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国立中央大学真的是民国第一学府吗? 第1页

  

user avatar   guchuanzhu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邀请我干嘛,我要是回答了,你会非常失望的,甚至会绝望。

做一个比喻,比如金庸的《天龙八部》,大家都应该看过小说或者电视剧,那么民国时期的“国立中央大学”相当于天龙八部中哪个门派?

答案:星宿派

“国立中央大学”最应该叫“国立星宿大学”。

1、“民国最高学府”:

比如“民国最高学府”,来源于自吹,可以等同于“星宿老仙”,“法力无边”。比如题目中的“第一学府”,应该是“最高学府”的演化。最早的第三方资料,其实也来源于校方对外的通稿,还是算自吹,但是这时候已经是1949年渡江战役的前夕。

“长最高学府,为人师表”的周鸿经校长,拐走经费7000万元的通稿。这就是除在校内自己吹嘘外,在外能找到的“最高学府”最早资料。

是不是感觉跟“国立星宿大学”一样的操作???

2、“亚洲第一”:

问题中的“亚洲第一”,是南京大学2012年为了110周年校庆伪造的,伪造者为刘芳,南京大学副教授,在《看历史》杂志2012年06期发表的《南京大学 一分为八之伤》。这篇文章只有“亚洲第一”,没有具体的世界排名。

开始辟谣,理由很简单,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过“普林斯顿大学排行榜”,是“普林斯顿评论”做大学排名,普林斯顿评论的网站是princetonreview.com,需要强调的是,普林斯顿只是个地名。该公司做的排名仅仅针对美国大学,公司成立于1981年,不可能穿越到1948年发布世界大学排行榜。

造谣十年成真理:

苏吹喜欢吹“亚洲第一,世界第九”,这个来源于北洋水师的排名,应该是苏吹水平不行,混淆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喜欢吹“亚洲第一,世界第49”,比如《南京大学2019年宣传片》上的截图显示,但是同一个排行榜,为什么会有多个世界排名?而且还有“世界前50”,“世界二十强”等多个版本,这不是很奇怪吗?

这个也很符合“国立星宿大学”的习惯,从“星宿老仙”,“法力无边”,一直增加“法驾中原”,“神通广大”,“闪烁古今”,“威震天下”。。。也就是顾颉刚所谓的历史层累学说。。

套路是不是跟“国立星宿大学”一模一样???

3、“一分为八”:

拆分的说法诞生在何时很难考证,但是“一分为八”说法最早可以追溯至《南京大学 一分为八之伤》一文,该文被东南大学等校友们改编为《国立中央大学 一分为“8” 或 “9”之伤》,一前一后,只改了名字、数字,谁抄的谁,两篇文章找来对比一下,都能得到答案。原文中没有江南大学,“8” 变 “9”就来源于加上江南大学。

其实所谓的“一分为八”,官方编纂的史料,一直都称为“院系调整”。事实是从来没有拆分“国立中央大学”,是南京大学参与了“院系调整”,又一个偷换概念。

是不是和“国立星宿大学”偷换概念一样???

4、“院系调整”:

建国初期实行大区制,共有六个大区,为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北区、西南区等六大行政区 ,实行党-政-军一体化管理,1954年撤销。当时的“院系调整”就是在此背景下进行调整的。

也就是大区制度下的“院系调整”,一般有中心,副中心,还有一般省会,一般城市。比如华东区,中心是上海,副中心是南京,一般省会是杭州、济南、福州之流。“院系调整”是先满足大区中心的需求,因为是计划分配,先计划中心,再计划一般省会,最后计划一般城市。

比如一般的省会,几乎每一个省会都有1个文理综合性大学,1个工科综合学院,1个师范学院,还有农学院、林学院、医学院、财经学院。。。都是按照计划经济来配置,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明白了这个,也就容易明白为什么大部分省份只有1个211大学。而某些高校集群的省份,都是2个985加若干211的组合,而且2个985,往往是1个文理大学+1个工科大学的组合。同时,同一个大区内的部属高校,在大区所在的其它省份招生量大于大区外的其它省份,因为当年是计划分配。

那么南京呢?是华东区的副中心,所以计划配置的高校多于一般省会,但是低于上海,同等情况可以参考北京、天津,两个大区之间的高校几乎可以一一对应。后来的“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工程,都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的大区高校的国家定位。

理解了这个,也就知道南京的高校,在“院系调整”中实力得到大幅度的加强,不存在所谓的拆分“国立中央大学”。

是不是和“国立星宿大学”的丁春秋一样,得了便宜还要骂无崖子是老贼???

