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不记得中越边境十年轮战?记不记得苏联被坑在阿富汗也是差不多放了十年血?
我觉得对于对抗“流量”有借鉴作用。
首先,我不建议直接将“饭圈”作为敌人。因为,你不论是情怀也好,优越感也罢,又或者是狂热空虚寂寞冷,只要是个人,总归要有精神寄托,这是刚需,即便没有流量明星,也会粉别的人和事物,依然会在其他领域形成饭圈。
其次,我也不建议将肖战等流量明星当做目标。很多人,脾气上来了,高呼“肖战必糊”,这是远远不够的。流量明星只不过是资本利用的工具,要多少有多少。
我们应当明确一点,饭圈与流量背后的,起组织,指挥,支持,引导作用的资本才是真正的敌人。
把阿富汗,老山这些地理区域炸烂是没有用的,你得在这些地方,吸引敌人,坑在泥潭里,给他们(苏联,越南)放血。
同理,打流量,你也得给投注的资本放血。
我先举几个以往的战例:
2015年,《小时代4:灵魂尽头》上映,结果被《大圣归来》当头一棒。
2017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登场,然后,半路杀出个《战狼2》。
2019年,《上海堡垒》出来,然而,前有春节档《流浪地球》,后有同暑期档《哪吒之魔童降世》,两头一夹击,惨淡扑街,沦为笑柄。
这还没算《红海行动》,《你好,李焕英》,同档期几乎没有流量电影同场竞技。
说白了,流量其实真的不能打。
在我的记忆中,自从《大圣归来》开了这个头,差不多每一部流量都能遭遇阻击战。
与中越边境和阿富汗的“放血战法”何其相似!
上面那几部流量电影,那些个流量明星,哪个没大额投入?哪个没大肆宣发?结果,全都被截胡了。无论是钱还是名,都让同档期的“硬菜”挣走了。
看起来咋咋乎乎,合着热闹一场,给人当了陪练,被人刷了军功。
挺像苏联和越南,持续不断的投入资源,兵力,血肉,好处是别人的,自己被放了血。
所以,你能看到流量们疯狂砸钱买热搜,发通稿,控粉控评,投入是惊人的,但产出是不明显的。
在这样的收益导向和此消彼长之下,长此以往,是流量之类的投机力量越来越壮大,还是正经投资创作的力量越来越壮大?
其实,流量影视不论是在质还是量上,都没有以前嚣张了。别看在热搜和网络讨论平台上水军粉丝不可一世,但在真金白银的票房和收益上已经是被正经作品按着打。
就像我前面说的,《红海行动》和《你好,李焕英》,都没碰到同档期的流量电影对手。与2015年一堆流量烂片轮番围剿《大圣归来》截然相反,敌方甚至连相应的兵力都凑不出来了。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觉得奇怪了,都这样了,怎么还有人愿意投资流量?莫非是洗钱或者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但在我看来,这些无关紧要了。只要能通过这样的票房对决,让真正想挣钱的资本意识到,投流量挣不了钱,转而老老实实投资正经的影视创作,挤掉泡沫和水分,即便还残留一些洗钱的或者心怀鬼胎捧流量的,也当不得主流,破坏不了大局。
阿富汗也好,老山也好,苏联,越南也罢,存不存在又如何呢?只要能给敌人放血,同时还锻炼和促进了己方力量的成长壮大,就是好的。
总之,我劝同志们要成熟,冷静。不要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要幻想“策马奔腾,杀个痛快”。
而是要讲究战略战术。
放血,还是要放血。
因为滴滴“崩了”就会导致大量上班族迟到,甚至在知乎扔出来一个热榜的问题。
对此,我去查了下最新的数据:
从占比来看,滴滴在网约车行业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垄断”级别。
尤其是考虑到花小猪本身就是滴滴旗下子品牌,可以理解为“绝对多数市场份额尽归滴滴之手”。
而其他品牌除了嘀嗒出行达到了千万量级之外,基本上竞争力都处在一种……怎么说呢,没有特别大影响的程度。
因此,一旦滴滴出了状况就意味着网约车市场绝大多数用户将陷入到巨大焦虑中,此情此景就类似于微信朋友圈突然刷新不了、支付宝支付功能失效,已经会直接影响到人们正常生活了。
这对于国内网约车发展究竟是不是好事呢?从用户体验水平而言,绝大多数场景下滴滴已经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甚至在安全性方面基本可以称得上最好。
但相对的,如果滴滴出现今天这样的崩了,亦或者玩变相涨价之类的把戏,消费者就将处于绝对弱势,而相关竞品也很难吃下滴滴的份额。
所以,短期内很难找到滴滴的替代品。但从我个人来说,还是希望有更多不同的资本流入网约车行业,毕竟充分竞争才能避免绝对垄断,最终才能推动企业更好服务于用户。
因为滴滴“崩了”就会导致大量上班族迟到,甚至在知乎扔出来一个热榜的问题。
对此,我去查了下最新的数据:
从占比来看,滴滴在网约车行业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垄断”级别。
尤其是考虑到花小猪本身就是滴滴旗下子品牌,可以理解为“绝对多数市场份额尽归滴滴之手”。
而其他品牌除了嘀嗒出行达到了千万量级之外,基本上竞争力都处在一种……怎么说呢,没有特别大影响的程度。
因此,一旦滴滴出了状况就意味着网约车市场绝大多数用户将陷入到巨大焦虑中,此情此景就类似于微信朋友圈突然刷新不了、支付宝支付功能失效,已经会直接影响到人们正常生活了。
这对于国内网约车发展究竟是不是好事呢?从用户体验水平而言,绝大多数场景下滴滴已经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甚至在安全性方面基本可以称得上最好。
但相对的,如果滴滴出现今天这样的崩了,亦或者玩变相涨价之类的把戏,消费者就将处于绝对弱势,而相关竞品也很难吃下滴滴的份额。
所以,短期内很难找到滴滴的替代品。但从我个人来说,还是希望有更多不同的资本流入网约车行业,毕竟充分竞争才能避免绝对垄断,最终才能推动企业更好服务于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