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所在领域的入门书单是怎样的? 第1页

     

user avatar   jiang-yuan-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五年前就写过一个政治哲学的入门书单(链接放在最后),这些书我依然是强烈推荐的。不过对于初学者,这个单子还是太多太长,所以更新一个更简短更偏向入门者的书单。内容是高度个性化的,肯定和老师上课划拉的书单不一样。

  1. 萨拜因《政治学说史》。这本书和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史》在推荐榜单里通常是并列关系,只不过方法论不太一样。如果硬要二选一,那我推荐入门时候读萨拜因的《政治学说史》,理由在这个答案里写得比较详细。

2. 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这本作品对于各种当代政治哲学流派有清晰的梳理和介绍,作为一部导论,质量极佳。

3. 沃尔夫《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道德哲学》。这本虽然是讲伦理学,而非政治哲学。但考虑到(1)伦理学对于理解政治哲学有很大帮助,且其中也不乏交叉领域;(2)这本书介绍的方法和思路泛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所以我个人建议所有社科领域的初学者都读一读这本书。

4. 斯金纳《国家与自由》中《霍布斯及其批评者:自由与国家》。这篇文章对于“自由”概念有非常清晰的梳理。细节当然有值得商榷和理论争议之处,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框架,配上一句“请朗读并背诵全文”都不为过。

5. 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序言。虽然我们并不把韦伯放在政治哲学的万神殿里,不过这篇序言是阐述现代性的名篇。

6. 伯林《自由论》中《穆勒与生活目的》。近现代政治哲学是奠基于自由主义之上的,伯林这一篇是对自由主义理想相当好的阐发。

7.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就我个人的观点,政治哲学爱好者都需要学一点起码的经济学,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切换成经济学研究者的思路。这既是为了获得不同的视野和方法,也是为了避免反过来被经济学帝国主义俘获。不过怎么体系化地学经济学我也不太明白,至少奥尔森这本书无论本书的内容还是使用的思维方法对于政治哲学爱好者都是有帮助的。

至于历史上经典政治哲学家的名作,我个人推荐入门者先看如下几部:

  1. 柏拉图《申辩篇》;
  2. 卢梭《社会契约论》、《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3.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4. 密尔《论自由》

推荐这几部的原因是这几部作品篇幅非常短。虽然对于初学者来说,读懂是不可能读懂的,一辈子都读不懂康德的,但是就我个人的阅读体会,这几部作品是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内容并不那么枯燥乏味。所以初学者可以先从这几部作为起点,不求甚解,只求看个热闹。如果这几部作品都读不下去,那其他书也就算了吧。

五年前的答案在这里,时间过得真快,我的水平和五年前相比退步太多了。


user avatar   yan-xin-f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下面是科技哲学、科技史、科学社会学、科技传播、科技政策方面博士生的必读书目及进阶书目,虽然说是针对博士生,但是因为这些学科并没有本科专业,所以基本相当于本学科的入门读物,不管你是不是这个专业,科学技术无疑在今天已经成为最显性、影响力最大的存在,了解一些与科学相关的历史、哲学、社会学、传播学、科技政策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很多问题也非常有趣。(偷偷告诉你,这是清华大学曾经的本学科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必读书目哦)~

科技哲学、科技史、科学社会学必读书目(30本)

1.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于光远等译编,人民出版社,1984

2. 曾国屏等编:《当代自然辩证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 蒋劲松,刘兵:《科学哲学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 王巍:《科学哲学问题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5. 洪谦:《论逻辑经验主义》,范岱年、梁存秀编,商务印书馆, 2010版

6. Thomas 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2(或1970版)

7. Thomas Kuhn:《必要的张力》,范岱年、纪树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或英文原版

8. I. Lakatos, A. Musgrave编:《批判与知识的增长》,周寄中译,华夏出版社, 1987;或英文原版

9. 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科学出版社,2012

10. 吴国盛:《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11. Charles E. Harris等编:《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第3版),丛杭青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或英文原版

12. Steven Shapin & Simon Schaffer:《利维坦与空气泵》,蔡佩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或英文原版

13. George Sarton:《科学的历史研究》,刘兵等编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或英文原版

14. W.C. Dampier:《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李珩译,商务印书馆,2009;或英文原版

15. James McClellan & Harold Dorn:《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王鸣阳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或英文原版

16. 刘兵:《克丽奥眼中的科学——科学编史学初论》(修订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

17. James Reardon-Anderson: The Study of Change: Chemistry in China 1840-1949,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18. JohnV.Pickstone:《认识方式:一种新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史》,陈朝勇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或英文原版

19. 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或科学出版社,1982版

20. Joseph Needham(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陈立夫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或英文原版

21. 英国上议院科学技术特别委员会:《科学与社会》,张卜天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或英文原版

22. Robert K. Merton:《科学社会学》(鲁旭东 林聚任译),商务印书馆,2009;或英文原版

23. J.R. Cole & S. Cole:《科学界的社会分层》,赵佳苓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或英文原版

24. Sergio Sismondo:《科学技术学导论》,许为民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或英文原版

25. David H. Guston:《在政治与科学之间:确保科学研究的诚信与产出率》,龚旭译,科学出版社,2011;或英文原版

26. J. Fagerberg等:《牛津创新手册》,柳卸林等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或英文原版

27. W. L. Neuman:《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郝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或英文原版

28. 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29. David Bloor:《知识与社会意象》,艾彦译,东方出版社,2001;或英文原版

30. C.P. Snow:《两种文化》,陈克艰等译,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或英文原版

科技哲学、科技史、科学社会学进阶书目(适合科技哲学方向)

1. C.G.Hempel:《自然科学的哲学》,张华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或英文原版

2. Karl Popper:《科学知识进化论》,纪树立编译,三联书店,1987

3. Paul Feyerabend:《反对方法》,周昌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版;或英文原版

4. Ian Hacking:《表征与干预》,王巍等译,科学出版社,2011;或英文原版

5. Nancy Cartwright:《斑杂的世界》,王巍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版;或英文原版

6. Andrew Pickering:《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柯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或英文原版

7. 吴彤等:《复归科学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8. Andrew Feenberg:《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 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10. 雷毅:《阐释与整合:深层生态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11. 殷瑞钰等:《工程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12. Donald Worster:《自然的经济体系》,侯文蕙译,商务印书馆,1999;或英文原版

科技哲学、科技史、科学社会学进阶书目(适合科技史与科技传播方向)

1. Steven Shapin:《科学革命:批判性的综合》,徐国强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或英文原版

2. A. Koyre:《伽利略研究》,刘胜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或外文原版

3. David Lindberg:《西方科学的起源》,张卜天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或英文原版

4. 董光璧主编:《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 I.B.Cohen:《科学中的革命》,鲁旭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或英文原版

6. 刘钝、王扬宗编:《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7. G. Lloyd:《早期希腊科学》,孙小淳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或英文原版

8. H. Butterfield:《近代科学的起源》,张丽萍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或英文原版

9. 英国皇家学会:《公众理解科学》,唐英英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或英文原版

10. 刘华杰编:《科学传播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1. M. Dierkes等编,《在理解与信赖之间》,田松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或英文原版

12. 任福君、翟杰全:《科技传播与普及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科技哲学、科技史、科学社会学进阶书目(适合科技政策方向)

1. 刘珺珺:《科学社会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2009

2. H. Zuckerman:《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周叶廉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或英文原版

3. D. Crane:《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刘 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或英文原版

4. H.M. Collins:《改变秩序——科学实践中的复制与归纳》,成素梅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或英文原版

5. Bruno Latour & Steve Woolgar:Laboratory life :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fact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6. Anthony Giddens:《社会学》(第五版),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或英文原版

7. 吴嘉苓等编:《科技渴望社会》,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4

8. 吴嘉苓等编:《科技渴望性别》,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4

9. 李正风、曾国屏:《中国创新系统研究:技术、制度与知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10. Chris Freeman & Luc Soete:《工业创新经济学》,华宏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或英文原版

11. Richard Nelson等:《国家(地区)创新体系比较分析》,曾国屏等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或英文原版

12. Sheila Jasanoff等:《科学技术论手册》,盛晓明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或英文原版

13. D.E. Stokes:《巴斯德象限》,周春彦等译,科学出版社,1999;或英文原版

14. John Ziman: Real Science: what it is, and what it mea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喜欢的话,欢迎收藏和点赞呦,爱你❤️


user avatar   su-ling-x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是最开始感兴趣…不是历史系的那就是…

中国: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钱穆《历代中国政治得失》三联书店出版2005年版

外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历史系书单…书单较长…

先是中国古代史:

隋唐史研究

一、唐宋、元明清学者的研究

唐朝人、五代人和宋朝人就很重视隋唐历史的研究,特别注重资料的收集保存和总结其治乱得失。唐朝温大雅撰《大唐创业起居注》,魏征等撰《隋书》,吴兢撰《贞观政要》,姚汝能撰《安禄山事迹》,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李林甫等撰《唐六典》,杜佑撰《通典》隋唐部分,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五代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王定保撰《唐摭言》,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王溥撰《唐会要》,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范祖禹撰《唐鉴》,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隋唐部分,以及司马光等撰《资治通鉴》隋纪唐纪部分,为其代表作。

