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刘作虎官宣 OPPO 首款折叠屏手机 Find N ?对此有何期待?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g-feng-po-lang-de-ye-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还以为是那个卷轴。

这是啥?给三星、华为做小弟?

不知道这公司是怎么想的。

折叠屏本来就是个极小众市场,购买折叠屏的消费者心里早就有预期了。

不要考虑价格、良品率和产品寿命以及二手价格,这玩意就是本质上就是电子玩具,就是图一乐。


user avatar   allen-xu-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无法确定折叠屏会不会成为未来的主流,但也算是智能手机市场近几年并不多的有亮点且有增长的垂直方向,作为大厂OPPO对此有产品布局并不令人意外,反而有一种“理当如此”的感觉。

OPPO做折叠屏手机,对折叠屏这个形态有哪些自己独特的思考,做出了哪些技术上的改进来服务需求、优化体验,这恐怕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从我自己出发,我最关心的问题恐怕是这样三个:

  • 尺寸:Mate X2的外屏接近正常手机但内屏比例有一点奇怪,Mix Fold内屏比例舒服但外屏像遥控器,而且这两款手机从我在线下摸摸的感觉来看,单手使用屏幕都太大了——折叠屏天然比普通手机厚,保持相同尺寸单手使用一定是不舒服的。而在已经有内屏满足大屏需求的情况下,外屏是不是可以适当控制尺寸来实现更好的便携性和外屏体验呢?
  • 折叠:这毕竟是折叠屏的核心,铰链好不好用,打开关闭体验好不好,能不能任意或特定角度悬停,折痕是否明显——这些都决定了产品的上限在哪里,以及内屏的打开率
  • 影像:这块其实我很期待但也不特别担心,OPPO常用的Tier 1 CMOS尺寸都不算大(比如IMIX766只有1/1.56''),还是蛮好控制的
  • 软件适配:能不能针对内屏做出针对性的适配和场景化的落地,而不是简单地所有APP机械放大,也是决定折叠屏好不好用、内屏打开率高不高的关键
  • 价格:想普及还是要便宜,超过四位数我个人就不太看好市场表现了

大概这些吧,反正也快发布会了,到时候拿产品说话了。


user avatar   evens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多月前吧,八人核心小组实际上手了Find N,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八个人针对OPPO首款折叠屏Find N进行了全方位的体验和测试。那天,刘作虎就和我坐一起,我和他开小会嘀嘀咕咕好久,就他回归OPPO后操刀旗舰机的情况,对折叠屏的理解,以及Find N的诸多细节进行了沟通。这些内容OPPO大部分同事是不知道的,其他媒体就更不知道了,我今天把能披露的和这款产品相关的部分,接单介绍一下,这款产品的评测样机已经下发,而工程机我已经接触一个月了吧,14号我会发布详细评测。

“这是四年来第六个选型,也是我个人认为最合适的一款,我喜欢拿着这款折叠屏走进电梯后,啪一声,合上的揣兜里的感觉,在这之外,没有产品能做到这种潇洒。”Pete悄悄这么对我说。这大概是什么感觉呢?我脑子里浮现出下面这个画面,真是笑死我:

我认识他这么多年来,很了解他对某个情景上头之后的那种感觉,一如一加2发布会上那句:“手感真的特别爽”。OPPO在Find N这个商用型号之前,做了五个迭代,每一代其实都和市面上的商用机差不多,但都被Pete给否定了,直到绝望的设计师拿出了目前这一版,且解决了电池容量和续航问题之后,Pete终于:“没错,来感觉了,就是它!”

在公开信里,Pete谈到,形态、耐用性和用户体验,是Find N相对其他同类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实际上,这两年行业对商用折叠屏手机的迭代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三星和华为的历代产品,都在不断重新诠释这三个核心诉求的。华为用了三代产品,改善了铰链质量、承载框架和人体工学,而三星不断精进屏幕的显示效果和寿命。OPPO用了五代没发布的产品作为代价,伴随产业链的成长,以及这些先晋们积累的用户口碑和经验,以及用户们吐槽的槽点,拿出了自己理解的成熟产品:Find N。今天虽然不能说太多信息,但是还是可以展望一下OPPO在这三个问题上的解决方案:

首先是形态。目前业内折叠屏分左右折和上下折两种,主要是左右折的产品。个人认为,三星的产品最大的槽点是外屏的尺寸和视觉非常怪异,这直接导致了用户不太愿意长时间使用外屏,而总是打开内屏使用;而华为的Mate X2作为行业标杆,把外屏的形态和互动做的太过于牛逼导致内屏打开率不是那么高。从根本上来说,折叠屏是一个手机——7英寸平板电脑之间的产品,但这个之间会极大改变移动设备的应用理念,这也是华为坚持为折叠屏持续开发交互功能的根本原因。拿捏好手机形态还是平板形态这个度,是每个厂商总要面对的问题。五五开的应用方式,是对折叠屏比较合理的定位。既可以保证以通讯、简单交互为主的手机应用,又可以满足商务信息处理、在线会议、金融交易、影音娱乐、在线教育、阅读、游戏等典型大屏应用的需要,从而取代Pad。

那么,在两端的形态设计和交互设计上,OPPO是希望用户在典型大屏应用上开屏使用的,但又不希望很多快捷应用也必须开屏使用耽误用户的时间,比如就打个电话,发个微信啥的。因此,Find N会采用一个前所未有的尺寸形态,试图在两种不同的应用形态中间取得平衡,大屏的归大屏,手机的,归手机。

其次是质量。这个折叠屏用户已经槽点很多。包括不限于:内屏的分辨率、刷新率、色彩表现、长时间打开关闭后的折痕;铰链的形态,质量寿命,弯折和打开后的美感;折叠屏手机的内部支撑架构,堆叠散热,性能释放;主要硬件模组的质量和性能指标。说实话,2022年,已经很少有用户为了尝鲜和话题感去买折叠屏了,经过充分的市场教育和优缺点展示,真正愿意花钱买折叠屏的用户,会冷静下来思考我提到的这所有的问题。也许,折叠屏手机“大玩具”属性依然很高,但谁也不愿意花一万多买个脆弱的玩具回家,没几天不是转轴坏了就是屏幕挂了,对吧?

