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是中国人对这个世界本质的一个认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坊间传闻,通常认为中国人很虚伪,其实这个看法是错误的。
你越了解中国历史,看中国的古典主义文章越多,恰恰得出的结论是: 中国人是善良的真诚的,直言不讳的。
比如这句:死者为大。
这句话里面透露出的,就是对真相一针见血,直击核心。
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什么?
就是竞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从来不是温文尔雅,从来不是和蔼谦让。而是血腥残忍,你死我活。
将对手置于死地,就是竞争的白热化,是矛盾达到了无解的程度。
对手在竞争中失败,身首异处,血溅当场。对于胜利者来说,如何自处?
是践踏死者的躯体,还是对死者保持尊重?毕竟他已威胁不到你了。
中国古人就提出一个建议:死者为大,给予尊荣。
这是一个道德标杆,当一个人死后,活着的人应该怎么对待他,哪怕他是你的敌人。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对待敌人不但是剖腹挖心,还要切成块,煮熟吃掉。将死者的皮肤、骨头、制作成工艺品用于展示武功。
后来进入到奴隶社会,吃人不被允许了,但是依然有泄愤式吃人,将敌人作为献祭,将敌人的头骨、腿骨、皮肤制作成法器、祭品,展览品。
因此,在奴隶社会末期,开始对夏商以来的献祭仪式进行改良,周礼就显得温和得多。降低了人牲的需求。
到了礼崩乐坏时期,贵族诸侯崛起,进一步反抗周礼,在祭祀中使用刍狗,也就是用草制作狗形、牛形等祭品用于祭祀。虽然孔夫子很气愤,但是这昭示了时代的进步。
中国的活人献祭尽管被不断压缩合法空间,给世人所诟病,但是始终未能彻底杜绝,一直到新中国成立,西藏地区仍然存在。
死者为大,这句话广为流传,但是具体的出处呢?
《孟子 离娄下》:“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基本上这就是最早的版本。
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但是这里面讲的是孝道,是对自己父母去世后尽孝。
并没有提及对所有死者的尊敬。
那么尊重死者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有没有好处呢?
这里面主要有两个看法。
一个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去尊重除君亲师以外的人,这些人死了,唯一还有点用的,就是他们的尸体,要物尽其用,要震慑活人。比如把头砍下来,挂在城门上,用他们刚出腔子的热血沾馒头,治百病。
一个认为这就是人类的残忍和悲哀,是强权对弱者的凌辱。
从这两个看法当中,就很容易得出结论,有权势的人,是要利用死者的。而庶民则认为这根本就不道德。
因为从实践中知道,大部分被残害的人,根本不是什么敌人,更多的实际上就是庶民和奴隶。他们活着得不到尊重,死后仍然被践踏。
因此,从平民的角度出发,自然要极力反对侮辱死者,要死者为大。
而权贵们则不以为然,阶级地位低下的人死了,有什么尊严可言?和一条狗死了有什么区别?
古代人著书,往往不会记录庶民的思想。
庶民的思想在哪里?
主要的方式就是口头文学,民间语言,民间故事里面。
现代网络社会,很多人自以为是,把自己想象成权贵,以权贵的角度解释问题。
我一直认为,在如此发达的网络空间,应该有平民的思想。
某乃布衣。
你知道“太阳附近没有氧气”,“人是怎么死的”还用说么,不考虑太阳,人也会窒息而死呀。
NASA研究认为,暴露在太空中的人约能存活90秒,最初9~11秒里可以保持清醒,在30秒内获救基本不会受到永久伤害。主要死因是减压导致的缺氧损伤,而不会“身体爆裂”或“血液沸腾”或“冻死”。
如果你将人送到水星轨道附近、套着宇航服扔出舱外,在呼吸有保障的情况下,现有宇航服的散热系统无法抵抗那里强烈的太阳辐射,人会因体温过高、多项生理功能障碍而热死。如果距离太阳更近一些,宇航服和人体会在高温下熔化、沸腾、汽化、分解。即使不考虑维持人的呼吸所需的氧气,人体也不会在太阳“附近”持续存在。
如果你将这个倒霉的人放在距离太阳有够近的地方,在失压杀死他之前,他就被太阳烤得外焦里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