元朝胡三省为《资治通鉴》系统作注,其中对隋纪唐纪部分所作的注,以及马端临《文献通考》关于隋唐各项制度和经籍、舆地等的系统整理,无疑是元朝人的代表作。这些文献,今日多被视为研究隋唐历史的基本史料,实际上它们也是各时代隋唐史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明末清初,王夫之《读通鉴论》隋唐诸帝部分和顾炎武《日知录》隋唐部分,对隋唐历史多有精审评论和考证。清代的隋唐史研究成就巨大,注重史实考证和史料辑补。代表作有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隋唐部分,钱大昕《廿niàn二史考异》隋唐部分,赵翼《廿二史札记》和《陔余丛考》隋唐部分,罗士琳《旧唐书校勘记》,罗振常《新唐书斠[jiào义》,赵绍祖《新旧唐书互证》,沈炳震《新旧唐书合钞》和《唐书宰相世系表订讹》,徐松《登科记考》和《唐两京城坊考》,劳经原、劳格《唐折冲府考》,赵钺《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和《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王先谦《新旧唐书合钞补注》和《新旧唐书魏征列传合注》,吴廷燮xie《唐方镇年表》等。

二、当代学者研究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进化史观和唯物史观的传播,隋唐史研究有了比历史循环论更加先进和科学的历史哲学作为指导,理论方法和研究领域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更保证了研究的科学路径和正确方向,从而呈现出新气象和新水平。20世纪以来,隋唐史研究取得了更大成就,涌现出更多的代表作。以下大致从若干方面,对有关代表作试作列举。由于见闻学识所限,遗漏粗疏在所难免,只是希望能对初学隋唐史者有所借鉴而已。

1、 隋唐断代史:

杨志玖《隋唐五代史纲要》(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再版),是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撰写的第一部隋唐五代史通史,意义重大。

岑仲勉《隋唐史》(高等教育部教材编审处1957年版,中华书局1982年版),属札记著作,按照专题撰写,特点鲜明。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史料扎实,具有研究综合融会贯通的特点。

吴枫《隋唐五代史》(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体例得当,论述简明。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三联书店1961年版,其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多次重印),体系完整,扼要详明。

章群《唐史》(香港龙门书店1978年版),以叙事详细著称。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史料丰富,论说严密,对文化方面的阐述尤多,成为特色。

(英)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按照专题深入探讨,在研究思路、方法、观点上均富有启发。

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以作者在北京大学历年讲授隋唐史的讲义为基础写成,特点突出,便于初学。

2、综合性专著和论文集:

李树桐《唐史考辨》(台湾中华书局1965年版)和《唐史新论》(台湾中华书局1972年版)。

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版)。

岑仲勉《唐史余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1版)。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三联书店1979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和《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三联出版社2001年版)。

汪篯《汪篯隋唐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金宝祥《唐史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唐长孺《山居存稿》(中华书局1989年版)和《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胡如雷《抛引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池田温《唐研究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黄永年《文史探微》(中华书局2000年版)和《文史存稿》(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

吴枫《吴枫学术文存》(中华书局2002年版)。

李廷先《唐代扬州史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等。

这些著作持论甚高,很具学术风格。

3、政治史专著: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和1997版唐振常导读本,三联书店2001年版)。

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台湾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69年版)和《唐代政治史论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其增订本2004年版)。

岑仲勉《郎官石柱题名新考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中华书局1986年据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影印本)。

谢保成《中国隋唐五代政治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胡如雷《隋唐政治史论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等。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影响最大,阐述了一些重要见解:一是“种族文化说”,认为种族和文化问题,是理解唐代史事的关键;二是“关陇集团”和“关中本位”说,认为西魏北周迄于隋唐的统治集团,都是宇文泰入关后以关中地区为中心的“关陇集团”,有唐一代统治阶级的政治纷争即是这一集团的兴衰及分化;三是“党派分野”说,认为唐代党派以社会背景来划分,关陇集团为士族阶层,长期把持政柄,科举出身者多为新兴庶族阶层,两个阶层之间不断勾心斗角,一直持续到安史之乱后的牛李党争。这些见解以及对这些见解的进一步的申论和商榷,至今仍是学术热点之一,表明了该书持久的学术生命力。

4、制度史专著: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三联书店2001年版)。

薛作云《唐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李季平《唐代奴婢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中华书局1987年版)。

张国刚《唐代政治制度论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王永兴《唐勾检制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甘怀真《唐代家庙礼制研究》(台湾商务1991年版)。

刘海峰《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台湾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

袁刚《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雷家骥《隋唐中央权力结构及其演进》(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版)。

宁欣《唐代选官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

宋大川《唐代教育体制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任爽《唐代礼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胡沧泽《唐代御史制度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程喜霖《唐代过所研究》(中华书局2000年版)。

李方《唐西州行政体制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吴丽娱《唐礼摭遗》(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郁贤皓、胡可先《唐九卿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志坚《唐代州郡制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等。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分叙论、礼仪(附都城建筑)、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附论等八个部分,对隋唐制度的渊源演变做了系统研究。在叙论中提出了隋唐之制度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齐,二曰梁、陈,三曰(西)魏、(北)周,而以前二源为主。在礼仪诸章中详细论说这一总观点,叙其发展演变概况。陈先生的观点为研究隋唐制度史提出了重要线索,具有重要学术启发。其它著作大都是各自领域的奠基之作或整合之作。

雷家骥的《隋唐中央权力结构及其演进》,试图从行政学的角度探讨问题,值得重视。

5、法律史专著:

倪正茂《隋律研究》(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

杨廷福《唐律初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乔伟《唐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版)。

王立民《唐律新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版)。

钱大群《唐律论析》(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和《唐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版)和《唐代法制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

杨廷福、刘俊文侧重以历史学的方法考释唐律,乔伟、王立民、钱大群侧重以现代法律思想分析唐律,各有专长和风格。

6、军事制度和军事史专著:

唐长孺《唐书兵志笺证》(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岑仲勉《府兵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章群《唐代蕃将研究》和《唐代蕃将研究续编》(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6年,1990年版)。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王永兴《唐代前期西北军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昆仑出版社2003年版)和《唐代后期军事史略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孙继民《唐代行军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和《敦煌吐鲁番所出唐代军事文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马俊民、王世平《唐代马政》(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李鸿宾《唐朝朔方军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艾冲《唐代都督府研究》(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年版)等。

陈寅恪、岑仲勉、谷霁光在府兵制起源、性质、是否兵农合一等问题上存有分歧。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认为,府兵制兼采鲜卑部落兵制和汉族城郭之制建立起来,在开始时府兵与农民迥然不同,到隋文帝时始大体上兵农合一;岑仲勉认同府兵制由鲜卑兵制而来,但不同意兵农合一,认为府兵制原则上为世兵制,为游牧社会的落后兵制;谷霁光认为封建兵制应是府兵制的主要来源与内涵,府兵制是封建社会的兵制,隋文帝开皇十年后,总的趋向是兵农合一,虽然并不绝对,但不是世兵制。

7、经济史专著:

鞠清远《唐宋官私工业》(上海新生命书局1934年版)。

陶希圣、鞠清远《唐代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全汉升《唐宋帝国与运河》(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和《中国经济史研究》第一册(香港新亚研究所1976年版)。

贺昌群《汉唐间封建的国有土地制与均田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和《汉唐间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一卷(吴杰译,商务印书馆1959版)。

李剑农《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三联出版社1959年版;中华书局1962年版)。

吴章铨《唐代农民问题研究》(台湾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3年版)。

黄毓枝《唐代寺院经济的研究》(台湾大学文学院1971年版)。

杨远《唐代的矿产》(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

(日)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龚泽铣译,中华书局1984年版)。

张弓《唐代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5年版)。

(法)谢和耐《中国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耿昇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宋家钰《唐朝户籍法与均田制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牟发松《唐代长江中游的经济与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

翁俊雄《唐初政区与人口》(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唐朝鼎盛时期政区与人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和《唐后期政区与人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葛承雍《唐代国库制度》(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陈衍德、杨权《唐代盐政》(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武建国《均田制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赵丰《唐代丝绸与丝绸之路》(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

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卢华语《唐代蚕桑丝绸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张泽咸《唐代工商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和《隋唐时期农业》(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

韩国磐《唐代社会经济诸问题》(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

邱添生《唐宋变革期的政经与社会》(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

魏明孔《隋唐手工业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卢向前《唐代西州土地关系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刘玉峰《唐代工商业形态论稿》(齐鲁书社2002年版)。

张剑光《唐五代江南工商业布局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2003年修订版)。

杨际平《北朝隋唐均田制新探》(岳麓书社2003年版)。

杜瑜《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唐宋间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等。

陶希圣、鞠清远《唐代经济史》是奠基之作。全汉升《中国经济史研究》第一册所收论文尤其是《中古自然经济》一文极具水准。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一卷所收论文多具开创性。李剑农《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擅长宏观考察,是高水平的综合之作。贺昌群的两本著作是以唯物史观作指导研究汉唐间土地所有制问题的典范之作。其他论著多为深入的专题之作,或在理论方法上有所创新。


8、财政史专著:

鞠清远《唐代财政史》(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草》(中华书局1986年版)。

陈明光《唐代财政史新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1999年第2次印刷)。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等。

鞠清远的著作是奠基之作,张泽咸的著作论说精审,陈明光的著作以国家预算的视角分析研究,李锦绣的著作论述综合,系统全面。

9、社会史和阶级关系史专著:

黄现璠《唐代社会概略》(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谢海平《唐代留华外国人生活考述》(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高世瑜《唐代妇女》(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臧嵘等《中国隋唐五代习俗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徐庭云《隋唐五代社会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李斌城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郭锋《唐代士族个案研究:以吴郡,清河,范阳,敦煌张氏为中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贾二强《神界鬼蜮——唐代民间信仰透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牛志平《唐代社会生活丛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胡如雷《唐末农民战争》(中华书局1979年版)。

方积六《黄巢起义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张泽咸《唐代阶级结构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等。

黄现璠《唐代社会概略》篇幅不长,却是开山之作,徐庭云《隋唐五代社会史》,李斌城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和张泽咸《唐代阶级结构研究》,均是综合之作。

10、文化、艺术、宗教、考古、教育等方面专著:

罗香林《唐代文化史研究》(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出版社1957年版)。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中华书局1963年版)。

范文澜《唐代佛教》(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郭朋《隋唐佛教》(齐鲁书社1980年版)。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年版)。

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版)。

瞿林东《唐代史学论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程蔷等《唐帝国的精神文明——民俗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齐东方《唐代金银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斌城主编《唐代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牛致功《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

高明士《东亚教育圈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宿白《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等。

李斌城主编《唐代文化》是最为整合的研究成果,其他著作均为名作。

11、人物研究专著:

萧涤非《杜甫研究》(上、下,山东人民出版社1956、1957年版)。

韩升《隋文帝传》(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袁刚《隋炀帝传》(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牛致功《唐高祖传》(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胡如雷《李世民传》(中华书局1984年版)。

赵克尧、许道勋《唐太宗传》(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袁英光、王界云《唐太宗传》(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袁英光、王界云《唐明皇传》(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阎守诚、吴宗国《唐玄宗》(三秦出版社1991年版),

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胡戟《武则天本传》(三秦出版社1986年版)。

罗元贞《武则天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丁鼎《牛僧孺年谱》(辽海出版社1997年版)。

赵文润、王双怀《武则天评传》(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

雷家骥《武则天传》(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杨廷福《玄奘论集》(齐鲁书社1986年版)等。

12、民族关系专著:

马长寿《突厥人和突厥汗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岑仲勉《突厥集史》(中华书局1958年版)和《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中华书局1958年版)。

(法)沙畹《西突厥史料》(冯承钧译,中华书局1958年版)。

林干《突厥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辽海丛书》本,1931 年)。

马长寿《南诏国内的部族组成和奴隶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周伟洲《吐谷浑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和《唐代党项》(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段连勤《隋唐时期的薛延陀》(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卢勋等《隋唐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刘统《唐代羁縻府州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版)。

薛宗正《安西与北庭——唐代西陲边政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等。

岑仲勉对突厥史研究,金毓黻对渤海国史研究,都做出了开拓性和奠基性贡献。

13、中外关系专著:

余又荪《隋唐五代中日关系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日)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胡锡年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法)阿里·玛海扎《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耿升译,中华书局1993年版)。

林悟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版),

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美)爱德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吴玉贵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方亚光《唐代对外开放初探》(黄山书社1998年版)。

(日)堀敏一《隋唐帝国与东亚》(韩昇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拜根兴《七世纪中叶唐与新罗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等。

14、历史地理专著: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5-1986年版)。

程志、韩滨娜《唐代的州和道》(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

陈小平《唐蕃古道》(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

刘希为《隋唐交通》(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版)。

李健超《增订唐两京城坊考》(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

费省《唐代人口地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版)和《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三秦出版社1991年版,2006年第2版)。

程存洁《唐代城市史研究初篇》(中华书局2002年版)。

(日)足六喜六《长安史迹研究》(王双怀等译,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等。

严耕望的著作是划时代巨著,史念海是历史地理学名家,所著均达到了很高水平。

15、 史料学和学术史专著:

吴枫《隋唐历史文献集释》(中州古籍出版1987年版)。

黄永年《唐史史料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该书初稿是黄永年、贾宪保《唐史史料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张国刚主编《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述》(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胡戟等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等。

中国近代史:

有空再码…

世界古代史:

世界上古史:

一、教材类

1.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

2.崔连仲《世界史》(古代史),人民出版社,1981、2004

3.朱寰 《世界上古中古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4.郭圣铭《世界文明史纲要》(古代部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朱龙华《世界历史》(上古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6.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7.王晋新、周巩固《世界史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8.米辰峰《世界古代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9.齐涛《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第一版.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10.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周启迪《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世界上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2.黄洋 赵立行 金寿福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3.杨共乐 彭小瑜 《世界史·古代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4.晏绍祥 李隆庆《世界通史·古代中世纪卷》华中师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5.晏绍祥《世界上古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二、资料理论著作类

1.吉师大北师大历史系世界古代及中世纪史教研室 《世界古代史史料选集(上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59

2.郭守田《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中古部分)》商务印书馆,1985

3.陈启能《建国以来世界史研究概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4.《中国载裁籍中南亚史料汇编》(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5.戈岱司编 耿升译《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中华书局2001年

6.戴维·利明等著《神话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7.张树栋、刘广明《古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8.胡庆钧 主编、廖学盛 副主编《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9.施冶生、郭方主编《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0.玛丽·比尔德著 董乐山译 《古典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11.东北师大世界古典文化史研究所编著《世界诸古代文明年代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

12.晏绍祥《古典历史研究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3.(美)萨义德著 王宇根译《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

14. 刘家和 廖学盛主编《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5.孙义学《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古代史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6.韦尔南著、余中先译《神话与政治之间》,三联书店,2001

17. 戈岱司编.耿升译《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中华书局,2001.

18. 《中国世界历史学30年:1978-2008》 -于沛,周荣耀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三、专著通论类

1. 刘明翰、海恩忠《世界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

2.兹拉特科夫斯卡雅:《欧洲文化的起源》,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84

3.朱庭光《外国历史大事集(古代部分)》重庆出版社,1986

4.郭圣铭《世界文化史纲》(古代部分),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5.[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90

6.《世界著名古王朝》(一)(二)商务印书馆 1990

7.西拉姆《神祗·坟墓·学者》,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1

8.马文·佩里《西方文化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93

9.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商务印书馆,1995

1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11.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98

12.张延风《西方文化艺术巡礼》,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13.李植枬《宏观世界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14.郑敬高《欧洲文化的奥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5.张广智主编:《世界文化史》(古代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6.李伯谦、 徐天世编著《考古探秘》,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17.保罗·G·巴恩主编:《剑桥世界考古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18.巴恩著,郭小凌 王晓秦译《剑桥插图考古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19.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华东师大出版社 , 2000 20..陈朗主编《世界艺术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1. 华严明《“文明的故事”》系列丛书,海南出版社,2001

22.G·埃利奥特·史密斯《人类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3.东之龙、胡秉华《穿越时空隧道—世界考古探秘》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24.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6. (英)Richard Overy 等编著,毛昭晰 等译《泰晤士世界历史》新世纪出版社 2011

27. 胡燕欣著《名画中的世界通史》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28. 宋继杰主编《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29. 王敦书《贻书堂文集》中华书局2003

30. 韦尔南著.余中先译《神话与政治之间》三联书店,2001.

31.侯建新主编 《 经济 — 社会史评论 》 三联书店 2005

32. 于沛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文集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6.

(一)原始社会史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79。

2、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

3、达尔文:《人类的由来》商务印书馆,1983。

4、林耀华《原始社会史》中华书局,1984。

5、卢哲夫译《世界原始社会史》上海艺文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

6、张荣译《新石器时代世界最早的农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7、《世界原始社会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8、[美]房龙、周炎《人类的故事》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9、雷升《上一次文明》(上、下)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10、姚乐野等译《史前世界》成都地图出版社,2001年

11. 巴恩著,郭小凌、叶梅斌译:《剑桥插图史前艺术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二)古埃及史

1、刘文鹏《古代埃及史》商务印书馆,2000

2、侯书森《古老的密码》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

3、刘晓晖译《通往永恒的路——埃及神话》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4、王海利《法老墓迷雾三千年》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5、孙锦泉主编《追踪古埃及的文明——夕阳下的金字塔》重庆出版社,2001

6、[法]巴斯卡勒·沃讷思《法老时代的埃及》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7、夏仁海等译《尼罗河两岸——古埃及》山东书画出版社,2001。

8. 亨利·富兰克弗特《古代埃及宗教》上海三联书店2005

9.郭丹彤《古代埃及对外关系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10.刘文鹏《埃及考古学 》三联书店 .2008 .

11.田明《罗马 —— 拜占廷时代的埃及基督教史研究 》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1

12.王海利《法老与学者 : 埃及学的历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三)古代西亚

1.陈小红和毛锐《失落的文明——巴比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2.沐涛和季惠群《失落的文明——犹太王国》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3.[美]戴尔·布朗《苏美尔——伊甸园的城市》华夏出版社,2002年

4.郑殿华等著《走进巴比伦文明》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

5.拱玉书《西亚考古史(1842-1939)》文物出版社,2002。

6.陈建新编著《打开历史之门——西亚北非考古大发现》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7.刘文鹏主编《世界文明图库·西亚北非探源》上海文艺出版仕,2001。

8.于卫青著《波斯帝国》三秦出版社,2001。

9.[美]布朗主编《波斯人:帝国的主人》华夏出版社,2002。

10.晓林主编《波斯之父居鲁士》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

11.李铁匠《大漠风流——波斯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

12.时代生活图书公司编《天空的明主——波斯神话》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13.滕磊编著《西域圣火:神秘的古波斯袄教》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14 李铁匠《古代伊朗文化史》,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15.李政《赫梯条约研究 》 昆仑出版社 2006

16.刘健 《古代两河流域国家的起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2006 .