“这可能是东半球最好的铰链之一”。Pete一副严肃脸……

后来我才知道, Find N的铰链是OPPO完全自研的水滴形铰链,品质不是OPPO自嗨。

折叠屏铰链,分为水滴形铰链和U型铰链,其中水滴形铰链将屏幕折叠半径扩大两倍,塑性变形更低,折痕更轻微。但是代价也很大,水滴形铰链的零部件数量比U型铰链多一倍,成本也更高。过去折叠屏在铰链上各种方案都尝试过,目前高端产品也只能采用这种方式确保商用产品的寿命。

除了铰链,还有屏幕质量。三星和BOE都开发了面向折叠屏的柔性面板,跨过尝鲜阶段之后,在遍地E4发光材质2K高刷屏的手机世界里,折叠屏的分辨率、画质、刷新率和实际寿命,也成了用户现实考虑的主要问题。Find N能否全面解决屏幕的性能和质量,这是决定用户买不买单的关键因素。

最后是交互方式。这一点我其实一直很佩服华为。谁都知道安卓平板没什么前途,人家华为硬是用平行视界和跨屏互动解决了大屏幕安卓设备的阅读和交互问题,并在折叠屏上发扬光大。Mate X2的成功,至少一半因素可以归结于交互的成功。那么在华为体系之外,还有没有更有意思的交互方式?这是Find N要给我们解开的谜底。Find N我用了不短的时间了,对这块我是满意的。

Find N意旨“发现一种新可能”,这就跟当年OPPO N系列产品一样,带给用户一种新的交互体验可能。2019年华为发布折叠屏的时候,我就说这是5G时代一个重要的应用方向。三年过去了,整个行业不断精进这一方向,产品也越来越成熟,而OPPO作为一个敢为天下后的选手,交出的这个作品,正是他们对这三年来折叠屏演进的独立思考,12月15日,谜底就会揭开!


user avatar   yang-ce-p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从从第一台折叠屏手机发布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年,直到今天,折叠屏手机已经广为人知,在每个人心目中他都是很酷也很贵的产品,今年全球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也超过了1000万,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准。但是距离折叠屏普及这个销量还有差得远,在手机市场中1000万的销量也就是市场里的1%,毕竟目前来说折叠屏依然有很多需要厂商去解决,去面对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下面四点。

耐用性

任何的新产品和概念产品首先需要解决的都是“可靠性”,对于折叠屏来说也是如此。首先是折叠这个过程,目前的折叠屏手机都依靠一套精密的转轴来实现内屏的打开和合住,转轴的使用寿命自然也是至关重要的了,一台折叠屏手机起码会使用一到两年,在长期的折叠过程中折叠的过程是否能保证顺滑,转轴是否会损坏是折叠屏需要面对的最基础的问题。

把转轴解决了,接下来厂商还需要解决“屏”的问题,柔性屏在折叠的过程中势必也会产生折痕,如果让折痕最小化算是目前不少厂商都在着手解决的一个重点了。除此之外,柔性屏的特性决定了他的屏幕硬度不会太高,如何让屏幕能够折叠的同时提升屏幕材质的硬度,让他能够面对日常的刮花,凹陷同样非常重要。

尺寸与重量

第二个问题,来自于屏幕的比例,尺寸和重量,大家都知道折叠屏的内屏比例和外屏比例是相关联的,在折叠屏手机刚出现的时候,一些厂商为了让内屏的竖向显示内容更多,在设计外屏时采用了24:9甚至更长的比例,这样一块很长很窄的屏幕和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完全不同,横向很窄导致了他显示许多内容时字都非常的小,当你用这块外屏打字你也只能用九键了,用户使用起来非常的难受。

但这样一块不舒服的外屏许多用户依然经常使用,这并不是因为外屏的比例感知不强,而是因为绝大多数的用户从开始使用手机到现在一直都是单手使用,这样一个长期的习惯让他们并不会在许多场景中打开内屏,这样的习惯也导致了目前绝大多数的手机内屏使用率都不高,除此之外,部分手机的系统或者APP的内屏缺少适配,内屏使用起来的体验依然是“大号手机”的感觉。

除了尺寸之外,折叠屏的重量也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了,在机械结构前置退出历史舞台,挖孔成为主流后,我们使用的手机的重量现在大多是200g上下。当我们用惯了这些手机,再拿起动辄300g的折叠屏,觉得握起来相当重也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事情了。目前来说这还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毕竟折叠屏的形态决定了他不可能轻薄,电池和主板堆叠的技术也终究是有极限的。对于厂商来说把折叠屏手机做到300g以下应当是一个该做到的小目标。

交互与适配

第三个问题来自于交互和软件的适配,目前绝大多数的折叠屏手机的内屏都不是传统的16:9或者18:9的传统比例,想要体验更好势必需要软件厂商来适配这些特殊的屏幕比例。当用户进行内屏外屏的切换时,手机的应用也应该可以无缝接续,不会出现切换屏幕应用直接关闭的情况。除此之外,折叠屏的内屏也需要一套新的操作逻辑,这样用户在使用时也会更加舒服一些。

