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在国乒奥运模拟赛中孙颖莎获得混双,女子单打与女子团体三冠王? 第1页

  

user avatar   macaoleaf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孙颖莎的技术动作和打法风格,是笔者在新生代中国女队球员中最欣赏的——全面无明显短板、发接发与小球均不差、反手能贴防能加压相持,退台相持时也颇有些远台反拉的神球;正手能力在女队中极为突出——固然不及李晓霞或冯亚兰的极致暴力,但动作结构更为紧凑简约、小动作爆发力极强,使得其在中近台威不可当的同时,相持速度也不落下风。这一次国乒内部比赛大丰收,在我意料之中,不过仍为她感到高兴。希望可以在将来取得更大的成绩,向男队樊振东看齐。

本文将首先挑选一些混双决赛[1]精彩球,说明孙颖莎如何在混双中体现顶级运动员的素质;在此之后,笔者会将孙颖莎本次的单打决赛[2]表现与2019年孙颖莎的世乒赛八强战[3]中表现进行对比——同样面对的对手是王曼昱,最终的比赛结果却不同。这其中固然有运气成分及对战双方状态差异,但技战术的变化一定有迹可循。

感谢 Official ITTF Channel 以及 MALONG Fanmade Channel 的视频资源,链接见参考部分(需科学上网)。

那么我们开始。多图预警。


混双决赛

混双的致胜之道通常是以己方男球员之杀伤力,去越级碾压对方女球员对旋转与力量的理解认识。除寥寥数人外(印象深刻如刘诗雯),多数女球员并无必要(亦未必有能力)与对方男球员进行全面上旋对抗。因此,己方女球员的主要任务在于给男队友创造进攻机会,以及通过落点节奏限制对方的进攻质量。在不得已需要扛对方男球员重板时,能扛住便是赚到。在这些辅助工作方面,孙颖莎做得算是可圈可点。

台内处理

王曼昱转不转动作发下旋,孙颖莎完美摆短到中路,王楚钦没有任何进攻的机会,只好回摆一板。这回摆的高度与长度仍无可挑剔,但球的旋转在非加转摆短之后总是逐渐减弱。何况已轮到许昕的回合,便是没有机会也能用手上花活创造出机会。果然一板晃挑神鬼难测,王曼昱虽尽力移动脚步,仍是不及,勉强尝试正手反拉下网。

许昕孙颖莎局点,王曼昱不转发球,无功无过。孙颖莎的精神状态相对放松,晃挑写意舒展,有放有收,颇具观赏性。王楚钦的状态也不算非常紧凑,大概是准备打下一局了,这一球失分有些随意了。

deuce中的关键分,孙颖莎的接发不再使用一般的摆正手或中路短/劈反手长,而是选择了拧拉中路,增加变化得分。孙颖莎虽不算以反手为主的体系,但作为年轻一代队员中的佼佼者,拧拉等先进技术仍颇有功底。

比赛后半程中的关键球。孙颖莎相似的摆短,限制住王楚钦的进攻,为这个精彩的晃拉神球创造了条件。须知王楚钦在半决赛及此场决赛中状态甚佳,线路与质量均臻化境,若由其先上手进攻,许昕的处理必将无此从容。这一球许昕使用非常规的动作,身体和手臂动作脱离,毫不协调,王曼昱完全无法预判出许昕的意图。除此之外,许昕从台下引拍,直到最后一刻才接触到球,留给王曼昱的反应时间远远不够,自然令其无可与抗。

在此分享一些关于动作协调的一家之言——协调程度是基本功,决定了击球的质量与稳定性。不协调的动作虽难以被对手预判,却容易引发更多失误,除非手感极为出色。便如同令狐冲内力全失之时依旧可以随手打发封不平。业余娱乐则可,但倘若只倚仗古怪招数致胜,通常事倍功半。

反手技术

王曼昱接发球抢拉直线,孙颖莎一边需要在身侧贴防到合适落点,一边需要走位给许昕击球让出空间,并不十分容易。王楚钦尝试正手加极高质量拉斜线,挤压孙颖莎的走位的同时调动许昕,不幸失误。但看许孙的走位,这球即使上台也尽在许昕的笼罩之内。

