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北大不提供 2021 级专硕宿舍且不提供租房补贴?学生们该如何解决住宿问题? 第1页

     

user avatar   mounirz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北大已经学习了五年多,从我自己切身的体会来说,我绝对不认可题目中指责的“兼容并包只是笑话”。

我对这句“一个在五四时期带领民族意识觉醒的伟大先驱变成了一个行政推诿,效率低下,不体恤学生的地方”也表示怀疑,因为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校园里总体还算是个温暖的地方(也许不同院系有差异)。

我想回应的是,如果明知道有一定的经济压力,为什么还要选择来读专硕?如果能力足够,愿意花时间,不那么急于把知识变现,完全可以选择学硕,不仅学费便宜,还发放补贴,也提供宿舍。所以,我觉得选择去读专硕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想快速提升学历,而不是真心求知好学,也不愿意忍受冷冷清清的学术生活,学校很清楚专硕就是增加学校的收益,学生也清楚自己就是需要这个学历,那凭什么来指控学校?

来北大做学术,我并没有感觉到所说的“行政推诿,效率低下,不体恤学生”,而“兼容并包、民族觉醒”却是实实在在有所体会。


补充说明一下,我并没有贬低专硕的意思。

我想说明的是,专硕的修学年限更短,学习内容更重实践,以后就业也比不少学术型的硕博要好。那么在未来预期获得更丰厚回报的前提下,这两年多支付一些费用不可以吗?

学校的资源有限,学术变现能力差,而学术又确实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那么是不是应该优先保障学硕的住宿呢?


再次声明,我的意思不是重学硕轻专硕!专硕的培养和训练在实际工作中也会大有用处。比如外国语学院的MTI翻译硕士就比学术型硕士的翻译实践能力要好不少。像我自己的这种古代东方学专业,别说翻译,就是一般的阅读都离不开词典。

但是,不管是因为有的学院没有学硕的名额还是名额给了推免,如果你还是选择了想要读个硕士,而且在明知道可能没有宿舍的前提下依然选择读专硕,那仔细想想是不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是不是因为读硕士之后预期获得的收入更多?因为真的愿意做学术的人毕竟很少,所以学校也不需要给那么多学术型硕博的名额,真正喜欢学术的话,没有学硕就不愿意走直博了吗?更何况人文学科的学术性学位修学年限都不短,外院在我硕士入学时就取消直博、硕博连读了,因为直博算下来的时间比学硕+普博的时间少了几年,这对于重视知识积累的人文学科来说可能导致学生的学术水平不够。那么,选择专硕的不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想要更快毕业、更好地就业吗?那这样的话,在前期需要承担一些额外的经济损失不能接受吗?不接受话可以尝试学硕、直博,或者考虑其他学校,或者直接就业!

我也有自己想去的学校,不也因为经济压力就留在国内读博了呀。难道我因为付不起我想去的学校的学费就要去人家学校闹?我当然是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哪怕是次一点的选项,因为我清楚不能什么都想要。


提醒一下想用我不是北大的本科生来攻击我的人,我有足够的自信说,在我自己的专业领域,我的学术水平不比北大本科生来读研读博的差。

还有对于不停用名额问题来说事的,可以读读伊索寓言:“这里就是罗德岛,要跳就在这里跳!”


user avatar   qin-cai-lao-shi-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建议北大明年把专硕这条路全砍了,别让混文凭又不想花钱的人到处逼逼坏了北大名声。专硕你不花钱你让学硕给你让宿舍吗?你让读本读博的给你让开吗?招你们就是个交易,你把自己真当成根正苗红的北大人了?钱你都不想花到位,你还想怎的?出门左拐可以去清华。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公平字眼火热,那从公平谈起。教育公平不等于学历公平。让绝大多数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甚至是未来的十二年义务教育,在有本科、专科读的情况下,不因贫困辍学,是教育公平应有之义,是国家人才发展的重要决策。

但我认为研究生教育不在此列:首先,有能力钻研学术的和没能力或没想要钻研学术的,不可能公平,也没有必要。而对于有能力的这部分人,学硕,国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因为这是学科发展需要的人才。当然学硕未来应该会消失,直博是大趋势,这样才能更精准地投放资源给学术人才。

