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红楼梦里贾府怎么请那么多佣人,在那个年代有必要吗?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必要。

首先,贾府里的“佣人”不能等同于今天的“保姆”、“家政工作者”,她们没有人身自由权
譬如,袭人、晴雯、鸳鸯等等,乃至赵姨娘,全都属于家奴,没有人身自由权。你现在请一个家政阿姨,一手交钱,一手服务,银货两讫,好比合同工,双方都有选择权。但贾府里的这些“家奴”、“佣人”,是没有的——尽管人家每个月也有例银,但那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月薪。

我之所以提到以上几个人,是因为这几个人的来历:
袭人,外面买来的。她是卖身契在贾府的奴才。这是奴才出身中,地位最高的一等。
晴雯,贾府奴才家的奴才。因为被从小贾母喜欢,所以像个物品一样被留在老太太身边。这是奴才出身中,地位最低的一等。
鸳鸯,家生子。贾府奴才家生养的下一代,她的父母、兄嫂全在贾府里做事。
赵姨娘,妾,半主半奴。我不记得来历了,可能从前也是做丫头,然后被贾政收了房。

赵姨娘目前的地位,等于袭人、晴雯、鸳鸯在贾府最后能升到的最高地位,也就是半主半奴,即使如此,依然是家里的奴才,绝对不可能再高了(封建社会对出身极为计较,绝不可能让妾成为正妻),她们和男性主人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对等的婚姻关系——残忍一点说,其作用约等于“男主人的性奴”、“帮女主人一起生娃的工具”、以及完成其它家务琐事。

没有人身自由权的意思是:这些人不分男女,一般情况下不能随便离开贾府,尤其是年轻的小丫头;没有做五休二的工作日、休息日,有轮岗,但不见得有轮休;无论自己有什么事情,都要向主子请示,可以、或者不可以;所有人的婚姻全不能自主(例如,前文提到的丫头,主子要她们,她们得从;主子随便指一个男的,她们也得从)。

这些人要不要交税我不知道,估计不需要交税,但他们的儿子是肯定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但如果要说赖大的话,那是贾府的仁慈,特别给的恩赐,所谓“放出去”的意思,就是把这家人家的自由权还给人家,所以他们家的孩子才能读书,参加科举考试。


其次,对贾府这样的人家来说,即使这些人全都是奴才,他们也全都是“家人”。
他们对“家人”的定义,和现代不同。我们现在是把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视为“家人”,然而在那个时代来说,这些奴才也全都是“家人”。

例如,写到史湘云被接回史家的时候,作者原文是:

“那湘云只是眼泪汪汪 的,见有他家的人在跟前,又不敢十分委屈。”
“还是 宝钗心内明白,他家里人若回去告诉了他婶娘……”

注意原文的用词,全是“他家的人”、“他家里人”——我们现在会把上门做家政的“阿姨”视为“我家的人”、“我家里人”吗?不会,我们顶多说:这个阿姨在我们家做了好多年了,就跟家人一样。

即使是“家里的奴才”,也是“自家的人”,所以绝对不是“帮佣”的概念。


以上内容,只是为了说明一件事:贾府不是“请那么多佣人”,而是“有那么多奴才”

这些奴才和贾府里的主子关系是不对等的,他们个人乃至全家,全都是依附于贾府,仰仗贾府的庇荫而生存。所以,如果没有立足能力,这些人即使给了自由权,他们不愿意离开贾府。

要知道,他们中很多人,如果出了贾府,其下场很可能就是饿死。因为没有贾府的庇护,他们可能会被苛吏虐待,要上交繁重的赋税、从事辛苦的劳役;家里的劳动力生一场小病,就会让全家负债累累,生不如死。如果赶上旱灾、水灾,还可能变成流民,饿死街头。所以,从这些人的角度来说,相当一部分人,其实也愿意给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当奴才,吃饱穿暖不饿死,主子赏赐,还有些体面——同样是当奴才,为什么不找个富贵人家呢?更何况,如果干得好,说不定贾府里的主子还可能开个恩惠,放你回去。例如袭人的娘家,就是打过这样的主意,想要把袭人领回去。


