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三十岁左右的你,正处于什么状态? 第2页

     

user avatar   luoxiaoj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希望自己是能给你打鸡血的那一个。


1、

去年11月的某一天上午上班点,我睡眼惺忪,手机铃声大作,是公司HR的号码。

难道我睡过点了?

人事的声音有些吞吞吐吐,“小居来上班了么?”

“哦哦!在路上呢。”

“啊。。。。你要是还没出发,今天可以先不来了,咱们公司有组织架构上的调整,上周五的会议你不在。是这样的…………”

人事说了啥我也没听见,我满脑子都是在想:“那我房贷怎么搞?”


挂了人事的电话,我意识到陷入了人生的一次两难选择:接着睡,还是起床。

尼玛怎么睡得着嘛!!!!

脑子里乱糟糟的,心情很复杂,就像小学生作文的金句;“好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


狗血的往事一幕幕:

这个工作呢是一个朋友极力的邀请我去的,她在这家新公司负责一个新部门。虽然行业我感兴趣,但岗位并不是符合职业规划,但被“可以不坐班”的条件诱惑到不行。现在,我不坐班的生活还没有一个月,就可以彻底不坐班了。当然我办法怪我那个朋友,因为北京这边几乎是全部裁掉了。

在这之前,也是朋友介绍去创业公司,行业我也不喜欢,岗位我倒是还可以,当时心动的最大原因是:“离家打车只要7块钱。”离职的原因是病到姨妈连续流血40天X3次,然后老板不给我准假、

再之前还有两次试用期内就挥手拜拜。

我觉得简历写出来,可能有点惨不忍睹,我一个做HR的朋友说,你这种简历我第一时间就会毙掉。

我努力的往前找,终于找到一段温暖而奋斗的工作经历。那是我来北京的第二份工作,一家公关公司,我从文案入行,刻苦努力,每天早十点到晚十点,一周7天。周而复始,第一年连升三级,可能是升的最快的那一拨。每天上班高跟鞋小西装,人模狗样的夹着MacBook Air去跟客户开会。现在回去那家公司探亲,人事还说,经常怀念我贯彻整栋小楼的豪迈笑声。


想着想着,我没有潸然泪下,我发现,这糟糕的一切,可能问题更多在我,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

我的生活真的陷入了一个两难。


2、

没有潸然泪下是因为,我已经从一个小北漂变成了一个老北漂,而老北京不相信眼泪。

我从温暖的被窝爬出来,过于给力的暖气让我有点口干舌燥,窗外是一片灰茫茫的雾霾。

我找出一张A4纸,在中间画一条线,开始左右抉择:

第一,我刚刚买了房子,首付还借了一点,未来每个月都有房贷要还,经济压力非常大。

第二,爹妈催我找对象,没有工作相亲人家都不给你介绍。

第三,最近大半年因为各种原因身体非常不好,失去稳定收入后心理压力可能会自己更焦虑。

划线的另一边,我想了很久很久,只有一个理由: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然而生活不就是苟且么?

何况我也不知道我想要什么生活。


3、

那段时间我的生活就是大写的迷茫。

我是选择回去上班?去乙方还是去甲方?乙方什么岗位?要走回头路吗?甲方什么行业,有合适的吗?

我选择家里蹲做一个自由撰稿人?做兼职商业记者嘛?写营养?写美食?写美妆?

还是去参加朋友的生意?

我感觉我似乎有很多条路,但是没有一条路可以走,都是墙壁,我瞻前顾后,世上难有两全法。


我真的是,逢人便讲我好迷茫。

这里我要感谢 @Lydia@简浅 在五道口吃着烤翅,他们分别说了两句对我很有帮助的话。

李老师说:“没有绝对的正确,只有相对的正确。”

简浅说:“你做做看啊,我觉得很可以啊。如果我能帮你什么,我可以帮你啊。

现在想起来也流泪,我何德何能啊。


思来想去,我没结婚没娃,尚年轻尚有理想,没有什么万事俱备,只有启程了才能借到东风。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最差的结果无非是:滚回去上班!