价格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价格了。由于成本和定位的问题,折叠屏产品至今依然高居8000元+的价位,这个价格决定了绝大多数消费者是消费不起折叠屏手机的,在技术得到提升和改良之前这个情况无法改变。直到今天,已经有很多家手机厂商加入到了折叠屏的赛道中,只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各家厂商用自己的方案打动各自的用户,最终让折叠屏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折叠屏产品的成本和定价才有下降的希望。

当然,目前市场上各家品牌都拿出了压箱底的东西来做出他们自己独特的折叠屏产品,华为的折叠屏拥有目前市面上最合理的外屏大小和比例,当你使用他的外屏时,你的使用体验和一般手机其实是差别不大的,与此同时华为也统一了内外屏的刷新率,让你在切换内外屏时不会有割裂感。三星在自家的折叠屏上采用了强大的UTG玻璃,让折叠屏的内屏拥有柔韧性的同时更耐用,除此之外,三星最新的折叠屏重量也相当的轻。小米则首先将折叠屏带入了万元以内,做出了让更多用户买得起的折叠屏产品。联想和三星还推出了非常独特的上下折叠屏,折叠后手机小巧的体积也让不少女性用户为止心动。

在今天,又有一位新的入局者来到了折叠屏的战场上——OPPO。刘作虎正式官宣了OPPO 的第一台折叠屏手机Find N。

过去关于OPPO折叠屏的传闻其实不少,自从2019年开始,OPPO就盛传要推出自家的折叠屏,到了2020年的INNO DAY,OPPO推出了独特的卷轴屏产品,作为少数体验过这款产品的人,我说这是一台非常激动人心的产品大家并不会反驳,但很明显,距离量产他需要走的路还有很远。自从OPPO立项以来这台折叠屏产品就一直被打磨着,OPPO克制的价值观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东西还不够成熟。在过去折叠屏产品的市场也并不成熟,在那个时候早早发布一个不那么完善的产品也很难在商业上取得成功。

到了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5G网络已经在全国实现了大范围的覆盖,折叠屏产品也走向了一个新的台阶,OPPO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布算是抓住了一个不错的时机,根据最近的爆料信息我们对这款产品也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和猜测。

Find N打磨至今,他的不少地方和目前的折叠屏产品都有一些不一样。据传他的外屏尺寸和比例和iPhone 13 mini非常类似,这一点上和目前20:9的常规安卓手机以及21:9以上的折叠屏外屏都不太一样,这样小一点的尺寸势必会在携带和重量上有一定的优势。与此同时,据传它在折叠技术上也有一些新的突破,在做到更轻折痕的同时,保证了屏幕的强度可靠。至于折叠屏本身的配置倒不是很大的重点,毕竟作为第一代产品,我更想看看OPPO在折叠屏产品上的理解和想法,而不是单纯的堆料。

目前我们对这款产品的了解不多,更多的信息我们还是得等到12月15日的INNO DAY上才能知道,作为新入局的品牌,我们期待OPPO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新惊喜,用OPPO独特的新思路给折叠屏市场带来一股新血液。


user avatar   CommanderYCJiangS1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2019年三星Fold和华为Mate X发布至今,经过几代产品的发展之后,折叠屏手机现在已经不再是昙花一现的产物,而成为了一个可以稳定长期存在的细分产品门类。然而“细分门类”跟“主流产品”依然相差甚远。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 发布的报告显示,可折叠智能手机到 2022年底全球出货量预计可达 1830 万,仅达到 1.2%的份额。

此前针对1000名高端手机用户的调研显示,所有用户对折叠屏手机均有了解和知晓,但高达79%的用户对折叠屏手机存在质疑——具体而言,用户的质疑除了惯常的折叠屏可靠性问题之外,更主要的质疑点其实集中在产品本身的形态和应用场景上:折叠屏手机,到底应该是手机呢,还是带手机功能的平板呢?

相对于传统智能手机,折叠屏手机的根本优势在于既可以提供相当于传统小尺寸平板(8寸左右)的大屏体验,又可以有效地控制体积,使其可以像普通手机一样被放进用户的衣服口袋中,携带性相对于平板具备显著的优势。然而,仅仅是相对于小尺寸平板的携带性优势,并不足以推动用户选择折叠屏手机。从表面上看,折叠屏手机的产品形态应当是“带有手机功能,可以随身携带的平板”,但实际上,折叠屏手机首先是一台手机,在很多室外的手机使用场景下用户依然会像使用传统手机一样使用它。

事实上,根据调研,用户在使用折叠屏手机时,使用内屏的频率其实远远高于想象的水平,在室外运动场景下用户更加倾向于像使用传统手机一样使用折叠屏手机,也就是使用外屏而非内屏。绝大多数普通用户都只会随身携带一台手机,而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应用场景下(例如在户外打电话发微信等),用户需要的产品形态就是手机,而不是一个展开之后的平板——对于一台面向广大普通用户的手机而言,日常场景下的手机形态使用体验属于“必修课”,而展开之后的折叠屏体验属于“选修课”。能做好“选修课”,提供展开之后的优秀影音体验,固然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前提是首先要在“必修课”上及格。如果基本的手机形态使用体验不合格,那么就算展开之后的体验再好,也无法被最广大的普通用户所接受,只能沦为小众玩具。

换句话说,折叠屏手机,首先必须把自身定位成一台合格的“手机”。一台能够被最广大用户接受,能够成为用户日常手机的折叠屏手机,必须要首先满足用户对于普通形态智能手机的使用需求。折叠屏手机在外屏状态下的使用体验,必须尽可能地与普通手机接近。这一论断并非是笔者本人的空想——

