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电影《第十一回》? 第1页

  

user avatar   bizhif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久没到电影院了,今天去了,有很多感受,写了一篇,与大家交流探讨。


毕志飞

2021.4.2



探究了一下“陈建斌导演风格”

——电影《第十一回》观后感

春节档后一直还没进过影院,市场上也出现了国产片荒,但这次《第十一回》还是吸引我走进了影院。为什么?是因为这部影片导演是陈建斌,他的电影导演处女作《一个勺子》很出彩,很有特色,对于我这个研究过很多不同国家电影不同风格导演的人来说,有足够的理由在其上映第一天就走进影院去“探个究”和“过把瘾”。


再具体地说,陈建斌有啥特殊的呢?为啥让我这么感兴趣?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演员出身,是知名实力演员,但不知道他其实是一名很有特点和很值得关注的国产片导演,我认为他获“国际大奖”潜力巨大。虽然他是演员出身,是学戏剧出身,虽然也只才拍过一部电影(《一个勺子》),但已经证明他是一名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导演,当时惊艳了诸多专业人士和观众,以及,看起来他是一个对电影很有研究的或许已经“蓄谋”当导演已久的人士,已然准备了很多年,而且还碰巧很有导演天赋和机遇。


总结一下,我认为他是一名很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导演,第一部作品展现出了强大的导演敏感性和个性,甚至露出了一些“大师导演”范儿。这还真不是吹嘘他,没看过《一个勺子》的网友可以去看一下。我认为,最难得的是,他第一部作品就掌握了“文艺片”的精髓,更神奇的是已经体现出了强烈的个人风格,这是尤其难能可贵和值得剖析的,当年更是一举拿下来多项奖项。所以说,这样的人,是值得大家“羡慕”和“研究”的,因此,他隔了六年后上映的第二部作品,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


我喜欢剖析电影,掰开了揉碎了琢磨。今天看这部电影,获得了很多信息,也让我思考了不少东西,觉得还是一次很有价值,和很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观感的经历。


我的总结,这是一部很有诚意很有生活,很让人思考的电影,除了大家能想象到的上乘的、富有冲击力爆发力的表演,和大量“黑色诙谐幽默”内容外,还有很多让人赞叹的精巧细节(我认为那些极具独创性的细节只能源自于真正热爱生活和艺术的人,为了不剧透,这里就不多说了,大家在看电影的时候可以去留心发现一下),以及可以让人产生很多生活共鸣和思考,信息量巨大,回味性出色。


而且,我认为,《第十一回》是一部将来可以代表陈建斌电影作品的“主打”电影,是因为这部电影的题材故事是他最熟悉的一个领域。影片是围绕一个地方话剧团排演话剧展开的一系列故事,陈建斌是戏剧学院毕业,可以说对话剧非常了解。同时,我认为这部电影,融合电影和戏剧的当代特性比较好,也是一个探讨话剧和电影融合的好例子。有些地方处理未必完全恰当和成功,但有强烈的实验性和探索性也才正是这部影片的看点。


这里,通过这部最新电影,和大家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个看起来很有电影天赋,野心很大的陈建斌导演的影片风格,我相信对很多学习电影和关注国产影片发展的各界人士,会很有价值。欢迎一起交流探讨。


首先提到一点:影片里面众多的上乘表演我就不提了,大家也能想到,这里就是提醒一点,大家在看的时候,注意观察影片中演员的选择和剧本角色的贴近性。演员的选择其实是很有学问的,《第十一回》中的演员选择很成功,让人感觉特别贴合。比如,从气质、形体等各方各面特征上,大鹏很适合扮演那个“可能是靠关系进入剧团”的“精明圆滑”导演,于谦特别适合扮演话剧团团长,以及知名第五代导演黄建新也很适合扮演片中的市长,等等。有志于做导演的人士,应该在挑选演员上下足功夫,有句业内的话叫做:选对了演员,表演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演员出身的导演在这方面会更敏感,通过这部电影,大家可以多琢磨剖析一下,是个很好的范例。


从《第十一回》中,结合之前的《一个勺子》,可以发现,陈建斌很注重电影语言设计,在视觉听觉设计方面,均体现出鲜明的“电影艺术范儿”。这在演员出身的导演中是比较难得的,会让电影作品更具有电影感。这也是他第一部电影作品,就能获得诸多业内人士认可和许多专业奖项的原因。而且,陈建斌的特征是,并不采用固定的视听语言风格,例如,处女作《一个勺子》用的是“纪实性”特征的镜头风格,以固定镜头和跟拍为主,大量使用全景,特意减少演员表演的特写镜头,突出一种“冷静感”;而这一部《第十一回》,则是大量使用演员表演面部特写镜头,光影设计也突出“戏剧性”和“矛盾冲突性”。虽然风格完全不同,但不同的选择与影片的题材、格调都还是很贴切的,看起来陈建斌对这两种镜头语言风格也都可以驾驭。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镜头设置大量应用了镜子,例如影片中有一场大鹏和春夏交流“心得”的暧昧戏,应用了大量的镜子映照结合相同方向、速度的镜头运动,堪称“妙笔”,拍出了浓浓的哲理味道,且片中大量的镜子运用与影片中一个重要的理念——“人生、艺术是一面镜子”交相呼应,体现出了主创们对影片视听语言的用心设计和安排,体现出了敬业态度。看电影,就要看这样“用心良苦”和“精心营造电影感”的作品。


另外,从《第十一回》中,可以感觉到,影片对电影声音的处理和设计更加讲究,特别是从影片的开始段落,可以欣赏到精彩的声音元素设计和搭配使用。这也是大量优秀文艺片的一个共同特征,大家在观影的时候可以多留心听一听。


