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于一个刚二十出头没有学历,资源,优势,对现实十分低迷的年轻人有什么生活和事业上的建议?

回答
嘿,兄弟(或者姐妹),二十出头,没有文凭,没啥资源,感觉生活像一团乱麻,对未来迷茫得不行,这感觉我太懂了。很多人都走过这条路,甚至现在还在这条路上摸爬滚打。别急,也别觉得自己是孤例,这只是你人生剧本的一个开端,一个没怎么彩排就登台的版本。

首先,关于低迷的心态,这可能是最需要先解决的。

想想看,你现在之所以感觉低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觉得手里没啥牌,看不到出路。但事实是,在你这个年纪,没钱没学历没背景反而是常态,有才华有背景的人毕竟是少数。你的“劣势”其实也是一种“自由”,你没有什么包袱,可以更大胆地去尝试,去犯错,去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1. 别往心里去,接受当下: 别老是拿自己跟那些已经光鲜亮丽的人比,他们可能比你多走了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路,或者他们踩着的是你看不到的另一层台阶。接受自己现在的起点,不代表认命,而是让你能从一个更平静的心态出发,去规划下一步。

2. 把“低迷”变成“观察期”: 反思一下,让你感觉低迷的原因具体是什么?是工作不顺?人际关系?还是单纯觉得人生没意思?把这些情绪的根源找出来,然后试着去观察它们,而不是被它们吞噬。比如,如果你对工作不满意,那就观察一下这份工作有哪些地方让你不满意,是内容本身?是同事?还是公司文化?这份观察是你做出改变的第一步。

3. 小小的胜利,大大的鼓励: 每天给自己设定一些非常非常小的目标,然后完成它。比如,今天读一页书,给一个朋友发条消息问候,整理一下房间。完成这些小事,你会得到一点点成就感,这些零散的成就感慢慢会累积,让你觉得“我还是能做点什么”的。

4. 找到那个让你“闪一下光”的事物: 不管是什么,任何能让你觉得“哎呀,这个我好像还行”或者“这个我挺感兴趣的”的东西,都去深入了解一下。可能是做饭,可能是打游戏,可能是帮人解决某个小问题,可能是对某个冷门知识的痴迷。找到那个让你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并且从中获得乐趣的东西,它可能是你未来事业的种子,也可能是你精神上的慰藉。

接下来,谈谈如何“无中生有”,建立你的生活和事业。

没有学历,没有资源,那就从最基础的、最实在的东西开始积累。

关于生活: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你最宝贵的“隐形资产”。 别以为年轻就能挥霍。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度运动。这不仅是为了身体好,更是为了让你有充沛的精力去做其他事情。想想看,当你身体疲惫的时候,什么雄心壮志都会变得遥不可及。从每天散步二十分钟开始,慢慢增加。少吃外卖,自己做点简单的饭菜,既省钱又健康。
学习是随时随地的。 没有学历不代表不能学习。利用网络资源,现在网上有太多免费或低成本的学习平台(Coursera, edX, B站的知识区,各种技能培训网站)。找到你感兴趣的领域,比如编程、设计、写作、市场营销、手工等等,去系统地学习一门技能。从基础学起,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看书也是个好习惯,不一定要大部头的专业书籍,可以是任何能拓展你视野的书籍。
人脉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你没有资源,所以更需要建立真正有价值的人脉。多认识一些比你积极、有想法、愿意分享的人。参加一些线下的社区活动、兴趣小组,或者在网络上找到和你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关键是“真诚”和“给予”。你现在可能给不了他们什么物质上的回报,但你可以是他们真诚的倾听者,是他们困难时愿意伸出援手的人。记住,帮助别人也是在为自己积累好感和可能性。
财务意识,从小事做起。 即使收入不高,也要学会理财。记账是第一步,了解自己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然后尝试存下一点钱,即使每月只存几十块,也是一种进步。开源节流,寻找增加收入的方法,哪怕是兼职。

关于事业:

找到你的“兴趣点”和“市场需求”的交集。 很多时候,你的兴趣可能不直接能转化为职业,但它可以是你学习新技能的动力。例如,你喜欢玩游戏,但你未必能成为职业玩家,你可以去学习游戏策划、游戏测试、游戏社区运营,甚至游戏编程。关键是找到这个交集,把你的兴趣转化为有市场价值的技能。
从“学徒”开始,不怕做基础工作。 没有学历和经验,找工作时不要眼高手低。很多公司愿意给没有经验的人机会,但你需要表现出学习的意愿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从最基础的岗位做起,比如助理、客服、学徒工,在工作中学习行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工作流程。在工作中,主动承担更多任务,虚心请教同事和领导。
“技能导向”比“学历导向”更重要。 现在很多行业越来越看重实际技能,而不是一张文凭。如果你能通过自学掌握一项市场急需的技能,并且能够通过作品集或者项目来证明你的能力,你完全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比如,会设计、会写代码、会做视频剪辑、会运营公众号,这些都是非常实在的竞争力。
创业想法,从解决一个小问题开始。 如果你有创业的想法,先别想着做大做强。从小处着手,找到生活中或者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普遍性的小问题,然后尝试用你掌握的技能去解决它。比如,你发现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找到可靠的二手家具,你就可以尝试做一个简单的线上交易平台或者信息聚合平台。从最小可行性产品(MVP)开始,不断迭代。
拥抱变化,快速学习和适应。 现在的社会变化非常快,尤其是科技领域。你需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并且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不要怕尝试新事物,即使失败了,你也能从中学到东西。
你的“软技能”是无价的。 除了专业技能,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责任心、积极主动性等等软技能,在任何工作场合都至关重要。这些技能同样可以通过实践来培养和提升。