为什么专硕不能和学硕一样享有资源?由于结构性因素,确实有些学硕和专硕一样,没想走研究路线只想出来工作。这也是未来学硕将消失的原因。这样的结构性因素确实导致专硕付出更多成本,心理不平衡,可以理解。但变革总是要开始。

谈谈我对变革为什么要开始的一点理解。我国的产业结构无法消耗这么多的高学历人才。人才市场供过于求,要么互相倾轧内卷,要么外流为他人做嫁衣。举例来说,985学历去卷烟厂卷烟确实是资源浪费(不管是对于国家,家庭单位还是个人)。

专硕高学费、高住宿费就限制了拥有硕士学历的人员规模。台湾,香港,国外一年制硕士也是贵,而且没有奖学金(这点香港和台湾不确定)。据一位孩子在台湾读本硕的教授说,台湾读硕士的人非常少。

在工作了一段时间,确实需要知识的进一步提升,自己也攒了一定积蓄,非全日制欢迎你。(现在有的专业只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了吧)

有个很尖锐的问题想尝试回答下:贫困生就不配去北大读硕士了吗?如果你读学硕,OK没有这个问题。

专硕=学习能力达标+有钱读+想凭借这个学历赚更多钱。学习能力上能被录取当然配。钱不够那是得选别的,等你钱够了那就能拿在手里,这个不是配不配的问题。为什么国家不干预 你的钱“配不上”专硕的问题——那得来到第三点:为什么国家要为 你想凭借这个学历赚更多钱 而买单呢? 一大把本科毕业生没有找到好工作已经令人焦头烂额了。更不用说由于产业结构无法消耗这么多高学历人才带来的学历贬值,人才外流情况。(这里说学硕也想找工作赚钱的看 首先那条)

最后,支持同学在结构性不利的背景下为自己呐喊。

不过em表达方式还是蛮重要(好像也没资格评价~)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学校在录取前已经明确指出不提供学生宿舍,白纸黑字写得清楚,一个要读研的人竟然不看合同,竟然靠脑海里的“默认”?你默认自己可以发Nature,人家杂志就得给你发表?

第二,经济压力是你在决定报考前就考虑清楚的,研究生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还有很多比你优秀的人因为经济压力没有选择读研而是继续工作。

当然如果你足够优秀的话也不至于遇到这种问题。我当年保研的时候老师问是否考虑专硕?我说不考虑,因为学费贵奖学金少我将来还考虑读博,然后就被录取了。

第三,还没入学就攻击学校“兼容并包”就是一个笑话的人,建议不要去读了,你连学校的品格都看不上,还来干什么?

这句话是很恶毒的,跟骂人不对事儿直接攻击人品没有区别。这也是让我想要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的直接原因。兼容并包是指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在这里你可以提出不一样的学术观点,你可以有与众不同的爱好,甚至你有与众不同的性取向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北大不会兼容并包规则的破坏者,不会兼容并包无理取闹的人。

第四,有人说专硕也有学术任务,言语之间仿佛考上北大的专硕就多么了不起了一样。我希望你三年之后真的有产出,对得起你今日的自命不凡。智商这个东西是真实存在的,你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考上专硕,别人轻松保研学硕、直博。后者整天觉得学海无涯,自己太菜,出门从来不敢报北大名号,生怕自己给学校丢人。前者还没进门就开始拿“北大”炒作,妖言惑众了。


user avatar   Berkeley-10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写的非常清楚,专硕不提供宿舍。如果想要宿舍,就不应该去考专硕,而是去考学硕或者博士。现在考上了,又在这里逼逼赖赖、喋喋不休、死乞白赖,没有一点契约精神,无非就是想利用舆论来迫使学校妥协呗,毕竟18级法硕就是这么搞的。如果这样的按闹分配是正确的话,那么所谓的程序正义到底又算什么呢?


所以建议退学,毕竟北大这种学校,狗都不上,您说是吧?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闹呗!

我上学那一会儿8个人一个宿舍。宿舍提供一台电视机。大一的时候每人收押金50。大四毕业的时候把押金退回来。一分不剩,全都退回来了。

后来竟然有家长反映。说宿舍配个电视怎么还收押金呢?我要告你们乱收费!