还可以发现,陈建斌的电影剧本比较讲究和扎实,且喜欢讲述有点“神奇”和“不可思议”的故事。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创作者风格,很值得借鉴。剧本确实是一“剧”之本,剧本好对于影视创作来说,就是事半功倍。而且,独特的故事确实难讲,但一旦讲好,对观众有更强的吸引性和“粘性”。为了不影响大家的观影体验,就不多剧透了。总之,陈建斌的两部电影的故事设计和讲述都是成功的,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的,总体的跌宕起伏和重要转折点设计挺讲究章法,值得剖析。而且,《第十一回》讲述的也是围绕一个“戏中戏”展开的,讲的是围绕一个话剧团要排演的话剧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嬉笑怒骂、明嘲暗讽了一些话剧“乱象”和“社会潜规则”,贴近社会生活,让人产生很多共鸣和思考。章回体的设计,也很符合故事题材和影片风格追求,是个亮点。


以及,陈建斌喜欢讲述具有较强“开放性”的故事,不给观众明确的、完全的故事背景、情节,结局交代,留更多的“白”,让大家思考琢磨。这样的故事讲述风格,需要观众有更多的思考,更多的耐心,当然也给观众带来更多的参与感。这与很多商业大片是不同的,许多商业大片是讲究剧情的“直给”和明确交代,以及有鲜明的解释交代和“大团圆”结尾,但这样的大量“留白”的故事则给人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更多的参与感。提示一下,看《第十一回》,要想充分感受主创们的设计和思路,你要开动起自己的脑筋,积极观察思考,才能通过表面那些看起来“不很连贯”的情节和交代,洞察到潜藏的第二层、第三层……。例如,影片中有大量有趣的剧团排演、发生纠纷进行处理的黑色幽默情节,但如果你仔细观看用心琢磨,可以发现很多更深层的东西,产生更多的思考,比如,剧团里面各色人等,都有哪些“老江湖道行”言行和哪些“精通社会游戏规则”的举止。就如片子那些重要的台词及理念传达:“这就是人生”“人生、艺术是一面镜子,呈现的、看到的可能与真实的并不同”“对待人生需要态度”“信念很重要”,等等。


温馨提示:下面这一整段有剧透,没看过的朋友,如不想影响观影体验请跳过,直接去看后面内容,等看过电影后再看这一段和就此交流探讨。


故事探讨的最后,这一段尝试分析一下影片的主题,解答一下这部影片的“留白”,尝试揭晓一下谜底,与大家交流。影片的主旨是讲什么?我认为:影片的主题是在探讨婚姻和爱情,讲述不同时代、不同人物之间,因为不同原因造成的爱情、婚姻悲剧和问题。里面陈建斌饰演的马福礼的死去妻子赵凤霞,与自己婚前恋人李建设被时代分开,一个选择和马福礼结婚来惩罚自己,一个选择终生不结婚,最后一起“离奇”殒命,这体现了那个婚姻不能完全自主时代的一个爱情婚姻悲剧;而周迅饰演的金财玲的女儿,就是窦靖童饰演的金多多,被一男子欺骗怀孕的线索,是当今“完全自由选择恋爱”时代的一个爱情婚姻悲剧;大鹏饰演的话剧团导演胡昆汀和排演话剧的女主演贾梅怡的“情爱”故事,是一个已有正常婚姻生活的搞艺术的男士,还在寻求新的情爱,最终失去了婚姻也失去了那段恋爱。因此,不论在什么时代,都有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爱情婚姻悲剧和现实缺憾,那怎么办?片中陈建斌饰演的马福礼角色,与周迅一起交流,二人达成共识:坚持下去,是解决的办法。另外,影片有一个要传达的鲜明主题理念,就是我们看到的和人们了解的人或事,或许只是一个“镜像”,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和还原了本质的,还是要多一份思考,也要多一份“释然”。


可以说,这是一部很有想法的,努力将生活和艺术相互映照,努力将过去和现在相互映照,努力将戏剧和电影相互映照,促使人们反思的电影,很用心,也很有野心,故事很复杂,影片个人风格很强,当然也需要普通观众很用心琢磨才能同步。里面有大量的生活细节,是没有阅历和没有对艺术、生活热爱的主创看不到、想不到和完成不了的。当然,客观地说,尽管相比《一个勺子》,加强了商业性,但影片同样存在故事、表达过于复杂,较难融合得非常有机、难以让普通观众全部看懂,那些留白,需要一些观众很有耐心和很注重思考才能将故事“缝合”起来,和与主创同步。丰富的内在蕴藏信息和多种多样的故事解读方式,或许正是陈建斌追求的重要电影艺术风格特征。


电影多种多样,不论那种形式,只要是真诚的、富含艺术内蕴和勇敢追求的电影,其优点缺点,成和败,都值得深入探讨一番。电影本来是多元化的艺术,但看起来,例如从这部影片首日的票房表现,我们的电影市场对于非“情绪和主题直给”的影片还是不够宽容和不能给予足够的空间,而这对于“电影质感”的发展是不利的。我们的很多商业大片恰恰缺乏“电影质感”,因而才缺乏国际化的特征。无论如何,电影行业、市场的发展,需要众多电影人和电影观众的一起努力。


不多说了,欢迎各路网友一起探讨交流。



毕志飞

2021.4.2


user avatar   tong-tong-xiao-xian-nu-22-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得不夸,真是小看陈建斌了! ! !

看这部电影之前,对陈建斌的印象只停留在他塑造的演员形象上,只觉得他是个好演员、表演艺术家,并没有觉得他会是个好导演。但又因为接到了姐妹的安利,所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电影票。因为电影有我喜欢的周迅、窦靖童和春夏。

首先,不得不夸,导演太会选角了,每个演员都很适合他的角色设定。比如说,陈建斌塑造的善良、憨厚的父亲,周迅扮演的凌厉、坚韧的母亲(周公子反正演啥像啥),窦靖童扮演的叛逆、倔强的女儿,春夏扮演的执着于艺术的恋爱脑,大鹏扮演的虚伪、刻薄的导演。

其次,这部片的镜头功底也很棒,镜头语言全线拉满,你会发现,即使演员不说话,镜头已经把故事讲得淋漓尽致了。每一个镜头的构图也非常赞,看得出来在致敬昆汀,毕竟大鹏饰演的角色名就叫胡昆汀,后面的打架镜头c位的大哥的打扮看得出来是模仿《低俗小说》里的文森特。

