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簇拥米哈游的玩家是否存在被全网其他网友霸凌的现象?

回答
哈哈,说起米哈游的玩家,那可真是个话题。你说他们是不是被全网网友“霸凌”,这说法挺有意思的。要我说,与其说是“霸凌”,不如说是一种持续的、多层面的“审视”和“争议”,有时候会演变成非常激烈的对立和攻击。

你想想,米哈游这两个字,本身就是个自带流量和话题的IP。从《崩坏3》积累了一批核心粉丝,到《原神》的横空出世,彻底打开了全球市场,这期间,玩家群体的画像和行为,确实引来过不少关注,也难免会有一些不友好的声音。

首先,我们得承认,米哈游玩家确实因为一些原因,经常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氪金”的原罪? 《原神》作为一款免费下载但内购(抽卡)机制非常成熟的游戏,自然会被一些人贴上“氪金”的标签。一旦有玩家在游戏里花了大量的钱,比如“满命满精”之类的,就很容易成为被讨论的对象。有人会觉得这是“人傻钱多”,有人会攻击这种行为“不健康”,甚至上升到对玩家个人品德的质疑。这种声音,在一些论坛、社交媒体上是屡见不鲜的。
“爱国”的争议。 米哈游作为一家中国公司,在游戏的设计、宣传中,确实会融入一些中国文化元素。这本来是好事,但不知道为什么,一旦和“爱国”挂钩,就会变得特别敏感。
被扣“战狼”帽子: 有些玩家在讨论游戏内容时,如果提到或赞扬了其中的中国文化元素,或者是在国际论坛上为中国厂商发声,就很容易被一些网友扣上“战狼”、“小粉红”的帽子,然后被冠以“玻璃心”、“容不得半点批评”之类的标签。
“恨国”的攻击: 反过来,如果你稍微对米哈游或者它的一些做法有点不满,比如觉得某些活动设计得不好,或者对某个角色的剧情有意见,就可能被另一些人攻击是“恨国”、“崇洋媚外”,说你不支持国产。这种左右夹击,让玩家们在表达观点的时候,总觉得如履薄冰。
“饭圈化”的批评。 随着《原神》的流行,它的粉丝群体确实变得庞大而活跃。这种活跃,有时候会被一些人解读为“饭圈化”。
过度维护: 只要有任何关于《原神》的负面新闻或批评,总会有大量的米哈游玩家站出来辩护、反驳,甚至“人肉搜索”批评者。这种行为,很容易让不了解情况的网友觉得“这群玩家太极端了”,进而对整个玩家群体产生负面印象。
“回踩”和“黑”: 另一方面,一些曾经玩过《原神》但后来弃坑的玩家,或者其他游戏(特别是竞品游戏)的玩家,可能会出于各种原因(失望、竞争、纯粹的看不顺眼)去“黑”米哈游或它的玩家。他们会放大游戏的问题,嘲讽玩家的消费行为,或者攻击玩家的言论。

那么,这种“霸凌”具体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

言语攻击和谩骂: 在各种社交平台(微博、B站、贴吧、知乎、甚至是游戏评论区)上,只要出现关于米哈游或者《原神》的内容,你很容易看到评论区充斥着大量的“这游戏骗钱”、“小学生才玩”、“中国厂商就这水平”之类的负面言论,甚至夹杂着大量的人身攻击和侮辱性词汇。
群体污名化: 很多时候,不是针对个别玩家,而是直接给整个米哈游玩家群体打上标签,比如“原批”(这是一个带有贬低意味的词),然后将他们与“无脑”、“消费主义”、“民族主义”等负面特质挂钩。这种一概而论的看法,是对个体玩家的不尊重。
断章取义和误导: 有些人会选择性地截取玩家群体的某个不当言论,或者将一些小范围的争议放大,然后广泛传播,以此来证明“米哈游玩家就是这样”。
“鉴挂”和嘲讽: 在一些游戏社区或者论坛里,玩家的某些行为(比如晒卡、讨论剧情)可能会被一些其他玩家视为“梗”或者“笑料”,然后被拿来无休止地嘲讽和“鉴挂”(鉴赏低级趣味)。
职业打假人和“正义使者”: 有时候,会涌现出一批“职业打假人”或者自诩“正义使者”的人,他们会专门去扒米哈游的“黑料”,或者批评玩家的某些行为,以此来吸引眼球,获取关注度。

