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分享点具体的意见吧
首先引用一句徐浩峰的名言:三流团队做出一流作品,是因为他们不赶工。
其实就是慢工出细活。
好莱坞一天拍三个场景,横店一天拍三集。这好得了么?
所以拍摄时长是你第一个要考虑的。
诺兰的《追随》就是他找了一群朋友,每逢周末拍一下,拍了半年出来的。成本6000美金。为了省钱,他们的团队的盒饭都是他母亲自己做的。
为什么大剧组耗费多,黄四郎说得好啊,一睁眼几百人吃喝拉撒都得找你。能不贵么?
所以你想慢慢拍,绝对要精简人员,小团队千万不要学大剧组的编制。
我见过一个小团队,一共才十多个人,居然还有摄影指导,灯光指导…然后只配了一个场务,然后现场往往就是一群人看着一个人在那里摆轨道,移灯位…简直是插烂污
人员编制追求人尽其职,追求最简化的配置。
一个小团队需要艺术指导么?不需要,需要监制么?不需要。甚至场记都不需要,这些活儿导演都可以包揽,就是累一点。但是要省钱就不能做大爷。
《教父》的导演科波拉他的女儿去拍电影,一个剧组才8个人,不妨碍人家拍出好片子。
去掉演员。剩下的前期团队就是,导演,编剧,摄影,灯光,美术。
其实根据人员的具体能力,还能精简,导演和编剧可以一个人,摄影和灯光也可以是一个人。而所有这些人都是场务,千万不要端架子,你是导演又怎么样?该去帮忙铺轨道就去。
而且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客串演员(如果他们愿意)……
我当年拍毕设我的团队就俩人,一个摄影师,其余都是我……
当然,如果别人一个人干了三个人的活,你的费用也至少要相应多点。记住,能者多得,不是压榨劳动力,不然人心散了没人会好好干活。
设备。
不要租一堆器材在那里放着,用到什么再去租什么。不要迷信好设备,设备和画质不是成正比的,一个场景,好的光比好的机器重要,摄影师的头比一个镜头重要。
前期准备。
这个极其重要,慢工出细活不是没有目标。而是有了目标以后慢慢打磨。
我的个人经验是在有故事大纲的情况下,优先找拍摄场景。而不是写完了具体故事再去找场景。因为这会非常难找。
比如大纲里说男女主人公相遇,设定在一个公共场合相遇。大部分情况下具体的地点并不影响剧情开展,你在电影院能相遇,在咖啡店就不能相遇了?公园也可以啊。这个地点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做变化。
剧本
剧本,并不是一剧之本。
不是说剧本不重要,而是说它不是最重要的。
绝大多数好电影都是把一个简单的故事,拍得好看。关键在于怎么拍,而不是拍什么。
你可以参考我对比三版《嫌疑犯x的献身》的文章,这可是一个故事拍出来的,但看着就像三部电影。
其实分镜头比剧本更重要。想起一部好电影,你总能先想起几个镜头,比如你说《泰坦尼克号》,你肯定先想起比翼双飞的镜头,总不会先想起杰克是怎么上船的情节。
最后,说美工。
提升电影质感最重要的就是美工。
美工就是美术指导。外国叫艺术设计,或者艺术导演。
如果你看过《春光乍泄》的幕后纪录片,你就能知道张叔平当年是怎么给那个房间做美工的。做的什么呢?那就是电影的质感。
很多人都说是靠光来做质感,不是说它错,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在象牙山,你怎么打光也拍不出罗马建筑的感觉。那就适合拍乡村爱情故事。
具体到小团队,也不说花大价钱造一个场景。但是你一定要精心布置。
把这些搞定了,才是谈后期的剪辑调色之类的。
但是我的个人建议是边拍边剪边,大剧组当然都是这么干的。小剧组容易一股脑拍完,后面补拍的情况,这个其实特别费事还费钱。最好避免。
最后,祝顺利吧
————————
更
补一点声音的部分
评论有朋友提出,没什么讲声音的部分,不是我觉得不重要,而是声音这东西,讲起来话太多,就没讲。
真正的声音设计其实极其复杂,但是用好了效果显著。毕竟,视听语言嘛,声音占了一半。
电影声音,顾名思义,最基础的作用就是记录声音。
