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初涉装机,请问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第1页

  

user avatar   xiong-wei-42-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五万字方方面面教你如何搞机,呕心泣血之作,你能问到的都在里面了,通篇干货,看了点个赞可否

因为字数太多,图片为了不影响观感都是缩略图,只要点开查看原图就好,真的是五万字。。。或者说五万个字符

持续更新,请放心食用

一.搞机之前,有几个需要注意的点

先解释一些基本常识

  • 图拉丁/图吧垃圾佬:是一群热衷于二手硬件和古老配置的机佬,强调极致的性价比,极客精神,总部是图拉丁吧,喜欢折腾
  • 卡吧机佬:显卡吧有股子没个titan就不好意思刷贴吧的风气,类似于知乎人均985,所以卡吧机佬多是有钱人、万元神机拥有者的代名词,和上面的图吧机佬是对立的意思
  • 苏妈:amd CEO,全名苏姿丰,华裔
  • 老黄:英伟达CEO,全名黄仁勋,华裔
  • 牙膏厂:英特尔的外号,曾经挤牙膏(就是每代CPU提升很小)好几代而得名
  • 农企:AMD的别称,曾经推出代号为打桩机/压路机等一系列架构的CPU,歪果网友就根据首字母amd=agriculture machine development创造出了农企这个外号
  • 某个cpu好不好压:因为cpu散热器是扣了cpu上的,所以好不好压代表这个cpu的温度情况好不好
  • 烤机:通过aida 64 fpu、furmark、cinemabench r20跑多轮等测试软件,来让cpu/显卡/内存等满负荷运行,以此来测试功耗/超频稳定性等
  • a/i炮:amd/intel极端粉,一粉顶10黑那种,但也可以当做a/i粉的戏称,毕竟自嘲很爽
  • 挖矿:通过在虚拟货币系统中进行计算而得到虚拟货币的过程,需要非常大的算力,所以都用显卡或者矿机来进行,详情可以去百度
  • 矿卡:挖过矿“锻炼”过的显卡,因为挖矿过程需要显卡24小时不停高强度计算,而且有些矿工为了省电费都在一些电站旁边(偷电)或者偏僻的电费低的地方挖矿,环境恶劣,所以买矿卡风险很大,运气好了球事没有,运气不好立马扑街

那么开始讲正事儿

1.用途问题 这个是你自己最有数的,一定要有主见。不要觉得一台电脑就能把自己变成国家栋梁,俗话说买前生产力买后打游戏,不要配机的时候觉得我要干这个干那个,又搞adobe又搞autodesk又写代码什么的,哎听说xxx很有趣,我一定要去学学,配完机子后天天打游戏不干别的。这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儿,想打游戏就打,别脑子一热觉得自己可能搞生产结果弄了个生产力主机,结果游戏玩的也不爽,之前的鸿鹄之志也抛之脑后,这就得不偿失,一般的游戏主机配置,应付一些专业软件的入门学习或者兴趣爱好完完全全够。当然这不是打击人,如果你有决心从头做起,或者本来就是干这行的,那没问题

2.预算问题 配机之前总有人和你说

虽然我也是老劝人加钱党了,但这个事儿一定要量力而行,无数的机佬顶不住这个诱惑,显卡1660s到顶之后发现2060不错,上2060之后发现丐版2060s也没贵多少,就这么一路加到找马爸爸借钱,加钱买好的这个没错,但最好别影响正常生活,自己有数就行

3. 性价比问题 无非就是性能价格比,有句俗话叫一分钱一分货,但在硬件圈里,加钱能买到好的这个没错,但提升的程度跟你投入的资金可能不成正比,要不要加,完全取决于你对这些提升的重视程度,以及你的预算,毕竟谈性价比,首先就是这个“性”能不能满足你的要求。比如假设3950x有16核32线程,渲染速度比3900x快30%,卖5749,而12核24线程的3900x,卖3499,你可能觉得,3900x性价比还是高一些的嘛,如果你这么想的话,淘宝上几十块的洋垃圾志强性价比最高。所以,不同价位一般不要去谈性价比,有多少预算就上多少预算的,你6000的预算就上3950x,3500的预算就上3900x

4. 我去收二手的或者买上一代的会不会更便宜?淦,你一手的研究好了吗就想收二手,在售的东西大把现成资料测试可供你研究,停产的些玩意儿早就没什么流量了,甚至大把评测早就没了,哪一代是大火炉?哪一代的哪一个型号翻车?就显卡来说,矿潮的时候有多疯狂,1060都炒到3000块,你敢说你二手买不到矿卡?什么?买上一代?naive!20系出了10系就停产,买你的二手去吧。倒是cpu可以考虑买上一代,但这里有个很纠结的事儿,英特尔的同规格cpu这一代和上一代相比变化不大,毕竟老牙膏厂了,导致价格并没有变很多,现在9代10代依旧是混卖,所以,对英特尔来说没有上一代,只有现在,买得起哪个就买哪个。而amd那边,上一代zen+确实是便宜了,但这一代的zen2提升实在是太过巨大,后来的zen3在zen2基础上提升更大,所以但凡是能咬咬牙肯定是不亏。所以,老老实实选这一代就完事儿。二手方面,二手并不便宜,大部分闲鱼上卖的二手价你甚至能在淘宝上找到全新的了,这里说个可笑的事儿

小白:大佬们这个二手价怎么样?
吧友:这价淘宝能上全新的了
小白:可是听说淘宝上买东西不靠谱呀
吧友:。。。。。。

总之,老老实实买全新的就ok,不要想这些有的没的,图拉丁们都是些极客,都是折腾着玩的,坏了不亏不坏血赚的那种,想正儿八经用的别想这些,而且保不齐图拉丁吧的那些人都是卡吧移民双线作战的

5.什么叫“能带动” 这玩意儿没有什么硬性标准,完全看自己。玩游戏,分辨率,画质特效,帧数等等这些都是你需要关注的,分辨率这个16:9的通俗意义上讲有720p,1080p,1440p(2k),2160p(4k),而另一种的带鱼屏就有点不一样,她是21:9的,特别长,俗称LOL物理外挂,她的1080p,2k具体是几X几做个乘除法就知道了。目前的主流是1080p,2k算是高玩,4k就很少有人能达到了,但30系的出现让4K满画质跑满60帧不再是梦,前提是得有钱。

画质特效方面每个游戏都不同,酌情选择,一般直接选游戏里的低/中/高/极高设定就行

还有,诸如什么什么卡带不动什么分辨率这一说法,比如显卡吧就一大堆认为3080带不动2K的吧友,这就是典型的一根筋,非得特效无脑拉满吗,低一点你能看出区别来吗,非得盯准极个别的那几个巨吃配置的游戏说事儿吗,咱们既然给自己买电脑了,就得变通一下,千万不要非黑即白,人类跟电脑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类不是二极管

帧数的话看你的见识,如果你是一个初玩游戏的小白,20帧你都觉得爽,但如果你体验过60帧那再让你玩20帧你肯定受不了。一般来讲30帧就能玩,60帧就很爽,144帧就上天,而且不同游戏种类适合的游戏帧数也不一样,比如吃鸡,或者csgo这类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这些游戏操作激烈节奏忒快,所以帧率越高越好,而且这种游戏主打竞技,对画质要求不高而且相对不吃配置(吃鸡优化太渣,算是吃配置的),所以144,165甚至240帧都可以,越高越好,这种游戏对显示器的响应时间也有要求,如果响应时间烂得一批就会有拖影,你在突突突的时候一转身满屏幕的拉伸特效肯定会相当难受,但别指望你一青铜换了144屏就能王者,菜是原罪

另一种是大型单机游戏,刺客信条,古墓丽影,荒野大嫖客这些,这些游戏主要就是看风景游戏,画质越高越爽,对于竞技性没什么要求,所以就很佛系,一般来讲60帧就能玩的很爽,而且。。。这种高画质大型单机你要是想2k极高画质跑144帧,我觉得不如开4K极高画质跑60帧(高画质和高帧数党因人而异),而且你得相当有钱能入块3090之流的卡。再一个全战三国这种点鼠标的策略类游戏甚至30帧就能很爽,骑砍这种的话单机部分属于第二类,60帧就能爽,联机掐架属于第一类,操作相对比较激烈,尽量144

而很多专业软件,比如adobe全家桶,我之前4210H+12G内存+开普勒版gtx860m都能剪辑1080p视频,甚至还能玩玩ae,也能带动,无非就是巨卡。所以对于兴趣使然偶尔用用的游戏玩家,该干嘛干嘛,这东西不算是能左右你配置的主要因素,现在的游戏配置都能剪辑加特技。一般的剪辑者,比如小up主,时间不值钱的那种,看premiere评测的时候优先关注视频回放等剪辑过程中的参数,而不是一味执着于导出时间长短。如果靠这个恰饭,时间就是金钱,那很简单,导出时间越短越好

6. 既有的观念问题

①品牌价值是引导性极强的一个因素,比如一众小白钱没有事儿不少,张口就是要i7,几代i7不知道,反正要最新最强的,问他干啥,打游戏的。我TM,兄弟你这预算考虑一下3500x呗,剩下的钱加显卡上?啊不行,英特尔稳定,功耗温度低,打游戏贼强,amd是啥没听说过。还有不少买显卡的,上来就是华硕,哪怕是预算只够上个tuf 1660,那也是华硕,华硕大牌子而且卖的贵肯定有他的长处,问他到底有什么长处,华硕性能强啊,华硕的1660我听说能打其他家的“1670”咧。我只想说,兄弟你去把显卡名称研究好再来谈这些吧。(没有贬低tuf 1660用户的意思,我只想说无脑信所谓的“听说”以及品牌价值不可取),所以说,没有合适的品牌,只有合适的产品。

②购买渠道恐惧症也存在,电脑这玩意儿电子产品,高精尖,又贵,得去京东买。虽说全套京东自营是没错,但京东不打折的时候真的是好贵,完全可以去淘宝买,虽然大件去淘宝听起来天方夜谭,但这事儿完全是正常的。首先

你去淘宝买担心的是什么:假货,二手翻新,非国行水货,以及售后

真的存在吗? 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是假货的问题,直接造假那是不可能的,你小作坊给 我造个5950x和3090出来那妥妥的人类之光,还怕川川搞华为,搞中国半导体芯片产业?所以造假也就只能给你换个壳啊什么的,我相信但凡是能自己买配件的人,这种伎俩都不可能迷惑你,cpuz/gpuz甚至鲁大师等等有一万种直接检测它内部的软件,你说他有本事能骗过去,那直接跑游戏跑渲染,你gtx280伪装的rtx2080是吧,来2k吃个鸡看看能不能帧数破百,他要真有本事让280跑出2080的水平,老黄就得去敲他家门了。

那淘宝为什么便宜?一是一般不给你开发票,这样能省13%税钱,想要发票得自己加点。二是命名模糊,比如用套餐几/黄绿色这种捉摸不透的命名,然后下拉详细信息才能看到这些名称代表什么,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因卖低价而被厂家查水表(存疑)

发票重要吗?重要,但不是必须。现在的厂家直接保修只要产品上的sn码没刮花就都能保,只不过保修时间可能短一点而已,因为sn码上的时间是产品出厂时间,发票上的时间是产品卖给你的时间。这个在省钱面前无伤大雅

二手翻新只要是目前在售的玩意儿,一般问题不大,找上一级代理拿货不香吗,非得去二手市场精挑细选然后拿回来擦洗换零件等等找这些麻烦事儿,就为了坑你?你谁啊,坑你能回本?你以为是iphone啊,造假产业这么成熟。再说了,在售的些东西,哪有那么多二手给你收啊,消费者出二手最大的动机是换新和升级,在售的些东西,换啥新?就算是同代内升级,比如1650升级2080ti,一般不是很多,但凡能凑合用的都想的是升级3080ti。不过主板确实是有给上二手的,不多见,遇到了直接12345/淘宝店小二伺候

但内存和固态是有可能给你上假货的,比如闲鱼上的各种金士顿固态和拆机内存,这也是因为金士顿量太大了,造假有利可图,就像铠侠啊这些线上的玩意儿,我们造假也是要讲基本法的,你线上才卖几个啊,我造假建产线也是需要成本的,靠你们几个穷掉渣的游戏佬我得饿死。而且固态内存上都有sn码之类的标识,官网上一查是不是假货/水货一目了然,找个信用等级还行的淘宝店一般没这些幺蛾子事儿。

售后方面,现在的厂家售后都做的很全面了,出问题了直接找厂家完全没问题

倒是收货方面有点小问题,比如买au收到后针脚断了之类的,这时候直接12345+淘宝店小二一顿伺候就完事儿

所以我在下方没有贴链接的就是可以去淘宝找找车的,推荐京东买的我都贴了链接(顺便恰点烂钱,希望大家能多支持一下

7. 怎么选 其实,在怎么选之前,咱需要知道现在都有什么,然后才能从她们里面选。天梯图是个很好的参考,但不是唯一的参考,比如cpu天梯图,她表示的cpu综合能力天梯图,而不是打游戏能力天梯图。还有一个是各大媒体和主播的评测,比如B站,你能直接从这些评测里看到这些硬件的各项性能,比如打游戏能力,渲染能力等等。还可以去各大DIY邪教组织去逛逛,多逛,比如CHH,贴吧,甚至是知乎,能涨不少见识

二. 各配件介绍

其实我那篇文章里都有,但是不知道怎么修改了,索性再写一点

整台机子运行的时候,cpu坐镇中军负责指挥各配件要干啥,以及弄清楚她们干了啥,内存是个临时性中转站,硬盘里有用的东西会搁了内存里等候CPU调用,cpu算计完了后就会和显卡说你去给劳资显示什么什么画面,然后显卡就去渲染画面,并送给显示器,主板是这一切活动的基础平台,电源负责供电,然后你作为大老板就看到了这些小弟的奋斗成果

1.cpu

  • 简单来说,cpu要看频率,核心/线程数,核心线程一般用c和t表示,比如4核8线程可以简写成4c 8t。但一定要注意是同架构下才能这么比,英特尔和AMD架构肯定是不同的(虽然都是x86),而且英特尔不同代数以及AMD不同代数的cpu架构也是不同的(否则厂商发展技术发展了个啥,不就是改进架构嘛),所以不要觉得5.0G的fx9590就比4.4G的3700x强,不管是多核心能力还是单核心能力他俩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因为她俩的ipc不同,ipc可以看作cpu同频率下的性能,我ipc比你高50%的话,你频率比我高30%也白搭,甚至你核心比我多几个也白搭。cpu厂商一直在玩命改进架构不就图这个嘛。
  • 而cpu的频率,很多地方直接写了个基础频率一笔带过,但cpu的频率是基频-睿频-超频,cpu运行的时候一般都会睿频,你可以理解为自动超频,你啥也不用管,她开机自己就睿频,只是达到一个点后她就不会再继续变快了,而能超频的某些型号的cpu,可以在睿频到头之后,手动在主板bios里给cpu加电压、设防掉压、设频率等等手段,然后让cpu达到比睿频更高的频率。比如英特尔i9-9900k,8核16线程,3.6-5.0GHZ,基频就是3.6G,睿频就是5.0G,但这个睿频特指单一个核的睿频,她有八个核心呢,全核的话9900k能全核睿频4.7G,而超频的话,这个就取决于你的主板/散热/cpu体质,一般而言能超到全核5.0GHZ就算很不错了。而核心线程方面,超线程就是一个核心俩线程,i9-9900k 8核16线程就是超线程,i7-9700k 8核8线程就不是超线程,相当于你给一个厨子配两个窗口打饭,没超线程就是一个厨子一个窗口,超线程效率高一些,但不等于多了个核心
  • 如果是臭打游戏的,现在的游戏还是偏向于吃cpu频率,特别是网游,而多核心优化方面多数3a大型单机已经开始了,但玩游戏显卡是重点,打游戏的时候是cpu给显卡下指令然后显卡去干活。而那些渲染软件更喜欢多核多线程,主频不够核心来凑。所以cpu天梯图=cpu综合能力天梯图≠cpu游戏天梯图,就像r5-3600x排在r7-3700x之下,但是两者主频差不多,游戏能力也差不多,除非碰到骑砍2这种巨吃cpu核心线程数的游戏她俩才有差距。所以并不是天梯图上排到顶核心数一大堆cpu游戏能力就一定强,要多注重单核心能力,毕竟游戏领域你核心再多用不上也不好使,但也不能一味追求单核心能力,毕竟现在4核心甚至6核心优化的游戏有很多了,还有多线程对于游戏来说也非常吃优化,很多游戏关闭多线程效果反而更好一丢丢。但也有例外,比如骑砍二这个24线程优化的怪物游戏,这个游戏就是同架构cpu下核心线程越多越好。总之,频率要够高,核心太少了也巴行,不过好在因为AMD异军突起导致现在多核心cpu成本大降。你要说多少核心打游戏好,条件不够的话4c 8t也够用,最好是6c 12t,8c 12t更好,10c 20t及以上就。。。有钱随意了