再后来学校就不在宿舍配电视了。


学校安排住宿的时候总是嫌弃宿舍各种不好。

就在这乎里多少人抱怨宿舍没有空调。

闹呗,闹完反正宿舍也不是学校必须承担的责任。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也是提高上学门槛

也是在制造阶级固化

有钱人家的孩子租房就租房呗,搞不好还每天住酒店呢,每天鱼水之欢呢。没有空调这日子怎么过呀?

而家庭收入比较低的孩子,租房对他们来说将会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将来我们的学生也很可能会背上 学习贷款

毕业之后,攒够房屋首付的机率更低了,时间更长了。

一辈子沦为资本奴隶的可能性大为增加了。


就这样吧!

殊途同归,殊途同归!


user avatar   ayenay-rat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概懂了什么叫 全面向英美一流院校看齐 了

先从专硕做起


user avatar   li-min-yan-53-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清北复交这些名校可谓“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强调下,这篇回答我讨论的更多是名校专硕一直飙涨的学费,不是住宿问题。

说句心里话,现在的名校专硕明显就是劝退家境一般的学生,清北复交这些名校专硕动不动就是两年十万,这起码也得是中产以上的家庭才能承担的起吧?

一方面是打着扩招的旗号,一副普度众生的姿态,另一方面却又提高学费,还不提供宿舍,比如复旦金砖学费飙升到2年20多万,这是一般家庭能承担得起吗?这是把高等教育当作企业运营来精打细算了,服务的对象也都换成高净值用户,赚钱发财才是最重要的,管你什么培养人才。

这些所谓的名校扩招+涨学费+不提供宿舍,受益的是谁?大部分还是家境好的学生,妥妥的巩固阶级差距。

大学原本是国之重器,第一任务是为社会输出大量优质人才,现在这些名校却舍本逐末,追求赚钱发财,现在这些所谓的“名校硕士”已经明显加大阶级差距。

依我看,现在“共同富裕”的主题下,这些名校(包括考研培训机构)也得来场整风运动,学费收取、培养模式、扩招形式都要整顿一番,现在简直乌烟瘴气。

最后说一句,研究生扩招没问题的,让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这个非常对。增加专硕比例也没问题,毕竟大部分人不想走学术,2年的学制,时间成本更低,以实践为主。但不能又扩招又大幅提高学费,还不给宿舍,这你就是把教育当成生意来做了,这就是不厚道了!


user avatar   lin-wei-p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要这么考虑。

第一,学校是不愿意提供宿舍,还是真没宿舍可提供了?

第二,学校明确某些项目不提供宿舍,到底公平不公平?

第三,该如何解决?


第一个问题,毫无疑问,学校是真没宿舍可以提供了。北大的宿舍紧张问题向来都是很严重的,不是今年才冒出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不仅专硕,很多博士也都需要在三人四人间住一两年才能搬到两人间。很多硕士即使能解决住宿,也是在万柳、圆明园这些离学校很远的宿舍区。所以,不是北大故意搞区分、不给宿舍,而是地主家也没地了。你说教育部每年给北大拨款多少多少,可你咋不说北大附近的海淀学区房寸土寸金呢,想在学校附近买地建新宿舍楼显然是不可能的,太远的地方也不太现实,毕竟到很多管理以及学生通勤问题。万柳和圆明园宿舍被吐槽的还少吗。

有人说宿舍是按闹分配的,因为前几届闹一闹就都有了。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北大真的没宿舍了,你闹到中南海又能怎样?已经开学了,今天买地,明天起地基,后天入住?

有人说,清华咋提供宿舍?其他大学咋提供?为什么你不能提供?这个问题就有点不太对了。中国的大学,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附近都是农田,有的附近一平十万,强行这样比是不对的。

所以,按闹分配的前提是,学校有空宿舍可以住,而不是你闹得多厉害。

第二个问题,公平不公平。

肯定不公平。

因为很多人会因为不提供宿舍而在报考时选择放弃北大,即使他们大概率能考上。有宿舍和没宿舍,宿舍在校内和宿舍离学校很远,对学生而言差距真的很大。

北大附近正常一点的房子(指不刻意找条件特别艰苦的),一个人住大概一个月3000-6000(根据你租的是主次卧、面积大小、小区环境不同),即使这么贵,体验也不一定有宿舍好。

所以,宿舍作为拦路虎,确实拦住了一大群寒门学子。

但是,我说的不公平,是在招生层面上的不公平,而不是对已经考上专硕的同学不公平。因为真正被拦住的寒门学子,他们因为宿舍问题根本就没考北大!

