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给李逵机会了,是李逵自己没有把握住。
先说宋江杀李逵的动机,或者担忧:
“今日天子轻听谗佞,赐我药酒,得罪何辜。我死不争,只有李逵现任润州都统制,他若闻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只除是如此行方可。”
我死之后,李逵肯定会为我报仇,啸聚山林造朝廷的反,到时候招安大业就前功尽弃了。
众兄弟招安后南征北战,好不容易幸存的人赏的赏、封的封,都过上“成功人士”的生活了;要是李逵造反后,朝廷借机把残余的人清算了咋办?
那不就成了自己和李逵的陪葬品?
这跟宋江的政治理念是不相符的。
这是动机。
然后就是考验。
他把李逵叫到楚州以后说:
“贤弟不知,我听得朝廷差人药酒来,赐与我吃。如死,却是怎的好?”
此时宋江已经喝过毒酒了,但他仍然用假设来试探李逵,想知道自己被害后李逵是什么态度。
其实这个问题怎么回答都不能让宋江满意。
你回答说报仇造反,那宋江肯定会觉得你是祸害,毁不毁忠义的名声是小,让其他人跟着遭殃才是真,所以宋江不能留你;
但你要说我也不知道咋办,我不敢反抗朝廷为你报仇伸冤,这个回答宋江肯定是认可的,但同时心里也凉了。
玛德这么多年的情谊,你对哥哥也不够铁啊,你这货有点不仗义啊!
所以如果这话不是宋江问李逵,而是宋江问还活着的呼延灼、朱仝、李应等人,他们好像正反两种回答,都不会让宋江满意。
同样读者应该也不会买账。
你说报仇造反,那跟李逵的智商有何区别?你说你不反抗,合着也是忘恩负义的小人。
就很难。
我能想到的比较完美的回答,就是说:
“哥哥一心求忠义,那俺铁牛就陪你同死,阴间也侍奉哥哥罢了。”
这样既能表现出绝不反抗朝廷,还能体现出对宋江的忠肝义胆,宋江对这个回答肯定是满意的。
也许心里一暖就放弃带走李逵的计划了。
但是李逵毕竟是李逵,憨憨的,造反的话张嘴就来:
“哥哥,反了罢!”
宋江恐怕李逵是过嘴瘾,还特意出难题询问怎么造反?想看李逵有没有个计划。
这等于是给李逵二次机会,希望他能够改口了,但李逵还真有计划:
“我镇江有三千军马,哥哥这里楚州军马,尽点起来,并这百姓,都尽数起去,并气力招军买马杀将去!只是再上梁山泊倒快活!”
他不但回答了造反兵马从哪里来的问题,而且还指出了裹挟百姓一块暴动,最后还说明造反的最终目的,是重上梁山泊快活。
事实证明,如果李逵冲上梁山泊快活,那死去的好汉就白死了,活着的好汉不死,也得是生不如死,甚至呼延灼等人,还会主动请命去围剿。
如果李逵没有重上梁山的话,那梁山就会有一百单八将的“靖忠之庙”,四时接受香火和祭拜,仍然是大宋官方承认的烈士。
所以李逵的这个回答和计划,基本上坐实了宋江死后,他真的会这么干。
那宋江也就不能留他了。
于是就有了谋害的结果。
“原来那接风酒内,已下了慢药。当夜李逵饮酒了。”
于是李逵就被宋江带走了。
关于李逵被带走的事,我是能够理解宋江的担忧和选择,毕竟不能因为一个李逵,拉更多已经功成名就的人下水。
他死,是为了其他人更好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