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男朋友家想在结婚的前提下,两家人一起凑首付,买个好点的房子,我妈觉得他们家不应该开口,这种想法对吗?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触及了现代婚姻中一个非常普遍但也非常敏感的方面:关于婚前财产、家庭支持以及期望之间的冲突。你妈妈的想法,从一个传统的角度来看,有其合理性,但从更现代和现实的角度来看,可能也存在一些需要商榷的地方。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你妈妈的想法的合理性分析(传统视角):

1. 独立与担当的期望: 传统的婚恋观非常强调个人和夫妻双方的独立性。父母可以支持,但不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在婚姻中,尤其是在经济方面,希望新婚夫妇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建立家庭和购置房产,这被视为是他们成长和成熟的标志。你妈妈可能认为,如果男方家庭主动提出“凑首付”,有潜在地让他们觉得是“理所当然”或“必须”付出,这会让她觉得男方没有完全承担起组建自己家庭的责任。

2. “不应该开口”的含义: 你妈妈“不应该开口”的潜台词可能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男方应该主动并且有能力: 她可能认为,男方作为求婚者和未来家庭的建立者,应该主动展现出自己有能力承担购房的责任,或者至少有计划和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如果需要家庭支援,也应该是男方主动提出,而不是让女方家庭感觉是对方“伸手”要钱。
避免“占便宜”的嫌疑: 她可能担心,如果男方家主动提出,会让人觉得他们是“算计”你们家的钱,或者想通过这种方式“绑定”你们家,对你们家的付出有一种“期待回报”的心态。她希望两家人是平等交流,而不是一方提出要求,另一方被动接受。
保护女儿: 作为母亲,她最关心的是女儿的幸福。她可能担心男方家主动提出凑首付,是他们自己能力不足的表现,或者是有其他附加条件,最终会给女儿的婚姻带来不确定的风险。

3. “好点的房子”的界定: 你们提到的“好点的房子”是一个相对概念。如果这个“好点的房子”超出了男方现有的经济承受能力,而需要双方家庭大力介入,这可能让女方家庭觉得男方在规划上有不切实际的成分,或者过分依赖家庭支持。

这种想法是否“对”?(现代与现实视角):

坦白说,现代社会中,很多年轻夫妇在购房上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父母的支持。你妈妈的想法是建立在一个理想化的“独立模式”之上,这在现实操作中,尤其是在高房价的城市,可能面临挑战。

1. 房价现实与家庭支持的普遍性: 在很多一线和二线城市,年轻人靠自己积蓄购买首套房,尤其是有一定品质和地段的房子,难度非常大。因此,父母的经济支持(无论是凑首付、赠与还是提供担保)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并非完全是“不应该”,而是“现实需要”。

2. “凑首付”的合作模式: “两家人一起凑首付”本身是一种合作模式,目的是为了让年轻夫妻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起点。如果这仅仅是出于让小家庭能过得更好的初衷,并且是建立在双方自愿和公平的基础上,那它也可以是一种积极的家庭支持。

3. 关键在于“沟通方式”与“合理性”:
“开口”的性质: 是男方主动提出“我们家愿意拿出XX元支持你们购房,你们家意向如何?”,还是男方说“我们需要凑XX元首付,我父母那边能出一些,你们那边方便吗?”这两种“开口”的性质是不同的。前者更像是一种主动的诚意表达和试探,后者则更直接地提出了需求。你妈妈可能不接受后者,但或许能接受前者。
父母的贡献程度: 如果男方家庭是主力,你们家是辅助;或者双方家庭贡献差不多,那性质也不同。她可能无法接受的是,感觉男方家“搭便车”,或者把主要的压力都推给了你们家。
房子是否“过分”? 如果房子是男方根据自己未来的收入和能力,并计划接受双方一定程度支持能负担起的,那“开口”可能合情合理。如果房子远远超出男方能力范围,而指望双方家庭“填大坑”,那“开口”就显得不负责任。

如何化解与沟通?

