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华东政法大学本科生就业质量近三年走势? 第1页

  

user avatar   jin-rong-xiao-bai-ke-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连续在我的问题邀请里出现了N次。(点谢邀卡片只能选一个人)

咋这么多人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啥情况,我的毕业院校暴露了?

哈哈,倒是没刻意隐瞒过,反正我很多回答里都提及我是上海某政法院校毕业的。(嗯,这个说法其实没问题,毕竟还有上海政法学院)

但是看到这个问题,我本来是不想回答的。

第一,我不是华政本科毕业的;

第二,一点开看,基调是偏负面的;

第三,我跟华政就业办挺多老师都挺熟的,万一到时候说得不太好,找我咋办。

(说起来,我还是学校研究生那边的就业协会创始人之一,当时在就业办帮忙挺多的;不过现在本科和硕士的就业协会和一起了,所以研会就业协会不在了)

但既然这么多人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我还是说几点吧。

一、法学就业有其特殊性

我很多回答里面都提到过,我是广东人,小时候看TVB被洗脑了,立志想当律师,锄强扶弱。

结果我选择法学专业,然后我妈一度非常担心我。她酷爱看报纸,经常看到报纸上写着“法学专业就业率倒数第一,失业率第一”,还经常给我打电话,说“儿呀,你毕业要找不到工作了怎么办呀”。

为了我的就业,她一度未雨绸缪。而且我们家确实没啥关系,导致大三实习的时候我妈还老头疼,要担心我找不到实习,决定去街上的律所陌拜。最后我在学校的安排去了检察院实习,才让她停止了这个行为。

......

哈哈,不过没想到她儿子后来读研之后,还可以去教别人找工作。一年要去个几十所985211做讲座。每年也会回华政做个两三次讲座。

不过说回来,其实她的担忧很正常。

这个行业,真尼玛是不好就业。

不在于法学这个专业不好,而在于典型的对口行业太少。

第一反应不就是律师、公检法、法务,数量其实都不多。

上海的律师人数也就不到三万人,公检法这种对口的岗位都不多,法务每个公司需要的都是个位数(小的可能还不需要)。

所以,如果你讲究绝对的对口,你能找的工作就不多。

但是,你也会讲,不是有很多其他的专业,也没啥对口的工作嘛,为什么没说人家工作难找呢?

像很多财经类院校为啥就业好。因为学商科的同学说透彻点,在学校学的东西都太虚了,出来都用不太上,反倒是对各行各业接受度比较高。

问题就在于学法律呀,你还是有那么点专业性的,很多人学了之后,又不愿意放弃学的专业去干别的,说白了还是有点清高或者情节。

就是学这个专业的同学,路径依赖非常严重,学了法律就不想干别的专业的。

虽然难就业,但弃之可惜呀。

所以学法律,为了提升就业砝码,大部分人都会去读研。好的律所,也只要研究生。

本科就业,如果你执着于法律,只能去一些一般的地方诉讼所,而且数量也不多。

至于绝大多数人会考公务员,这点更加荒谬。公务员就招这么多,那注定有很多人得知没考上的时候,无奈走向就业市场。毫无准备的就业,怎么可能找得到好工作?

我记得学校每年都有针对考公考研失败的人组织的线下招聘会,我说句不客气的话,来招的机构基本上也不是真心来招人的,就挑挑拣拣看看有没有令人惊艳的货色,没有就算了。就跟考研被调剂一个道理,一旦到了那个状态,你就没什么议价能力存在了。

我没去研究过中国政法,中南财经政法、西南政法的就业,但我敢断定绝对好不到哪里去,而且趋势应该也是相通的。

学法律,难就业,自古以来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至少我读本科那会儿,十几年前就是了;当时的新闻报到的是中国政法本科,能从事法律相关的都只有百分之十几)

所以华政的就业咋趋势,我都觉得正常,不影响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说句zz不正确的话,政法类院校就就不应该分立出来,毕竟行业太小,要单独支持起一个学校太难,就像国外那样做小而美的法学院倒是挺好的)

二、华政的上限和下限

我在另外一个回答里其实提到了华政的现象。

其实非常特殊。

而我依旧觉得华政是如果你想去top律所,读研性价比堪称第一的学校。(不包括本科)

就说研究生吧,就业属于上限和下限,差距无穷大的情况。

上限,真的好高好高。

这里只指法律行业,去top律所的质量和数量,绝对在国内名列前茅,绝对不输于清北人,甚至很可能超过,我没做具体数字统计,单凭感觉。毕竟上海机会比北京略少,但是竞争小太多太多了。复交都非传统法律名校,而且研究生人数也少。就像我当时也看过复旦法学的考研,经济法招个位数,而我们招90个人。

