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京剧演员(甚至包括观众)是不是都有股子“贵族劲”?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er-kui-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泻药

纽约有三个演员联谊团体:
“戏剧家”是绅士,却要装成演员。
“羔羊”是演员,却要装成绅士。
“修士”两者皆非,却要装成两者皆是。
——劳伦斯·布洛克

看明白您的问题了,但可惜我不是行内人。

劲劲的,事事的,嘚瑟——这概括得很到位。我已经有那种奇怪的画面了。

先说演员——本来是没有这个“贵族”文化的:

现在很多人京剧慕道者认为,民国就是京剧的天下,民国的戏曲大家,尤其是京剧大师,都是高高在上,呼风唤雨,什么谭鑫培是谭贝勒,老佛爷的干儿子,杨小楼是一代宗师,出个殡轰动四九城,梅兰芳是什么,余叔岩是什么,唱戏开小轿车,住四合院,社会上的人都尊敬,都是上流社会的大人物。

可惜说这些话的,大部分都是戏曲演员没落的后代子孙们。民国大师们出圈儿的经历——有,但其实非常非常少。大师们都很厉害,但前提是在戏曲圈子里称王称霸,互相残食。到了全社会的维度上去看,他们的综合影响力微乎其微。

他们也许有这个追求,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牛逼点,别人都对自己点头哈腰,虽然内核很虚空,但毕竟是大快人心之事。

比如张伯驹对余叔岩毕恭毕敬,这事大概不会假。但也只是张伯驹这位怪翁的行为而已。而讲故事的人总习惯写下传奇的一面,这里没有说的,是余叔岩如何努力经营和张伯驹的关系,他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以及余叔岩为什么要经营和张伯驹的关系,梅兰芳为什么在意齐如山。说到底是一种对文化的趋之若鹜的崇拜。

我想道理也简单。旧时代的演员没文化——但旧时代的大部分人都没文化。因为都没有文化,大家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就像大家如果生来都不穿衣服,也不会觉得彼此有什么不妥。但同样没有文化的演员从事了一种被动传播文化的职业,仿佛懵懂的顽童撩开姑娘的裙摆,达到了一种“我不懂但我知道很迷人”的状态。他们向前,是学海无涯,若非弃艺从文,焉能渡过茫茫汪洋。但向后回到过去的蛮荒,对他们大部分人已是曾经沧海——这就是旧时代的戏曲演员。

但他们并不以此为耻,他们大部分都可以面对这一现象,因为这本来就没什么好可耻的。我出身昏暗,但毕生向往光明。所以他们以文人为师为友,各取所需,文人求艺求色,艺人求文求名,虽然最终自己也没有变成文人,但相比于最初的自己,却也是脱胎换骨,焕然一新了。

再说现在。

现在情况变了,但也没完全变。

首先,戏曲演员的综合影响力变了,在微乎其微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了,出圈能力已近乎透明。当然对于戏曲狂热爱好者,对于大饭来说,大概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比如凌珂先生,在b站不遗余力地发视频,其实播放数难得有上几万的(当然这比我等还是多出几万的),但放在整个娱乐界可以说实在有点寒酸。再比如更早的王珮瑜,出名不?问问同学、同事,认不认得这个人。我反正做了一个很不正规的调查。坐标杭州。样本数量20+。知道者:0。

第二就是学历。中国人对学历有着什么样的执念,我也是直到近些年才有所体会。即使今天,还有那么多人认定学历等同于文化水平。以前的京剧演员大概会说:我们戏曲演员都是从小学艺,文化水平不高……但现在的京剧演员一定不会这么说。大部分会避开这个话题,当然也有一大部分会强调文化这个概念,强调自己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还有个别格外没什么水平的,大抵是因为太没混出名堂吧,反而利用这一点剑走偏锋,把自己包装成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卫道士、殉道者乃至梦授者,不知所以然的人们因为不知道他们的尊姓高名,便宁可信其有地相信起他们的神神叨叨,使其得以以此在纷扰繁杂的21世纪立足——不可谓不是奇观一件。

