apache Kylin | Home

这不是某几个个人的业余作品,是一群对技术有追求的人的事业。

商业化的运作保证了项目的资金和人员的稳定性,收入主要来自捐赠和技术咨询服务。

我举这两个例子是想说明,有些事情在起变化。过去二十年我所参与了解的中国技术圈,基本都是应用开发为主,基础技术都是来自国外,大多是美国,普通工程师是面向SDK API编程,高手也就是读懂别人的项目做些局部优化和定制,很少有自己创新的东西,很长时间中国开源届也就靠LVS等项目撑撑面子。

但是最近几年不一样了,国人主导的开源项目真实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尤其在一些比较热门前沿的领域,比如前端开发,Vue,Electron等。

所谓厚积薄发,美国人引领全球IT技术那是他们从二战就开始积累的结果,而那时候中国人还在战乱和饥荒里面挣扎。经过30多年的经济建设,终于产生了那么一批人,他们有足够深厚的技术积累,有丰富的项目经验,有广阔的技术视野,并且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以投入到他们热爱的纯技术领域,可以几年不求短期回报地去打磨技术。

查下历史可以看到,Hadoop立项是2006年,理论基础来自2003年google的论文,而google能发布这样的理论想必也经历了多年的研究,这是扎实的理论和多年工程积累的结果。

中国如果想有类似的项目,10年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相信还有很多类似的项目在发展在成长,过去几年国内开源技术领域创新有个小爆发,原因我觉得就是70后到了四十不惑,80后到了三十而立,而部分90后已经吃喝不愁了,改革开放后受教育的几代人成长起来了。而这只是刚刚开始,后面的发展可能会超乎大家的想象,等到90后都四十不惑的时候,中国成为全球技术创新的发源地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年轻,有想法,对技术有追求,可以去参与这样的项目,向前辈大牛学习,开拓视野提升技术能力。PingCap 和 Kylin都在招人,也招实习生。


user avatar   si-tu-ya-t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写个系统相对容易,但培育一个开源社区非常难,需要花很多的精力,最终还要很多运气的成份。

Hadoop和Spark的成功路线并不相同,但背后都有人在推广社区方面付出的艰苦而旷日持久的努力。

我前些年一直在Facebook的大规模数据存储组,讲一讲我可以接触到的感受。

Hadoop是Yahoo搞出来的,是当时大厂做出的类似系统中唯一一个开源的,应该说这是很有优势的。在大公司大规模试验过,是其他公司选择系统中有很大的优势。但要培养成气候,他们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去各个公司演讲推广,去硅谷的各种技术交流活动,很早就开办各种用户组会议,让用户介绍他们的经验等等。另外他们和学术界的合作也在很早期就开始开展。大学的很多研究论文都在比较Hadoop和他们的系统的性能,可见他们在背后做了多少工作。 Hadoop另一个基于是正好一个后来成功的大数据推广的公司Cloudera在那个时候成立了,并顺理成章的选择了在当时刚刚崭露头角还很稚嫩的Hadoop,于是Yahoo和Cloudera构成了这个社区的两个推广者,也是竞争者。这使得这个项目有了很好的先发优势,在未来挑战者面前抢得了很大的先机。讲我了解的Facebook的事情,在Yahoo开源大概几个月的时候,当时Facebook有个跳槽自Yahoo的工程师,将Hadoop系统带到了Facebook。那个时候Facebook已经是个在硅谷很响亮的名字,但远没有几天的技术实力。Hadoop那些人看到非常高兴,为了推广,很乐意给这些用户committer权限,以鼓励使用。可见他们开源方面付出的努力。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开源努力,在多数的公司都是无法得到全力支持的。对于所有员工来说,他们的工作应该是为了公司创造价值,而不是做公益。所以很多时候这些开源项目的推广者也需要搞定很多公司内部的问题,更加困难。

