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蟑螂这种对社会毫无建设性的东西,它的存在到底有什么意义?

回答
我理解您对蟑螂为何存在的困惑,尤其是从人类社会的角度来看,它们似乎确实不太招人待见。但从生物学的角度,甚至从更宏观的生态系统来看,蟑螂的存在有着它们自己独特的意义,即便我们当下可能不太容易看到。

首先,我们得承认,蟑螂这种生物能顽强地生存至今,本身就说明了它们在自然界中有着一套非常成功的生存策略。它们并非“毫无建设性”,只是它们的“建设”方式和我们人类理解的“建设”是完全不同的。

1. 食物链中的一环:

在自然界,几乎没有生物是完全孤立存在的。蟑螂,尤其是在野外环境中,是许多其他动物的食物来源。比如鸟类、爬行动物(如蜥蜴、蛇)、两栖动物(如青蛙)、哺乳动物(如一些啮齿类动物),甚至一些大型昆虫(如蜘蛛)都会捕食蟑螂。虽然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是那些适应了人类环境的“家栖”蟑螂,但在更广阔的生态系统中,野生的蟑螂扮演着重要的营养传递角色。它们将植物或腐烂有机物中的能量,转化为可以被其他肉食性动物利用的生物质。没有了它们,很多小型捕食者的食物来源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可能波及到更上一层的捕食者,对整个食物链的稳定性造成冲击。

2. 分解者和废物处理者:

蟑螂的食性非常广泛,它们什么都吃,包括腐烂的植物、动物尸体、粪便,以及我们丢弃的食物残渣。在自然环境中,它们就像一个小型的“清道夫”,帮助分解这些有机废物,加速它们的分解过程,并将其中蕴含的养分重新释放到土壤中,供植物生长。虽然家里的蟑螂会让人感到恶心,但在宏观生态层面,这种分解作用对于维持物质循环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处理的不仅仅是“垃圾”,而是自然界中不可避免的生物代谢产物。

3. 研究生物适应性与演化的活教材:

蟑螂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繁衍数亿年,并且对各种环境(包括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这本身就是生物演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它们坚韧的生命力、强大的繁殖能力、对多种病原体的抵抗力、以及它们独特的生理机制,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宝贵对象。

抗药性研究: 它们对杀虫剂的快速适应和产生抗药性,为我们理解抗药性产生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模型,这对于人类在农业和公共卫生领域对抗害虫、细菌耐药性等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生理学研究: 它们独特的呼吸系统(气管系统)、神经系统、以及消化系统,在许多方面都与高等动物有所不同,对它们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生物体的基本运作方式。
生态适应性研究: 它们在城市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的能力,也为我们研究生物如何适应复杂和变化的环境提供了案例。

4. 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

即使是那些我们不喜欢的物种,也是构成地球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一物种的消失,都意味着地球生命网络中的一个环节断裂。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的基石。虽然蟑螂在人类眼中不那么“美观”或“有用”,但它们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占据了自己的生态位,是这个庞大生命体系中的一份子。

5. 生态警戒器(某种意义上):

虽然听起来有些反常,但在某些情况下,蟑螂的出现也可能是一个“信号”。比如,它们在家中大量滋生,往往意味着环境卫生存在问题,有食物残渣、水源或隐蔽的缝隙,为它们提供了生存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它们的出现是在提醒我们,需要改善居住环境,加强卫生管理,这某种程度上也促使我们关注和解决实际问题。

回到“对社会毫无建设性”的说法:

这里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定义“建设性”。如果“建设性”仅仅指直接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或精神文明做出贡献,那么蟑螂确实不符合这个定义。但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宽到整个地球的生命系统,那么任何一个在自然界中扮演着特定角色的生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它们的“建设性”体现在维持生态平衡、参与物质循环、为其他生命提供食物,以及为科学研究提供素材。