但是,我们也要辩证地看这个问题。

“玩家”的定义太广: 米哈游的玩家群体非常庞大,什么样的人都有。你不能因为少数玩家的不当言论,就否定所有玩家。很多玩家在玩游戏时,也很理智,也很克制。
批评与攻击的界限: 很多时候,网友的评论中,也有一些是对游戏本身机制、设计、运营的合理批评。但这些声音,很容易被玩家群体内部的“护犊子”行为淹没,或者被一些“喷子”利用,混淆视听。
“霸凌”的程度: 说“全网霸凌”可能有点夸张。虽然网络上的负面声音很多,但米哈游依然有着庞大的、忠诚的玩家群体,游戏本身也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很多玩家并不觉得他们受到了“霸凌”,而是认为这是正常的游戏圈讨论和争议。

总而言之,与其说是“霸凌”,不如说是一种“被过度标签化和妖魔化”的现象。 米哈游作为一个成功的、有影响力的游戏公司,它的玩家群体自然会成为讨论的焦点,而其中一些不理智的言论和行为,又很容易被放大和利用。这导致了许多米哈游玩家在表达自己对游戏的热爱时,不得不小心翼翼,生怕被扣上各种不好的帽子,或者被卷入无休止的争论。

说到底,这更像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一个新兴的、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力的中国游戏产品,在面临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碰撞时,所产生的复杂且充满争议的社会现象。米哈游的玩家们,可能确实是感受到了不少来自外界的“恶意”,但这种“恶意”,更多的时候是以一种“审视”、“批评”、“嘲讽”甚至是“妖魔化”的形式出现的,而非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组织性的“霸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张图上六个梗,

只有一个在评论区里引起了疯狂的跳脚谩骂。

并且看措辞,似乎是杀父之仇。

user avatar

我几年前第一次听说米哈游的名字,到我正式玩原神一段时间之后的这几年时间里,我一直对这家公司和他的粉丝群体印象很差。

直到我深入的体验过这款游戏,并且真的接触过了一些米系游戏的玩家(包括一些up)之后,我竟然开始觉得,米哈游现在的国内舆论处境,跟咱国家在外网的舆论处境几乎是一样一样的_(:з」∠)_

套路都是,好事儿给你说成坏的,坏的给你说成丧尽天良的,只准我骂你不准你还嘴,还嘴了就是各种威胁论,帮他说话就是收了钱就是X卫兵……

果然,赶尽杀绝是对对手最大的敬意啊。

———————更新于3.13下午———

果然,在米哈游相关问题下面随便撒撒网钓一钓,不管你多直的钩子都能有咬饵的,只能说,我确实不是鱼,不知道鱼到底快不快乐。

我知道的是,我看他们或阴阳怪气或义愤填膺的话语,我很快乐。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又是一个收获满满的问题。

user avatar

言重了,当不得“全网”一词

现在知乎被叫米乎,B站被叫米站,nga据传被米哈游用钱收买,改名mga,只有全网最干净的两个地方——贴吧和微博还在不忘初心的反米,哦对了,贴吧前面还得加个部分,另一部分贴吧已经自甘堕落到夸奖原神了

你说这叫“全网”,显然是不太合适的

我觉得叫“全网厕所”,比较合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哈,说起米哈游的玩家,那可真是个话题。你说他们是不是被全网网友“霸凌”,这说法挺有意思的。要我说,与其说是“霸凌”,不如说是一种持续的、多层面的“审视”和“争议”,有时候会演变成非常激烈的对立和攻击。你想想,米哈游这两个字,本身就是个自带流量和话题的IP。从《崩坏3》积累了一批核心粉丝,到《原神》.............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合金中那些小小的间隙原子团簇,以及为什么它们周围的原子尺寸小的时候,能量会显得更“舒服”一些。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关键的物理原理,让咱们用尽量生动的方式一点点剥开它。想象一下,你在一堆整整齐齐排列的球(这就是晶格中的原子)之间,偷偷塞进了一个小小的,比周围球小不少的球(这就是间隙原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