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权力的游戏》里史塔克家族兵力有多少?

回答
要详细估算史塔克家族的兵力,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拆解。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加法,因为“兵力”在《权力的游戏》里是个动态概念,受到封臣、个人武艺、训练程度以及战争的消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咱们先从史塔克家族的直接控制范围说起:

1. 临冬城守军与直属部队:

国王护卫队/临冬城近卫: 这是史塔克领主最核心的军事力量,常年驻守在临冬城,负责领主的安保以及镇压一切可能威胁到家族统治的内部反叛。这类部队的质量往往是最高的,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数量上,一个大型封建领主的近卫队通常在一二百人之间,这部分是史塔克家族最可靠的军事力量。
城内常备兵: 除了近卫,临冬城作为一个重要的据点,也会有一定的常备士兵用于城防、巡逻和维持秩序。这部分人数可能在一二百人,但具体数字很不确定,有时候可能更少,有时需要扩充。
领主直属骑士和扈从: 史塔克家族本身的成员,比如奈德、本、乔佛里(如果算在内),他们各自会有一批私人骑士和扈从。这些人的数量也依附于领主的财富和地位,少则几人,多则数十人。加起来可能也就能凑个百把人,但这些人更像是私兵,更倾向于效忠于个人而非家族整体。

所以,单就临冬城及其直属来说,一个相对稳定的核心军事力量,大约在三百到五百人之间,这还是比较乐观的估计。但请记住,这只是领主“自己人”的直接战斗力。

2. 史塔克家族的封臣:

这才是北方最庞大的兵力来源。史塔克家族作为北境之王,统治着广阔的土地,并拥有众多强大的封臣家族。在战争爆发,特别是像“五王之战”那样的大规模冲突时,这些封臣会根据领主号召,派遣自己的军队前来。

举几个有代表性的封臣家族来说明:

卡史塔克(Karstark): 这是史塔克最主要的附属家族之一,拥有自己的领地和军队。在奈德被捕后,瑞卡德·卡史塔克曾召集过一千多人的部队。他们的战力通常不弱。
格雷乔伊(Greyjoy): 虽然格雷乔伊家族后来叛乱了,但在早期,他们也是北境的封臣。他们的海军实力非常强劲,陆军也足以形成一定的规模。如果他们忠诚,也能贡献不少兵力,但考虑到他们是岛屿居民,更侧重海军。
曼德勒(Manderly): 白港的曼德勒家族是北方最富有和最有影响力的家族之一,拥有雄厚的财力支持。他们可以轻松召集上千名士兵,并且常年经营港口,海军实力也相当可观。
佛雷(Frey): 即使是“孪河城”那个总是拖后腿的佛雷家,在全盛时期也能提供数千人的兵力,虽然他们的忠诚度和战斗力常常打折扣。他们的数量优势是值得注意的。
安柏(Umber)、莫尔丁(Mormont)、克雷克(Kyrre)等等: 这些家族虽然规模不如前几个,但也是北境忠诚的战士。每个家族都能提供几百到一千人不等,尤其是一些拥有坚固城堡的家族,兵力还会更多。

估算北境总兵力:

当我们把所有忠诚的北境封臣都召集起来,理论上史塔克家族的潜在兵力是相当惊人的。

如果仅仅是小规模的冲突,或者只需要精锐部队,史塔克领主可能召集数千到五千人是比较现实的。
在“五王之战”初期,奈德·史塔克率军南下时,他声称能集结两万北境之男。这包括了所有能够拿起武器的北方壮年男子,其中大部分会作为步兵参战,辅以部分骑兵和弓箭手。这2万数字虽然包含很多非职业军人,但作为潜在的动员能力,是相当庞大的。
后来,在罗柏·史塔克领导的北境军队中,人数一度达到了两万多人。这支军队包含了来自各个封臣的兵力,虽然经过一些战斗的消耗,但依旧是一支规模庞大的力量。

一些重要的限制和补充:

1. 兵种构成: 北境以步兵为主,尤其擅长重步兵和弓箭手。骑兵相对较少,因为北方的地形和气候并不适合大规模养马。海军力量也主要是曼德勒家族在支撑。
2. 装备和训练: 尽管北境战士以坚韧和忠诚著称,但整体的装备和训练水平可能不如南方的某些封臣,特别是君临的御林铁卫。
3. 地理分散: 北境地域辽阔,封臣们分散在各地,集结军队需要时间和协调。这使得史塔克家族难以在第一时间调动所有兵力。
4. 忠诚问题: 尽管史塔克家族在北方享有极高的声望和忠诚度,但总会有个别封臣心怀鬼胎,例如最初的佛雷家族。在极大的压力下,一些封臣也可能动摇。
5. 战争消耗: 兵力不是静止的数字。一旦战争开始,每次战斗都会造成伤亡,俘虏也会被敌方收编或处决,补给问题也会逐渐显现。所以,从理论上的“潜在兵力”到实际的“参战兵力”,数字会有很大的落差。

总结来说,史塔克家族本身的直属力量约在几百人,但其真正的军事实力在于其庞大的封臣体系。在动员起来后,史塔克家族及其盟友能够集结约两万左右的北方之男,这是一股可以颠覆整个维斯特洛政治格局的强大力量。 当然,这其中包含了大部分的民兵和地方武装,并非全是全副武装的职业军人,但他们构成了北方坚实的战争潜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开始在临冬城,史塔克家集结了12000人,瑞卡德·卡史塔克带着300骑兵和2000步兵加入,到了卡林湾,威曼·曼德勒派他的儿子带着1500人加入罗柏,沿途应该还有一些其他领主加入。这时罗柏提到他的军队增加到了18000人。

