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上海大学和吉林大学怎么选择?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几年知乎以及很多自媒体上不少人在指导别人填报志愿时,都有一个核心思想:先选城市,再选院校。

但这个建议,其实挺扯的。正好借回答这个问题,我也说一说填报院校怎么看待城市的问题。

先说第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说的“你报哪个城市的学校,基本就在哪个城市就业”,并且还给出了数据支撑。比如说兰州大学50%的毕业生都留在了兰州等西北省会城市,而华南理工大学70%的毕业生都留在了广东。这种数据,吓得很多人一听说东北、西北地区的院校就退避三舍,生怕去了就回不来一样。

然而,上面的那些数据,虽然正确但其实却分析错了方向。

目前我国本科招生中,大多属院校(包括985、211院校)对本省及周边区域的照顾都是明显存在的。兰州大学50%的毕业生之所以会留在西北,是因为兰州大学的本科招生计划中,西北地区的生源本来就占一半左右。对来自西北地区的很多学生来说,兰州、西安等西北地区的大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已经算是不错,并且他们也能依靠自己和家里的帮助安下来家。但那些来自其他省份的毕业生——特别是来自南方的毕业生,基本上毕业后都回到了南方。(这一点兰州大学的就业报告可以证明)而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之所以70%留在广东,是因为广东提供的就业机会多,再加上华南理工在广东的招生名额多,所以也就出现了70%以上的毕业生留在广东情况。

但实际上,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去广东地区就业的学生人数并不少。比如说今年《脱口秀大会》上比较火的赵晓卉就是吉林大学的学生。人家是山西人,去吉林大学念书,一点也没影响她去广汽集团工作。再比如,这是吉林大学某届毕业生的去向统计。这里面排第一的是位于长春的一汽,但之后就是上汽、华为和恒大。仔细看一下的话,这里面似乎除了一汽之外,也就再也没有东北地区的企业了。

而这是上海大学同期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

可以看出,华为在上海大学招聘的人数是66人,而华为在吉林大学招聘的人数是171人。也就是说,如果要去华为这样的业内巨头,吉林大学的优势是更大的。另外就是如我所说,上海大学在上海本地企业的就业优势较大,但在外地是无法跟985相比的。

另一方面,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想要有个相对好一些的工作,研究生学历已经成为标配。比如说京东之前在财报里就公布过自己的技术团队有1.8万人,80%以上都是硕士及以上学位。更不用说公务员、事业单位、选调生等等,硕士学历也都是个重要的门槛。而吉林大学和上海大学,哪一个对今后的保研、考研以及出国留学更有利,似乎也是不用多解释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很多人似乎不理解,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好的高校越多,学历贬值的情况也就越严重。就算上海的工作机会真的非常多,可有复旦、交大、同济、华师这些院校在前面,你得到好工作的几率真就比吉大的学生高?

或者说,换个角度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公司的HR,面对两个情况相当的候选人,你是更青睐于吉林大学还是上海大学?

具体到你自己的情况上看,计算机专业更强调实践,而上海能提供的实习机会确实远比长春要多不少。但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吉林大学的学生到北上广的互联网公司去实习的机会并不比上海大学少,而且去的公司有可能还更好一些。当然,吉大比上大唯一不方便的地方,是去上海实习要考虑租房等等的问题,这个的确要比在本地住学生宿舍多花几万元的支出。但通常情况下,你实习期的工资是可以顶掉这些开支的——也就是说,你可能也就是比上大的学生少攒几个月的工资而已。

有些人可能还记得知乎上之前曾有一个热门问题,就是有个985院校的学生因为找人替考而被学校开除的事情。后来有人曝出来,这个学生已经拿到了腾讯的offer,并且已经在里面开始工作。而他就读的院校,则是哈工大威海校区。你看,威海这种互联网不发达、就业机会不多的地方,哈工大的毕业生都可以去腾讯工作,吉林大学的机会也并不会比哈工大差太多吧?另外,从华为的招聘情况来看,它们从西电这种地处西北的211院校的招聘人数,远超绝大多数985。

在这个问题下面,老杨叔等人说基本上同等分数的院校代表了同样的档次,这话其实不完全对。因为不同院校在不同地区的人眼里,价值是不一样的。比如北京联合大学,2019年在山东的最低线是552分(理科)。这是什么概念?山东师范大学这样的省属重点师范院校,最低分也才558。而在北京,2019年北京联合大学的录取分是472。

有人可能会说,正常,因为北京录取容易,是个考生都能上大学,所以录取分低。

那你知道山东师大在北京招生的最低分是多少吗?