5、拆分“国立中央大学”:

1949年后,“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后来全国统一去除“国立”二字,所以,南京大学就是中央大学,中央大学就是南京大学。

“院系调整”是以大区为单位进行。这时期的南京政府,是负债执行华东区的指示办事,而南京大学只是参与了华东区的“院系调整”,注意,只是“参与”,不是做主,只是“参与”,“参与”,“参与”而已。。。

在“院系调整”前,南京大学是有数据统计的,数据可以参考下表,来源于华东区“院系调整”前夕的统计数据,也就是1952年12月9日的数据。

根据《南大百年实录》下卷49、50页的统计,教员总共是283人,学生一共是2627人

那么华东区“院系调整”后,南京相关高校的数据呢?

教员从283增长到903人,超出原有数据2倍多,净增长超过600人;

学生从2627爆炸式增加到6791人,净增加人数超过4000人。

看见没有,所谓的拆分“国立中央大学”从头到尾不存在,南京作为华东大区的副中心,高教实力明显得到了加强,三分之二的人是外来的。这时期全国的大学师生数值是一个定制,南京的数据是暴增长,自然有地方是减少,那么南京不是获利方又是什么???

所谓的“拆分”,在华东区,用在“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应该更合适,应为这几所大学所在的城市,都只是一般省会或者是一般城市,“院系调整”后,师生人数都是暴减少,而南京,是暴增长。也就是所谓的拆分从头到尾不存在,官方用“院系调整”一词完全没有问题。

是不是和“国立星宿大学”丁春秋被迫害妄想症一样???

6、篡改校史:

实际上,江苏省的很多高校在篡改校史方面可谓是经验丰富,毕竟都是“国立星宿大学”的孝子贤孙。毕竟江苏省的学校,江苏生源多,苏吹也就多,一堆小苏吹,今天吹完,明天接着吹。

比如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在1952年12月统计数据,南京大学水利系有教员6人,学生121人,“院系调整”后,华东水利学院的教员是61人,学生1022人,外来户占比达到90%,而且叫“华东水利学院”,本质上就是华东区“院系调整”的产物,所以以“华东”二字来命名是合理的,怎么会是拆分,哪里来的拆分?

同理可得,东南大学也是“院系调整”的产物:

“院系调整”后的八大工学院,除了成都工学院外,都是985大学。而且成都工学院(成都科技大学),是1993年与四川大学合并后才有的985工程,要不然也是985。也就是说,东南大学之所以是211、985大学,是因为“院系调整”后的国家定位,跟所谓的“国立中央大学”完全没有任何关联。教育部直属的有四所,其它四所是其它部门直属。

东南大学现在的一切都是“院系调整”后国家定位得来的,从来就不是靠什么“国立中央大学”的贵族血统。

典型的如电子科技大学的原校长刘盛纲院士,这人是浙江大学的,因为华东区1953年的“院系调整”,到了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就读,曾几何时,南京大学也来抢校友,但是抢了个寂寞,因为这人跟所谓的“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毫无关联,师从沈庆垓,同样也是浙江大学在“院系调整”后到东南大学。这种名人的档案资料容易查找,但是那个时代不知名的校友,要是没有原始档案在手,很难找到具体资料。

官方编纂的历史用“院系调整”一词,是合理的。相反,南京大学为了神化“阔绰的祖宗”,用“一分为八”或者“一分为XX”的词汇,是彻底错误的。至于某些争着认隔壁老王当祖宗的高校,只能说人至贱则无敌。

东南大学因为某人的缘故,可能是知道按闹分配的重要性吧,所以闹来了“东南”二字,开始篡改校史。

7、国立中央大学为什么叫“国立中央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为什么叫“国立中央大学”,可以参考:


简而言之:“国立中央大学”应该叫“江苏大学”,但是嫌弃“江苏”二字配不上自己的贵族血统,想叫“国立南京大学”,理由也很操蛋,只是想和北京大学“遥遥并峙”,也就是想名字要和北京大学一样,叫“北北大、南南大”,其实就是“北乔峰、南慕容”的翻版。

因为政府不批,所以闹事了,前前后后折腾了几个月,改这个不满意要闹,改那个不霸气还要闹,最后只能维稳命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属于标标准准的“按闹分配”。

从这次按闹分配也就知道,所谓的“国立中央大学”,只是一个校风极端畸形的学校,连名字都要闹。名字难听要闹,名字不够霸气要闹,名字低人一等要闹,闹你。。。

看看清华大学,“清华”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地名,小到只是一个园子的名字,还不是照样世界知名。