4、

我想过各种可能遇到的障碍,但是我万万没想第一个阻碍就是我自己。上班的时候有公司的规章,有领导的安排,有部门的规划目标。有既定轨道和拉力。自己一个人,就像无头的苍蝇。

我几乎无法管好自己,我陷入这样的循环:早上不起,起来发呆,烦躁,闲聊,什么也没干,深夜自责无法入睡,早上不起。于是我开始研究自我管理,时间手账,情绪管理。最后这些还整理成了职场课程,卖了课程费。(意外收获)


接着生存的问题摆在眼前。我试过各种兼职:做商业访谈,为淘宝供稿,做代购。。。

我把自己搞的很忙,焦头烂额的,收入勉强糊口,经常遇到各种问题,比如代购就不太顺利,我和我的合伙人一度因为方向问题,聊到深夜。(至今还压着两万快的货。。。然而我们这种蠢零售总是要压货的,摊手)


经济上的困难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陷入深深地自我怀疑。我不是科班出身,我做不了一个好营养师;我人胖且丑,拍不出漂亮妆面。我没有做生意的天赋,从大学摆摊就没赚过钱。我经常关于一个知识点查论文,查到很晚,对着一张照片P图到很晚,我还是写不出任何东西。什么都不满意。


4.5、

很多朋友留言说,改变的过程很重要但是我却说得很少。其实我也不敢妄加总结什么"经验",既然大家想知道我就分享一下。

如何瘦了20多斤(体脂下降了5%)?如何系统学习新知识?如何通过看书提升认知?

对我帮助最大的两件事是:”早起“和”自我管理日记“


先说“早起”,我坚持早起超过200天了,早起的时间是5:00-6:30,现在已经固定在5:30自然醒,前后误差不超过5分钟,每个月早起的日子不少于25天(偶尔特殊情况不能早起除外)

并且我还有一个早起群,带着大家一起早起,不少觉得自己肯定起不来,或者认为自己不是“晨型人”、“早起毁一天”的,也发现早起的好处。

1)早上的时间不被打扰,每天5-8点这三个小时,几乎不会有电话、微信等,是难的可以安静读书学习,或者集中攻克难题的时间。

2)早起时间效率极高,从脑科学角度看,早上人的意志力、集中注意力都更好。当然不排除有个体差异。

我个人的体验是:早上会觉得,我起这么早,这么不容易可不能浪费;而且还要在8点之前下楼去食堂吃早饭,有时间限,所以看书学习工作更有紧迫感,不会东扣扣,西搞搞。

3)每天早上5点起来的时候,我会有一种“今天我也没有落后”的安全感;当你在上午10点之前,就完成了今天最重要的工作时,那一份自我肯定、满足感。真是:谁早起谁知道。

《稀缺》里说到的“穷人”思维,就是永远都生活在”稀缺“的状态,“时间稀缺”每天瞎忙,没有从容处理事情,认真思考生活的机会。早起则是对抗时间稀缺的最好方法。


再说说“自我管理日记”,这并不完全是效率手册。

我把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知识管理等等我认为对个人很重要的事情,都综合到一套笔记系统里,笔记本的内容也是我自己设计的,也会根据最近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这套笔记的核心是“刻意练习”的方法。

“刻意练习”是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研究了医生、音乐家、运动员等等专业人士后得出的一套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来说;”技能的提升不是因为重复,而是以目标为标准,不断的矫正自己的行为。”拉小提琴的10000小时定律,如果每天重复昨天的错误是不可能有进步,正确的做法是每天回顾总结自己的行为,第二天针对做的不好的地方,进行改进。

听起来很简单的道理,但是生活中却总是忘了用,不带思考的日复一日。

我为了强迫自己在时间管理技能、情绪管理、学习营养学上运用刻意练习的方法,搞了一套自己的日记系统。


这个日记分为两本,一本是“计划本”;一本是“总结本”

简单说就是:

0)先写下全年目标,然后拆解为月目标,周目标,每日待办事项这些

1)在计划本上把所有事情安排进每天的时间格子里。

2)然后清空脑子里关于“我要做点啥”“我以后怎么办”的一切思考和焦虑,专注完成计划本上的内容。

3)把自己执行的情况记录在“总结本”里,每天结束的时候盘点自己完成了多少,未完成,多完成,原因和改进。

长期坚持就会对自己有更全面的了解。比如知道做什么工作需要多少时间:自己什么时间段效率最高:什么情况下必须休息。这样每天校准,每天重新安排,对时间安排就越来越得心应手啦,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日计划和日总结


月计划月总结


"总结本"的内容,除了时间管理,还有每日反思。

内容包括:

1)我今天遇到的一个问题/困难/矛盾/让我情绪失控的事情

2)我是因为心里有一个什么样的“预先假设”才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出了当时的反应或者情绪的

3)这种“预先假设”对嘛,可以更好吗

4)下次我应该怎么做呢?