最基础的录音,是要保重音量问题。音都没录好,说啥也白搭
说个基础的小经验,强烈建议关掉麦克风的自动增益。尤其室外,因为很容易导致声音忽高忽低,后期制作的灾难。这就跟不能滥用自动跟焦是一个道理。另外一个经验就是,记得每个场景都录几条背景音留着。总会有用的。
声音的视听语言应用有很多:人物塑造,空间感塑造,情绪塑造,推动剧情,渲染气氛……甚至有的部分,画面直接休克,直接就用声音去讲故事。
举个比较简单的栗子。比如我以前在拍某个短片里的时候,一个看着瘦小的男生和一个五大三粗的大汉起了争执。这段情节需要表现男生的内心素质,所以我是这么设计的。在拍男生的时候,镜头给了近景,麦克也收得很近,说话声音不大,但很结实。所以虽然他是个瘦小的男生,但是看上去,听起来,好像很有实力。反之,那个大汉我给了他广角的大全景,然后麦克也离得远(其实最好换一只麦克),虽然大汉本人张牙舞爪,吆五喝六的,可是在镜头里看上去,听起来,却像个滑稽的小丑。
还是要搞清楚一个概念,电影声音不是把声音录下来就完事了(录得好其实也需要技术),要有想法。
举两个高级的栗子,是林奇大爷的两个短片,可以开拓下对声音的认识
还有一个找不到…… 找到了再补
哦,对了。
声音的空间感
译制片和后期配音的片子都有个问题就是空间是死的。在野外说话,和在室内说话都是一个效果。因为都是在录音房配的,而后期压根也没有要处理声音空间的意识。这其实也是国产电视剧廉价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同期录音。好处是不需要后期去考虑声音空间的bug,坏处是有时候需要控场。比如你很可能要去跟附近用扩音喇叭卖菜的大妈打个招呼,或者直接把她的菜都买了……
其实这些说到底,还是需要慢慢打磨。
PS5散热都上液态金属了,这超频带来的代价对比省下的钱,真的值得吗?
微软,xsx 公开性能12T,真·开局暴击,sony只好硬着头皮,提升频率,结果就是疯狂堆散热构件。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解释。
如果一开始就打算用液金,那只能说索尼艺高人胆大,1亿销量的机型顶着这么大的风险搞,真的是永远滴神。不过管它呢,只要能熬过两年质保期,你能奈我何?如果真是这样,希望售后部门每天多烧点香吧。我也不打算买这初代版了。
作为消费者,出了钱的,评价一下好坏我觉得挺合理吧?索尼的无线耳机好,我会夸,他们家手机辣鸡,我会喷。这才正常吧,扯什么情怀和用户忠诚,都是资本家拿来骗鬼的,搞饭圈那一套更是恶臭。还不是为了我的钱。
微软恶心的也不少,这阿三搞出来的win10 bug多如牛毛,我觉得win10不行;但Xbox series x我认为这次的确比PS5设计更棒,我也会夸它。身为用户,就该从自己使用体验出发,别扯那些没用的了。当然如果你是利益相关者,那我觉得你说啥都合理。
PS5散热都上液态金属了,这超频带来的代价对比省下的钱,真的值得吗?
微软,xsx 公开性能12T,真·开局暴击,sony只好硬着头皮,提升频率,结果就是疯狂堆散热构件。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解释。
如果一开始就打算用液金,那只能说索尼艺高人胆大,1亿销量的机型顶着这么大的风险搞,真的是永远滴神。不过管它呢,只要能熬过两年质保期,你能奈我何?如果真是这样,希望售后部门每天多烧点香吧。我也不打算买这初代版了。
作为消费者,出了钱的,评价一下好坏我觉得挺合理吧?索尼的无线耳机好,我会夸,他们家手机辣鸡,我会喷。这才正常吧,扯什么情怀和用户忠诚,都是资本家拿来骗鬼的,搞饭圈那一套更是恶臭。还不是为了我的钱。
微软恶心的也不少,这阿三搞出来的win10 bug多如牛毛,我觉得win10不行;但Xbox series x我认为这次的确比PS5设计更棒,我也会夸它。身为用户,就该从自己使用体验出发,别扯那些没用的了。当然如果你是利益相关者,那我觉得你说啥都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