然后说Spark。我的最初的印象来自于

2010-2011

年时候Berkeley研究组和Facebook数据组的交流。那个时候伯克利整个研究组会开车一个多小时来到Facebook,做两三个小时的交流。在我印象中,他们至少来过两次。在每次交流中都试图推广了Spark,那时候还基本是个研究项目。即便这样的介绍,我们也没有引入。你可以想象他们到其他多少类似的公司做了介绍,才换来零星的几个试用者。你可以想象他们早期对推广他们的系统坚持不懈花了多少时间介绍他们的工作。很多人看到Spark今天的风光,没有看到他们早期多少年辛苦广种薄收的耕耘。

很多知友知道我是RocksDB开发组的,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我们一直在努力推进我们的开源项目,我已经深深的感受到了培育一个开源社区的艰辛。我们沿着当年Hadoop开源的经验不断辛苦努力,跑各个公司,办用户组活动,找Percona等公司支持,和主要用户建立联系,参加学术会议,和各大学交流……很多时候挺累的。有很多人会觉得看你们这些人成天上蹿下跳,有人会觉得肯定是公司支持你们专门干这个的,也有人觉得肯定是你们个人喜欢利用这个出风头。其实公司对开源的支持大概仅限于不超过20%的精力,最终对一个项目的考评还是要看对公司内部的贡献。有时候我的确是很喜欢利用交流我们的项目的机会认识更多的工程师,但同时也有很多时候我对交流的对象并不感兴趣,也还是花时间推进。我们这样成长中的专而精的开源项目推广起来尚且如此,Hadoop、Spark这样覆盖面很广的项目,培育社区要花的心血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简单的说,Hadoop、Spark的成功,技术成功只是基础,非技术的不懈努力才是关键。


user avatar   apc9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好几个答案里提到的AMPLab孵化的Alluxio这个开源项目的PMC maintainer, 同时之前也在谷歌存储系统组里做过, 算是可以从几个不同角度说一下我的看法吧.

实现一个Spark / Hadoop这样的系统到底难不难

实现一个跑toy example的, CS研究生大作业水平. Matei说过当年其实就是在课程大作业里写Spark的雏形的.

实现一个可以性能不错可以在一些特定场景下打败已有系统的, top CS 学校的博士生半年的工作量(就是那些顶会里的paper, 各个都宣称自己能多少倍提速, 但很多你下回来都编译不了).

但是要实现一个系统, 可以在生产环境中让不同用户的环境下都能跑起来, 能跑若干个月不OOM(没有资源泄露), 有相对全面的文档, 有人(义务)在邮件列表里回答问题, 一个团队起码要干2-3年左右的时间. 那为什么要多花这些时间? 难在哪里呢?

创造和维护这样一个规模的系统, 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要花在在适配各种安全验证协议, 理解和适配各种生态圈里的其他组件 (比如Zookeeper啊, Hive啊), 如何循序渐进的添加新的API / feature而不会一下把兼容性完全破坏掉, 如何设计客户端的API, 如何添加各种不同语言的binding. 这些并不是黑科技甚至没有很多的技术挑战, 纯粹是脏活累活读文档的活, 然而你要运营一个社区, 一个付责任的项目的话, 这些因素可能会比你能实现两倍还是几倍性能提升要重要的多.

同时还要做宣传推广, 开meetup培育用户, 去conference showcase你的优势, 去各大长给tech talk联络感情. 这些都是非常花时间才能让一个项目真正落地的.

Spark / Hadoop是不是黑科技

有深厚的技术沉淀但至少在硅谷完全算不上黑科技. 谷歌内部的各种大杀器分布式系统, 绝大部分不让发paper. GFS 2003年发SOSP paper的时候基本已经退役了, 它下一代的文件系统狗家来人在我们学校的seminar里present过一小点, 当时说要投2012年的OSDI, 后来也没有了下文(据说不让投). 所以真要比黑科技, 讲真谷歌还是像少林寺一样藏着72门绝技, 但外面大多不知道.

