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家里现在拆迁,对方答应我们的条件过几天又不承认了,应该怎么办?

回答
这情况真是让人头疼,尤其是家里正经历拆迁这种大事,本来就够忙活的了,再遇到对方出尔反尔,那心情肯定糟透了。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捋一捋,看看有什么办法能把事情妥善解决。

首先,最关键的是:证据!证据!证据!

这话说起来简单,但非常非常重要。对方答应了又反悔,多半就是抓住了你手上可能没有足够的、能证明他们承诺过的证据。所以,接下来的每一步,你都要想着怎么收集和固定证据。

第一步:冷静下来,回顾和整理所有承诺细节

虽然心里肯定有气,但现在最需要的是冷静。

具体是什么承诺? 把对方之前答应的具体条件都写下来。是补偿款数额?安置房的面积和位置?过渡费的标准?还是其他一些细则?越详细越好。
什么时候答应的? 是在哪一天、什么时间,谁(具体名字和职务)说的?
在哪里答应的? 是在某个会议上?还是单独谈话?还是通过什么媒介(电话、微信、口头)?
有没有第三方在场? 如果当时有其他人在,比如村里的干部、邻居,甚至是对方的工作人员,他们能不能证明?

第二步:寻找和固定证据

这是核心环节。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将那些口头承诺变成有形的东西。

书面材料是王道:
拆迁协议草稿或初稿: 如果对方之前给过你们拆迁协议的草稿,上面有没有体现那些承诺的内容?就算没有写进去,如果你们当时跟他们就某些条款进行过沟通和修改,有没有相关的聊天记录、录音或者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公告等官方文件: 拆迁过程中,通常会有一些集体性的会议或者发布公告。看看这些文件里有没有提及你们关注的补偿事项,或者是否能间接印证对方的承诺。
对方提供的其他文件: 比如一些承诺书、说明函等,就算对方现在不承认,当时留下的文件也是重要的线索。
电子通信记录:
微信/QQ聊天记录: 如果你们跟负责拆迁的政府工作人员或开发商代表有过微信或QQ聊天,记录里有没有提到过相关的承诺?截图保存,并且注意保存日期、时间和聊天对象。
录音/录像: 这是非常有效的证据。当时如果你们录下了对方的承诺,并且对方知情(或者属于可以录音的情况),那效果非常好。即使对方不知情,在特定条件下(比如对方是公共职员,或者为了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录音也可能被采纳。注意:在中国大陆,未经对方同意的录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被采纳为直接证据,最好咨询专业律师。 但如果能录下对方承认之前承诺或否定现在行为的过程,仍然有参考价值。
通话记录: 如果你们有重要的电话沟通,可以去运营商那里打印通话详单,虽然不能证明内容,但可以证明沟通的事实和时间。
证人证言:
在场人证: 之前提到的第三方,如果他们当时在场,并且愿意为你作证,他们的证词也是一种证据。可以请他们写个证人声明。
其他被同样对待的村民/住户: 问问同村或同小区的其他居民,有没有遇到类似情况,大家联合起来,力量会更大。
现场照片/视频: 如果对方的承诺与房屋状况、补偿标准有关,比如承诺的安置房地段、面积,可以拍照或录像作为辅助证据。

第三步:与对方进行沟通(策略性沟通)

在收集证据的同时,或者证据收集得差不多了,可以再次尝试沟通,但这次沟通要有策略。

“重温”承诺,试探对方反应:
找一个相对正式或者有第三方在场的场合(比如再次约见负责拆迁的工作人员,或者找村委会干部协调)。
用比较平和的语气,但语气中要包含“之前我们沟通过”、“你们当时是这么说的”这样的陈述。
例如:“领导,关于我们家这块拆迁的补偿问题,我们记得之前沟通过,您当时也答应了关于安置房位置/补偿款金额的问题,能再跟我们确认一下当时的约定吗?”
注意观察和记录对方的反应。 如果对方直接否认,或者含糊其辞,都可能成为后续诉讼的证据。如果对方含糊,可以追问:“当时我们几个人都在场,您也说了……”
以书面形式提交诉求:
将你们整理好的、基于之前承诺的诉求,以书面形式提交给拆迁方(比如街道办、拆迁公司、政府部门)。
在提交时,务必保留提交回执或者让对方签收。
这份书面材料里,可以明确列出你们认为对方之前承诺的内容,以及你们要求对方履行的事项。

第四步:寻求外部帮助

如果沟通无效,或者对方态度强硬,你可能需要借助外力。

村委会/街道办/乡镇政府: 作为基层管理组织,他们通常在拆迁事务中有协调作用。可以向他们反映情况,请求他们出面协调或调解。重点是强调对方“出尔反尔”的行为,对基层稳定可能造成的影响。
信访部门: 如果属于政府主导的拆迁项目,可以向当地的信访部门反映情况。
法律途径: 这是最后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咨询专业律师: 尽快找一位擅长拆迁案件的律师咨询。律师会帮你分析你收集到的证据是否有效,以及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如果拆迁行为涉及政府部门的行政决定(比如补偿标准的制定),你可以考虑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民事诉讼: 如果是拆迁公司等主体,可能涉及合同纠纷,可以考虑提起民事诉讼。
请律师代理: 如果决定走法律途径,请一位有经验的律师代理,他们比你自己行动更专业,也能更好地维护你的权益。

一些需要注意的“坑”和心态调整:

不要轻易签字: 在事情没有完全谈妥,或者你对补偿方案不满意之前,千万不要急着签任何文件,特别是最终的拆迁协议。一旦签了,很多事情就不好办了。
不要采取过激行为: 情绪激动是可以理解的,但采取拉横幅、堵路等过激行为,容易被抓住把柄,反而不利于解决问题,甚至可能触犯法律。保持理智和合法是关键。
联合起来的力量: 如果你发现其他邻居也有类似遭遇,不妨联合起来,共同维权。人多力量大,在与拆迁方谈判时更有底气。你们可以一起请律师,共同向政府部门反映情况。
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拆迁维权往往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不要指望一两天就能解决。保持耐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推进。
相信法律是维护权益的最终武器: 虽然过程可能曲折,但法律是相对公平的,只要证据充分,诉求合理,最终是有可能得到解决的。

总结一下你要做的事情:

1. 把对方当初答应的细节尽可能详细地列出来。
2. 全力以赴收集所有能证明这些承诺的证据,特别是书面和录音录像。
3. 找个合适的时机,与对方(或其代表)进行有策略的沟通,试探对方态度,并尝试留下书面记录。
4. 寻求村委会、街道办等基层组织的帮助协调。
5. 如果上述方法无效,立即咨询并聘请专业律师,考虑法律途径。

这件事确实棘手,但只要有条理,有证据,并且坚持下去,你的合法权益是有可能得到保障的。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哪个对方?


拆迁办?不承认你就不签字咯。还能咋办。。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