真正“有必要”的原因是什么?是排场。对贾府这样的人家来说,排场的作用和重要性,大于实际生产力
很多人都试图站在生产力的角度来解释问题,这没有错,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正确的。然而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到过一件事情,排场、体面,对这样的人家(贾史王薛一类的大家族)来说很重要。

元妃省亲,贾府为了颂扬皇恩浩荡,可以说是掏空了为数不多的家底——和现代很多人的想法不同,对他们这种富了几十年的人家来说,为了这样的荣耀,就是要花这样的钱。
甚至为了让元妃在宫中过得妥当,他们还要不断的给宫里送银子打点——王熙凤还为此做过噩梦,梦到宫里的谁谁谁又来敲诈勒索,把一个泼辣的当家人吓到睡不安稳。

“只知买人,不知卖人”,确实是薛宝钗说的。其实际含义不是“不知道可以把自家的奴才卖出”,而是“我们这样的人家,是不可以靠卖掉家里的奴才过活的”。
如果是西门庆那样的暴发户,出于对资金周转、现实生计的考量,可能会变卖家里的奴才、妻妾,但是贾史王薛是什么样的人家?即使依靠军功成了开国元勋,并授予爵位,最终还是要奔着“仕宦人家”的方向发展。与贾府有姻亲关系的林家(黛玉)、李家(李纨),甚至来投奔的妙玉,她的本家,哪一个不是读书仕宦人家?他们要仁德的名声、要体恤下人,显得家风和睦,显示出他们家是读书人家,懂礼数。

这样的人家,如果变卖奴才会怎样?先不要说变卖了,史湘云在家里动手做针线上的活,宝钗怎么说的:

“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儿的东西都是他们娘儿们动手。”
顺便提一下,袭人因为自己麻烦史湘云做手工,所以知道以后,态度是又后悔又心疼,直说自己糊涂。(三十二回)

“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一个“竟”,已经表明了像宝钗这种贵族小姐的态度:日常的衣物就是家里“针线上的人”做的,史家居然让家里的娘儿们动手来做?在这里,多余的话没有说,作者也没有写,但已经在这里暗示史家的家道中落了。而宝钗和袭人也都是很心疼史湘云的。


当然了,如果觉得这个例子是我解读过度的话,也无所谓——因为这个例子确实也写得有些牵强。那么,下面这个观点就很明显了,详细看一下第二回中冷子兴是怎么说的。

摘取一部分:

“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人口日多,事务日盛,主仆上下都是安富尊荣,运筹谋画的竟无一个,那日用排场,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没很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冷子兴是什么人?都中古董行的贸易。这一行的人,其眼光之毒辣,除了对古董看得分明之外,对这些世家看得也很清楚。用蒋勋的话来说:谁家开始买古董了,说明谁家开始起来了;谁家要是不行了,可能就要开始去典当这些东西了。

那么,这个眼光毒辣的人是怎么说的?“那日用排场,又不能将就省俭”——注意看,这样的人家,是不能将就省检


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贾府确实也真的需要很多奴才来养着这些贵族——这点没有错。而事实上是,贾府所用的奴才,其实是远远超过了实际生活需要的。如果没有那么多奴才,别人会怎么看,会认为你们家家道中落,不行了。
所以,王熙凤和贾琏当家也只能偷偷地运作典当物品(不会是人),拆东墙,补西墙,甚至还要把手伸到老太太的房中。老太太不知道吗?我猜多半也是知道的,因为老太太一直很体谅王熙凤当家艰难,夸张一点说,我个人还认为是老太太默许了鸳鸯,因为她有时候也暗中帮着一起运作。

我们今天会认为这种体面、这种排场,毫无意义,但是放回到当时那个时代来说,这种体面、这种排场,就是一种很重要的仪式。
譬如,每一个小姐身边的丫头数量,在我们看来已经是惊人的多了:光是大丫头就有两三个了,没有写出名来的小丫头,更不知道有多少了。然而,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竟然还觉得不够。