17.拱玉书《升起来吧! 像太阳一样 —解析苏美尔史诗 〈 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 〉 》昆仑出版社 .2006

18. 于殿利、 杨共乐,世界古代文明丛书:《巴比伦与亚述文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9.阿卜杜勒·侯赛因·扎林库伯,张鸿年,东方文化集成《波斯帝国史》昆仑出版社2014年

20.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 周启迪、 沃淑萍,《波斯帝国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07

(四)古印度史

1.[印度]萨拉夫《印度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

2.[印度]R.C.马宗达等《高级印度史》商务印书馆,1986

3.培伦《印度通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4.陈佛松《印度社会中的种姓制度》商务印书馆,1983年。

5.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6.栾凡、王振辉著《多情调的拼盘——透视印度次大陆社会》长春出版社,1995年。

7.刘欣如著《印度古代社会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

8.林承节《印度古代史纲》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

9.D.D.高善必著《印度古代文化与文明史纲》商务印书馆,1998年。

10.(印)R.塔帕尔《印度古代文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11.杨学样《印度文化神秘之谜》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4。

12.赵伯乐著《永恒涅槃——古印度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3;崔连仲《释迦牟尼生平与思想》,商务印书馆2001

14.巫白慧《印度哲学:吠陀经探义和奥义书解析》,东方出版社2000

15.姚为群《古印度流派哲学经典》,商务印书馆2003

16. 刘建、朱明忠、葛维钧《印度文明》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17.巫白慧《印度哲学:吠陀经探义和奥义书解析》 东方出版社,2000.

(五)古希腊

1.陈恒《失落的文明——古希腊》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2.郝际陶著《古代希腊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l994年

3.古朗士著《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4.杨共乐等著《璀璨的古希腊罗马文明》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5.顾銮斋《如歌岁月—古希腊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6.庄馨云著《神秘希腊雅典·爱琴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

7.基托《希腊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8.章利国《希腊罗马美术史话》,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 9.叶孟理:《欧洲文化的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化》,华夏出版社2000年。 10.吴晓群:《古代希腊仪式文化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11.吕新雨《神话·悲剧·<诗学>――对古希腊诗学传统的重新认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 12.让-皮埃尔·韦尔南:《希腊思想的起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6年。 13.塞尔格叶夫《古希腊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年。 14.吉尔伯特·默雷《古希腊文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15.列昂纳德·柯特勒尔《爱琴文化探源》,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16.科尔宾斯基等著:《古希腊罗马美术》,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17.徐善伟、顾銮斋《蓝色诱惑――爱琴文化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8.荷马《伊里亚特》,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19.荷马《奥德赛》,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20.斯威布:《希腊的神话和传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21.任寅虎、张振宝《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2.顾准《希腊城邦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23.裔昭印《古希腊的妇女——文化领域中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4.阿里安著、李活译:《亚历山大远征记》,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5.希罗多德 《历史》(上下) 商务印书馆1985

26.古希腊]修昔底德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85

27.保罗·麦克金德里克著 晏绍祥译 《会说话的希腊石头》,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28. M.I.芬利主编 《希腊的遗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9.晏绍祥 《古代希腊历史与学术初学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0.王以欣 《寻找迷宫-神话 考古与米诺文明》,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31.韦尔南著 杜小真译 《古希腊的神话与宗教》,三联书店,2001年。 32.王晓朝 《希腊宗教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33.A·安德鲁斯 《希腊僭主》, 商务印书馆,1997年

34.韦尔南著 秦海鹰译 《希腊思想的起源》,三联书店,1996年。

35.斯东著 董乐山译 《苏格拉底的审判》,三联书店,1998年。 36.汪子嵩 范明生等著 《希腊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97年。 37.吉塞拉·里克特著 《希腊艺术手册》,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年。 38.吉尔伯特·默雷著 孙席珍等译 《古希腊文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39.伊迪丝·汉密尔顿著 《希腊方式-通向西方文明的源流》,浙江人民出版,1988 40.罗伯茨著, 王寅译,《东亚与古典希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41. 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2.修昔底德著,徐松岩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3. 杨巨平《古希腊罗马犬儒现象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4. 廖学盛 《廖学盛文集 》,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

45.王以欣 《神话与历史 》 商务印书馆. 2006

46.解光云《古典时期的雅典城市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47.王以欣《神话与竞技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8

48.陈恒《希腊化研究 》 商务印书馆. 2006 .

49.陈德正 《晚清教育中的外国历史课程与希腊罗马史 》 刘新成主编 全球史评论 商务印书馆. 2008.

50.徐晓旭《腓利二世 : 霸权与泛希腊主义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51.黄洋. 晏绍祥 《希腊史研究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52.吴晓群《希腊思想与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9.

53.祝宏俊《古希腊节制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54.狄奥修斯·拉尔修著.张志华等译《名哲言行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55.晏绍祥《荷马社会研究 》, 上海三联书店 2006 .

56.让皮埃尔.张智仁.何勤华译《法律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7. 保罗·卡特利奇、梁建东、 章颜《斯巴达人:一部英雄的史诗》 上海三联书店,2010

(六)古罗马

古典著作:

1.[古罗马]阿庇安《罗马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

2.[古罗马]凯撒《内战记》商务印书馆,1986

3.[古罗马]苏维托尼乌斯《罗马十二帝王传》商务印书馆,1995

4. [古罗马]M·T·瓦罗 《论农业》商务印书馆1982

5.[古罗马]塔西佗 《阿古利可拉传 日耳曼尼亚志》商务印书馆1985

6.[古罗马]阿庇安 《罗马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85

7.[古罗马]恺撒《高卢战记》商务印书馆1979

8.[古希腊]普鲁塔克 《希腊罗马名人传》商务印书馆1990

9. [古罗马]维吉尔:《埃涅阿斯记》(杨周翰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0.[古罗马]塔西托:《编年史》,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 11. [古罗马]塔西托:《历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 12. [古罗马]卢克莱修:《物性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 13 [古罗马]流善:《流善哲学文选》,商务印书馆,1980年。 14. [古罗马].盖尤斯:《法学阶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

15. [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16. [古罗马]西塞罗:《论义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17.. [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三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 18. [古罗马]西塞罗:《论演说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19. [古罗马]奥维德:《变形记》(杨周翰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20. [古罗马]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

21. [古罗马]塞涅卡:《幸福而短促的人生·塞涅卡道德书简》,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22.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沉思录》,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23. [古罗马]撒路斯提乌斯:《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商务印书馆,1996年。

24. [古罗马]普劳图斯等:《古罗马戏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近现代著作:

1.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商务印书馆,1997.

2.[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商务出版社,1997年。

3.[英]迈克尔·格兰特著《罗马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特奥多尔·蒙森:《罗马史》,商务印书馆,1994年。

5.[美]M·罗斯托夫采夫著《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

6.何平《帝国的荣光——追踪古罗马文明》重庆出版社,2002年。

7.郭长刚《失落的文明——古罗马》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8.李雅书、杨共乐《古代罗马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9.蓝几文化工作室编著《千古罗马》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

10.王晓朝著《罗马帝国文化转型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02年

11.于贵信著《古代罗马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

12.王建吉著《古罗马共和国军事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13.杨俊明《古罗马政体与官制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4.刘爱兰《民族精神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民大史学》第2辑,民族出版社1997年

15.玉璋《古罗马帝制的奠基者恺撒》商务印书馆,1982

16.杨共乐、杨俊民《璀璨的古希腊罗马文明》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17.梁作干《西晋帝国与罗马帝国衰亡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18.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三联书店,1957.

19.郭长刚《失落的文明:古罗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0.夏遇南《罗马帝国》三泰出版社 2000年

21. [意]拉·乔万尼奥里 《斯巴达克思》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22.(英)詹金斯著 晏绍祥等译《罗马的遗产》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3. 叶民《最后的古典:阿米安和他笔下的晚期罗马帝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24.戴尔•布朗主编《伊特鲁里亚人》华夏出版社,2002

25.戴尔•布朗主编《庞贝:倏然消失了的城市》华夏出版社,2002

26.戴尔•布朗主编《罗马:帝国荣耀的回声》华夏出版社,2002

27.古朗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28.R.H.巴洛:《罗马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9.杨共乐:《罗马史纲要》,东方出版社,1994年。

30.中国国家博物馆:《古罗马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1.启文:《古罗马——英雄时代的神与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32.南希·雷梅治,安德鲁·雷梅治:《罗马艺术——从罗慕路斯到君士坦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3.美国时代--生活图书公司《世界霸主罗马帝国》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34.但丁:《论世界帝国》,商务印书馆,1997年。 35.雷蒙·布洛克:《罗马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98年。

36.波纳德尔斯基:《古代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 37.胡玉娟:《古罗马平民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8.王焕生:《古罗马文艺批评史纲》,译林出版社,1998年。 39.鲁刚、郑述:《希腊罗马神话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40.郑振铎:《希腊罗马的神话与传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41.阎国忠:《古希腊罗马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42.王晓朝:《基督教与帝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7年。

43.张晓校:《罗马建筑》,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44.约翰·B·沃德—珀金斯:《罗马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45.Claude Moatti:《罗马考古》,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

46.夏德著,朱杰勤译:《大秦国全录》,商务印书馆, 1964年。

47. 宫秀华《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二版)

48. 朱龙华《罗马文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9.刘文明《文化变迁中的罗马女性》,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50.金海编著《罗马军团》,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51.杨巨平《古希腊罗马犬儒现象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2.刘文孝主编《罗马文学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53.张晓校 《罗马军队与帝位嬗递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54.褚新国 《帝国的沉沦与救赎 》人民出版社. 2008.

