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大家觉得律师需要将法条烂熟于心吗? 第1页

  

user avatar   fa-lu-ren-1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发生过改变的。

如果是在三年前或者大学时期,自己对于单纯记忆法条是非常不屑的,“死记硬背有啥用, 理解不就好了”是我和我周围一些同学的看法。

现在我的态度是:律师不需要将所有的法条烂熟于心,但有必要对常用法律非常熟悉,能烂熟于心最好。

我这里所说的“烂熟于心”并不是要求“一字不差地复述”,能表述出法条大意即可。将法条“烂熟于心”的好处太多了,简单举例如下:

1.知识体系的构建:熟悉法条能帮你构建宏观的思维体系。拿公司方面纠纷来讲,公司法最常有的三大矛盾“大小股东之间的矛盾”“公司(股东)与高管之间的矛盾”“债权人与公司之间的矛盾”。那么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有效地限制大股东的权利”?这个问题就需要对于公司法现有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公司法和五个公司法司法解释)有一定的把握,因为这些规定散见于不同法律规定当中,对法条熟悉程度的要求自然就变高了。

2.文书写作和语言表达更加规范、专业。语言表达的规范并不是针对客户,而是面向律师同行或法官,检察官等法律同行,事实上我遇到过一些同行的表达不太准确(老律师此种情况较为多见),甚至不太流畅;同时熟悉法条对于起草及修改合同时的行文而言,好处多多,无需多言。

3.加深对于法律的掌握。任何知识的掌握都是理解+记忆的过程,有时候记忆更重于理解,回想自己的司法考试,考研和现在的案例阅读,也印证了这一点。我觉得是否掌握知识可以自己做一个测试,将这个知识点讲给别人,自己能条分缕析地讲清楚,那就是真正的掌握,而要做到这一点,仅仅理解,恐怕是不够的。

专业能力强的律师不一定需要将法条烂熟于心,但将法条烂熟于心的律师绝大多数都是专业能力强的律师。




  

相关话题

  律师们如何系统地学习证监会、外管局纷繁众多的文件? 
  如何看待 2019 年 7 月 28 日四川电视台暗访调查的播出事故?反映了哪些问题? 
  如何看待「万宝路烟包案」的女孩发现国内烟盒的包装无警示图,向法庭提起诉讼指歧视中国消费者? 
  知名企业女高管为发泄压力盗走 26 件衣物,反映了哪些问题,工作压力大如何正确排解? 
  亵渎英烈旅游博主一审获刑 7 个月,如何看待类似事件? 
  如何看待【男子为给生病母亲熬鸡汤偷50只鸡 检方决定不批捕】这条新闻? 
  做律师一定需要会辩论吗? 
  如何看待最低刑责年龄至 12 岁,大连 10 岁遇害女童家属称「将重新提交材料」?后续会如何发展? 
  如何看待女子驾车途中偶遇倒地老人并将其搀扶,却被家属状告肇事逃逸? 
  如何看待焦作 17 岁男生出手解救被猥亵少女受伤,还手后被以「涉嫌故意伤害」批捕羁押? 

前一个讨论
去团县委副书记还是留在检察院?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法律普遍实行“不溯及既往”原则?





© 2025-04-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