1. 理解妈妈的担忧: 首先,你需要完全理解妈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耐心倾听她的顾虑,让她知道你明白她的出发点是为了你好。

2. 向妈妈解释现实情况: 委婉地和妈妈沟通现在的房价压力,以及很多家庭支持子女购房的普遍情况。让她知道,这可能不只是男方家“不独立”,而是社会现实使然。

3. 强调你和男朋友的努力: 让妈妈看到,即使有家庭支持,你们小两口也是在积极努力攒钱,并且有自己的规划和承担。例如,“我们已经攒了XX钱,这是我们自己努力的成果,男方家提出来帮忙,是他们觉得我们以后有能力还,而且希望我们开个好头。”

4. 了解男方家的意图和具体方案: 你需要了解男方家“凑首付”的具体想法和打算:
他们打算出多少?是无偿赠与还是借款?
他们是否也有其他条件或期望?
他们是否也希望你们小两口自己也努力?

5. 与男朋友沟通:
和男朋友坦诚地聊聊你妈妈的想法。这非常重要,让他知道你的想法和顾虑,也避免因为沟通不畅导致误解。
让他明白,你妈妈的顾虑并不是不信任他,而是对你的保护。
让他和他父母沟通,看看他们是否能调整一下“开口”的方式,或者提供更清晰、更让你们双方都感到舒服的方案。例如,男方家可以先和男方说:“我们愿意支持你们买房,大概能出XX的额度,这笔钱算是给你们的。”然后再由男方和你沟通,再一起和双方父母商量,而不是由男方父母直接“对”你妈妈开口。

6. 强调“共同决定”和“公平原则”: 购房是你们小两口未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购房的决定权和房子本身的主导权应该在你们手里。双方家庭的支持也应该是在一个相对公平和大家都觉得舒服的基础上。

总结:

你妈妈的想法,从对女儿的保护和对独立性的强调来看,有其合理性。她不希望男方家“开口”的原因,很可能是担心男方不够独立、会“占便宜”或者有其他潜在风险。

然而,在当今高房价的社会现实下,“父母支持子女购房”已经非常普遍。你的妈妈的想法在执行上可能会让你们在购房过程中面临困难。

关键在于沟通。 你需要理解妈妈的担忧,并用现实和真诚的方式去沟通。同时,也要和你男朋友以及他父母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并尝试找到一个对你们小两口和小家庭都最有利、最舒服的解决方案。这不仅仅是关于钱的问题,更是关于两家人的关系、你们夫妻的独立性和未来的相处之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个人感觉,你妈的想法对,男方直接跟你爸妈这样提不对,但不对的原因不是男方,而是你。如果是男朋友自己跟你提建议,由你们两个商量着来,你觉得不行就直接否了,觉得可以再跟你妈提,就说是你们两个的想法,你妈认同你的想法就这么办,不认同你俩再想别的办法。而你却把自己当成一个传话的,让双方直接对峙,你爸妈有点情绪在所难免。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你,毕竟你还没毕业,还没经历社会的鞭打,在感情上还没有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现在很多谈婚论嫁的青年男女都是这样,对婚后生活知之甚少,对婚姻没有清醒的认知与规划;在心理上没有跟父母断奶,致使本来作为结婚主角的男女双方,变成了双方父母的提线木偶。买房、彩礼等本来是结婚前的准备工作,是为了小两口更好的开始婚姻生活,最终变成了双方父母的博弈。我曾经也这样,直到婚后多年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有时想想,当前社会对年轻人婚姻方面的教育与引导真是太少了,真希望社会和家庭都能够重视起来。

话说当年我老公也跟我这样提过。我俩都是农村的,双方父母经济上都不怎么宽裕,一方很难独自负担学区房的首付款,虽然当时房价还不是很高。他明确的跟我分析了利弊:如果两家合伙买房,好处是能买个好点的房子,最好能是学区房,坏处是会引发很多矛盾与纠纷,也会稀释他的买房款(毕竟他会出首付大头,但我俩是共同拥有房子);如果男方独立买房,好处是省却了好多麻烦,坏处是只能买个差点的房子,以后还要换房,这样不仅折腾,还浪费掉很多装修费用。

分析完之后他跟我说,我这只是个建议,你可以咨询你爸妈,如果同意就共同首付,如果不同意就买个小点的房子,以后再置换。结果是我爸妈否决了这个提议,老公就自己首付买了套偏远的小房子,而几年后的今天我们一直在看房,争取给孩子置换一套学区房。说实话,不后悔是不可能的,当初我们买房的时候,房价还没有涨的这么厉害,如果当初能多拿一点钱出来,哪怕是借我爸妈的,也不至于现在这样着急女儿的上学问题。