“但从公细想,你这几个姊妹也甚可怜了。也不用远比,只说你如今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时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通共每人只有两三个丫头像个人样,馀者纵有四五个小丫头子,竟是庙里的小鬼。如今还要裁革了去,不但于我心不忍,只怕老太太未必就依。虽然艰难,难不至此。我虽没受过大荣华富贵,比你们是强的。如今宁可我省些,别委屈了他们。以后要省俭,先从我来倒使得。”(七十四回)

我们还觉得人家“佣人”太多,甚至很能干了,他们还觉得这个排场不够大,甚至觉得没什么有用的人——果然阶级不同,无法交流。
所以换个角度来说,我偶尔看一眼电视剧《知否》的时候,就会感到很尴尬:虽然作者一直在试图营造一个贾府那样的背景,但我总觉得主角他们家特别穷,一位小姐身边只有一个丫头;主角他们家的小姐虽然也读书写诗,但真的一点都不像正经的仕宦小姐……倒有几分李师师的感觉——网文嘛,还是不要在意这种细节比较好。


所以,总结来说,现在还是要感谢新社会、感谢新时代,否则我们中间好多人,就只能跑到贾府里去给人家当袭人、晴雯、鸳鸯,撑死当个赵姨娘;亦或是茗烟、李贵、周瑞之类的,想成为赖大的,绝对是千里挑一的优秀分子,还要等着主子垂恩,才有些许的可能。


user avatar   lu-chen-xi-9-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每天下班的一系列可能得操作:

坐地铁回家,快递柜里取个快递,便利店里买份盒饭,回到家里把衣服扔进全自动洗衣机,盒饭用微波炉加热,自己去洗澡。洗完澡吃个饭,晾上衣服躺床上开始玩手机……

这是一个现代普通人的一天,可是你想过这一系列操作需要古代多少人完成吗?!


交通工具,你回家要骑马/坐车,贾府的主子们是不可能一个人出门的(马弁是很必要的),至少有一个小厮跟随,你就需要一个人陪你。

你们俩要两匹马,家里肯定有马厩。家里的马厩至少需要两个人才能保证用马的时候随时能供给,这下你就又需要两个人。(实际上贾府的马厩肯定人比这多的多)

你回家可以取快递,可是贾府不可能有快递柜。女眷不能见人,你们家至少需要一个门房迎来送往,一个人。

洗衣服,重体力劳动,给你算最低的,一个人负责洗衣服。

吃饭就复杂了,现代一份荤素搭配的盒饭就卖十几块钱,放在古代,做这么一份盒饭的成本高上了天。厨师肯定得有,烧火的人必须有,像便利店盒饭这么复杂的食材,采买、改刀一定得有,就这么一份盒饭,你在古代想吃上至少需要四个人。

你要洗澡,贾府的主子是不会等水烧开的,轮值烧水的人至少两个。而搬水也是重体力活,往最少了算,一个吧。

你想在有光的地方看书娱乐?想有人帮你打理家务?那你至少需要一个袭人麝月吧?还得一个人,这还是最少的。


所以,现在一个普通白领下班后的操作,放在古代,至少需要十一个人,这还是最低的估计。实际上,这些人自己也有吃喝拉撒的需求,伺候他们还需要人,比如贾府内部就有专门伺候大丫鬟们的伙房。

而且这还不算,抽水马桶、电话、快递公司、外卖员、超市这些功能在古代都是统统的没有,所有的这些都需要人来替代。

仔细想想这些,你就会发现荣国府六七百的人可能还不太够用。


user avatar   zhou-zhi-6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衣服扔洗衣机里;再把电饭锅插上;顺手把一包速食羊杂加上水放进微波炉;

做完后到门口接个快递;

饭后一在空调屋内睡一觉;

起来,把中午剩的饭菜放入微波炉热一下;