这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每日反思

定期回顾


最重要还是,“坚持”二字。


5、

可能是挺住意味着一切。

我考下了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半年时间读完了50多本书,领域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管理学、心理学、如何演讲写作、如何学习、系统化思维等等。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能够合理的安排好每天的时间,高效的完成工作;我发现营养学知识已经在我脑中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可以乐高一样拼装;我发现我搭建了一套自己的自我管理知识体系,和管理学、心理学融会贯通;我发现我能拍出准确的试色照片,和精致的妆面;我发现有好多可以写。

渐渐的,各种线上课程平台找到我,出版商找到我,彩妆品牌找到我。

哎呀妈啊,简直做梦都要笑出来。

就是那种,一切都有机会,只要努力,就能争取的,踏踏实实的幸福感觉!


6、

现在一切都很好:

我瘦了,随着改善的作息和健康的饮食,我瘦了20多斤而且更加健康了。

我能稳定的支持自己的生活开支,更能自律的生活作息。

我受邀在各种知识付费平台开设课程,努力传播营养健康知识,分享自我管理和学习方法,教姑娘们化妆。说真的每次有人私信我说,“很喜欢你”。“因为你我改变了很多,变得更好了。”我都感觉超级棒!超级棒!超级棒!

心里有一颗种子,它渐渐在发芽。


昨天去参加在公关公司同事的婚礼,那时候的同事真是一起打过硬仗情同姐妹。

其中一个说“上一家知名公司,待遇不错,但还不想养老。刚换这家,客户有钱,但是行业不喜欢,方向不喜欢。特别迷茫,怎么办怎么办。”我仿佛看到去年的自己。

又聊到另一位同事,在业内一家跨国名企,加班没能来。有人说她:“前段时间说很想辞职,这两天说老板要给他升职了,在那家公司能熬到升职很不容易啊。”听完有点心酸,仿佛看到前年的自己。


6、

我是88年2月的,还有4个月就满30周岁。

在2011年,我23岁的时候,我曾在知乎上回答过“23岁的你是什么状态”的问题,

那是我在知乎第一个过千赞的回答,后来这个答案连同其他很多人的答案被各种转发,甚至微博@人民日报 也转发过。

在那个答案里我惨兮兮的,我哭诉了自己大病一场,被男友嫌弃生病而抛弃,面试了几乎所互联网公司全部被拒。我很装逼的说:

突然觉得自己到了一个近乎是奇妙的境地——一无所有。
学业、工作不顺心,就连笃信的爱情和健康也失去了。
感觉死了一次一样,才能一切从新开始。
23岁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内心,希望能够不断反省完成这段修行。

30岁的我真想笑话一下当年矫情的自己。

30岁的时候,我主动选择“一无所有”:分手,离职,节衣缩食。

我得感谢我30岁,我有一门手艺,任何时候都不至于饿死。

我要感谢我的30岁,过去的一切让我变得更有勇气,更自信。


现在的状态就,我没有固定工资,吃了上一顿,就要想想下一顿怎么来。

我没有讨厌现在的生活,虽然我想要的生活还在更远的地方。

还好我能每天满怀希望的醒过来:

偶尔我也会怀疑是不是能“成功”,但是我从不怀疑我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以上,

自勉。










最后的最后附一张工作时候的照片,这是在某彩妆品牌新品会上:


user avatar   ma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要制造焦虑,毕竟等35岁你会更焦虑。现在的社会对于年龄越来越大的人并不友好,年龄大了,压力也大了,但是机会却变少了,要求变高了。如果你今天二十多岁,不要觉得这和你无关,等你三十岁只会更激烈。如果你现在三十岁,也不要觉得35岁很远,下一个就是你了。


我接触过特别多30岁转行的朋友,因为30岁是个槛,不少人再这个时候已经感觉到了自己不适合原有的方向,或者遇到瓶颈,希望改变。但是怎么改变呢?有一些人勇敢的走出去了,还有一些人只能向现实低头。


曾经我觉得自己也很年轻,毕竟身边很多好朋友都是70后,现在我看30岁的朋友也觉得是小朋友,经常帮他们分析问题,出主意。再过几年,你呢?无论现在多大年龄,终将要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


但是我并不希望你因此焦虑,这就是客观现实,大家都这样。我们只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如果普遍就是如此,那到时间了,该干嘛就干嘛。


如果你30岁想要尝试新的方向,勇往直前就好。毕竟,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都没有太多可以失去的,原本就是如此。


user avatar   gu-ming-j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87年,虚岁35了。

我现在甚至回忆不起来我30岁的生日,以及那一年我的人生境遇。

我好像一直在工作、创业、折腾,但也没什么了不得的成就和积累。

和喜欢的人长跑然后结婚并在2020年疫情期间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算是我人生不多的闪光点。

我得承认,我绝对不是问题下压力最大的,毕竟,如果我现在突然停下,似乎也能正常生活下去。就是似乎总有一条可以躺平的后路,让我不至于所谓手停口停。但是,推着我往前走的焦虑是一刻也没有停过。

因为我现在除了能想到让家人幸福这一个点之外,我真的不知道我要什么,尤其是我自己要什么。

还在还是几岁的时候,总会天真的回答你长大了要当什么。无论是科学家、军人还是什么别的,从来没人说过,你当上什么只是一个身份和平台,它不是一个终极的愿景,最多算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

正如年轻时的自己,读书、出国、回国积累经验、创业……那你最终想要什么呢?挣钱?可以这么说,可挣钱的尽头是哪里?为什么是挣钱?

