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知乎回答,发现大家都在讲转行的方法,却没有提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转行的具体步骤?
做为1个裸辞后,在3个月内,零基础转行新媒体运营,并成功拿下5个offer的我来说,对于转行这个问题颇有自己的心得。
本篇回答耗时3天,干货满满,建议收藏。
下面我将以过来人的身份,结合自己的零基础转行经历和心得,从以下6个方面来聊点不一样的:
一、厌倦:职业的倦怠
二、思考:可以做什么
三、行动:转行前准备
四、改变:学习的过程
五、上岸:求职和面试
六、建议:过来人心得
读书的时候我只上了个三流大学,学了个三流专业,因为没有一技之长,而且销售门槛低,就选择了做销售。本想着先凑合一段时间,慢慢再看其他工作,但没想到一做就是这么久,就这么凑合了下来。慢慢的年纪靠近30了,我决定不再凑合了,毅然转行了。那么我为什么讨厌做销售呢?
我做销售的时候,基本上就是996,如果当月的业绩完成不好,最后一周还有可能997。月底、季度末、年底甚至通宵。然而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业绩不好的月份依然没有起色。连续加班做了数份方案,却换来客户一句:我们不做了。再考虑考虑。
虽然都说销售很锻炼人,但是实际上就我个人而言,销售的工作,80%的时间都是用来开发客户,用数量来碰概率,而开发客户又能锻炼到什么能力呢?而且由于我们行业性质的原因,签进来的80%的项目都以失败告终。这也就意味着需要不断重新开发客户。
做了销售,要么就成为公司管理层,要么就自己出来创业。如果想要转行到别的岗位,基本上是很难的,要么就只能转到一些工资很低的客服或者行政文职岗。转行很受限。
有了转行的想法之后,我便开始思考:我想要什么?真的不做销售了吗?我能做什么?做为一个奔三的人,在转行的市场上,可以说并不吃香。说起来容易,可是真的做起来,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都说转行穷三年,毕竟转行就意味着一切从新开始,我需要谨慎再谨慎。于是我进行了深入的自我分析。
通过兴趣、能力、价值、行业、职业、企业这几个要素来打分,找出自己的问题,方便找到改变的方向。
通过自我诊断分析,我的情况是需要更换职业方向和岗位。
找到了问题,接下来就是定位接下来的岗位方向。主要是从行业、职业、企业这3个方面。
岗位基本形状就这样出来了:中小型公司互联网运营
可是,互联网运营有那么多岗位,究竟哪个才更适合呢?
因为我是一个重度网络爱好者,平常活跃在知乎、小红书、抖音、微博等平台,没事的时候喜欢上网冲浪,追追网络热点,所以便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了新媒体运营。
确定了转行方向,我便提交了辞职申请。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 与朝夕相处的同事们进行了告别,以前都是我送别其他同事,这一次终于轮到了我自己。
离开熟悉的人和环境,纵然也有不舍,但这次我要为了自己改变,为自己负责。要么拼命,要么认命,没有其他选择。
做为flag大旗的优秀旗手,为了在转行的过程中保持紧迫性,我给自己定下了转行目标:3个月转行成功,拿到offer入职。
确定了目标,方向便清晰了起来,于是我的转行之路就要开始了~~
虽然明确了岗位方向,但是具体的招聘岗位要求我却并不清晰。首先我开始在各大招聘网站进行了新媒体运营相关岗位的搜索。
分析了几个岗位之后,我发现对需求招聘的岗位来说,岗位核心技能主要是4个:
注意:除了招聘网站,你也可以通过问答网站(如知乎)、行业内人士咨询的方式了解目标岗位基本情况。
通过进一步了解,我知道了,新媒体运营其实是一个营销岗位,是帮助企业获取客户盈利的。
因此新媒体运营的工作内容涉及到了前端的获客、引流,购买转化等销售工作,也包括了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复购率等售后工作。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新媒体运营的工作就会围绕以下四大方面开展:
虽然新媒体运营和销售同属于业务侧,都是需要为公司带来增长效益的岗位,但我发现,它还是和销售有区别的。
为了更快地完成转行,我给自己制定了严密的学习计划。每天学习至少6个小时,每周休息半天,也就是周六的下午,会出去放送一下紧张的神经。那段时间突然感觉以前上班即使是单休也好幸福。
另外,我还给自己制定了读书规划,每天阅读至少1小时的相关书籍。感觉比以前读书和上班都要努力。
PS:期间还考了2次科目三,结果都挂了,哎,科三真难(似乎跑题了)。