中国有没有必要自己去实现一套这样的系统

除非有特定的业务需求已有的这些系统完成不了, 不然真没必要. 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了. 自己撸一套固然爽, 但要是最早撸这套系统的人跑了呢? 谁去维护? 谁去升级? 谁去写文档? 相反开源的东西用的人越多, Stack Overflow里越可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求个心安.

中国高校为什么目前孵化不出来Spark

讲真, 在美国也只有一些高校诸如Berkeley, CMU, UIUC经常撸出来业界能用的东西. 我个人觉得这并不是学生的问题. 一是因为是美帝有那么一小撮对业界需求了解深刻且自己也能欣然堆码且enjoy堆码的教授. 国内目前这样的还是少, 这样你很难指望出来一个天才少年自己撸一套东西出来包括知道怎么做社区怎么拉投资怎么做宣传, 很难. 另外李沐也在答案里说了一个原因: AMPLab 是以一个公司的形态在运营啊, 有全职的马工帮着写码审码, 有专门的人维护Jenkins服务保证代码健康 (Alluxio的github至今还在使用AMPLab的Jenkins). 还有AMPLab retreat这种联系工业界和学术界的互动活动. 在那种环境底下, 项目可以得到最好的培养和筛选. 正因为是这样, 我们才看到了 Mesos, Spark 和Alluxio这几个项目被成功的孵化出来.

我的两分钱看法, 以上.


user avatar   mli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句话总结是:那个年代中国高校和公司确实搞不出hadoop/spark. 现在估计问题不大,但已经没必要了,因为目前大家关注别的东西,例如AI。

先说下历史。

04年MapReduce(MR)论文横空出世,那时候MR已经在G内部用了一段时间。论文的内容基本上是:瞧,我做了忒nb的东西,说几点让你们瞻仰下。学术界和工业界一片哗然,太big data了,只能点赞。

随后MR团队的人出走yahoo,用java重写了一个叫hadoop的东西。虽然一开始不那么好用,但大家也没别的选择。所以各个公司纷纷跳坑,10年前后每个公司都乐此不疲的讲我们有多大多大的hadoop集群,每天处理多少PB的数据。

10年spark论文出来。之前matei已经折腾了好一阵子(既在UCB也在facebook(还是twitter?)),论文之前也被拒了好几次,理由是“不就是in-memory hadoop?贡献不大啊”

但接下来amplab做了个很明智的决定,雇佣全职码农提升spark代码质量,大量的开meetup来培训用户,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挖走现有hadoop用户。

所以spark在大数据最火的那几年迅速积攒了大量用户。

技术上为什么国内那个年代不行

04年到10年,整个国内系统方向实力是比较差的。例如OSDI/SOSP上论文基本靠MSRA撑着,但MSRA那种用大量实习生来堆工作量的做法明显不适合其他公司和高校。

一个系统最难的是在设计上。这个完全不是科学,纯粹是艺术和哲学。好的架构和接口设计是成功的一半,但那个年代学术界系统方向不兴旺,间接的导致了公司对通用系统架构不热衷。

我在国内公司(百度,msra)和美国公司(G,amazon)都呆过,整体而言不觉得国内程序员比美国弱,但架构师这种需要长时间的培养的关键人物国内还是缺的。

后期度厂朝着向G学习的风气,开始大量投人造轮子。那段时间我刚好在度厂的商务搜索部门,也围观了一些事情。我感觉不是技术上有问题,而是非技术上的原因。

非技术上原因

非技术上最重要的是生态圈,包括活跃的开发者,大量的用户,文档,有问题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及时帮助。

试想你是一个用户,你花一个小时写个map写个reduce然后提交,虽然处理几十TB的数据需要好几个小时,但鲜有出错,出错了搜下error估计可以得到个答案。但这个时候有个人说,来用下我们新开发的系统,至少比hadoop快三倍,但你需要帮我们踩踩坑,有问题告诉我们,我们尽量解决。所以一是让机器跑10个小时,二是让你自己折腾10个小时,那么明显绝大部分人会选一。