目前市场上的折叠屏产品主流尺寸方案有两种:上下折叠,开合后为 6.7 英寸的小屏折叠;或是左右折叠,外屏6 英寸以上、内屏 7.5 英寸以上的大屏折叠——这两种形态都更加偏向于展开之后的内屏使用体验,而折叠形态下使用外屏的体验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了。另一方面,主流的折叠屏手机展开之后的内屏采用的是竖屏模式,而用户的使用习惯显然是以横屏为主的——毕竟我们都只是凡人,不是二郎神,人的双眼是横向排布的,视觉习惯自然是横向而非纵向。而这就意味着,此前的折叠屏产品,用户在展开屏幕之后还要再旋转90度才能开始使用。如果以一个“玩具”,或是类似于8寸平板的辅助设备的角度来看,已有折叠屏手机存在的上述问题其实算不上什么问题——但是如果要成为用户的日常手机,完全承担一个每天满足用户绝大多数需求的常用智能手机的任务,那么这些问题显然就必须得到解决。

对于折叠屏手机而言,要成为一台可以完全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的,实用好用的日常手机,除了解决折叠屏可靠性这一根本问题之外,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外屏形态必须拥有良好的使用体验,必须要提供一个尺寸够用,比例正常的外屏,让用户使用外屏时不会觉得“憋屈”;其二,手机的尺寸和重量也需要受到严格的控制——外屏使用时,用户的单手握持感至少不能逊于普通的大屏智能手机(例如iPhone Pro MAX系列)。满足了这些条件,折叠屏手机才可以在外屏使用场景下,提供与普通智能手机同级别的使用体验,进而满足用户日常使用中的需求。

随着OPPO Find N发布在即,我们可以期待一下,对于“如何将折叠屏手机打造成实用,好用的日常手机”这一问题,OPPO产品研发团队会给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user avatar   song-guo-bao-z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详细的看了一下刘总公开信的内容,感觉刘总对于折叠屏的看法和我想的很一致,折叠屏就是得做到从尝鲜到常用,折叠屏手机想要有效的发展,就要真正的以一个正常的产品定位进入市场,要让用户真正的使用折叠屏手机,而不是给部分小众玩家拿来玩。

目前已经确定OPPO将会在12月15日未来科技大会上推出这部折叠手机OPPO Find N。

实际上OPPO在去年的未来科技大会上就展示过一个卷轴屏手机,那部通过转轴将屏幕缓缓展开的手机相信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见OPPO做折叠屏是酝酿了很久的事情了,这一次OPPO Find N同样在OPPO未来科技大会上发布,不过这一次的好消息是OPPO Find N应该是量产机型,我们都有机会买到。嗯,,大概。

如果我们买不起那就不是OPPO的问题了,是,,,


折叠屏这个产品本身前景是非常好的,毕竟个人智能设备发展的本质就是在屏幕大小和便携程度之间做取舍。

大家都想要更大的屏幕,但是都不想自己携带和操作起来会不方便。就连手机,大部分小屏党用户选择小屏的理由也是小屏握持感更好,而不是说我就是偏偏喜欢看小屏幕。。。

折叠屏可以在对便携度影响非常小的情况下大幅度的提高屏幕大小,这在产品发展的趋势上就是必然要走的方向。

虎哥说要让Find N作为可以日常使用的折叠屏手机,这其实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但是我没有想过折叠屏会发展的这么快,在去年我还在想折叠屏这个结构想要优化好估计需要好久。

这类产品从最初的问世以来就暴露了很多原理上的缺陷。

如屏幕硬度和柔软度不可兼得,如折痕难以消除,还有铰链寿命和使用便捷性等各种问题。

客观来说这些问题基本都受限于材料学,在去年上半年我写过一些折叠屏的展望分析,那时我对折叠屏确实是不看好的。

不过如今到了21年12月,又算是过完了一年,在这两年左右的时间里折叠屏技术以极快的速度在发展。

虽然材料学本身进展不大,但是凭借对结构设计上的优化,折叠屏大部分问题都被渐渐的弥补了。

我去查了一些信息又问了下朋友,大体上知道了Find N是一部什么样的产品。也许可以说这是折叠屏产品面世以来,最接近让大部分人都可以正常使用的设计形态。

我也不能说太多,下面简单的给大家分析一下目前市场上折叠屏的技术吧,就是分析技术,大家不要多想。


我们来聊一下现在折叠屏手机的一些技术方案。

首先是内折+外屏的设计。

这是目前最优的解决方案,内折解决的是屏幕磨损的问题,我们用的时候展开来用,不用的时候就收起来了,轻拿轻放,很实在的解决方案,但是确实大幅度减少了折叠屏磨损的状况。