所以,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专硕同学,在录取方面其实是占了便宜的,因为宿舍问题拦住了很多同样优秀甚至更优秀的竞争者。当然,已被录取的同学里,有没有吃亏的?肯定是有的,吃亏的一部分同学是,自己足够优秀,即使录取时承诺提供宿舍、竞争更激烈但依旧会被录取的同学。但由于研究生录取(尤其是保研)和高考录取并不一样,所以除了极其优秀的,大部分被录取的同学其实谁都很难讲竞争再激烈一点、学校缩招,自己还能不能上。

所以,如果现在给专硕同学提供宿舍,其实对那些因为考虑到不提供宿舍而放弃报考北大的同学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第三,可以如何解决?

在学校真的没有宿舍可以提供的前提下,对下一届及以后招生的学生,要么缩招至能够提供全部学生宿舍的范围(显然不现实),要么提供租房补贴,至少在录取的时候,不让真正的寒门学子因为宿舍问题无缘北大。

那对于这届学生而言呢?我个人觉得提供宿舍和租房补贴都是不公平,最好的方式是扩大奖学金额度和名额,让已被录取的同学里,真正吃亏的一部分同学能够减轻一些租房压力。

有人说,那对于别的贫困生呢?如果能拿奖学金的人本身就很有钱呢?首先,任何学校都是择优录取,而不是择贫录取。假设AB都是水平差不多的贫困生,A因为北大不提供宿舍而没报考,B在明知没宿舍的情况下考上了,却因为自己是贫困生而拿高额助学补贴,那岂不是对A更不公平?

当然,以上都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不咸不淡说几句。要是真的利益相关,那最优解肯定是录取签协议的时候装糊涂、录取后闹一闹争一争,最坏的结果不还是和不争一样没宿舍吗,说不定闹一闹就真有了。我理解这样的做法,毕竟三年能省十几万房租。但如果这么做,就不要打着“寒门学子”、“追求公平”的旗号了。


user avatar   phosphates-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这个问题我在2018年时,就已经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评论过,当时也是引起了1W以上的阅读和众多的讨论,在此贴在这儿。

另外,总有一些并不是贫苦生的学生将自己和贫苦生绑架在一起,说全部不提供会导致贫苦生遭殃。在此我说明一下,如果是贫困生建议与学校联系,相信北大一定会为贫困生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你们都已经签了协议说专硕没有房子,你如果有异议的话,可以选择不读北大啊?去别的为专硕提供宿舍的学校就好。

维权还需自身硬——论所谓的花20万留北大文章
我向来是支持同学们勇于发声维权的。记得本科的时候,曾经有几位韩国留学生在人人网上发帖,谴责学校在没有预先通知的情况下,要拆掉勺园宿舍导致他们不能继续住在学校宿舍。一开始时,我非常同情他们的遭遇,转发了那篇日志;不久北大学生会人人公众号燕园之声也转发了。过了一会儿,我了解到了更多的消息——其实他们当初拿到北大的offer之时,北大已经告知他们只能在勺园宿舍居住两年,之后得自行解决住宿问题,并且在签订的合同上面也白底黑字地写得明明白白。得知了这些消息后,我马上第一时间删除了自己的转发,并且在网页上联系了燕园之声说明了具体的情况;燕园之声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进行了核实,随后也删除了转发。现在我们知道了,当时拆掉勺园宿舍是为了建勺园食堂和新的宿舍楼。

我想用这个旧故事来表明我的观点,我们必须有契约精神。如果合同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学校会安排你的住宿,那么学校就必须得为你提供学校宿舍;可是如果合同上说的是“不安排宿舍”,那么学校为你提供宿舍就是对你的恩情而不是义务了。