《第十一回》电影截图

《低俗小说》剧照

整个影片的叙事结构依据的是中国古代章回体小说的范式,一共十一回,每一回都以两句诗(对联)为小标题,颇有传统戏剧的感觉。

接下来聊聊剧情。

这部片子由两条大主线贯穿,一条是某话剧社的排戏的线,一条是马福礼(陈建斌饰)的家庭主线,两条线以一个故事为交汇点——话剧社排的剧是马福礼亲身经历的一场命案。

影片一开始就通过镜头交代了马福礼的家庭背景:勉强温饱的家庭,靠卖油条和豆腐脑为生,母亲管钱,强势且家庭地位高,女儿倔强有个性,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

马福礼是一个很没有自我的人,别人说什么他就相信什么,在一场根本不是他故意杀人导致的搞破鞋的妻子与同村的李建设双双死亡的命案中,他因承认自己杀人坐了15年的牢。在他和现妻金财玲(周迅饰)与女儿金多多(窦靖童饰)重组了家庭多年后,逐渐有了翻案的想法(我猜测的,但也许是他人唆使)。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律师和李建设的弟弟这两位角色,真的是塑造得惟妙惟肖。首先,镜头通过环境把二人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律师身处堆满书籍的办公室,挂着官司成功的锦旗,一把装x用的转椅,穿着福尔摩斯式的马甲衬衣,真是做足了面子工程;再比如李建设的弟弟身处一片金碧辉煌KTV式的加长款轿车里,摆满了佛像和佛龛,把自己包装成佛教的忠诚信徒其实谁都看得出来只是拙劣的布景。

一开始,律师打着坚持科学、追求真相的幌子,伶牙俐齿鼓动马福礼翻案,找回尊严,屁哥(李建设的弟弟)打着佛教因果、众生皆虚无的幌子阻止马福礼翻案。表象背后,深藏的是他们的利益纷争。若是翻案,律师可以获得钱财,也可以荣获业界名誉,以后的发迹之路可谓康庄大道;若是不翻案,屁哥就能继续享受他哥哥以被害者的身份获得的财产或社会救助。

因此,在后来马福礼亲口说出她自己侮辱了贾梅怡的自我的视频被播出后,律师深谙自己无法得逞,画风突变,一反之前的深信科学,给马福礼开始灌输起了哲学。而在屁哥花二十万贿赂剧院改编剧情为哥哥洗白的事情泡汤后,屁哥更是离谱,整车的佛没有了,车子里铺满了泡沫球,也暗示着一切都化为了泡影,成为了真正的虚无,还极具讽刺意味地给马福礼洗脑崇尚科学的观念。

而马福礼究竟杀了他妻子和李建设吗?这条线相信是所有观众最感兴趣的剧情。电影最耐人寻味的地方也在于此,它通过多重叙事的视角,一点一点地揭开了故事的真面目。真相如同剥洋葱般一层一层被剥开,从剧院排的话剧的剧情在屁哥和领导的干预下重重转换,到马福礼亲人的视角的多面解读,最后,通过贾梅怡与胡昆汀的对话中所谓的村里的某阿姨从画外音的视角揭示了真相。这仿佛是最令人信服的口吻,因为往往利益不相关者说出来的话最为真实。

真相也从马福礼的梦里流露出来——他并没有杀害妻子和李建设,而是拖拉机失灵,溜车导致二人死亡。但二人到底在车底干什么呢?全剧的最后一幕揭示了最终的真相。

看到这一幕时,我的内心是震撼的,甚至是深深的触动。在那个父母为媒的年代,能忍受世俗的唾弃去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爱需要多大的勇气!这一幕让我想起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王二和陈清扬在世人所谓的破鞋的骂名里,仍然坚定地坚持着爱情的革命。爱情在文革年代,是多么稀有、珍贵的东西,珍贵到那么多人愿意以名誉甚至生命为代价去追寻


再来聊聊马福礼的家庭线,这里最重要的角色当之无愧就是金多多了,她成为了一个有妻有儿的渣男的小三,并怀了他的孩子。起初,她为这个男人的不负责任而愤怒,屡次挂他的电话,并决定赌气把孩子生下来,但内心对这个渣男的又爱又恨,使她无法冷静放下情绪,对残害生命的的不忍又使她偷了母亲的钱却又不敢打胎。她在戏中说:“他要是继续演下去,哄我、骗我,我也都会信他,可他现在连演都不演了”,这或许能击中许多同样在爱情里被被渣过的少女的心,是啊,渣男连演都不想跟你演了,你得绝望痛苦到什么程度。

窦靖童在游乐园旋转飞机上的那段戏演得非常棒,起初她的笑容中透露着赌气成功的倔强,后面逐渐眼眶泛红、嘴角抽搐,眼神里写满了无奈与愤恨。而她的心,始终还是在乎渣男的。把手机修好后(ps:她的手机可真防水),渣男却不再打电话给她,她用母亲的手机打电话给自己,就是为了继续听到熟悉的电话铃声,欺骗自己渣男还在乎自己。

这个家庭的大爱,是笨拙而粗砺的,但却真实动人。母亲金财玲为了保住女儿的名声,自己戴上了假肚子充当怀孕,这样女儿的孩子出生他们就能对外说是自己的孩子,这样女儿的名誉就保住了。

故事戏剧性的转折就在这里,一向叛逆、不愿理解父母的女儿金多多在目睹母亲深夜戴着假肚子独自在厨房辛苦劳作时,她的内心突然顿悟,做出了打胎的决定。也许是不忍父母为了保护自己牺牲自我,也许是自己未来不想成为如此辛苦劳累的母亲,也许是不想未来的孩子在身份的掩饰中失去自我,她挺着六个月的大肚子躺上了手术台。

