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2考研管理类联考该怎么开始复习? 第1页

  

user avatar   bai-tang-de-xiao-lang-g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管理类联考,看这一篇就够了。管综+英二超详细复习规划讲解。听说点赞的小朋友都高分上岸了!

第一部分:管理类联考入门简介

一、管理类联考考什么?

199管理类联考是管理类专业硕士入学统一考试,考试科目包括管理类综合能力(简称管综)与英语二两科,总分300分。

二、哪些专业参加管理类联考?

包含七个专业

  • 会计硕士(MPAcc)
  • 审计硕士(MAud)
  • 图书情报硕士(MLIS)
  • 工商管理硕士(MBA)
  • 公共管理硕士(MPA)
  • 工程管理硕士(MEM)
  • 旅游管理硕士(MTA)

管综历年真题可点击下方卡片领取


第二部分:管理类综合能力(管综)备考讲解

一、管综试卷分析:管综都考什么?

管理类综合能力测试共200分,分值比例如下:

  • 数学:问题求解15题,条件充分性判断10题,每题3分,共75分;
  • 逻辑:30题,每题2分,共60分;
  • 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1题30分,论说文1题35分,共65分。

二、管综难度分析

1.数学

题目难度不大,但灵活性高,重点考查的是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方面,涵盖中小学数学知识。

因此,理解题干,找出问题本质,明确考察的知识点,套用接替套路,是管综数学的关键。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还需要学习和训练解题方法。

2.逻辑

包括形式推理、论证推理和综合推理三部分

逻辑题,题干和选项信息量大,必须迅速提取题干和选项的有效信息,选出正确答案。不仅要学习基本的逻辑知识,更要进行有效的针对性训练。

3.写作

包括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部分。

论证有效性分析要快速找出题干漏洞并加以分析。

论说文要能根据材料准确立意并进行论理说文。

这部分需要厚积薄发,平时要多关注一些时评文章,比如《人民日报》。也要进行针对性训练。

三、管综资料选择及特点讲解

1.数学

推荐资料:《数学高分指南》 +《数学历年真题名家详解》

(1)《数学高分指南》

相比于《数学分册》,《数学高分指南》就非常全面系统了。每一章按照难度分为五节,所涵盖的题型和解题思路也非常全面。

这本书是管综数学复习的重点,一定要吃透,建议过2-3遍,不留死角。

但是做这本书的时候,也要注意,这本书全是全,但有点层次感不足,很多真题中很少出现的题型,这本书也花了大篇幅去讲。这一点,大家要自己把握,有些非重点题型,涉及到即可,不要浪费太多时间。

(2)《数学历年真题名家详解》

也是必备书目,在《高分指南》吃透之后用。

主要作用是熟悉真题、对知识点和固定套路进行查缺补漏。

2.逻辑

推荐资料:《逻辑分册》《逻辑精点》《海滨逻辑》《逻辑历年真题分类精解》

(1)《逻辑分册》

逻辑部分经典资料,但讲解并不是很友好,特别是基础不太好的同学,跟起来会吃力一些。

这本书的作用是提供了大量习题,可以用作强化练习。

(2)《逻辑精点》

相比于《逻辑分册》,这本书的讲解细致入微,非常到位,跟起来比较清晰透彻,适合打基础用。

(3)《海滨逻辑》

注重应试,非常实用,脱离了学院派的风格,完全站在学生角度去审视和解读考点,解题方法讲的非常透彻。

(4)《逻辑历年真题分类精解》

真题也是用在基础阶段之后,用于熟悉真题模式和查缺补漏。

整体结构非常清晰,但答案讲解略显单薄,这就需要在基础阶段多下功夫。

3.写作

推荐资料:《写作攻略》

范文解析非常好,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对于写作思路的养成非常有好处,适合基础阶段多花些时间去吃透。

第三部分:英语二备考讲解

一、基础复习(2-5月):打好长难句和词汇基础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攻克长难句和词汇,属于修炼内功的阶段,也是决定最后成败最关键的阶段。有的同学把真题看的很重,但其实你的成绩好坏很大程度上在这一阶段就决定了。

