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颜值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回答
颜值的重要性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它触及了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以及我们个人的价值观。简单地说,颜值在很大程度上是重要的,但它的重要性并非绝对,并且会随着情境、个人目标和人生阶段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更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 颜值在人类社会中的普遍存在及其原因:

生物学基础:
吸引力与繁衍: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吸引力常常与健康、生育能力等潜在的基因优势相关联。面部对称性、清晰的皮肤、健康的体态等都被认为是良好基因的信号,这在潜意识中会引发我们对特定个体的偏好。
大脑的奖励机制: 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会对某些视觉模式产生积极的反应。研究表明,看到“美丽”的面孔会激活大脑的奖励区域,释放多巴胺,带来愉悦感。

社会文化建构:
媒体与广告的影响: 现代社会,特别是大众媒体、广告和社交媒体,都在不遗余力地塑造和推广着特定的“美”的标准。这些标准往往是高度理想化和同质化的,容易影响公众的审美观,并将颜值与成功、幸福、受欢迎等积极品质联系起来。
刻板印象的形成: 我们很容易根据外貌形成刻板印象。例如,“漂亮的人更善良”、“帅气的人更有能力”等。虽然这些是偏见,但它们确实存在于社会认知中,并在很多情况下影响着我们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和后续判断。

二、 颜值在不同人生阶段和情境下的重要性体现:

第一印象与社交:
“光环效应”: 颜值高的人往往能获得更好的第一印象,这种积极的印象会“光环效应”般地影响人们对他们其他方面的评价,认为他们更聪明、更友善、更有能力,即使没有证据支持。
更容易被接近和接受: 在社交场合,颜值高的人可能更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更容易建立联系,也可能在初期获得更多的善意和机会。

职业发展:
某些行业的优势: 在一些与形象直接相关的行业(如演艺圈、模特、公关、销售、服务业等),颜值无疑是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
非直接影响: 在其他行业,颜值虽然不是直接的招聘或晋升标准,但由于第一印象和光环效应,颜值高的人可能在面试、团队合作、客户沟通等方面获得隐性的优势。例如,一个看起来更“专业”或“令人信任”的员工,可能会在某些情境下更受青睐。

恋爱与婚姻:
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吸引力方面,颜值通常是首要的“敲门砖”。人们更容易被外表吸引,进而产生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长期关系中的角色: 然而,在长期关系中,颜值的重要性往往会逐渐减弱,而性格、共同价值观、情感沟通、责任感等因素会变得更为重要。但不可否认,颜值仍然是构成吸引力的一部分,能够维持双方的激情和新鲜感。

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
自信心的来源: 对于许多人来说,拥有较高的颜值可以带来自信心,从而影响他们在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
潜在的焦虑和压力: 另一方面,社会对颜值的过分强调也会给那些不符合标准的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可能导致容貌焦虑、不自信,甚至影响心理健康。

三、 颜值的“重要性”的局限性:

并非决定性因素: 颜值可以提供优势,但它很少是成功的唯一决定因素。才华、努力、智慧、情商、毅力、机会等因素同样至关重要,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比颜值更为关键。一个颜值不高但能力出众的人,完全有可能在事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
主观性和变化性: 什么是“美”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文化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外貌的看法也会发生变化。而且,许多被认为是“吸引力”的特质(如气质、神韵、眼神等)是内在的,与纯粹的五官和身材并非完全划等号。
“内在美”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人成熟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内在品质的重要性。善良、真诚、幽默感、智慧、同理心等内在特质,对于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和获得真正的幸福感至关重要。这些特质虽然不直接体现在外表上,但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精神面貌间接展现出来。
过度追求的负面影响: 过分关注和追求颜值,可能会导致对其他更重要人生价值的忽视。例如,沉迷于整容、过度依赖外表而忽略学习和能力培养,都可能适得其反。

四、 如何看待和处理颜值的重要性:

接受与欣赏: 我们应该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美,并理解颜值是人类多样性的一部分。同时,也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不应只以一套标准来评判。
关注自身全面发展: 在承认颜值有一定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品德的修养和情商的培养。这些是能够长久带来价值和幸福感的因素。
保持健康的心理: 对于颜值不符合社会主流标准的人,要避免陷入容貌焦虑。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在于内在,并通过其他方面来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批判性思维: 对媒体和社会对颜值的过度宣传保持批判性思维,不被其单一的价值观所裹挟。