英特尔

  • 自从酷睿出现后,按着AMD打了10年,那句噔 噔噔噔噔深入人心。目前是9代酷睿和10代酷睿并存,10代酷睿开始全员超线程,下面的规格表着重注意9代10代,着重看她们是几核几线程,还有我后面有时候会只提后缀名,比如i7-10700我可能会写成10700,看的时候别懵逼了
  • 怎么分代数这个应该都知道吧,i5-9400f这个9就是9代,并不是i3/i5/i7代表代数,这个i3/i5/i7/i9代表的是定位,就和华为手机也分畅享/nova/p/mate系列一样。但10代酷睿的温度改进了很多,功耗看着还是高了点,但是很好压,温度表现很好,不过像10900k这种由于功耗实在是太大了,再改进也不好压。
  • 而后缀方面,带f的是不带核显的,那个核显很弱鸡,用不到quicksync或者解码视频的话不要也罢,所以f后缀对臭打游戏的来说比较香,除此以外不带f的就是有核显的;后缀k代表的是可手动超频,比如i5-10600k/i7-10700k/i9-10900k,其他不带K的就睿频多少是多少,KF后缀的话,都是老套娃高手了,就是没核显能超频的。
  • 但k后缀的u想超频必须配合z490主板,b460/h410主板都不行(主板后面会详细说),超频的时候用大腿想想也知道功耗发热会涨,所以对散热器也有相对较高的要求。而且现在的舆论似乎英特尔专指能全核5.0的一部分酷睿,所以咱们在网上看到的cpu不到5G不能用的说法,笑笑就好,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cpu还得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全核上5G,不过你给AMD这些条件AMD也很难上5G就是了,所以单核5.3G的10900K单核能力强的一批。前面说了,打游戏大部分是英伟达的功劳,并不是5G的英特尔,很多3A单机因为显卡一直是99%的占用,cpu超的再高帮助也不大,但有些情况下,比如很多国产渣优化网游,显卡根本就不动,这时候cpu暴力提频就会鞭策显卡干活,帧数就提升。所以英特尔带K的cpu单核能力还是挺强的。
  • 另外带K后缀的处理器是可以调ring bus总线频率的,英特尔的cpu内部核心之间是由一个叫ring bus总线的东西连接起来的,也叫环形总线,一个环把各个核心串起来,而这个环挂的核心越多,受延迟变高等的影响性能就会越低,一般12核以后就会严重拖累cpu整体性能,这也是英特尔目前堆核难的问题。这个总线频率越高传输效率越高速度越快那用大腿想想也知道,而拉高ring bus频率,这不就相当于提升了ipc,也就是核心频率同频性能嘛。一般ring bus频率比核心频率低0.3左右,所以带k cpu超频,可以是主频+ring bus频率双提高,这样频率+ipc都有提升,综合来看,英特尔这边是单核强多核不弱,价格稍贵
  • 另外,英特尔的11代酷睿rocketlake今年就会来,内核微架构换成了cypress cove,终于不再是skylake的各种变体了,但工艺还是14nm,从移动端的ice lake(sunnycove)以及tiger lake(willowcove)来看,cove相比lake还是有不小提升的,但这是建立在10nm和10nm+工艺的基础上(英特尔都是移动端上新玩意儿,10nm现在移动端不少了,桌面端还不行),至于14nm还能玩出什么花来我个人还是有点期待的,但rocketlake最高8核就很生草,应该是14nm搏命提频,多核性能以及能耗比躺平任嘲了,如果分不清什么lake什么cove的话可以参考这张图,这张图出来的时候rocket lake还没具体宣布微架构,都以为是willowcove,现在定下来了是cypresscove

看这14nm叠罗汉叠的真开心

AMD

  • 之前被英特尔按地上摩擦了10年,直到锐龙的出现才开启了反击之路,逼迫英特尔瞬间挤空了牙膏,目前是2代锐龙和3代锐龙并存,也有r3/r5/r7/r9的相似定位,着重注意4代和3代锐龙,2代锐龙最好也看看,注意她们是几核几线程,我有时候也会简写,比如r7-3700x就写3700x,别和英特尔那边搞混了
  • 代数怎么分辨同英特尔,r5-3600这个3就是3代,但注意r5-5600x这种的是四代锐龙,叫5600x大概只是为了和移动端以及APU同一名称。一定要搞明白

1代锐龙------zen架构------r5-1600,6c 12t

1代锐龙APU------zen架构------r5-2400g,4c 8t,带个核显

2代锐龙-------zen+架构------r5-2600,6c 12t

2代锐龙APU------zen+架构-------r5-3400g,4c 8t,带个核显

3代锐龙------zen2架构------r5-3600,6c 12t

3代锐龙APU------zen2架构------r5-4650g,6c 12t,带个核显

4代锐龙------zen3架构------r5-5600x,6c 12t

4代锐龙APU------zen3架构------还没出,预计也是r5-5xxxg,带个核显

我下面可能一会三代锐龙一会zen2的。。。山里人,才疏学浅,说话不着边际,大家别看不懂了就行

  • 所有代数的锐龙全系列支持超频(200ge得破解),配合b350/x370/b450/x470/b550/x570主板都可以超,所以超频门槛很低,超频幅度方面,3代锐龙刚发售的时候是出厂即灰烬,没什么超频空间,现在的最新批次的u体质都很好,超频幅度很可观,但频率距离英特尔那边还是很远。4代锐龙反向虚标,超频潜力不小,甚至能和英特尔比划比划
  • 后缀方面,带G的是带核显的,这种cpu也叫APU,AMD的核显大幅度强于英特尔,但和独显比起来就是弟弟,如果不用AMF或者插帧看视频的话不要也罢;后缀带X的cpu属于官方挑出来的体质较好的,卖的稍贵一些,比如3600x就比3600频率高一些,不过高的不多,另外r7-1800x,r7-3700x,r7-3800x,r9-3950x都是只有x,没有对应的无x版本,zen3还没出全,不好说。xt后缀相当于x后缀的更进一步版(目前只有zen2有xt后缀),因为zen2在2020 12周之后批次体质都相当好,所以amd干脆就官方又特挑了一匹拿出来当xt卖,还能顺手再打压一番英特尔。带xt后缀的有3600xt/3800xt/3900xt,默频更高,超频能力更强,但是和普通的差距不是很大就是了,体质再好也跳不出zen2这个圈子,不过zen2本身就非常优秀了
  • zen+相比zen提升不大,属于改善,但是改进了内存兼容性。zen2相比zen+提升巨大,ipc和频率、能耗、内存支持频率都巨幅改进,zen3相比zen2的提升更大(也是ipc和频率),但是zen2和zen3散热有点问题,功耗不大,但是热量比较难散出来,温度不太好看,同频率性能方面,zen+<6/7/9/10代酷睿≈zen2(英特尔那边从6代到10代主架构一直用skylake,ipc提升非常微小,一般认为没有提升)<zen3,但因为zen2的io分离设计导致内存延迟很大,虽然有巨大的三级缓存弥补了很多,但在对内存延迟敏感的游戏方面zen2同频率和9/10代酷睿相比优势并不大,而在PS等较吃单核的软件那边,4.7g的r9-3950x(amd阵营最高频率)比5.0G的i9-9900k要强,弱于5.3G的i9-10900k(这个频率实在是太高了),zen3就不一样了,zen3相比英特尔阵营就是不管游戏能力还是生产力全方位更优,单核能力r5-5600x不虚i9-10900k了。而多核方面是AMD传统艺能,6核的5600x多核可以摸8核10700k的屁股,8核5800x的多核可以摸10核10850k的屁股,英特尔那边最强的i9-10900k有10核20线程,多核超到冒烟也就勉强摸摸3900x屁股,被5900x单核多核吊起来打,而再往上。。。3950x的最强敌人是5950x,第二强的敌人是5900x,但是一些软件会有各种加速,比如premiere,这玩意儿支持英伟达的cuda+nvenc(虽然有条件限制)显卡加速,达芬奇也是cuda重度依赖者,渲染方面现在的显卡渲染也有不少了,所以游戏那边显卡是主力军,生产力这方面cpu也不算是一切了。综合来看,amd这边是单核不弱多核强的zen2价格便宜点,单核多核都强的zen3价格贵点
  • 关于zen2和zen3的一些补充,下图就是zen2的内部图,可以看到不是一个整体,zen3也是差不多的样子

那块大点的是io die,io顾名思义就是input/output,负责和外界数据交互,这个io die是 格罗方德(amd前女友)的12nm制作的,那块小的才是台积电7nm制造的计算核心,这一块叫CCD,里面包含两个CCX,八个核心,所以一个CCX有四个核心,两个CCX组成一个CCD,而且这个核心里也包含着巨量的三级缓存,甚至三级缓存的面积比计算核心的面积还大。而到了zen3,里面也长这样,但zen3的一个ccx就有8个核心

但是有没有发现这个基板上似乎还有空间?对,苏妈也是这么觉得,所以有了下面这玩意儿

线程撕裂者64核就是这么来的。而到了zen2的apu这里io die和计算核心还有核显成了一体的,全部都由台积电7nm制造,因为多了一个核显的缘故,为了缩减成本apu的三级缓存大砍,毕竟一个晶圆的面积是固定的,这个晶圆上能切出来的芯片越多成本就越低,所以芯片面积是决定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apu即将就会来,没几天了

  • 而amd内部核心之间是由一个叫if总线的东西连接的,这个在内存那边再说
  • AMD的cpu年代表,而cpu代号方面,zen代号Summit Ridge,zen apu代号Raven Ridge;zen+代号Pinnacle Ridge,这时候的代号都是山啊什么的,可能是和英特尔的lake对线,而到了zen+ apu,代号就成了Picasso,zen2是Matisse,zen2 apu是Renoir,zen3是Vermeer,都成了艺术家的名

③补充

  • cpu属于比较耐艹的件,而且假货问题基本不用考虑,所以可以去淘宝上转转,而且即使出了问题,英特尔和AMD都是能申请售后的。一般cpu和主板一起买比较划算,有板U套餐卖(这一句话把我刚贴的三个京东链接给ban了,默默删掉)
  • 两边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短板才是互撕的根源,这就需要自己在搞机的时候保持清醒,自己有主见就行,分情况。
  • 永远不要忘了玩游戏是cpu驱使显卡去搬砖。如果是10400+3080的配置,4K画质玩某个游戏的时候3080占用100%满载了,成了瓶颈了,这时候提升cpu用处就不大了,把cpu换成10900K也不好使,得把3080换成3090才有用。所以各大评测机构评测cpu的时候都是拿3090跑1080P的游戏来尽可能不让显卡瓶颈,然后看哪个cpu单核更强,更能把显卡草起来,这样帧数就能更高,所以评测机构就是参考,毕竟没几个人拿3090来跑1080p,所以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拿着一750ti,连1080p游戏都跑不动几个,就别瞎换cpu凑这热闹了,注重单核能力的前提是,咱的显卡得配的上,不要云,不要瞎叫唤,很丢人的

那么,在显卡配得上的前提下,可以这么考虑

1.玩csgo,守望先锋,吃鸡这种激烈操作的游戏,这类游戏大概率吃不满显卡,如果想帧数稳一点,而且自己用的高刷屏(180/240这种的)这时候cpu就很重要了,这些个游戏需要靠cpu的强大单核能力暴力草显卡帧数才能上去稳住

2.玩一般的3a,就别凑热闹了,一般6核心就够用,这些游戏优化的都还不错,显卡一般都能跑满,所以cpu够用就好,剩下的钱堆显卡提画质,帧数60及以上就挺好,看风景为主

3.240/360高刷玩LOL,cpu单核一定要强,因为LOL铁定吃不满你的显卡。240高刷玩极限竞速地平线4这种赛车游戏,首先保证显卡要足够强,其次再考虑单核强的cpu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我的目标显卡配不配得上,看完后面显卡的详细介绍就知道了


以下的CPU选购仅供参考

  • 你要说,我么的钱,臭打游戏的,那就英特尔那边的i3-10100散片,4c8t,如果这个都上不动,就上9100f散片,4c4c
  • 你又说,我么的钱,想做点生产,那就r5-2600散片,上不动就闲鱼收1600,都是6c12t
  • 主流的万金油CPU肯定就是10400F和3600了,6c 12t,玩游戏很合适,搞点生产也够用。目前阶段更推荐10400F散片,更便宜,如果预算介于10100和10400之间,可以考虑r5-3500x散片
  • 如果主玩渣优化网游,i5-10600kf是个不错的选择,6核12线程,全核4.5G,可手动超,能冲高频,玩玩3a也完全没问题。预算足够的话建议r5-5600x,6c 12t,但是单核能力更强,多核吊打,多核能摸8c 12t的10700K的屁股
  • 如果主玩3a,这时候得看自己预算,这时候重点是显卡,优先保显卡,cpu能买得起哪个就上哪个
  • 双修党,10600Kf就能应付,预算再加一点可以考虑5600X,全方位更强,再高就不推荐了,除非你玩的游戏能让5600X满载瓶颈,这时候可以考虑5800x,8c 12t
  • 生产力的同学,可以考虑更划算的zen2,核心数为大,特别是3900x,12c 24t,淘宝散片主板价格非常不错,预算够可以考虑zen3
  • 如果你说我不会超频也不想超频,还有钱,那就考虑5600X/5800X,5800X稍贵了点。。。没钱就考虑10400F甚至10100,玩游戏的话10700/10700K面对5600X不怎么占优势,特挑硅渣i9-10850K凭借10个核心以及这个售价还算可以,但是功耗巨大,对主板和散热要求高,配齐一套价格优势就没了,而同样10核的10900K就。。。算了,提升极小,贵
  • 关于专业软件,C4D渲染一类的,核心线程越多越好;adobe全家桶一类,ps/ae更注重单核能力,zen3是最合适的,但英特尔阵营以及zen2也不弱。lightroom有点吃内存,但是锐龙在里面的表现特好,zen2就强于英特尔了,zen3更强,有钱的话四通道的hedt是最强的。pr剪辑过程中注重单核能力+显卡,导出的时候可以纯cpu导出,这时候画质最好而且是最通用的方法,吃cpu核心线程数,按需选购;如果显卡辅助,这时候根据编码方式来定,比如如果是h.264,那么显卡就是重点,但有些特效也不支持显卡,总之很乱,可以看下面的评测网站,歪果的,不用翻墙,看不懂英文直接谷歌翻译
  • 另外一点,如果是科研狗,搞很多数学计算软件或者物理模拟软件,甚至搞深度学习炼丹的(这个吃显卡),可能会用到mkl数据库之类的东西,而mkl是英特尔的天下,这时候就不要考虑amd了,搞机之前最好先把软件功课做好
  • 总之,有钱的话,无脑上zen3,不管单核多核都是最强,这是目前最完美的cpu