所以当年即使百度造的轮子更块更好,但公司内部就那么两大用户(搜索和广告)和几十个小用户,那么获得前期尝鲜用户的困难度是很大的。而且那个时间公司不断的买新机器,换更快的,所以即使现在不能跑的大任务,等几天就好了。

生态圈的建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通常需要好几年的持续投入。首先国内高校很难做这个事情,需要大量人力和资金。而公司相对来说产品更加优先,那个时期,国内公司基本都是试图在产品上超越美国公司,但并不重视系统架构。

再软软的举个mxnet的例子。mx虽然看上去项目就是开发不到两年,但好几年前就开始了相关项目,例如cxxnet和minerva,的开发。用户也是慢慢的积累起来,听大家的反馈,利用有限的人力做呼声最好的特性。在这一点上,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

现在国内有能力做一流的系统

国内这几年技术发展挺迅猛。例如mxnet的用户群大部分是来自国内。我个人感觉国内用户更愿意尝试新东西,做事情也更加迅速。虽然说mxnet很多开发者人都不在国内,不过我觉得美国提供的东西更多是自由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这边有多少大牛可以请教有多少技术可以直接用。

同时大家也看到了生态圈的红利,例如hadoop和android,所以很多公司都大力支持做自己的平台。虽然不是那么普遍,但我接触也有好几家年轻公司有这个计划了。

当正如楼上所说的,hadoop/spark已经在那里了,重新招个轮子成功的概率太少,所以大家应该把目光放在别的地方。

但反过来说,国内做生态圈的一个劣势是在语言上。例如我们已经看见用中文提issue,虽然我们是能看中文,但英文还是通用语言,用中文导致其他人觉得这个生态区太封闭。也有用非常不礼貌的英文,通常是中文的直译,用中文说没问题,但读英语觉得特别别扭。

我也听到传言说美国几大主流开源社区对接受纯由在中国的开发者开发的软件还是有偏见,文化和沟通是主要的原因。

目前我们也正在让mxnet加入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去体验下主流开源社区的开发,过一阵子可以分享我们经验。

PS. 看见大家都在说我们有XXX比hadoop快。其实对于开源软件来说,性能重要,倒不是最关键,我认为设计理念,用户多少,影响面更重要。类似Hadoop/spark的轮子各大公司也是一把一把,哪个不比他们快个好几倍?但是不开源的话其实也没得什么比,即使开源了没健康社区也是很难活长久。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总是有人分不清楚搞不出和没搞出的区别。



所以问题修改一下为什么中国没搞出来这俩东西,是不是就客观和简单多了。

当年的Google有钱、有需求、有人才,没搞出才是奇怪的事情吧


user avatar   rednaxelafx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知道题主在关注Hadoop和Spark时有没有关注过同性质的其它开源或闭源项目。

既然把Hadoop和Spark放在一起说,就假定题主说的Hadoop是指狭义的Hadoop的MapReduce部分吧。

国内外做Hadoop-clone的项目恐怕还不少,题主或许只是没听说或没关注过而已。

国内就举一例:阿里云做的“飞天”项目起初可以说是想用C++来重写一个跟Hadoop类似的计算框架,后来几经磨难总算上了线,现在在阿里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挤掉了Hadoop成为阿里内统一的分布式计算平台的底层。

然后举个日本的例子。题主或许没有关注过,楽天也自己研发过分布式计算框架,而且还是用Ruby实现的。项目名是ROMA/Fairy,分别对应Google原版概念中的GFS/MapReduce,分别负责存储和计算。

然后更实用的,微软自己做的Cosmos前面已经有回答提到了,题主也可以关注一下。

我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本质”的东西导致美国发明了原版MapReduce和后来克隆出来的Hadoop。