许昕接发球出台,王曼昱反手起板到孙颖莎反手,孙颖莎直接对上节奏加力拨弹大角度。这球的落点非常刁钻,将二王的位置挤压到了一起。王曼昱虽未完全失位,灵活性终究大大降低,面对许昕的高质量反拉直线便只能望球兴叹了。

开局王楚钦高质量接发,打得很拼,毕竟是后半场的中盘关键分。许昕横打挡直线过渡相持,王曼昱加力撕斜线,质量颇高。孙颖莎半步不退,发力摁王楚钦正手大角。虽说相比于樊振东的反手摁技术,巧劲有余蛮劲不足,但在女子体系中已足够炫目。由于王楚钦是左手,孙颖莎在发力时毫无变线顾虑,整体动作极为顺畅,直接得分。须知左手打右手有线路优势,右手打左手亦然,只是平时训练样本的数量不同,习惯程度不同罢了。王楚钦也已在孙颖莎的反手下吃了不少苦头。

许昕接发球摆短,王楚钦劈长到孙颖莎反手,中途擦网无法判断具体旋转强弱。孙颖莎屈腿沉肩,含胸拔背,整个人如同弹簧一般收缩暴起,凭微妙的感知经验和手上感觉将球牢牢抓在球板上并送出,回球奇转无比,王曼昱直接防守出界。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孙颖莎小小身躯里的惊人力量,拉球瞬间大腿与地面完全平行发力,非常人可为。

王楚钦下旋奔球开局,有偷袭意味。小局4:0领先,也正是偷长球的时机。许昕及时作出反应侧身拉起,进入相持阶段。该局的双打轮次中,孙颖莎负责接王曼昱的球,防守压力固然比接王楚钦的略小,但限制王楚钦的进攻仍十分重要。此回合中面对王曼昱的反手进攻,孙颖莎连续两次使用反手侧旋卸力技术进行防守。利用侧旋进行卸力的防守技术名词笔者亦有所了解,例如侧切、侧挤等,但此球笔者无法判断回球性质,故而给出一个描述性的称呼。

此类防守方法在本回合中有两种妙用:(1)削弱回球的上旋程度,减少王楚钦的借力发力,从而降低王楚钦的进攻质量;(2)回球的侧旋可以限制王楚钦的进攻线路。如图中所示,王楚钦基本回在中路,为许昕的得分一板提供了有利条件。

正手技术

作为正手特长的运动员,孙颖莎对于这两种位置的来球可谓了如指掌,毕竟这是初学始练的技术。如此干脆利落的顶胯转腰以及相应的大小臂动作,真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半出台球一向是正手的难点。反手由于有对付台内球的拧拉体系,通常若要对半出台球进行进攻,亦会用拧拉手法去处理来球。孙颖莎在来球较短时上下引拍,发力倏放倏收短促有力;在来球略长时前后引拍,针对半出台球也能加质量卷拉进攻而非仅仅将球挂起。能潇洒自如地运用这些高级技术,不知平时要花多少苦功(以及磕多少拍子)。

上面第一张图中,王曼昱高质量压迫孙颖莎中路偏正手,这是横板打法永恒的难题;第二张图中,王曼昱加力摁撕孙颖莎直线,在上旋相持中是毒辣且卓有成效的策略。然而,尽管孙颖莎的第一判断都错误了(第一张图中手上已做出反手动作,第二张图中双脚已并步往反手位移动),其出色的反应速度、紧凑的相持框架、扎实的正手功底,使得她得以极速修正并二次启动使用正手救球,从而化险为夷,实在是顶尖运动员的素质。