这部电影的核心主题,始终围绕着“自我”一词。

窦靖童饰演的多多在被渣男伤害后陷入失落、愤怒与冲动的泥沼中,最终在父母之爱的感化下一点点找回了自我,也为她未出生的孩子阻断了失去自我的命运。

周迅饰演的金财玲是一个很有自己个性的女人,但她的自我,已经在养育女儿、奉献家庭中牺牲了,她在剧中的角色体现,也只是一位坚韧的母亲而已。

陈建斌饰演的马福礼始终是个没有自我的人,他的观念在他人的干预洗脑下反复徘徊,但他是幸福的,他是个活在当下的人,所做的一切事情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家人好。

大鹏饰演的胡昆汀展示的是一个虚伪的自我,他反复用著名话剧的台词修饰自己的行为,将自己美化成一个艺术追求者,所有人都能看出他内心的虚伪和腐朽,只有恋爱脑贾梅怡被他的伪艺术的气质洗脑,对他迷得如痴如醉。

贾梅怡的自我体现在她对话剧艺术的追求里,但也迷失在她误以为是伟大的爱情里。(插播一条,朋友接受我的安利去看这个剧后,说我长得像春夏,身边还有好几个朋友都这么说,哈哈哈可能是真的像吧,我还挺能get到她的气质的)

全片最有自我的大概就数门卫苟也武了吧,敢做敢说,看得通透,但他也是个为了讨生活不得不步步为营的人,内心里愤恨虚伪,但行为上不得不屈服。

再来说说贾梅怡和胡昆汀的线。

贾梅怡是一个为了爱情,可以不顾世俗的眼光,甚至不顾一切敢冲原配动手的人,她即使知道胡昆汀只是想睡他,确仍然愿意跳进胡昆汀设置的陷阱,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但很明显,全剧院的人都是维护贾梅怡,唾弃胡昆汀的,胡昆汀之所以猖獗,也是因为贾梅怡的心甘情愿,他知道她愿意为他付出,因此对贾梅怡的侵犯愈加变本加厉。贾梅怡心中一直是存在对表演艺术的敬仰的,她追求爱情的纯真,也追求艺术的纯粹,抱着对角色演绎的严格要求,把自己陷入赵凤霞的情境,于是她也成为了赵凤霞,只不过她没看清的是,她追求的这份爱情是世人眼中无法容忍的耻辱的偷情,是胡昆汀用花言巧语给她营造的梦幻泡影。

胡昆汀和贾梅怡,其实一定程度上是赵凤霞和李建设的影射,不同的是,文革年代,李建设对赵凤霞是至死不渝的真爱,但贾梅怡对胡昆汀,只是自我感动的单相思。在后来胡昆汀甩锅给贾梅怡,冤枉她勾引他时,贾梅怡终于再也不能容忍,转身去寻找真相。为什么,那个年代,在道德约束那么严实的社会里,赵凤霞和李建设还能在车底做那样的事情呢?贾梅怡寻找的真相不仅是她对表演艺术的执着,更是她汲汲渴求的至死不渝的爱情的真谛。

这个电影的每一条故事线,似乎都掺杂着搞破鞋的剧情。金多多为了爱情成为了有妻女的男人的小三,最后落得个打胎的下场,马福礼的妻子为了爱情与李建设在车底刻下永结同心的誓言,最后双双赴黄泉,贾梅怡爱上了有妻子的胡昆汀,并在后来胡昆汀离婚理发,重新做人后选择原谅了他(这里我表示非常不解!那么虚伪的一个人为啥要原谅他啊!可能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吧,贾梅怡有点太无脑了)。这些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所谓真爱,在搞破鞋的事实面前是可以被接受的吗?我不知道观众对出轨的容忍度如何,至少出轨在这部电影都没有好下场。但不知为何,我却很支持王二和陈清扬的爱情,支持李建设和赵凤霞的爱情,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有得是分工合作搭伙生活的婚姻,真爱是如此宝贵。但回到当下,我又不支持赵凤霞和胡昆汀、金多多和渣男所谓的爱情,究其根源还是对出轨的道德鄙视和对虚伪的哄骗的厌恶。


最后,再来聊一聊这部电影里人物的塑造。兹以为,这部电影是佳片的原因不仅仅是剧情和镜头美学,还有每个生活在影片构造的社会里真实的角色。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完美,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瑕疵,而正是这些性格的缺陷,让观众觉得这是真实的鲜活的人。电影一方面充满了讽刺的隐喻,把现实、利益、虚伪刻画得淋漓尽致,但又通过对亲情和爱情的烘托,让观众在现实的一地鸡毛中感受到温情的抚慰,这或许是电影最动人的地方。

这部电影,和我之前看过的《低俗小说》《如沐爱河》《驴得水》《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或多或少有异曲同工之妙,看得出来陈建斌在拍电影的时候真的是下足了功夫,所以在我影评的结尾再夸夸他!真不错!

好啦,啰啰嗦嗦四千多字,我的影评终于写完啦,这是我第一次细心为一部电影写影评,不成熟之处还望看官们多多包涵。以上所有文字仅是我个人对这部影片的解读,欢迎有不同观点的朋友们来交流!


user avatar   mei-xiang-hao-ni-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一个读书少的普通人来说看完电影似懂非懂

演员阵容很强大 各位老师演的也都很好

里面的台词有趣又充满哲理

尊严 真相 正义 神佛 科学 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阶段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其实信仰什么都好 只要有信仰人就有灵魂

而马福礼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灵魂 就像是一个被命运推着走的傀儡 他十分不用心的作为马福礼活着

在迎接小马的时候和妻子打闹的时候才多少有了些烟火气

可小马没有了 即使马福礼换了身份是不是又会回到那个没有灵魂的马福礼

他杀没杀人已经不重要了

毕竟他自己都不是很在乎

还有关于李建设和赵凤霞的爱情 多少令人唏嘘 但这并不是出轨的理由 他们对不起自己 也对不起马福礼

我不知道爱情为什么一定要以肉体上的结合实现 尤其是一方已婚

导演和演员的爱情也一样 都不体面

唯一让我觉得暖心的是马福礼作为一个从监狱出来的“杀人犯”依旧可以像一个普通人一样生活 有事做 有妻子 有孩子 有人可以聊天 也会被评价为“是个好人”