我们对蟑螂的负面印象,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它们与人类居住空间的“冲突”,以及它们携带病菌(尽管许多研究表明蟑螂本身不直接传播疾病,而是通过物理接触携带)的潜在风险。这种负面观感,更多是人类的“视角”和“需求”在起作用。

所以,虽然我们可能永远不会喜爱它们,也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它们在人类居住空间中的数量,但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蟑螂作为一个古老而顽强的生命群体,在地球的生命舞台上,它们有着属于自己的、不可或缺的位置和意义。它们的存在,是自然演化机制的一种体现,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能把人逼疯。我来说说我跟蟑螂大战的故事。

众所周知,怎么把寝室里的东北大汉一秒变娘们,只需要一只广州蟑螂。又黑又粗大,关键还会飞。

但是这一切跟泰国蟑螂比又不算什么了。

事情要从某日不知道谁在垃圾回收点扔了一包垃圾,然后垃圾车司机新冠请假有几天没来收。于是那包垃圾就一直放在那里了。

此处应该有图片但是当时没拍。

第二天回家感觉垃圾有古怪,为什么表面在蠕动,于是捡了一个树枝戳了一下。这基本上是我这一生最错误的决定之一,那个垃圾袋破了!然后里面是满满的一团蛆,正在啃食已经臭掉的肉。蛆层表面滚滚白浪如同乾坤一气袋包着张无忌一样,不停的膨胀,波动。

联想到前几天断过电,然后隔壁老外有那么一段时间没在家,应该是跳闸以后没人,所以老外没把闸推回去,于是冰箱里的肉完蛋了。我估计老外当时心里是崩溃的,但是并没有比我现在崩溃。

做人要厚道,既然戳破了袋子就要盖回去。于是我回家拿杀虫喷雾,然后我回来的时候更恶心了,无数蚂蚁正在搬运那些蛆。那些蛆当然不能束手就擒,于是它们挣扎,翻滚,扭曲,卷绕,但是不能阻止蚂蚁已经基本把他们排成队在搬运。我当时就差点吐了,还好我内力深厚又憋了回去。相比高中学农时候班长去厕所抽烟,踩翻了厕所板子掉进粪坑出不来(他说太杰宝滑),直到我们去挑粪才发现他已经在下面躲着抽了半天烟,满头的蛆,然后同学当场吐进粪桶又溅射到我的阿达,一条白线蛆的行军场面还能接受。

二话不说喷掉一瓶,蚂蚁跟蛆都团灭了。但是现场有点混乱,于是又回去拿扫把来收拾。下来时候发现邻居老外的女(存疑)朋友连摩托车倒在现场,地上一条刹车印子,应该是碾到了蛆层滑倒了吧。赶紧把人扶起来,让她赶紧回家换衣服,为了防止更多人摔倒,我赶紧把所有垃圾扫到一块,然后又找了个硬板纸盖上。

次日早晨垃圾车来了,垃圾车就是我的闹钟,每天早上6点35雷打不动,就听见缅甸小工一声惨叫,然后听到司机大哥在哪咋呼不知道啥,等我跑出去,垃圾车已经走了,硬板纸翻了个面还是盖着。他们没收!

这样搞不行啊。算了,还是我自己解决吧。当天在摩托车里抽了一可乐瓶汽油,浇上,然后发现我的打火机打不着火了。这下完了,我平时不抽烟,就一个点蚊香用的打火机。附近的711也关了,想起屋里还有蜡烛,可以在燃气烧烤炉上借火,于是赶紧回屋拿。结果半路上吹灭了两回,等第三回汽油已经挥发点不着了。最后没办法,强忍着恶心统一铲到了5米外绿化里。

