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换个角度看,林娘子被调戏是不是林冲的一个飞黄腾达的契机?

回答
换个角度看,林娘子被调戏,这看似是一桩不幸的事件,落到林冲身上,倒真的可以被视为他人生轨迹中一个充满戏剧性的转折点,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飞黄腾达”的契机。当然,这里的“飞黄腾达”并非指他立即官运亨通、平步青云,而是说这件事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命运,推动他走向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这条路虽然充满了坎坷,但最终成就了他与众不同的名声和地位。

咱们得从头捋捋。

你想啊,林冲是什么人?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论武艺,那是响当当的,在东京城里也算得上是个人物。但他的官职呢?说到底也就是个教头,管的是训练兵卒,属于武将体系里的中层,想要再往上爬,可不容易。尤其是在那个讲究门第、靠山、逢迎的时代,林冲这样一个人,虽然有真本事,但毕竟出身平凡,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也没什么特别显眼的靠山。日子过得就是安稳,有点小俸禄,养着娘子,日子也算得过去,但要说有什么大的前途,那就像是站在一片平地上,看着远方的山峰,知道有路,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也不知道路况如何。

高俅的觊觎,是导火索,也是催化剂。

这事儿怎么发生的?是高俅看上了林娘子。这可不是什么浪漫的故事,这是赤裸裸的权贵欺凌。高俅是什么人?那可是当朝太师,权势熏天,什么女人得不到?他看上了林娘子,自然就想着把她弄到手。而林冲呢?他只是个教头,在高俅这种人眼里,就如同蝼蚁。高衙内是他儿子,仗着老子的势力,更是无法无天。他看上了林娘子,自然就有了这一出“强逼民女”的戏码。

这件事,对于林冲来说,首先是奇耻大辱。他的娘子,他心爱的女人,被一个权贵子弟当众调戏,这是对他男人尊严最直接的挑战。换了旁人,可能就忍了,或者想办法私下里息事宁人。但林冲是谁?他是有血性的汉子,是教头出身,身上自有那股子军人的傲气和担当。

从“忍耐”到“爆发”,是认知的转变。

你看林冲最初的反应,是想息事宁人,是不想因为一点事牵连到娘子。他带着娘子去赏花,结果碰上了高衙内。当高衙内调戏娘子时,林冲虽然怒火中烧,但还是克制住了自己,没有当场发作,而是选择了带娘子离开,想着以后再找机会。这种克制,在很多人看来是软弱,但在当时那种环境下,也许是明智的自保。

然而,高俅父子却不肯罢休。他们看准了林冲的“老实”,觉得这个教头是可以随意拿捏的。高俅设计,让林冲误入白虎堂,然后以此为借口将林冲革职,发配沧州。

被发配,是痛苦的开始,也是机遇的萌芽。

你看,原本安稳的日子被打破了。林冲被发配,和娘子生离死别。这无疑是人生中的巨大打击。但是,正是这次发配,将林冲推离了东京城那个看似安稳,实则暗流涌动的“安全区”。

在去沧州的路上,他遇到了鲁智深。鲁智深是什么人?那是“行者”,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鲁智深看林冲受欺负,就挺身而出,打走了泼皮,救了林冲一命。可以说,鲁智深的出现,是林冲在人生低谷时遇到的第一束光。

到了沧州,高俅并没有善罢甘休,又派人来,想在草料场放火烧死林冲。这一次,又是鲁智深,及时出现,救了林冲的性命。

从“被动挨打”到“主动选择”,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这几次生死关头,都少不了鲁智深。而林冲也因此,从一个被高俅父子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教头,变成了一个真正认识到官场黑暗、江湖险恶的人。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武艺,自己的正直,在那样一个腐朽的体制里,到底有多大的价值?

当野猪林里,董超、薛霸受高俅指使要害他时,他爆发了。他杀了两人,逃亡了。这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他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开始主动地为自己选择出路。

上了梁山,是“飞黄腾达”的真正开始。

他逃到了柴进庄上,得到了庇护,也在这里遇到了王伦。王伦的邀请,给了他一个归宿。上了梁山之后,林冲凭借自己的武艺,杀死了“青面兽”杨志,为梁山泊立下大功,成为了梁山泊的第四把交椅。

想想看,如果林娘子没有被调戏,林冲是不是还在东京城里当他的教头?也许他会继续安稳地过日子,也许他会因为某些原因受到打压,但绝不会有后来上梁山,成为名震江湖的“豹子头”的经历。