总结来说,颜值在人际交往、第一印象和某些特定领域确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像一个“敲门砖”或“助推器”,能够带来一些显性的或隐性的优势。然而,它绝非成功的唯一保证,更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关系的深入,内在的品质、能力和性格的重要性会逐渐凸显。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平衡的、理性的态度来看待颜值,既不妄自菲薄,也不过分迷恋,而是将精力投入到更全面和有意义的个人成长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太重要了!之前有一个新闻说有个小三被原配抓到在路上暴打,刚开始弹幕都是说打的好,打死她,破坏别人家庭的贱人等等。但一看到小三长的很漂亮之后,弹幕瞬间变了,什么一个巴掌啪不响,有本事街头打小三,怎么不去管好家里那位管不好下半身的男人,肯定是原配有问题,打的太重了,心疼小三等等。

后面我又找了一下,原配其实长的也不差,我想这个男的肯定很有钱了。。

-------------分割线----------------

PS:想不到随手回答这么多赞,先谢谢大家了!我特地做了一个GIF,让大家看看。

可以转载

user avatar
https://www.zhihu.com/video/983487998083616768

看下这个视频。我抖音录的。 你就懂了。

user avatar

《论颜值的重要性——浅谈瓜子脸与国字脸


《休闲装饰——试论一条漂亮yi巴的作用》



《健与美——一只狐狸的自我修养》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1157572726861824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1157645309280256

《运动与健康——我为什么看起来蠢蠢的》



《气质——卖萌与犯二的区别》



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块草场讨生活,同样是狐狸,你说你,你看看你自己,为什么就长得跟开玩笑似的呢?即使你转身离去,背影是那么的落寞,我还是忍不住噗哈哈哈哈哈哈哈……


脸方也就算了,你嘴还那么长……


长得不咋地也就罢了,那么多好吃的摆在你面前,你却只在乎一个黑胖子对你的嘲笑,抓鼠兔都忘了,这就有点不可原谅了。


你看吧,颜值就是这么重要。

user avatar

之前看到一个新闻,可以说很符合题目。

说深夜里,在路边躺着一个醉酒的女子,身旁有三个正值青春年少的青年……

然而,然而,现在的青年们实在是太正直。并没有对这个无辜的醉酒少女伸出罪恶的双手,而是选择苦苦在她身边坚守了一夜,直到早上救护车赶来,多善良,多有正能量。

街头少女为何迷醉?三个少年为何守候?

谁又能懂得一个少女复杂多变的内心。

谁又明白少年们那一颗颗无畏坚持守候的心。

我想,是正义吧!


………可爱的分割线(●'◡'●)ノ❤…………

user avatar

因为长得帅而被选去上北大的局座

局座:抱歉,长得帅就是可以为所欲为.jpg

还有,局座在北大的时候因为攒着钱买收音机(好像是)而挨饿,后来靠着女生的接济才解决了吃饭的问题2333

user avatar

额,首先泻药

我就不举动物的例子了,就说一个人——高晓松

就是这个可爱的人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位大叔的家世

高景德(原来传为高晓松爷爷,后来证明是邻居,也就是隔壁老高,这两家当时建房子的时候一起建的):清华大学前校长、电机工程教授、中科院院士

外公张维:深圳大学创办者兼第一任校长、中科院工程院双院士、瑞典皇家工程学院外籍院士、著名力学家、教育家

外婆陆士嘉:学过流体力学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位大牛,私认为应该可以说是家族里第二牛逼的人(第一一会儿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办人之一、世界著名科学家普朗特闭门弟子(同时也是唯一的女弟子、唯一的亚裔弟子)、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不是院士的原因是因为人家自己不想当(数百位在职院士联名推荐)

父亲高立人:清华大学教授

母亲张克群:著名建筑学家,你只需要知道她是梁思成的弟子就行了

外舅公施今墨: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北京四大名医

舅舅: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系主任

高晓松本人:北京四中毕业、清华大学肄业(主动退学),后考取北影导演系研究生,著名作词作曲,代表作《同桌的你》《万物生》等等(具体资料请百度)

(以上只表关系比较亲近的人,要是说千丝万缕的联系,从钱学森到金庸,从穆旦到徐志摩高老师都能攀上点关系)

我相信就上面这套简历就能吓死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国人了……不过不要着急,我们继续

接下来我们说他家族最牛逼的一位

他的某一位祖先(证据可考)叫




额...











陆游


这位不用我介绍了吧?