55.王成军《中西古典史学的对话 : 司马迁与普鲁塔克传记史学观念之比较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56.梁洁《撒路斯特史学思想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四、地图资料类

1.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泰晤士世界历史图集》三联书店, 1982

2. 张芝联,刘学荣 主编《世界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

3. 《钱伯斯世界历史地图集》三联书店出版,1981

4.《希腊世界地图集》

5.《古代罗马地图集》

6. 《古代埃及地图集》三联书店出版

7. 《古代近东图集》

世界中古史:

1.(美)约翰·惠特尼·霍尔《日本——从史前到现代》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吴廷璆《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李文《武士阶层与日本的近代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本尼迪克特《菊与刀》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年

5.林承节《印度古代史纲》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

6.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7.[美]希提 《阿拉伯通史》(上、下) 商务印书馆  1995 年中文版

8.哈全安:《古典伊斯兰世界》 ,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 年版。

9.里昂·马赛:《伊斯兰教史》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

10.陈志强《独特的拜占廷文明》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11.于沛、戴佳菊、李锐《斯拉夫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仕,2001年

12.[ 法 ] 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13.夏丽仙:《拉丁美洲的印地安民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14.陈文海《东方的诱惑——涌动在东方的十字军》长春出版社, 1995.

15.陈曦文《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欧社会》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16.[法]雷纳·格鲁塞著《蒙古帝国史》,商务印书馆,1996。

17.孔寒冰《东欧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18.威尔·杜兰《基督教巅峰的文明》幼师编译.幼师文化事业公司,1974.

19.佩里·安德森:《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20.黄春高:《西欧封建社会》,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 年版。

21.穆尔:《基督教简史》,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

22.詹姆斯·布赖斯:《神圣罗马帝国》,商务印书馆 1998 年版。

23.依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24.马克尧主编,《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 1997 年版。

25.C.沃伦·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商务印书馆,1988.

26.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 商务印书馆 1961 年

27.汤普逊《中世纪晚期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 1996 年

28.[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

29.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菲利普·李·拉尔夫著《世界文明史》,商务印书馆 1987 年

30.F·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商务印书馆,1996

...( _ _)ノ|如果有人能看到再整理…这是一个特别…特别庞大的书目,每年我们系都是图书馆借书量第一…


user avatar   mei-you-cun-zai-g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嗯,其实我所在的领域很奇怪,算是文学和文学批评领域吧(心虚)

总之我就选几个我觉得好看又比较入门的吧,文学底下分日本文学、欧美文学、俄罗斯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还有轻小说。文学理论的话……再看吧!

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余华《余华精选集》:里面是余华的中短篇小说选。余华的中短篇和散文一向被低估。这本选集里那么多篇,总有一篇是喜欢的吧,顺便当时我高中看的时候就被余华的《古典爱情》震惊到了,某种意义上的童年阴影。l

莫言《红高粱》:这个相对不长,有电影也有电视剧,很适合对照看

苏童《我的帝王生涯》:想想还是得加个长篇,苏童这个长篇算是严肃文学里的爽文所以比较适合吧,同时苏童叙述的张力贯穿始末,跟打了鸡血一样,又细腻得吓人。

俄罗斯文学

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写死亡写得最好的小说之一,托翁的长篇基本上都有点长,或者枯燥,这个中篇比较适合入门。

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非常适合中二时期看,陀式在其中有很多暴论,我印象深刻的有“活到四十岁还不死是一件可耻的事”。另外这本小说也很好体现了他的“独白”风格。

列斯科夫《列斯科夫中短篇小说选》:列斯科夫名气大概远远比不上屠格涅夫、契诃夫这样的,但是他的小说是真的超级有趣,还很萌,经常有小动物出现。列斯科夫真的是“说故事的人”,他的故事节奏感非常强

美国文学

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冰山理论的践行作品,短而精,在文学史上地位也重。

雷蒙德.卡佛《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卡佛的小说集,其中大部分小说都很短,最短的那篇三四页就没了,我说的就是《咖啡先生和修理先生》。

菲利普罗斯《乳房》:罗斯的中篇,既幽默又后现代,讲一个研究卡夫卡的教授变成了乳房的故事。

德国文学

黑塞《在轮下》:很经典,尤其符合中国国情,看的时候会莫名有代入感。黑塞写小说总是写得跟诗一样

歌德《歌德谈话录》:毕竟是带文豪,还是得选一本,《少年维特之烦恼》对现在的人来说有点冗长了,还是谈话录比较好,有点看qq空间的感觉。

卡夫卡《饥饿艺术家》:虽然不是德国人,但毕竟德语写作,卡夫卡也可以算是德国文学里的,饥饿艺术家这篇从各方面都非常卡夫卡,甚至比《变形记》更卡一点,对于卡夫卡来说,艺术就是隔绝、挨饿。

英国文学

勃朗特《呼啸山庄》:经典中的经典“孩子,如果你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就当自己是中国国王和印度王后的儿子吧。”长是长了一点,但是好看!

戈尔丁《蝇王》:孤岛生存大乱杀的鼻祖鼻祖作品。描写人性之恶,但又没有那么绝望的那种。其实也挺绝望的,大人救了孩子,谁来救大人呢?

王尔德《不可儿戏》:说到英国当然离不开戏剧!这个戏实在是太妙了,充分反映了王尔德的那种机智。余光中翻译的别有一番韵味。

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莎士比亚所有剧里最好读的一部了。剧情非常简单,倒也荡气回肠。

法国文学

写到这里我累了,先去刷一下六月份从东京回国的机票,有空再更吧

————————————分割线——————

罗伯格里耶《为了一种新小说》二战后法国小说的批评性非常强,一度有形成一种大的流派的气势,不过后来就拉美文学爆炸了……总之这本书作为小说集来看的话,只要看前面的《快照集》就行了,格里耶一个小说有的时候就两页。

魏尔伦 兰波 马拉美《多情的散步——法国象征派诗选》一本书里三个带诗人,地位一个比一个重要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没错,我没看完,你估计也看不完,但这本书随便翻翻都是很不错的。

拉美文学

马尔克斯《没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最能体现马尔克斯的“笔力”的小说,一个最完美的故事里,几乎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博尔赫斯《沙之书》一个关于的无限的故事

科塔萨尔《被占的房子》越短越好看

日本文学

夏目漱石《心》幽默的夏目漱石的暗黑小说,把三角恋放在两个时代的死亡之间

川端康成《雪国》开头已经刻在日本人的DNA里了,川端康成是最会捕捉细微之物的作家

2020年6月6日更新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政治学来一发~

我们学校专业老师联合推荐的。



user avatar   zjyzmysj-sleep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给大家分享国外顶尖大学社会学本科读什么教材和书,希望自学社会学的朋友,国内社会学专业本科学生,国内社会学教授自己制作syllabus时候,你们三种人都能从我的回答中受益。


大一

现在的大学如果major社会学,你的大一,一般会要求修四门课。

也许你会好奇,我学社会学与心理学、人类学和政治学有什么关系?

哈佛大学:

Sociology is highly interdisciplinary, drawing insights and methods from history, anthropology, economics, political science, psychology, medicin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phys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牛津大学更绝,没有社会学的本科学位:

The department does not offer an undergraduate degree in Sociology alone.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Sociology is studied as part of three interdisciplinary degrees.

剑桥大学:

Sociology at Cambridge is taught with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Human,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s (HSPS) Tripos. This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me is only offered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nd offers students the opportunity to approach global challenges from a range of subjects including Politics, Sociology and Social Anthropology.


1.Introduc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

Key Texts:

  • David G. Myers, (2009). Social Psychology, McGraw-Hill.
  • Hogg, M. A. and G. M. Vaughan (2010). Essentials of social psychology. London, Prentice Hall.

2.Introduction to Social Anthropology

Key Texts:

  • Nigel Rapport, Joanna Overing, (2007).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The Key Concepts. Routledge.
  • Clive Gamble (2000) Archaeology: The Basics. London: Routledge.

3.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ociology

key texts

  • Clemens, Elizabeth S. (2016) What is Political Soci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4.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key texts

  • Anthony Giddens. (2006). Sociology (5th edition). Cambridge: Polity.
  • Nicholas Abercrombie. (2004). Sociology. Cambridge: Polity.
  • Jeffery C. Alexandet et al (2011)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Culture and Society in Transition. London: Paradigm Publishers.
  • C. Wright Mills (1959)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老师指导下选读部分章节,大三的时候,再读一遍,读全书)



大二

大二分为两个部分研究方法,和社会学理论


1.Research Methods 


1.1. Statistical Methods 


Key Texts:

  • Agresti, A. and B. Finlay (1997/2009/2017)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Pearson (3rd, 4th, or 5th edition; any will do). 

  • Hamilton, L.C. (2013) Statistics with Stata, Version 12, 8th Edition. Cengage 


1.2. Research Design 


  • King, G., R. Keohane and S. Verba. (1994) 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著名的KKV),这本书你学政治科学专业的也可以用
  • Gary Goertz, James Mahoney.(2012)A Tale of Two Culture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著名的KKV补充包)
  • W.Lawrence Neuman. 2013. Basics of Social Research: Qualitative and Quanlitative Approaches. Pearson Educaon Limited.