不得不承认,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只需要动动手指,不需要去线下,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而且免费课程巨多。
我还薅过一个教程免费的羊毛:新媒体自习室,非常适合小白入门。还有运营神器考拉新媒体导航汇集了各种运营资源。
看了一堆关于怎么排版、写文案、做UTM链接、起标题等等资料教程。我把这些都分别放进我的收藏夹,好像拥有了它们,就离转行成功不远了。
然而看了2周的资料后我崩溃了:免费的内容虽然对小白来说易上手,但是内容过浅,实操性不强。一切学习都停留在理论上,看过的内容也总是过2天就忘记了。遇到问题更无人解答。于是我便寻思着付费找培训机构。
为了避免广告嫌疑,就不说报名的哪家培训机构了,但是挑选培训机构我主要是看得2点:
学习过程忙碌而紧凑,充满着新鲜感和挑战。每当学会了一个新的技能,策划了一个优质的选题,写出一篇阅读量攀升的文章,创建了一个高转化的着陆页,还有在用户的评论中看到感谢与鼓励时。
都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价值,付出得到了回报。正是这种成就感支撑着继续坚定的走下去。在这期间也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
注意:
通过了2个多月的学习,我对新媒体运营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作品集。使自己的技能和经历能够与岗位相匹配了。
所有学习阶段的付出只为了拿到心仪的offer,求职面试阶段真的是又紧张又兴奋。
终于到了临门一脚,因为担心发挥不好而错过心仪的offer,也因为心仪的职位近在咫尺而兴奋。
准备简历期间,我还特意推掉了所有的朋友饭局,连热衷的刷微博知乎也都暂停了,全身心投入。
简历的精准匹配指的是,比如岗位要求「有网感,能够创作出高阅读的文章」。那么简历需要包括具备良好网感,曾在 xx 月创作 xx 文章,实现平均单篇 xxx 阅读的成绩……
注意:列出具体数据 让你的经历看上去更专业,数字的体现往往更加有说服力。
作品集的匹配指的是:如果岗位要求「具备优秀的写作能力」,那么要把自己写过的文章发送过去;或者如果要求「具备社群运营能力」,也可以把自己做过的社群运营策划案发过去。
总之,无论是简历还是作品集,都需要紧紧围绕着「岗位需求」来制作,对方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这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岗位匹配度和简历通过率。
当时还整理了19份简历模板和一些面试技巧。
我还额外带上了一份工作规划去面试,列了一份精致的工作规划出来,内容比较具体。
比如面试公众号运营岗位,那么就为公司做一份公众号运营规划,如果是抖音运营,做一份抖音规划。这样说我是有对该岗位经过深刻的准备,给面试官留个特别的好印象。
我一共面试了8家,最终拿到了5个offer。
作为过来人,我也想给各位考虑转行的小伙伴这几点建议:
可以先尝试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先体验一把。
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行业?别慌!你可以先列出所有行业,然后把自己不感兴趣的去除,剩余的就是你自己可以尝试的。
另外,网络上有很多关于职业规划的课程,你也可以去找找,听一下。
我建议你在离职前,先不要急着提交辞呈,有意识地先去找其他更适合你的工作,“一心二用”,有点眉目了再辞职。这样就不会因为辞掉工作后而没有收入来源的困境。
否则,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到时候这边转行失败,那边又丢了工作,岂不是得不偿失。
无论如何,你需要准备好足够支撑自己接下来这段时间活下来的生活费,满足日常开支;
另外, 如果你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如果你想报班、考证、刷分,你还需要一笔“教育经费”。
最后,任何工作都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部分。认清自己的问题,如果当下的工作不喜欢,要么任命调整心态,要么拼命让自己过得更好。
码字不易,如果我的内容对你有帮助,可点赞收藏鼓励一下。有任何问题也可以留言讨论,看到都会回复哒,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