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21 年 10 月 24 日南航材料实验室爆炸,生化环材问题又冲上热搜,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第1页

  

user avatar   xi-men-g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之前计划写一篇关于化学实验室安全防范之类的论文。大体从政府和高校的角度梳理过一些实验学科安全防范的对策,大概包括:

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增强管理人员知责担责意识;针对性开展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将安全监督贯穿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废物处理等科学实验全过程、各环节;增加经费投入、优化设备供给、强化技术支撑。

仔细想了想,这几个方面没啥luan用,而且很多高校其实已经做得有模有样了,之所以化学事故仍然频频爆发,学科特点和内卷的原因反而更多一些

学科特点

1、实验设计以探索新材料为主,像是开盲盒,做得次数多了总有可能开出惊喜。

2、实验操作中要注意的线头过于多,虽然脱离实验室很久了,看完这个问题仍然让我感到头皮发麻,有哪些令人难忘的化学实验事故?

3、废物处理混乱,不同方向的人混在一个实验室,人数多、药品用的杂、废液积累多、做完实验酸碱性、成分都不好判断了,就往废液桶里倒了,爆炸概率很大。

内卷

十年前发两篇二区就挺可以的了,到今天化学博士各个都能拿几篇OL、JMCC、CC,而且同一篇期刊的文章中的测试量,反应数越来越多,合成难度越来越大。工作量不断增大但是工作方法并没有本质提升。只有堆时间了

以至于很多博导都挺喜欢用bench work这个词,我见过的有说7小时的、有说8小时的、最贱的一个说12个小时、这种强度再加上多线头的机械工作谁受得了啊。奇特的是为了发文章、很多学生居然还甘之如饴,主动加班内卷,疲劳操作。出事也属实情有可原。

对策

关于以上提到的问题,把化学实验各个线头理清理顺并且让学生不加班、不内卷很显然是不可能。

但我有一个提议

化学实验应该引进一下流水线的经验,设计的只管设计、加料的就只管加料、后处理只管后处理、过柱的只管过柱,旋蒸的只管旋蒸,测试的只管测试,再找个安全员把每个步骤的风险都列出来人手一份,署名就抽签决定,这样更容易规范操作、规范管理,出事了就多宣传工匠精神和科研情怀。




  

相关话题

  计算机模拟在材料学中的应用是什么呢? 
  固体可以被压缩吗?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好不好? 
  名校的博士学位,在高校找教职时,不重要到什么程度? 
  在高校招生名额固定的情况下,生化环材劝退的意义是什么? 
  能不能给我一个生化环材继续读下去的理由? 
  中国生化环材等领域真的缺乏人才吗? 
  问985c9生化环材如何脱坑进计算机?以下出路如何选择? 
  为什么生化环材在国际上这么好的学科,而且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重要学科,现在却在国内是天坑专业? 
  已经认识到读了个天坑专业,没有任何学习积极性,且无法说服固执的父母同意退学复读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游戏成瘾是游戏的问题,还是个人的问题?
下一个讨论
深度学习attention机制中的Q,K,V分别是从哪来的?





© 2025-04-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