国立星宿大学”又一次吻合,毕竟“星宿老仙”。。。

8、民国版的星宿老仙,法驾中原:

在民国,“国立中央大学”就是星宿派的化身,搞笑都是一样的,比如吹嘘自己是“民国最高学府”,“亚洲第一”,“贵族血统”。。。跟星宿老仙的“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一样。

民国时期最搞笑的,就是因为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大学”西迁入川,有着“贵族血统”的某些人,就是星宿派“法驾中原”的翻版,一群人举着横幅,喊着口号,还会敲锣打鼓,自带BGM挺进大西南,如果拍成电视剧,效果就是“国立星宿大学”既视感:

星宿老仙:法驾中原,法力无边 https://www.zhihu.com/video/1420296960998256640

这个笑话只能在民国的某些报纸上才能看到,南京大学编撰的校史,自然把这段搞笑的校史全部删除,要不然喜感十足,说句难听一点的话,只要是个正常人,看见“法驾四川”这段搞笑历史,还认“国立中央大学”当祖宗的话,脑子是真的有问题。

比如说更名“国立中央大学”这段搞笑历史,可以用“虚荣”二字来洗白。那么“法驾四川”这段,怎么洗白,一群人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被迫西迁,一路上还拉横幅、敲锣打鼓、喊口号炫耀自己是“最高学府”,关键在于这还是自己吹自己,恶心成这个德行,真的太恶心了。

还有另一个搞笑校史就是,重庆时期,因为男女关系,,,导致肺结核爆发,当年连《新--华日报》都跑出来调侃:1945年X光检查表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一所最受优待的大学——教职员中足有43%的人染上这种疾病。13%的男学生和5.6%的女学生也染上这种疾病。《新-华日报》1945年2月20日。

这么高比例的肺结核,居然是“民国最高学府”,“最高”是按肺结核比例计算的?

国立星宿大学”的武功讲究含毒量,又一次吻合。。。

9、“东大以科学名世”:

今天某些人宣传语中常见“东大以科学名世”之类的话,用于鄙视北京大学,那么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来的?

出处:“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然东大文史哲教授,实不亚于北大”。

作者:北京大学著名近代史专家梁和钧教授。

文章名:《记北大(东大附)》。

梁和钧此人真的太著名了,著名到任何搜索引擎居然搜索不到此人的生平信息,仅仅是引用“东大以科学名世”的自我吹嘘页面,足以见得此人真的是“著名”的近代史“专家”。

梁和钧何人也,梁敬錞,字和钧,都不称名,称字,对人真是尊敬,比亲爹都亲。作为北京大学“著名”专家,在北大的官网上居然检索不到此人任何信息,实在是太有名了,毕竟名声在外。外到离北京千里之外江苏省内十几所高校的数百万高材生,为一句“东大以科学名世”的屁话,抢的是头破血流。“科学名世”好比屠龙刀,“号令江苏,莫敢不从”。这人名声在外到这种程度,亘古未有。

而梁敬錞(和钧)这货写的《记北大(东大附)》小破文,直接找不到原文,可以检索到的是,东南大学声称自己的材料引用自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则声称:“转引自王成圣《郭校长秉文传》,见《中央大学七十年》,1985年版,第70页。”

确实没想到,这玩意儿居然是1985年弄的产物。。。

也就是说《记北大(东大附)》这篇著名的小破文即便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十几所高校的校史专家也没有拜读过,源头宣称是转引自《中央大学七十年》一书,属于二次引用。开始检索《中央大学七十年》,搜索引擎包括淘宝等网站均找不到该图书任何信息,更不用说下载PDF来拜读一下。这书只有台湾有,是台湾国立中央大学(按1915年建校起算)在1985年编的一本70周年校庆纪念书,即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七十周年特刊委员会编的《中央大学七十年》。

事实上这个几乎可以断定是造假,至少可以知道北京大学“著名”近代史“专家”梁和钧“教授”在北大并不著名,不是专家,也不是教授。以《天龙八部》来举例,王语嫣怎么点评“北乔峰南慕容”的,认为“南慕容”远远不及“北乔峰”。而三流选手包不同则点评:“乔峰以文史哲著称,慕容以科学名世”,“然慕容文史哲教授,实不亚于乔峰”。非也。。非也。。

抢校史几十年,这篇著名的小破文,居然没有人能找到原文,怪哉怪哉。。。

10、“国立中央大学”占地面积达到8000亩?

万万没想到连占地面积也要造假?

从规划图上看,占地面积约2500亩左右,这个可以对比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占地3700亩,对比两张图纸的建筑。那么,号称8000亩大校园到底是怎么来的?