出门坐公交上夜班

别看这些事情很简单,如果把这些设备去掉,就需要一个洗衣的仆人,做饭的厨师,跑脚的仆人,一套车夫,特别是古代,但凡有点身份的人都不会一个人出门,就算是个秀才,也跟个拿包的。这么就得五个人了…


user avatar   ye-lai-nan-feng-qi-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宋人笔记中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情。有士大夫于京师买一妾,自言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辞以不能。诘之曰:“既是包子厨中人,何为不能作包子?”对曰:“妾乃包子厨中缕葱丝者也。”蔡太师指的就是蔡京,他生活奢华,连包个包子都分工这么明确,这个女工只是为作包子的剥葱,别的菜不参与。

蔡京府里厨房分工明确到包子小组切葱专员这样的地步,那肯定还有剥蒜专员,包饺子专员……再想想做清洁这类的,还有洒水专员,掸灰尘专员,倒垃圾专员,更别提在内门服侍主子各项活动的专业人士了,人家这是专业细分,分工明确。

贾家也是公卿之家,肯定也是专业细分,分工细化明确的,宝玉挨打之后伺候他吃饭的人都是好几拨儿呢,不说厨房那一摊子了,就是送餐的送到里面进不去,里边的人取进来,又有人专门把菜拿去来摆上,然后还有专门给汤吹气儿冷却的,一个大流程下来宝玉才吃上饭。

为啥?有钱人会玩儿呗。


user avatar   xiao-ma-ge-14-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只能说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别说古代了,就是21世纪的现在,依然有富豪家族需要大批的佣人伺候自己的家人

在孟买市中心地价昂贵的阿尔塔芒特路上,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世界级豪宅成为孟买一景,有人认为这是“城市财富骄傲”,也有人认为 这是财富差距两极分化的极大讽刺。

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福布斯》杂志估计,他的身家超过268亿美元。他建的这个世界级豪宅,根据一个神话岛屿起名为“安提列亚”(Antilia)。

安提列亚历时7年建成,占地面积37000平方米,比法国的凡尔赛宫还要大。大楼有 27层高173米,每一层的高度是一般楼房的3倍,因此看上去像是60层的楼房。近年来受孟买房价上涨影响,目前豪宅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

这座豪宅仅住了5个人:穆克什·安巴尼夫妻和他们的三个3孩子,然而却雇佣了约600个佣人全天候为他们服务。

安提列亚的设施均属世界级,4层空中花园、3个直升机停机坪,一个巨大的图书馆,豪华的餐厅、多个泳池、健康会所、巨型跳舞大厅以及一间设有50个座位的迷你影院,甚至还有一个雪屋!

“安蒂利亚”的底部1层~6层为一个特大停车场,可以同时停放160辆汽车。停车场之上为大堂,一旦进入大楼,宾客们可以选择乘坐9部电梯中的任何一部从大厅直达各个楼层。

第7层用于汽车维修,第8层是一个酒店式大堂,并建有一个大型宴会厅;第9层~12层是室外空中花园;第13层~14层是用于健身的健身俱乐部;第15层~16层是用于医疗急救的家庭医院。

第17层~18层是可通过透明墙壁俯瞰城市美景的贵宾客房;第19层~22层是用于主人和直系亲属居住的主人房;第23层~25层是用于全楼维修和仆人居住的宿舍区;第26层用于机械工程;第27层则用作招待宾客的“娱乐中心”。

“安蒂拉”的楼顶是一个豪华的大型直升机停机坪,可同时容纳3架直升机起落。如果不想被烦人的交通堵在路上,那就打飞的回家,真的是有钱任性啊!

