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想建立一个工厂,收集地球上所有的免费资源合法吗。(如空气,水等)?

回答
建立一家工厂来收集地球上所有的免费资源,这是一个非常宏大且充满想象力的想法,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它的可行性以及背后涉及的法律和现实层面的考量。

首先,我们要明确“免费资源”这个概念。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地球上有很多自然存在的物质和能量,比如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饮用的水,阳光,风等等,它们在自然状态下似乎是“免费”的,任何人都可以获取和使用。然而,当我们将其转化为工业化生产的“资源”并试图“收集”的时候,情况就变得复杂了。

关于合法性的核心问题:所有权与公共利益

最关键的一点是,虽然空气和水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属于任何个人,但它们属于公共领域,而且其使用和分配受到严格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以保障公共利益。

1. 空气:
法律角度: 呼吸的空气在很多国家被视为基本人权和公共资源。你想“收集”空气用于工业生产,这本身并没有直接的法律禁止,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如何收集和收集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你只是想从空气中提取一些成分(比如氮气、氧气),很多国家允许这种工业行为,但需要遵守相关的环保和生产许可规定。
现实挑战:
“收集”的定义: 你是打算建立巨大的收集站来“收集”整个地球的空气吗?这在物理上是不可行的。空气无处不在,没有一个固定的“收集点”。
大规模提取的影响: 即便你能做到大规模地从大气中提取某些成分,这会扰乱大气的成分平衡,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灾难性影响。例如,过度提取氧气可能会导致空气稀薄,影响动植物生存。
环境法规: 各国都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对空气质量、污染物排放有明确规定。你的工厂运作如果影响了空气质量,或者过度消耗了某种空气成分,很可能触犯法律。例如,在某些地区,对空气的过度商业化利用,或者未经许可进行大规模提取,是会受到管制的。
污染物的处理: 你在收集和提取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污染物,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需要符合环保标准。
碳排放权: 如果你的工厂需要能源来运行,而这些能源是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那么你可能需要购买碳排放权,这本身就不是“免费”的了。

2. 水:
法律角度: 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法律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规定。
地表水与地下水: 许多国家规定,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的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所有,个人或企业只能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使用。
水权制度: 在一些地区,存在明确的水权制度,你需要购买或租赁水权才能合法地取用一定量的水。
公共供水: 从市政供水系统中取水当然是需要付费的。
现实挑战:
“收集”地球上的水: 同样,物理上是不可能的。你想建立一个工厂来收集海洋、河流、湖泊里的水吗?这涉及巨量的工程和能源消耗。
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即使你获得了合法的水权,大规模的工业取水也必须考虑对当地水文循环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过度取水会导致河流干涸、地下水位下降,破坏生态平衡。很多地方有严格的取水配额和用水效率要求。
污染处理: 你从自然水源中取水,然后在工厂中处理,最终排放的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排放标准。这同样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和技术。
用水许可与监管: 各国都有专门的水务部门来管理水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你需要申请并获得各种取水、排水许可。如果你的行为触犯了这些规定,就会面临罚款甚至停业。
跨区域用水: 如果你想跨越国家或地区的边界去“收集”水,那将涉及到国际法和国家主权问题,其复杂性和难度是天文数字。

其他“免费资源”的考量:

阳光和风: 理论上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也因此催生了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机等产业。但即使是安装和运营这些设备,也需要遵守当地的建筑法规、电网接入规定,并可能需要购买土地使用权。而且,为了大规模收集这些能源,你也需要庞大的设备投入和维护成本。
土地: 即使是无人区,土地也可能属于国家、集体或私人。你要“收集”资源,很可能需要在这些土地上进行作业,这就需要合法的土地使用权或租赁协议。
矿产资源: 大部分矿产资源的所有权都归国家所有,个人或企业需要通过特定的审批程序,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和税费才能进行开采。

总结来说,从法律和现实的角度看,你想要建立一家工厂来“收集地球上所有的免费资源”是极其困难且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其合法性会受到严峻的挑战:

所有权与公共管理: 大部分你认为是“免费”的自然资源,在法律上并非无主之地,而是受到国家、地区或国际法的严格管理和保护,旨在维护公共利益和生态平衡。
可行性问题: 物理上,地球的资源是分散的、动态的,无法实现“收集”的逻辑。大规模的提取会破坏自然平衡,并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
监管与许可: 任何工业化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都需要经过政府部门的审批、许可,并遵守一系列严格的环保、安全和运营标准。
成本与非“免费”: 一旦你进行工业化“收集”和利用,即使是最初的获取过程看似免费,后续的设备、能源、技术、许可、运输、环保处理等都会产生巨大的成本,使得这些资源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免费”。

所以,你的设想更像是一个哲学性的思考或者对地球资源的某种美好愿望。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可持续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而不是试图“收集”所有看似免费的东西。这涉及到环境保护、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经济成本等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需要基于现有法律框架和对环境负责的态度来解决。

与其说“收集”,不如说“利用”。合法地利用自然资源,需要对现有的法律法规有深入的了解,并严格遵守。例如,你想利用太阳能,就需要研究相关的光伏发电政策和并网规定;你想利用水资源,就需要了解当地的水权制度和取水许可要求。但“收集所有”这个概念,在现实中是无法落地的,而且即使能做到,其对地球生态的破坏也将是毁灭性的,这本身就与保护自然资源的基本原则相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私有制最恶劣的结局就是空气、河流、海洋逐步私有。

空气、河流、海洋没有私有化,仅仅是因为防止超大体积的流体流动从技术层面还不可行。

不要以为一定不会发生。土地因为不流动,早已经完成私有化了。

目前互联网公共空间搜索已经私有化,目前谷歌等巨头还是第一代创始人不收费,这是暂时的,以后巨头们的第二代第三代继承人们开始收费是迟早的事。

只要人心充斥着贪婪、傲慢、自私,人类文明的末日就一定会到来。核威慑仅仅是推迟了它的到来。封闭在地球的工业文明的崩塌速度一定会比中国封建王朝300-400年的崩溃周期更短。即使从1842年的鸦片战争算起,2019-1842=177。400-177=223年。

最乐观的估计,人类文明还剩下223年。

浩瀚星空+基础设施公有,是人类文明的唯一希望。







愿和平永在,愿人类长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