不论在球台的哪个位置,孙颖莎在这场比赛中都有高质量击球的记录可查,内拐外拐的弧线任君挑选。当然,从质量而言,自然还不能与许昕相提并论。

除了扎实的基本功,在该回合的非常规救球中,孙颖莎也展现了绝佳的手感。在身体不到位的情况下,仅用前臂与手指完成了通常需要全身协调完成的控制动作,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回球的质量。可以说这个回合中孙颖莎与许昕的炫技之骚,难分高低。

彩蛋

这一段把解说员都看笑了,勇气可嘉,不过战术策略上已经不存在什么凶与稳的平衡了……

不依不饶的摄影师(

全场最佳球自然是要一并放出,以供观赏的了。至于是不是文中主角丢分,那也顾不上这许多。不过这种非常规球来回几回合后,谁都无法判断旋转的性质与强度,失误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单打部分

本部分将对比孙颖莎在两场不同比赛中的表现,以展示孙颖莎的技战术成长。两场比赛分别为:

  • 2019世乒赛八强战 - 孙颖莎 vs 王曼昱 (胜)(19世乒赛)
  • 2020国乒奥运模拟赛决赛 - 孙颖莎(胜)vs 王曼昱 (20模拟赛)

王曼昱亦是与孙颖莎同代运动员中的出众人物,小有名气的时间点要比孙颖莎早,只是孙颖莎崛起迅速,后来居上。王曼昱的技术优秀,正手势大力沉,更厉害的是她的反手,拧拉功底深厚,反手相持中同样往往占据上风。

可以看出,王曼昱的大路球(泛指大开大合的上旋对抗)很出色。孙颖莎如欲对此种打法进行突破,料想应先注重小球的变化,并在此之后从正手技术着手。

比赛中的技战术变化多端,同样的一球,不同的观者会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某选手发球后,对面搓球冒了个出台半高,该选手正手打磨结合暴力进攻得分——笔者倾向于算作爆冲,但若他人认为是爆扣等等,亦无不可。笔者将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技术统计与分析,每一个指标的定义由于篇幅安排,将附在文末参考段内,以避免影响阅读感。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接发球部分

相持球以外的部分,大体分为发球、接发球以及互相的台内短球控制。孙颖莎的发球中规中矩不算特别出彩,王曼昱与孙颖莎是熟人球,通常不会直接吃发球。因此,王曼昱可以较稳定地接发拧拉起来进入相持阶段;而互相的台内短球控制,多为借力球,终是越摆越不转,之后进入相持。

相比而言,接发球可以充分发力——可以拧拉,亦可以主动发力进行旋转上的控制,因而笔者将接发表现作为指标进行了统计。事实上,在拧拉体系成熟后,接发球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已经有了一批接发得分率大于发球得分率的选手。这在过去小球(甚至加上遮挡等)时代是难以想象的。

  • 拧拉接发球[4]

从得失分比例上,我们可以看到今年的此次模拟赛,孙颖莎的反手接发球拧拉得分率远远高于去年;从纳入统计的接发球拧拉的总数上看,20模拟赛是8次,而19世乒赛是16次。

19年世乒赛的第四局,孙颖莎拧拉上手三次,即便颇有正手位落点的变化也均未得分。面对反手相持强势且当局状态良好的王曼昱,缺乏从接发球上突破的思路。

此回合之前的连续两回合交锋,无论是反手位相持亦或是正手反带,孙颖莎均得分。不说占据上风,至少中规中矩,心中不虚。这时孙颖莎反而上步到正手位拧拉王曼昱的下旋发球,力图变化,结果还原不及时,反手相持失误,实难称得上是合理的战术。且自这球丢分后,连续在相持中丢分至三比六落后,侧面说明了这一回合的求变反而打乱了自己的节奏和手感。

当然,这些只是赛后复盘的一家之言,马后炮行为实至名归。比赛中亦存在诸多变量,如运动员双方心理层面的博弈,犹如德州扑克中的思维层级,层层叠加难以尽述。本文内容仅以个人理解进行论述。