马福礼就这么波澜不惊的活着 被出轨 成了杀人犯 坐牢 想要翻案 又要撤诉 和剧团纠缠 女儿怀孕 注销户籍重新来过

可他几乎没什么激烈的情绪 他笨拙又小心翼翼的做一个“杀人犯” 做一个丈夫 做一个父亲

却唯独做不好马福礼


user avatar   wang-jun-yi-73-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喜欢了,太惊喜了。

《第十一回》讲了两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而有趣的是,三个女人,都是性格大胆,脾气火爆,敢爱敢恨的,反而两个男人,都是畏畏缩缩,戴着面具的。

讲讲这两个男人吧,马福礼和胡昆汀。不过讲这两个男人之前,要先讲一下另一个男人,李建设。

30年前,李建设是拖拉机手,和赵凤霞青梅竹马,可惜兰因絮果,命运弄人,赵凤霞嫁给了马福礼。

李建设思念成疾,在拖拉机下面的零件上,刻下了李建设、赵凤霞结婚证几个字,海誓山盟,并发誓终生不娶。

一次,马福礼、李建设、赵凤霞三个人一起外出,拖拉机坏了,李建设和赵凤霞去修拖拉机,两个看见拖拉机下面刻着的海誓山盟,于是激情翻涌,当场便脱了裤子偷情。

不料拖拉机溜滑,二人惨死,成了亡命鸳鸯。马福礼下车一看二人脱了裤子,一时恼怒,就告诉警察,是他故意杀人的,以此保全面子。

李建设和赵凤霞如此相爱,只因为父母媒人,只因为社会风气和舆论,所以不敢在一起。他们是被束缚的人。

而在拖拉机下,在光天化日之下,他们的爱情和激情冲破了种种束缚,他们在死前,做了自己一辈子最想做的事,死得其所。

我在知乎看到过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说退出学生会的时候,学生会干部勒令要写一万字的退会申请,怎么办?

绝大多数回答都在说,写个屁,学生会就是个屁。

然而,学生会这样的社会属性,却也让一些大学生不敢违抗。

到底有多少人,是唯唯诺诺,畏畏缩缩,不敢活出自我的呢?

马福礼和胡昆汀,这两个人都是。

马福礼,30年前被戴了绿帽子,光天化日之下,在山路上,老婆和李建设就敢没穿裤子偷情。

为了保全面子,马福礼撒谎说人是他杀的,因此坐牢15年。

然而根据邻居大爷观察,马福礼一直是一个好人。一个好人只因为所谓面子,就去坐牢15年,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荒谬,荒诞中好像合乎情理,情理中又让人觉得哭笑不得。

30年后,这个案子要被翻拍成话剧。拍成话剧,公演,马福礼杀人犯但名声就要传出去了。

因此,要不要翻案,要不要背上杀人犯的名声,又一次开始烦恼马福礼。

马福礼去请教律师和屁哥。

律师说要,

为了做人的尊严,

为了社会的真相。

屁哥说不要,

因为佛说的虚无,因果,放下;

因为基督说赎罪,忍耐,克己。

但是屁哥的毒鸡汤是为了保全自己哥哥李建设的名声。

后来这部话剧,落在导演,团长,屁哥(商人,私人相关),市领导(权力,私人相关)这些大人物手里,马福礼作为当事人没有参与讨论的资格。


马福礼作为当事人,被杀人犯、丈夫、继父等等身份牵制。

在尊严、真相、解脱、赎罪、责任里徘徊。

在翻案或者不翻案之间挣扎。

最后小贾说他冒犯了演员的自我和艺术。

于是这件事传在网上,他又成为众矢之的,要为网络和网民负责。

男人的脸面、父亲的责任、做人的尊严、社会的真相、大人物的角逐玩弄,而且还冒犯了艺术,得罪了网上千千万万的网民。

马福礼,福是个人的幸福,礼是社会的规则和束缚。说来说去,唯独没有马福礼的自我,只有马福礼的社会属性。

没有马福礼a,只有马福礼b。

无奈之下,马福礼经过屁哥点通,明白了人首先是个自然人,其次才是社会人。人死了就是一张纸,有了这张纸就没有了社会关系,就可以离开社会。

离开了社会,就能对女儿负责。对女儿负责,就可以换来家庭的幸福。这家庭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才是马福礼a的自我追求,才是人的实在。


导演胡昆汀,想要三件事。要搞出好艺术,要做导演出名,还要跟女演员谈恋爱。

既要、又要、还要,三件事缺一不可,可惜三件事他一样都得不到,因为他是一个戴着面具的人。

人在面对真相和虚无的时候,会有一种失去了群体保护的孤独感和不安感,如果一个人缺失对自我探索的力量,缺少面对虚无的勇气,就无法填补摘下面具后的空虚和恐惧。

人们靠着把自我隐匿然后消失在自我之外而存在,所以,必须永远戴着一副假模假样的面具生活。

而戴着面具的人,面具戴久了,就摘不下来了。

胡昆汀一出场,趴在地上导戏,特别专业,特别投入,好像是为了艺术痴狂的才子。张口闭口引经据典,随时准备为艺术献身。

可惜,这夸张的痴狂的艺术的导演,只是胡昆汀的一张皮。而且还是一张不怎么结实的皮儿。

拍戏的时候,导演才有权力喊停,然而这部戏一半的笑点,都来自于无论是谁,都有权力喊停。

马福礼说自己是当事人,喊停。

屁哥说你们不能侮辱我死去的哥哥,喊停。

屁哥给团长20万改戏,团长也开始喊停。

看门大爷苟也武说,导演和女演员搞破鞋,喊停。

市领导说这部戏侮辱了调查真相的师父,喊停。再改。

演员说导演不行,假模假样,水平不够,天天改戏,还想跟女演员睡觉,不拍了,喊停。

马福礼的老婆说剧组污蔑了马福礼的名声,喊停。

胡昆汀披着导演和艺术的皮,却是个人尽可欺的loser

导演这张面具,丢了。

要搞艺术,谁来了都能改戏,忍气吞声的改,戏却停拍了,演员跑了,没办法。

舔着脸去跟演员喝酒,罚酒,道歉,认错。

满嘴高雅的引经据典的台词,变成了哥俩好,么么哒,我就是个普通人,我以前都是装逼的,只要你们回来拍戏,我就是孙子。

到此,文人墨客的清高,文化,素养,艺术,这张面具也丢了。

导演的地位、艺术的清高丢了,爱情呢?