所以变化和不变就都来了。对文化(学历)的趋之若鹜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日益增长的虚荣心。原因何在呢?我想主要的一个原因在社会环境。现在大家都穿上衣服了,以往没有文化(学历)的戏曲演员是和普罗大众相同的起点,不趋文的是平均水平,稍微和文人学一学就可以装起来——而且大部分是真的能装起来的,还是有不少真才实学的。但现在,学历如此普及,戏曲演员大部分从一开始就落后了。落后就带来了本来没有必要的自卑。而人大概越自卑什么,就会越强调什么,所以大部分(注意从来都没有说所有人都是这样)就会用您提到的“贵族劲”“事事的”来包装自己,来伪装自己,来神化自己,以此掩盖自己虚弱的内核。比如强调家族百年传承生生不息的,强调艺术很难的(一个亮相得有二十年的工夫),强调一招一式都是文化都是五千年的文化啊的,强调自己的艺术来源纯正并秘密的,强调艺术几百年几千年的。

这些,都是迷惑行为……但确实有点“文化”化了。

不刻意地强调一下:以上行为不局限于京剧,但大部分到近乎等同于只发生在京剧。

浅尝辄止大概是可怕的状态,就像一个读了目录的人自认为已经拥有了书中的知识。用戏曲界自己喜欢说的一句话:初学三年,走遍天下。真正的高手不会说玄乎话。真的说也是深入浅出。能别人所不能的人爱装。但能所有人所不能的人,是可装而不必装的。


哦,再说一下票友的贵族文化:

票 友 一 直 如 此

over


大文人是绅士,却要装成演员。
戏曲演员是演员,却要装成绅士。
票友则两者皆非,却要装成两者皆是。

Why so serious~~O(∩_∩)O


user avatar   yi-nian-wu-ming-3-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并不是,不过是职业病;

先说演员,京剧讲究唱念做打手眼身法,舞台上日久年深,形成肌肉记忆,在生活中难免有点端着,就是俗话说的劲劲儿的,教师厨子容易得静脉曲张,当过兵的行动坐卧和普通人不一样,这都是职业特性。

舞台剧,尤其是京剧戏曲,本来就是夸张的艺术,在舞台上习惯了之后,生活中的待人接物自然会留下痕迹,发声吐字与正常人说话自然各不相同。这就是职业特性带来的影响。

再说票友,人都有爱好,爱好换个说法本来就是执着,喜欢黑胶唱片的跟你聊音质,喜欢汉服的跟你聊什么山还是正,喜欢看AV的跟你聊什么三围罩杯和姿势,喜欢逛菜市场还能跟你聊点什么新鲜不新鲜,便宜不便宜,萝卜茄子怎么挑怎么买。

爱好小众,自然不能够与大众共情,你跟我讲博君一笑,我跟你说坐寨盗马,你跟我说小鲜肉,我跟你说锁麟囊,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去,我觉得你傻,你觉得我装,最后听戏的说追星的是脑残粉,追星的说听戏的是“贵族劲”,其实您所谓的贵族劲翻译成骂街的话应该等于“装*犯”或者其他被屏蔽的词汇。

以上,无非就是这样,看山是山还是看山不是山。说白了就是那么回事,并不存在谁比谁高贵,不过是喜怒哀乐各不相同,仅此而已。


user avatar   yong-hu-57385616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梅大师临终前和家人朋友说,我走后你们要把地位提一提,别总让人家叫我们‘’玩意儿‘。

这恰恰是你说的,平民百姓,贩夫走卒对其的评价“玩意儿”。一说走看玩意儿去。和看逗鸟,斗蛐蛐没区别。当时京剧顶流是极高薪。这里没提贵族,因为玩意儿还是贵族先说的,也是其真实评价,百姓一看贵族都这么说也都跟进。

当时时代下,百姓民不聊生,他们看到玩意儿是这么挣钱,他们没胆子骂贵族剥削,只能骂艺人发泄。实际上当时的贫富差距过于悬殊,顶流挣的九成是贵族的钱。由此很多业内人骂百姓,我才挣你多少钱,你们也学贵族叫我玩意儿。和大部分人走到对立面,在百姓眼里就是倒向贵族,拜金者,有奶便是娘。

越穷越送孩子去戏班。这是当时现象,骂着下九流又是上升通道,当时京剧还没像读书行成门阀。现在是不行了,上来先问你老师是谁。哪个行业都有群雄争霸的黄金期。

争霸为的是建势力,荣华一生,流芳百世,萌泽后人。在新中国成立后,演员地位提升。一部分如马连良自称艺人,起码态度在这。还有的就飘了,这部分人带出来的徒弟,听着老人回忆八旗下的美好生活,和所谓的传统规矩和美德,形成的观念就很“贵族”。这批人数量不少,他们的狂热粉在听他一吹————