1.3.Causality: Methods of Causal Inference in the Social Sciences

  • Angrist, Joshua and Jörn-Steffen Pischke. 2009. Mostly Harmless Econometric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基本有害的)
  • Wooldridge, Jeffrey. (2012). 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 A Modern Approach. Cengage Learning.(小伍德里奇)

  • Stock, James H., and Mark W. Watson.(2011). Introduction to Econometrics. Addison-Wesley.(也很好)
  • Wooldridge, J. (2010).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ross section and panel data, 2nd edition, MIT.(大伍德里奇)
  • Charles N. Halaby, ‘Panel models in sociological research: theory into practic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30:507-544, 2009.(你最好再读读这篇论文)

1.4. Demographic Analysis

Key Texts:

  • Livi Bacci, M. (2012) A Concise History of World Population, Wiley-Blackwell. 

  • Wachter, K.W. (2014) Essential Demographic Method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Preston, S.H, P. Heuveline and M. Guillot (2001) Demography: Measuring and Modeling Population Processes, Blackwell Publishers 


2.Social Theory

Reading list 我给你们选的是剑桥大学和芝加哥大学


大三

学自己感兴趣的module

比如我对社会分层,社会网络和性别问题感兴趣。 


Social Stratification 


Key Texts:

  • Arrow, K., S. Bowles and S. Darlauf, eds. (2000) Meritocracy and Economic Inequal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Bowles, S., H. Ginits and M. Osborne Groves, eds. (2005) Unequal Chances: Family Background and Economic Succes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Wright, E.O. ed. (2005) Approaches to Class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Devlin, B. et al. eds. (1997) Intelligence, Genes and Success, Copernicus. 

  • Grusky, D.B. ed. (2008) Social Stratification, 3nd ed, Westview Press. 

  • Goldthorpe, J.H. (1987) Social Mobility and Class Structure in Modern Britain, 
2nd ed, Clarendon Press. 

  • Marshall, G., A. Swift and S. Roberts (1997) Against the Od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Firebaugh, G. (2003) The New Geography of Global Income Inequali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ociology of Gender

Key Texts: 


  • Blau, F. D., Brinton, M. C. And Grusky, D. (2008) (eds). The Declining Significance of Gender?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 Esping-Andersen, G. (2009). The Incomplete Revolution. Cambridge, UK: Polity. 

  • Scott, J., Dex. S. and Plagnol, A. (2012) (eds). Gendered Lives.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 Sullivan, O. (2006) Changing Gender Relations, Changing Families; Tracing the Pace of Change. Rowman Littlefield. 

  • Treas, J. and Drobnic, S (eds) (2010) Dividing the Domestic: Men, Women, and Household Work in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ocial Networks

Key Texts:

  • Borgatti, Stephen P. Everett, Martin G. Johnson, Jeffrey C. Analyzing Social Networks. 2013. Thousand Oaks, CA: Sage. 

  • Hogan, B. (2017). Online Social Networks: Concepts for Data Collection. In N. Fielding, R. Lee, & G. Blank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Online Research Methods (Second Ed, pp. 241–258). Thousand Oaks, CA: Sage. 


最后送给大家一段话:

“Sociology is more like a passion. The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is more like a demon that possesses one, that drives one compellingly, again and again, to the questions that are its own.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is, therefore, an invitation to a very special kind of passion. No passion is without its dangers. The sociologist who sells his wares should make sure that he clearly pronounces a caveat emptor quite early in the transaction.”

Peter L. Berger. Invitation to Sociology.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cang-hai-ke-geng-t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为国学院的学生,不能说擅长国学,只是在此将老师课上推荐的入门书籍说一下。

首先是国学概论类的书籍,此类书籍有助于全面了解国学是什么,以及其中的源流发展。

概论类推荐书目

【以下所列图片标明推荐版本】

1,章太炎《国学概论》


中华书局版 “跟大师学国学”系列

这是我接触国学读过的第一本书,一本很薄的小书,很不起眼,翻开后却发现“腹内有乾坤”。

《国学概论》一书中,章太炎先生首先阐述了自己对国学之本体的理解,以及研究国学的方法的独特见解。之后便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传统的经学、哲学、文学的派别,对各派别之源流发展以及区别都作出了系统地梳理。因为此书是章先生在上海讲授国学的记录稿,故而文字浅显易懂,读者能在生动形象的语言中,就能对国学各派别有比较清晰的一个框架认识。附录之中,也有很多关于国学的精辟论文,值得一看。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本再好不过的了解国学的入门之书。

2,章太炎《国学讲演录》

中华书局版

此书也是章太炎先生的讲演辑录,但与《国学概论》又有所差异。《概论》偏重对国学之派别的分析梳理,而此书对国学各部的分析更加全面详尽。

书中分别阐述了对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学以及文学的略说,不仅有对其派别的梳理,对各派的代表人物、经典著作、发展源流等,章先生都给出了比较详尽的阐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对有争议的一些话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读此书确实让人启发颇多,受益匪浅。

3,曹伯韩《国学常识》

中华书局版

本书就像是一本关于国学知识点的百科全书,对于国学的诸多方面都有所涉及。

《国学常识》一书,对与国学有关的常识进行了十分详细全面的介绍。首先概述国学,描绘出一个国学的基本轮廓;之后阐述研究国学所应有的基本方法,即对小学、考证学相关知识的阐述;再之后则分述国学中的经、史、子、集四部的基础知识,并分别详细阐述其发展演变,同时也分析了佛学相关的知识;最后略述中国历史上的科学艺术。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内涵丰富,多个学科相结合,可谓包罗万象。

4,钱穆《国学概论》

九州出版社版

钱穆先生是自成思想体系的大家,对于中国文化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此书是在其开设的《国学概论》一课讲稿基础之上校勘修订而成。

正如先生自己所言,本书的目的即是“使治国学者知古今学术流变之大趋”,主要论述了中国古代学术(经学)方面的发展脉络,从孔子与六经发端,一直梳理到清末民国之际的主要学术思想,在字里行间阐发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对于意欲了解中国几千年来学术流变以及研究钱穆先生思想的读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著作。

5,胡怀琛《怎样读古书》

中华书局版 “跟大师学国学”系列

《怎样读古书》其实是由两本书合为一本的,都是胡怀琛先生的作品,分别是《古今读书法》和《中国先贤学说》。前一本书向读者介绍了阅读古书的意义何在,不仅提供了自己阅读古书的方法,而且罗列了许多工具书和文献资料,提出读古书要做到“精、博、通”三点;后一本书则论述了自己对于中国古代先贤学说的梳理和个人理解,虽然并不能代表主流意见,但是可备一说。

我个人而言是只推荐前一本书的,但是如今市面上只有合订本,似乎还没有单独出现的版本,只好向大家推荐此本。对于后一本书,大家可以略看,了解即可。

6,梁启超《读书指南》

中华书局版 “跟大师学国学”系列

梁任公此书,同样是两部书的合订,前者是《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列举了思想类、政治史、文献学、韵文、小学等典籍的重要书目及对于各类书籍总的阅读方法;后者是《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对于《论语》、《孟子》、《韩非子》、《荀子》、《史记》、《左传》乃至《诗经》、《楚辞》等经典文献,做了详细的解读和指点,对于著作的成书、谋篇布局、以及该如何去深入阅读这些传世经典的方法门路,都不厌其烦的予以说明。不仅如此,书后附录中有梁任公关于研究国学的门径之谈,可谓高屋建瓴,给后世学者以启发。

总之,此书与《怎样读古书》既有相近之处,又有独到的阅读方法,二者结合阅读,便可认识到阅读古书的具体方法了。

7,张舜徽《中国文献学》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版

欲研究一门学问也好,了解一部经典也好,都需要阅读,而阅读的,无论典籍还是研究著作,都属于文献范畴。张舜徽先生的《中国文献学》,是许多学校文学院的必备教材,由此可见其的重要性和专业性。先生此书,既概括的解释了何为“文献学”,文献学的研究目的为何,又对于目录、版本、校勘等具体的学问进行了阐发。

此书因为专业性较强,一般读者学习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过此书之后,再阅读文献时,就会产生主观判断,比如文献的真伪、版本问题,甚至对于选购收藏古籍,都会有所帮助。

8,柴德赓《史籍举要》

北京出版社 “大家小书”系列

很多朋友对历史感兴趣,常常会问我怎么选择历史书籍,读什么样的书好。我也曾专门写文章列举过史学方面的推荐书目,但是又有人说,那么有什么好的古代史学典籍推荐吗?对此,我就不推荐了,因为《史籍举要》一书,已经推荐的很详细了。

作为陈垣先生的学生,柴德赓先生《史籍举要》一书,分门别类的对于古代的史学典籍列举了经典之作,分为“纪传体类”、“编年类”、“纪事本末体”等类别,恰似一本史学工具书,当读者不知道该看什么书时,便可以翻开这本书,根据自己喜欢的类别,来进行选择阅读。

国学大体包括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文学以及中国古代史,如果大家有兴趣再更其他类的入门书籍推荐吧~


文:沧海可耕田 图:部分来源于网络


都看到这里了,您怎么忍心不给我个赞呢,嘤嘤嘤~~~


user avatar   he-ze-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电影的来一发。


书不在多,而在读精

电影学基本由三个维度组成:电影史、电影理论、电影批评(影评)