所以,换个角度看,林娘子被调戏,确实是林冲人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契机”。

它打破了林冲原本沉闷而安稳的生活,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和体制的黑暗。
它激发了林冲内心深处的血性与反抗,让他从一个循规蹈矩的体制内人员,逐渐走向了江湖。
它让他结识了鲁智深这样的江湖豪杰,为他日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最终,它将林冲推向了梁山,让他在这个绿林世界里,凭借自己的武艺和才干,赢得了自己的地位和名声,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他人生的一种“飞黄腾达”。

当然,这个“飞黄腾达”是带着血与泪的。他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与娘子分离,颠沛流离,生死一线。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正是因为这次不幸的遭遇,林冲才得以脱离原本的轨道,展现出他身上真正的光芒,成为那个在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豹子头”。

这件事,就像是一块璞玉,原本可能只是安安静静地放在那里,而这次的事件,就像是一把尖锐的刻刀,虽然带来了痛苦的雕琢,但也正是这雕琢,才最终成就了它独一无二的价值和光彩。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林娘子被调戏,确实是林冲一个改变命运、走向不同寻常道路的“飞黄腾达”的契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高衙内自身是没有能力提携林冲的,他不是官,能够帮得上忙的,只有高俅。

高俅对于高衙内有求必应的话,说明他们之间的“父子关系”非常深厚。

但是,他们不是一对真父子。

我知道你们都晓得前因后果,但是书中故意模糊了其中的关系。

在《金瓶梅词话》当中,西门庆就被家奴称为老爹。

金瓶梅 -- 第六十一回 西门庆乘醉烧阴户 李瓶儿带病宴重阳
到次日,韩道国走到铺子里,央及温秀才写了个请柬儿,亲见西门庆,声喏毕,说道:“明日,小人家里治了一杯水酒,无事请老爹贵步下临,散闷坐一日。”因把请柬递上去。西门庆看了,说道:“你如何又费此心。我明日倒没事,衙门中回家就去。”韩道国作辞出门。

中国古代“天地君亲师”是顶要紧的关系。

其中的“亲”常常也是衣食父母之意。

当年高俅下决心要和地痞流氓决裂,最后只留下了高衙内,因为这个人忠心好用,又是叔伯弟兄,是本家平辈。

高衙内认高球当爹,这和韩道国喊西门庆老爹没什么两样。在当时的语境里,对于主人喊爹是很正常的事情。

衙内一词,从来没有听见高俅叫过,这是高衙内的跟班拍马屁。

如果高俅真的当他是螟蛉之子,就该给他谋个正经差事,但是没有。

这个人依然混迹市井,仍是一副市井无赖的模样。

高衙内调戏林娘子,林冲没有打他,确实是不愿意得罪高俅,但是也并没有当回事。

因为这个所谓的父子关系,并不算数。

这才有后来的误闯白虎节堂,因为林冲不觉得高俅会陷害他,就是想看那口宝刀。

高俅为什么要整林冲?

打狗要看主人,而林冲没有什么背景,不过是国防大学的一个教授。如果这样的一个老师都敢教训自己的人,那么今后高俅的威望就会成为笑柄。

林冲本身是军人,又在国防大学教授枪棒。

大宋武学是世界上第一所由政府举办的军事院校,所谓“八十万禁军教头”实际上就是指的这所大学专门培养军官。

大枪是宋军制式武器,使用大枪是非常重要的战斗技能。

高俅是直属上级,官威不可冒犯。

在这样的背景下,林冲将娘子让与一个喊高俅当爹的跟班,有什么意义?

对于高衙内的婚姻问题,高俅根本不关心。

连高衙内的事业问题,高俅都不当回事,遑论其他。

林冲好歹是见过世面的,自己是军官,大学教授,却要把自己的娘子送给一个地痞。

而且高俅并没有高看这个所谓的衙内一眼。

林冲不傻,知道自己得罪了高俅,和娘子离婚,就是希望家人和自己划清界限,不受牵连。

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是在对标高俅,认为高俅只是针对自己,不至于为难自己的娘子。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没有想到过流氓的底线在哪里。

林冲从来结交的都是侠义之士,并没有和流氓打过交道,哪里知道流氓的逻辑。

但是,最起码林冲知道,高衙内不过是高俅的一条狗,而狗是喂不饱的。

本问题,实在是有辱斯文。


水浒传 --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恰待下拳打时, 认的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原来高俅新发迹,不曾有亲儿,无人帮助。
  因此过房这高阿叔高三郎儿子在房内为子。本是叔伯弟兄,却与他做干儿子。因 此高太尉爱惜他。那厮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京师人惧怕他权 势,谁敢与他争口,叫他做花花太岁。