该图来自于北京大学今年(注:2018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写着“学校不安排专硕的住宿”。而各个学院,至少目前就我所知,经院和社会学系的招生简章中明确提及了不安排住宿;法律硕士则是比较模糊地写了“全日制可申请入住万柳学生公寓”。对于提及了提供住宿的院系,我认为学校或者该院系有责任有义务为该院系的所有学生提供公寓;明确提及了不提供住宿的院系,学校就没有那个义务了。
诚然,之前北大的招生简章也是这样的,却一直为学生们提供着学生公寓;今年突然公寓吃紧发布这则通告,结果遭到了讨伐。这不正印证了“升米恩,斗米仇”的说法吗?本人所在的美国加州UCSD,学校研究生宿舍全靠网上排队申请,平均排队时间长达一年多。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一年级的研究生新生是没法入住学校宿舍的,需要自己在国内的时候就联系租房子事宜;一年后申请到学校宿舍时,大家也不会去谴责学校导致自己在外租了一年的房子。大家一直都希望北大能够向世界看齐,你们看看要不这项也看齐如何?哦,顺便说一下,我们圣地亚哥目前平均房租是每月900美元左右(注:数据为2018年数据),学校宿舍房租每月650美元。
那篇文章最让我感到无语的就是那个所谓的二十万的说法。一开始看到的时候,我以为说的是在北京租两年的房子需要花20万呢,吓得我赶紧咨询同学现在北京房子租金一般多少,然后被告知主卧一般每月3000-4000。我算了下,就算取上限4000,两人一起租一间均摊租22个月也只要4万4啊,这个20万的说法是哪里来的呢?后来我看到了下面的置顶评论,才发现他们的计算方法还包括学费和生活费。。。小小年纪,学什么不好要学标题党呢?
至于目前现行的抽签政策,也遭到了那篇文章的调侃。那篇文章称,“抽签原本只是卜凶问吉的手段,多用于占卜、祈福、娱乐等非正式场合。用抽签来决定学生是否有房住,看似各屏好运,实则极为不公;难道被电脑算法漏掉的人就因为运气不好不配住在北大,而要多掏十几二十万自行租房吗?”这一段话真是槽点满满。从中我能很容易地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文章作者的数学很差。首先,住学校宿舍的也是要付学费付生活费的,不是说住学校宿舍就不用掏学费不用生活了,所以不会“多掏十几二十万”;其次,谁告诉你抽签多用于非正式场合了?奥运会时绝大多数的球类运动,比如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和排球,都是采用的抽签的方式来决定谁先发球;刚结束的世界杯,分组也是靠的抽签。第三,谁告诉你抽签极为不公了?抽签恰恰是很公平的方式,作者认为其不公只能说明其没有学好概率论。如果不靠抽签靠其他的方式,比如家庭收入排名的话,首先会有地域差异,其次可能会有作假的行为,反而远远不如抽签。不过我们UCSD采用的不是抽签,而是在你接受了offer后就可以开始网上申请学校宿舍了,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当然,如果采用的是这种排队的方法的话,肯定还是会有很多没拿到宿舍的学生会说风凉话的。
对于学校我有一些建议:
1. 尽量多建一些学生宿舍,如果扩建期间实在有房子周转不过来,最好尽早通知学生。如果以后都需要学生自己租房子了,请明确清楚,不要让他们有所误解。
2. 这一次实在房子不够了,可以先查查看哪些学院明确说了提供宿舍。明确说了的学院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学生的住宿;明确说了不提供的院系优先级就要低一些。
3. 可以为需要租房子的同学适当地提供一些补助,或者提供校车;
4. 如果不愿意使用抽签制的话,以后申请学校宿舍可以也改成网上申请制,接受offer后才能申请,鼓励学生更早地接受offer。
最后为这次维权的同学们提个建议,维权还需自身硬,不要搞虚假的标题党,不要来些可笑的批判,就实事求是的诉求不就好了吗?



     

相关话题

  河南大学郑州校区正式启用,对河大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如何看待张锡峰结束高考后家人开车接他回家,家里有车能算穷人吗? 
  如何评价北大思修课上某女生的言论? 
  多所「双一流」高校启用 T 级期刊分区作为参考,这对于国内学术成果评价体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北京市教委出台《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提出要加大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力度,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舍友都想买冰箱,我不想用怎么办? 
  如何看待能在床上躺一天的舍友? 
  男生在男生宿舍可以全裸吗? 
  如何看待江苏中小学今秋开学后推行 5 加 2 课后服务? 
  浙江某高校选修课要求新媒体账号涨粉 5 万,变现 3 千,说明了什么? 

前一个讨论
俄语或者俄罗斯文化里,士兵、水兵,准尉大士等区别很大么?普京为什么要分开说?
下一个讨论
山东一小学入学要求房产套内面积超 60 平米,这一规定合理吗?有相关依据吗?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