分部分来推荐入门书


一、电影史

《世界电影史》 乔治.萨杜尔

《中国电影史》 钟大丰


二、电影理论

《外国电影理论文选》杨远婴 李恒基

这本外表看似学术的书内容其实相当好懂,对于电影理论的涉及也全面,是读懂电影理论的第一手资料。

《电影研究关键词》 苏珊.海沃德

电影相关研究庞杂繁博,这本可作为穿引理论的丝线。理论解释也较通透,可作为工具书使用。

三、电影批评(影评)

《外国电影批评文选》杨远婴

《电影批评》 戴锦华

另外特别推荐戴锦华老师的影评,文字新又细腻,易读耐读。

《镜与世俗神话》

《蒙面骑士》

《雾中风景》


其他方面:

影像解读(拉片子必备)

《荣誉》 苏牧


入门较全面

《认识电影》路易斯.贾内梯

《迷影文化史》

故事性较强,易读且可对重要时间节点的电影人有初步了解。



----------我是手机码字排格式不易-------------------大拇指要断掉的分割线------------

电影看似大众实则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我是学了很久依然觉得没有入门的不专业的电影专业学生。

欢迎交流欢迎收藏欢迎点赞。


此书单不断更新中。


user avatar   kevin-18-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说说西方政治思想史领域的吧。

如果让我来列入门书单,会至少分三个部分:(1)教材与通史(2)方法论(3)经典文本。其实还应该在“经典文本”下面加上一项“二手文献”的,但几乎每个经典文本的研究作品都多得数不过来,每个学者在读的时候又往往有所偏好,所以二手文献这一项就省了。

下面就按照这三项来,一一列书名。有些书会标粗,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意味着最基本或最经典的文献(在回答的最后会总结一下有哪些是标粗的)。如果真打算系统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话,可以从这些标粗的文献入手。


一、教材与通史

1、《政治哲学史》(列奥·斯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建议以读英文为主,中文虽可供参考,但要注意本书中译的水平比较一般】

2、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同样是经典的政治思想史教材,不过没有上面那本《政治哲学史》那么文本导向】

3、奥克肖特《政治思想史》


二、方法论

1、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经典之作,英文版在1952年出版之后再版了二十多次,中译的质量很高】

2、施特劳斯《迫害与写作艺术》

3、Quentin Skinner, "Meaning and Understanding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Meaning and Context, ed. J. Tully, 29-67【剑桥学派宣言式的方法论文章,似乎有中文版的,但一时想不起来在哪儿了】

4、斯金纳《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


三、经典文本

(一)早期希腊

1、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

2、希罗多德《历史》

3、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4、《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当然不是全读,但至少阿里斯托芬的《云》《吕西斯特拉忒》《阿卡奈人》、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埃斯库罗斯的《阿伽门农》《波斯人》等作品是必读的。顺便说一句,这套《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非常经典,很值得收藏。】


(二)柏拉图

1、《申辩》

2、《理想国》

3、《法篇》(建议读Thomas Pangle的英译本)

4、《会饮》《斐德若》《斐多》《普罗塔哥拉》(均收在《柏拉图四书》中)

*柏拉图的对话现在的中译本只有一个完整版本(不点名了),但那个版本的翻译质量不太过关。其他柏拉图的对话,如《克里同》《游叙弗伦》等,其实也很重要,可以在王太庆先生的《柏拉图对话集》中找,王太庆先生的翻译质量是很可靠的:


(三)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四)亚里士多德

1、《尼各马可伦理学》

2、《政治学》(这本书商务印书馆的中译很经典,译得很雅,但其实蛮多地方不太准确,所以建议在读中译的同时参考英译本:Aristotle's Politics, trans. By Reeve, C. D. C.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 1998.)

3、《雅典政制》


(五)希腊化时代与罗马

1、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

2、波里比阿《罗马帝国的崛起》

3、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是席代岳的译本,但真的翻译得很糟糕。早年商务印书馆也出过一个译本,但不知道为什么只有上册,没有出下册。】


(六)奥古斯丁

1、《上帝之城》【中文译本里最好的是吴飞老师翻译的,但现在已经不太能买到了。另一个见得比较多的译本,是之前那位翻译《柏拉图全集》的译者翻译的,质量堪忧。这里放了个英文影印本,是从剑桥政治思想史那套蓝皮系列里引进的。】

2、《忏悔录》【商务版的中译本译得很雅,但很多地方不太准确,建议参考Chadwick的英译本】


(七)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


(八)文艺复兴至17世纪(除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斯宾诺莎外)

1、但丁《神曲》【黄国彬先生的译本最佳,但好像已经不太容易找到了】

2、但丁《论世界帝国》

3、Florentine Political Writings: from Petrarch to Machiavelli, ed. Mark Jurdjevic, Natasha Piano, and John P. McCormick,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19.

4、圭恰迪尼 Dialogue on the Government ot Florence

5、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6、博丹《主权论》

7、哈林顿《大洋国》


(九)马基雅维利

1、《君主论》

2、《论李维罗马史》【商务的译本可读,也可选择冯克利或薛军的译本】

3、《佛罗伦萨史》【建议参考Mansfield等人合译的英译本】

4、喜剧:(1)Mandragola(2)Clizia【中译收录在《马基雅维利全集:戏剧 诗歌 散文》这一卷中】

5、《兵法》


(十)霍布斯

1、《利维坦》【中文可参考,但建议以英文为主】

2、《论公民》

3、《贝希摩斯》


(十一)斯宾诺莎

1、《神学政治论》

2、《伦理学》


(十二)洛克

1、《政府论》(上)(下)【大家一般读(下)的比较多,但(上)其实也很重要】

2、《论宗教宽容》

3、《人类理解论》

4、《教育漫话》


(十三)孟德斯鸠

1、《论法的精神》

2、《罗马盛衰原因论》

3、《波斯人信札》


(十四)卢梭

1、《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2、《社会契约论》

3、《爱弥儿》

4、《论科学与艺术》

5、《忏悔录》

6、《政治制度论》【华夏版,主要包括《关于波兰政体的思考》《论政治经济》《科西嘉宪政规划》等卢梭相对而言较短篇的作品】


(十五)《联邦党人文集》


(十六)亚当·斯密

1、《道德情操论》

2、《国富论》


(十七)康德

1、《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2、《道德形而上学奠基》


(十八)柏克《法国革命论》【这是商务的译名】


(十九)黑格尔

1、《法哲学原理》

2、《历史哲学》


(二十)托克维尔

1、《旧制度与大革命》

2、《论美国的民主》

3、《托克维尔回忆录》

4、《美国游记》

5、《论革命:从革命伊始到帝国崩溃》


(二十一)密尔

1、《论自由》

2、《代议制政府》

3、《功利主义》


(二十二)马克思

1、《资本论》

2、《共产党宣言》

3、《论犹太人问题》


(二十三)尼采

1、《论道德的谱系》

2、《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3、《善恶的彼岸》

4、《悲剧的诞生》


(二十四)施米特

1、《政治的概念》

2、《政治的神学》

3、《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


把标粗的书总结一下,不算通史和方法论的作品,一共23本如下:

1.《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2.古希腊悲剧喜剧(选读)
3.《申辩》
4.《理想国》
5. 《尼各马可伦理学》
6. 《政治学》
7.《上帝之城》
8.《君主论》
9.《利维坦》
10.《神学政治论》
11.《政府论》
12.《论法的精神》
13.《社会契约论》
14.《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与基础》
15.《爱弥儿》
16.《联邦党人文集》
17.《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18.《法哲学原理》
19.《旧制度与大革命》
20.《论美国的民主》
21.《资本论》
22.《论道德的谱系》
23.《政治的概念》


相关回答:

为什么施特劳斯和施派(Leo Strauss and the Straussians)在中国这么火?

阅读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的书应当遵循怎样的顺序?

如何理解柏拉图所提出的“高贵的谎言”?

为什么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要引用厄洛斯的故事来作为总结?

卢梭的《爱弥尔》后面的附录是卢梭写的吗?

卢梭著作的阅读顺序?