你开始思考你的意义,从年轻时的愤世嫉俗,到如今的遇事笑脸相迎,但心里毫无波动。

天大的是,对你不过是“哦,然后呢“。

见到了许多的死亡,认识了不同人生,阅历空增长,确不像同年龄时的父母,我有时只是一个空有套路的幼稚孩子。

时间越来越快了,我知道我不是长寿的命,理论上人生大半已经过去了。曾经洒脱的说自己过把瘾就死,但至今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过什么瘾……小事上越来越活明白,大事上却彻底稀里糊涂了……

这就是我的35.


user avatar   fei-duan-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几个要点:

1.年轻记者没经验总喜欢搞猛稿,搏一把大的,也容易被一些消息提供者利用,很常见,但是澎湃这样的“主流媒体”连个帮忙审核的老司机都没有,或者说老司机别有用心,这就是内部新闻管理制度的问题了。

2.这些年都在吹嘘网媒、自媒,搞算法抓取新闻,很多机构已经不生产新闻了,也不培养自己的调查记者和编审团队,结果就是假新闻、错误消息乱飞,智能算法目前在消息识别上可没有啥作用,这涉及到逻辑、经验和敏感性,还得靠专业团队和老司机。

3.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消息就容易激动,实在是太不了解官僚系统的行动逻辑了,官僚系统一般不愿意主动搞事,宁可压事,尤其是这种不涉及人命案、没有上面压力的地方性强奸案。所以,受众也需要加强学习,了解各种系统的运转逻辑,避免被人带节奏。

4.对于背后这律师,律协该出手了,诚然,这年头很多记者都会抓住媒体上帮自己当事人争取舆论支持我机会,但这哥们一直以来大力带节奏的做法,已经跨越了边界了,会砸了大家律师圈吃饭的锅的,不自己治理,等到哪天权力部门出身,那就是误伤无数,就像一个pgone,砸了嘻哈圈的锅。


user avatar   XieMoY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user avatar   li-li-an-07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情绪激动主要是通告认为保安行为不违法,对保安的处理不满意。

以及,西安地铁之前的报道在避重就轻。




但是我看到某些人的评论大概是:

1. 这辈子不去西安,把西安拉入黑名单

2. 地铁很危险,保安不违法,太恐怖了

这就直接定性成地铁、西安有问题,不能坐,不能去了。

是不是有些发泄情绪怨恨和因噎废食了?




本质上是保安为了交通能正常运行,但是处理方式过激。

但我看某些评论还以为保安好像另有所图,对女子有不轨似的。

是不是某些人眼里,思维太定式了,眼里只有男女问题了。




不过,这确实不是保安粗暴拖拽的理由。

保安可以劝说为主,但是不应该动手。如遇违反法规,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可以报警,由警方调查处理。

但是保安不应强制暴力措施解决。

保安只是维护治安秩序,但是没有执法权,不可以实施强制行为。



女乘客吵闹但是没有威胁他人安全,保安的拖拽行为明显超出了职权范围。

保安的行为肯定是存在问题的,

处理通报中也说了,西安交轨服务群众意识不强,对相关人员教育培训不经常,日常监管存在漏洞,保安人员履行职责不文明不规范。给予相应处分和谈话。





我觉得这事吧,保安和女方都有点责任,没事的时候可以学点法律知识,以及如何处理问题等。我最近在看抖音博主:四平警事(id:LPpolice)的视频,都是用一些严肃认真的普法态度,但是幽默风趣的风格给大家普法,我觉得没事看看挺好的。

大家多学点,平时在社会上处理问题也会更好一点,给社会少添一些麻烦。


user avatar   mi-xiao-le-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统计局工作人员也不过是公务员,没有受到过经济训练,所以他仅仅是给予统计,但是并没有解释能力。他所说的是“全员劳动生产率”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世界普遍通用所说的“劳动生产率”是单位时间内的产出,具体的说是每小时经济产出(output per hour worked)。