而给手机增加外屏可以让我们在大多数时候可以不展开屏幕就能完成一些常用操作,比如回个微信消息,或者翻个知乎微博啥的。

这个设计我们国内的手机做的明显比国外(实际上就是韩国)要好,国内目前流行的折叠屏手机把外屏做的非常的完善,使我们可以在更多的时候把外屏当作一个正常的手机来使用。

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我们一个折叠屏可以当两部手机来使用。。。

那么大家想一下,在这个技术下,我既然可以随时把手机展开把屏幕放大,那么我为什么不直接把外屏做的小一点,让我在使用外屏的时候握持和操作更便捷一点呢。

大家设想一下这个设计,如果一个折叠屏外屏大小是较为mini的小屏,我们在平时轻度使用时可以享受到小屏便捷的握持感。

但是它又随时可以变成一块大屏,在我们有深度使用的需求是它迅速的展开变成一个小平板。

当然它展开后也会比其他的折叠屏小一点,但是综合的使用体验显然更加完善了。

我们相当于真正的获得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产品体验,mini小屏和平板大屏。

就像我上面说的,小屏手机党也只是想平时握持手感好一些,谁都不介意自己手机屏幕更大一些。如果我们能同时拥有小屏手机的握持和大屏幕,那岂不是两全其美。

我可不是暗示OPPO Find N是这么设计的之类的,我就是和大家探讨一下技术,纯纯的学术讨论。


再说一下铰链的设计。

铰链,控制折叠屏开合的结构,对,就是这个。

哦抱歉拿错了,应该是这个。

铰链就是折叠屏手机中间转动的那部分,这应该是折叠屏手机上最精密的专用结构之一了。

铰链的结构非常重要,首先它决定着折叠屏手机开合的稳定性和寿命。

而折叠屏另一点很重要的问题也与铰链相关,就是折痕问题。

对铰链包括整个折叠设计来说最大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降低折痕。

当初我们还在用外折的时候这个问题倒是较为好解决,因为外折我们可以给屏幕更大的弧度,只要弧度够大够圆润,那么自然折痕就够浅。

但是限于屏幕材质的问题,现在我们还是只能用内折,而在内折的条件下降低屏幕的折痕,就是很困难的问题了。

现在的内折铰链设计有U型,有水滴型,究其根本都是为了给屏幕制造出一个弧度。

这二者相比较的话还是水滴型相对更好一点,下面给大家找一张水滴型的铰链模拟图看一下。

如下图就是水滴型铰链,屏幕在折叠后弯折的部分呈现水滴的形状,这样可以明显的减缓出现折痕的情况。

水滴型铰链几乎是我们在这个有限的空间内暂时能够做到的最优的设计了。

关于折叠屏屏幕的折痕,OPPO Find N采用的的铰链技术是哪种我们还不清楚,根据虎哥的话来说OPPO Find N是“折叠屏手机最浅的折痕”。

我认为如果要在现在已有的折叠屏产品上更进一步降低折痕的话,只优化铰链恐怕是不够的。

OPPO Find N应该对屏幕的材质也有进一步的优化。

具体的技术内容我并不专业,就不多说了,我们可以等发布会上看一下。


OPPO未来科技大会将会在12月14日开始,邀请函都已经发完了。

虽然我并没有收到,不过不妨碍我拿大佬的图装一下。

OPPO这次的邀请函是一本书《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我小学时就非常喜欢的科幻小说,虽然当时我是当冒险小说看的,直到后来了解凡尔纳生活的年代后,我才对凡尔纳的想象力有了直观的认识。

《海底两万里》我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是能代表人类对于未来最自由的想象的一本书,用来作为OPPO未来科技大会的邀请函我觉得很恰当。

另外前几天还有大佬认为这代表着OPPO的马里亚纳海沟计划,这表示这次大会还会有OPPO的自研芯片发布。

原本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牵强,《海底两万里》又不是只有马里亚纳海沟,结果OPPO还真的宣布自己做了NPU芯片。

好吧大佬们还真猜准了,这确实是马里亚纳海沟计划的重大进展。

具体的新品内容大家还是关注12月14日开始的OPPO未来科技大会,这个活动应该是14号15号两天,分别发布不同定位的产品。


user avatar   jiang-zhong-ceng-you-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刘海屏、到升降摄像头、再到挖孔屏等,手机屏幕形态日趋稳定和缺乏想象力。

折叠屏无疑成为了开启下一个屏幕创新点的关键,三星、华为等大厂纷纷推出自己的折叠屏产品。初代折叠屏发布同时期就已经曝光过自己方案的OPPO,中间也搞过更为梦幻的卷轴屏方案,却一直没有推出面向消费者的量产产品,及至今日。

OPPO放弃了吗?显然没有。

通过刘作虎的微博可知,OPPO对过去几年折叠屏的实用性、成熟度都不够满意,希望能够将真正成熟、好用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过去四年内部整整发展了6代,才有了Find N。

这并不意外,OPPO总是喜欢后发先至。Find N也很容易让人想到Find X,即便到目前也是拥有最为梦幻的升降摄像头方案。

因此,对于Find N,我的期待值很高,既包含创新性,又包含实用性。结合目前折叠屏带来的体验改变和面临难点,说一下我期待中的Find N。

一、内折还是外折

这是折叠屏形态的首要问题,也各有优缺点。

内折指的是折叠后屏幕位于内侧,外折则屏幕位于外侧。显然,外折用一块屏幕实现了大小屏幕的切换、保证了折叠前后都可以看到屏幕,内折的屏幕往往需要在外侧单独放置一块小屏用于折叠后显示。

外折更加简洁,但屏幕碎裂损坏的危险大大提高,且折叠屏目前的屏幕本身就更为脆弱。从耐用性和可靠性角度来讲,Find N还是应该选择内折。

二、屏幕的尺寸

折叠屏最大的意义还是提供了折叠前后两块不同尺寸的屏幕,因此屏幕的尺寸大小很关键,它既影响视觉体验又影响到整机重量。

目前无论是华为和三星,小屏幕是手机的大小,而展开后的屏幕类似于一个方形的小平板。Find N预计也是这种情况,改变这种情况可能需要等到以后的卷轴屏。

需要注意的是,三星fold3的小屏幕有些细长、与手机目前的比例不太一致,根据一些反馈来看,用户更喜欢打开内屏使用;而华为mate x2用户更喜欢用外屏,内屏打开率不是很高,原因在于外屏是6.45英寸正常手机比例,使用起来会很舒服,内屏打开后很多场景体验提升并不是很大。

无论是用户更喜欢内屏还是外屏,这都不是一个很好的状态。如何平衡内外屏的使用,让两块屏幕都能发挥出价值,这是Find N需要解决的地方。

这封公开信我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是,“够小,也足够大”。之前评价折叠屏的时候,我说很喜欢,但都太重了,是普通手机的近两倍。什么时候能够做轻一些,体验才会更好。