更多精彩内容,请移步公众号:

读书偶得2020(Reading_20 _20)


user avatar   yang-ze-wen-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谈谈我们医学生的入门书籍吧。

任何人读书都是要经过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过程的,对于刚入门的医学生,面对繁多而又不熟悉的医学知识,必然会眉毛胡子一把抓,感觉无从下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虽然医学知识主要是靠背,但也不是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规律。

医学基础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形态学,如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这一类课程主要论述了人体在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组织形态。第二类是功能学,如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病理生理学,这一类课程主要论述了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下的机体反应。第三类则是化学类,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这类课程主要论述了机体内部的化学反应。

基础课程每本书开篇都有总论,总论无论长短都是对这门学科最高度的概括和总结。一般会提出若干规律性的论断。

比如《组织学》的总论一开始就指出,细胞是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在细胞之间有一些由细胞产生的非细胞物质,称作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由纤维成分和无定形的生物大分子组成。功能相近的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组成了组织。

所以当你学到后面各论里的基本组织时,你就会发现所有的基本组织都是按照细胞+细胞外基质的框架来论述的

比如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结缔组织的细胞主要包括间充质干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脂肪细胞,每种细胞又有不同的形态学特点和功能;而结缔组织的细胞外基质的纤维成分有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也具有不同的形态学特点和功能。结缔组织的细胞外基质的无定形生物大分子主要包括蛋白多糖、纤粘连蛋白和组织液[1]

这样背书,是不是有条理多了。

当然对于组织学这样的形态学,最重要的还是在了解不同组织的特点的基础上,能在显微镜下辨别,这还需要题主在实验课上多下功夫。

又如《生理学》一开篇就指出,生理调节的方式有三种体液调节,神经调节,自身调节,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内环境的稳态。机体通过反馈和前馈这两种方式自动控制三种生理调节。之后,又论述了这三种调节方式起作用的机制,也即细胞的基本结构,受体和信号转导,电机械耦联。这几点就是生理学的框架。

等你复习到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时,你就会发现,都逃不出总论提出的这几点规律,都是在讲这个系统有什么功能,这些功能又是受到哪些神经和激素的调节,而这些调节起作用的方式都是通过不同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的模式则不外乎前馈和反馈调节。

总论指导各论,各论又丰富总论,这样,你背书就有了头绪,也就能做到纲举目张,执简御繁。

然后是临床课程。也是一样的道理,总论指导各论,各论又丰富总论。

一般来说,临床课程在初学时一定要抓住大框,重点放在每种疾病的定义、诊断标准;治疗原则以及其他逐条列出的经典论述,比如肺炎用药72小时后患者仍不退热的原因;房颤患者突然心律变齐的原因等。

第一遍学习的目标是考试拿高分,力争对所学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当你真正进入临床实践的时候,如何将既往学过的知识串联起来,这是题主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临床所有科目的总论,就是《诊断学》的症状学。怎么来看病,这个问题在诊断学的开篇就论述过。首先是问诊,之后是查体,之后是辅助检查的判读,包括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最后是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做出诊断。

任何一个患者都是以某个症状为主诉来看病。

因此症状学所列举的常见症状对应的疾病一定要熟悉甚至能背诵下来,这样面对患者的时候才能真正心中有数。

所谓“问诊”,并不是漫无目的的瞎问,而是在根据症状预设的疾病范围内按图索骥。

比如心内科最常见的症状:胸痛。诊断书上写了一大堆可能的疾病,粗看一遍很难记住,但其实你仔细阅读之后就发现,诊断学的编排很有逻辑性,他就是按照胸部的解剖结构进行的分类。

胸壁:外伤,带状疱疹。

胸膜:气胸,胸膜炎,胸膜肿瘤。

肋骨:骨折,肋软骨炎。

肺:肺炎,肺栓塞,肺脓肿,肺癌。

心脏:心包炎,心肌炎,心梗,心绞痛。

纵隔大血管:主动脉夹层。

食管:反流性食管炎。

最后是全身性其他部位疾病的牵涉痛。

同样的逻辑可以推广至腹痛、头痛,这样你是不是发现症状学容易很多了[2]

当然面对患者,尤其是急诊患者,你不可能一口气把这么多疾病问个遍,这时候就要根据流行病学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分出个先后次序

对于一个老年人,首先应当考虑到三大致命性胸痛: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而对于年轻人,则更多的考虑肺炎,气胸,心肌炎。

那么以一个老年胸痛患者为例。要着重围绕上述三种致命性胸痛进行问诊,问胸痛的部位(胸骨后?胸前区?胸背部?),性质(压榨性?撕裂样?),持续时间,诱因以及加重缓解因素(含服硝酸甘油是否缓解?活动后是否加重?是否和呼吸运动有关?),伴随症状(晕厥?呼吸困难?腹痛?下肢水肿?)。

接下来当你考虑这个患者是急性心肌梗死(胸骨后突发压榨性疼痛,持续超过半小时,服用硝酸甘油不缓解),那接下来就要开出针对性的辅助检查,最重要的是心电图以及肌钙蛋白和心肌酶谱的检查。心电图的判读历来是各级考试的重点。而肌钙蛋白和心肌酶谱的变化趋势也是考试的重点,多长时间开始阳性,多长时间达峰,多长时间转阴,二者不同时阳性如何解读。

之后,你根据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确诊了心梗,下一步就是针对性的治疗。还是要先记住大的原则,再记具体用药。

抗栓: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调脂:他汀;

扩冠:硝酸酯类药物;

降低氧耗:β受体阻滞剂;

及时的血运重建:PCI或者溶栓(注意治疗时间窗)

记住了大框,然后再具体记忆常用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这样就有条不紊了。

记住治疗原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当你还不能确诊某一种疾病的时候,面对呼吸困难,如果倾向是肺源性的(比如肺部听诊有干罗音),那么消炎化痰平喘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是急性腹痛(生命体征尚平稳),那么禁食水、抑酸、补液、消炎也不会有任何问题[3][4]

就这样,从诊断到治疗,一个具体的疾病所需要的记忆的知识就都串联起来了。再通过不断地实践,你对医学知识的运用会越发的熟能生巧。

其实有的患者,尤其是急诊,可能根本不会给你问诊的时间和机会。

对于一个意识障碍的患者,首先你应该做的是判断他是否还有大动脉搏动、是否有自主呼吸、是否有可见的大出血。

如果大动脉搏动消失、自主呼吸消失,你应该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有大出血,应立即进行止血。

当然如果患者一息尚存,你应该立即监护他的生命体征,针对异常的生命体征进行对症治疗,并纠正可能的可逆性诱因 (如低血糖等内环境的紊乱),先稳定住生命体征。

只有先让患者活下来,才能进一步去完善相关检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这样的原则可能书上不会详细的指出来,只能是来源于临床实践,也就是所谓的临床经验。

临床经验丰富了你的理论知识,你可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处理疾病的方法,到了这一步,你的业务水平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最后,你还要开阔你的眼界。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疾病都看个遍,但是我们可以从书籍中汲取经验教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闲暇的时候可以阅读一下《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专业期刊的病例汇报章节,或者是阅读一些名医院、名科室的病案集,这样会极大的丰富你对疾病的认识,在鉴别诊断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助益。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套临床病案集子,都是全国的名院名家编写,笔者读完几册后收获甚大,希望对大家也能有所帮助。

以心内科医生为例,其成长过程应当是首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内科医生,然后是合格的心内科医生,最后才是有介入专长的心内科医生。

如果你立志从事内科学相关的科室,进行鉴别诊断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推荐一本经典的讲疾病鉴别诊断的参考书。

由于笔者从事的是心血管内科专业,这里再跟大家讲一下心电图的学习方法。

心电图比较抽象难懂,唯一的学习方法就是在理解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多读图和多识图。

但国内的绝大部分心电图书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很大篇幅在讲理论,真正配的心电图和实战解析很少,这里就包括《黄宛心电图学》、《明明白白心电图》、《阜外心电图图谱》、《301心电图图谱》等许多国内的心电图著作。

在掌握了心电图的理论知识后,就要多多识图,做分析,才能熟能生巧,毕竟“神枪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

尤其是一些比较抽象的心电现象,不实际分析一次,根本就想象不出来,这就和准备高考的题海战术一样,唯手熟尔。

这里推荐两套心电图书籍,笔者亲自使用过觉得非常实用。

1、心电图理论知识

本书特点:深入浅出,整本书的讲解均令人拍案叫绝,为公认的经典中的经典,适合作为心电图入门读物。物美价廉,认真读一遍,心电图即可入门。

2、心电图实战图谱

特点:共六册,由中国最富盛名的心脏电生理学家郭继鸿教授主译,且极力推荐。这套书知道的人比较少。笔者也是早年在丁香园论坛中拜读过许多心电图讲解的帖子,部分观点精辟者,经过不懈的溯源,发现都是来源于这套心电图图谱。

每一册到两册集中讲解一大类心电问题,部分讲解如心梗心电图的演变,各种室上速的鉴别诊断,室速的诊断,非常独到,有拨云见日之感,临床应用,百试不爽

病例十分丰富,有千余幅各式心电图,每张图都配有患者病史及详细的心电图解读(将每幅图中不易识别的波形都一一标出)。犹如高考真题集,非常适合入门后的实战练手,读后有发现宝藏书籍之感,令人欲罢不能,遗憾的是,第六册讲解起搏心电图章节欠详尽,但瑕不掩瑜。

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好医生。

参考

  1. ^ 李继承,曾园山,组织学与胚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 ^ 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 ^ 葛均波,内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4. ^ Frédéric Lapostolle,Aurélie Loyeau,Sophie Bataille,Thévy Boche,Gaëlle Le Bail,Lisa Weisslinger,Jean-Michel Juliard,Yves Lambert. New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effect on physician’s compliance and patient’s outcome[J]. Europe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19,26(5).



     

相关话题

  有人说「知乎里很大比例的人是缺乏成就感的人,只能到知乎来寻找成就感了」,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什么叫平庸? 
  现在还想重温小时候读过的哪些书?为什么? 
  《安娜·卡列尼娜》读不下去,但书评称此是经典中的经典,那为什么很枯燥? 
  理综的高阶思维是什么,如何培养? 
  为什么那么多人推崇胡适? 
  工作几年之后,有什么实用的职场技巧分享? 
  一年级的孩子数学考试不读题目了,有没有什么小方法改善? 
  美国顶尖大学的学生怎么读书的? 
  为什么古人能写出易经、道德经、论语等这般智慧之书? 

前一个讨论
社会主义中描述的「极度发达的生产力」是怎么样的?
下一个讨论
清华大学和其他大学相比,什么地方最具有优势?





© 2024-05-1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