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在直播间,我 没 抢 到。
不过,我还是去了。
这是快手第一次直播卖电影票,瑜大公子的直播间里来了乔杉和彭昱畅,销量结果也不错,卖了88888张。可能有人不太熟悉瑜大公子,这位A股电商直播第一股遥望网络家的主播十月带货预估GMV已经比老罗高了。
联系到近期刘德华在薇娅直播间的卖票,意味着,直播卖票逐渐成为电影宣发的新方式。
从信达证券报告里的这份宣发产业链来看,宣发里,上述这些传统方式都用过很多次了。
电影宣发之前已经尝试过各种视频类方式,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短视频、长视频、直播等等。
短视频走传播路线,提供最大化传播效率;长视频放出来幕后花絮、拍摄历程,增加观众对电影熟悉程度;直播则是走亲近路线,演员更像上通告,但距离屏幕前的观众更近,观众的参与感更强。比如,黄渤也通过直播的方式,与李雪琴共同宣传电影《风平浪静》。
但以上方式转化成电影票房的方式是间接的。如何更直接一点转化?
这就是电商直播做电影宣发的目的——通过观众象征性付费(只需0.1元),就可以换取电影购票最高达20.1元补贴。进一步促成观众向线下电影院转化。
各家通过后台数据,大致可以得到电商主播的用户画像。比如,在多大规模的城市,平时喜欢购买那种类型产品,
同时,电影也存在一定的目标群体。尤其是第一批观众,会对电影的口碑和路人缘有极大的影响。
这年头电影能符合全年龄段全观众段的也确实不多,也许漫威系列算一个?反面极端一点的就是文艺片,并非所有人去电影院是去看导演对于电影叙事的探索的。所以即使是诺兰,《敦刻尔克》和《信条》票房都在全球扑街。
尤其是在国内,《沐浴之王》这种相对更贴近二三线城市的电影,可能相对来说找到了更适合的宣发方式。
我国目前人均观影次数在1.3左右,其中一线城市的人均观影次数已经达到了4次左右,已达到北美水平,难有人次开发空间,二线城市在2.4次。
但到了三线城市人均观影次数骤降到1.2次,四线城市为0.6次,五线城市为0.5次,低于全国均值水平,人次开发空间较大,电商直播这种参与度高、直观形象的方式,也许能更进一步吸引低线城市走进电影院是电影市场。
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购票人群的特性和主播的特性,能够更好的实现宣发的匹配。
这个可能是未来电影宣发的趋势。
不过我觉得有意思的不止于电影。
意味着直播电商有了新的属性。
真·云逛街。
但逛街的品类不只是传统的消费品,也有电影票这种票券类虚拟产品,甚至还能看到工业品。
这种属性下,至少我把直播电商已经不当做电商了,而是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会瞧瞧有啥新奇玩意儿,就像每天刷短视频刷知乎一样,成为日常打发时间的一部分的时候,就意味着它的出圈。
近期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可能是快手上云卖挖掘机和挖掘机教程,一种,这™也有人卖,但好像还挺有意思的直播。虽然我不会买,但基于用户关系和推送的系统,会让购买受众群体对接上。
这套下来,不管是云旅游卖套餐,还是云电影卖电影票也好,甚至云卖挖掘机,都是传统接触和购买渠道延伸。
扯得有点远,回到这次卖票。
简单点说,这次快手电商直播开卖电影票,意味着电影宣发又多了一个渠道,这个渠道可能相较于以前的宣发方式更精准、效率更高。
但从我个人,除了大主播,我更希望你们看看稀奇古怪小众领域的电商直播,他们不一定专业,但他们真的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