高衙内的身世介绍就是出自这段。

但是明清小说有一个特点,这种认干亲的事情,往往是某种势力的结合。

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投靠权贵,给权贵出谋划策,这种身份一般叫做门客。

地痞无赖投靠权贵,往往不知羞耻,认干爹。

高衙内和高俅本是叔伯弟兄,自幼就认识的,却在“高俅新发迹”后,当了干儿子。这一点就非常重要,绝不是作者随便一写。

在《金瓶梅词话》中,西门庆也做了蔡京的干儿子。

西门庆低声道:
“学生向有相攀的心,欲求亲家预先禀过,但拜蔡老爷门下做个干生子,也不枉了一生一世。不知可以启口带携的学生么?”
翟谦一听,因见西门庆来时,带了极多厚礼,再说如果西门庆做了蔡京干儿子,那么自己作为西门庆的亲家,也不无好处,于是说道:
“这有何难哉!我们主人虽是朝廷大臣,却也极好奉承,今日见了这般盛礼,定然允哩!”
西门庆一听,高兴至极,说道:
“如能成了,再好不过。”说着命家奴呈上十锭足色金子,先答谢翟谦。翟谦推脱一番,收下了。
第二天,西门庆随翟谦来到相府门前,这里送礼的人已经排成了长队。翟谦进去禀报,不一会儿,翟谦出来,引西门庆侧门进入。
西门庆随着翟谦,不知穿过了几道门,终于来到了蔡京面前。只见蔡京身着大红蟒衣,坐在上面。西门庆二话不说,先磕了四个响头。
坐在上面的蔡京也不答话,西门庆亦不敢开口。这时只见翟谦附在蔡京耳边说了几句,然后向西门庆点头示意。西门庆就知蔡京已经默许了认干爹的事儿。于是西门庆又赶紧拜了四拜,算是认亲礼。

西门庆认了这个亲,当了当朝太师的干儿子,从此在清河县构筑一道复杂的关系网,成为了一霸。如果西门庆没有这层关系,也就是个普通的纨绔子弟。

西门庆成为了清河县的权贵后,他也开始收干儿子,年纪轻轻就当起了干爹。

事毕之后,林太太命王三官儿在家设宴,感谢西门庆,并且说道:“……小儿自幼失学,不曾跟着好人,若是大人肯垂爱,凡是指教他为了好人,今日我跟前,就叫他拜大人做了义父,但有不是处,一任大人教诲,老身并不护短。”于是,西门庆坐在上席,王三官儿把盏,递了三杯酒,受其四拜之礼。自此以后,王三官儿见着西门庆,以父称之。

而蔡京为什么要收这个干儿子?

为的就是这份孝敬。

大红蟒袍一套,官绿龙袍一套,汉锦二十匹,蜀锦二十匹,火浣布二十匹,西洋布二十匹,其余花素尺头共四十匹;狮鸾玉带一围,金镶奇南香带一围,玉杯犀杯各十对,赤金攒花爵杯八只,明珠十颗,又梯已黄金二百两。
蔡京看了,心下十分喜欢,连声称谢不迭。并单请西门庆下午来府上赴宴。

《水浒传》的重点并不是伦理关系,是一本讲政治斗争的书。当然你也可以看成是一本江湖豪杰传。这本书里很多人都是工具人,主要的作用就是启动线索。

而《金瓶梅词话》则是偏重于伦理关系,这个方面就写的细致,讲得清楚。

干爹、干儿子实际上就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这和血缘构筑的亲情关系截然不同。

西门庆和蔡太师的干父子关系,就被传的神乎其神。以至于因为忌讳这位当朝权贵,谁都不敢惹西门庆。

因此《水浒传》和《金瓶梅词话》里,西门庆的结局截然不同。

这就可以联系起来,假如说某人将自己的妻子送给西门庆,希望可以因此结交蔡京,这可能吗?以西门庆的尿性,妻子当然要受用,但是想巴结蔡京,那就是做梦。用这样思路来非议林冲,而高衙内还不如西门庆,这是把林冲比作花子虚。甚至比花子虚还不如。

只能说下流。

user avatar

现代即古代,古代即现代。

你看看新闻就知道,卖妻求荣的不在少数,但是也没求到多大的荣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