所以社会我高叔虽然头衔很多,但仍是家族成员里“最没出息的一位”但我们不能否认他的成就依然很高,他的社会阅历十分丰富,脱口秀对于世界各地的文化历史张口即来(虽然有些许的错误)但是可以说如果给他换上一副不那么随意的长相,他绝对是大众情人的第一选择,幽默风趣,会写歌唱歌,一家子清华教授......


但就算是这样,仅仅是因为他长成 这个样子,当年娶夕又米就落下了“不要脸,老牛吃嫩草”的名声,给大众留下的印象基本也是大饼子脸、丑

题主你说颜值重不重要?

user avatar

这幅画的名字叫做《法庭上的芙丽涅》,是法国著名画家让·莱昂·热罗姆于1861年创作的名画。

画中的裸体女子就是芙丽涅,她是公元前四世纪的一位名媛、模特。她被控诉“渎神”罪,在法庭上,她的辩护律师希佩里德斯当众脱去的她的衣服,向全场所有人展示她美丽的胴体。他对法官和陪审团成员说:“看,多美啊,这么美的身体会有罪吗?你们忍心让这样美的乳房消失吗?”


芙丽涅被无罪释放。


这是西方世界里的案例,我们再来看一则东方故事。


师逵,字九达,东阿人……洪武中,以国子生从御史出按事,为御史所劾,逮至。帝伟其貌,释之 ——《明史·列传第三十八》


师逵入太学,为御史所劾。逮至阙下,囚服入见,状貌伟丽,面如玉盘,戟髯拂拂。太祖目而伟之,即以逵为御史。 ——《明语林》


这幸亏是洪武年间事,要是正德、万历年间,恐怕很难让人不想歪。


“如果一个罪人外形俊美,就可能得到神的宽恕。”——普鲁塔克


颜值即正义,不只是说说而已。


—————————————

正文部分到此为止了,下面我想说点我自己的想法。

现代社会里,单纯因为长得帅而被无罪释放这种事肯定是不会发生了,但看楼上答主 @枫枫枫叶 的答案,以及我在微博上看到过好多次的诸如“吴彦祖就是强奸杀人我也会原谅他”这种言论(说这种话的时候你考虑过吴彦祖的感受吗)。总体来看,在我们当今的时代里,颜值高、长相好的确会让起码一部分人对待TA的态度宽容温和许多。

那么,我想说……

我们长得丑的人又是做错了什么呢?

user avatar

在数百年后的课堂上,历史课本会用这样的文字回顾我们这个时代:“在二十一世纪的初期,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社会分层加剧,人们饱受一种称之为颜值问题的困惑。”

“老师,什么是颜值问题?什么是颜值?”

“颜值就是评价人脸价值的一种规则。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完成生产技术的革命突变,所以资源还是非常有限的,人们发明了各种规则来进行不合理的资源分配,颜值就是其中的一种。当时的人们会根据美、丑的不同来划分人的价值,被归类为丑的人会在各种场合里遭到无形的歧视,而长得好看的人则会享有很多无形的特权。旧社会有一种叫作明星的职业,他们在资本主义的运作下,凭借脸就可以获得底层人数百万倍以上的收入。正因如此,人们疯狂地想要提高颜值,不惜去做手术,将剧毒的肉毒杆菌注射到脸上为了使得皮肤更紧致。年轻人花费大量的时间用图片软件处理自己的照片,只是为了获得别人在虚拟网络上的一个赞。还有一种小东西叫作化妆品,资本主义将这种小物品包装成能提高颜值的灵丹妙药,人们在化妆品上消费的数字远远超过了对航天技术的投资。”

“我们的祖先到底是坏还是傻呢?”一位同学听完了老师的解释,表示不解。

“啊,这也太不公平了,一个人的脸不是被基因决定的吗?根据一出生就有了的东西去评价一个人的价值,这和奴隶制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的祖先忙活两千多年都在干什么呀?”另一位同学抱怨道。

“你要注意到时代的局限性。”有同学反驳他。

老师微笑而不语。

“我觉得这个和上个单元学习过的根据种族的不同来划分人的价值和根据性别的不同来划分人的价值这两个现象很像。”学霸冷静地讲。

“的确是这样,你很聪明,这是这两年考试大题的热点,经常会和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与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结合起来一起考哦。”

“明白啦。”学生们长按屏幕,将 “颜值问题”一词标注了颜色。

一、颜值问题的符号学分析

颜值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我的回答是既重要,也不重要。这似乎是一个违背形式逻辑的回答,为什么会有一种东西既重要,也不重要呢?为了更好理解这个说法,在上文中我尝试提供了一个假想中的情景,希望读者能用一种超越的态度去审视当下的颜值现象。