传统的规矩扎根于解放前艺人是青春饭,对于养老的顾虑。它要求徒弟极度尊敬,谄媚。但不是每个徒弟都能乖乖的被洗脑。而且不平等灌输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表面遵守暗里骂。后用卖身契约制,这种人口买卖,虐待训猴行为。在某些老艺人嘴里全是感恩,以及自己多吃苦,天道酬勤的说教。他们的观念没有跟上社会的更替,没意识到自己的养老由***出钱。最坏的那些人是意识到了,但心里不平衡,说我年轻吃的苦,都得让现在年轻人吃一次才公平


user avatar   huang-se-z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好意思哈,没注意题主这是个复合问题。

第一部分:京剧演员的劲儿。

这种情况有,但是主要来源于角色,一个演员演啥像啥应该是优点,即能帝王将相,也能劳苦大众。

题主说看过《霸王别姬》,咱们就讲电影《霸王别姬》。

记不记得小豆子他娘去找关老爷子收留小豆子那一幕?

他娘给关老爷子下跪,

关老爷子立马扶她起来,说“都是下九流,谁瞧不起谁啊?

还记得这段不?不记得认真看看。

另外,唱戏,唱的个忠孝节义,唱的个活灵活现,你一个唱楚霸王的,你能和西瓜保熟不保熟一个气质么?需知那个时代还没抠图和配口型,没有点料子是混不过去的。

至于说对上对下问题……从小挨那么多的打,受那么多的苦才成了角,不许人骄傲一下么?至于说到对上……

得,题主你面对你校长或者公司董事长的样子可以参考一下,虽然你公司董事长打字做报表绝对没你快。

然后,如果觉得实在不舒服,可以看看建国后的一些新编剧,不一定是京剧,但是都没有您说的那个贵族味儿,比方豫剧《朝阳沟》,《刘巧儿》等等,京剧《沙家浜》,《杜鹃山》,《红灯记》这些表现了普通人民生活的,一样很好看。

第二部分,京剧以后的发展。

这个不太敢说,毕竟我也不知道国家京剧院和地方京剧院的工资福利编制这些,如果有知道又可以公布的,可以说说。

但是可以提供一个思路,网络上有历年央视戏剧晚会的合集,其中有几个现象相当有趣,至于是啥原因,我不知道。

现象一,大约零三年之前,每台晚会都会标出伴舞剧团,有一个吉林市桦甸歌舞团出镜率奇高。可能业务过硬吧,但是南方剧种也有不少是这个歌舞团配的……

现象二,大约也是零三年开始,丑角和武生的节目明显变少,各种大合唱开始多起来,还创造性的出现了几个角一人一句的接力唱法……

现象三,零八年左右,开始出现花不流丢的小姑娘插个靠旗穿个长筒靴上台拉小提琴的组合……就很一言难尽。接下去还出现过上戏剧春晚舞台唱跳rap的洗剪吹组合……,我总觉得台下那些肯鼓掌的名角儿们鼓掌力度特别大,好像在抽人似的……

现象四。一三年开始,几乎全是绣红旗表忠心类节目留在舞台上了,能上台的地方剧种越来越少,硬尬出来的唱词真的是,还不如二人转呐。

现象五,其实京剧院编的《王子复仇记》,《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我觉不错,主要是唱词真有水平,就是扮相太容易出戏了

╮( ̄▽ ̄)╭

其它的不说了,相信有更多专业人士明白。

希望现在这个清朗行动能尽快走进传统曲艺界吧,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国粹也得定时排毒才能真正传承。


user avatar   wangweida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unbelievable = 无法相信




  

相关话题

  阿庆嫂口中的「七星灶」和「十六方」分别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喜欢京剧的人越来越少,音乐剧却成了高雅爱好的代名词,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怎么评价《鬓边不是海棠红》中日本人侵占了中国,人们却还在唱戏的场景? 
  怎样评价京剧如今的发展状况,对京剧发展方向有什么预期或希望? 
  京剧中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算不算是陈世美,我真不觉得他是英雄,被俘然后娶妻生子....想不通气节在哪里? 
  楼下的大爷吃完晚饭就外放京剧,我放什么才能镇住他? 
  为什么很多人连听都没听就说不喜欢戏曲? 
  是什么阻碍了京剧复兴与发展? 
  如何才能显得自己懂京剧? 
  为什么成龙洪金宝他们当时要去学京剧,香港人都说广东话听得懂京剧吗? 

前一个讨论
如果《哈利波特》里你所希望活着的人都活到大战后是一种怎么样的幸福场景?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某律所招聘律师助理,要求会做3-5人的饭?





© 2024-11-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