基础差的较多的,建议先看看下面这个知乎考研课,视频课+各科实用干货资料,手把手带你夯实基础,现阶段免费领取,不要错过。

首先,我们要知己知彼,知道哪些是考纲规定的内容。

1.考纲规定的语法知识有哪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先要知道,哪些语法和句式是列入考研英语考纲的,才能有的放矢。

我花了一周时间,把考纲内的语法和句式全部整理成思维导图。

看着眼晕?觉得可以放弃了?别着急,你不需要特别系统的去学习所有的语法结构,你只需要记个大概,剩下的就在阅读过程中去熟悉就好了。

等你做完一轮每日精读计划,再回来看这副图,大概就不会那么迷茫了。图片高清,可点开放大查看,或下载收藏。


2.如何通过每日精读将长难句融会贯通

说完了考纲范围,再说一下怎么去解决这个拦路虎。

现在开始,趁着学习负担还不重,就要开始⭐每日精读计划⭐,这是夯实长难句的关键一环。

(1)精读读什么?

两个来源,一是真题,二是外刊。为了避免后期真题阶段受影响,在基础阶段,可以英一用英二真题,英二用英一真题

每天坚持精读短文、拆解长难句,以此培养语感、夯实词汇。长难句是阻碍你阅读的第一障碍。

先说阅读材料的选择。

第一当然是历年真题的阅读理解,历年真题都是很经典的,最贴近于出题特点。

第二是经济学人这类杂志,考研英语历来关注经济,阅读理解有很大比例是经济学人的原篇。除此之外,大西洋月刊、卫报、纽约时报也是出场率比较高的。

选这些杂志,好处就是文章调性、结构、考察词汇等都完美贴合考研英语。

(2)精读应该怎么读?

不要泛泛的读,要精读,一定要把你读的每一篇、每一句、每一个词读通顺,搞清楚。

精度要聚焦核心问题:为什么读不懂长难句?

因为结构太复杂,你分不清一个词是归属于从句还是主句,分不清这个从句在主句中扮演什么角色。

怎么解决?

就是多去拆解长难句,把遇到的每一个长难句拎出来,把它的结构搞明白,然后,把这一篇里面代表性的几个长难句记在本子上,每天利用碎片时间反复的去读去背,打磨你对长难句的敏感度。

精读过程中,需要搞定以下几个问题:

  • 文章主旨(考研选的文章都习惯有一个明确立场,正或反)
  • 段落结构(每一段的主题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关系,是顺承、解释、并列还是转折)
  • 长难句(每一个长难句的结构、含哪些从句)
  • 生词(记入词汇本,反复过)

(3)每天读多少?

鉴于我们是精读,而且要反复去琢磨,所以每天不需要太多,两篇就够了。如果两篇你也觉得吃力,可以从每日一篇开始,关键是保证精读质量。要记住这是给我们自己读的,别糊弄,别不求甚解。粗读五篇,不如精读一篇。

这样一路读下来,你能直观感受到语感的突飞猛进。最开始可能会比较痛苦,因为真的读不懂,拆解长难句花的时间也会很长,要挺过最初的煎熬期。一个月以后,除了阅读和完型填空大大提升之外,因为你背了大量长难句,这些都是作文的常用高级句式,你连作文都一并解决了。

3.短时间解决考研词汇

(1)在精读过程中背单词

在阅读的过程中背单词,要比单纯去死磕单词书效率高得多,因为有语境做背景。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 一个就是节省了专门背单词的时间。
  • 另一个就是背单词可以结合文章背景,以更形象的方式去记忆,比单纯干巴巴的背单词效果好得多。
  • 我们所选的精读文章都是完美贴合考研调性的,出现的高频词汇和考研高频词汇完美重合。

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自己的单词本(也可以跟长难句复习本合并),对掌握的不好的单词,反复过,反复加强。

记住,一定要有分级记忆机制。

什么意思?

