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鲲字的读音应该是哪一个?

回答
关于“鲲”字的读音,很多人其实会有点拿不准,尤其是在看到一些古籍或者文学作品里出现的时候。它不像“水”、“火”那样直接明了,稍微有点生僻。

在现代汉语中,“鲲”这个字,它的正确读音是:

kūn

读音的时候,注意是一声。这个读音在古代汉语中也同样适用,虽然古代的发音可能与现代有所差异,但就我们现今学习和使用的汉语拼音体系来看,就是这个“kūn”。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觉得有点不确定呢?

首先,这个字本身出现的机会不多,不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我们通常在提到庄子《逍遥游》中的那条神鱼的时候才会用到它。正是因为它与那个著名的典故紧密相连,所以很多人对它的认知更多地停留在“鲲是什么”而不是“鲲怎么读”。

其次,有些人可能会将它与一些读音相似的字混淆。比如一些生僻字或者古籍中,确实存在一些读音相近的字,但“鲲”字的基本读音就是“kūn”。

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读音:

声母:k 这个声母和“可”、“快”、“开”的声母是一样的。发音时,舌根抬起,靠近软腭,气流通过时受到阻碍,然后突然释放出来,发出清晰的爆破音。
韵母:ūn 这个韵母是“u”和“n”的组合。“u”是圆唇的后高韵母,嘴唇要拢圆。“n”是鼻音,气流通过鼻腔发出。将两者连起来,“ūn”,发音时口型从拢圆到稍稍放松,气流从鼻腔出来,形成一个清晰的鼻音韵尾。
声调:一声(阴平) 这个声调是平缓、高亢的。发音时,声带均匀振动,音高保持平稳,不升不降。

所以,合起来就是“kūn”,一声。

在《逍遥游》里,开篇就写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这里的“鲲”,就是那条体型巨大、能够化身为鸟的神秘巨鱼。它的名字之所以被记住,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庄子笔下那种宏大、自由、不受拘束的想象力。

所以,下次你再看到“鲲”字,或者在读《逍遥游》时,可以很自信地读出它的名字:kūn。

记住这个读音,不仅是认识一个字,更是在重温那个充满哲学思辨和浪漫想象的古代世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见母字,按理确实应该读gun 但是整个昆小韵似乎普通话都读溪母k

user avatar

读kun1读hun2都源于陆德明《释文》,二读都是有所本的。

至于古浑切本是见母,照理现在应该读成gun1,而实际上,昆小韵下的字却全是送气的溪母读法。这可能属于避讳改读的情形(平山久雄氏)。昆小韵下有裈字,《广韵》、《玉篇》并训“亵衣”,大抵近于我们现在的内裤吧。裈(昆)山、裈(昆)弟、裈(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实在让人尴尬了。可参考鸟字都了切,今读niao3,不读diao3。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鲲”字的读音,很多人其实会有点拿不准,尤其是在看到一些古籍或者文学作品里出现的时候。它不像“水”、“火”那样直接明了,稍微有点生僻。在现代汉语中,“鲲”这个字,它的正确读音是:kūn读音的时候,注意是一声。这个读音在古代汉语中也同样适用,虽然古代的发音可能与现代有所差异,但就我们现今学习和使用.............
  • 回答
    天鲲号,作为我们国家疏浚工程领域的“巨无霸”,以其强大的疏浚能力和先进的技术,在维护航道、改善水环境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那么,如果将其火力全开,对准黄河的淤泥,让它在两岸“倾泻”一番,是否能达到您所设想的那三个目的:肥沃沿岸、消除悬河、畅通航道呢?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啊,看着挺有道理,但.............
  • 回答
    “北冥有鲲,不知其几千里也”,出自《庄子·逍遥游》。这句话描绘了一个极其庞大的神兽,名为鲲,居住在北方的大海里。那么,古人真的见过类似鲲这样庞大的生物吗?他们是如何想象出如此壮观的形象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回溯一下历史的长河,看看古人对于海洋,尤其是巨大海洋生物的认知。古人的海洋视角与“鲲”.............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