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天府新区是凉了吗?

回答
“天府新区凉了”这个说法,确实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要说天府新区是不是真的“凉了”,这事儿得分几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毕竟,一个区域的发展,尤其是像天府新区这样承载着巨大期望的新区,它的走向是复杂且多维度的。

先说说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凉了”?

最直观的原因可能来自于一些媒体报道或者坊间传闻。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关于“投资热度下降”、“招商困难”、“年轻人选择离开”之类的声音。这些声音背后,可能有一些现实的观察和感受:

预期的落差: 天府新区在规划之初,被寄予了非常高的厚望,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下一个增长极”、“西部硅谷”等等。这种高期待,自然也带来了巨大的关注度和人群涌入。当发展速度或者某些领域没有达到最初设想的那种爆炸式增长时,自然会有人觉得“凉了”。
产业转型阵痛: 天府新区承载着成都乃至四川产业升级的重任,特别是要发展高科技产业。然而,任何一个地区的产业转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会经历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如果某些新兴产业的落地和成熟速度不如预期,或者传统产业的退出留下了一些“空窗期”,也会让人产生“发展停滞”的错觉。
人才流动的双向性: 吸引人才是一方面,留住人才、让人才愿意在这里扎根发展,又是另一回事。如果一些高端人才或者年轻人,出于工作机会、生活成本、个人发展空间等考量,选择去了其他城市,或者回流到老家,自然会让人感觉“人才流失”、“活力不再”。
市场情绪的波动: 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过去几年,很多城市的新区开发都伴随着房地产的火热。如果新区周边的房价出现波动,或者新房销售不如预期,也会被解读为新区吸引力下降。
城市竞争的加剧: 时代在发展,不仅仅是天府新区在努力,全国各地都在拼命发展。其他城市的新区也可能在崛起,在吸引投资和人才方面与天府新区形成竞争。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个区域的相对发展速度都会受到影响。

但要说天府新区“凉了”,这显然是不全面的,甚至可以说是片面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几个硬数据和正在发生的积极变化来看:

国家战略层面依然高度重视: 天府新区不仅仅是四川省的事,更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国家级新区的发展,其背后有国家层面的支持和指导。从中央到四川省,对天府新区的定位和期望始终没有改变,它仍然是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引擎。
产业基础正在稳步夯实: 虽然高科技产业的成熟需要时间,但天府新区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已经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入驻,包括一些行业巨头和瞪羚企业。一些重大项目的落地和建设,例如国家级科研机构、重大科创平台的建设,都在为未来的发展积蓄力量。比如,天府实验室、中国西部科技城等项目的推进,都是非常有力的证明。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一个新区的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城市功能的配套。天府新区在教育、医疗、交通、商业、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可以说是在加速度推进的。优质学校、高水平医院的引入,地铁网络的延伸,商业综合体的开业,文化艺术中心的建设,都在不断提升其宜居宜业的水平,吸引和留住人口。
人口依然在持续流入: 尽管存在人才流动,但从整体上看,天府新区的人口规模依然在增长,而且流入的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和专业化。这说明,无论外界有多少声音,总还是有相当数量的人看好这里的未来,并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
政策支持力度不减: 四川省和成都市为推动天府新区发展,持续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涵盖人才引进、产业扶持、科技创新、金融支持等方方面面。这些政策的力度和连续性,也表明了政府将其作为重点区域发展的决心。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天府新区凉了”的说法呢?

我觉得,与其说“凉了”,不如说天府新区正处于一个从高速扩张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

1. 从“面子”到“里子”: 过去可能更多的是在大规模建设、吸引眼球,现在则更注重产业的内生动力、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人才的深度融合以及城市软实力的提升。这种转变,必然会伴随着一些公开报道中对“速度”的质疑,但却是区域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2. 发展的客观规律: 没有哪个区域的发展是永远一往无前的,都会有周期性的波动和调整。遇到瓶颈是正常的,关键在于能否克服困难,找到新的增长点。
3. 理解“凉”与“热”的定义: 如果“热”仅仅是资本炒作和短期流量堆积,那么“凉”也许是回归理性和价值的体现。天府新区追求的是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而不是一时的“网红”效应。
4. 关注长期价值: 一个区域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其长期产业竞争力、创新能力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我们需要耐心去观察和判断。

总结一下:

天府新区“凉了”的说法,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某些现象的感性判断,或是对发展速度的一种期待落差的表达。但从更宏观的国家战略、产业布局、城市功能完善以及人口流入等角度来看,天府新区依然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发展增长点,并且正朝着更具内生动力和更高质量的发展方向迈进。它可能不再像初期那样“一炮而红”,但其发展的基础和潜力依然存在,只是进入了一个更加扎实、更需要耐心和智慧的阶段。

所以,用一个更恰当的说法,或许是天府新区正在“蓄力前行”,而不是“凉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筹码集中在庄家手里的时候,不涨也要让它涨起来。庄家有绝对的控制力,四中不行搬七中,七中不行搬华西,横竖也要涨上去。