我有个观点,很多时候你能去什么地方,不在于你得优秀到什么程度,而在于你的对手有多强,竞争有多激烈。北京的竞争环境太过恶劣,有26所211,有清北人这种bug就算了,法大和外经贸在法律这个领域都是绝对的牛校。(我原先对外经贸没什么感觉,后来发现超多顶尖外资所的人都是外经贸毕业的)

反正清北人能去的红圈所,外资所,华政绝对都有很多人能去。而且,如果你足够优秀,你想去最顶尖的律所,你来华政,所需要付出的肯定要比在北京的低,因为你的竞争对手没那么强。而且真的面临的竞争环境,跟法大比起来,那简直是天堂。尤其是本科好点的同学,本身能力出众,来考华政的研究生,简直就是开挂一样的存在。

还有考公务员也好猛。我们那几年研究生有差不多300人过初试吧,快占到了所有学法律的研究生三分之一了。我们班反正有第一名考上北京证监局,班长去了陕西证监局(一去就借调证监会,话说我在投行的时候在会里还找了她好几次),还有面上人行的分行。

至于跨个行业,来讲讲金融。我之前说了,华政对于非法律行业的竞争力,按平均来看,是极其薄弱的。金融行业尤其看重学校,华政学校本身来说,在这个行业非常没有竞争力。

我之前经常感慨华政没啥干金融的校友,像我那年毕业,经济法去红圈所的一大堆,但干金融的,就算加上金融机构的法务的,可能也就五六个。其中干投行的有那么三四个左右。

不过我当时对这个行业感兴趣的时候,我选择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挨个同学去找他们要师门通讯录,把所有显示在金融机构的人的微信都加了。(就按手机号码搜)我后面自己还拉了金融行业的交流群,组织大家一起交流,借此我认识了很多在金融行业的校友,他们也对我挺认可的。(现在想起来当时脸皮是真厚呀)

加上我经常回去做讲座,也给就业办和师弟师妹提供了很多实习机会,这些年看到去金融行业的还挺多的。就拿投行来说吧,我认识华政毕业的,去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中信建投、国金证券、申万宏源、招商证券等等投行部门的。(不过应届生能直接去的数量倒是不多,主要是混金融的人很多都认识我,所以我一挑总能给你挑出很多大牛)这些机构和部门是最top985都很难去的地方,照样有华政校友去,逼乎里天天还说投行只要清北复交。包括陆续很多顶尖红圈所跳槽的,这种加起来就更多了。

之前写过另外一篇学法律选择学校的文章:

下限,真的好低好低。

这里我就不过多展开了,说起来伤感。

毕竟双非学校,毕竟研究生招人多,很多人的综合素质是一言难尽的。

按道理,按照华政在上海法律圈的地方,哪那都是校友,你稍微脑子灵光点,找份像样的工作还是不难的吧。

反正下限最低也就是找不到工作。

但这个也没办法,毕竟你是政法性院校,招人又多,你很难去把握到像复旦的那种筛选力度。但这也是华政考研性价比很高的原因。

尤其本科不好的,华政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之一。考上了之后,如果你本人可以,努力点上限还是挺高的。(说实话华政本身双非,考研过来的很多也都是双非,所以不存在啥歧视)

至于本科,其实不太好说具体怎么样。因为到考研和升学上,个人的差异性挺大。

毕竟你想在法律这行工作,大概率要读研。双非读研保研劣势太大,但胜在GPA给的普遍高,出国因为专业还算有名气,挺多申请去名校的。

反正我原先研究生同学,本科保研过来的,基本上是超级学霸,被各种顶尖所和外资所预订那种。但也有些考研上来的,最后表现一般般的。

三、文科性院校普遍艰难

反正以后,文科性院校普遍还是会走下坡路的。

所以不要在那里惊讶了,请接收这个事实。

同样的,其实还有人大。虽然是人文社科殿堂,但是学科确实太单一了,只有少部分理科,工科几乎没有。

文科赚钱难呀,大多数对学校来说,就是要砸钱进去,又不是很明显有回报的那种。

任何综合性大学,文科肯定是高投入,理工科肯定还是有些产业化赚钱路径,所以基本上领导都得做一定的倾斜。

所以你看看清华和交大搞文科的套路就懂了,理工科牛校,学校有钱,砸就是了。所以他们的法学院都可以拔地而起。像交大挖了一大堆非一线城市法学院最牛的老师。对于挖其他大学的法学院的院长,给你很高的待遇,奖励一套房,问你来不来?