2.内存

  • 内存容量大小是一方面,大方向上还得看是第几代内存,也就是DDR几,DDR全称Double Data Rate,也就是双倍速率,我们说的DDR4 3200实际频率是1600,等效频率是3200,现在的主流是DDR4,比较老旧的平台还用的DDR3,DDR4相比DDR3,频率更高,同频率性能更强,不过别图便宜想着去买DDR3,支持第几代需要看cpu和主板,现在的主流平台几乎都不再支持DDR3,而且DDR4目前不贵,性能又好。
  • 咱们看内存参数就是看容量>频率>时序,同容量下两根>一根,比如同样16g内存,两根8g的就比一根16g的要好,台式机笔记本都这样,因为两根内存可以组双通道,内存带宽翻倍,说人话就是传输速度快了一倍。毕竟咱们的民用平台都是双通道,也就是说cpu可以同时和两根内存搞基,所以俩8G>一个16G,更高端的hedt平台是四通道,英特尔的铂金志强系列是6通道,再高端的服务器平台,英特尔Xeon/amd epyc这些是八通道。内存频率这个很好理解,频率高传输快,时序的话,你看一根内存条,上面写着3600 c16-18-18-38,3600是频率3600MHZ,后面的c多少多少就是时序,影响速度延迟乱七八糟的,一般只会说第一个数字,比如这个可以简称3600 c16,总之这几个数越小越好。而目前的主流是16G,也就是8+8,频率嘛,有的游戏很吃频率,比如吃鸡儿,也有很多3a大作对频率不敏感,但高了还是比低了好,而且现在高频内存白菜价,AMD平台尽可能往3600频率上靠,英特尔平台后边详细讲
  • 厂家标的内存的频率一般都是xmp之后的频率,xmp可以理解为厂家预设好的自动超频,你只需进主板bios里打开xmp这个选项,内存条就会自动变到厂商标称的频率。所以,你买个3600的内存条,什么不管的话她是不会在3600频率下运行的,她会运行在原生频率上,这个3600是xmp频率,而原生频率一般都是2133-3200,原生频率目前最高3200,分辨是原生还是官超频率也很简单,只要电压超过1.2V的都是官超频率,而且超频能力也和原生频率没有太大关系,独步天下的三星b die颗粒原生频率是2133,海力士cjr的原生频率是2666,但她们超到3600甚至4000都没问题,所以不要买个3000频的海盗船内存回来用鲁大师一看2133就觉得被坑了,那是因为你没有开启xmp。还有,手动超频和xmp其实是一个道理,xmp也是厂商给你预超频,你手动超到xmp标的那个频率其实性能是一样的,手动超频就是手动设置电压设置时序设置频率然后再开机,所以下面讲到一些2666频率的内存手动超到3600是非常划算的
  • 而被熟知的内存颗粒问题,就是dram颗粒,是内存的主体,就是下面内存条上的黑方块,不过这个黑方块是起保护作用的,真正的颗粒在黑方块下面,长的也和个小芯片一样

图片出处

  • 也有很多内存条厂商会出于散热/美观等原因,给内存条套个马甲,甚至还能发光,比如大名鼎鼎的芝奇皇家戟系列,看着花里胡哨的,把外头马甲拆了里面和上边的图片也是差不多的样子。而马甲的散热效果,有,但是有没有都差不多,不必为了散热非得追求马甲
  • 能生产内存颗粒的的,全世界目前主要有三星、镁光、海力士,弯弯那边有个南亚和力晶,咱们有长鑫(刚发售没多久,国产牛逼)和紫光(紫光仅限ddr3),他们是颗粒的生产厂商,而金士顿/海盗船/威刚/宇瞻/芝奇/科赋等等内存品牌类似于组装厂,他们从上游那几个颗粒厂商手里买回来颗粒,然后组装成内存条,然后卖给你。而且这些品牌的内存条颗粒都是鱼龙混杂,产品线也是数不胜数,比如金士顿有掠食者系列和骇客神条系列,还有无马甲的普条系列等等不同定位的产品线,而且各产品线也有不同频率,比如掠食者就有4000/3600/3200/3000等不同频率。而且颗粒方面,掠食者3200有海力士cjr,海力士djr,甚至还有过海力士afr等等不同颗粒,所以想买个好条子不要单单看内存品牌,要去搜罗这个牌子哪个型号哪个频率用的什么颗粒,再去决定合不合适。所以网上那些所谓的追求颗粒的嘴炮小白应该从具体某个型号入手,而不是在那bb什么金士顿颗粒就好。不要在不该纠结内存颗粒的地方纠结内存颗粒(移动端),不要在不该纠结内存品牌的地方纠结内存品牌(桌面端),移动端没有选择的余地,而且也几乎没有折腾的空间,给啥用啥,桌面端灵活的多,尽量要注意颗粒。具体哪个品牌哪个型号用的好颗粒,有多好,下边会讲到
  • 内存颗粒有特挑原厂片,原厂片,原厂边角料片,白片,黑片。所以图便宜上一些杂牌寨条有很大黑片风险,保不齐随时扑街。而同样是三星b die,影驰名人堂hof 4266的特挑三星b die就远远强于七彩虹出过的一款3200 cl18的边角料三星 b die。科赋2666普条用的海力士cjr的白片就很强力,铂胜运动混用的疑似大s版镁光 e die(白片)也非常强力,所以看自己预算和偏好取舍,买之前一定要看评测,不要想当然

目前比较好的颗粒有

  1. 特挑三星b die/普通三星 b die:很吃电压,压时序能力一骑绝尘,卖的也贵,土豪专属
  2. 镁光e die c9bjz/d9vpp:破过世界纪录,更适合英特尔平台,amd平台上时序小参不如英特尔,平民法拉利
  3. 海力士cjr vkc/uhc:和镁光e die同级别,略弱于c9bjz,amd平台上压时序能力很强,平民法拉利
  4. 南亚a die(还是b die?):后起之秀,在a平台上很强,平民法拉利,但是要抽奖,特挑版甚至能去摸三星b die的屁股
  5. 镁光b die:曾经的弟弟,经过打磨后已然成为大容量内存上的强者,和镁光e die c9bjz不相上下甚至略强于前者
  6. 海力士djr:很吃电压的颗粒,超频能力极强,略强于cjr
  7. 美光e die c9bkv:新一代美光e die,几乎可以说是特挑三星b die一粒之下

这些颗粒一般都很能超,虽然卖的时候标着2666或者3200,但一般超到3600都可以,只要板u别太拉胯,这是贴吧 开心的托尔酱的评测,他是3700x+微星b450i平台上达成的

而现在的内存条大部分都是混用颗粒的,一代版本一代神,比如当年的金士顿掠食者3600稳三星b die,后来掠食者3200稳海力士cjr,直接爆了,后来就开始混用了。所以买内存不建议认牌子,要认颗粒,多转转多打听什么内存用什么颗粒,另外dram厂商的内存颗粒有很多种,三星有b die还有c die等等一堆种类,也有很垃圾的,并不是所有三星颗粒都是b die,所以移动端那些嚷嚷着三星内存好的就是在胡说八道,只谈品牌不谈具体型号都是耍流氓。海力士镁光等等厂商那边也是同理,那么如何才能买到这些比较好的颗粒:

  1. 三星b die:绝大部分敢标4000及以上频率的条子,比如金士顿掠食者4000,威刚龙耀D80 4133,D60G 4133,芝奇皇家戟4133/4266/4800,以及芝奇幻光戟3200 c14,影驰hof 3600及以上,威刚D60G 3600 C14这些时序特别低的,威刚这个价格还不错
  2. 海力士cjr:目前无较稳品牌,只能抽奖,比如威刚d60 3600,金士顿掠食者3200,这些都是混用,更贵的金士顿掠食者3600可能会比较稳,但是价格太高了,推荐去淘宝/天猫找商家特挑的科赋2666 cjr普条以及科赋3200雷霆 cjr颗粒版,非常非常便宜,平民法拉利,就是上面图片上有的那个科赋普条。现在的cjr/djr算是最香的高频大容量条
  3. 镁光 e die:铂胜运动2666(d9vpp,以及白片版e die),铂胜运动3000/3200(c9bjz,以及白片e die),或者还能抽到其他颗粒?不清楚,镁光看样子是想把c9bjz放到高端型号涨价卖,推荐去淘宝/天猫找商家特挑c9bjz版的铂胜白马甲,也是非常便宜,就是上面图片上有的那个英睿达新马甲3200
  4. 南亚a/b die:阿斯加特3200灯条摸奖,摸到就能起飞,摸不到也就堪堪维持住3200,新批次中奖概率很大,可以试试
  5. 镁光 b die:还不多,目前单条16镁光颗粒的条子大概率是这个,淘宝OLOY白色战鹰3600 16gx2的套条100%是这个(有灯,纯白主题的墙裂推荐这个,但是马甲会很高,注意别挡散热),高频大容量首选条,威刚万紫千红16G系列也可以摸奖
  6. 海力士djr:金士顿骇客神条3733版,芝奇焰光戟3600 c16(djr,cjr都有,都很强),推荐淘宝科赋普条/雷霆/焱龙djr版(有灯)
  7. 美光c9bkv:铂胜运动3600及以上,8g/16g都是,带不带灯看自己喜好,纯白,非常不错,我非常推荐这个

总之内存这玩意儿,一般也不怎么坏,完全可以淘宝或者京东第三方买

但需要注意的是,zen2和zen3对高频内存依赖性较强,但她也上不了很高的频率,也不是上不了,而是到达一个点后再高就会适得其反

因为zen2,zen3本身内部是由一个叫IF总线的通道来互联,IF总线的频率就叫fclk,这个fclk和内存频率1:1的时候是效率最高的,而zen2的fclk大多会在1866(3733)到顶,少数大雕能到1900,目前的神雕是1933(3866),贴吧一个CHH一个。而当内存频率超过fclk后,bios就自动把两者切换成2:1,导致内存延迟大涨,内存带宽也适得其反,虽然内存频率可以使劲超(世界纪录都6000+了),但效果不好,所以amd平台超内存一定要在主板bios里设置fclk,然后超3733就OK了。而zen2的apu就不这样,大概是io die改用台积电7nm的缘故,目前的zen2 apu fclk都能干到2100甚至2200,也就是说内存频率可以上到4400,非常非常不错,这个频率已经足够了

zen3相比zen2好一些,zen3的fclk预计都能到2000左右,也就是说上4000频不是梦

但英特尔那边就是越高越好,而且10代酷睿改进了内存控制器,上高频比9代更容易

而至于怎么超内存,贴吧里比如amd吧的精品贴里都有详细设置,照着抄作业就ok,很无脑

附zen2,zen3fclk体质表,来看看自己是欧皇还是非酋

图片来自 B站 开心的托尔酱

3.主板

这是影响兼容性的一个很大因素,amd和英特尔的主板是不通用的,而且同品牌不同代数的板子也可能不通用,比如英特尔8/9代就通用,但9/10代就不通用,为什么呢


所以她们根本不可能通用,10代酷睿1200个针脚,9代酷睿1151个针脚,怼都怼不上去。AMD那边针脚在cpu上,主板上是洞,英特尔那边针脚在主板上,cpu上就是触点,所以你要把锐龙按了英特尔的LGA1151主板上,那就是拼♂刺刀了,两边都报废,所以在物理层面上就不互通

主板是一个集合体,上面集成了网卡/声卡,也是一个平台,集成了数个sata/m.2的硬盘口,usb接口,pcie接口,同时也是cpu的老窝,负责给cpu供电。所以看主板,集成的网卡声卡是好是坏?接口多不多,够不够用?供电强不强,够不够带某个cpu,以及有没有供电富余以便升级更强的cpu等等要素。另外主流主板的板型从大到小有e atx,atx,matx,itx四种,买机箱的时候要注意机箱能不能把主板塞进去,注意华硕的C8I主板是DTX,属于拉长的itx,比matx小

  • 英特尔9代酷睿:LGA1151接口,从低到高为h310---b360/b365---z370/z390
  • 英特尔10代酷睿:LGA1200接口,h410---b460---z490
  • amd锐龙1-3代:AM4接口,a320/a520---b350/b450/b550---x370/x470/x570,没错amd自从锐龙出了以后三代没换接口,而且未来的四代锐龙也不换接口
  • 而这个主板的定位问题,拿英特尔来说,z490相比b460,主板供电普遍更好,所以能怼更高规格更高功耗的CPU,而且z490支持cpu超频以及内存超频,附带的网卡声卡也更好,主板拓展性也更好,比如有更多USB接口,更多m.2/sata接口等等,但虽然z490定位更高,但也有丐版,一般都是缩供电缩接口,b460也有旗舰板,供电和接口更多,不比z490丐版差,但是b460再强也没法超频,z490再丐也支持超频
  • 这边解释下什么叫不能超频,内存方面,当我们搜cpu支持的内存频率的时候,比如i5-10400/i9-10900k,她们支持的内存频率是2666/2933,也就是原生支持2666/2933,把她扣了b460主板上,由于b460不支持内存超频,所以10400+b460内存频率最高2666,10900k+b460最高2933,而扣了z490上,z490因为支持内存超频,所以这个2666/2933就没意义了,你内存条和主板好的话4866都能给超上去。cpu超频方面,你把10900k按了b460上,10900k就没法超频,只能睿频,锐到全核4.9就到头了(能到这个程度的话对主板供电考验也很大,一般b460达不到这个程度),即使cpu带着k后缀也不能超,得搁了z490上才行。H410和B460类似,也是不能超频
  • amd那边,目前的主流是a320/b450/b550/x570,而a520在不久的将来会取代a320。AMD这边乱了点,在一代锐龙zen架构的时候出了完整的a320/b350/x370,二代锐龙zen+的时候出了b450/x470,在三代锐龙zen2的时候出了x570,过了一年又出了b550,后来又发布了a520。amd这边大致类似于英特尔,不过中端b系列比如b350/b450/b550都是支持内存和cpu超频的,而且b550和x570支持pcie4.0,英特尔那边目前还是pcie3.0
  • 所以amd这边就厚道点了,b350/b450/b550和x370/x470/x570一个待遇,内存随便超,cpu随便超,不和英特尔那一边似的b360/b460就锁死,所以3500x+b450相比9400f+b360一大优势就是同价位3500x可以随便上3600频的内存,而9400f只能上2666,而且3500x还能超频,9400f无论如何都没法超,因为她不带k
  • 而主板这个这么大只的集合体来说,供电/接口/配件用料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如果你没那么多外接设备,比如七八个硬盘,一堆声卡网卡视频采集卡等等,那么拓展性都是没什么问题的。主板自带的声卡网卡一般都是够用的,还有大板≠好板,看主板不要单纯看大小,不要单纯看大小,不要单纯看大小!而关于pcie通道,这就是各设备直接传输数据的通道,通道数越多,速度越快,能链接的设备也就越多,比如显卡/硬盘/外接网卡等等这些设备都需要pcie通道。主板右下角的那个散热装甲下面就压着个芯片,叫南桥,也叫主板芯片组主板的大型号名称也是她决定的,比如z490芯片组,b460芯片组,x570芯片组,b550芯片组等。这个芯片组能分出来一些pcie通道来和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比如sata接口,usb接口,pcie网卡声卡接口等等,然后汇总到芯片组,再由芯片组发送给cpu,属于辅助。而cpu也能直接分出来一定数量的pcie通道来和设备进行数据交互,英特尔9/10代酷睿能分出16条,基本上全给了显卡;amd锐龙能分出20条,16条给显卡,4条给一个满速m.2硬盘,这就叫cpu直连。然后这个pcie通道也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比如现在主流的是pcie3.0,她的带宽只有pcie4.0的一半,目前只有x570/b550有pcie4.0,x570是南桥也能分出pcie4.0,整板全是pcie4.0,而b550南桥分出的是pcie3.0,只有cpu提供的20条才是pcie4.0。而有些b450主板比如微星迫击炮,她的南桥就是pcie2.0的,很拉胯,关于pcie通道的更详细介绍可以看茶佬的视频
  • 而主板bios,相当于主板内集成的一个简易系统,在里面可以控制cpu/内存频率,可以调风扇转速,设置启动项装系统等等,超频也是在这里超。各个厂商的bios界面都不一样,技嘉的bios就饱受走迷宫的诟病,不过技嘉新版bios提升了很多。华硕和微星的bios都不错,而且关于超频难易性,比如这个板子超cpu好不好超,功耗电压给的怎么样,以及这个板子内存布线怎么样,好不好超等等,华硕和微星都很强,技嘉稍逊一些特别是内存超频方面。怎么进bios的话,网上一搜就有,就搜你的主板品牌,笔记本也是这样,什么品牌的笔记本就去搜什么品牌。不过一般是在开机显示图标的时候疯狂按Del
  • 主板用料,这个“料”指很多方面,比如主板供电电容规格,是40A的还是70A的,是电解电容还是固态电容还是坦电容,有多少相啊,cpu供电几项?核显供电几项?内存供电几项?有没有供电散热片?散热片多重?PWM规格,原生是多少相的?pcb多少层,4层还是6层还是8层(决定信号抗干扰能力等等)?声卡网卡用的啥的,英特尔的还是小螃蟹的,什么型号,网卡千兆万兆,有没有做音频分割?等等等等,所以一句这个主板用料不咋滴信息量很大
  • 而供电这方面,cpu是个低电压(1.5V以下)+高电流(直流电,动辄上百A)+高功耗(动辄上百瓦)的设备,而电源输给主板的电压是12V直流电,因此就需要一个PWM控制器来发射脉冲,然后mos管再整流,精确控制电压然后输送给cpu,所以主板的一相供电需要pwm(集成mos驱动器)+上下桥mos管+电感(扼流线圈)+滤波电容来组成,外加并联/倍相/直连的干扰,外加英特尔和AMD需要供电部分的不完全相同,总之并不是数几个块块几个柱子就完事儿了的,所以判断主板供电多数时候还是得去看评测,只看图片非常难判断,至于什么供电的主板能带什么cpu,一般测试都是让cpu进行拷机,然后看主板供电能不能稳住cpu不降频,以及主板供电有多少度,这算是个比较极端的方法,因为日常使用根本遇不到拷机这种程度的负载,但也说明,如果这个主板能顶住拷机,那供电方面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英特尔