之所以我称颜值重要,因为我们正身处在一种颜值秩序当中,而颜值也肯定不重要,只要我们超越了这种秩序。这就好比问:红灯停真的重要吗?如果你身处在城市的交通系统当中,当然重要。红灯和停止在现代城市交通规则中呈现为符号—意义之间的约定关系,只有每个人遵守这种约定关系才能维系交通秩序。但是,你若身处交通系统之外的原始森林中,红灯和停止这种约定关系就不重要了,因为你外在于这套意义关系,红灯与停止之间没有了任何联系。这里我们引入符号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总结:

  • 能指:红灯。
  • 所指:停止。
  • 意指:红灯与停止建立的关系。

我们会发现符号学对于红灯停这一现象提供了非常独特的视角。

第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非自然的。为什么红灯要停止?为什么不能是绿灯停,红灯行?没有理由,这只是人们约定俗成或法律强行规定的结果,是不可追问的事情。红色与停止之间的意义关系当且仅当在这个符号秩序中成立。

第二,符号连接的不是名称和实体,而是表达和内容。红灯停并非是红灯这个实在的物体等同于停止,而是红灯作为一种信号等同于停止。换言之,红灯在交通规则中不是以一种物质实体存在的,而是以一种抽象概念存在的。

我们回到颜值问题上。试想,当你身处一种颜值秩序中,如果这种颜值秩序青睐好看的人,歧视不好看的人,那么你重视颜值就如同在城市里你重视红灯停这类交通规则一样,只是对现有秩序的默认认同。如果我们借用符号学的概念对颜值秩序进行解构,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

  • 能指:一张脸。
  • 所指:一张脸代表的价值。
  • 意指:一张脸和它所代表的价值建立的关系。

同理,依据上文中符号学的启示,我们也有理由相信:

第一,一张脸和这张脸所代表的价值关系是非自然的。为什么双眼皮、高鼻梁、白皮肤才是好看的?为什么单眼皮、矮鼻梁、黑皮肤就不好看了?颜值秩序本身的正当性是不可追问的。

第二,一张脸和这张脸所代表的价值关系并不是建立在这张脸本身实体上的。换言之,一张脸在颜值秩序中是被抽离成了一种符号而存在,而非作为脸本身而存在。人们爱的往往是一张由幻象建构出来的完美脸庞,而当这张脸完全素面朝天地直面你时,反而你会觉得它很陌生。在生活中,一些女孩甚至不化妆绝不出门,因为她们相信只有自己在化妆后的脸才是唯一本真的容貌,而素颜的自己反而是假的自己。

在以貌取人的社会中,与其说你是在爱美,不如说你只是为了自保。我们对于颜值的严苛要求从来不是因为对自己本身形象的不满意,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他人的期望。对颜值的渴望本质上是对自己的身份维持一种掌握感。

颜值神话给某些特定的长相赋予了神秘的价值,一个人只要长得好看就会在特定的场合中赢得不正当的优势。久而久之,颜值社会中的人们会变得越来越看脸,就像长期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看到红灯就无意识地停止一样。

二、当代颜值社会的结构分析

颜值社会是何以可能的?

一个人必须要通过自己的脸来展示自我,因此脸就成为了一个人的符号。颜值社会中的脸时刻暴露在媒体塑造的偶像影响之下,这些媒体生产的偶像以无所不在的形式主宰着普罗大众。每当我们想要扮演某个角色的时候,我们都不自觉地想把自己的脸转换成那个角色的样子。这种对你意识进行隐蔽的控制的过程,我们不妨称之为“规训”(discipline)。

在规训中,娱乐媒体通过资本运作将所谓的“标准美”武断地推送到社会的每一个毛细血管深处。这种标准美继而成为了一条律令,人人监视彼此,每个人都在注视每个人,人们有意无意地对他人进行判断:他好看吗?她好看吗?我们给“好看”的人投以瞩目,给“不好看”的人报以冷眼。

这种规训并非是通过一个固定的中心而实现的,而是以不计其数的点状、网络状的结构进行互相作用。每个人都被卷入权力网络当中,既是权力的控制和支配的对象,又是实施权力、运用权力的行动者。

一个人即使是在私下照镜子的时候,社会规范依然发挥着作用。人们不但是他人的监视者,还是自己的监视者,同时还是他人和自己的监视对象。在镜子面前的“我”不是孤立存在的,“我”时刻感受着来自社会规范的注视和监控,继而开始对自己的相貌批判:这里肉太多了,鼻梁太矮了,眼睛太小,眉形不够好看,睫毛不够长等,进行一系列严苛的规训。注视着“我”的权力实质上服从于社会美学规范,观看者亦屈从于一种被自己内化了的审查制度。

以上我们简要地完成了从公共领域到私人领域的颜值社会结构分析,下面亟待要解决的问题是这种结构基础是什么?它来自何处?