顺着这个思路想,也许尺寸的思路未必一定要正常手机+小平板,也可以是小屏手机+大屏的差异化竞争思路。如此一举两得,视频、办公等打开大屏,微信等用小屏就可以,解决了内外屏的平衡,又能减轻重量。

三、屏幕的贴合和折痕

折叠屏目前的技术难点就在于如何把一块屏幕多次对折又展开后依然平整,而这最难便是铰链的设计。

也很好理解,一张纸你如果直接对折、压平、再展开,一定会有一条折痕,而如果让纸不完全对折而是在弯折处保持弧度则可能不会留下折痕。

铰链的作用其实就是让屏幕合上的同时又能让屏幕在弯折处有一个较缓的弯折。如上图,目前的方法,比较简单的是非完全贴合、弯折处有缝隙;比较优秀的方案是屏幕完全贴合,在弯折内部有一个类似于水滴型的结构。

既然是OPPO四年磨一剑的产物,自然应该做的足够优秀,期待Find N能够做到完全贴合的同时又能保证折痕比较轻。

另外,一些厂商的铰链可以做到随时随地的悬停,Find N最好也能做到。我能想到的一个场景是,在看电视的时候,可以不用任何支架就能用外屏看,非常的方便。

四、屏幕的素质

折叠屏最大的意义就是提供了两块大小不同的屏幕,因此屏幕的显示效果也极为重要,尤其是内屏。不然,费劲了心思搞出来的折叠屏,作用大打折扣。

目前OLED屏幕主要是刷新率、分辨率、色域、亮度、材质、色准等几块,准备了这么久,Find N预计会提供一块素质极佳的好屏幕。

五、软件优化

小屏幕用手机的这套操控逻辑即可,但大屏幕目前都比较方,如何提高内屏的使用效率,是折叠屏面临的巨大考验。除非OPPO把内屏搞得和正常手机比例一致,否则对于大屏的操控逻辑要有适度的调整和优化。

如果就像现在猜测的这样依然是比较方的造型,内屏更倾向于类似小平板的感觉。那不同应用的分屏、应用内部的分屏都要搞起来,将目前一些做得好的平板操控逻辑和软件优化适配到内屏,将会极大提升内屏的使用体验,也会让折叠屏的价值更容易被人接受。

当然,拥有两块大小不同的屏幕,也要做好这两款屏幕的互动和统一,比如壁纸如何更好的适配大小屏,比如小屏打开一个软件、大屏再打开时如何保证体验的一致性,或者反过来,等等。这些看上去很细节的点,其实就是用户最常面对的场景,需要用心优化,让用户无感。

OPPO预计将会拿出更多场景的优化,以及软件或系统操控方面的创新。

六、其他素质

折叠屏一般作为厂商的顶级旗舰发布,因而OPPO极有可能在续航、影像系统、扬声器、振动马达等各方面的配置都会堆齐,然后做当之无愧的绝对旗舰。

总结

2018年7月,当我第一眼看到Find X的时候激动了好久,它不只是产品力足够好,设计更是巧夺天工,有一种不可名状的美。及至今日,我也依然认为那是最好看的手机之一。

OPPO的技术能力、设计能力在国内一直都是非常优秀,因此我对即将发布的Find N有非常大的期待。四年迭代六次才愿意拿出来,OPPO对于产品精益求精的态度值得肯定,期待OPPO交出一份配置堆满、足够成熟且好用的折叠屏方案,帮助折叠屏从尝鲜往好用跨进。


user avatar   nicle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星和华为已经迭代自己得折叠屏方案了,前者有素质优秀的UTG(超薄柔性玻璃),但对U型铰链很是执着,后者拥有结构精密,内应力小的“水滴”铰链方案,却没有UTG。

OPPO的“后发”能不能“先至”呢?我个人还是很期待的。

目前透露出的信息来看有几个信息:

  1. 历时四年,经过六款选型才决定商用。
  2. 突破性地解决了折痕与耐用性问题。

首先看第一点,历时四年六个选型,这四年里供应链的折叠屏技术一直在演进,说明OPPO一直在跟进内测且预研了市面上所有方案组合。

然后看第二点,“折痕与耐用性”突破性解决,这个问题很明显指向了“材料”与“设计”端,其中,“折痕”对应着“铰链选型优化”与“应力优化”,“耐用性”对应着“材料选型搭配”与“应力优化”,两者的交集恰恰是”应力优化“。

如果从这一点着手分析的话,那么OPPO大概率是选用了类似”水滴“铰链这种以扩大弯折半径减少”应力“的方案,我们来看一下刘作虎在微博上发的图:

很明显,上方突起的是影像模组,在这一面大概率不会有屏幕(用了也很难雅观),以OPPO的审美,那基本上可以确定FIND N采用了”内折“方案,其次来看收折后的手机两端与容纳铰链的”脊部仓“,从人工学来看,这个厚度以及上下屏合并后的缝隙度,我觉得基本不会是大缝隙的”U型铰链“了(如我上文所说的,大概率是类”水滴“铰链方案)。

那么就只剩一个问题了,就是”耐用度“,一般来说,如果官宣中对于”耐用度“有自信的话,那么大概率不是”贴合树脂“而是”超薄柔性玻璃“。

综上所述,我们把几个线索串起来,这个轮廓就没那么模糊了:

内折+类水滴铰链+类UTG超薄柔性玻璃。

但问题还有很多,Find N到底会采用什么外屏比例与内屏比例呢?软件适配做得如何呢?

