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江西临川 70 名教师集体放弃「铁饭碗」的行为? 第1页

  

user avatar   skatingz 网友的相关建议: 
      


​4月27日,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关于对艾松梅等70名同志解除聘用关系的批复》。这一公告随即引发热议。

虽然公告中老师辞职原因多种多样,“70位同志考虑到夫妻两地分居或在外地安家创业、收入低、个人原因、长期疏于教学、随夫到外省发展、照顾家庭和小孩以及身体欠佳等”,但是一次性70名教师辞职实属罕见,奇怪的是,舆论主要聚焦在老师的工资待遇上。

尤其是很多自媒体在嗅到 “商机”后,闻风而动,标题冠以“心酸”“心疼”等字眼,并在真相不明的情况下过度解读,把辞职原因简单归结为“教师辛苦,待遇不高”,这一下子就击中了教师群体的软肋,这使得相关话题在教师群体中广泛传播。

在舆论的广泛关注下,抚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微信公众号4月30号作出回应:系在编不在岗教师主动申请辞职(也可以理解为清退)。但相关文章仍在大肆传播。

说来惭愧,我恰好在临川工作,但我还是通过有老师分享公众号文章链接向我求证事件真伪,才意外得知这一事件。

在舆论平息之后,关于这一事件的脉络也逐渐清晰,借此我也谈谈我的看法。

1.虽然70名教师“辞职”背后的原因,和公众猜想的并不一样,但也间接反映了教师群体对自身收入水平的不满意。从我朋友圈那琳琅满目的微商广告大致也可以看出,大家都在想方设法增加收入。关于教育界存在的问题,我也写过很多文章,在此不再赘述。

2.希望大家明白,各行各业都有苦衷,都不容易。尤其疫情之后,很多行业受到冲击,相比之下,教师收入还是有一定保障,这也是很多人想从教的重要原因。不管你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那就应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就应该认认真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偶尔抱怨抱怨,发泄情绪,并无不妥,但不能把抱怨当作工作和生活的常态。如果教师这一职业给不了你幸福感和获得感,还不如痛痛快快辞职,对自己是一种解脱,对学生也是一种解脱。与其痛苦一辈子,还不如痛苦一下子。

3.我相信大部分老师还是热爱教育的,尽职尽责。所以也希望大家不要被“有心”的人利用。现在很多教育公众号,为了流量,丧失底线。起骇人听闻的标题,精准的抓住用户的痛点,大肆煽动用户情绪。然后不明真相的老师在反复的信息轰炸中,失去了判断,充当了其获利的工具。这类公众号有何特点呢?内容都是复制粘贴的,标题都是要你必看的,内容都是情绪煽动的。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关注这类公众号,让“良币驱除劣币”。(Ps:“我的精神家园”值得大家关注,哈哈)。

4.关于教育界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就事论事,要不然只会给全社会营造出教师“矫情,哭哭啼啼”的错觉。关注我公众号的人都知道,关于教育界的问题,我写过很多文章,也算是敢怒敢言的。但是,现在有个趋势,教育界但凡是有点风吹草动,大家就开始“哭诉”。就像这次事件,虽然公告中透出的辞职原因众多,但是大家想当然的就认为是“工作辛苦,待遇不足”,等到真相大白后,被啪啪打脸。长此以往,狼来了喊多了,以后我们真的要发声的时候,那就可能没人帮我们发声,那我们就真的独木难支了。现在已经有这样的趋势了,教师群体的名声已经在走下坡了,虽然不只是我们的原因,但是仍值得我们警惕。

5.关于这一事件真正有意义的议题是,在编不在岗确有历史原因,但是从2005年开始,国家就开始整治“吃空饷”现象,2014年国务院开展过专项行动,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所在的学校在那几年就有一些“在编不在岗”教师返校任教。问题是,为什么当地政府在2020年才清理这70名在编不在岗教师?这背后是否有深层次的原因?毕竟这些在编不在岗势必会影响单位内的编制,进而影响其他教师的编制或待遇问题。另外,虽然在这次应对舆论过程中,当地政府反应很快。但是,如果当地政府能一开始就在公告中说明情况,也不至于会引起舆论这么大的反映,公告内容也客观上误导了社会舆论。毕竟对于,对于“在编不在岗”,教师们是同仇敌忾的,大家肯定会支持理解。事前预防总比事后补救来的有效果。

6.我自己也是老师,对于教师待遇问题,我们要正确认识,比较方法也一定要合情合理合法。

以我自己为例,说句心里话,跟当地其它行业相比,我觉得还是比较满意的。如果我和大城市相比,那肯定是自愧不如的,可是也应该看到大城市的物价房价更高,生活压力也大。人生在世,有得必有失。

而我们中有个别老师,将普通学校的教师待遇和重点学校的教师待遇放在一起比较。甚至有些老师大言不惭的说“要是给我好学生,我也能教出那么好的成绩”。这种比较是站不住脚的。

这就相当于,我考了500分,对方考了700分,你问“凭什么他可以去清华北大”,凭什么?就凭人家比你厉害。

同样道理,重点学校的老师大多学生时代付出更多努力,考上了更好的学校,然后凭借自身努力找到更好的工作,获得更好的待遇。这才符合,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公平原则。

身为老师总不能一边教育自己的学生努力学习考上更好的学校,一边又在拿更好学校的老师待遇说事,这属于心态扭曲,要不得。

那我们应该和谁比?

其实,我们只要紧紧盯住一个群体就够了,那就是当地的和我们同级的公务员工资待遇水平。因为法律规定“工资不低于本地的公务员或者略高于公务员工资”。市直学校老师就比较市直单位公务员,县区学校就比较县区单位公务员。

另外,奖励性工资和其它福利待遇应该一并算在内,这才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但是,现在有种现象比较突出,那就是财政工资我们和当地公务员相当,甚至略多。但是,很多单位的公务员,往往年终奖励性工资很高,这一块到老师手里就打了折扣。据我所知,不少地方就因为这一问题发生过教师群体维权。

2019年7月,国家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依法保障教师权益和待遇”,并且规定: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就像“减负”一样,“狼来了”喊了很多年,老师从一次又一次欣喜到一次又一次落空。

希望这一次是动真格的。

昨天五四青年节,很多人在期许年轻人要“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奔涌吧,后浪”,但是很多“后浪”们感慨生活不易,浪不起来。

教育界也是一样的。先读书,再教书,还没开始浪,就发现自己被打在沙滩上。

物质不自足,精神难自由。是我们很多人一生的写照。

鲁迅在1919年11月1日“新青年”《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这样写道“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希望全社会和老师们一起努力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这样我们的“后浪”们才能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奔涌。




  

相关话题

  乡村小学开垦 4 亩荒地让学生种菜以「让孩子感受粒粒皆辛苦」,你怎么看? 
  为什么总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他们做老师是为了挣钱的吗? 
  怎么评价公务员和教师的互相伤害? 
  如何看待2022年1月11日国务院发函:教师年终奖补不低于公务员,落实不到位挂牌督导? 
  有哪些道理是你当了老师后才知道的? 
  你们遇到的最差的老师差到什么程度? 
  如何看待一个政治老师把一条误入教室的狗从二楼扔下去?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到了,除了给老师送礼,还有什么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学校「教师荒」的情况严重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整顿培训机构,教培机构老师该何去何从? 

前一个讨论
丰臣秀吉非得打朝鲜吗,为什么不能休养生息发展自己的领地呢?
下一个讨论
假设存在霍比特人,冷兵器战斗力和人比如何?





© 2024-06-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