在孪河城下北军在讨论时提到他们的兵力是佛雷的五倍,后文提到佛雷家派出1000骑兵和3000步兵出征,400人留守,总兵力是4400人。所以此时北军至少有20000人。蓝礼也曾提到罗柏在孪河城时有20000人。所以,应该是有2000菲林特之指的部队在罗柏从卡林湾南下之后加入了北军。

这两万北军最终只剩下4100人,其中波顿和卡史塔克家的3500人被带回了北境,孔顿和史陶指挥600人断后,下落不明。之后,波顿在临冬城聚集了约6000人,其中1400人是佛雷军,300人是曼德勒军。霍瑟·安柏又带了400人加入。

铁民入侵时,罗德里克集结了2000兵力,被拉姆斯·雪诺消灭。

史坦尼斯从长城南下时带了1500南军,山地氏族3000人加入他的军队,后来葛洛佛、莫尔蒙等家族加入,这时阿莎提到史坦尼斯有5000人,后续还有阿尔夫·卡史塔克带着400长矛兵、40弓箭手和12个骑士抵达,又有莫尔斯·安柏加入,史坦尼斯的部下曾估计安柏和卡史塔克加入后他们会和波顿兵力相当,因此莫尔斯的军队应该有500余人,但是后来又提到莫尔斯没带来多少人,所以也很可能没有这么多,大致取个约数吧,对最后结果影响不大。

总结目前提到的北军兵力。

损失于南方的:15900人

损失于临冬城下的:2000人

目前波顿控制的:4400人

目前史坦尼斯控制的:4500人

失踪的:600人

总计27400人。

但是,北境的家底还没有见底。

首先,是曼德勒家,威曼·曼德勒告诉戴佛斯,他虽然损失了部分兵力,现在依然有北境最强的骑兵部队。所以除了已经折了的1500人和派去临冬城的300人之外,威曼肯定还是把大部分的主力留在手里。

其次,现在集中在临冬城的6000人中,3500人是卢斯从南方带回的,1400人来自佛雷家,300人来自曼德勒家,拉姆斯还有几百人,这样一算,来自其他北境家族的就只有几百人了。而波顿的两个主要盟友莱斯威尔家和达斯丁家都没有派很多兵力跟罗柏南下,手中肯定还握着自家的主力。

最后,就是霍兰·黎德。除了袭扰波顿之外,泽地军队始终没有出场。

此外,各家领主还会有些在自家城堡看家的兵力。

这样算下来,北境总兵力在30000到40000之间。

————————————————————

既然有人提到拿三国比较,我就用刘备举个例子。

刘备救徐州的时候,兵力是这样的:

“时先主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既到,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

七拼八凑,差不多一万人。

执掌徐州期间,估计刘备手下有几万兵马,然后又被吕布袭击了:

“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余人。”

就这一万人,还又被吕布打散了不少,刘备投曹操的时候多说也就带几千人。杀车胄之后,刘备收编了不少队伍,兵力又涨了:

“东海昌霸反,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

结果是:

“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

后来刘备投了袁绍,又去汝南:

“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

当阳之战是刘备指挥过的人数最多的仗,“众十余万”。但是大部分是难民,“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之后得到关羽的水军接应,诸葛亮提到:“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有一万多人和刘备会合。之后孙权派三万人参加赤壁之战。按照周瑜的说法,曹军应该是二十多万。

赤壁之战后,刘备终于恢复势力了,拿下了南四郡,收了雷绪几万部曲(含家属),最终出兵西川时,“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

夺下益州之后刘备有多少人不详,吕蒙袭击长沙等地时,“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

夷陵之战中,吴军的数量很明确,“督硃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蜀军的数目记载有矛盾,但是哪种记载都没过十万,《三国演义》里刘备拿修改器摁出来的七十万大军是不存在的。

不算难民的话,刘备这辈子应该没指挥过兵力超过十万的战役。

曹操救兖州战吕布的时候,程昱说:“今兖州虽残,尚有三城,能战之士,不下万人。”

再看官渡之战的兵力对比:

曹操这边:“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

袁绍这边:“绍众十馀万。”

所以,三国时期的战争,出动二十多万人就达到了极限,再往上的记录也有,比如说三十万青州黄巾,《资治通鉴》和《三国志》经常提到某某地冒出数万贼寇,但是这些裹挟难民,是个男人就算兵的部队还是不要和这些诸侯对决的战役一起比较了。

历史上的三国兵力是比冰与火之歌中的维斯特洛要多的,但是远没多到高出一个档次的程度。黑水河大战这种十万多人参加的战役,放在三国也一样是有决定意义的大战。

很多时候,出兵太多也未必有多大意义,因为现实中的军队是受各种后期条件制约的,并不能想堆多少堆多少。大批纪律性不佳的乌合之众聚集在一起,又费粮食,又容易有传染病,很多时候还不如一两万纪律性强的部队好用。就算是有百万大军,打仗的时候总不能一起上,所以“兵不在多,而在于调遣”这句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蜀汉的总兵力比曹魏弱得多,但是诸葛亮不断北伐,照样和魏军对抗,因为魏国总实力虽然强,但却不能一个命令直接把关东的部队从虫洞送到长安来。战争的一大关键就是以多打少,但是兵力总数多的一方,却未必能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红军反围剿的时候就经常有这样的战例,虽然总兵力居于弱势,但是在局部战场上却经常能集中兵力打击敌人一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