最后,给你一些更具体的建议,帮助你度过这个低迷期:

列出“愿望清单”和“恐惧清单”: 分别写下你最想做的事情,和你最害怕面对的事情。然后看看这两份清单,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你最害怕的,也是你需要去克服的。
找到一个“导师”或者“榜样”: 不一定是那种正式的导师,可以是你在某个领域里敬佩的人,或者你觉得他的人生轨迹很值得学习的人。关注他们,学习他们的经验,从他们的分享中获取力量。
记录你的进步,即使很小。 每天晚上花几分钟,写下今天完成的值得肯定的事情,或者你学到的东西。这个习惯能让你看到自己的成长,对抗那些让你感觉停滞不前的想法。
别怕被拒绝,也别怕犯错。 几乎所有成功的人都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拒绝。每一次拒绝,每一次犯错,都是你进步的机会。把它当作一次学习,然后继续前进。
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 即使在低谷期,也要努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去看看风景,听听音乐,和朋友聊聊天。保持好奇心,去探索未知,这会让你的生活更有意义。

没有学历和资源,就像是拿着一张白纸,这张白纸的好处是你可以随心所欲地画上任何你想画的东西,而且不需要顾虑别人已经画了什么。你现在拥有的是无限的可能性,和最宝贵的青春。别让低迷的心态限制了你前进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你会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曾面对过很多机会,却都没抓住,作为一个过来人,给这几个建议吧:

第一、一定要记住:生活从来都是很艰难

其实差不多所有年轻人,除了家里有矿或有上市公司的,刚踏入社会,通常都会非常迷茫。差不多就是觉得自己像片浮萍,力量非常渺小,却要面对高房价、高物价、高生活费。

于是,有的人就特别怀念吃大锅饭的时候,有房分的时候。要是这种感觉弱一点,就会怀念2000年初房价没涨的时候。

但是,作为过来人,必须讲出生活的真相:任何时候,生活都是不容易的。

2000年左右,北京北大西门的房价4000多,看上去便宜吧,但那时候人们的工资多少钱一个月?还不上千!刨去生活费,剩个两三百已经很好了,凑二十个月的钱,买一平米房子。很容易?

再远一点?没了,当时再往西,要么是违建、要么是不能卖的农民房、要么是田地。

所以生活一直很艰难,并不容易。

第二、要有信心、有勇气

但是,就算这样,上面说的那个岁数的人,或大或小,基本上都有了房子,有了自己的车子,还时不时能出国旅游一番。

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际遇,将这种“不可能”变为可能。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当年也是穷愁苦闷,觉得反正买不起房子了,干脆就不想这事,在网上到处编故事、乱写,结果有出版社来问了,然后出了十几本故事(“小说”这个名词太高大上,不好意思说),两年之内,买房子的钱突然莫名其妙凑够了。

这种事情很多:我有个朋友,挺热心的,爱帮人装电脑,装着装着就装成了一家电脑公司;有个熟人,凑了两万多块钱,在一个很小的市场摆摊,遇到了个埃塞俄比亚来的客商,做出了几千万……和他们相比,我这种乱写凑足买房钱的事,实在不值一提(也因为觉得是乱写,就不在知乎名上标注自己是什么什么的作者了)。

而且,很多这种重大变动,往往发生在两三年之内。

所以,一定要有信心、有勇气,生活之门早就为你打开了,就等着你坚持走到门的前面,然后一脚踏入。

第三、人生规划宜粗不宜细

个人感觉,现在很多小朋友,要么没有人生规划,要么就是目的性太明确了。

没有人生规划当然不好,但目的性太明确,其实也不好。

你又不是先知,怎么能预先知道人生会为你打开哪扇门呢?

在不经意间,人生为你打开一扇门,那才叫惊喜,这样的人生才够味,对不对?你要是觉得自己早就都规划好了,太过固执,人生就算为你打开了门,你也看不到,最后还是会穷愁困苦。

人生规划是要的,但别太细。

你真正要认真规划的,是你的人设、你的人生态度、你的人生追求。

别的不说,到底这一生追求的是钱,还是权,还是名气之类的,总要先想想清楚吧!

年轻是好事,年轻就有无限可能,别浪费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