安蒂拉”的每一层设计都堪称奢华到了极致。第8层的宴会厅天花板80%的面积都挂满水晶灯,通往宴会厅的楼梯扶手全部覆盖白银。此外,8层“娱乐中心”还建有一个安装着人工造雪装置的“冰屋”可在房间内造出雪花,夏天孟买的天气极为炎热,穆克什·安巴尼一家人可在这里舒服享受清凉时光。

现代科技已经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富豪们依然需要大批的佣人伺候自己的家人,更何况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

贾府的每个家族成员都需要配备丫头小厮伺候,院子里需要打扫卫生的老妈子,花园里需要打扫花花草草的园丁,厨房里需要很多个厨子来给这么多人做饭,出门还得有轿夫给主人抬轿子,娱乐的话,家里还得养着一套戏班子,零零碎碎的还有打杂的工人,还有账房先生之类的专业人员,总之确实需要很多人伺候这个大家族


user avatar   wang-yang-42-21-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福王是被马世英拥立的

鲁王只是监国

唐王素有大志,刚烈有谋,称帝但是被郑芝龙裹挟,郑芝龙投降后,唐王战死。

邵武帝是唐王的弟弟,唐王让他继位,他有不能退让的理由。

桂王是福王之外最名正言顺的,属于正常登基。

靖江王,这是一个野心家+傻缺


user avatar   zhi-hu-41-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没有“进化”(更准确的表达是:演化)出爱情,只是“发明”了爱情。

它不具备演化的以下特征。

1,演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物种存在的基础。爱情不是。

例如直立行走、大脑的应用,都是人类这个种群延续至今必要条件。而爱情在人类的延续的百万年历史中,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中国历史上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没有影响人类发展的数量,也没有影响人类发展的质量。

2,爱情并非必现的结果,它充满了随机性。

爱情不仅不是人类的特征,它更像是一个神迹。人的爱情在不同时刻可以投射到不同人的身上,甚至同时投射到多个人身上,而很多人终生都不出现爱情。

3,爱情无法被明确定义,没有特征。

爱情的定义至今为止只有一个框架,而没有明确的定义。比如其生物学基础“荷尔蒙”,在很多爱情定义中解读为“性欲不是爱情”;比如其生殖导向,被解读为“繁殖恋不是爱情”。……实际上对爱情所有定义,都可以被特例挑战。他不具备任何显著特征。


为什么说爱情是被人类发明的?

我之前就回答过类似的题目,爱情这个概念的出现得非常晚。西方世界里类似于爱情的定义(不可或缺的灵魂伴侣),最早大约出现在1500年前,而且是柏拉图用来描述男性之间的情感。现代意义的爱情实际上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产物,不到500年。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爱情的东西,但大部分是现代意义的“喜欢”,如心“悦”君兮君不知。直到80年代末,文艺作品的百花齐放,加上商业话语的逐渐丰富。爱情这个框架,以各种形式和定义“教育”大众,最终形成了今天大家所说的这个没有明确定义和内核的爱情云团。

脱离了这个教育的过程,爱情并不会自发的产生。比如经济和文化不发达的地区,人们会普遍的表现出“根本不懂什么是爱情”的特征。

爱情不是演化的结果,而且和哲学、价值观这类东西一样,是人工发明的产物。




  

相关话题

  「《红楼梦》人物中,大多女性喜欢林黛玉,男性喜欢薛宝钗多一点」真实情况是如此吗? 
  红楼梦里贾府怎么请那么多佣人,在那个年代有必要吗? 
  质疑曹雪芹是汉奸的人是汉奸吗? 
  如果《红楼梦》中各位练就了武功会是怎样的景象? 
  红楼梦中,宝玉为何初见黛玉会摔玉? 
  主流红学为什么不肯接受《癸酉本石头记》?癸酉本有什么优缺点? 
  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王夫人和凤姐都给了钱,为什么贾母没有给? 
  为什么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设定的领袖角色都是「窝囊废」的形象? 
  请问你如何理解脂批中钗黛名虽两个,实却一身的说法? 
  既然高鹗续的《红楼梦》被那么多人厌弃觉得严重违背原著为何如今世面流传的《红楼梦》全是以高鹗为结局的? 

前一个讨论
当一名奥运会冠军是怎样的体验?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我遇到的相亲男,都会无缘无故断了联系?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