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题主的问题,因为我的需求和题主是一样的,相信题主所说的满足一天使用不是有些答主理解的亮屏一整天。
本人是轻度手机使用者,下载的APP不超过十个,日常需要打开只有微信支付宝,对手机唯一的性能要求就是拍照好一点。
但从2019年以来,各家手机厂商都在追求性能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导致新品手机越来越重,价格也越来越贵。
导致像我和题主这样的手机用户,想要购买新款手机就必须忍受过剩的重量和过剩的功能导致的溢价。
尤其是5G手机上市之后,价格普遍上调了一千元,重量也动辄200g以上,很大的打消了我们的购买热情。
未来如果想购买5G手机只能在OPPORENO3PRO,魅族17,华为P40基础版,三星S20这屈指可数的几种机型中做选择
这个怪圈,是不仅手机进入。
只要是没能飞跃发展,或者是迭代的进步不够快的行业,都会陷进去。
我们称之为“内卷”
内卷化,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因为没法质的飞跃,一有快充,大家一窝蜂的上去;一有90hz,大家一窝蜂的上去;一有无线充电,大家一窝蜂的上去;一有安卓10,大家一窝蜂的上去;一有5G,大家一窝蜂的上去。
然而,
电池容量万年没变化,手机发热万年没变化。
我给你贴一张手机CPU性能的天梯图
有没有成指数级变化?没有。
摩尔定律很快就会失效。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尽管这种趋势已经持续了超过半个世纪,摩尔定律仍应该被认为是观测或推测,而不是一个物理或自然法。
确实如此,性能增加带来的体验提升边际效应愈发明显。
除了游戏和生产力这种可以对性能需求无限的应用,PC在Sandy Bridge(二代酷睿i系列)普及4核的年代基本解决了日常流畅,手机这边则是大量开始使用A73(骁龙835同代)。特别是前两年i5开始普及六核,手机这边普遍A76(骁龙855同代),基础性能已经基本甩开非游戏需求了。
PC这边上一次普世般提升体验的技术是SSD的普及,但是现在的问题是PCIE4.0 SSD性能吊打SATA SSD十倍,一般使用下却基本感觉不到差异的程度。手机这边能普世提升体验的技术是这两年开始兴起的高刷屏,之后还能提升体验的普世技术,讲真看不见。
手机疯狂堆拍照在我看来跟PC这边兴起RGB是没什么区别的,都是在生造卖点以维持行业活力。区别在于PC你可以不要RGB,手机你想不要凑数镜头换电池容量却真没有。
我们马上就要进入一个技术仍在发展,但体验提升进入边际效应的时代了。
手机有个很大的问题是APP厂商。
本来,我用手机买个东西,有2013年的淘宝版本,我能看图就能买东西了。
后来有视频,2016年的淘宝就够用了。
现在最节省的CPU,有个3G内存就能跑的很流畅了.
但是阿里不支持老版本,逼你用2019年的淘宝,这个就得有个大核才能跑了。
本地储存听歌的,2010年的版本,我听起来就很好用啊。
看书,2010年的就很好用,容量才多少K啊。
但是,很多APP不升级不让你用,这样你不玩游戏也得要一定性能的手机,否则就不流畅。
APP臃肿,手机性能就不能弱。
手机性能强,耗电就不能低,在加上5G的要求,金属机身天线难做, 玻璃机身厚重,手机就很难做的轻薄。
OPPO reno3 Pro做的相对轻薄的7.7mm已经很难了。
看看iPhone9发布后,热销,能不能带动一下复古潮流。
因为事实上手机的发展又到了瓶颈期了。。。
每当手机的发展遇到瓶颈期的时候,为了竞争,各家都会在现有技术还能够继续走强的方面开始拼命攀比、拼命宣传。
当年黑白屏手机到瓶颈期的时候,什么跑马灯、12色屏幕背光(你猜黑色背光怎么办?当然是黑底白字啦,当年黑底白字叫反白屏,时髦的一批,摩托罗拉V70这种顶级货才用,V998都只得绿背光)。因为技术不能突破,大家只能拼这些还能改进的末节。
结果彩屏时代来了,技术拐点到了,这些东西都没用啦!
彩屏时代,大家又开始拼屏幕,从128*128一路攀到240*320,从256色一路拼到16万色,拼不动了。。。于是开始往手机里堆各种功能,比如音乐解码芯片(md就死在这会儿了),这个大家很快也难解难分了,于是就堆相机,10万像素一路堆到千万,很快又难解难分了,于是就开始拼怪设计,比如西门子的首饰系列,比如三星滑盖加翻转摄像头,摩托罗拉的各种刀锋、贴合面部、可变键盘布局,诺基亚的扭扭腰,索爱的各种walkman,就这么拼啊拼。因为你无法从根本上颠覆手机的使用方式,就只能从这些东西上找卖点。
iPhone来了,多点触控+3G,革命啦!于是那些设计又白玩儿啦!
然后从iPhone初代到现在,技术瓶颈又到了,手机变成了移动终端,但移动终端的使用方式仍然没有新的突破,那么大家就只能拼参数了。因为目前这个时代,你想动外观很难了,这是目前的移动终端使用方式决定的。直板大屏是目前最方便使用的移动终端形态。材料也不太好打主意,因为该用的材料都被发掘完了。能拼的就在屏幕、摄影、处理器了,也就是堆参数。
什么时候能摆脱堆参数呢?什么时候技术革命又来了,移动终端使用方式被颠覆。。。但是那也不是不堆参数。是宣传的重点就变了,就像彩屏完全囊括了黑白屏的所有攀比点,现在的移动终端囊括了彩屏手机时代几乎所有攀比点(外观例外,毕竟彩屏时代那些设计放现在,十个里面八个就反人类了)。
未来的技术,会把现在的参数攀比继承进去并继续发展,只是宣传点完全不在这方面了。
原来手机拼外型,翻盖,滑盖,侧翻,全键盘,百花齐放,可是现在手机是拼内在,外形都是那个样子,只能里面做文章。
也许因为,它们的事态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糟糕,所以没能感同身受吧。
其实就算武汉封城的时候,我还天真的以为,这次的疫情只是屁大点事。
直到我发现,官方公布的武汉单城市确诊数量竟然高达几万人。。。这才意识到武汉短短一个多月确实传染了太多的人,这才意识到这个病毒比我想象的要可怕很多。
欧美现在单城市破万的根本没有,甚至全国加起来都没破万,所以它们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也挺正常。
人类,大概总会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等到它们也单城市确诊过万的时候,自然就会意识到,戴口罩一点也不好笑。
也许因为,它们的事态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糟糕,所以没能感同身受吧。
其实就算武汉封城的时候,我还天真的以为,这次的疫情只是屁大点事。
直到我发现,官方公布的武汉单城市确诊数量竟然高达几万人。。。这才意识到武汉短短一个多月确实传染了太多的人,这才意识到这个病毒比我想象的要可怕很多。
欧美现在单城市破万的根本没有,甚至全国加起来都没破万,所以它们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也挺正常。
人类,大概总会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等到它们也单城市确诊过万的时候,自然就会意识到,戴口罩一点也不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