可以看到Z490的供电规格全都上天,但价格也贵

10900K运行fpu拷机的时候,大概会到250瓦左右,这个功耗对z490整体来说不算什么,微星的tomahawk就能应付,而10700k也就200瓦,不说随便一个z490就可以,绝大部分还是可以的,微星的这代Z490做的比其他几家都强,价格也便宜,没有rog信仰的话建议上微星,比如

Z490M S01,10600K和10700K随便超频随便带,你高兴了按上个10900K也能跑得动,而且这比肩中端B460的价格,要啥自行车?啊,要啥自行车?这个板子在淘宝可以搭配10600kf、10700kf散片买,很香

我10900K,想有点安全感,怎么搞,刀锋咯,12相60A,还有wifi,要啥有啥,暗黑和刀锋是一样的,但是加了rgb元素

我有钱,那妥妥的暗影,这代MEG三兄贵,暗影、战神、超神都是一样的供电,16相90A,没万兆网卡和主板rgb需求,那她就是你的哥德莱克(godlike,超神)


而b460方面,供电规格较b360也涨了不少,但价格也贵了很多,对于中端板来说动辄八九百的价格实在是太贵,但应付10400F这种拷机不足100瓦的,一般的4+2相供电+散热片的板子都能应付,而微星b460m迫击炮/华硕tuf b460m gaming plus这俩欢喜冤家虽然贵了点,但是带10700甚至是10900都没问题

另外,这代的H410主板非常值得选购,之前的H310主板从南桥分出来的是pcie2.0,也就是说几乎上不了满速m.2硬盘,而H410的南桥分出来的都是pcie3.0,也就是说完完全全可以上满速m.2,所以说,反正都没法超频,也都没法折腾,对bios就没什么要求,而且这代H410供电都非常不错,起码带i5-10400是足够,昂达H410上了6+2项供电,带10700都没问题,微星的H410m pro给了5V rgb接口,可以玩灯,支持满速m.2,华擎的H410i也是个很合适的itx板,支持满速m.2,所以H410非常值得选购,特别是i3-10100和i5-10400/10500的臭打游戏用户

这个就是个不错的H410主板,带10400f随便带,而且有5V rgb接口,可以玩灯,该有的都有了

九代方面

一般来讲,带9900k的话技嘉那个 Aorus Elite就足够,9700K的话华擎那个z390 extreme就足够,9600K的话微星的z390m Mortar就足够

而b360/b365方面,如果真要买9400f,那么差不多随便一个4+2相供电的就能正常使用,拷机另说,而且9400f没什么这么折腾的必要,买了好好用。h310看自己的接口需求,比如m.2等,满足了就OK

AMD

AMD这边因为主板cpu互相套娃导致有点乱,a320/b350/b450/x370/x470这些板子由于是在zen2发布前就有了,所以想用这些板子带zen2可能需要手动刷最新的支持zen2的bios,这些bios文件去官网就有,怎么刷网上一抓一大把,而且很多淘宝店你可以让店家帮你刷好,而且很多主板的bios芯片容量为16MB,刷上最新bios后界面就变回古老的UI样式,毕竟容量不够放不下图形,为此,微星专门就推出了max系列主板,比如大火的b450m mortar max,出厂就支持zen2,bios芯片容量32m翻倍,依旧是图形化bios。而另一点,x570系列主板不支持一代锐龙,不过没多少人拿她来用一代吧

首先b450这边,微星出了max系列,供电变化不大,技嘉出了b450m aorus新小雕,供电和mortar相近,再加上华硕tufb450m pro gaming,这仨也是撕的最厉害的。但是最近华硕出了一个tuf b450m pro s,供电和tuf b550重炮手一样,卖的也是600档位,墙裂推荐这个,刚出,还没板u套,很快就会跟进了,这个板子带3950x没问题,2.5G网口,迫击炮可以安心去世了

总之,微星的mortar这个级别就能较好地带动3900x,而3950x,你都花6000买cpu了,还用600的板子吗?而且b450的板子现在都不算很贵,x470即将被b550取代,b450将继续发光发热

而b550和x570这边,其实B550是末代B系列AM4,也就是说她出了就是为zen3准备的,而x570是为zen2准备的,zen3可能会出个X590,所以你会看到B550供电都贼猛,不虚X570

而华硕家的prime x570-p就足够足够带各种超频的3950x了,3900x更不用说,然后再看看这些不要命的b550。。。技嘉那个B550 aorus master差不多都是一板之下了,2000价位首选,微星还有个b550 unify蓄势待发,供电奔着godlike就去了,也侧面反映出,zen3可能功耗不低,那么如果你对pcie4.0没什么太高要求,B550简直完美,没必要X570

b450:就一个,华硕tuf b450m pro s,带3950x没问题,缺点是南桥太弱,拓展性和b550/x570没得比,但不准备挂上六七个硬盘的话也够用,现在支持ZEN3了

b550:华硕tuf b550m plus wifi,微星b550m mortar wifi,微星b550 Tomahawk,技嘉b550 aorus elite,技嘉b550 aorus master(2000价位供电无敌),开车的rog b550-E(如果想要那个眼睛或者想玩aura神光同步的话),所有这些B550带现在的3950x都没有一点问题,最推荐这个

x570:华擎x570钢铁传奇,华硕prime x570 p(不是pro,pro不太建议,但如果想纯白机箱的话可以考虑)(这俩供电不如上面的所有B550,但带3950x也足够),微星x570 Tomahawk,再往上的话看中谁买谁,推荐X570 Tomahawk,和X570 ACE一个级别的供电,2.5G网口和wifi都有,rgb也有,微星的救赎之作

AM4主板有一个合集,包括A520,陈辉做的,相当不错,但是图片太大不好上传,可以去康康

而主板的选购可以去淘宝和cpu一块买套装,这样划算一点,大部分商家都是这么卖的,而且主板也可以直接找厂商直接售后

4.硬盘

求求你电脑卡别只怪没杀毒了,把你那个破机械换了吧,别来问我了,秋梨膏!

分为固态硬盘(SSD)和机械硬盘(HDD)

固态硬盘

  • 首先固态硬盘并不是起加速作用,她和机械硬盘一样就是一普普通通的硬盘,只是运行速度快而已,只有装到固态硬盘里的应用才会加载速度变快,比如系统,office,浏览器,游戏巴拉巴拉,注意固态硬盘只是极大提升游戏加载速度,比如读图的速度等,真正游戏运行起来了还是得看CPU和显卡。固态硬盘这玩意儿能让电脑使用体验上升不少,平时你电脑卡除了内存不够的原因外,硬盘是一个影响极其大的因素
  • 这里说一下你的电脑里的本地磁盘和硬盘。比如你有一个500G的ssd,电脑上就会显示本地磁盘C 500G,那硬盘分区就是你手动把这块ssd分成本地磁盘C本地磁盘D两个区而已,这两个区都是你这块SSD,就是分开罢了。所以如果想把应用装到ssd里,就装c盘或者d盘里。所谓的桌面的东西拖累系统速度,因为桌面就在c盘里,你c盘装满了肯定不好,所以桌面上的东西多不多不要看图标有多少,你一百个快捷方式顶不上我在桌面放两个小姐姐的动作片
  • 硬盘衡量影响日常使用体验的一个参数是随机读写能力,这个影响打开细小零碎文件的速度,特别是系统响应速度,打开浏览器,打开offic等等,固态硬盘的随机读写能力比机械硬盘强了海里去了,换了直接起飞,而固态硬盘的顺序读写能力也比机械硬盘强数倍,就是拷文件的速度。总之,如果你有什么重要文件,可以存到稳如老狗的机械硬盘里(记住不要摔她),日常使用墙裂推荐使用固态硬盘。固态硬盘分为m.2接口(长条状)和sata接口(方块状),m.2接口的固态性能强价格贵一丢丢,sata的性能相对弱一点(但也把机械硬盘吊起来打)价格便宜一丢丢,但是他俩日常使用比如系统流畅性打开软件速度游戏读取速度差距很小很小,m.2固态强在拷东西读取写入速度上强无敌,如果你单纯是个臭打游戏的,sata的就足够你使。而且有的m.2接口固态硬盘依旧走的sata协议,这样速度就和普通sata盘没什么区别,当m.2接口固态走nvme协议时它才能暴走,另一个是这块m.2固态支持几条pcie通道,现在的满血m.2固态都是走4条pcie3.0通道(即pcie3.0x4),比如西部数据sn750,半速m.2固态一般走两条pcie3.0通道(pcie3.0x2),比如西部数据sn500,而且这也取决于你的主板上的m.2接口是几条,是3.0还是2.0,pcie2.0速度只有pcie3.0的一半,比如大部分b450主板的第二根m.2接口就是pcie2.0x4。还有一个即使固态支持pcie3.0x4,也得看内部主控通道数,比如铠侠rc10,她就是pcie3.0x4的,但是她的内部主控通道数只有一半,所以她的速度和pcie3.0x2的西数sn500一样。不过这样的优势就是rc10这种4通道的半速固态插在pcie2.0x4的口上的时候速度也没有缩减,sn500的pcie3.0x2要是插了pcie2.0x4接口上就会变成pcie2.0x2,速度再减半。这一段可能有点绕,可以好好琢磨一下。。。
  • 固态硬盘由主控,外置缓存(和ddr内存一样,有的硬盘没有),nand闪存,以及固件(相当于系统)等组成,硬盘里的东西都存到nand闪存颗粒上,所以这玩意儿很重要,闪存颗粒从高到低分为slc,mlc,tlc,qlc,各自也和内存一样有原厂片白片黑片,现在普遍是tlc,能生产nand闪存颗粒的厂商有三星,镁光,海力士(还是他们仨),东芝,英特尔(劳资真的不只是做CPU啊喂),西部数据(闪迪是西数的老婆,他俩的产品是一回事),长江存储(国产的),而他们也都有各自的品牌,不像内存那样各种组装厂横行(金士顿:喵喵喵?)。

NAND闪存

首先明确一下什么是cell,就是颗粒中的一个数据存储单元,一个nand闪存颗粒上可以有很多很多个cell

SLC = Single-Level Cell,也就是说一个cell存储1bit的数据

MLC = Multi-Level Cell,一个cell存储2bit的数据

TLC = Trinary-Level Cell,一个cell存储3bit的数据,三星管tlc叫3bit mlc,很多小白就被忽悠

可以看出来tlc虽然性能拉胯了,但是存储容量上去了,价格下来了(固态硬盘界以性能倒退为发展目标HHH)

  • 关于qlc,tlc和mlc,随大流就行,随着主控算法和读写方式的进步,现在主流的tlc已经很优秀了,至少是寿命方面日常家用无须太担心,所以现在尽量买tlc,qlc现在的价格还是不够低。另一个关于掉速问题,现在的固态硬盘都是拿出一部分存储容量来模拟slc cache,你可以理解为缓存,在这个缓存容量内硬盘速度会很快,但缓存用完了她就原形毕露了,所以掉速后的速度简单点可以理解为缓外速度,当然这个缓存是一次性任务用完后她会恢复,下次用还是这些缓存。比如三星970 evo plus 1T版,她有42G的slc cache,你拷贝一个40G的文件她不会掉速,但是你拷贝一个50G的文件,42G缓存用完后她就掉速了,等文件拷贝完结束后她又会恢复42G缓存,下次一样用。所以固态硬盘最好给她留出空闲空间来让她模拟slc cache,否则空间不够她只能跑在缓外速度,这就是传说中的满盘掉速

主控

固态硬盘nand就是管着存东西的,至于传输就得主控来下命令了,这是个arm的小cpu,负责数据存储次序,维护闪存运转等,就是仓库管理员,现在的主控算法越来越先进,回收机制/擦写/纠错等等提升很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闪存降级的劣势,所以无脑远古mlc旧盘不可取。主控有美系的Marvel,慧荣;台系的群联;三丧家的自产主控凤凰,以及铠侠的自家主控等等

  • 前面说了有pcie3.0x4的满速盘,但这个pcie3.0x4只是外部通道,主控和闪存之间也有通道,单个闪存颗粒的速度一般是很拉胯的,所以主控就分出多个通道,一个通道再连接多个闪存颗粒,以此来让多个闪存颗粒来交互数据,而硬盘容量大了,能连接的闪存颗粒多了,速度也就越快,所以我们经常看到500G容量的盘相比1T的缓外速度砍半,一般取决于主控和闪存的带宽来决定这个盘在多少个闪存/多少容量的时候达到满血性能。主控通道一般满速是8条,半速是4条,所以pcie3.0x4+8条主控通道的盘才是满速盘

缓存

有些固态硬盘是有外置缓存的,其实就是块和内存一样的ddr3的dram闪存,用来临时存放可能用到的数据。有的盘没有外置缓存,只能用主控里的那点缓存临时存放数据。但综合下来差距不大。而另一个缓存就是slc 缓存,因为tlc性能弱,然后主控就用一部分容量的tlc去模拟slc的模式去存放数据,在这个缓存容量内硬盘速度会很快,但缓存用完了她就原形毕露了,所以掉速后的速度简单点可以理解为缓外速度,当然这个缓存是一次性任务用完后她会恢复,下次用还是这些缓存。比如三星970 evo plus 1T版,她有42G的slc cache,你拷贝一个40G的文件她不会掉速,但是你拷贝一个50G的文件,42G缓存用完后她就掉速了,这就是大多数人吆喝tlc硬盘掉速的问题,等文件拷贝完结束后她又会恢复42G缓存,下次一样用。所以固态硬盘最好给她留出空闲空间来让她模拟slc cache,否则空间不够她只能跑在缓外速度,这就是传说中的满盘掉速。而这个slc cache的容量是取决于硬盘容量的,前面说过slc是一个cell存1bit,tlc是一个cell存3bit,所以tlc盘想模拟slc得花费三倍的容量

但是这个掉速分情况,有的tlc盘掉速后速度直逼机械硬盘,但好的硬盘即使是tlc,她掉速后速度也依旧炸裂,我下面会推荐一些硬盘,会说明掉速情况。其实很多硬盘即使掉速后她的随机读写也不会受很大影响,咱们日常家园更是。。。觉不到

这是致钛PC005,那块白色的就是主控,紧接着那块黑色的就是外置缓存,后面两块大的就是NAND闪存颗粒

固态这玩意儿正常使用一般也不太容易坏,而且大多数厂商都有全国联保,所以这些大牌子完全可以去淘宝天猫找车上

至于什么型号值得买,首先那些什么as ssd测试啊什么的都是测的缓存内读写速度,意义不大,基本上是个固态都是爆炸,我觉得搞明白缓存容量,即什么时候开始掉速,以及掉速后速度是多少更重要,特别是m.2固态