尤其是现在鼓励科创时代,理工科的强校肯定在综合化的角度会越来越强,因为学校有钱了,可以砸钱搞文科。

请注意,我这里不是说文科没用,不要引战。正是因为文科有用,这些理工科强校才要砸钱去支持文科的发展。只不过纯文科性学校如果在待遇和福利方面跟不上,其实很容易被挖角。

那么这些文科性院校就不值得去了吗?

也不是,就拿华政来说,如果你来了,你会拥有大量法律圈同一行业志同道合的校友。

你真去个食堂都能碰到隔壁桌还在讨论强奸案怎么断定。

对于你未来在这个行业混,公检法等垂直领域、校友资源,可以是你莫大的助力。

但是,你就确定你一定要干法律吗?

很多人学了法律之后,发现自己不适合呢。

所以,这里划重点,本科,请务必一定以及肯定,去综合性大学吧。

不止政法性院校,财经类院校,外语院校,都不建议你本科去读。

真读完本科,你发现这个行业是你所热爱的(基本到二十多岁脑子应该清醒了),那么你可以大胆的去追求的你梦想。

这些专科性院校本科分数这么高,真心性价比很低。(我不是在说华政,如果有老师看到了请找我,哈哈)

四、对学法律同学的建议

我一直是比较热心的那种,包括不断的回学校去做讲座,就是想给大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无奈我去复旦上财还能爆满,回华政经常很冷清。(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现场只来了4个人;尼玛我可是特地跑去的松江呀!)

还记得我刚工作不久,为了给大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当时联合了很多院校的学生会和社团组织,做了一场线上的讲座

【律法金英系列】“法科学子的金融之路”

当时有来自这些学校大概2000多人同时听,主要的主题是法学去金融行业,能干什么。

第一场请的是一位华政校友,某券商的HR给大家讲,她第一句话就抓住了我:

很多人总是问我,学法律来我们公司能干什么?我反问他,你觉得你学法律,什么干不了?

这就是核心精神。

其实,学法律,去干很多行业都是有优势的。

我还认识学法律去干二级研究的,人家完全没有丝毫相关经历,但是一句话我逻辑超强,把面试官给怼住了。

学法律,有什么不能干的?你就一定得考公务员去?你就一定得做律师?

如果你想做律师,你能不能提前规划一下,该去实习,该学学法律英语,什么法律检索、撰写备忘录的技能?

我有同学去的航空公司的管培,也有同学去了医药的实体企业(非法务)。

像很多文哲史的同学也是,别老抱怨你专业不好,托你后腿。我认识学中文的去券商固收,公募基金做机构销售,资管做abs的。认识各种理工科干投行干行研的,人家都不对口。

其实,跳出法律这个专业来看,海阔天空的。

想想你适不适合考公务员?以及说是否有觉悟和毅力考上?

还有没有其他行业你是感兴趣的,并可以提前做准备的。

只要你想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并很好的做好拆解,你的未来肯定是清晰的。

现实中的职场,基本上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什么样的经历造就什么样的人。

本科生大多数都没有很好的职业规划,想着就考研考公。但这方面失败率确实很高。

你是要随大流,还是要“不走寻常路”?

我反正算是同学里的小众派了,反正我当初也就是一普通学渣,估计走法律这条路也混不到他们那么好。现在远没有去top律所混得非常好的收入高(真可以说最牛的同学收入估计我几倍都有),也远没有去体制内好单位的有些小权力且舒心稳定。

但至少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不后悔。

(本来就只准备随便回几句的,结果我这人比较啰嗦,一回就是一堆,反正意思就是正确看待问题吧;如果还没读本科,能选择更好的去更好的;如果已经来了,就努力让你自己成为上限)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宁波工程学院? 
  大学不发学位服,只能租几天或花几百买,这种现象普遍吗?为什么不每人发一套留作纪念? 
  国内大学设置的专业里,哪些是很水的? 
  如何看待北电阿廖沙师弟「北电侯亮平」在微博举报宋靖、吴毅为首的教授们多次潜规则女大学生贪污受贿的事件? 
  哪些大学开设印地语? 
  你当初为何选择法学 / 法律,会推荐后辈选择法学 / 法律专业吗? 
  「裸跑弟」何宜德的父亲称「儿子简历肯定没造假」,你怎么看? 
  父母因为孩子成绩焦虑怎么办? 
  复读两年从擦边郑大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值吗? 
  真正好的 985、211 的同学和普通一本学生差距在哪儿? 

前一个讨论
备考2021法硕(非法学)该买哪些英语和专业课以及政治的资料书呢?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青春有你 2》的选手们?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