为了戏能拍下去,为了不被举报出轨搞破鞋,于是改口说自己不喜欢小贾。

爱情也丢了。

我只是想拍戏,我到底冒犯了谁?我已经把灵魂给了你,为什么你还要夺走我的名字?

原本躲在导演、艺术、爱情后面的胡昆汀,在丢失了三张面具之后,彻底迷失了自我。

而且还被原配老婆叫人来打了一顿。


到最后,是勇敢的小贾找来了拖拉机,并找到当年的真相,找到了李建设和赵凤霞偷亲的理由,找到了他们隐藏的自我,真我,实我。

于是胡昆汀得到了一个自我救赎的机会,他放弃了导演的署名,抱着信念和小贾演了一场戏,在戏里,他即是他的本我胡昆汀,又是演员的第二本我李建设,最后他找到了艺术,也找到了爱情,放弃了车和房子,放弃了导演和事业,放弃了之前的婚姻,找到了内心的安定。

这才是胡昆汀,真正想要的东西,这才是他的实在,他的追求。


世界是嘈杂的,一件事,一件历史,当事人说不出口,外人七嘴八舌,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偏见去发表意见,去更改事实。

就好像马福礼和老婆去买枕头,无论怎么和主持人解释,主持人也不明白,枕头就是小马。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时候我们有些真相,不足以外人道。真相不重要,自我才重要。别人怎么看怎么误会不重要,因为误会是必然的,自己幸福最重要。

这个社会有时候是残忍的,多多怀孕,打胎,被渣男抛弃,多多的所谓朋友还在欺负她,霸凌她,嘲笑她。

社会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我们在社会中迷失自我,只有学会思考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究竟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学会倾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蹲下来看一看那个无所谓面子、不戴面具的真正的自己,才能够在浮华的人世间,硬着身板挺直腰杆,问心无愧的活着。

不管是马福礼还是胡昆汀,他们历经百转千回,最后把落点放在自己身上,尊重和倾听自己的声音,放弃了道义上的冠冕堂皇和理所当然,和自己达成和解,看到了花好月圆,遂能出入平安。

笛卡尔说,征服你自己,而不要征服世界。

只有摘下面具的那个你,才是真的你。在对社会负责的前提下,应该和自己和解,从压力中从虚伪的面具中走出来。


很多男人其实也是弱势群体,他们一辈子被责任、竞争、工作、面子、权力、金钱、身份、舆论所束缚,他们委曲求全,没有自己的快乐,没有自己的追求。

有多少男人,在回家之前躲在车里,楼道里,静静的发呆,抽一根烟,喝一杯酒?

因为只有这个片刻,男人不是学生,不是工人,不是丈夫,不是父亲,不是任何人,只是他自己。

然而片刻过后,生活如潮水般继续。


但是,生活在没人去生活之前是没有内容的,只有你选择了要过哪种生活,生活才开始被你填充。你需要的重新找到自己,并理解一件事,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件事你挣脱不开,那就是你自己。

佛祖帮不了你,基督帮不了你,做人的尊严和社会的真相,都无益于你,别人的看法和你伪装的面具,都是一种表演而已。要获得幸福,只有靠你自己。

藏在面具后面的你,有没有能力面对自我,追求自己的幸福呢?

电影《第十一回》,演完前十回,其实电影已经结束,第十一回,正是电影留给观众的思考,看完了别人的人生,那么,你的人生又将怎么过?

以上,是对《第十一回》中,两个男人摘掉面具,找回自我,追求幸福的解读。

其实这部电影内容非常饱满,3个女主也很有趣!配角也很有趣!很多细节印象深刻、很多台词也非常值得回味!!

有空再把女主角、配角、细节和台词,挨个深入解读一番吧!


我是俊俊,知乎电影、文学优质答主,对电影有什么不理解,欢迎来和我聊天,记得点赞哦。


user avatar   jiang-hu-guan-ying-t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问我,二零二一年的四月最期待哪部国产电影?

如果我反问你,二零二一年的四月最期待哪部国产电影?

这个问题有点无聊,因为,你我的答案,可能就是相同的——



从亮相北影节大放异彩,到21年原定3月5日上映,再到终定档4月2日......

无数影迷,期待这场“奢华阵容”“神仙打架”的惊艳大戏,期待这场酣畅淋漓的开怀大笑,太久了。

作为有幸早赏《第十一回》的观众之一,我绝不会给大家剧透精彩。

但是忍不住,细数看点。

没错,就是想抛砖引玉般吊人胃口。


一、

豆瓣当前评分8.4。

截至目前,2021年国产片豆瓣评分第一名。

二、

超豪华、堪称奢华的主创阵容。

陈建斌 / 周迅 / 大鹏 / 窦靖童 / 春夏 / 刘金山 / 宋佳 / 牛犇 / 于谦 / 贾冰 / 黄建新 / 史航 / 方龄 / 李九霄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出现在同一部电影里,简直“活久见”。

对于导演陈建斌来说其他每位演员的选择都有着独特的经过:宋佳同样也是经由周迅介绍而来;大鹏、刘金山、牛犇看完剧本后因对角色的喜爱直接就确定了出演;春夏、于谦、贾冰则因为档期险些推拒,最后也因对角色和剧本的喜欢毅然参演......

这样分散江湖的一群人能聚齐,大抵还是因为电影故事出彩。

是“群雄荟萃”还是“神仙打架”,需看过电影才知分晓。



三、

电影讲述“怂人”马福礼因话剧团改编拖拉机杀人案而开始了一场啼笑皆非的“翻案”之旅,律师神棍轮番登场,演出一场荒唐笑谈!