高频词、难记词、易错词,记在本子上,反复过。掌握的好的词,降低反复频率。

长难句和单词部分,大家可以看一看知乎的22考研上岸直通车,长难句和单词的讲解非常透彻,我看了一下比外面的付费视频课质量高很多。


二、强化阶段(6-8月):熟练掌握各题型解题技巧

1.阅读:固定步骤+六大题型

总结一下,考研阅读有六种题目,分别是:例证题,主旨题,态度题,猜词题,推理题,细节题

鉴于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我单独写了一篇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的攻略,详见: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考研英语的重中之重,投入再多精力都不为过。

2.完形填空:把握主旨+上下文关联

做完形填空的通常步骤:

(1)掐头去尾

这一步的目的是对文章要表达的主旨有一个大概的把握。

(2)读第一遍

经过前期长时间的精读训练,应该语感已经不错了。第一遍通读,很多考察单词词义和用法的空,都可以直接顺出来。

(3)读第二遍

随着大部分选项的坑被填上,文章相对完整,对上下文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这时再去把考察上下文关联的几个空给填上即可。

常见技巧:

(1) 关注衔接词,衔接词是顺承还是转折,决定了这一句表达什么意思。

(2) 确实选不出来的情况下,三同一异可以选与其他三个不同意思的那个。前提是几个选项放在空里都不存在语法错误。

(3) 红花绿叶词,25%原则。

什么是红花绿叶词?就是有的词天生就容易是正确选项,叫红花词。有的词天生容易当陪衬,叫绿叶词。具体的红花绿叶词名单,这些年一直在更新,我之后会梳理一个完整版,敬请关注。

25%原则,是说ABCD四个选项,每个选项的出现频率接近25%。比如完形填空,每个选项出现的次数一定是4-6次,不会出现某个选项出现3次某个选项出现7次的情况,绝对不会。为什么?因为要保证公平,如果某个选项出现频率过高,那某个人就碰运气全都选了这个选项,那他就赚到了。这显然不是出题人所允许的。

3.翻译:踩点给分

鉴于前期我们已经通过精读把长难句搞定或基本搞定,翻译题读懂原文基本问题不大。那么问题在于如何把它翻译的信达雅。

几个原则:

(1)翻译是踩点给分,原文要点一定要齐全,不要漏,哪怕翻译的不那么优美。信达雅,信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达,最后是雅。

(2) 英文习惯被动,或者模糊主语(it),中文习惯主动。没关系,只要把主谓宾从句拆解清楚,按照中文习惯重组就好。

(3) 英文习惯长难句,中文不喜欢过长的复杂句式,显得晦涩。一个长难句,可以拆解成几个短句分别翻译。

4.作文:自己的专属模板+控制时间

划重点:作文的原则是在短时间内拿一个比较高的分数。

花大量时间写一篇绝世之作出来,对考研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只会导致你没有时间去。

建议:

(1)考试最先写作文,时间控制在40分钟以内

(2)不要照搬模板,避免阅卷反模板

(3)模板要自己整理,然后在做真题的过程中给不断调整,形成自己的万能模板

6月份之后我会为大家整理一系列典型的模板,大家可以根据典型模板去做一定的调整,形成自己的模板。

三、真题训练(9-11月):模拟考场节奏+真题价值最大化

这一阶段,不必速度太快,每周一份真题即可,关键在于嚼烂、吃透。

1.真题怎么充分剖析

我当时是把做真题的时间安排在下午,这也是因为正式考试英语是在下午,尽量让自己的大脑提前形成生物节律。这个真的有用,我现在做的科研项目就跟生物节律相关,节律对我们有着难以想象的影响。

第一步,做题。

我建议大家给自己规定时间,严格卡2小时,形成习惯。2小时停笔,做不完也先留着,估完分继续。网上可以多买点答题卡,尽量贴近考场环境。最后模拟阶段也要用到答题卡。

第二步,对答案,估分。

第三步,接下来的一周,对这份试卷的每一题每一篇进行精读拆解,务必融会贯通。

具体的精读拆解方法,跟第一轮精读方法类似。

精读过程中,需要搞定以下几个问题:

(1) 文章主旨(考研选的文章都习惯有一个明确立场,正或反)

(2) 段落结构(每一段的主题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关系,是顺承、解释、并列还是转折)

(3) 长难句(每一个长难句的结构、含哪些从句)

(4) 生词(记入词汇本,反复过)

(5) 题目设置(每一题针对的是哪一段或哪几段,考察的是单句的意思,还是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还是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还是文章立场,都要明确,有助于你养成答题感觉)