答案是547。

也就是说,北京人要去山师大,最少得拿出比北京联合大学多70多分的分数,而很多山东考生却拿着能进山师的分数,去一个北京人自己都不太瞧得上的二本院校。至于说北京联合大学这个学校的学历在北京的含金量如何,我也不用多说,你问一问身边的北京朋友或者HR就知道了。

与之类似的例子,我之前说过很多。比如首都师范大学(无冒犯之意,只是用来举例)在山东、四川等地的录取线已经与兰州大学持平,但对于北京学生来说,兰州大学的分数线却要比首师大高40多分。北京的考生为什么要用多出来的40分去报兰州大学?是因为这些人和他们的家长傻吗?

有个去了西电的北京学生,对我是这么说的:“西电专业好,牌子硬,虽然是西安的学校,但在北京的就业并不受什么影响。”

而我当年在西安读书的时候,西电的学生想到北京来就业,难度也可以说几乎没有。

在我个人看来,如果真要从一个学校的分数线来判断学校的档次,没有什么比北上广考生的分数线更实在。因为如果按照某些人所说“到北上广是为了开眼界”的话,那么北上广的考生和他们的家长都已经开了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的眼界了,他们对本地院校与外地院校水平的判断,不比你更准确吗?

当然,如果仅就上海大学和吉林大学两所学校来看的话,无论是在北上广还是其他省份,这两所学校的分数线倒的确差不多。这两所大学的长处与短处都很明显,对于你来说,思考清楚自己要什么最重要。上海大学的优势我不必多强调,一般考虑上海大学的人自己都能找出十几条理由来。针对计算机专业,在以下情况下优先选吉大:

1、以后想走学术道路。(985平台基本不会被卡学历)

2、想去更高层级的平台或公司,而这个平台卡学历(需要读研,但完全可以以保研、考研等方式到上交、复旦等去读研)。

3、去上海以外的地方工作(其实现在的巨头,大多数反而不在上海。百度、字节在北京、阿里在杭州,华为、腾讯等在广东。)

4、未来想进入体制内单位。

5、有留学规划。

在以下情况下,可以选择上大:

1、90%以上概率留在上海工作,外地基本不考虑。

2、对读研深造没兴趣,就想一毕业就工作。

当然,跟吉大的几个优势相比,上海大学也不是说就不行,只不过会稍稍有些不足。比如招聘单位如果卡985或者一流高校,那就真没办法。再比如走学术道路,的确上海大学去复旦、交大这些院校读研的成功率也很高,甚至出国留学也一点不逊色于吉大,但如果以后有单位非得卡第一学历985,那你也没办法。这都是需要考虑的事情。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要把选城市放在选院校前面?

我认为是在你去不了强势双非院校或者要在政策性211、985与大城市普通双非院校之间选择的时候。因为当下一个隐藏的现实是,在很多招聘者眼里,除了部分有特色专业的双非院校外,其他双非院校基本可被视为同一档次。也就是说,比如你读的是市场营销专业,那么你是在XX工业大学读的还是在XX学院读的,在招聘者眼里并没有多大区别——尽管前者可能是一本,后者可能是二本。在这种情况下,你去大城市读个普通的二本,读大学期间好好实习一下,也是能有机会找到合适的工作的——这比你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大城市来硬闯的确要好得多。

但即便如此,也依然要考虑到自己的目标和个人的具体情况——或者说,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绝不能用同一种标准去衡量一所院校。

举个例子,比如新疆大学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这两所学校一所是211,一所是专业领域实力较强的双非院校。一般而言,外地选择报考上工程的学生,是有留在上海工作的意向的。但目前来说,是否要留、是否能留在一线城市,也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而定。假如说你家在苏州、宁波等长三角地区的市区,家中也有些存款,可以在以后你买房的时候提供很多支援,那你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而不去新疆大学,当然是个好的选择。但是,假如说你是新疆农村人,家庭也比较差,那么对于你来说,最理性的选择应该是选择新疆大学,然后靠自己在乌鲁木齐这样的省会城市扎下根。如果想走出新疆,那么借着新疆大学这个平台,也会有更好的出路。可如果你选择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你自己和家庭的能力(特别是万一报考的还是难就业的冷门专业),就算能在上海找到一份工作,也很难承担起之后买房和生活的压力,更不用说能让后代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一直认为那种直接对比两所院校,说A比B好、所有人都应该报A不报B的观点,是很看不上的。这种所谓的建议,根本没有考虑到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很多复杂状况以及每个人不同的需求,在现实中作出报考决策的,永远是每一个不同处境的人,边远地区的重点大学对于很多家境不错的人来说当然不值得去,但对这个地区自身条件更差的人来说,这种区域性的重点大学为其带来改变的可能却远高于一二线城市的普通本科。