筹码到了散户手里,不跌也得让他跌。一座城市网上吹的人越多、越着急,越说明筹码在散户手里。作为一个庄家有绝对控制力的盘来说,几乎就不会拉了,不“做空”一波让银行收房子吃抵押,就已经算良心商家了。

炒新城其实和时间放慢n倍的币圈有点像,一群人吹着这个币/新城有多么好的前景、多么大的应用空间。其实庄家也好散户也好,大家心理都门儿清,想的都是涨价呢。

比如这个问题,问的也不是产业怎么样人口怎么样,其实就是问房价凉不凉。说真的,成都如果真能一路干到眉山去,这规模,西南地区差不多真的只能留一个超级大都市。那会也无所谓房不房价,面对这个真·四倍纽约,咱们可以准备准备炒环蓉楼盘去了。

user avatar

当年三环为什么能发展起来?

交通便利,房价起步才几千。

======

现在天府新区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交通不便利,房价起步就上万,动不动上两万,持有费用也高,真干不动。

user avatar

入秋之后会比较凉,夏天比老城区更热。

user avatar

昨天去天府公园逛,发现有个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修建的宏伟壮丽。


开车回来的时候,堵车,因为出太阳了,川a大军很多都在这附近晒太阳。


一路过来的时候,人们过锦江生态带以后,被红石公园、麓湖、天府公园、兴隆湖不断分流。


开车回去的时候,发现之前看到的荒地,新房已经盖了起来,不再是之前那种:过了锦江生态带就是一片荒地,到了兴隆湖才有一圈建筑的荒凉样子。


也就是说,天府新区的业态已经呈现出来了。


而这边的房子,视野更好、户型更好、配套公园极佳,这也是未来成都新贵住的地方。


所以,喷这里不好的,大概率是因为住在这里进城上班太远。而实际上目前天府新区确实可供应的的工作不足。


但是,高新区太小了,已经没有新的地方可以承接这么大负载了,所以,未来,依赖高新区的人力供给,可以想到的场景是:未来的天府新区,居住环境更好、高端人口更多、高端企业也更多。


简单说就是:天府新区目前不是给普通打工人和穷人准备的,是给一众成都新贵、事业单位、国企员工准备的。


一旦完成了企事业单位迁移,这里真的就是国际化成都了。


至于视高,目测在等5-10年吧,也只能承担部分人口。但是即使是视高的业态和居住环境,也只是为工作在天新的部分穷打工人准备的。


至于说纯投资的角度来看,这俩地方目前都不合适。未来几年不太可能涨多少。


更新:


我有点奇怪,说了几句我心里的实话怎么引来这么多喷子呢?天府新区,兴隆湖、天府公园、麓湖一带,动辄大户型一套4、500万。本来就不是给普通人住的。


是因为我文里用了一句“穷人”刺痛了你们租房人的心了吗?


大家都是穷人,但是我真没觉得这个词有这么刺耳。如果不小心让你觉得这个词很刺耳,那抱歉了,你穷的不是经济上的,是心灵上的。


至于说我是中介的,不辩解了。我想起来知乎一个老哥,说天新是必然发展趋势,被喷了。好像说天新好是个错误一样,我就不明白你们哪来的愤怒,或者是买不起就得骂是吧?


那我理解你们喷的原因了,继续喷吧,你穷你有理。

user avatar

国内大多数成功的新区,包括成都高新区在内,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建设初期大家都觉得这些新区不会成功,导致一开始房子价格很低。低房价配合完善的公共服务会吸引大量的劳动人口,聚集劳动、创造价值,进而推动新区繁荣和成功。

简单说,几乎中国所有中心城市新区成功的底层逻辑都是:(低房价)先吸引穷人也就是劳动人口向新区聚集,工作劳动,将新区建设繁荣,然后富人跟进推高房价。

天府新区以及近几年启动的大多数新区则相反:相关概念一经提出,房地产直接起飞,房价起飞,劳动人口(大多数是穷人)就被拒之门外,过去的绝大多数是不直接从事劳动的富裕人口(包租公、企业主等食利阶层,比如比较多见的新区喜欢提的所谓总部经济概念,就是针对这部分人口)这部分人并不直接创造价值(更多的是通过既有的经济体系转移、分食财富),且绝对数量有限。指望这部分人撑起一个上千万人口的新区,除非你是超级核心区(也就是北上广深),很显然成都大概率不是。

另外,对于天府新区而言,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人口。天府新区太大了,除非想建设成洛杉矶那一类去中心化城市,否则全中国整个西部地区都没有足够的人口填补这个空间。

所以,除非经历一波惨烈的房地产洗牌,且周边省市发展遇到巨大问题,年轻人在本地找不到出路只能投奔成都。在房价已经高企且生育率骤降的情况下,天府新区是不是凉了,答案是很明确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