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是否了解该款游戏,可以将观众划分为玩游戏的和不玩游戏的。
对于不玩游戏的人,压根就看不懂游戏,在他们眼中,所谓的电竞选手就是一个打游戏的,连自己都养不活,还吹什么电竞精神?
对于玩游戏的人,他们喜欢还原打游戏的场景、比赛的场景、生活的气息,所谓的电竞精神,热血青春。
不同人对于“电竞”的理解是不同的。
给大家科普一下,以目前最火的LOL英雄联盟为例,目前英雄联盟的玩家账号有1.17亿,当中有很多小号,就按1亿人口来计算吧,根据段位划分:
每一个区前200是最强王者,目前有接近30个服务器,即最强王者称号的玩家接近6000人。再往下走就是大师,砖石,钻石及以上的玩家按照比例计算的话有400w人。中国有14亿人口,中国大陆(含港澳)目前有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两个城市),283个地级市和374个县级市,一共有661个城市,即每一个城市平均王者数10个,砖石以上平均有3000个。这部分人就是那些网吧队、校队的主要构成部分。
最强王者的稀缺程度=清华北大的学生。
他们当中有多少人能成为真正的职业选手?
目前LPL(英雄联盟职业联赛)会根据赛区的时长、比赛场次、击杀数、助攻数等一系列数据综合分析,为在役的LPL选手颁发职业选手证书。目前S10,第10个年头了,截止到2019年年底,JKL是154号。
即真正打职业,有一定比赛时长、成绩、有名有姓的选手大概有200人。
主流不反对电竞这项竞技运动,如果你是那200个职业选手的水平,你属于天赋异禀,甚至会鼓励你从事电竞。问题是:你怎么知道你是不是那200个职业选手之一?在现实生活中,职业战队的青训要求就是一区以外的区排名前十。符合我说的前200人的标准。
前文提到的四个数字,1亿——400万——6000——200。6000个高分路人和200个职业选手之间有一条鸿沟,不管他们多么努力都达不到。职业选手再菜,他们也是吊打高分路人。就像你们看中国足球,觉得那些球员都是垃圾,但现实中再菜的职业球员也吊打业余爱好者。
天赋这玩意,没有那就是没有。千万不要为了反转而反转,为了煽情而煽情。有些电竞类题材的电视剧,前期男主什么都不会,突然经过几集的渲染,从网吧代练,到职业选手,这个过程,除了粉丝在吹热血青春,圈外人看得很尴尬。没办法出圈甚至会被抵制——涉嫌诱导未成年人,传播不正当的思想。
高分路人和职业选手之间有一条鸿沟。
剧组的思路是:14亿人(大多数人)压根不玩游戏,他们对于电竞的了解就是那200个职业选手。
他们理解的电竞:就是一群不知道在干什么(游戏反正也看不懂),但是,大家都说他们是天才(一亿人中的top200人),天天玩电脑,还能赚好多钱。
受众是全年龄段。
剧里面基本没有游戏画面,反正14亿人中多数人看不懂。剧中没有打游戏打得好不好的情况,选手一上来就是职业选手,就是世界冠军,也不告诉你,他们200个职业选手是怎么筛选出来的。直接告诉你,他们就是职业选手,他们就是天才,他们就是高富帅,他们赚了很多钱。但是,不被大众了解。
所以,他受众最广,也是唯一能上星的。
剧组思路:多数人(14亿人)压根不了解他们的游戏,也没有可能了解他们的游戏,他们的游戏是虚拟的,不具备这个广度。既然如此,不考虑他们(14亿人)的感受。
受众是女性向,偏偶像风的服化道,加杨洋帅气的脸。
但是,剧组花了很多钱在还原游戏的场面。
给人一种花了很多钱,却没有花到点上的感觉。
喜欢的就会觉得很热血,很青春,很还原游戏的场景;
不喜欢的觉得,除了打游戏,主角还会干什么?成功了还好,不成功怎么办?这游戏怎么玩?我看不懂啊?这么多网吧队,凭什么男主的战队就成功了?
针对的是玩游戏/曾经玩游戏的人,把重点放在情怀和青春上。
受众是男性向。
尽可能还原曾经的网吧战队、曾经和兄弟们组战队的经历,为了电竞追梦的时光。喜欢的就会觉得很热血,很青春;不喜欢的觉得,除了打游戏,主角还会干什么?成功了还好,不成功怎么办?
青春最后往往是遗憾的,也是痛苦的。
电竞最大的问题是受众太两极分化了。
足球,只要是正常人,他们都知道,球进了,A队在领先。
电竞做不到。
观众会问:“xxx经济领先1万,为什么就是领先了?”
足球,只要是正常人,他们都知道,C罗帽子戏法,进了3个球,所以,C罗很厉害,是本场MVP。
电竞做不到。
观众会问:“xxx 杀人、助攻、输出高,为什么他就是MVP?”
前期男主很菜,后期突然变强了。
完全不符合自然规律。
电竞选手的天赋摆在那里,不存在突然变强/变弱的情况。
当然,选手会在一个区间内,因为状态上下浮动,但是,不会出现高分路人吊打职业队的离谱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