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毛巾被冻住后会不会碎?

回答
毛巾冻住后会不会碎?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但仔细想想,背后其实涉及到不少有趣的物理原理。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普通情况下,一条湿毛巾单纯被冻住,并不会轻易地“碎掉”,变成粉末那种状态。 但是,它会变得非常僵硬,而且如果处理不当,是有可能发生一些物理损伤的,我们通常会说它“变脆”了,甚至在极端的弯折下,可能会出现纤维断裂的情况。

让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为什么会这样:

1. 水是关键的“粘合剂”与“膨胀剂”

毛巾是由棉、竹纤维等天然材料制成的。这些纤维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它们含有许多细小的空隙,并且纤维本身有很多亲水性的基团,所以能吸收大量水分。

当毛巾是湿的,水分就充满了这些纤维间的空隙,并且与纤维本身形成一定的吸附作用。你可以想象成,这些水分子就像无数个小小的胶水,把一根根细小的纤维暂时“粘”在一起,并填满了它们之间的空间。

2. 结冰:水分子的舞蹈变成僵硬的晶体

当温度降低到冰点以下,毛巾中的水分就开始结冰。水在结冰的过程中,分子会排列成规则的晶体结构。这个过程很有意思,水分子会从无序地运动,变成有序地“手拉手”站好。

关键在于,水结成冰之后,体积会膨胀。 大约会膨胀9%左右。你可能在冬天看到过,水管因为结冰而爆裂,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当毛巾里的水分结冰时,这些膨胀的水分子就会在纤维的空隙中施加压力,就像在你家地板砖的缝隙里灌满了水,然后让水结成冰一样,会产生向外的推力。

3. 为什么不会“碎”成粉末?

尽管有膨胀力,但毛巾本身并不是玻璃或者脆性材料。棉纤维是天然的有机高分子,它们有一定的韧性和强度。

纤维的柔韧性: 即使被冰撑着,纤维本身还保留着一定的弹性。它们不会像易碎的晶体那样,在外力下瞬间断裂成无数细小颗粒。更像是被“撑开”了。
冰晶的分布: 冰晶会在纤维间的空隙中生长,但它不是均匀地、刚性地填充了整个毛巾。它会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冰壳,或者包裹住纤维,但纤维本身并不会完全被“冻死”。

4. 变“脆”的原因:失去水分的润滑与支撑

一旦毛巾冻住了,水变成了硬邦邦的冰,它就失去了原有的“润滑”和“连接”作用。

润滑作用消失: 湿润的纤维之间相对滑动时,水分可以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让毛巾柔软而易于弯曲。冻住后,这种润滑消失了,纤维之间的摩擦力会增加。
支撑结构改变: 原本由水分支撑的纤维结构变得僵硬。当你试图弯折它时,外层的纤维可能会被拉伸,而内层被冰撑着,这就导致整个结构变得不稳定。

5. 为什么会“变脆”甚至“断裂”?

当冻住的毛巾受到外力时,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

应力集中: 冰的膨胀力会在某些纤维连接处或弯曲处产生应力集中。
冰的“棱角”: 冰晶的形状并非完美光滑,它们可能有尖锐的棱角。当毛巾被弯折时,这些冰晶的“棱角”会直接作用在纤维上,对纤维产生切割或撕裂的作用。
反复弯折的累积效应: 如果你反复地去弯折一条冻住的毛巾,就像对普通材料进行反复弯曲,最终也会导致疲劳断裂。特别是当你试图以较快的速度弯折它,或者弯折的角度很大时,这种效应会更明显。

可以想象一下,你拿着一根湿的面条去冻,它会变得非常僵硬,但你掰它,通常会是比较“干脆”地断开,而不是变成一堆细粉。冻住的毛巾也是类似的道理。

总结一下:

毛巾被冻住后,内部的水分结成冰,体积膨胀,使得毛巾变得非常僵硬,失去原有的柔软和韧性,感觉像“脆”了。这是因为水分作为润滑剂和连接剂的作用消失了,而且冰晶本身会对纤维产生一定的压力和磨损。

虽然它不会像玻璃那样轻易碎成粉末,但如果你强行、快速地弯折它,尤其是在有冰晶棱角存在的情况下,是有可能导致纤维断裂的。所以,解冻毛巾时,最好是自然风干,避免粗暴地揉搓或折叠,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毛巾的纤维,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亲测不会

作死时期发现液氮超级容易买到而且还便宜,用液氮冻过手边几乎所有的东西。

经验是液氮让物品变脆的能力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屌,只是对于少数物品有特效而已。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