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走过很多地方,国内、欧洲、美国、尼泊尔都有。沙漠、雪山、森林、高原,各种地貌也都有幸踏足。有的是单纯徒步,有的是为了登山,有的是为了攀岩,有时是工作带队。
有时为了躲避烈日需要凌晨开始徒步,也有过需要暖阳而晚起的情况。通常情况下,都是重装多日,符合题主说的“几天几夜”。
多年户外,让我发现一个规律。当然,不一定每个人都是这样。
前三天的徒步稍微辛苦一点,身体和思想都在抗拒也在经历逐渐适应户外活动的过程。每天都是走走走,双腿越来越沉重,思想斗争也比较激烈。
如果是为了攀登高海拔的大岩壁,一般徒步的小径爬升得都挺厉害得,基本就是上坡、上坡、上坡,偶有平路喘口气得状态。
虽说光是徒步之旅貌似轻松畅快,没有其他行程,走到计划得目的地就是,但是也时常觉得在同样的风景中缓慢移动挺无聊的。带队倒是没那么无聊,要教学、要提醒潜在的危险、要指导和鼓励学生、要处理突发状况等等,有太多要注意和分神的事情,每天都一晃而过,留给自己去享受自然的时光就很少很少。
三天之后,基本上就是越走越轻松(但也看人情况和行程)。我个人感觉是身体自我调节得基本到位了,适应每天的强度和节奏。前提是准备工作和自我保护意识好,及时补充了水分和热量,还有双脚要么没起什么水泡要么在水泡形成初期已经用处理包扎。
徒步没那么幸苦了,向前走已经有了一种“惯性”。
另一方面,对柔软的床、温暖的热水澡、美食等的思念与日俱增。每天都在想出山了要吃些啥啥啥,心里列下一串清单。
走到大概一周左右,看到有其他人会感觉奇怪,特别是在人迹罕至一些的地方。
在自然中待久了以后,渐渐不在乎自己的外貌、发型和穿着,每天的个人需求缩小到最基本的状态—— 吃饱、穿暖、睡好。邋里邋遢的无所谓,席地而坐也就那么回事儿。
一切都变得简单。渴了就喝水,热了就脱衣。
一切也都变得复杂,没有外卖、手机不顶用、告别城市中的伸手就来。
一切都靠自己,或同伴之间的互相帮助。
最喜欢的除了旖旎的风光,还有偶遇各种野生动物。
当然有些在热门观景点或国家公园被一般游客惯坏的不算。记忆犹新,今年夏天在Rainy Pass带队,屎到临门有一家三口北美野山羊拦路打劫,就是不让我去露天马桶嗯嗯。
高山上的野花、灌木和大树也都好漂亮。沙漠植被也都长得与众不同。
不带队的好处,还有某些地方如果允许,采蘑菇是一个很享受的小活动(不建议没有经验的朋友尝试)
结束户外时光,刚回到文明世界时,会感觉不太自在。
人群、车流的产生的噪音会变得特别突出,有种被感官轰炸的感觉,需要一段时间去再次融入都市。通常那时候,让我有马上转身回到山里的冲动。
最后,如果题主想要开始多日长距离徒步,或者想搜集更多资讯,可以读读这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