注:西数和闪迪现在大面积出现冷数据掉速现象,铠侠的rc10和浦科特m9pegn也有报道,这算是个固件策略,西数官方没有对此作评价,也不好说算不算质量问题,保险起见就先不推荐了

sata组

0202年的今天,sata并没有比m.2便宜多少,所以如果m.2口满了,或者老爷机升级,这些情况可以上sata,否则还是m.2优先。所以sata组我觉得连评测都不用,直接放结论。

致钛SC001:略强于铠侠TC10,这是长江存储自己的品牌,正儿八经国产颗粒,自研架构,价格经过一波降价,于情于理都非常nice

下面是四大天王

三星860evo:不管哪买,还是太贵

镁光mx500:略强于上面仨,但也算是一梯队的,不支持全国联保,只建议京东自营和天猫旗舰店,不过京东价时常开车389,非常香,也是最推荐的一个,仅限秒杀价,老爷机升级或者自用都可以,或者说,只要她在京东开起车来,其他的sata盘不要看了,就她完事儿。嘿,又是一个链接

半速m.2组 1t版

金士顿a2000:镁光原厂颗粒,全盘模拟slc cache,空盘下150G的slc cache贼恐怖,缓外500m/s。半盘下原形毕露,10G的slc cache,缓外500M/S,但此时的pcmark日常测试没什么影响。属于中规中矩的性能,但京东上1T版秒杀价749这就很香了,这可是京东,拿来当个仓库盘也可以,而且支持数据加密功能(我是用不到)

满速m.2组 1t版

致钛PC005:长江存储自己的品牌,略弱于sn750,512G的5G缓存550M的缓外,但价格不错,这可是京东自营的价,满速盘,独立外缓,原厂颗粒,不错的随机读写能力,外加国产,同价位竞争力很强

铠侠rd10:原东芝rd500,这个名字是真的土,和杂牌山寨一样,但这个盘属于tlc老二,43G的slc cache,缓外速度1.5G/S,非常强悍,铠侠支持全国联保,可以去淘宝看看,价格不贵,我觉得是完美的三星党的替代品

三星970 evo plus:一哥,但太贵了,说实话不是很推荐,42G的slc cache,缓外速度1.7G/S,虽说被rd10摸了屁股但还是最强,可以考虑一下她的oem版,也就是pm981a,只有淘宝有,无官方保修,但价格很便宜,和英特尔的散片一个道理。评测和sn750那个是一块的

三星970pro:全盘mlc,上面所有盘的爸爸,掉速是啥玩意儿,没听说过,发烧友专属。是真的强,也是真的贵

pcie4.0级

目前这是amd的专属,x570和b550的a炮可以买几个玩玩,之前的海盗船/影驰/技嘉那些个pcie4.0盘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完全没必要买

直到大神出现

三星980pro:“就让劳资来守护苏妈最美的笑容”。但很遗憾的是换用了tlc颗粒,三星pro系列这一消费级mlc最后的余光或许就没了。缓存达到恐怖的115G,缓外1800M/S,这。。。和mlc也妹什么区别。但说到pcie4.0肯定得唠缓内了,4000+的Q1读写,20000+的4K IOPS,最强消费级固态之一,温度表现也还好,但塞笔记本还是别了。价格意外的不是那么贵

西部数据SN850:“就你?不把劳资放眼里?”同样的顶级pcie4.0盘,4K随机读写和三棒子不相上下,但是便宜一些,主要是有2T版,刚需土豪玩家可以考虑了

那么pcie4.0三巨头就剩威刚S70没来了,三星和西数都做的很不错

到这里,是不是发现少了个人?对啊英特尔哪去了

英特尔:爷爷我在这

民用巅峰

英特尔傲腾905p:4k随机读写爆炸,slc给爷爬,上面所有硬盘的爷爷,早已脱离了什么slc/mlc/tlc这些凡夫尘世,搭载英特尔3dxpoint颗粒,长的和个2080ti似的,价格也和2080ti似的,土豪专属,连卡吧都不太敢拿她吹B

而机械硬盘方面

有西数希捷东芝三个厂子,型号方面现在有垂直式和叠瓦式,叠瓦式是新技术,容量上去了,但是性能非常弱鸡,而且虽然成本降了但是价格和垂直式是差不多的,而且厂商也渐渐地把自己的硬盘全换成了叠瓦式,强行给你喂S,真的是极度恶心,鹅心!鹅心!鹅心!垃圾奸商!那这就好办了,尽量逃避叠瓦盘就好了,虽然这是大势所趋,但我就是看不惯强行喂S,不过拿机械硬盘当仓库盘的话叠瓦式也没什么问题,仅仅是我个人看不惯而已,该买还是得买,至于叠瓦盘到底是什么,可以看茶佬的视频,非常推荐小白去关注茶佬,硬核科普,通俗易懂,看完他的视频能涨不少姿势

1T:性价比不是很高,2T的也没贵多少,不过1T的基本还都是垂直式的,随便买就行,西数希捷东芝看中谁就买谁

2T:我们能接触到的叠瓦式重灾区,看京东销量希捷西数那些256MB缓存的看似很大很唬人,但全都是叠瓦盘,垂直式的都是64MB缓存的,现在的净土只剩东芝p300,也稍微贵了20-50块钱,也不差这点钱了,而最近东芝也开始染指叠瓦盘了,心酸。MD,这玩意儿一单才5毛钱

3T-6T:这时候有那么几个良心型号,东芝p300 3t的也是垂直式,而且相对也便宜了点,还是7200转,所以3t只推荐p300,4t就改名成x300了,也是垂直式,但是日常没货,而且贼贵,999

西部数据蓝盘3T/4T也是垂直式,但是6T就成了叠瓦式,要注意别买错了,3T版比东芝贵了20块钱,建议买4T版,很便宜,不过4T版是5400转不是7200转,性能弱了点,但是便宜啊

西部数据紫盘6t及以下都是垂直式,所以4t/6t都可以选,紫盘和蓝盘的区别就是紫盘是3年质保,蓝盘是2年换新,都是5400转,4t两者都可,6t只买紫盘

8t及以上:这么多小姐姐的吗?有没有蓝色小链接(狗头)?这时候都是企业级硬盘了,希捷这边倒是有酷狼(定位NAS存储,类似红盘)、酷鹰(监控,类似紫盘)8TB~16TB容量,但都这个容量,这个价了,选企业级的银河更好。西数这边还有氦气盘,更强。总之选各家的企业级硬盘没什么坑,随便选

4.显卡

现在的显卡已经不太像一张“卡”,普遍都是又大又厚,都能当哑铃使了,比如下面这张索泰rtx2080ti pgf,很大一只,图片来自

我随便找的。。。但这不是重点

拆开后,散热器(鳍片+热管+风扇)占了体积的大部分

而这才是本体

这就是显卡pcb板,相当于主板,中间那个大芯片就是GPU,周围11个小黑方块是显存,右边密密麻麻的电容电感和mos就是显卡核心和显存供电,和cpu主板那一套如出一辙,所以显卡不单单是一张卡,更像是一个集合体。

  • 显卡有核显/集显/独显,核显是集成在CPU里的,性能较独显来说比较弱,主要功能就是亮机用,但也有例外,嘤特尔和AMD曾经结合产出过爱的结晶----i7-8809G,搭载的vega M GH核显能到1650水平。而集显则是很古老时代集成在主板上的,现在不多见了。独显就是独立显卡,相对来说性能最强,当然,什么GT710这种就谈不上性能强了。上面那张2080ti就是独显
  • 显卡运行游戏的时候一般是占用越高越好,100%最好,毕竟显卡是干活的,这时候你能得到最好的画质最好的帧数,所以不要看到显卡占用100%就害怕,相反这是个好事儿,但cpu那边不光是打游戏,她还得负责系统运转等其他事儿,当然cpu和显卡刚好都100%占用是最好的,但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显卡满载,cpu有些盈余就是最好的情况了。还有温度,这玩意儿不是肉体凡胎,七八十度没事儿的,只要不降频就不用管,和cpu是一个道理
  • 还有,别太拿显存当回事儿,毕竟这东西是捆绑销售的,只能给你啥你就用啥,比如1070的8G显存她只有8G,没法多没法少,你也没法自己选择,当然显存肯定是越大越好。所以你需要关注的是显卡核心性能,显存够用就好,桌面端2060 6G玩游戏就吊打1070 8G,而且2060的6G显存是GDDR6,1070的8G显存是GDDR5,根本就不是一样的,并不是说1070显存比2060大那1070就牛皮。所以一般来说只看核心就够,核心一样的情况下再看显存,比如580 2048sp 4g GDDR5和580 2048sp 8g GDDR5
  • 说到显存类型,老黄这边老的10系卡1080以下都是GDDR5,1080/1080ti是GDDR5X,1060出过GDDR5X版本。20系gtx1660/gtx1650也是用的GDDR5,gtx1660super/rtx2060及以上用的GDDR6,Titan V 用的是HBM2。amd这边rx590 580 570 560这些都是GDDR5,rx vega 56/64/radeon 7用的是HBM2,rx5700/5700xt/5500/5500xt用的是GDDR6,r9 fury(对应老黄9系980ti)用的是HBM,可以理解为HBM1。关于谁好谁坏,GDDR6>GDDR5X>GDDR5这个没疑问,hbm系列有超大带宽,GDDR系列有高频率,综合来看HBM2更好一些,当然成本也更高,所以HBM2>GDDR6>GDDR5X>GDDR5。当然显存只是一方面,卡的好坏还是得综合来看,就像2080有8G的GDDR6,照样吊打有8g hbm2的vega 64,甚至还能和16g hbm2显存的radeon 7 不相上下
  • 而且显存爆了的话,微软有动态内存共享,就是拆内存补显存,内存速度肯定没显存那么快,所以可能最低帧没法保障,但总体来说没什么大毛病,而且显卡给的显存一般都够用
  • 显卡的显存带宽是个很重要的参数,毕竟GPU那么大规模的核心,数据吞吐量特大。显存带宽的计算很简单,显存位宽X显存频率,越大越好。显存位宽就是一次传输几位数,频率就是一秒传输几次,乘起来就是多少数据/秒,这就是带宽,游戏的分辨率越高,材质越高,对显存带宽的要求会急剧增加,所以不要单看显存容量很大就说她适合高分辨率,显存带宽也得高,下面讲的东西也跟这个有关

现在的显卡有英伟达和AMD两家,英特尔的xe显卡已经预热了好久,或许以后会值得拥有姓名

现在的显卡市场极度混乱,极度建议等到风平浪静再出手

英伟达

是一个较为年轻的公司,1993年才创建,而AMD和英特尔都50多了(但是英伟达显卡方面锤爆amd),目前主流是30/20/16系显卡,架构名为安培架构(30系),图灵架构(20/16系)。30系目前只发布了3070/3080和3090,20系和16系都是图灵架构,但是20系加入了一个叫光线追踪的技术,能让游戏的光照更加真实,但需要游戏支持才行,目前的战地5/地铁 离去/古墓丽影暗影/控制/我的世界,以及未来的赛博朋克2077和看门狗3军团都会支持,可以说未来100%是光追的时代,但现在光追还不太成熟,画面改善不够惊艳,而且性能损耗非常大,为此20系还有一个叫dlss的神技,深度学习超采样,就是渲染更低分辨率的画面然后让显卡给你脑补出高分辨率图像,dlss1.0的时候这个功能会让画面变的很糊,而且游戏需要单独训练,费时费力,游戏帧数会大涨。但现在的dlss2.0直接爆炸,画面基本不会有损失,甚至还能更好一点,而且用的公用模型,游戏开发难度大幅降低,而且游戏帧数依旧大涨,2060super开dlss2.0在我的世界里都能肛2080super了,即使开光追也不怕。总之这个神技我喜欢,目前实装的游戏不多,以后肯定会不少。以上这些30系也有,而且30系的光线追踪和DLSS效率更高,16系都没有,而且常规性能方面,20系最低端的2060依旧强于16系最高的1660ti

20系贵的原因,核心大也是一方面,20系除常规cuda计算单元外,还加入了tensor core和rt core,一个负责dlss运算,一个负责光追运算。所以没有r,t core的卡,也能开光追,但没有专门运算单元,所以会卡成ppt。而且20系完整支持微软dx12u,这个dx相当于游戏框架,里面规定了着色器运行啊光线追踪啊什么什么的,游戏制作都得按照这个框架来,新的肯定更好。说了这么多,16系一个没占,毕竟她便宜,而且目前来看这些东西画饼成分居多,但16系(除1650以外)有着和20系一样的nvenc编码器,强于10系的nvenc,直播推流等用处很大,而且premiere cc2020 14.2开始支持了最新的nvenc编码,视频导出速度提升幅度特别大。而英伟达的CUDA加速在premiere,达芬奇这种软件里加速作用非常非常明显,不管是剪辑过程还是视频导出。30系的nvenc能力提升看似不大,但是支持了最新的AV1编码,有待后续软件支持

而且30系支持了pcie4.0,也新加入了一个叫rtx io的技术,也就是显卡直接对接硬盘进行解压缩,大幅度降低游戏读图等载入时间,一定程度上降低对cpu的要求,但是对pcie带宽和硬盘速度会有要求,和PS5上那个功能类似,微软也有在推自家的direct storage,也是类似的东西。但实现这个功能目测pcie4.0高速硬盘会有优势

所以,英伟达游戏方面很强,专业领域也很强,当然如果你就是需要大算力暴力运算,比如挖矿,那同价位GCN的A卡还是强一点

那来谈图灵卡本身,gtx1660/rtx2070/rtx3070这个6和7代表性能定位,16系封顶1660ti,20系封顶2080ti,更上面有一个titan rtx,介于游戏卡和专业卡之间,30系封顶3090。后缀方面,ti是加强版,比如1660ti就是1660的加强版,老黄习惯把90定位为双芯卡,比如举世闻名的大核弹gtx690就是两个680拼一块,但由于双芯卡适用性太窄,后面就没再出,所以80以上就用80ti代替了。而图灵独有的super后缀也是加强版,但是1660super略微比1660ti弱一点,super系列就是为了狙击amd那边的navi的,amd之前一直gcn缝缝补补凑合用,后来突然来了个rdna,瞄准英伟达这边的性能空挡就来了,于是高枕无忧的老黄随手切出来了个super系列然后又继续高枕无忧。

为什么说老黄刀法精湛呢,就是这个道理,英伟达的显卡上级下级性能分级严丝合缝,一点不差,甚至2060super为了防止越级,切的是工工整整,正好就被2070一帧吊打

30系提升非常大

制程由20系的台积电12nm升级为三星8nm,3070≈2080ti,官方价3899,直接让20系高端卡原地去世,29号开卖。3080能落2080ti 30%还多,卖5499,能较好运行4K游戏了,就是10G的gddr6x显存略少,后续会出一个20G的版本,3090相比3080提升15%左右,但是有24G的gddr6x显存,能玩玩部分游戏的8K分辨率。。。其实3090被功耗限制住了,gddr6x显存功耗太大,导致核心分不到太多功耗,因此相比3080(350瓦功耗)提升没有那么多(但3090单卡也有恐怖的400瓦了。。。),期待一波非公厂商出个高功耗bios起飞

这里说一说为什么30系的CUDA core数量提升这么多。以前的2080ti,4352CUDA,其中一个CUDA core包含一个FP32单精度浮点单元以及一个INT32单精度整数单元(16是半精度,32是单精度,64是双精度,游戏的话偏向单精度),分工合作,而对游戏来说FP浮点单元更重要一点,30系也是一个FP32和一个INT32,但是这个INT32单元也可以当FP32单元来使,全能选手,所以英伟达直接把一个CUDA变成了两个CUDA,但实际上是不如两个的,所以3080上面标着8704CUDA,但按照20系的CUDA分法,她也是4352CUDA,只不过比4352CUDA效率高而已