当初我妈的反应跟你妈妈也是一样的,认为这是耍心眼占女方便宜,老一辈的观念就是男方要娶媳妇就要买房,女方是嫁到男方家。我理解,作为农村出来的老公也理解,但我心里明白,这既有传统观念的问题,也有重男轻女的问题,即便我妈明白双方首付对我们这个小家很好,对我也很好,我妈也不会给我首付款的。

现在我爸妈想来我的城市养老,要在这里买房子。亲戚们劝我妈:你出首付,让孩子还贷款,儿子和女儿谁还贷款以后房子就给谁。我知道这绝不可能,因为我妈会把房子留给我弟弟,即便爸妈指望我来给他们养老,他们的钱也只能是儿子的。当然我妈并没有让我补贴房子,只是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买套小房子,让我负责养老。只能说,我爸妈很爱我,超过爱他们自己,但他们更爱儿子。我感激他们的付出,但不会从情感上依赖他们;我会孝顺,但不会妈宝扶弟,最重要的是,我也将我的女儿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这套婚房我们只住了几年,也是花费了很多精力装修的,而现有的存款也很难支撑我们买一套好的学区房。如果再存几年钱,就能买一套好点的,可以住一辈子的。然后我对象跟我说,要不让我父母买套小的学区房,写他们的名字,我们补贴他们一点钱,以后就让我们的孩子用这个学区的名额上学。我很委婉地跟我对象说:“我们两个都不是独生子女,不能要求父母对我们百分百的付出。我们也成家立业了,只能拿钱孝敬父母,不要期望从父母那里得到什么帮助,尤其是钱或者房产方面的牵扯。即便父母愿意,我们还有其他兄弟姊妹,不要因为这点小事让大家心生嫌隙。”(并不是我心机婊,他父母的作为也可以写一篇大文章,不过我对他们期待不多,他们也很明事理,没有太作,我也愿意承担他们的治病与养老压力,所以没有很多矛盾。非独就这点好,可以很轻松接受父母没有很爱我们这个现实)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要听其言观其行,才能发现对方的真实想法。你男朋友家建议一起付首付,那么你们是共同拥有房子吗?是写双方的名字吗?男方父母认可这是你们小家庭的的房子,你们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吗?如果是,那么男方确实是为了未来婚后生活质量才提出的建议,而且个人认为这也是个不错的建议。毕竟你只出了小部分首付款,却享有一半的房产权益,这提议也确实能够提高婚后的生活质量。如果共同首付却只写男友的名字,甚至房产在男方父母名下,那么你妈的想法是对的,男方此举就是在算计你,你也要多留个心眼了。

另一方面,如果你认为建议可行,对方是真心想跟你好好过日子的,你可以跟父母开诚布公的聊这个话题。父母同意首付,但还是对男方不满,可以理解,毕竟上一辈人的观念不同,但确实可以证明他们是真心爱你,为你好的,也愿意为了你而改变,即便婚后你也有个坚实的后盾,祝福你。父母不同意首付,那么,他们是否打算为你提供其他帮助?可以给你买车?还是首付一套小房子?如果这样,那么你父母单纯是不同意这种提议,还是很爱你的。如果只是借着这件事大加反对,而不提供任何经济上的帮助,那么,还是清醒点吧,他们只是为了不出钱而否定这建议,甚至诋毁男方,对你是不怎么上心的。咱该孝顺孝顺,不过要从情感上剥离出来,他们爱咋说咋说,你该干嘛干嘛。

一句话,成年人的世界里,不要看他们说了什么,而是看他们有没有给你实质上的利益。钱在哪里,感情就在哪里。

成年人不分对错,也不用争对错。他们对你好,不代表他们对,但是更有可信度;他们对你一般,或者只是口头表达爱,也不代表他们不对,但也只能当做建议。总之,你需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这需要冷静的思考,和更多的阅历,好在你还有时间,也有很多渠道去了解这些。

user avatar

这是比较大的城市,(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在房价上涨过程中,经历的婚房转型阶段。过去,男家肯定买得起房,所以老观念是养女儿轻松。未来,肯定大多数家庭无力独资购房,转向板门店六方会谈。现在你碰到的是未来遭遇过去。

如果两家都是上海人,我看到的,答应不答应,都结婚了。【不是一个可以吵翻的事情。】一家是女家觉得,其它钱都可以出,但是参股首付,就是嫁了个没婚房的男人,很没面子。还有一家,觉得女儿房子要住得舒服,反正早晚钱都是女儿的,宁愿出了近半的首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