原版MapReduce感觉是天时地利人和——在那个时间点Google有足够的数据量、有足够的业务需求、有足够高端的人才,众多因素结合起来让它先有了实用的MapReduce型分布式计算平台。

硬要说,最初的Hadoop也是从原版MapReduce抄来的而且一开始还抄得很糟糕。

后来大家也渐渐的都开始遇到类似的需求的,有能力有野心有耐心的就自己再造一次轮子(例如微软、阿里云、楽天),不然就想办法把开源的改造/配置成适合自己环境使用。


user avatar   gui-n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没有钱,没有钱,没有钱,那些说技术上简单的都是没有搞过系统的,阿里搞的飞天花了多少钱有人知道么,一年不低于十亿,你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造个hadoop

2.复杂度很高,计算机科学本质上就是复杂度的事情,一方面是技术上,一方面是组织上,技术这个东西,单独看一个点都简单,但是如果你要组合成一个系统,随着技术栈的深入和规模化的深入,最后会变成细节的泥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么多人喷的通用数据库,看看现在oracle的开发进展,代码规模多大,编译一次多长时间,bug是不是会不收敛,网上一堆牛,要约写编译器的那些牛,但你要让他牵头搞个通用数据库,一样死的很难看

3.机会,如果你要平地起高楼写一个hadoop, 最好是在他第一个版本发布的时候,整个系统没有那么复杂,spark就是这样,它完全不理会hadoop的资源管理,只关注计算框架,内存管理和failover。如果你要平地写个hadoop2.0,你基本上怎么追都追不上了,当然,这个实际上也就是飞天的雄心壮志,可是你们没有看到飞天追了七年追的那么幸苦,而且你要是一定讲飞天赢过hadoop,现在还太早,机会只有一成都不到,很简单,飞天搞的半拉子的时候,投进去的钱都是沉没成本,但是飞天稳定运行了,阿里没有再投技术的意愿了,现在想的更多的是飞天上的业务了,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飞天的人也不知道下一步要往哪走,spark抄完了还能抄谁呢,阿里不是改变技术边界的公司。而且即便知道要动什么,也不敢下手呀,比如sql解析要改,文件系统要该,分布式索引要加,元数据管理要重构,事务系统要加上,这些没什么人敢动,我曾经跟一个同事吃法的时候,他跟我说要是我能把索引做起来,就算给我个p9我都嫌少

4.spark不简单,也不是你随便想想能想出来的,用内存只是一种感觉,感觉有时候讲都讲不清,更不用说做了,计算机历史上有着超级多的事后看起来极其简单,但是当上帝之手揭开面纱之前,你就是想不到的事情,比如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算法,比如kmp算法,比如r树。spark那个小组在数据处理方面有很多年的积淀,所以他们瞄准几个关键问题,第一是框架,第二是cache,第三是failover,这三个事情显然是想了很久很久最后才确定了的,然后解决方案也漂亮,所以他可以写很少的代码,做很漂亮的事情,如果你觉得spark很简单,那你能告诉我spark后面会是什么系统。

5大学,总得来说,中国的大学在计算机方面离老美还是有点距离,当然,工业届也不能幸免,那些写着烂代码的码农用不着天天嘲笑大学里不会写code的大学生,你会的,人家花一个月也能会,我知道知乎上有大神,但是如果你看整个面,就知道大部分码农其实写code写的很烂,只是人力而已,所以这里呼应前面说的组织的复杂度,这不是说码农没有追求独立思考的想法,而是他们的工作不需要独立思考。大学呢,大学的工作没有做系统的需求呀,今天中国的好大学在计算机科学某个点上的工作并不差,但是整个系统这种事情,原则上跟大学的利益是背驰的,大学也许能有人会去想明白spark后面还有什么缺陷,但他发篇论文就算了


user avatar   xiaoyu-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这是Fed一月 memo

先说结论:

FOMC 维持利率在 0-0.25% 不变。且确定 3 月完全停止 QE,同时 3 月加息也是箭在弦上,基本会后声明皆符合市场预期,没有太多的意外。

Powell 记者会确实是偏一点点的小鹰派,但我也认为,Powell 的说法不至于拉升市场加息预期至 5次 、并拉升缩表预期至上半年,反而比较像是在强化加息 4 次之预期。

另外我个人觉得,一些中文媒体似乎误读了Powell 记者会的部分片段,下面 Allen 再进一步说明。


1. 3 月加息停止 QE 早已定价

本次会议 Fed 再次确认 3 月将准备第一次加息,并同时停止 QE。

Fed 也再次重申,货币政策是要支持美国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与通膨长期均值维持 2.0% 的两大目标。

这部分我想市场早已定价,这裡完全不会是问题,所以我们不讨论太多。


2.未来加息在每次会议都可能发生 (?)

Powell 的原文说法是:Won't Rule Out Hike Every Meeting.

但我有看到部分中文媒体写:不排除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性。

上述我想或许是误读了 (还是其实是我自己误会中文的意思 ?)

我的理解是:Powell 是说加息在未来每场会议都可能发生,指的是“不会在特定月份才加息”,不是说每场都要加息。

Powell 说得很合理,经济本来就是动态的,加息本就不会侷限在什麽月份才启动,端看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定。

我认为Powell 上述说法,并未延展今年加息预期至五次或更多,若有这种想法,那绝对是误读了。


3.更大规模的缩表?

Powell 在记者会上提到,Fed 需要更大规模的缩表,但请大家不要恐慌,因为我又觉得部份中文媒体过度解读了。

我认为Powell 说到的“更大规模缩表”,在思维上指的是:

因为当前 Fed 资产负债表高达 8.9 万美元,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两倍大,显然在绝对规模上是非常巨大的。

而上一轮 2017-2019 年 Fed 缩减资产负债表,是自 4.4 万亿美元缩到 3.7 万亿美元停止,缩表的幅度大概是 15.9%,共缩减了约 7000 亿美元。

确实每次缩表的经济背景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幅度也绝对不会相同,但我们随便抓,假设本轮缩表将缩减 10% 资产负债表规模,那麽这也要降低 8900 亿美元,规模当然很大。

但我认为,不需要过度恐慌在“更大规模缩表”这几个字上。更重要的,我认为是“Fed 缩表的速率是多少?”

我相信缩表没问题,缩表太快才是问题,因为缩表速度若太快,将直接影响的会是美债殖利率升速、以及殖利率曲线的斜率。

这点Powell 也非常清楚,Powell 在记者会上也不断强调,联准会内部尚未具体讨论到一切缩表的进度,要等到 3 月再说。


4.缩表比较可能落在下半年

Powell 在记者会上说明,希望在加息至少一次之后,再来开会讨论缩表的事情,且委员会至少将讨论一次,才会做最终拍板。

更重要的,Powell 希望缩表的进程是有秩序的、是可被预见的过程。

从上述Powell 丢出的时间表看,我个人认为缩表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份,因为在 3 月加息后,Fed 才会来讨论缩表。

我个人相信 Fed 现在内部早已在讨论缩表,但委员会显然尚未准备好来与市场沟通缩表的前瞻指引。

而缩表这麽大的事情,我个人认为 Fed 需要起次跟市场沟通 2 次,并把缩表规划说得非常清楚之后,才会开始进行,所以比较合理的缩表时间,估计将会落在下半年。


5.最大风险:高通膨

Powell 在记者会上,大概提到了 800 万次的“高通膨压力”,并认为目前美国通膨风险仍在上升阶段,但预计 2022 通膨还是会回落。

Powell 说明,目前美国通膨居高不下,主要仍是供应链所致,白话来说就是供需仍然失衡,且供给侧 (Supply Side) 改善的速度是低于预期。

Powell 强调,目前美国高通膨持续存在,而美国经济要的是长期扩张,所以若要长期扩张,物价势必需要保持稳定。

这边开始进入正题了,我认为这是本次会议的最重要核心,是让我体感上,觉得 Fed 鹰派的地方。我认为 Fed 承认自己落后给菲利浦曲线 (Behind the curve),简单而言,Fed 这次的加息速度大幅落后给通膨。