但,既然官方对于自己的硬件设计(结构与耐用度)那么自信,我相信软件层面也不会拉跨。

只能拭目以待了。


user avatar   kong-jiong-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刘作虎官宣OPPO首款折叠屏手机Find N,这里的N,我认为意思有很多。

对于OPPO来说,N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就是曾经的OPPO N1、N3手机。曾经的OPPO N系列手机,采取了可以翻转的摄像头,可以说是智能手机挑战“维度变化”的早期作品。


而这次的OPPO Find N折叠屏手机,N是一个new“N”。颇有艺术感的翻转设计,从摄像头这个小部件,转移到了手机的主体部件屏幕上去了。有意思的是,2017年OPPO N3停产,2018年OPPO就开始了折叠屏的研发,最终造就了2021年的Find N折叠屏量产机,N在OPPO是一个内涵不断更新的字母。



作为智能手机行业中“姗姗来迟”的折叠屏产品,Find N在我看来最值得期待的,就是前代产品可能不具备的“成熟”。

目前折叠屏手机并不都十分完美,特别是在实际使用中,外屏或者内屏总有一个会成为日常使用“舍弃”的对象,对消费者来说,折叠屏的价值似乎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

就以许多内折形式的折叠屏手机为例,其外屏过于窄、长,握持手感并不是特别好。所以日常使用用来回复即时消息、或者是看地图导航等等,操作手感和视觉效果都让人不太习惯,即便永久了也难适应。我有一位朋友开玩笑说道,有时候拿外屏用,感觉好像用了一个厚厚的遥控器。这种调侃或许不够准确,但是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消费者的诉求,我们想要的折叠屏手机,是正常使用时候像一台普通的手机,打开时又有另一番天地。



相比之下,上下折叠的手机则没有这样的烦恼。因为不打开的时候只有小小的副窗来使用,打开以后的比例与尺寸与一般手机无疑,使用起来固然方便,但是缺乏大屏和丰富交互的加持,“折叠”的目的似乎只是为了颜值和便携性,只是折叠屏手机中的一种简易方案。外折方案的折叠屏手机似乎使用起来更便利,但其交互还不够丰富,没有充分挖掘“折叠”的魅力。更像是“折叠平板”而非手机。

折叠屏手机,从形态上来说,既不是直板手机,也不是平板电脑,在折叠状态下,应该在硬件和软件上有更多针对性的设计。我对OPPO Find N的期待,也建立在这样的观点之上。

我对Find N的具体期待有这些:

一、折叠状态下屏幕的宽度和单手握持相适应,不能太厚重,日常使用微信和导航、支付软件时候,能延续其他手机的视觉习惯和操作习惯。考虑到外屏的屏幕尺寸一般不超过6寸,实际的外屏幕长宽比应该稍低于现在的主流大屏手机,最好在19:9以下。

当然如果外屏比例不同于现在常见的折叠屏,我期待OPPO能在配色上多玩出点花样来,黑色的折叠屏手机属实有些看腻了。

二、在硬件上,屏幕应该更耐折,比如说2020年刘作虎就表示折叠屏不耐用还有折痕,现在他全力打造的这一台折叠屏OPPO Find N,想必耐折程度应该有一个不错的进步。

但是这一点我认为实际实现的难度较大,因为目前采用三星屏幕方案的一些折叠屏产品在折痕上优势都不大,我很好奇OPPO Find N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减少折痕,是采取更好的屏幕材料,还是在铰链上下功夫?

三、让人在日常使用中更有打开的欲望:这一点听起来很玄乎,但是又很实际。如果折叠屏手机只是在我需要看剧的时候打开屏幕,我为什么不直接买一台平板呢?

这方面,我希望OPPO Find N能做出一点“爽点”出来。就比如说曾经的OPPO Find X,在那个升降摄像头产品诸多的年份里,OPPO Find X还是凭借着独特的造型,让人更喜欢打开它的前置摄像头,后来的OPPO Reno的扇形升降,更是将机械升降摄像头从一件想起来很突兀的事情,做成了用起来很优雅的设计。

所以,我期待的是OPPO Find N能在屏幕开合上做出更优雅的玩法。比如说开合过程中阻尼更具备持续的线性感受,在开合动作到位的时候再给一个清脆干净的手感反馈。并不是单纯“啪啪”开合的机械感,这样像我这样的用户肯定会更愿意使用。

但是如果这么设计的话,给原本就空间不富裕的折叠屏手机,会带来多大的结构设计上的压力呢?Find N能不能让人有一种,折叠大屏的开合也能这么优雅的感觉呢?

当然了,关于这台手机的相机、电池以及关键的软件交互,也影响最终的体验。但是作为一台折叠屏手机,我相信能不能把开合这件事做完美,是一台手机最终体验的基础,如果Find N能在开合上给人一个“New”的感受,相信最终的产品一定是成熟可靠的。


user avatar   wjn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Find N作为OPPO保密等级最高的产品,虽然之前已经在网上有一些零星的信息爆料,但限于保密协议,所能公开讨论的并不多。所以截止到目前为止,最能够窥清整个产品框架的唯一公开信息源,还是刘作虎这封公开信。

在开始讨论Find N之前,我倒是想先简单聊聊,为何业界如此看重这块屏?对其进行一而再、再而三地升级改造?

功能机时代的手机屏就是单一的屏,起到查看内容的作用。但智能机时代的屏,则已经衍生出了很多的新功能,比如最直观的就是担当起了“键盘输入”及其他交互界面的角色。

也是因为屏幕的作用意义非同寻常,所以才有了公开信里“屏幕是智能手机进化的起点”——这样充满激情和梦想的说法。

而单一屏转向更大可视面积折叠屏的时候,“高效率”就走向了前台,促成了“形态创新带来的体验革命”。

所以对智能机而言,折叠屏的出现和升级,都是具有前瞻性价值的。


当下的折叠屏市场,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市场教育,对厂商和用户而言,都开始进入了“热恋”之后的思考阶段:

你……是我想要的吗?