我们重点说一下题目设置。

对于考察单句意思的,原文和正确选项之间一定会有一组近义词关联,找出这组关联。

对于考察段与段之间关系的,关键在于段落主题句,以及段落衔接词,把它们找出来。

对于考察文章立场主旨的,关键在于找出真正表达立场的主旨句,并分析出错误选项对应的是文中的哪一句话。因为议论文惯用的伎俩就是先抑后扬或者先扬后抑,找出干扰句才是你提高理解能力的关键。

以上过程,都落实在书面上,包括主旨句、段落主题句、长难句结构拆解、生词以及题目分析,这都是这份真题的精髓所在,要反复过,反复强化这种感觉。

注意做真题过程中解题顺序,以下是常规顺序,建议按照这个顺序来做,每种题型控制好时间。

2.真题书的选择

真题书的选择,建议用《考研圣经》。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同学,一定老老实实选择《考研圣经》。基础好的也可以用,进一步夯实阅读基础。

《考研圣经》这本书非常注重基础,里面专门有一个逐词逐句精讲册,把真题文章里的每个句子都做了图解分析,拆解句子结构和语法知识,重点单词也有注释意思和用法。

相比起来,其他真题书是挑部分长难句讲解,这样,其他的句子你可能还是一知半解懵懵懂懂,起不到夯实基础的作用。

跟着这个思路做上几套,基本对长难句就驾轻就熟了,拿到新文章能很流利的顺下来,一套试卷阅读题可以控制在错2个以内。

另外,《考研圣经》的解题方法非常简单,容易复制,一个方法可以触类旁通把所有题型搞定。这个方法有两个路径,一是从题干出发定位原文,找出答案;二是从选项出发排除干扰项,反证答案正确性。

现在考研英语对基础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光有做题技巧,看不懂文章也没用。所以,千万别信什么“掌握多少多少解题技巧,你就能考80+?”之类的话。扎扎实实的用《考研圣经》补基础,才是正道。

注:英语一叫《考研真相》,英语二叫《考研圣经》,同系列的。

四、模拟冲刺(12月):保持做题感觉+进入考试状态

1.用什么试卷模拟

这个阶段模拟题建议用真题,不建议用考研机构出的模拟卷,因为考研机构很难把握出题人的调性,一旦跑偏,会对你的做题感觉带来干扰。

所以,可以在真题阶段预留出2-3套真题卷作为模拟冲刺。

2.做题顺序及时间掌握

这一阶段一定要严格模拟考场环境,要用答题卡,要严格按照考试的做题顺序,要严格卡时间,总时间和每个题型的时间。


我是 @纸谈风月,考研话题下获得20w+赞同,30w+收藏。

更多实用内容:

考研小捷径⬇️

对于一个经历过考研的人,你有哪些被考生忽视的细节想告诉要考研的人?

数学复习全攻略⬇️

考研数学要上 140 分,课本要熟悉到什么程度?有什么特别好的学习方法吗?具体要怎么做?

英语复习全攻略⬇️

考研英语真的要看网课吗,背单词硬刚真题是否可行?

如何查找目标院校报录比⬇️

哪里可以查到考研院校近些年的报录比?

考研择校避坑专题:千万不要忽视⬇️

22 考研择校避免的误区有哪些?应该如何科学地选择学校和专业?

联系导师的技巧⬇️

纸谈风月:考研国家线公布后应当给导师发邮件吗,有什么注意事项?




  

相关话题

  考研复试中有哪些话是老师一听就很讨厌的? 
  受疫情影响,各省市2020考研研究生录取人数会增加吗? 
  请问中央民族大学法硕在北京认可度怎么样?和西南政法相比的话? 
  考研到底选金融还是法硕(非法学)? 
  第二轮“双一流”结果如何? 
  2021 年考研调剂据称「史上最难」,准备调剂的同学应该重点关注哪些信息? 
  本科期间拿下教资考研考公是怎样的体验? 
  大佬们看看这个积分,不知道是不是题目错了,完全算不出来? 
  现在4月份开始考研还来得及吗? 
  二战边工作边考研可行么? 

前一个讨论
你到目前为止看见过最好笑的段子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有什么小众又显高级,且适合学生党送给女生的礼物?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