比如深达213米,脑残式造假,工程上没有可能。如果是地下室,根本不可能,校园建筑没有必要做一个深达213米的地下室,规范上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的深基坑,属于危大工程,开挖前,要制定专项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难道“国立中央大学”当年掌握的技术远超世界?如果是基础深度,没必要也不可能深达213米。哪怕是凿山,南京石子岗一代也没有海拔213米山可以凿。

这个数据完全是不了解工程实际的文科人士所编,直接来了个“213米”,显得“国立中央大学”的技术和校区高端大气上档次,岂止是“冠绝全国”,简直是“冠绝全球”。“213”倒是和“2B”铅笔类似,不排除编书的人就是“2B”铅笔的后代。这里面最搞笑的是东南大学,好歹土建类起家,也跟着搞出个“8000亩”、“213米”,抄书之前也不让干规划、土木的看看,闹出这个笑话,与南京大学凑成一对,成了“HB”铅笔。

民国资料显示“中央大学随即在中华门外选定新校址,征收土地2700亩”,征地是2700亩,这个包括周边用地,可以和规划图对比。但无论如何不能解释8000亩,换一个思路,“国立中央大学”一直以超过清华北大自居,问题自然也就有解了。

根据清华大学官网上的数据,校本部占地面积306公顷,换算为4590亩;根据北京大学官网上的数据,燕园校区占地面积1.95平方公里,换算为2925亩,两校合计7515亩。而“国立中央大学”新校区却是8000亩,超过“清华园”和“燕园”两个主校区占地面积之和,并且数据是整整的8000,多一点少一点都没有,有编造数据之嫌,而且现在“国立中央大学”石子岗新校区已经荡然无存,编的数据即便是质疑也没有现场可以对照。

国立星宿大学”是不是很有趣,连占地面积都要造假,星宿占地面积大于少林、武当之和。。。

11、“国立中央大学”到底怎么样:

这个可以还是可以参考《天龙八部》中的“国立星宿大学”,按照小说的描写,武功在丁春秋以上的高手其实并不多,也就是乔峰、段誉、虚竹等寥寥数人,考虑到段誉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把段誉排除,只有乔峰、虚竹,相当于清华、北大。至于西南联合大学,这个是扫地僧,不在讨论内。

“国立中央大学”就是星宿派,最适合它的名字是“国立星宿大学”。说它水平差吧,其实并不差,但是就是这样一所大学,总是会搞出很多超级搞笑的事情,比如炫耀子虚乌有的“贵族血统”,自吹是“民国最高学府”,“亚洲第一”,“世界第九”。。。

搬迁的时候敲锣打鼓,拉横幅,自带BGM搬家“西迁入川”。。。

还有不知道哪里找来的资料吹嘘“东大以科学名世”。。。

。。。。

太多了。。。。。

。。。。。。。。。

民国时期的丁春秋,也就是南京大学就是中央大学,中央大学就是南京大学,或者叫“国立星宿大学”,跟丁春秋一样,水平明显低于清华北大,属于高手层次的守门员,跟大轮明王鸠摩智可能差不多。


一直说过,有空会更新关于“国立中央大学”的系列辟谣文,本文只是一个初步描述吧,因为这所大学跟“国立星宿大学”一样,自吹自擂,笑话百出,昨天吹完牛,今天自己引用,一群人伪造校史,伪造后自我高潮,当真没谁了。

目前只写了一篇:

以后有空更新,包括“亚洲第一”,“东大以科学名世”等等谣言,戳穿这个欺世盗名的“民国最高学府”。

丁春秋式的“西迁入川”,这个几乎所有材料都只有繁体字版本的,有部分当年的图片扫描版,字迹很模糊,没有简体字版本,是当年媒体对“法驾四川”系列嘲笑文章。这个才是王炸,因为真的太雷了,要是在互联网时代闹出这出笑话,会随时被拖出来鞭尸,标标准准的“国立星宿大学”。




  

相关话题

  南京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如何选择? 
  如何看待南京大学公开采购招标拟在 Nature 杂志刊校庆特刊稿,预算 120 万元? 
  南京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如何选择? 
  如何看待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的校史争端? 
  国立中央大学真的是民国第一学府吗? 
  上清北真的可以改变一生吗? 
  如何看待南大(社联)注销性别性向平等协会? 
  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如何抉择? 
  如何看待网友对南京大学和南昌大学「南大」简称的争论? 
  如何评价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脱离南京大学并且搬离南京? 

前一个讨论
昆明理工大学是否为有211之实,无211之名的学校?
下一个讨论
官媒为什么不封杀吴亦凡,不发声?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