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笼统一点:大众对心理学知识的期许是“怎么做”,而不是“是什么”。
我们在图书选题会上,说一本书是“科普书”有时候可能带有一点贬义色彩——相当于说这本书只介绍了很多知识,没有告诉读者应该怎么做,难以提炼出一句take-home message。站在出版社的角度,这有两层意思:第一,普通读者更想看到的是怎样借助这些知识来更好地生活;第二,难以用一句话宣传推广这本书,你怎么能说服别人应该了解这些知识,应该买这本书呢?
“普通读者”和“心理学爱好者”常常被我们看作两个不同的读者群体。后者可能有兴趣更深入地了解概念是什么意思、研究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争论最近如何解决了;但对前者而言,买一本书最重要的,当然是要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帮助,无论是获得幸福感、走出心理问题还是改善人际关系。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科普文章的阅读成本更低一些,但相应地阅读投入也会更少一些。能吸引眼球的科普文章,通常都是讨论热点事件,用心理学视角、理论和研究来加以解释。这样,心理学科普能达到的理想效果大概是让人们发现“哦,原来还可以这样看待问题”,诸如成长型思维、双系统模型、自尊、依恋乃至原生家庭等概念的流行,对于大众的普遍影响都是如此。我认为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已经很好了。
当然,这样确实无法实现系统的科普,我认为其原因(至少部分)是时机尚未成熟。
心理学在国内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心理学发展的同时,社会也在不断发展,只有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并且社会准备好了接受它,科普才能蓬勃发展。以社会心理学经典书为例:《社会性动物(第9版)》出版于2007年12月,2018~2020年三年间的销量就超过了出版前10年的销量;《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第一版出版于2007年11月,第二版自2018年8月出版后,销量已远远超出第一版。近年来人们对社会事件普遍更为关注,因此这些更偏重“科普”而非“实用”的书,才被更多人青睐。
心理学爱好者越来越多,“不为实用的科普”的需求才会增长;科普作品被看到,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写科普。
私以为Psychology Today是一个很好的科普平台,推荐给心理学爱好者。也希望国内能建立起这样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