由于 Fed 在 2021 年对于通膨的误判,先前 Fed 在 2021 年认为通膨在年底就可望自然回落,但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没有发生,反而通膨还更为严重,所以目前才有使用加息来追赶通膨的压力。但当前宏观环境看,通膨的压力是来自于缺工、供应链紧俏等问题,再加上拜登政府的大力推行财政刺激在那边推波助澜~

所以这一次的通膨是来自于实体经济上的供需失衡问题,并不是金融市场过度投机、企业超额投资等问题,我认为 Fed 在这次的通膨问题上,能做得空间非常有限。

这裡将产生一个不确定性的较大风险,就是 Fed 只能靠货币紧缩去压通膨预期,但实体经济的根本性通膨问题,还是没有获得解决。变成最终 Fed 只能再用更剧烈的紧缩政策,去引导通膨预期走低后,尝试来压低实际通膨率,所以这裡将让 Fed 的紧缩路径,存在著较大不确定性。

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直接去解决实体经济上的缺工和供应链/例如我之前提到的塞港问题,让实际通膨率自己走低、而不是靠 Fed 挤压通膨预期之后去引导。

谁可以去把坐在白宫裡疑似患有阿兹海默的白髮老头一巴掌打醒...还我特~


结论:我个人认为 Fed 今年将加息四次,不至于加息五次,而加息四次之预期,相信市场应该已经定价;至于缩表,相信市场尚未定价,估计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

如果 Fed 今年加息五次,我会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意味著 Fed 很可能在 2023 年底、2024 年初,就因为美国经济放缓太快而需要降息,Fed 这波操作就会变得非常韭。

最后说说股市的想法目前 Nasdaq 已经插水一段时日,抑制通胀是当务之急,而股市所谓修正才多久已出现V转。对通胀而言意义不大,修正数月才可能有帮助~所以我之前一直描述为“恐慌”。因此对白髮老头而言,怎麽做才有利于中期选举就很清晰了。

最好还是坚持认为市场或已定价加息四次之预期,但缩表预期则是尚未定价的观点。

配置上美股我倾向持有科技权值股,一些 Megacap 的估值我认为合理、前景确定性较高,而这样也可以让你的收益贴著 QQQ 走。

考虑到一堆成长股腰斩,我也愿意加仓接刀成长股,但建议佔据投资组合的比例,或许不要超过 15%,如果选股功力不错,这裡就会开始让你的收益拉开与 QQQ 之类的差距。

最后,我相信人人都会想在市场下跌的环境裡接刀,接刀不是不行,但若接刀失败,斩缆我建议速度要快,我个人不考虑价投的话一次斩缆的比例都是 50% 以上。




  

相关话题

  为什么 Storm 比 Hadoop 快?是由哪几个方面决定的? 
  算法源于大数据,而大数据源于我们每一个人,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拥有主导数据的权利? 
  大数据显示美国新冠「零号病人」大概率 2019 年 4 月出现,有哪些科学依据?如果被证实意味着什么? 
  大数据还能火多久? 
  机械大一新生,在考虑要不要转专业,求建议? 
  如何简明易懂地说明数据包络线分析法(DEA)? 
  算法源于大数据,而大数据源于我们每一个人,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拥有主导数据的权利? 
  今年上半年全国离婚登记人数减少 5 成,为何上半年离婚登记人数会下降这么多? 
  是否存在一个字符串,它的md5值是其自身? 
  大数据还能火多久? 

前一个讨论
通货紧缩有多恐怖?比通货膨胀还恐怖吗?
下一个讨论
计算机在德州扑克比赛中可以战胜人类吗?





© 2025-0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