而上面说了,30系游戏性能强一大截,专业性能也强一大截。但要注意的是,3080/3090采用的gddr6x显存功耗巨大,显存温度很高,在整卡功耗被限制之后,显存会抢不少功耗,导致分给核心的功耗不太足,而现在3090已经有500瓦功耗的BIOS了,但有风险,炸了好几张了,建议老老实实用。但英伟达为什么非得上GDDR6X显存,而且3090还得上双面24G导致背面显存温度非常恐怖,无非就是gddr6x有更高的频率,能实现更高的显存带宽,进而能应付更高的游戏分辨率,你看3090的显存带宽这都奔着1T/S去了

但是30系特别是3080目前是严重缺货,这里头说法太多,三星8nm良率产能不足/奸商压货提价/GPU背板缺货/挖矿等等原因都有,毕竟3080价格相比2080ti便宜了一半,性能还提升了30%,所以一群有货的奸商在加价卖。3090情况好很多(因为她贵,没多少人买),3070货也不多,也就丽台的现在还有,其他的要么加价买要么去淘宝找,3060ti更别想了。这里提一嘴,30系挖矿能力相当强悍,锤爆A卡,而3060ti挖矿性能和3070差不多,价格便宜功耗低,可想而知你能不能打败矿工抢张3060ti。。。

另外因为AMD的压力,老黄可能会出rtx3080ti,核心和3090一样,显存砍到20G

从这两代能看出来,老黄的架构名都是科学家,7系开普勒,9系麦克斯韦,10系帕斯卡,20系图灵,30系安培,老黄一看就文化人,啥时候来个黄仁勋架构甚至苏姿丰架构

而关于专业卡和游戏卡,游戏卡叫Geforce,专业卡叫Quadro,两者的CUDA计算单元数量都是一样的,关于两者的差距,以及什么时候用Quadro,看下面这个帖子,而且geforce老黄也给提供了专业驱动

而另一个Tesla系列刚被ban了,老黄嫌和特斯拉撞名了吧,两家又是竞争对手。之前叫Tesla v100,现在直接叫A100。纯计算卡,没有视频输出功能,想玩扫雷的还是歇歇吧

AMD

之前AMD是做cpu的,也有自己的晶圆厂。之前的显卡厂商是英伟达和ATI在互撕,2006年的时候amd把ati给收购了,所以amd就变成了cpu显卡双向作战(双向被吊打HHHH),然后又把自己的晶圆厂分出去了,叫格罗方德,现在的amd是一个芯片设计厂商(Fabless),而英特尔就得叫idm了,设计生产两把抓。而从AMD分出去后格罗方德就是Foundry,只生产不设计。目前amd的主流型号,老款还是GCN架构的Polaris,有rx580 2048sp,rx580,rx590,新款是rdna架构的navi 10系列,名字是rx5x00系列,比如rx5700,最近刚出rdna2架构的navi20系列,名字是rx6x00系列,比如rx6800。vega系列已经近乎绝迹了

AMD自从2011年底推出了GCN初代目HD7970后,一直缝缝补补到2019年初的radeon VII。GCN架构可谓长寿,现在的rx580系列依旧在售直到19年5月rdna架构才和zen2一起横空出世。因为GCN,amd近些年一直戴着功耗大的帽子,到了rdna能耗比大涨,功耗方面已经不比英伟达那边的图灵差多少了(虽然用的7nm,人家是12nm),但是rdna架构是个过渡架构,rdna2架构开始AMD就发力高端了,rx6800锤3070,rx6800xt对飚3080,rx6900xt对飚3090,而且能耗比均胜过对飚的N卡,移动端有很大希望了,而且rdna2相比rdna并没有换工艺,纯架构改进提升就这么大,上次做到这样的是英伟达的9系麦克斯韦。说的有点乱,说明一下

rx6800xt,代号navi20,采用rdna2架构

rx5700xt,代号navi10,采用rdna架构

rx580,代号Polaris,采用GCN架构

有navi仙女星,有vega织女星,有polaris北极星,苏妈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啊

rdna2有个特点,就是6800/6800xt/6900xt统一使用了16g的gddr6而不是gddr6x,而且显存位宽都只有256bit,N卡那边最高都到384bit了。因为AMD用了一个无线缓存技术,就是给核心加了128MB的三级缓存,这玩意速度可比显存快多了,所以就对高显存带宽需求不大,而且gddr6的温度功耗都小得多,所以A卡这次是方向对了,但是128M的三级缓存不足以应付4K及更高的画质,所以在看A卡评测的时候会发现A卡在1080P下表现强于N卡,但是分辨率越高表现越差,2K还行,4K下就有点处于劣势了。所以N卡牺牲了温度功耗的大带宽做法通用性还是强一点,所以看到10G显存的3080在4K下干倒了16G显存的6800xt别惊讶,因为3080显存带宽大得多

rdna2在驱动里可以开启狂暴模式,就是自动超频。rdna2的频率非常高,全都在2000+,而且超频空间不小。另外rdna2搭配zen3和B550/X570平台可以开启SAM模式,就是cpu直读显存,也会提升一定的性能,大概3%-19%,看游戏。其实这是个pcie相关的技术,只是AMD最先启用了。这个功能目前英特尔Z490平台更新bios后也能支持了,N卡也即将支持

总之rdna2进步非常非常大,时隔多年重返高端卡领域,但是光追性能跟英伟达比起来差了点,效果不好,在看门狗3里甚至根本没什么用,帧数表现也相当不好,毕竟N卡整个20系都在深耕光追,目前的游戏基本都是按N卡优化的,而且N卡那边有DLSS救场,A卡这边其实有一个东西叫fidelityFX,这是个特效群,需要游戏去支持

FidelityFX特效群目前已经更新了一共五个,分别是CAS锐化,SSSR空间反射,CACAO环境光遮蔽,HDR Mapper,和一个Downsampler。这都是为节省游戏内资源而推出的特效,并且能提升画面表现效果
FidelityFX的基础是Upscaling,即从低分辨率渲染到高分辨率,这其中也涉及到一定的算法,因此和DLSS一样都需要游戏厂商自行进行调整。在Upscaling之后可以调节CAS的幅度,相比于DLSS具有更好的灵活度

总得来说,就是个降低分辨率提高帧数,然后通过各种特效把降低的分辨率补回来,让画面损失很小的技术,和DLSS一样,但实现方式不同,而且这个特效一直在更新,是个纯开源特效包,也就是说N卡也支持,但在rdna上效果最好,详情可以看下面的吃喝喝链接

赛博朋克2077就支持这个fidelity CAS特效,打开可以提升帧数,画质略有损失,但是在A卡驱动里可以开启锐化模式,开个20%就可以,也能实现不怎么降画质但是帧数提升的效果,即将要出的孤岛惊魂6看样子是专为A卡优化过光追,也有这个fidelityFX特效群,看看A卡能不能翻身

a卡每到年底发布的名为adrenaline(肾上腺素)的驱动都是玩家期待的鸡血驱动,一般这个驱动会让老卡发挥出更强的性能,但发布了rdna后,amd如期推出了adrenaline,这就是噩梦的开始,黑屏闪退一片哀嚎(虽然我用着没毛病),直到年中的时候才稳定下来,现在应该没事儿了,目前来看rdna2没有爆出什么驱动问题。另外,premiere 14.2开始也支持amd的amf加速了,提升很大,但是n卡那边本来就有CUDA了,又加入了nvenc,近乎提升翻倍,pr 14.5又支持了显卡加速预览,所以如果买显卡不单纯是为了打游戏,还是建议选N卡,CUDA真的是太棒了,premiere,达芬奇这种视频软件,C4D的OC渲染器,v ray渲染器等等这些软件都是N卡的天下

你要问我选谁,我个人见解还是N卡优先,但实际情况是能抢到谁算谁

关于显卡超频

  • 首先显卡和cpu超频对寿命有影响,这种影响就是把她们的寿命从5年整缩短到了4年11个月零29天这个程度,数是我乱编的,前提是你自己别太作无脑加电压超到缩肛。老黄的20系和16系加入了boost4.0技术(自动超频技术),也就是官方超冒烟技术,留给各厂家的提频空间很小,所以20系旗舰款和丐版性能拉不开差距,所以显卡超频越级打卡不存在的,2070你拿过来超到喷火依旧被默频2080揍趴下,老黄把冒烟了的核心分给厂家,厂商再分三六九等把核心按体质提个频差价卖给咱这种苦逼攒机党,留给咱们的手动超频空间就很小很小了,30系更甚,几乎没有超频能力,不像9系,当时的显卡出厂频率很保守,所以玩家们可以超的不亦乐乎,980ti默频打1070,超到冒烟都能和公版2060打的有来有回,虽然最后还是打不过。
  • amd的卡则不然,amd的卡出厂电压设置的很保守很大,导致功耗直线上升,玩家拿到手后可以手动降低电压,功耗就下来了,然后继续超频,而且超频空间比嘤伟达要宽裕,vega 56摸奖摸到三星显存甚至可以刷vega 64的bios然后直接变身起飞,而且第二批次的海力士hbm2甚至比三丧的还强,也能刷64bios。到了navi系列更甚,5700给的频率最高只有1765,但是你在radeon软件里直接拉1850完全没问题,而且刷5700xt的bios后直接起飞,能和5700xt相差无几,甚至还能往上拉到2000+。5700xt给的频率1905,但是超2100都没问题。而到了rdna2超频空间更大,但是公版rdna2的功耗只能拉15%,破解后拉高点,超个频提升甚至能到10%
  • 所以你看出什么来了吗,为什么那么多人说amd需要折腾,那是因为她可以折腾,而且也并不是意味着不折腾没法用,只是折腾一下能得到更好的性能,但你即使买回来不折腾也完全不亏,而且你在网上看到的评测基本上都是默频来测的,没有超频。但是驱动没得洗
  • 关于如何手动超频,这个门槛比较低,也很容易,一般各显卡品牌都有各自的超频软件,但大同小异,最推荐的一个软件是微星的msi afterburner,这个是通用的,不用非得微星的显卡才能用,其他牌子的也行,网上也是大把大把的下,微星官网上也能下到,你可以设置显卡温度上限,功耗上限,拉核心频率,显存频率,而且她最好用的一个功能就是能在游戏里实时监控你的游戏帧数以及各硬件状态,你可能会纳闷那些网上搞评测的监控软件用的啥,没错基本上全!是!用!的!她!你点击那个小齿轮就会弹出右边那个框,点击监控,然后选中你想在游戏里显示的那一栏,勾选在OSD上显示,再点击应用点击确定,你在游戏里就能看到监控了,可以选中多个监控项目,这个随便你,而且下面可以调显示字体大小颜色等等

显卡品牌

  • 不是有amd和英伟达吗?怎么还有品牌?嘛。。。 amd和嘤伟达是设计gpu核心的,他们俩会出个公版显卡,算是立个标杆(一般散热能力都比较差),然后把gpu核心和显存分发给下游板卡厂商再让他们出各种非公版,所以你会看到各种花里胡哨杀马特风的各种品牌显卡,但她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目前的n卡品牌有
  • 华硕,技嘉,微星,七彩虹,索泰,映众,铭瑄,翔升,影驰,耕升,evga,盈通(主做a卡)
  • a卡品牌有
  • 蓝宝石,悍讯,迪兰,讯景,华硕,华擎,盈通,铭瑄(没有navi)
  • 显卡品牌之间差距很小,不用在意所谓的一线大厂,核心显存这俩大件被牢牢限制住,板卡厂商没什么本事能左右显卡性能,所以华硕的卡并不一定就比影驰的好,她们只是散热器外表做的不一样,散热能力或许有差别
  • 而且你再看下去就会发现,每个品牌还有高低贵贱之分,比如微星的低端叫万图师,旗舰叫魔龙。低端的也叫丐版。首先她们的性能差别很小,前面说过老黄的芯片基本上出厂就冒烟,各大板卡厂商只能找体质好点的芯片给提一提频率然后做点区分,真正的区别在于散热能力(丐版散热能力就够,旗舰更好),做工,外表等,说白了买旗舰基本上就是买个品质,买个使用体验,而不是性能,至于差的这几百上千块的体验值不值。。。看各自的选择吧。我的建议是买中端系列,既有不错的使用体验,价格也不算贵
  • 而a卡那边几乎同理,但由于超频幅度大点,散热能力好的高定位型号兴许能超到更高,但也不一定,我现在用的就是公版rx5700,一样能超到2100,就是公版散热不好风扇直升机。a卡那边,盈通非常有意思,她的设计部门估计是发现了新大陆,她的型号叫女装大佬和樱瞳,其他厂商的卡外表都是黑乎乎一股钢铁直男风,盈通的卡却都是粉粉嫩嫩的颜色,还别说,挺好看的,樱瞳还有大礼包,里面还有一支唇膏或者是口红,超能网评测的时候都蒙了,那个评测的人甚至还当众涂了涂口红,还说质感不错
  • 而显卡售后是必须要考量的一点,毕竟显卡是一个集合体,保不齐哪些地方会出问题,和CPU不一样。选购渠道上,京东自营和天猫旗舰店都是可以放心入的,没假货+售后靠谱(但二手东嘛。。。无所谓了)但是平常价会贵一点,因为这俩地儿都是正儿八经给你开发票而且价格很
  • 听厂家话的,轻易不会乱开车+老老实实交税,拼多多的百亿补贴项目也是比较靠谱的,而京东第三方就和淘宝差不多了,淘宝上甚至拼多多上经常会发现一些很香的价,一般这种价格不会给你开发票,而且商品名称和型号都写的很隐晦,防止因定价问题被厂商找麻烦,但是售后可能会不靠谱,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各显卡品牌售后政策决定去哪买。

目前的保修方式各品牌都有不同,但大体上分为三类:

  1. 经销商送保,很简单,哪买的找哪,万一店家和你扯皮或者店家跑路了会很难办,所以老老实实京东自营和天猫旗舰店吧。不过现在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经销商送保了,出问题威逼利诱一般都能保,就是很麻烦,毕竟2020年了。
  2. 代理商送保,就是可以通过品牌的各地区代理商给你送到厂里保修,至于怎么找可以打品牌的官方热线,百度一搜或者品牌官网上就有,他们会告诉你在哪。但是各厂家不会强制代理商给消费者送保,所以如果你想找他们帮你送修一般得给他们点辛苦费什么的,当然也不排除有的代理商二话不说就给你送保,总之,这种售后方式的品牌不嫌麻烦可以去淘宝找车,因为即便是店家跑路了你也起码能有个靠谱方式自救。
  3. 个人送保,很简单,打厂商电话,直接把显卡寄他们厂里给你修,痛快又直接,这种售后的品牌就可以去淘宝找车了。以上的售后方式的凭据一般就是显卡上的sn码,不需要发票,显卡上的sn码可以反映出厂时间,以此判断过没过保,如果有发票的话就按发票日期算过没过保。各品牌保修方式下面的图上也有

这里说一下,影驰将系列和耕升追风系列也支持个人送保了,以后这俩牌子可以放心去淘宝找了

然后怎么选?

这个时候你的显示器就有发言权了,如果你是2K的显示器,还是个144HZ的,那得需要个强力的显卡,反之,如果你就用了个1080p 60hz的显示器,就没必要上太好的,浪费钱

rtx 3090:4K全高-8K随缘

rtx3080:4K高-全高

rtx 3070:2K全高-4K随缘

而且盲目追求144不可取,竞技类游戏可以追求这个,但记住菜是原罪。3a大作把画质开高老老实实60帧看风景不好吗

然后选哪个?