王曼昱发不转或弱上旋到中路,孙颖莎略上步发力拧拉直接得分。在20模拟赛(本场比赛)中,孙颖莎的接发拧拉次数显著减少,但得分率大大提高,显然是时机的把握更加毒辣。此回合中,弱上旋的来球相比于下旋更容易向前发力,回球速度更大质量更高;中路来球的上步难度较小,即使未能一击毙命,也来得及还原到反手打相持。事实上本场比赛中孙颖莎的拧拉发力极大,那也是尽可能在相持前结束战斗之意,不去攻她人之长,战术执行明确。

在对比过程中,只是选取双方的典型回合进行论述,以印证笔者根据统计数据所产生的观点。并不代表19世乒赛中孙颖莎便没有执行该战术的精彩回合,亦不代表20选拔赛中孙颖莎没有战术失败的回合,更加不代表其对手王曼昱毫无反向控制,只是纯粹的背景板。此后不再赘述。

  • 控制型接发球[5]

两场比赛计入统计的控制接发球数量相近,分别为20次和18次,但使用接发球控制技术的效果大不相同。盖因接发控制千变万化:落点分为送正手、中路、反手,长度分为摆短、摆半出台、劈长,旋转强度分为借转、加转、不转,手法分为顺来球旋转、逆来球旋转、避开来球旋转处理。排列组合种类过多,无法一一详解。

在处理手法上,控制与拧拉的区别主要在于精细程度与兼容性。控制讲究精准判断来球旋转,用适合手法及力度进行处理;拧拉则是以力胜转,用自己的力量去克制来球旋转。犹如在手术方案设计时,既可以选择精准切下病灶、接续血管,又可以选择器官移植。在判断不清对手发球旋转时,拧拉或许是更保险的处理手法,但孙王二人是老对手了,互相鲜有吃发球,因此接发球的手法几乎完全取决于战术设计而非其他难以控制的因素。

虽然控制手法繁多,但是评价接发球控制的效果的准则是一致的——处理的手法是否能够在后几板连贯执行自己的既定战术。固然对手也会努力破局,但对于实力相当的双方来说,就是一个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是双方实力的碰撞。如果将己方的失败都歌归罪于对手,那么必然没有屹立世界之巅的可能。

王曼昱发下旋短球到中路,孙颖莎加转搓长到王曼昱反手。对于长球回球而言,如果能速度再快一点,会更有威胁,但这球的质量也并不差。王曼昱作为反手特长选手,直接反手拉起,质量颇高。

在此前的三个回合中,孙颖莎正手得分两次,发球不严谨被王曼昱直接得分一次。何况孙颖莎本就正手特长,继续用正手的思路正确。然而,孙颖莎在搓长后步法犹豫,侧身用正手不果断,导致失误。依球理而言,王曼昱的拉球如想拉直线,难度是非常大的;何况孙颖莎习惯性步法已经向反手位移动还原了,未及时侧身确是失误。不管对于职业还是业余选手,击球犹豫都是大忌。此回合之后,孙颖莎调整了犹豫状态,即使在反手相持中也保持积极,思维活跃,果然顺利拿下了这一局。

王曼昱顺旋转发到中路,笔者不能准确判断旋转,但凭经验个人认为不太转,随后孙颖莎立起板面借侧旋摆短,长度完美。王曼昱未料到回球如此之短,上步略显匆忙,回搓冒高,孙颖莎直接反手爆冲得分,非常果断。是一个教科书式的完美回合。

相持部分

  • 反手连续相持[6]

两场比赛的反手相持球数量大体相同,胜负比例也均接近一半。考虑到孙颖莎面对的是反手特长相持能力极强的王曼昱,这样的表现已算得体。本场比赛中甚至稍占上风,无怪最终取得了胜利。然而,比赛内胜负球总数虽大体五五开,每小局中运动员的精力分配均讲究策略。除了宏观的数据,还需要结合比赛内的动态形势进行分析。

笔者将重点关注关键球中孙颖莎的相持表现。个人理解的关键球定义如下:单局中6:6平附近的比分回合(可以中盘拉开分差)、单局中8:8/9:9以后的比分回合(可以率先拿到局点设计更具优势的战术),以及其他结合整场比赛的宏观形势下的关键比分(决定气势、心理状态等)。