三、颜值的历史追问:我们为什么要看脸?

人类之所以进化出对人脸细节的甄别能力,我认为原因有二。

其一在于实现个体识别的功能。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不同人群之间需要进行不断地识别与确认,这对于敌我概念的建立非常有意义。如果有一支人类部落都是脸盲,他们之间的合作便会困难重重,甚至有被敌人攻击而不自知的危险。

其二在于实现表情识别的功能。在语言诞生以前,人类面部肌肉细微的表情动作承担着丰富的意义。表情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先于语言存在,人们通过阅读别人脸上的表情来揣摩他人的情绪与想表达的内容,而这些解读仅仅依赖着非常细微的肌肉变化。在原始社会合作中,误解一个人的想法是对生存非常不利的,这迫使人类进化出对面部细节的解读能力。

脸的进化虽然早在文化诞生以前就已经完成,但是只有在文化当中脸才被赋予了自然以外的意义。这些意义的建构巧妙地利用了人类的生理特点:我们比起物,更喜欢人的形象;比起陌生的脸,更喜欢被我们熟悉的脸。

人类喜欢人脸,原因在于史前社会我们极其依赖与他人的合作,人脸即意味着一种安全感;人类喜欢熟悉的人脸,这则是因为我们必须要对天天见到的脸产生好感,以促进合作的效率,增加生存下去的机会。

然而现代社会发动了一场无限制的脸部生产,使得一种全新的脸部崇拜建立起来了。

明星脸作为一种典型图像(Vorbild)充斥在大街小巷。他们也许并不是道德或文艺上的典范,但只要这些图像强行横穿在我们面前,我们便会对明星脸产生熟悉和一定好感。作为一种媒体的产物,它面向的并非是某个观看者个体,而是所有人。杂志会在封面上刊登明星脸来供读者消费,而读者消费并不是这一面容的实体,而是这一面容所象征的符号意义。

同时,脸部消费的距离被不断拉近,脸从一个人的身体中抽离了出来,占据了整个身体的主导,给人一种局部代替整体的印象。面对一个人,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一张脸,而且大部分人对别人的印象往往也只是一张脸。

当脸的距离被不断拉近,便出现了凝视距离效应(gaze distance effect)。这指的是观众越是走近一张脸,这张脸就越抽离出来自成一体。我们观察一张脸时自己的情绪与想法,要比我们在这张脸上看到的内容更为重要,我们用臆想占据了他人的脸。这在电影学上可以称之为库里肖夫效应,电影只需要通过特定的蒙太奇剪辑手法,就可以让观众自以为从演员的脸中解读出了意义。

这也进一步佐证了我们在颜值问题的符号学分析中得到的结论:一张脸和这张脸所代表的价值关系并不是建立在这张脸本身实体上的。

在颜值的历史追问之后,我们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人类的美在哲学上存在一个标准吗?

四、颜值的哲学追问:好看有一个标准吗?

对美追问几乎与人类文明起点同步,是哲学中最为古老的问题之一。早在古希腊,柏拉图在其著作《大希庇阿斯篇》中就有对美的本质的经典讨论。

苏:什么是美?请你想一想。
希:什么是美,你记清楚,苏格拉底,美就是一位漂亮小姐。
苏:希庇阿斯,如果你说凡是美的那些东西真正是美,是否有一个美本身存在,才叫那些东西美呢?一个漂亮的年青小姐的美,就是使一切东西成其为美的。你以为何如?你看怎样回答,希庇阿斯?一匹母马是美的时候,能不承认它有美吗?怎样能说美的东西没有美呢?
希:你说的对,苏格拉底,母马很美是很有道理的。
苏:好,一个美的竖琴有没有美?你看我们该不该承认,希庇阿斯?
希:该承认。
苏:亲爱的朋友,一个美的汤罐怎样?它不是一个美的东西吗?
希:不可能否认,苏格拉底。我的看法是这样:像这种东西若是做得好,当然也有它的美,不过这种美总不能比一匹母马,一位年轻小姐或是其它真正美的东西的美。
苏:就让你这么说吧,希庇阿斯,如果我懂得不错,我该这样说:“朋友,赫拉克立特说过,最美的猴子比起人来还是丑,你没有明白这句话的真理,而且你也忘记,依学问渊博的希庇阿斯的看法,最美的汤罐比起年青小姐来还是丑。”你看是不是应该这样回答?
希:一点不错,苏格拉底,答得顶好。
苏:请问你,年青小姐比起神仙,不也像汤罐比起年青小姐吗?比起神仙,最美的年青小姐不也就显得丑吗?你提起赫拉克立特,他不也说过,在学问方面,在美方面,在一切方面,人类中学问最渊博的比起神来,不过是一个猴子吗?我们该不该承认,最美的年青小姐比起女神也还是丑呢?
希:这是无可反驳的。
苏:对这个问题,你指出了一种美来回答,而这种美,依你自己说,却又美又丑,好象美也可以,丑也可以,是不是?
希:……