这个情形对于市场后来者的OPPO,无疑是大大提高了准入门槛,更是需要直面“如何证明OPPO折叠屏真的与他们不同”这个灵魂拷问。先发者的短板可以称之为“试错”,但后来者的不足却极大可能是“踩空”。

四年六代原型机的更迭淘汰,很多产品细节都在做修改甚至是舍弃,“一款真正好用且具有体验创新、让你爱不释手的折叠屏手机”应该一直坚守什么?

刘作虎的公开信里具象了两个标准:“美”和“好用”。

其实“美”和“好用”的背后共性都是体验,是对“可用性、耐用性和创新”三者合一的综合评价。

关于“美”,我留意到了这段话:

我们必须做到设计简约优雅,材质自然舒适,在满足强大性能的同时也保持恰当的重量和尺寸,拥有绝佳的好手感……

Find N非常自信地明示大家:与当下厚重的主流折叠屏产品相比,Find N在尺寸和重量都是有别于友商的。

我们现在一直诟病的折叠屏体验不佳,最集中的火力点就是“厚重”。厚和重是很多折叠屏用户从向往到弃用的最直接原因,同时也是折叠屏将很多女性用户拒之门外的一大壁垒。

随着技术的进步,做一台折叠屏已经不是难事。而如何通过技术革新来解决折叠屏的三维尺寸和重量,才是市场后来者的首要难题。

对已经初步成型的市场而言,假如依旧是差不多的手感,很难说服用户去选择一个新品牌。OPPO已经看到了这一点要害,所以轻薄是OPPO必然追求的方向,而具体轻薄到什么程度,还是要等到14日的发布会上看官宣。


而关于“好用”,公开信里的内容就差让Find N直接“报身份证号码”了。

我们提炼一下:

  • 合屏和开屏的手感一致
  • 大屏能提供直板机无法比拟的高效率
  • 屏幕的折痕、耐用性等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准
  • 行业里目前最好的铰链和屏幕技术

合屏、开屏的手感,屏幕折痕和耐用性,都是依托于铰链和屏幕技术的。而大屏的高效率则是有赖于UX交互界面的设计。

之前微博上有爆料OPPO所申请的铰链专利,但目前还无法知晓Find N的铰链是不是又在后来做了新的改进,并且都有些什么具体的技术亮点。同时还有爆料说OPPO的铰链为完全自研,且同时选择了与苹果供应链相同的代工厂生产。

如果铰链是硬件侧的技术卡点,那么UX交互界面的设计则是软件侧的技术卡点了。从单屏到多屏,从小屏到大屏,这不是简单地将图标和界面按照不同尺寸做个适配这么简单。

UX交互的好用和易用,背后所关联的——是用户对大屏的使用频率。厂商开发折叠屏的目的,是要用户沉浸在大屏的体验中,而如果用户的大量使用时间和习惯都依旧停留在小屏端,那还选择折叠屏干嘛呢?

可用户不愿意用大屏的原因是有若干可能的,也许就仅仅是第一步开合麻烦就足以劝退。也有可能是觉得对交互的不适应,无法体会到大屏UX界面比小屏界面的优越性和易用性。

我一直觉得OPPO的产品在细节的细腻度上非常深入,也不知道这一次会不会继续发扬这个长项,吸引用户能高频打开大屏,形成深度使用习惯。


那么是什么在支撑OPPO投入这么多精力和资源来做折叠屏呢?

如果我们可以「真正」突破屏幕尺寸的边界,现在的效率和交互体验将再次被颠覆。

“发现一种新可能”的内心深处,是颠覆现有行业和产品格局的决心和勇气,是改变世界和行业的坚定信念。


最后想聊聊定价这件事。

前几天我参加了一场某白酒品牌的活动,联办的某友商品牌在现场一口气卖了8台折叠屏。这件事其实说明了一个很朴素的道理:折叠屏不是靠价格来打市场的。

当然,不是说折叠屏就可以漫天要价,而是折叠屏产品在当前依旧是属于高端数码产品,厂商更应该是从质感和体验来入手。从这个角度来看,OPPO不急不躁,历经四年六代才推出第一款折叠屏的策略,至少在方向是没有问题的。

OPPO依旧是属于品牌上升期的阶段,比起忙着证明“我有我能”,更需要证明的是“我好我精”。所以做好自己的质感,并定下一个合理的价格,是比急着搞“性价比”路线更具实际意义。

那么从我的认知来说,我希望这款产品是高于万元的。因为我坚信,愿意选择Find N的用户不是因为贪图便宜,而是因为Find N有打动他的产品质感和体验心得。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苹果提交环绕屏手机新专利?是否意味着环绕屏将是未来趋势? 
  如何评价 OPPO 发布的 599 元无线降噪耳机 OPPO Enco Q1? 
  如何评价OPPO Find X2 Pro仅凭借三摄就获得124分,并列DXO榜单第一? 
  如何评价闪念胶囊被“抄袭” 以及罗永浩对此事的看法? 这能否一定程度说明闪念胶囊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最近想买个折叠屏,OPPO 新出的那个怎么样?有用过的吗? 
  OPPO、vivo、小米都做出了多屏协同,对华为的多屏协同还能有期待吗? 
  为什么OPPO反超华为成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 
  2020暑假的时候,三星s20和OPPO find x2pro,哪个价格会下探得更深?哪个更加香? 
  如果全面屏真的 100% 做到了,那么手机的差异性,会由什么来体现? 
  折叠屏手机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前一个讨论
《斗破苍穹》萧炎为什么娶了美杜莎没娶云韵?
下一个讨论
如何向孩子解释「为什么石头是硬的」?





© 2024-11-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