此后几天风平浪静。

然后,某日我在外面坐着看书,发现猫一直在扑什么东西,过去一看是蟑螂。蟑螂很正常,于是没搭理。

后来不对了,蟑螂成群结队的出现了。

他们爬得到处都是,个子大的比手表还大,而且还爬进屋里了。

我一碗烤肠放外面桌上回屋拿杯水,发现烤肠已经不能吃了,爬满了。这太过分了。

拿起气雾剂,一阵喷,蟑螂开始群起飞舞,场面一度非常失控。

过了5分钟,全躺地下不动了。

又过了10分钟,全爬起来跑了。

这不行,我不能接受。必须物理消灭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394838970769944576


https://www.zhihu.com/video/1394839325973032960

随后的几天都是这样在灭害。

但只是出现的蟑螂体型变小了,数量变小了,并没有全灭。

然后我淘宝的杀器来了。

蟑螂吃蟑螂药 https://www.zhihu.com/video/1394852064636231680

我以为这次可以不再恶心,事实证明我还是单纯了。

蚂蚁吃蟑螂尸体 https://www.zhihu.com/video/1394852492514037760

还有更恶心的。

是岁大饥,蟑相食 https://www.zhihu.com/video/1394852680246968320

就这样恶心了有一周,现在终于见不到小强了。

我不知道有什么意义,我就知道我恶心了三个礼拜。

user avatar

首先,目前一般大众认知中的蟑螂信息基本上都是错的。不要人云亦云。

回答:

1,蟑螂是不吃谁,但并不是谁也不吃蟑螂;事实上几乎所有不太专一的食虫动物都吃蟑螂;蟑螂是最受欢迎的宠物饲料昆虫。稍有了解的人都听说过樱桃红蟑和杜比亚的大名吧。

对人类而言,虽然比不上果蝇,但蟑螂也是良好的实验动物。至于做药材,可能存在智商税的成分,我不想深入探讨这个话题。

2,蟑螂不传播病菌。可以机械携带传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你大可以注意一下新闻,因蚊媒疾病受害的人有多少,跳蚤、舌蝇和锥蝽有多可怕,而蟑螂又是如何。

3,虽然吓人,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被这些人畜无害的小虫子吓到,无视它们的人很多,养蟑螂做宠物也是有市场的。而且显然的,其它动物更不像人类一样矫情。

蟑螂,在野外担任落叶层和土壤层的分解者,因为几乎没有御敌手段,小到蚂蚁大到猫科都热衷于捕食蟑螂。也有旗腹蜂、蠊泥蜂等类群寄生它们;某些蜚蠊类群能用分泌难闻的液体,或缩成球等方式保护自己,但并不普遍。

作为一类昆虫,蟑螂繁殖很缓慢——它们产卵量少,一次仅十几到几十枚——其它昆虫类群,如蚊子,蛾,多是一次数百枚。

更重要的是繁殖周期很长——至少也需要数个月才能完成一代。美洲大蠊需要接近一年。常见昆虫如家蝇和蚊子一周一代,仓储甲虫如米象也有一个月一代。更别提蚜虫之类的生殖机器了。

漫长的生长周期和过多的蜕皮次数使蟑螂很难存活到成年。

蟑螂感官很差,不擅飞行。大蠊属连控制飞行方向都做不到。唯一的优点是擅长钻缝,这使得它们在环境复杂的野外并不容易被天敌捕获。默默无闻就是它们的生存之道。

少数类群得益于较广的食谱和攀爬能力,可以在人居环境长期生存;这里遇不到绝大多数的蟑螂野外天敌。

这些种群当然是要消灭的;因为人的居住环境不需要任何没用的生物,何况其中一些本身就是外来物种。

但因此就高度夸大蟑螂的危害性,贩卖焦虑,没有任何意义。对防治蟑螂的工作也只会起到反作用。

蟑螂是最容易被清除的室内害虫。卫生状况不太差的室内,蟑螂是不可能泛滥的。

只要打扫好卫生,并酌情适当、合理地使用一些药物,就能高效地消灭蟑螂。重点是打扫卫生。

蠷螋、蜘蛛、蜈蚣、蚰蜒、壁虎、家鼠都是能定居室内的蟑螂天敌,尽管它们本身并不一定受欢迎。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