我们可以对比下这两个概念,统计局声称的“全员劳动生产生产率”是生产总增加值除以就业人口,意思为单位劳动力平均产出;普遍所用的“劳动生产率”是单位小时产出,所以实际上“全员劳动生产率”应该除以平均工时。由于中国人每年平均工作时间大概是2200小时,美国则为1750小时,所以实际上他的统计数据还要高估了,所以这个值应该为6%左右。由于我国处于后人口红利期,人口赡养比例较低,就业人口比例依旧高于平均水平。我国现在约有7.75亿人就业,而美国只有1.5亿人就业;同时我国就业人口工作时间都更长,分母更大的情况下分子就更小,所以实际上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和技术领先国家(美国)要比经济水平相对更低。

这个情况不仅仅出现在中国,在日本和韩国也是如此,普遍估计韩国的劳动生产率仅仅为美国的50.2%,日本则为65.4%。西班牙本身经济水平和韩国相近,但是工作时间远远少于韩国,实际上这意味着西班牙的劳动生产率远高于韩国,而根据OECD的估计西班牙的劳动生产率则为美国的74.5%。


即使如此,这个数据很明显是过分低估了中国的经济水平。理由有两个:

  1. 他使用的是2005年的美元计价,实际上应该调整到更接近现在的美元来计价(接近现价)。例如OECD使用的是2010年的不变价美元,一定程度上低估了韩国等新兴国家的经济水平,这一点 @Orz辉 所提到了。
  2. 汇率价值严重影响了测算,不管是韩国这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新兴国家,还是波兰、土耳其等比较发达的新兴经济体,都面临着汇率被低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来说,如果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相当长时间保持和技术领先国家(如美国)相近的水平,那么用汇率计算的误差就小;而韩国、波兰、土耳其这些国家生产率快速追赶的国家则被低估。一个事实是波兰和土耳其如果用汇率计算的话,人均GDP则仅仅为10000美元,而实际上用购买力衡量则超过25000美元,所以OCED的统计表明,土耳其和波兰的生产率实际上和韩国相当,都超过了美国的50%,而不是仅仅为20%。所以实际上,统计局并没有考虑到每年76978元/人的实际价值是多少,而OECD的经济学家则使用的是PPPs。


一个可靠的方式是使用尽可能接近现价的不变价计算单位,并且使用购买力计算,例如OECD本身选择的是constant prices 2010 and PPPs。考虑到这两点我们做估算的话,中国的人均GDP按照购买力衡量现在大约美国的25%,中国的劳动生产率的可靠应该略高于美国的20%。所以,普遍的估计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略微高于美国的劳动生产率的20%,一个比较精确的说法应该是21%。

从某种意义上,即使是21%的数字,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应该是被低估的。因为中国的经济规模应该大大高于现在已经测算的规模,在过去5年中国就已经更改了3次统计测量方式,每一次都提高了经济规模。即使如此,潜在的经济规模依旧存在,所以经济水平的低估意味着劳动生产率被低估了。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官方声称的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远高估了,因为中国政府高估了自己经济增长的速度。


user avatar   timexplo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实话.......视频开头那老和尚刚一开口,我就有了一种yes indeed的既视感......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的平头老百姓是啥都不懂的、啥都做不了的、啥都不想做的贱民吗?

英雄的老百姓关心美国,因为它就横亘在面前。

“Because it's there.”

因为山就在那里,所以英雄的老百姓就想征服一下呐,人类的天性而已,家畜或许不能理解。


全世界所有厉害的东西,中国的平头老百姓都关心:上至国际空间站,卡西尼,奥陌陌,旅行者;下至下水道油布包,煮饭仙人,圆珠笔尖,还有猛禽,幽灵,高精狙,福特号,电磁炮,可燃冰,盾构机,大豪斯,大牛排,电瓶车,鸟语花香,老虎大象,GPS,NMD,M1p,RTX,诺贝尔,太平洋。

我想要的不多。你给不了,我就自己想办法。

不允许吗?




     

相关话题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好看雕塑? 
  产品经理与程序员矛盾的本质是什么? 
  抑郁症永远感觉不到快乐吗? 
  是什么样的女孩埋在了你的心里? 
  有哪些经典的反直觉数学结论? 
  国产红酒真的比法国红酒差吗?红酒应该如何品鉴? 
  为什么中国医院在高消费的前提下体验如此之差? 
  Soul这个软件用的人真的多吗? 
  跟前任复合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如何看待《原神》制作组发布的致玩家的一封信? 

前一个讨论
LME 为何取消 3 月 8 日及以后的镍交易,会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现实中的大佬几乎没有听过是做短线的,发大财的多是以长线为主?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