所以,归根结底,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想清楚自己的能力和自己要什么,自然会在报考大学之间作出最理性的选择。而如果你想得是“我全都要”,那么无论你去哪所学校,都不会满意的。


user avatar   li-pa-pa-46-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吉大毕业多年的大叔劝你一句,选上海大学。

吉大人先别骂我忘恩负义,先亮明观点,吉大比上海大学确实好得多。

但任何问题都得因人而异,题主毕业后工作一定是想在北上广一线城市的,很可能就是想去上海,所以才选上海大学。而且,计算机专业,在东北的就业形势大家都心知肚明。

也就是说,毕业后,还是要去上海找工作。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上海大学本科同学地域分布,会有相当比例来自本地或者周边地区,这也是很重要的资源,说不定谁家里的哪位亲戚就能给你未来铺一条路。

吉大学生家在东北占比较多,即使来自五湖四海,毕业后往往散落各地,能够利用的资源非常有限。

有的说吉大牌子更好,毕业到上海找工作一样有竞争力。这个怎么说呢,计算机专业不了解,但是我读的法院专业,在毕业后到现在,即使是我所生活的一个东北二线城市,吉大的也排不上号,普遍更认人大政法的。水涨船高是客观现象,上海都是人尖汇集之地,吉大真的没有想的那么有竞争力。相反,比起所谓的牌子,可能哪个当地同学的引荐,更能让你找到机会。

退一步讲,就是你想考研,考上海的研,同一个城市的学校,联系和获取各种信息都要方便得多。

总结就是,如果你对工作地域没有很深的执念,对学校牌子非常看中选吉大。如果想在上海工作,选上海本地的学校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user avatar   yang-dan-d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说说很多人说的卡985的问题吧。虽然估计排这么后面说了也没几个人看。

要我说,至少就金融行业银行总行这一就业层次,本科是上大几乎不会被卡简历。

个人是上大本上财硕,去年投的银行总行招聘几乎全过了简历关。包括邮储总行,农发总行,建行总行还有明面上写着本科要985的上海银行总行,唯独只挂了一个,就是国开总,但是还是过了它的一个分行。

也就是说,至少在这一层次,并没有碰见什么所谓本科985简历直接删除这种狗血的事情。事实上,我估计,百分之九十九的岗位最多本科限制到211。


user avatar   song-yun-40-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加--------------------------------------

又特意看了一下路牌指示.4条路全是直行,最左侧,根本就不允许掉头

-------------------------------------------新-------------加--------------------------------------

他是要去最右侧道路,出机场路.他掉头的位置到机场路出口,不到200米.只能直行到最右侧车道.所以直接撞击右侧2车门

下图个人结合视频,地图,照片等还原总结所画

红色路线(路虎理想回家路线) 蓝色(凯迪拉克路线)

凯迪拉克是在货车后方超车上来的.视频最后右侧的小轿车变道最左侧通行的(另一份视频应该是这个车录的)

声称滴滴的第一份录像车,没看到事发经过. 理论上货车和右侧轿车全都目睹了事情经过

借用下知乎某位大佬的视频

实际碰撞地点和车胎痕迹,红色箭头标出

视频的后半段大家都看到了.实际撞击位置是副驾驶和右后门. 这也印证了开始我的猜测.路虎确实是要横跨4车道去最后停车地点的匝道出口回家的

以上还原猜测,坐等更权威视频等信息发布打脸

欢迎千人斩




  

相关话题

  高考发挥失常,能上不太好的 985,是去复读还是考研?为什么? 
  现在信息那么畅通,为什么还有人在高考时选择化工材料化学环境高分子等专业? 
  如何看待研究生网上留言“差评”遭考研机构起诉,一审被判侵犯名誉权? 
  如何看待 2021 天津高考提前批3所师范类大学分数线近 700 分,华中师大超上交,东北师大超浙大? 
  如何看待 2021 考研中科大软件学院分数高到「炸穿地心」? 
  本科211统计专业,去年毕业。对法律很感兴趣现在在准备考法硕。未来怎样结合自身情况来规划呢? 
  女生学法学的前景如何? 
  考研中的情感问题如何解决? 
  决定法硕考研三战,我应该如何选择学校? 
  25 岁的大龄本科毕业生继续读研,可行吗?值得吗? 

前一个讨论
研究生硕士学历是否已经烂大街了?
下一个讨论
pua为什么那么可怕?





© 2025-04-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