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观影,我只能从自身出发谈谈选片了,每个人的观影目的是不一样的,价值观也是不一样的,这意味着选片跟观影体验都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情,不可能也不应该达到统一。
对我来说,看电影是为了娱乐,愉悦身心,得到几个小时的超脱现实的体验。我个人比较喜欢剧情片,喜欢真实的镜头,不喜欢文艺也不喜欢煽情,不喜欢特效也不喜欢打打杀杀,但是遇上了这些也完全可以欣赏,扩充阅历,备为谈资。由此,对于我来说,大烂片也是有看头的,不去看某些片,就纯粹是不愿意让他们挣钱。
选片是基于阅片经验的。免费电影看多了,自然会发现自己喜欢哪些类型的片子,喜欢什么画风,喜欢哪些作品传递的价值观,偏爱哪些演员和导演,喜欢谁的摄影、谁的音乐……有了这些打底,新片上映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海报、宣传片、导演或演员的访谈等等去判断这部电影是不是你愿意付费、愿意花时间去影院体验的作品了。唯一不需要做的就是看大众口碑或影评网站打分,原因还是前面说的,观影体验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情,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别人的观感如何、体验如何、评价如何其实跟你的是没半毛钱关系的,除非这个人是跟你投契的、价值观差不多的朋友。
而当一旦买了票,进了影院,那就要放下一切期待与成见,放下自我,顺从电影的镜头、导演的安排去沉浸去体验,竭力去感受导演想讲什么,电影的影音叙事展现了什么,若有余暇,便琢磨下导演是怎么达到他要表达的目的的,若脑子忙不过来,那就先看先记忆与体验,等观影结束再回味和思考。观一场电影,如发一场黄粱大梦,是用有限的时间旁观了别人的人生,肯定是能窥见些东西的,而这些东西都是非常有趣的自身可能没有或没可能体验的,但自我因此丰富了起来,这样便有愉悦了。
很多人看电影喜欢带着期待与成见,仿似先拿了一个长筒狭隘了自己的视野,然后又期待美好的风景全然从那个狭小的孔洞里透过来——这怎么可能呢?只有放下自我与成见,全然地躺平接受一切,才可能将电影要传达的尽可能地收入。
为了节约阅片的时间,可以关注一些影评up主,或多次重复观阅、思考同一部你喜欢的电影,可以更快地将自己的观影兴趣点挖掘出来,有助于选片和获得更好的观影体验。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影评up主有培根悖论唠唠嗑、吾聊电影、哇萨比抓马、木鱼水心等,好像还有个电影最top还是什么名字的,影评也大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