在《大希庇阿斯篇》里,苏格拉底问希庇阿斯:你能定义美吗?希庇阿斯说:一个年轻小姐是美的。苏格拉底不满意,他说:我要问的是什么是美?而不是问谁是美的,什么东西是美的?

在这篇颇具无厘头幽默的对话里,苏格拉底不断地提问,希庇阿斯不断地回应,苏格拉底面对希庇阿斯的回应又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他们之间尝试了好几种关于美的定义,例如美的就是适当的、美的就是有用的、美的就是令人愉悦的,但苏格拉底又一一予以驳难,最后得出的结论只能是:美是很难解释的。

这篇《大希庇阿斯篇》仿佛预言了一部西方美学史。美的确是很难解释的,该如何解释美?哲学家们穷尽了语言的极限,几乎尝试了一切方法去定义美,但这些定义或不够严谨、或挂一漏万,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一旦我们开始去思考美、尝试去定义美的时候,我们便遭遇了“延异”(différance)。

我们往往首先默认了美是存在一个中心的,存在一个本质定义的,然后再去寻找它是什么。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去寻找这样一种“美”的基础是徒劳无益的。因为美的意义不断地在寻找的过程中被延缓。

如果美就是自然的,难道不自然的就一定不美吗?如果美就是平衡的,难道不平衡的就一定不美吗?什么是美?美就是好看。那么什么是好看?好看就是令人赏心悦目。那么什么是令人赏心悦目?美的东西让人赏心悦目。我们不断地在语言中陷入到美的定义循环当中,它表现为各种新的差异的持续竞争,“美”似乎始终抵制被我们定义,而不管我们多少次努力尝试通过概念来对其加以把握。

对美的概念解构必须要建立在消解对一切旧有观念的服从之上。我们不妨忘记所有所谓“美”的标准,再仔细思考一次美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确信美是存在的?答案是因为丑的存在。

符号学认为符号是一套异质系统。它就像交通信号灯中的红绿灯,只有在交通规则的关系结构里,红灯才对应着停止,绿灯对应着通行,而红灯之所以对应着停止,原因仅仅在于绿灯已经对应了通行,反之亦然。就好比天使这个词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当天使出现在一个神学言语系统当中时,这个系统中必须要有恶魔这个概念和它相对,天使才能获得意义。

如同理性与感性,男性与女性,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文明与落后,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美与丑。美什么都不是,仅仅是丑的对立面而已。一部美的历史就是一部丑的历史,一部美对丑进行暴力征服的历史。如同西方人用自己所谓文明与开化的世界观强行定义非西方社会是野蛮与落后的,并赋予自己救世主的地位,用观赏的态度凝视东方社会,甚至用暴力撬开东方社会一样。

美就是一种权力,一种对丑进行统治的暴力特权。赫拉克立特认为再美的猴子也没有人美,这不过是人类中心论的偏见;人们认为年轻的异性比年老的异性要美,这不过是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进行生殖价值筛选的本能,年老色衰的异性体力孱弱、不能生育,而刚刚性成熟前后、二十岁左右的异性则有着极高的生育价值,被我们视作美丽动人;在西方意识形态的持续输出下,人们普遍接受西方人的美学,认为高鼻梁、白皮肤、双眼皮、修长的四肢才是美,而自己民族的容貌特征却被矮化为丑,殊不知在历史上东方文明比欧洲文明更发达的时候,这种美学关系曾经是颠倒的。

五、结语

颜值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这个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我,写这篇文章并非是想通过新颖的观点哗众取宠,而是对自己一系列思考做一个回顾总结。我有着这样简单的信念:美、丑、穷、富,这些标签不应该影响我们选择是否去尊重一个人,因为每个人都值得尊重和关注,每个人都需要良好的社交。