现在的显卡青黄不接,因为矿潮的缘故很多卡涨价且没货,很多黄牛在加价卖卡,目前1650/1650super还能买到,2060一些渠道也还有,2060super突然变多了,各大官方店都有了,但是2899左右的价格着实不低,要知道丐3060ti也才2999(但是抢不到),A卡那边rx580因为挖矿涨价涨天上去了,5500xt/5600xt/5700xt也都还有货,没怎么涨,但是2400一张的5600xt。。。3300一张的5700xt。。。,隔壁3060ti也才2999啊,锤2080啊,但是她又没货,你说这卡买的值还是不值,而且6000系列全系缺货,这就导致了原本物美价廉的30系和6000系根本买不到,老卡又没降价甚至还涨了,我的建议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现在搞机,等明年

显卡和cpu的匹配

前面说过,一般而言cpu要有空闲,显卡要99%满载,这样才是合适的,一来你得到了最好的游戏体验,二来cpu不只是为游戏服务,她还得从硬盘调数据,从内存调数据,还得管着运行系统,后台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还得进行,而且万一你玩着游戏突然需要切到别的界面等等,这些都需要cpu,所以尽量别让cpu满载,虽然打游戏崇尚低u高显,但是也别太低太高。目前只能谈性能没法谈价位,现在显卡青黄不接,外加缺货涨价,价格没法搞,只能具体预算具体分析

  • i3-9100f级别:560xt-1660super/rx5500xt,后续升级的话2060也可以,看用途
  • i5-9400f/r5-3500x/i3-10100级别:rx 580 2048sp-rtx 2070super
  • r5-3600/i5 10400f级别:rtx 2060/rx 5600xt-rtx 2080super
  • i7-9700k/r7-3700x/r5-5600x级别:rx5700xt-rtx 2080ti/rtx3070
  • r9-3900x+b550(mortar/tuf):rtx 2070super-rtx 3090,建议低预算生产力用户这么搞
  • i9-9900k/i7-10700k/i9-10900k/r9-3900x+x570/r7 5800x:rtx 3070起步吧
  • r9-5900x:买得起这了,还买不起3080/3090
  • r9-3950x:没必要,真没必要,打游戏上面的更合适
  • r9-5950x:10980xe:你搁这瞧不起谁呢?故意在这膈应我?

另外30系,特别是3080这个级别,如果玩1080p的话很多情况下cpu单核性能会有瓶颈,表现为显卡不动

5. 散热器

和机箱风扇不是一回事儿,机箱风扇是挂机箱上往里吹风往外排风的,而散热器是直接扣了CPU上给CPU散热的,两者不能互相替代。cpu这玩意儿几十亿的晶体管,运行频率还这么高,你不想法子给她降温那肯定就扑街了。一般来说,你需要在她身上扣个散热器,分为塔式,下压式,水冷等。塔式散热器一般是底部和cpu顶盖接触,然后热量经由铜制热管传输到上方密密麻麻的铝制鳍片上,然后风扇会吹风把热量吹走。

但这样的模式也有不少衍生体,比如,水冷散热器。水冷散热器也是有一个和cpu接触的底座,经由和底座链接的管子内部的水冷液把热量传输到挂在机箱外部的冷排上,冷排也是由密密麻麻的铜制/铝制鳍片组成的,然后冷排上挂着风扇,把热量吹走。下压式散热也是这么个理儿。

那怎么区分好坏这就好办了,塔式散热器底部和cpu接触方式,由好到坏是均热板还是铜底还是热管直触,热管有几根,鳍片密度怎么样(一般都是通过散热器重量判断),风扇风量风压怎么样,噪音怎么样。水冷散热器的话驱动水冷液循环导热的水泵强不强,冷排多大,有120/140/240/280/360/420,挂的风扇怎么样。一般而言顶级风冷稍强于240冷排水冷,弱于360冷排水冷,而水冷散热器有漏水隐患,毕竟显卡就在下面,漏水把显卡烧了得不偿失,所以我个人建议尽量用风冷,如果风冷对你来说达到瓶颈了再考虑水冷。风冷散热器:

  • 100以内:九州风神玄冰400,大镰刀赤兔马
  • 200以内:利民as120,雅浚G3,一个压amd一个压英特尔
  • 200-300:利民fs140,取代了劳模大霜塔,如果嫌她太大,可以考虑雅浚G5,最强单塔之一
  • 再往上:利民银剑ibe(最强风冷,噪音大),猫头鹰d15/d15s/u12a(体积小不挡内存性能还强),德商必酷(be quiet)dark rock pro4,九州风神阿萨辛3,这几个都行
  • 水冷散热器:阿尔法酷(紫铜冷排,最强水冷候选者,但是漏液不包赔),安耐美冰凌(强力水泵,漏液包赔),EK AIO系列(分体水的王者,冷头最强),恩杰海妖x系列(性能和海盗船并联第一),华硕rog龙神系列,海盗船hxxi(性能最强之一),酷冷至尊冰神系列,idcooling(性价比神器),利民forzen eye系列(pro版的风扇更强,非pro版更安静,综合价格噪音性能的最好选择)

那么,什么cpu需要什么散热器

  • i5-9400f/r5-3500x/r5-3600/i5-10400f/r5-5600x这种级别的,百元级散热就够
  • r7-3700x/3800x/i7-9700/i7-10700f这种级别的:百元级也够,但我觉得上个fs140也没多花多少钱
  • i7-9700k/i7-10700k/r7-5800x:默频百元级散热也够,fs140更好,超频拷机建议顶级风冷或360水冷,日常游戏fs140
  • r9-3900x/r9-5900x:都这种东西了顶级风冷走起吧,不差那点钱,水冷也行
  • r9-3950x/r9-5950x:360水冷走起吧不差那点钱
  • i9-9900k:默频/超频打游戏用顶级风冷也够,高负载下360水冷都有点崩
  • i9-10900k:虽然说同功耗下比9900k好压很多,但多了俩核心四个线程,跑r20的时候功耗能到380瓦,360水冷歇菜,常年这样跑建议分体水或者换成3950x,其他时候360水冷就可以

6.电源

这东西是有能力给你一套带走的,所以不能太缩。但是,有点常识就知道,家用电脑这玩意儿功耗不大,而且电费真不贵,别被奸商和毫无生活经验的一部分穷学生们唯功耗论忽悠的以为自己连电费都交不起。

电源绕不开一个叫80plus认证的东西,这个认证就是证明一下这个电源转化率高省电,分别是铜牌/银牌/金牌/白金牌/钛金牌,但是这个认证和电源本身的品质没什么关系,酷冷至尊gx450就是铜牌的,但是她比一众的什么爱国者长城云云的金牌电源都要强,只能说,顶级电源一定是金牌,但金牌不一定是好电源。那如何衡量:

  1. 主动式pfc(这个一般都是)
  2. llc谐振半桥电路(双管正激也不是不可以,全桥的就不奢求了)
  3. dcdc整流(也叫dc to dc,这个不能妥协,单磁放大那种的扔掉)
  4. 电容品质,日系>台系大厂>国产,一般来说台系大厂的就不错,日系电容要看介绍是采用日系电容还是全日系电容

另外,所谓全模组电源,就是电源上的插线可以自由插拔,达到更好的离线效果,跟品质无关,但高端电源几乎都是全模组,比如

这是非模组的振华hx550,她屁股后面一堆线,很多你也用不到,比如很多大4pin,很多硬盘线等,所以这些线就很碍事,搁机箱里特别乱

这是半模组的振华gx550,她屁股后面一些必须要用到的线(主板供电,cpu供电等)是死住的,而其他的线就可插拔,用不到就不用插,对理线来说比较有好处

而这是全模组的振华leadex g550,她屁股后面的线全都可插拔,你可能要问这些必须用到的线为什么要设计的可插拔?那是为定制线做准备的,你看这些电源自带的傻粗硬的线,不好弯折还难看,我全给她换成其他材质/颜色的定制电源线,还会发光,不更好看吗

所以模组还是非模组看自己对美观的需求就ok了,而且如果想上高端电源的话,也只能上全模组电源了

而什么配置选多少瓦

一定要看硬件的评测,都会提功耗,就看cpu和显卡就行了,其他的设备功耗很小,别管多少个,除非几十上百个,否则不用看。显卡功耗可以看tbp,这个可以近似相当于显卡功耗,我在显卡那一章里放的显卡型号的链接里就有,不放心的话就去看显卡的评测。而cpu功耗去看评测就完事儿。这些评测不说别的,B站就有,而且非常详细,这些评测机构都会说功耗,自己完完全全能做决定,非常非常容易,别人说的话当参考就行了,别奉若真理。另外30系显卡现在的功耗问题有点大,特别是瞬时功耗,就是一瞬间(几毫秒)功耗能顶到特别大,3090甚至被观测到1000瓦,国外的3090刷500瓦bios甚至有把海盗船ax1600i这种传家宝搞趴下的案例,而这个瞬时功耗是普通功耗仪测不到的,不过好些的电源也会有一个瞬时承载能力来应付这个,但是30系这个太严重了,所以容量还是大一点为好,特别是30系,一般而言3080用个850瓦足够,3090用850瓦。。。也行,一千瓦更好

  • 首先,3900x+2080ti整机输入端功耗480瓦,用的rog雷神1200瓦。什么叫输入端输出端,比如一个电源转化率是80%,如果你的整机功耗是400w,也就是说电源输出端是400瓦,那么这个电源就要向插座吸400÷80%=500瓦电,也就是说输入端是500瓦,你就得交500w的电钱。还有转化率和额定功率没有关系,额定550w的电源就是能向你机子供550w电,但是它从插座吸多少电就取决于它的转化率了,比如额定功率550w的电源,满载转化率80%,那么它满载最多会吸687w电。所有电源的瓦数都是标的输出端瓦数,所以3900x+2080ti的输入端480瓦,雷神的转化率92%,那么整机实际功耗也就480x92%等于441.6瓦,大体有个数。
  • 其次,那些什么花里胡哨的rgb灯啊什么的不足为虑,只看cpu和显卡,主要看显卡(9900k/10900k除外),r9-3900x+rtx2080ti双拷机功耗大概在450-480瓦左右,显卡拷机一般用furmark这个软件,她会让显卡满载运行以测试显卡超频后的稳定性啊显卡散热能力啊什么乱七八糟的,cpu拷机一般用aiad64这个软件,而且这个软件能让cpu处于avx运算等极限满载状态,正常使用根本不会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用来测试超频稳定性啊散热器能力啊乱七八糟的,另一个就是p95,这个压力更大。总之,cpu显卡双拷机基本能让机子处于极限状态,这个时候的功耗就差不多是最大功耗了,参考这个功耗配电源一般没什么问题,而配电源,不能你整机450瓦你就配个450瓦或者500瓦的电源,电源长时间接近满载会非常不好,而且整机功耗还有一个瞬时功耗,这个功耗可能会非常大,但是只持续一瞬间,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电源也都有一个瞬时负载能力,一般瞬时功耗突然超出个100瓦没什么问题。综上所述,尽量让电源在日常使用中处于一个50%多点的负载是比较合适的,比如3900x+2080ti ,整机拷机满载功耗450瓦左右,日常使用根本到不了这么高,所以上个650瓦电源就够用,如果你没有安全感吓得要命就上750瓦,而且个人也推荐750瓦,你都上这配置了,一个750瓦电源才几百块,上不起?
  • 其他的,参考一些cpu显卡的硬件评测,里面都会说功耗,真的,看个评测不难,B站就一大把,想配3700x+2070super的主机,选多大电源直接分别去搜3700x和2070super的评测,几乎所有的评测都会或多或少评测一下功耗,一看3700x拷机也就一百来瓦,2070super拷机也就二百来瓦,各种极限负载加起来顶天400瓦,而且你日常使用根本不可能遇到这么极限的负载,然后买多大电源还没数吗?还非得听别人的吗?让你上850瓦否则不够用你还信吗?主流的9400f+2060super上个500瓦电源随便你折腾。9900k+2080super上个650瓦的足够,没安全感就750瓦,9900k+2080ti也是750瓦就够,9700k+2070super 650瓦随便随便折腾,3700x+2070super上个550瓦足够足够,3500x+1660ti/2060/5700 上个450瓦的就足够,建议450瓦及以上,因为450瓦以下没什么好货,而且450瓦的。。。振华铜皇才不到250块钱,电源就别太省了,毕竟这玩意儿炸了你机箱里一个留不下。而且如果你以后还有升级打算,电源建议买的稍微大一点
  • 30系显卡瞬时功耗巨大,3070建议650,3080建议850,3090直接1000瓦完事儿

至于选什么电源,先搞明白所谓的电源虚标,cpu和显卡属于+12v输出,所以这一路很重要,一个550瓦的电源,这一路才300瓦,这就是虚标,正常来说起码得500瓦。另一种是+12v双路输出,一路cpu一路显卡,保障稳定性,但显卡一般功耗是高于cpu的,就像9400f+2070super,+12v两路输出300瓦,每路150瓦,9400f是够了,还有剩余,但2070super那边就不够使了,所以,单路+12v,不虚标,最基本的了

450瓦:全汉蓝暴经典450plus,价格还不错

酷冷至尊gx450,全日系电容,450瓦里非常好的,但是有点贵了

500瓦:鑫谷gp600g

550瓦:酷冷至尊gx550,建议打折买

振华hx550,和酷冷表现一样,谁便宜买谁

再好了建议把钱加到别的配件上

600瓦:鑫谷gp700g

650瓦:酷冷至尊gx650

然后就是各路旗舰,振华leadex g/hg650

海韵focus g系列,这个在横评里表现不错

海盗船rm系列,安钛克hcg系列,evga g+/g2/g3等等还有很多,这个网站有众多的电源评测

750同理,旗舰就完事儿,我说的不全,超能网有个电源天梯图,非常不错

7.显示器

厚颜无耻复制一下我前面的回答

显示器是你和电脑的直接交互通道,非常重要。一般显示器要看面板,色域,色准,响应时间,刷新率等等

面板

衡量一个显示器还有响应时间,这个1ms是最好的,5ms也能接受,看个人。动态对比度对咱来说不太重要,那些色彩好响应好的显示器一般不会太差,这里说一说显示器面板

  1. TN:响应最优秀,1ms不是问题,但是色彩特差,严重泛白,根本没法谈色准,非硬核fps玩家不建议选。低端TN屏比较便宜,高端TN很完美,色彩好响应好,但是,价格上天
  2. VA:色彩很好,或者说很艳,对比度高,延迟最高,色准不好,臭打游戏的可以选,但是硬核fps玩家慎选。价格也不贵,而且大部分的曲面屏都是va面板
  3. ips:最均衡的显示器,色彩非常好,色准最高,响应时间介于tn和va之间,fps玩家可以选,搞平面设计的必须选。价格贵

以上关于价格只是说对于平常消费者来说,三种面板高端的都很优秀很贵


色域 这玩意儿贼绕,希望我能说明白,仅仅个人理解,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老生常谈的色域问题,分为色域容积和色域覆盖

  • 现在的色域管理有srgb,adobe rgb,dci-p3以及ntsc,每种色域管理模式所规定的颜色数量也不同,一般而言他们所规定的标准内颜色数量,99%srgb≈72%ntsc,100%dci-p3≈90%ntsc,100%ntsc≈98%adobe,注意这仅仅是颜色数量对比,并不代表ntsc就包含了所有srgb的颜色,这几个标准所容纳的颜色数量和颜色种类都是不太一样的,而Windows10操作系统是以sRGB为标准进行系统色彩管理的,超出srgb规定的颜色win10根本就不支持,所以啊我牛p啊我能显示100% adobe rgb,白搭
  • 一台显示器显示多少多少色域是表示她能显示的颜色数量多少,比如自称能显示120% srgb,这是个啥概念呢,打个比方,假如srgb规定有10种颜色,那这个显示器就能显示12种颜色,仅此而已 这就是 色域容积 这个概念。但色域容积并不是越大越好,还需要看显示器能显示的颜色和srgb色域重合多少,这个重合比率就叫 色域覆盖,色域覆盖才是王道,如果重合了10种颜色,那色域覆盖就是100%,也就是说这个显示器能显示所有win10支持的颜色。前面说过,显示器能显示的颜色并不是越多越好(也就是色域容积并不是越高越好),打个比方,你的显示器能显示超级深蓝色,你往电脑上上传了一张大海的图,win10一看哦深蓝色,然后一看正好就是srgb色域里边最蓝的颜色,然后win10就和显示器说你给我显示最深的蓝色,然后显示器就会显示她最蓝的颜色,也就是超级深蓝色,而不是srgb规定里最深的颜色深蓝色,这就导致色彩出现了偏差,也就是过饱和,所以如果你买了个高色域显示器比如100% adobe rgb色域的显示器,买回来你需要校色,让显示器按srgb的标准来听从win10的指使,就只能当个100%srgb显示器使,这不就就白瞎了。所以买显示器,最完美的就是色域容积是100%srgb左右,色域覆盖也是100%srgb左右的,完美契合win10还不用校色。但是ios系统就支持多种色域管理,比如display p3色域
  • 而所谓广色域,国际标准是色彩覆盖率能达到NTSC92%的即为广色域,这个在电视上出现的非常频繁,特别是三丧的量子点广色域。而高色域这个词更多出现在笔记本领域,目前的共识是72%就可以叫高色域,或者是100% srgb,前面说了,微软支持的是srgb,所以理论上100%srgb会比72% ntsc好一点,但厂商永远只会和你说色域容积,都和你说虚的,最重要的色域覆盖不管是72%ntsc还是100%srgb一定要去看评测,不管是笔记本还是显示器都这样