片中主角马福礼(陈建斌饰)因涉事旧案新拍话剧而成为大闹剧场的“常客”,为了捍卫自己口中的真相他使出浑身解数阻止排练,却意外窥探到当年案件的全貌。

作为导演,陈建斌道出了搭建这一故事架构的初衷:“记忆构成了现在的你,但是我们有些时候对发生的事情,不是特别的确定”,正如故事中的马福礼一样。



四、

继《一个勺子》后第二部陈建斌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

陈导表示“《第十一回》的故事编剧团队前后打磨了九个月,这部影片是戏中之戏,梦里做梦”!

五、

窦靖童首次主演院线电影,并亲自为影片宣传曲《多多》作词作曲!

出演叛逆少女金多多突破自我,在镜头中以裙装示人,银幕首秀即显示出了过人的表演天分。



六、

早收佳绩!《第十一回》曾获得“天坛奖”最佳编剧奖(牛健荣/陈建斌/雷志龙/牛牛)、最佳女配角奖(窦靖童)!

七、

电影的章回体处理和融入戏剧元素的创新尝试给人满满惊喜。

似乎能让影像变得更加戏谑,且玩味!

台上话剧台下生活无不横生枝节,两线交叉将一出闹剧演绎得百转千回、余味无穷!



八、

陈建斌和周迅初次大银幕合作,就成了“夫妻”,还有组团“耍无赖”碰瓷的爆笑剧情!

《甄嬛传》中的皇上陈建斌在《如懿传》中的皇后周迅面前秒变“妻管严”!

二人配合默契,将剽悍妻子与“怂胆”丈夫这一组合展现得生动且真实!

九、

天后之女窦靖童首次和周迅搭档!

现实好闺蜜戏里变母女,双双“怀孕”令人啼笑皆非!



十、

春夏一双小鹿般的眼睛纯洁清澈、楚楚动人,凝视镜头时眼中写满故事,完美贴合青涩女演员贾梅怡纯情执着的人物形象。



十一、

周迅在片中眼睛高高肿起的造型满是戏谑喜感,颠覆形象毫无包袱,大闹剧院“持肚行凶”这一桥段中则气场全开,用接地气的扎实演技让悍妇金财铃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大鹏此次长发造型被网友调侃撞脸一众喜剧演员,在《第十一回》拍摄现场的大鹏也充分发挥喜剧特质,不时晃头甩动长发变身“摇滚大鹏”......

众多离奇趣像等待观影解锁!



十二、

《第十一回》到底讲了什么?

它精准描绘了“滑档时刻”的多种人生况味,或荒唐狼狈,或糟心憋屈,或失意心寒,人生仿佛失控的汽车疯狂滑档,投射到现实中......

仿佛这正是普通人艰难时刻的真实写照。

所以,电影中的群星将如何“刹车”又如何“再上路”?



更多的更多,只能看罢电影才能知道了——从点看到面。

往上数,有足足十二个看点,虽然只比十一多了一个。

但没关系呀,相信肯定还有很多剩下的,留给更多观众来言说。




user avatar   nan-xian-bei-w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部电影是喜剧类型的片子,但有很深层的社会意义,我大学主修的就是影视类专业,所以喜欢刨根问底,看完点映之后又回家查阅了很多资料,下面是我的些许解读,不知道知友们看完电影之后会不会有和我同样的想法。

《第十一回》借鉴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戏剧作品《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的思路。内含一个思维工具——自我、客我。自我就是我自己的,自然人;客我,就是在别人眼中的我,附着了很多尊严、情感、自我认知、定位等,每个人都想把客我,按照自己设定的轨迹,继续表演下去。

电影里的人物,都在表演自己的角色,但是都被角色影响,当人生遭遇滑档,不同人就会用不同方式调整自己饰演大的角色的演出方式,按照命运随机设定的剧本演下去,就被角色影响,喜怒哀乐就来了。有的人找不到表演下去的意义,就去死了,比如李建设、赵凤霞;有的人,用谎言,用自我欺骗,找补到了表演下去的意义,于是就继续表演下去了——比如马福礼。

通过十个回合演绎,角色们都达成了自我和客体表演的统一,实现了角色荣光。前十回结束,第十一回,导演留给观众关于自己的思考。第十一回,你不是任何的角色,你要拿回属于角色的荣耀,获得心底里统一而真实的幸福感。你会发现,吃过的苦,细细品味,是回甘,演过的人,问心无愧,是自己。

所以电影第十一回,片名带着一种祝福的含义。陈建斌真的把电影艺术、话剧艺术在《第十一回》里做到了极致。


user avatar   hu-ming-xuan-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完片子后最大的感觉就是艺术!而艺术对我最直接的表现就是:

看懂了,但又没有完全看懂。

前七八回我是看懂的:因为话剧院要改编老马“杀人”的案件,同时又得知闺女早孕。老马不得不从平凡的生活中走出来,按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理解方式去寻求两全的答案:

要翻案,那就找律师,找哪个律师,肯定找经常来自己家吃豆花的白律师。

白律师的态度很明确:要行动起来,要还世界一个真相!

要还真相就要去找找事发当事人的家属——土豪屁哥。

屁哥当时处于为老爷子求神拜佛的阶段,一口一个“生死淡然、因果循环”要让老马放下。

老马按他们说的去做,却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后来他认识了苟哥,名如其人,必武,勇猛无比。苟哥帮自己在剧院里闹了好几次事情,但却对剧本的推动没有任何成效,反而苟哥受了罚,老马愧疚又无奈。

另一方面,对待多多肚子里的孩子,在得知不能打掉后,他选择瞒天过海——枕头计,并且对“小马”的态度也在慢慢转变,从必须打掉、是个麻烦、到慢慢劝多多、安慰多多、到最后在三轮车上幻想着小马出生的温馨未来。但影片的现实却是:他以为瞒天过海了街坊,女儿和妻子却也在瞒着他(周迅在饭桌下捡筷子发现了多多的假肚子)

剧本最终可以改,还改了三次,可是一次都不和老马有关:一是屁哥许诺投资话剧团二十万,把李建设改成了正面形象;二是市领导觉得话剧存在严重价值观导向问题,勒令整改;最后是小贾找来了当年的拖拉机和访问了凤霞表姐,力图还原了当年的真相。

而我看不懂的地方也是从拖拉机之后的章节

这几个章节很晦涩,亦真亦幻,演员提着手电的走位、剧场方方正正的座位席、小贾铿锵有力地旁白、老马在舞台上的若隐若现、在床上的大梦初醒、黑大夫懒散的“不知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最后下的那一场“血漆雨”......