如果你已经阅读到了这里,首先非常感谢你的毅力,要是我的挫作让你觉得自己已有所收获,那么非常欢迎读者朋友能点赞或分享我的文章。也许只是你一点绵薄的力量,但这也能给超越颜值社会带来可能,文章开头的课堂场景便能在你帮助下更早地实现了。

请把颜值社会清理到历史课本上吧,我们期望未来能迎接一个无颜值社会,人们不再以相貌去武断地评价他人的价值,好看的人不必再终日惶恐自己的面容老去,不好看的人也不必再终日自卑自己的长相不佳。

祝每个人都能跨过镜子面前无形注视你的眼睛,去遇见真正的自己,去拥抱真正的自己。

相关阅读:

对人类看脸行为的文化人类学分析:黄磊:从什么时候起,人类在选择配偶时开始注意五官长相?

符号学话题的推荐阅读:ClaireCeltics:若是玫瑰不叫玫瑰,那它还代表爱情吗?

user avatar

原答案

图侵删


———————————————————

2.9

超1K赞了,有点慌

没什么报答大家,就祝大家狗年大吉…吧

———————————————————

2.10

说实话,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都没认真思考过,这图片是在刷微博看到顺便复制给基友看的,自己都没保存,看到这个提问又去找来回答。知乎没设置提醒,隔天来看赞数惊呆我了。

附上和基友的对话

最近看了电影《奇迹男孩》,对我“颜控”有治疗作用。

确实先入为主的是人的外观,但也不要因为外观就否定,希望接下来相亲我能熟知这一点

—————————————————

user avatar

如果丑真的不是病,那整容医院为什么要叫医院

user avatar

同样是互联网巨头 李彦宏是老公 而马云只能当爸爸

user avatar

姐妹们还记得早前因为颜值高而走红网络的女通缉犯吗?相信大家看到这张证件照,应该会想起来。


而近日,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出狱后想要成为一名网红,不少网友还表示支持。真是…震惊我全家!


妖姐先带姐妹们回顾一下事情始末。


18年11月,在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开展的“扫黑除恶”系列活动中,破获了一个酒托诈骗犯罪团伙。


该团伙从18年4月份起,通过网上搭讪陌生男性,以交朋友、谈恋爱的幌子约见面,并安排“酒托女”诱骗其进行高额消费。


他们在绵阳市多个酒吧、茶楼流窜作案,受害者超45人,涉案金额高达140W。


在掌握切实证据后,警方对该团伙在逃人员发布了通缉令。


其中一位女诈骗犯受到极高关注,因证件照颜值高意外走红网络。


被媒体报道称为“高颜值女逃犯”“最美女诈骗犯”“四川最美酒托”


她的名字也是少见的四个字“卿晨璟靓”,听上去十分文艺。网友还用“卿本佳人,奈何做贼”来评价她。


1999年出生的卿晨璟靓,被通缉时不过19岁。而她的生活照流出,又一次惊艳了网友。


她的生活照比证件照还要好看一些,眼睛大而圆,皮肤白皙又紧致,颜值算得上素人里的小美女。真是可惜了这副好皮囊!


凭借通缉令证件照走红后,有记者联系当地警方,得到的消息是该酒托诈骗团伙已有3名在逃人员自首。

卿晨璟靓依然在逃,自从被通缉后人就失联了。


直到通缉令发布的12天后,卿晨璟靓投案自首。


当时就有网友建议她,好好改造,出来以后可以当网红。


甚至有网友想和她结婚生孩子…


今年7月,媒体报道称包括卿晨璟靓在内的10余名犯罪嫌疑人,已移送审查起诉。


而在看守所里,有四川当地媒体采访了卿晨璟靓。


根据卿晨璟靓自述和她身边的熟人爆料,妖姐整理了她的成长经历。


卿晨璟靓家境普通偏差,她的性格又比较沉闷内向,小时候时常会被其他同学欺负、孤立。每次她告诉父母,父母都会说,“没事,多让着别人”。


不过她小学学习成绩很好,考上了广元市升学率第一的中学。长相甜美的她一度被称为校花,有很多男生追求。


只是这所学校有点类似贵族学校,多数学生家境都比较富裕。而经常翻墙出去上网被请家长的卿晨璟靓,由于家境普通,老师总是对她父母低看一眼。

反感老师这种行为的卿晨璟靓,在初一没读完就转学到绵阳市一所中学。从此她开始不喜欢学习,经常逃课。即便上课也不听讲,而是带着眉笔、睫毛膏化妆。


还结实了一帮社会上的朋友,学着抽烟,“有点小太妹的感觉”。


“初中时期的叛逆,就是我想要引起别人的关注,不想被瞧不起,不想让别人觉得我好欺负。”