色深

表示色位深度,用bit来表示,通俗点讲,一个8bit的显示器显示一种颜色由浅到深可以显示2的8次方=256种不同的变化,10bit就是1024种,所以色深这玩意儿越高了显示器看起来就越自然之前也流传过一张类似的灰阶图说是可以测试你的设备的屏幕的好坏,有一定的道理。而众所周知,我们的设备上目前都是rgb通道色彩(red,green,blue,红绿蓝三原色),所有的色彩都由这三种色彩混合而成,所以8bit的显示器同一种颜色能显示256种不同的变化,每一个变化就是一个新颜色,比如绿和浅绿就是两种颜色,那么8bit色深的显示器就能显示256的三次方=1670万种颜色,同志们去选显示器的时候一定对这个数字相当熟悉,而10bit的显示器就能显示2的10次方的3次方种颜色,也就是10.7亿色,可见,10bit远远强于8bit,但是,也远远得贵,一般家用8bit就足够使。还有一种显示器是8bit抖10bit的,基本上你能买得起的10bit显示器都是8bit抖上去的,用了一个叫FRC的技术,原生10bit价格上天。8抖10的肯定是不如原生10bit的,甚至还有6bit抖8bit的,也是同理。至于怎么抖的这不重要,总之8抖10的比原生8的好一些,不如原生10的

色准

顾名思义,就是显示器能显示的色彩的准度,这个对ps等平面设计来说相当重要,你拍了一张绿色的树,传了电脑上显示器给你显示成黄色那还得了,色准这个东西用一个叫△E的东西来衡量,这个△E越小就越准,但是不可能有显示器做到0,一般而言△E<3就是很优秀的了,平面设计师特别需要注意这个

其他参数

刷新率,60,144,165,240,很多60刷新率的可以超频成75hz的,144和60的论战已经白热化了,但144确实是丝滑顺畅,包括平时开网页都是,手机逐渐上90/120也是这个道理,玩fps等节奏激烈的游戏很推荐144及更高

HDR:这是个好东西,但需要高亮度,或者说是高对比度,成本有点高,特别是对LCD显示器来说,或者说是IPS屏来说。所以并不是4K显示器普遍都有较好的HDR性能,大部分的显示器会加上一个HDR10的噱头,别怀疑,这就是噱头。HDR10的意义就是告诉你,我这个显示器可以接收HDR信号,至于输出情况什么样我不管。

正经HDR性能可以参考DisplayHDR,是一个叫VESA的公司推出的标准,这个标准在HDR10,也就是能接收HDR的基础上,综合考量了显示器的亮度、色域、色深、控光等等素质,给显示器的HDR等级分了个级,有很大参考价值。比如HDR400,要求就是最高亮度400nit,全局控光,95%srgb色域,原生8bit色深。乍一看去,也算是个优秀的显示器,但400nit,1000:1对比度的ips屏呈现的HDR效果,只能说聊胜于无,而且这个最高亮度400nit,瞬时的也算数,也就是说,一个350nit的显示器也能实现HDR400

HDR 500开始就要求分区控光了,这个技术在电视上会比较看重,就是把整个面板分成几个区,分别调光,达到更强的对比度效果,所以hdr500以上的hdr才有意义,但我觉得这玩意儿更强

响应时间:这个很好理解,决定了你的显示器会不会拖影,上面说过va面板相应时间相对较差,但是商品页面上写着1ms,这个1ms,相当于最好的情况下的1ms,一般的va面板在15-20ms,ips面板在10ms左右,tn才真正能做到1ms,但一般都是1-5ms。看显示器的响应要重点关注GTG灰阶响应,这个是最本源的响应时间,其他的诸如MPRT相当于通过闪屏等取巧的方式降低响应时间,体验非常不好,所以一些宣传低响应时间的显示器一定要注意是什么响应

free-sync和g-sync

首先咱要明确一下,假如你有一个60HZ刷新的显示器,如果你的显卡跑某个游戏能到达60帧,说明显卡能一秒钟渲染60幅画面,但受限于游戏场景复杂变化等等原因,显卡不可能匀速渲染完这60帧,比如前半秒钟渲染了50幅画面,后半秒钟只渲染了10幅画面,但是显示器就不这样了,她只管刷新显示,游戏场景变化对她来说又没什么负担,所以她一般都是匀速刷新的,前半秒30帧后半秒30帧,那么问题就来了,在前半秒,显示器只能刷新30次,但显卡一股脑塞过来了50幅画面,导致她俩根本不能同步,有可能显示器正在刷新这一幅画面到一半的时候下一帧画面就塞过来了,然后显示器被迫一次显示两帧画面,这就可能导致画面撕裂。在后半秒,显示器能刷新30次,但显卡只送来了10帧画面,所以显示器只能同一幅画面刷新好几次,显示器刷新了30下,理论上是显示了30帧,但实际只有10帧,这就使你的有效帧数量和质量减少,可以说你在打游戏的时候看到的帧数都是有效帧。那么上面的种种原因,最后的结果是你的游戏体验极差,明明有60帧但玩起来和45帧似的,还有画面撕裂。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有几种方法,他们的最终目的无一例外都是让显卡和显示器互相配合,显卡渲染好了显示器能正确显示

1.垂直同步

多用在显卡渲染帧数大于显示器刷新率的情况,就是在显卡上动手脚,让显卡适应显示器,让显卡渲染的时候等着显示器,显示器刷新一帧显卡就送过去一帧,防止撕裂,相当于强制让显卡不渲染那么多的帧数,比如跑一个游戏你的显卡能跑120帧,但你的显示器只有60HZ刷新率,那么垂直同步就强制让显卡只能跑60帧

2.freesync/gsync

她俩作用和原理其实都差不多,多用在显卡渲染帧数小于显示器刷新率的情况,144/165/240刷新的显示器上很常见。就是和垂直同步反过来,让显示器去适应显卡,显卡渲染好一帧就让显示器刷新一下,能保证这60帧全是有效帧,而且没有画面撕裂。简单粗暴一点说,开了这俩 sync能感觉更流畅。

3.freesync和gsync的区别

freesync是amd推出的,属于纯软件技术,而且是免费开源的(amd,yes)。而gsync是嘤伟达推出的,这项技术不只是软件,还需要硬件加持,也就是说gsync还需要在显示器里内置一个芯片,这就导致了带gsync功能的显示器普遍价格不菲,至少是比freesync要贵得多,而且只支持N卡。gsync有硬件加持,不管你游戏有多少帧她都能生效,哪怕你跑游戏只能跑20帧gsync依旧能起作用,但是最佳范围还是30帧往上。而freesync一代的时候最低只能支持40-48帧,低于这个帧数freesync就失效了,但是amd随后推出了freesync2,附带了个LFC低帧率补偿功能,属于拓展freesync的范围的,使得freesync2的作用范围和gsync差不多。而目前4k显示器上面,gsync可以支持4k 144hz,而freesync只能支持4k 60,但是2k分辨率上二者都能支持到2k 144,1080p更不用说。

总之,gsync是比freesync强一点的,但是显而易见的成本高得多,导致价格贵了上千,怎么取舍看个人

之前的时候n卡只能用gsync,而现在老黄松口了,为很多款freesync显示器追加了gsync兼容,不过这个兼容版的gsync是最低档的,但是也足够用。最高档的是gsync ultimate,第二档是普通带芯片的gsync,最低端的是不带芯片的gsync兼容。amd那边是freesync2>freesync。所以只要有款显示器写着freesync和gsync兼容,那么这款显示器用a卡和n卡都能开启sync。

护眼:认准德国莱茵 TUV 认证或者VDE认证就OK,这些认证会从硬件层面上去掉有害波长的蓝光,留下有益波长的蓝光,所以屏幕一般不会偏黄。德国这个TUV认证是分等级的,有低蓝光--无频闪--眼舒适--全局护眼四个等级。没这些认证还吆喝护眼的多半是通过软件实现的滤蓝光,这就是纯粹的滤去蓝色的光,所以屏幕会偏黄,比如这个软件。另外,这个认证现在也开始在软件层面认证了。。。淦

显示接口

现在主流的显卡或者主板都有这两种接口,综合来看同等级对位上DP口数据传输量>hdmi口,因为这两种接口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不能直接说dp比hdmi牛逼,因为hdmi2.1就比dp1.2强,现在最新的有dp1.4和hdmi2.1,但要注意的是,DP接口的实际带宽是理论带宽的80%,咱们去网上搜的DP接口的带宽都是理论带宽,咱自己再乘个80%就是实际的了

DSC就是显式流压缩技术,能以更低的带宽传输更多的数据,视觉无损压缩,需要显卡和显示器都支持才行,目前20系/30系/navi都支持这个技术,显示器的话就的具体看待了

4:2:2这些,叫色度采样值,可以看做是颜色压缩,就是把视频给省点颜色减少带宽需求,是有损的,所以不如DSC,另外hdmi2.0a开始才支持hdr,2.0b也支持,2.0不支持,2.0/2.0a/2.0b的带宽是一样的。DP1.2支持hdr

计算显示带宽,举个例子,1080p 60hz 8bit的屏,由于所有颜色都是三原色混出来的,那么计算的时候就是1920x1080x60x8x3=2.985Gbit/s,但实际上为了防止信号干扰,显卡一般都会多输出一些像素,用来对其逐行扫描误差等等,所以实际输出带宽会更大,那么,有多大?目前关于这个需要多渲染多少像素点,最新的标准是CVT R2标准,她有一个excel表格,输入显示器的分辨率可以计算出来,我这个是4096x2160,60hz,最下面的556.188就是像素点数量,再乘3原色8bit,就是556.188x3x8=13.35Gbit/s,其他的可以自己算,目前的DP1.4+DSC压缩是可以实现4K 144 10 bit的

还有一点,买线材之前注意一下显示器支持的dp型号或者hdmi型号,比如现在的显示器还是以dp1.2和hdmi2.0为主,这种情况你即使用dp1.4的线也没辙,只能当dp1.2使。还有你的显卡支不支持dp1.4输出乱七八糟的,如果你用现在大众型号的独显那问题不大,嘤特尔的核显就得好好掂量一下,因为如果你用核显那显示器线得接到主板上,所以你得注意主板的显示接口型号和核显支持的显示接口型号这两方面,问店家或者自己搜就行。关于hdr,dp1.2和hdmi2.0理论上是能开的,只是hdr+10bit的话可能就不支持了,而且你想开hdr的话得确保你的源文件也支持hdr,比如你想开hdr看电影,那你下载的电影资源也得是hdr电影才行,你想开hdr玩游戏,那游戏也得支持hdr才行,如果你单方面开显示器的hdr那屏幕会发白很难看

补充

  • 很多时候一个显示器的面板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显示器的素质,比如ips,这只是一个技术,有很多厂家都会生产面板,但是面板素质不尽相同。特别是小金刚界尤其看中面板,老小金刚搭载的友达2.3(老了,没有广色域),主流小金刚的群创k7b(有广色域),lg的nano ips(色彩非常好,响应能到5ms,但是对比度略低),友达6.6(这个不算是小金刚了。。也叫fast ips,响应5ms以内,色彩和k7b差不多),但即使面板一样,驱动板/调教程度等等也都有差异,所以如果你看到一个显示器用的k7b,那你至少在心里念一句哎这玩意儿有门,可以当备选项了,所以上面的参数可以当海选,面板可以当晋级赛,最后的评测就是决赛。
  • 另外显示器的用途,办公显示器选个入门标称护眼的就可以了,比如明基一直主打的智慧调光/不闪屏之类的。设计类的显示器注重出厂校色,以及色彩表现一定不要拉胯。游戏显示器就低响应,高刷新完事儿。而且高刷新不止游戏,日常使用也会丝滑不少,手机上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所以我个人认为买显示器尽量上高刷

显示器推荐,我累了,大家可以去看彦祖这篇文章

8.其他

风扇,前面进风后面出风,指标是风量/风压/噪音

机箱方面,我是拼多多大铁皮子的忠实拥护者,买之前看好支持的主板尺寸/显卡长度/散热器高度,一般在详细介绍里都有,然后再看看自己的配置尺寸,合适就OK,一般的atx的机箱都没问题,机箱选哪个

最后,装机方面,可以自己尝试装一下,真的不难,买一套磁吸头螺丝刀,教程大把的有,下面依旧是茶佬的链接

装完机还要装系统,如果不用什么老旧软件,建议win10,有的店家会在你买硬盘的时候会帮你把系统安了硬盘里,而有的不会,可以撩客服问问。但还是自己安比较好,毕竟自己可以安纯净版,店家安的谁知道是什么牛鬼蛇神,而且win10基本上傻瓜式安装了,认识中国字就ok,当你搜教程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还是得看茶佬的链接,茶佬从下载到分区格式方方面面都说了,系统激活的话,百度kms这三个字母,大把的下载链接,打开-激活-完事儿。其实不激活也能正常用。。。

那如果你想说,我手残(和我一样),我搞不了,那么,抱着这箱子配件,随便去个电脑店,看着他给你装,一般很快就能ok,然后顺便也让他给你装个纯净版系统,一套下来百来块(至少我们这儿是这样),别太离谱就ok。上门安装贵点,京东和淘宝都有这项服务,或者你可以叫电脑店里给你上门安,装机装系统大概得200多,看着他给你装好就ok

累死我了


user avatar   zhou-zhi-6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PS5散热都上液态金属了,这超频带来的代价对比省下的钱,真的值得吗?

微软,xsx 公开性能12T,真·开局暴击,sony只好硬着头皮,提升频率,结果就是疯狂堆散热构件。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解释。

如果一开始就打算用液金,那只能说索尼艺高人胆大,1亿销量的机型顶着这么大的风险搞,真的是永远滴神。不过管它呢,只要能熬过两年质保期,你能奈我何?如果真是这样,希望售后部门每天多烧点香吧。我也不打算买这初代版了。

作为消费者,出了钱的,评价一下好坏我觉得挺合理吧?索尼的无线耳机好,我会夸,他们家手机辣鸡,我会喷。这才正常吧,扯什么情怀和用户忠诚,都是资本家拿来骗鬼的,搞饭圈那一套更是恶臭。还不是为了我的钱。

微软恶心的也不少,这阿三搞出来的win10 bug多如牛毛,我觉得win10不行;但Xbox series x我认为这次的确比PS5设计更棒,我也会夸它。身为用户,就该从自己使用体验出发,别扯那些没用的了。当然如果你是利益相关者,那我觉得你说啥都合理。




  

相关话题

  淘宝有哪些良心的 DIY 电脑的店? 
  为什么组装台式机电脑会成瘾? 
  一体机好还是组装机好用? 
  不同的电脑配置,玩赛博朋克2077 有哪些差别? 
  你组装的最得意的一台电脑是什么样的? 
  台式机主机何处会产生"电流泄露"导致麦克风与耳机与机箱外壳有轻微电流? 
  高配电脑除了玩游戏如何将电脑性能利用起来? 
  8000以下预算,想装3070,大佬给个配置。? 
  家里想买个台式机,是买整机好还是买组装机比较好? 
  预算五六千该怎么diy一台电脑?玩3A?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教育部最新提醒高校切忌简单化封闭管理,要求高校方便学生进出校门?
下一个讨论
20200918股市分析和20200921股市预测怎么样?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