我只能说太艺术了,我无法理解。似乎有很多细节可以挖掘、探讨和深究,但我就是讲不出个所以然来。可我却很享受,这几回的运镜、音乐乃至旁白,还有各种长镜头,似乎都有灵性,在和我灵魂深处在交流。

最后,我再讲一些我能理解的表述出来的要素。

1.在《第十一回》里,每个人都有自己重复的特征性场景或动作,并且重复出现。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马面着街边的电视机们喃喃自语的样子,原谅我每次看到都很想笑,老马似乎每得到一些新的感悟都会去“看电视”,对着屏幕上的自己倾诉。

金家母女的特定场景是饭桌上的各种细节。那镜子真的绝了,镜子里的母女神情才是她们真实的自己。特别是周迅被揍了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的眼神在镜子里折射出来的完全不是愤怒,是一种母亲对女儿的忧心忡忡。金多多在镜子里的神情也是:开始是几乎都在翻白眼,各种桀骜不驯,到后面塞枕头化妆时,她的眼神似乎也充满了思考。

剧院里的红幕布是小贾和胡导的偷情象征,也是一种他们爱情的寄托。每一次的诗意对话旁边都是幕布,被老苟抓到偷情他俩也是在幕布上,乃至最后拖拉机,老马拖着长长的红幕布离去,似乎也在映射着他俩的爱情将离开这个话剧院,离开这个舞台

如此这样的还有很多很多,每个角色都有一个映衬性格的专属道具,白律师的雪茄,屁哥独特的汽车空间领域,多多的手机,甚至街坊大爷的收音机。

每次出现都很有设计感,这些真的很值得回味和思考。

2.扑面的细节。

《第十一回》的细节简直了!场景道具直接打满分。且不说街上的办证办卡清仓小广告,老马家的装饰简直都是熟悉的回忆,那种插电的长方形电子屏显示钟表小时候老爱看了,当时邻居家里有一个,我每次去他家就是想看他给我表演怎么调闹钟,还有他家养的鱼,用那个供养机的轰轰的发动声,一时间仿佛回到了童年。还有他们睡觉时候窗外的一些抽水机的声音(可能是吧?我是这样理解的),他们家一冷战就可以听到外面的吆喝声。细节在片子里数不胜数,走心了呀曹操。

很喜欢这部片子,但如果不是在影院,或许很难花两小时在这里,如果在宿舍或家里看,一些长镜头或者节奏慢的地方会被我无情地划过去。

成是因为艺术,不足也是因为艺术。

文末还是忍不住问一句:当年那两人到底是不是老马杀的???是的话为什么?老马不像那种杀人的人,不是的话又为什么,他俩到底咋死的。

也或许不重要了,正如屁哥所说:“人到头不还是活成了一张纸,还特么是复印的。”





user avatar   tao-miao-miao-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有幸提前看了点映,最让我惊喜的就是陈建斌导演对人物的刻画,彷佛电影中的人物就是我们的影子,先拿电影中最成功/最失败的角色举个例子,大家看看,自己是不是感同身受。

电影中的角色最失败的时刻:

马福礼遭遇拖拉机滑档、话剧团排演旧事重提,影响了他人生的角色定位,女儿怀孕不能有一个杀人犯父亲,这也是金财玲的人生滑档。

胡昆汀是导演的身份演不下去了遭遇了爱情,金多多是女儿身份演不下去了遭遇了意外怀孕,金财玲是教女有方的好妈妈角色演不下去了遭遇了女儿意外怀孕,苟也武演不下去了是因为他介绍给胡昆汀的老婆是他亲戚,而胡昆汀婚内出轨,苟也武演不下去了,也武在广东话的意思就是排场、酒后失态,所以苟也武喝完酒就去暴打胡昆汀了,遭遇了内部教育处分,甄曼玉的妻子角色演不下去了是因为老公胡昆汀婚内出轨。

电影中角色最成功(高光)的时刻:

马福礼得到女儿的谅解;金财铃和女儿和解;金多多谅解了继父和生母;胡昆汀放弃了身外之物;贾梅怡找到了案件真相。大家都完成了客体角色和主体自我的统一。也迎来了自己所扮演角色的高光时刻。

人的一生中,有些人要扮演很多角色,有些人从始至终就扮演几个角色,高晓松说,人在出生之前,就拿到了自己的剧本,你就是主角。会有低谷时刻,也会有高光时刻。剧本定了,主角定了,导演定了,怎么演,才能演得最好,演出高光,就看你的了。


user avatar   chen-ren-mei-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汉族/华夏族自古以来就是伐山破庙,屠神灭佛的民族,砸个佛像而已,还重罪?我不给他定罪就不错了!




  

相关话题

  有什么好看的丧尸片值得推荐? 
  如何评价《小猪佩奇过大年》与移动合作的宣传短片《啥是佩奇》? 
  拍摄苏联版《战争与和平》的摄影师Yu-lan Chen是个什么人? 
  漫威上气这样一番操作,就不怕今后的电影被中国官方和中国市场抵制吗? 
  有哪些不是讲谈恋爱的好电影? 
  《流浪地球》与好莱坞主流科幻电影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作为一名演员,你遇到过的最奇葩的一次表演经历是什么? 
  如何评价电影《爱乐之城》(La La Land)?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究竟谁有罪? 
  2022 春节档观影人次仅 1.14 亿,电影票房开始走下坡路了吗?如果电影票变便宜了,局面会改变吗? 

前一个讨论
假如没有知乎你们还知道“流浪的蛤蟆”吗?
下一个讨论
能去国外看世界杯/亚洲杯/奥运会的人,大都是什么生活水平和经济实力?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