再又一次被请家长时觉得老师瞧不起父母时,卿晨璟靓毅然决定退学进入社会工作,当时她才只有13、14岁。

没有继续读书的卿晨璟靓去了美甲学校学习美甲,并成为一名美甲师。期间还尝试过卖女装等工作。

17年的时候,卿晨璟靓认识了一位在酒吧做酒托的女性朋友。对方觉得她好看,就邀请她加入。

刚开始卿晨璟靓并不愿意,但看到朋友只是陪聊天就能赚钱,便逐渐开始做起了酒托女。凭借出众的长相,在30分钟就能骗到2W…


“我做这行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想要让我妈妈过上好的生活,对金钱的极度渴望,让我走进了酒托这行”。卿晨璟靓在采访中说。

刚开始做酒托,她并不知道这行是犯法的,做了一段时间知道后,就没有再做,选择换了一份正经工作。

之后她为了帮别人顶班,又继续开始做这行,直到被通缉。

而卿晨璟靓在看到通缉令后,想着发布通缉令的@城北公安 微博不过几百个粉丝,便没当回事。(多读书是多么重要哇!)


直到身边的亲戚朋友全都知道了以后,她才开始害怕,便选择了自首。


“希望他们(受害者)不要把这种伤害记在心里,他们能够放过自己,能够原谅我,把这种伤害忘掉,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我心里的愧疚就会少一点。”


记者问到卿晨璟靓之后有什么打算。


“想过当网红算不算?算不算?算吧,就只想过这个。”


“就看大家肯不肯给我这个机会”。说完自己都忍不住笑出声。


而看过这段采访的网友则表示:素颜真的太好看了↓


化个妆加上美颜吊打一大片网红↓


完全能接受她出来当网红↓


妖姐缓缓的打出一个问号。


emmm…她的脸才20岁,还不够垂吗?


双眼皮还不够假吗?


离开ps的长相不就够普普通通吗?


采访中的她也丝毫没觉得自己做错,反而全程都在得意的笑,还要受害者忘掉受骗经历,不要记恨她。


尤其是在说到未来想做网红时,内心的窃喜都要溢出屏幕了。


就这样还能夸漂亮,还能轻易原谅,果然社会对好看的人就格外宽容,连她是个通缉犯都不例外

怎么平时对女明星就拿高倍放大镜看,一言不合便diss又肥又丑呢?


妖姐之前写的山西黑社会老大的儿媳,也是因为证件照好看被很多人夸

19岁嫁黑帮老大之子轰动全国,做阔太12年,她如今成头号通缉犯…


去年12月,广西南宁籍的许园园也被称为是“29岁高颜值女逃犯”。


被抓时的画面曝光,即便是戴着口罩也看不出美感,不就是普普通通?


不止是在中国,在国外还有一位女罪犯,因为颜值高让法官手下留情,监狱都没进,只是罚她在社区劳动。


还有杂志社专门请她去拍封面…


虽说高颜值在生活中确实会有一些“特权”,但长得好看真的可以为所欲为?颜值即是正义吗?


所以努力,人品,对于有些人来说都不重要,只要颜好做什么都能被原谅?还真是人间迷幻!

这让妖姐想起,很多吸毒、家暴、出轨、偷税的人依然有众多粉丝拥护,粉丝还帮着洗白。长得好看,即使劣迹斑斑都有人追捧。


年仅19岁的妖姐,着实对这个世界有些迷茫。


没有说卿晨璟靓坐过牢不可以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但是一个知法犯法的人如果作为网红出道,被万人追捧圈钱无数,真的不会带歪当代青少年的三观,带坏社会风气吗?


恕妖姐接受无能。


况且她在采访中一副嘻嘻哈哈的模样,声称自己是为了让妈妈过上好日子才做酒托。家境不好的多了去了,也没见人人都去违法犯罪呀。


律师称卿晨璟靓这种情况一般会被判三年以上。如果有自首情节,估计会被判到三年以下。而她现在接受采访这么说,难免让人觉得她是为出来做网红铺路。

希望大家能清醒一点,长得再美,她也是罪犯!改过自新可以,但网红真的不可!


不能接受“高颜值女诈骗犯”卿晨璟靓出狱后当网红的点【赞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