王曼昱赛点局,此时孙颖莎8:6领先。王曼昱勾手不转发中路,意图把局面导入擅长的相持阶段。我们从数据上已经看出,比赛中整体上孙颖莎并不十分怕相持,于是稳定拧拉(未额外加超高质量,仅为上台)开始打相持。此时王曼昱依然有容错空间,精神状态紧而不僵,捎带些落后时的拼搏,相持中板板发力,手臂如甩鞭,将力量发挥到了极致。

这场比赛笔者看的是直播,记忆犹新。当时未必便渴望孙颖莎获得胜利,却希望她能够打进第七局,以便笔者大饱眼福。当时这一回合打到一半的时候,笔者便为孙颖莎感到着急——战术实在太过消极,除前面一板反手发力外,一味防守,想等王曼昱主动失误。殊不知王曼昱此时手正松,放开了打失误率反而不会高。先前相持的统计数据五五开,多是双方互相发力进攻,倘若一方消极防守,减少了针锋相对的控制,取胜概率自会大大降低。

这一回合王曼昱潇洒进攻,而孙颖莎的防守颇为畏缩。自这一分后,孙颖莎虽仍领先一分,但已没了气势,何况还有着背水一战的压力。接下来被直落四分8:11败北,也是预料之中。

展示一下高质量的反手连续相持应该是怎样的:战术积极,脚下步法轻快,击球时间点早,自然回球的压迫性就会更强;落点意识强烈,多在中路及中路偏正手,使得王曼昱无法拉手大力进攻,只得改用前臂小动作相持以增加灵活性。该回合从长球发球开始,孙颖莎便思路明确,一路稳持先手,最终拿下这一分。

  • 相持中积极转正手[7]

两场比赛计入统计的数量分别为13次和9次。我们可以看到,本场比赛之中相持伺机转正手进攻的最终得分率极高。一来是因为孙颖莎确实在时机的选择上更加精准,减少了无谓失误;二来也有一部分转正手后进入全面中远台对抗的实力球未纳入统计[8],而这正是王曼昱的硬件更擅长的地方。本模块重点讨论的仍是相持过程中的技战术。

找了一圈19世乒赛中的此类失分回合,有着惊人的特点:绝大多数都是主动积极侧身后,正手反拉直线或斜线出界。观察这些回合中孙颖莎的步法、反手加压准备侧身的质量等,均没有明显问题。只能归结为王曼昱的反手状态更胜一筹,相持中的质量极高,使得孙颖莎的侧身无法发挥计划中的效果。

其实这一球只能算作一半相持,如果孙颖莎稍微打得保守一些,必然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相持中。只是此回合时孙颖莎求胜欲望极强,而王曼昱刚刚练追三场,精力有所不逮,虽然接发拧拉质量很不错,但孙颖莎一个标准的反手暴力加压配合侧身爆冲直线,直接抢到赛点。

由此可见,相持中的制衡与被制衡,往往不仅取决于自身状态,还跟对手状态密不可分;自身状态良好时,碰上对面状态火热,依旧难以为继。本场比赛中的这一回合,流畅而爽脆,暴力且优雅,可当作教科书范例使用。

精彩回合欣赏 [9]

最后,让我们放下那些框架的挑剔与批判,欣赏一下孙颖莎在两场比赛中的一些精彩球:

  • 19世乒赛

最后一板致胜的扑正手,笔者如果有这个收小臂的水平,做梦都能笑醒了。

比分逆境下的关键球,反手一击定乾坤,真如电闪雷鸣一般。

这击球质量在女队里绝对是神仙打架水平了。感兴趣的读者一定要亲自去看一下视频版,听一听通常只有男队员能打出来的金属铿锵之音。

  • 20模拟赛

灵活多变且扎实无比的正手能力,我愿称之为新生代女子综合正手第一人。

当天赋的反应速度超过了步法,只能和身扑上了。恍惚间以为孙颖莎是水浒中人。

绝对质量略逊于19世乒赛中回合,双方韧性却尤胜之。感谢双方带来的精彩回合。


结语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孙颖莎的技术过硬,且在比赛技战术方面仍在稳步提高。期待孙颖莎能够再接再厉成为新一代领军人物。这次的决赛在0:3落后的情况下,王曼昱连追三局,最后一局精力不足落败,确发挥了应有的水平,不愧为新生代顶尖选手。同样也希望王曼昱再接再厉,队内有激烈竞争才能更快进步。


看得不过瘾?不妨移步我的往期编辑推荐精彩分析:

以及咕咕了一半仍在思考怎么完成的:

亦欢迎关注我及我的精品专栏:

会收录作为一名称职斜杠青年的精品文章与回答。

参考

  1. ^Xu Xin/Sun Yingsha vs Wang Chuqin/Wang Manyu | 2020 Chinese Warm-up for Olympic (Gold Meda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FKXv7vpaDU
  2. ^Sun Yingsha vs Wang Manyu | Final | 2020 Chinese Warm-up for Olympic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tuAaoSZss8
  3. ^Wang Manyu vs Sun Yingsha | 2019 World Championships Highlights (1/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Ex9cLOsMhY
  4. ^ 拧拉——得分:达到了战术目的、对后续有促进作用、最终该球得分;失分:未达到目的、自身准备不足、最终该球失分;进入完全均势稳定相持的回合不计入得失分;运气球、某方的非受迫性失误的回合不计入得失分。
  5. ^ 控制——得分:达到了战术目的、对后续有促进作用、最终该球得分;失分:未达到目的、自身准备不足、最终该球失分;各类接发球摆短与劈长均计为控制手法;接发球以外的习惯性摆短不计入控制,但主动发力劈长或有巧思的摆短计入控制;起板后进入完全均势稳定相持的回合不计入得失分;运气球、某方的非受迫性失误的回合不计入得失分。
  6. ^ 反手相持——得分:达到了战术目的、对后续有促进作用、最终该球得分;失分:未达到目的、自身准备不足、最终该球失分;相持过程中一方变直线,之后回到反手相持的回合计入得失分;正常两面摆速相持、远台大路球的回合不计入得失分;运气球、某方的非受迫性失误的回合不计入得失分。
  7. ^ 相持转正手——得分:达到了战术目的、对后续有促进作用、最终该球得分;失分:未达到目的、自身准备不足、最终该球失分;相持中积极寻找机会,使用正手处理中路相持球的回合计入得失分;相持过程中一方变直线导致的正手使用不计入得失分;正常两面摆速相持中的正手使用不计入得失分;运气球、某方的非受迫性失误的回合不计入得失分。
  8. ^ 不纳入统计原因:除非是转正手后的一两板套路与反套路,否则接下来的进程纯粹是大路球实力的对抗,与相持中的策略关系已不大。
  9. ^ 在未打出世界波神球的前提下,优先根据提问内容选择孙颖莎的精彩得分回合,并不代表王曼昱没有在比赛中打出可与之媲美的回合。



  

相关话题

  乒乓球正手找不到击球点,老是打下降期,怎么改? 
  国乒东京奥运名单公布,你有什么想说的? 
  中国羽毛球霸权摇摇欲坠,乒乓球独孤求败,是否因为李永波和刘国梁的差距?具体而言是为什么? 
  美国之音声称「在举国体制和民族主义夹缝中」,中国运动员没有退赛自由,这反映了什么样的偏见? 
  如何看待张本智和? 
  如何看待刘国梁担任乒协换届筹备工作小组组长? 
  为什么国乒可以牛到天下无敌? 
  张继科如果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冠,达成双满贯,他能超过马龙达成历史第一人吗? 
  张继科到底有多厉害? 
  中国乒乓球到底厉害到什么地步? 

前一个讨论
某宝上非官方店铺的magsafe可以买吗?
下一个讨论
「算力互联网」是未来算力发展的大方向吗?如何看待「算力」大热?





© 2024-11-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